“兄弟阋于墙”-(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40:46
            但是,苏德协定的签订和双方联手吞并波兰的事实,也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难道不会与日本签订同样的互不侵犯协定,因而妨害中国的抗战吗?对此,毛泽东也不能完全否定。但他解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当权的国家”,它一方面肯定不会参加“非正义的掠夺的帝国主义战争”,另一方面它一定会“积极援助正义的非掠夺的谋解放的战争”。“即使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有签订的可能,苏联也决不会在条约中限制自己援助中国的行动”。因为“苏联的利益与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决不会互相冲突,而将是永久互相一致。这一点,我认为绝对没有疑义”毛泽东:《苏联利益与人类利益的一致》,《解放》第86期,1939年9月28日。   
        中共中央:苏日条约没有限制苏联援助中国进行对日抗战。1941年国际形势的走向,远比1940年要容易判断得多。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苏联正式批准军队动员计划,并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准备对付可能到来的德国侵略。为此,苏联很快于4月13日与其在远东最危险的敌人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规定:苏日双方均有义务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互不侵犯,如两国中任何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其他国家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国之另一方将严守中立。而为取得日本对于苏联远东安全及其外蒙古边界安全的保证,苏联甚至不得不以公开宣布“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作为交换条件《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03-304页。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是苏联冒着恶化苏中关系风险的一个重大外交步骤。因为按照条约规定,苏联不仅成为世界上公开承认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伪“满洲国”的极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而且还应严守中立,停止对中国的援助。因此,国民政府与国内各界马上就发表声明和各种文字,表示不满。《外交部关于苏日共同宣言的声明》,1941年4月14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论苏日协定》,《中央日报》1941年4月15日;《苏日中立条约》,《大公报》(重庆)1941年4月15日;《对苏日协定,李济深发表谈话》,《大公报》(香港)1941年4月23日,等。但苏联再度采取了两面派的手法。在签订条约后不久,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就约见了中国大使邵力子,说明“苏联将毫无变更地继续援助中国”转见《蒋介石关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之用意致各战区将领及各省党部省政府密电》,1941年4月24日,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外交),第221页;邵力子:《出使苏联的回忆》,见傅学文编:《邵力子文集》(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0页。不难看出,苏联与日本签约的真正目的,只是力图通过某种绥靖的办法来满足日本的愿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日苏之间的和平,为全力应付可能来自西部边界的战争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