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郡名叶音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4:24

077 朝鮮半島郡名叶音探索

    自從完成了<日本縣名叶音統計表>的製作後,對於
朝鮮半島的郡名也早就有製作一份叶音表的念頭,然而
跑遍了各大書局,所能買到的都只是有關南韓的地圖,
彷彿北韓根本就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似的,先後兩次拜託
從事旅遊業的人,利用赴南韓觀光之便代我買回全韓的
地圖,也都因為被輕忽而無結果,這一蹉跎很快的兩年
就流失掉了。在我又完成了<中國各省縣名叶音統計表>
後,無論如何也要早日將其完成的想法更強烈了,於是
我下定決心以僅有的資料先做再說了。    中韓兩國並不是一直都以鴨綠江及圖們江為界的,
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清川江及妙香山、赴戰嶺一線即是
雙方的國界線,換句話講當今北韓的絕大部份,有很長
的一段時期本是中國的一部份。至於歷史上中國在朝鮮
半島置樂浪、臨屯、真番、玄菟四郡的時期,更是整個
北韓都在中國的直接統治之下,而四郡以南的馬韓、辰
韓、弁辰等所謂的三韓,則與當今南韓的領域大略相當
,故以目前南韓的郡名叶音之統計結果,一窺朝鮮半島
上古族群的分佈情形,自有其一定的代表性,更何況在
全韓十四個道中,南韓就佔了十道,他日若所有的郡名
皆能補齊,相信結論是不須作太大修正的。    余先前亦曾經製作了一份<三韓諸國國名叶音表>,
與這一份<南韓郡名叶音表>的統計結果卻大異其趣(按:
乍看之下似乎面目全非,用心細看則發覺前者佔優勢的
叶音,在後者仍能反應出來,差異最大的在女字頭、龍
字尾),有了日本昔日國名與今縣名對比的經驗,以及
中國各省縣名叶音統計所反應之高可信度,此間斷然的
以郡名叶音的統計結果為主,相信其最能忠實的、適切
的反應出上古時代在朝鮮半島最具影響力的族群。    在<三韓諸國國名叶音表>的統計結果中,含倒裝的
前五名依序是:(一)蒼舒4─夏池1、(二)有熊3─軒轅2
、(三)蜥龍3─女希2、(四)亢龍4─女古0、(五)女祿4
─驪龍0,前三名其實不分軒輊,四、五兩名其實並駕
齊驅。不含倒裝的前十名,依序是蒼舒4、亢龍4、女祿
4並列第一,有熊3、蜥龍3、尨龍3、詹卑3、彭戲3並列
第四,臥龍3、蟠龍3、廣信3、顓頊3、玄菟3等因無倒
裝故並列第九,軒轅2、女希2都已在十名外。    在<南韓郡名叶音表>的統計結果中,含倒裝的前十
名依序是:(一)蚩尤9─有巢7、(二)有熊10─軒轅2、
(三)有祖9─中央2、(四)有鬲4─句吳4、(五)有虞4─
榆罔3、(六)廣信7─少廣0、(七)夏池4─蒼舒3、(八)
百越4─有庳3、(九)大越4─有邰2、(十)古宗6─斟灌0
等。不含倒裝的前十名,依序是:有熊10高居第一,有
祖9、蚩尤9並列第二,有巢7、廣信7、有虞7等並列第
四,古宗6排名第七,有鬲4、句吳4、伏犧4、彭戲4、
大越4、百越4、夏池4、肅慎4等並列第八。    由以上的統計結果,顯然可見(一)在前者十分活躍
之「女」字頭、「龍」字尾的叶音,在後者居然連上榜
的機會都沒有,以人類文明演進的程序而言,這些叶音
代表的乃是較具老資格的族群。至三韓之世,這些國名
仍然存在,顯示其與後到的族群能夠和平相處,但是在
文化水平方面,卻落後給後來的族群,是以其都邑未能
如後到者般,發展成雄視一方的通都大邑。(二)在前者
勝出的蒼舒、有熊、彭戲、廣信等組叶音,在後者也都
居於多數,一方面說明其乃忠實而合理的反映,一方面
也證實了<後漢書?地理志>記載的高可信度。(三)後者
拿來跟<中國各省縣名叶音表>的統計結果相比,很難不
給人予「小中華」一個的鮮明印象,其前十名除「古宗
」外,悉數都可見於中國的前三十名中,而在中國高居
第一的「有熊」,固猶稱霸於南韓也!    以朝鮮半島之位居於東北亞大陸邊陲的地理形勢而
言,造就了「退此一步即無死所」之堅毅而不可輕侮之
民族性。又因隔著大韓、對馬兩道海峽,有日本列島與
其隔海遙遙相望,半島本身很自然的又扮演著民族遷徙
之孔道的角色,以<南韓郡名叶音表>拿來跟<日本縣名
叶音表>的統計結果作個比較,可以發現在南韓排第七
、在中國只能居第八十一的「古宗」,在日本竟也有高
居並列第五的排行,即使這個族群或許是沿東海梯航而
來,卻也反應出相鄰兩地該有的一致性;但是在南韓還
排得很前面的肅慎、女希、大越、伏犧等,在日本卻都
掉到很後面的排名,畢竟不是所有的族群都會在同一時
間相邀出海的。在<三韓諸國國名叶音表>中「蒼舒」的
叶音獨佔鰲頭,此「蒼舒」正是「朝鮮」的叶音。    在三韓總數七十八個小國中,這三個共主國的叶音
國名卻全然不見,唯有在南韓的郡名中出現平昌、抱川
(弁辰)、長興(辰韓)而已,馬韓的叶音則無有。但吾人
確知「馬韓」乃是「靺鞨」的叶音,而靺鞨是隋唐之際
活躍在中國東北的主要族群,從其沒有(或少有)留下地
名的遺痕這一點看來,可知其乃是較晚近才出現的入侵
者,在武功上卻又盛極一時。蒼舒、亢龍、女祿的叶音
在三韓諸國並列不含倒裝的第一多數,而三者分別音?
朝鮮、高麗、樂浪,前兩者皆是古時的朝代名,也分別
是當今北韓與南韓的國號,樂浪則是屬漢時期漢人在半
島的統治中心,殊乃頗饒興味的巧合。「有巢─蚩尤」
、[有熊─軒轅]、[有祖─中央]這三組複音之間存在著
音韻的通轉關係,這三組?音的地名在<中國各省縣名
叶音表>的統計中,分別居於第三、第一、第五高的名
次,而為南韓郡名?音統計中的前三名,可見南韓之與
中國間的血緣關係,實較中國一些偏遠省份更為密切!
在中國「女希」的叶音地名多於「蜥龍」,在日本則反
是,在南韓則持平,[句吳─有鬲]的組合也呈現著相同
的狀況,充分展現其半島的過渡性質。附:
    本文寫完的兩年後,蒙友人惠贈名為<兩韓現況>的
地圖一份,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全韓地圖。    雖然有了這份全韓地圖,我還是躊躇再三,又擔擱
了一年才硬著頭皮作了一份<韓國主要城鎮名叶音統計
表>,最主要的原音是沒有英譯,讀音頗費猜疑,幸好
有南韓的部份可供參考,才總算問題不大。    這一份全韓主要城鎮叶音表的統計結果,雖未能與
<南韓郡名叶音表>的統計完全吻合,卻也相差不大,在
含倒裝的前五名中,「南韓」依序為(1)蚩尤─有巢(2)
有熊─軒轅(3)有祖─中央(4)有鬲─句吳(5)有虞─榆
罔;「全韓」則依序為(一)夏池─蒼舒(二)有熊─軒轅
(三)廣信─少廣(四)有祖─中央(五)有虞─榆罔。    在<三韓諸國國名叶音表>中獨佔鰲頭的「蒼舒」,
在「全韓」中其倒裝的「夏池」又恢復了領先的地位。
在「三韓」與「南韓」均排第二的「有熊─軒轅」,在
「全韓」仍維持亞軍不變。若不含倒裝,在「全韓」的
排名依序為(一)有熊、夏池並列第一、(二)廣信、(三)
有祖、有虞並列第三、(四)蚩尤、蒼舒並列第四、(五)
有巢、夫餘、古宗、高昌並列第五。這次的統計結果,
與「南韓郡名」的相比,當然是要正確得多了!

078 首爾、首午爾?夏陽(漢城)!

    民國93年5月22日<聯合報>的國際版,登出了一篇馮克芸編譯的「綜合報導」,大標題云「首爾或首午爾
就是漢城」,小標題為「新的漢語名稱  南韓下月敲定」。大致上是引述南韓<朝鮮日報>21日的報導,云:「
漢城市已將漢語標記修改案最後定案,名稱縮小到『首爾』或『首午爾』。」、「漢城市政府計劃在下個月確
定該城市新的漢語名稱,隨即向世界公佈,同時展開市內標示板的更換。」和我同時見到這則報導的人,莫不
覺得舊名有何不妥,非要改得如此怪異不可?    南韓首都漢城的英譯「Seoul」,本是漢城舊名「夏陽」的音譯,這是對韓國的歷史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
的,至於「夏陽」為何又改為「漢城」,就不是一般人都能瞭解了!「夏(ㄒㄧㄚ\)」之於「漢(ㄏㄢ\)」本是
一音之轉,今國語「ㄒ」聲母的字閩南語猶多讀「ㄏ」聲母(例子不勝枚舉),古之「夏水」即今「漢水」、今
之「漢口」即古「夏口」,易「夏」為「漢」分明是「換湯不換藥」,改為「首爾」或「首午爾」何嘗有關於
「縮小」?<朝鮮日報>云「首爾」意指「鳥語花香的清涼城市」,「首午爾」表示「白天明亮的城市」,這是
掩人耳目的說法,偏狹的民粹的考量──「避免與漢族產生聯想」,恐怕才是其隱藏在幕後的真象!其經漢城
而過的「漢江」,何不一併改名「首爾江」?    今日以雅典為首都的「GREECE」,吾人依舊稱之為「希臘(HELLE)」、低地國「NETHERLAND」吾人仍稱之
為「荷蘭(HOLLAND」、今之「BURMA」即吾人所慣稱的「緬甸」、英文寫著「KAMBODIA(柬埔寨)」,漢譯卻標明「高棉(KHMER)」,更改地名對世人所造成的困擾不言可喻,能免則免;越南的「西貢」被改為「胡志明市」,其將被民眾所唾棄乃是早晚的事。----------------------------------------------------------------------- 「漢城」改名欺我無人    民國94年元月20日<中華日報>的綜合版,引述中央社漢城19日專電,登出了大標題「漢城中文名改稱首爾
」、小標題「接近原音SEOUL  仁川機場不改」的一則新聞,主要內容在轉達南韓漢城市長李明博昨天在記者
會上的公布:「首都『SEOUL』的中文譯名『漢城』,從今天開始正名,改稱為接近原音的『首爾』,以符合
國際社會的共同認識與國際慣例。」南韓政府首都改名的這個動作,對中文母國的中國其實是一種挑釁。    「SEOUL」誠然不是「漢城」的音譯,就如同「希臘」本譯自「HELLA」而非其目前國號「GREECE」,但吾人仍稱其舊名如故,「三藩市」是「San Francisco」的音譯,吾人仍習慣稱其為「舊金山」,又例如「布
宜諾」乃是「Buenos Aires」的簡稱,「Philadelphia」則簡稱之為「費城」,這些名稱都已經行之有年,並
不曾為雙方帶來甚麼樣的困擾。依「SEOUL」改譯作「首爾」是不倫不類的,既然為求發音一致,又為何不改
回其原名「漢陽」?其流經漢城而過的「漢江」是否也得改稱「首爾江」?今「漢口」即古「夏口」,「漢」又音「夏」此古今之異也,「SEOUL」不正符合「夏陽」之音譯乎?南北漢山城又「漢城」一名所由自也。    南韓政府為了首都「SEOUL」的中文譯名,自西元1992年或更早以前「努力」到今天,得出來的竟是這樣
的結果,真是叫人失望,且懷疑其居心叵測!南韓人難道不曉得「SEOUL」即是其舊名「漢陽」的音譯?以為
中國人不知「漢」通作「夏」,擺明了是欺中國無人!
去年五月22日此事蘊釀之初,余即刻寫就「首爾、首午爾?夏陽(漢城)!」一文,投稿到<聯合報>,惜乎人微
言輕,文稿未蒙採用,轉瞬間半年過去,舉世漢字文化圈渾渾噩噩,坐視漢城改名首爾,言之痛心! 

079 美洲土人徙入的路徑

    美洲大陸西北隅的阿拉斯加半島,與亞洲西伯利亞的東北角之間隔海相望,是為白令海峽,這是一道寬度
不大而很容易渡過的狹長海峽,故此二洲北部沿北極海的地帶都有同為黃種的愛斯基摩人居住。除此之外,在
十五世紀以前,歐洲的白種人與非洲的黑種人尚未遷入以前,本洲可以說是紅種土人的天下,尤其以中、南美
洲為繁衍最盛的地區。「自西伯利亞跨越白令海峽」而來,是截自目前為止人類學家一貫的說法。但是,同樣
來自西伯利亞的愛斯基摩人何以不也南下呢?如今北美洲的美、加兩國物埠民豐,顯然極適於人居,何以在北
美洲的土人並不繁盛(在美國為數僅五六十萬人),迄未能如中美洲般的在歷史上創建過足以傳世的帝國?故紅
種土人跨越白令海峽而來之說有待重新商榷。    墨西哥為美洲最古之國,位居於猶加敦半島的紅種馬雅族(Maya),早於紀元前就在此地建國,十五世紀時
已滅亡。另一紅種的托爾狄克族(Toltec),早在紀元前六世紀也在此地的中部和西部居住,日後並建立帝國,
並有燦爛的文化,但在十三世紀時,為另一紅種的阿瑞狄克族(Aztec)所滅亡。阿瑞狄克族並建立了阿瑞狄克
帝國,今日的墨西哥城就是昔日阿瑞狄克帝國的京城。
西元1519年西班牙人進佔墨西哥城並殺了國王,墨西哥人雖另外擁戴新君建立了新王朝,但終於西元1521年為
西班牙人所滅亡,直到西元1821年才脫離西班牙獨立。
瓜地馬拉的土著亦為馬雅族,在七世紀以前就有了燦爛的文化,到了十一世紀以後,已有了完善的社會組織。
西班牙人取得墨西哥後,於西元1523年侵入瓜地馬拉,當墨西哥獨立後,瓜地馬拉亦隨之而獨立。祕魯是西半
球上最古老的文化國,即紅種人所建立的印迦(Inca)帝國。印迦文化與中美的馬雅文化,同為西半球最古老的
文化。祕魯是西班牙人入侵以後的稱號,遠在紀元前兩三千年時,這裡已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地區。印迦帝
國當其盛時,其版圖包括今日的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及智利的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而及於巴西。西元1533年被西班牙人所征服,西元1821年發動革命而宣佈獨立,同年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也同時脫離
西班牙的統治。印迦稱玻利維亞為科拉屋(Co-llao),後來又稱做哈爾卡斯(Charcas),西元1525年西班牙人
領有其地,西元1826年才正式宣告獨立。    在墨西哥7500萬的人口中,紅種土人佔三分之一,
西班牙人佔五分之一,餘為紅白混血;在秘魯1950萬的
人口中,46%為紅種土著,50%為紅白混血;在哥倫比
亞2700萬的人口中,混血最多,白人居次,紅人更次;
在委內瑞拉1850萬的人口中亦然;在厄瓜多爾880萬的
人口中,以紅種土著最多,族別也很多;在玻利維亞的
650萬人口中,純紅種佔50%以上,混血佔25%,白人
佔15%;在瓜地馬拉790萬的人口中,紅種土著雖多,
族系很複雜,白人與混血不多;宏都拉斯的410萬人口
多為紅種土著,白人很少;在薩爾瓦多470萬人口中,
40%為純粹紅人,50%為混血,10%為白人;尼加拉瓜
的280萬人口中,多為紅白混血,純土人不多;巴拿馬
210萬人亦以紅白混血最多,白人、黑人次之;在哥斯
大黎加240萬人口中,80%為白人,14%為紅白混血,
土著不及1%;在智利1140萬的人口中,以紅白混血兒
最多,白人約佔15%;巴拉圭360萬人口中,絕大部份
為紅白混血;烏拉圭310萬人十分之九為白人,原居之
土著已被滅絕或混血;在巴西一億三千一百三十萬的人
口中,白人約佔60%,白黑混血約20%,紅白混血佔10
%,純黑人佔8%,純紅種已寥寥無幾約為2%;阿根廷
3050萬的人口中,以白人移民為主,土著最多不超過80
萬人;圭亞那黑人最多,紅人及混血居次;古巴的白人
約佔三分之二,次為黑人,紅種土著已漸淘汰。    由上述的統計數字中可以看出,美洲的紅種土著乃
是以中美洲的大部,與南美洲的西北部及西、北兩部為
主要的分佈範圍,在美國、加拿大、阿拉斯加的紅種人
之人口數與其簡直無法相比,但是在南美洲的巴西、烏
拉圭、阿根廷等國又顯得異常的稀少,在中美洲的哥斯
大黎加及整個西印度群島中亦寥寥無幾,這意味著甚麼
呢?當然在加拿大北緯60度以北多為荒蕪的凍原,美國
的中部是世界第二大之密士失必河的流域,巴西的北部
又是世界第三大之亞馬遜河的流域,大河流域森林密佈
荊棘叢生,又多毒蛇、猛獸、鱷蜥、水蛭、瘧蚊之害,
在科技尚未發達的時代,開發誠屬不易。然而整個美洲
的東半部對紅種土人而言,所呈現的完全就是大後方的
邊疆,但是今日卻是最精華的地帶。再者,美國西部的
地理條件與墨西哥並未相去太多,何以此地的紅種土著
人口不多,而不能蔚成大國?凡此,在在都透露出美洲
紅種的土人,與太平洋的彼岸關係較密切的訊息。    一般人總誤以為橫越偌大一個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對古人幼稚的航海技術而言。但是試看如撒播在
太平洋中密密麻麻的密克羅尼西亞、坡里尼西亞、美拉
尼西亞等眾多的小島,其絕大多數在第十五世紀歐洲的
航海家到來之前,老早都已有土人在其地居住,而散佈
得這麼廣泛之數不清的小島嶼,又有利於古人採用逐島
躍進的方式以進行遷徙。故若謂美洲的紅種原始土著,
其祖先乃是遠自亞洲的花綵列島出海,而後或整批、或
分批、或直接、或間接逐步的移徙而來,絕對是可以採
信的,也是無庸置疑的。衛聚賢教授所著的《中國人發
現美洲》一書,雖嫌其推論過當,但其中所蒐羅論列的
美洲地理和人種、美洲特產動植礦物為中國人所知者等
知識,對於作為美、亞二洲關係密切的佐證,仍然是十
分有益的。尤其論及秘魯建築中之中國式的房屋和騎樓
外表的木刻飾物,及據報載祕魯海濱發現的中國古帆船
石錨碇(按:斐濟亦曾發現過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石刻古
物)等,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    位居北太平洋中心點的「夏威夷群島(Hawaii Is.)
」,其群島名音叶「夫餘」,其首府在「歐胡(Oahu)島
」,則音叶夫餘倒裝的「葉赫」,其謂「狗」的「伊利
歐」音叶日本語謂「狗」的「??(inu)」,其出海前
的老家,清楚的指向中國的小東北。位居南太平洋中心
點稍偏西的紐西蘭,是太平洋中最南方的國度,其土著
號稱「毛利(Maori)人」,「墨累(Murray)河」是澳洲
第一大河,馬來群島或馬來人種因馬來亞、末羅瑜、摩
羅遊、木剌由、木來由、沒剌由、沒剌予、Malayu、馬
來忽、貓里務、麻里予兒、馬流、馬留、末留等異譯而
得名,「毛利」、「墨累」正其又一異譯,馬來人本是
一支十分擅長航海的民族,其能遠渡重洋以至紐西蘭本
不足怪。「馬來」是距「女媧」甚近的一組複音,其他
較馬來晚出的族群,行動力自是更勝一籌。    日本列島的地名叶音統計中佔多數的前五名,依序
為(一)汪芒、(二)裕固、(三)粟末、(四)沃沮、(五)新
羅。「馬雅」音叶閩越,是為「汪芒」、阿眉的倒裝,
朝鮮語「濊貊」音近「阿眉」讀如「Yemark」。「印迦
(Inca)」音叶「裕固」、吾哥,是為「句吳」、庫頁的
倒裝。太平洋中心處的「薩摩亞(Samoa)」與西伯利亞
北極區的「撒摩亞(Samoyeds)」,俱音叶塞茫、「粟末
」,與「濊貊」存在著音韻上的通轉關係。「阿瑞狄克
(Aztec)」的前二音節音叶「沃沮」,爪哇是其倒裝。
以上均不離日本前五名的地名叶音,卻已涵蓋了大多數
中南美洲的古族群名。「托爾狄克(Toltec)」的前二音
節音叶泰雅、大洋洲的「吐瓦魯(Tuvalu)」,大洋洲的
「瓦魯杜(Vanuatu)」是其倒裝。凡在中國居於少數之
地名叶音,在域外反能大放異彩,在大洋洲與美洲均可
做如是觀,族系複雜亦為其一大特色。西人誤為已抵達
印度,謂其人曰「印第安(Indian)」,張冠李戴殊不足
取,彭友生又擬其音為「殷狄」,衛聚賢因膚色謂其即
古之「赤狄」,皆匪夷所思,視同棕種可也!    西伯利亞的雅庫特(族名)、雅庫次克(Yakutsk)、
伊爾庫次克(Irkutsk)等俱音叶「裕固」,又音轉為費
雅喀(族名);阿留申(Aleutian)、葉尼塞(Yenisey)河
、葉尼塞斯克(Yeniseysk)、烏蘇里(Ussuri)江、雅克
薩(城名)等皆音叶「有熊」,所謂的「大和民族」實乃
中華民族的近支。「有熊」又音叶「愛斯」,「句吳」
又音轉為「基摩」,「愛斯基摩(Eskimos)」正是兩者
的合稱,臺灣的「噶瑪蘭」、日本的「Kumaso」、附屬
契丹的「庫莫奚」等是「基摩」的遠親。    大洋洲的「諾魯(Nauru)」可溯源於古朝鮮的「樂
浪」、小東北的「那拉」氏、西伯利亞的「勒那」河、
古代中國北方的「柔然」;在「鄂霍次克(Okhotsk)」
海濱居住著「歐胡(Oahu)」島人的遠親;「斐濟(Fiji)
」是「沃沮」的音轉;「東加(Tonga)」、菲律賓群島
的「塔卡羅克」、臺灣的「凱達喀蘭」可溯源於西伯利
亞的「通古斯(Tunguska)」河、古代中國北方的「突厥
(Turk)」;居住在帛琉與關島的「查莫洛」,其族名與
「粟末」乃一音之轉。舉凡大洋洲所有的族群,都可以
在亞洲大陸順理成章的找到其未出海前的根。    北美洲阿拉斯加與加拿大、格陵蘭北部的愛斯基摩
人與在西伯利亞的愛斯基摩人同種,其自西伯利亞遷徙
而來無庸置疑,但其人已過慣了寒帶的生活,所以一直
未曾大批的南下。美洲的土著紅人自東亞的太平洋沿岸
列島漂洋過海而來,其徙入美洲的年代頗不一致,登陸
的地點也不一而足,卻是以墨西哥、祕魯為兩大主要的
集中地,但是以地理條件而言,太平洋沿岸卻是美洲除
北部凍原以外,最貧瘠、荒涼的一個地區,自北而南幾
全為落磯山脈、安地列斯山脈所盤踞,雖然在美國、加
拿大以至阿拉斯加亦有紅種土著的足跡,但是這些亞洲
的移民卻始終無法厚植國力,以開發其富饒的大後方,
其向大西洋傾斜的地理形勢實利歐而不利於亞也!

083 音韻變化最大的一組音譯

    漢朝時匈奴的屬國之一,位在匈奴西北方(西鄙)的
「堅昆(Kvekur)」,或曰「居勿」、曰「結骨」,稍號「
紇骨」,亦曰「紇扢斯」,即唐朝時的「黠戛斯」,元史
作「乞兒吉思」或「吉利吉思」,民初則有「柯爾克孜
(Kirghiz)」、「柯爾克茲」、「柯爾克斯」、「啟爾
基茲」等稱,即今中亞的「吉爾吉斯」,由兩個音節衍為
四個音節,由最初之「高緺」、「共工」的叶音,演變為
「鳩茲」、「諸稽」的叶音,這樣的音韻變化不可謂不
大了,卻還無緣坐上音韻變化最大之音譯的寶座。    歷史上的「爪哇(Jawa)」,有「闍婆」、「社薄」
、「杜薄」、「諸薄」、「耶婆提(Yavadvipa,可省稱
為『耶婆』)」等不同的音譯。「闍」音「都」、音「
遮」,又音「蛇」,是「闍婆」即已有「杜薄」、「諸薄
」、「社薄」三種不同的讀法,分別為「拓跋」、「贊
普」、「鮮卑」的叶音。「耶婆」音叶「阿壩」,國語
的「爪哇」音叶「昭武」,英語的「Jawa」音叶「若耶
」,這麼一來又是三種不同的讀法,單是前一音節已有六
種不同的叶音,而這尚未涉及後一音節的音韻變化。    「若耶」又音叶「女媧」,這是五十五組(含倒裝則
為一百一十組)複音語詞當中,最早發生的第一組複音。
「昭武」又音叶「九五」、「君王」、「中央」、「中
原」,是跟構成中華民族的骨幹,關係最密切的一組音。
「拓跋」又音叶西人謂西藏的「Tibet」,藏語謂「雄強
的丈夫」曰「贊普」,青康藏高原有藏族「阿壩」自治
州。「贊普」又音叶「占婆(Champa)」,與蘇門答臘古
國室利佛逝國王之尊稱的「詹卑(Jampi)」。「阿壩」
與滿洲的「葉赫」一音之轉,由這幾個叶音即不難看出
爪哇與中國西方族群、東北族群的親密關係。

084 不容青史盡成灰

(01)1480年  羅剎伊凡三世滅欽察汗國。(02)1511年  葡萄牙人佔領麻六甲(Malaca)。(03)1552年  羅剎滅喀山(Kazan)汗國。(04)1554年  羅剎滅阿斯特拉(Astrokhan)汗國。(05)1558年  羅剎以烏拉山麓一帶賜格雷格斯托格諾夫
                     (Gregory Strogonof)。(06)1564年  葡人以賄賂獲准定居澳門(Macco)。(07)1571年  西班牙人攻佔馬尼拉(Manila)。(08)1580年  明萬曆八年,羅剎入侵吉利吉斯族。(09)1581年  哥薩克(Gosak)部長耶爾馬克(Yermak)征
                     服庫楚汗(Kuchunkhan,以其地西比耳利亞
                     (Sibiria)獻於俄皇。(10)1587年  羅剎東侵抵達額爾濟斯河(Irtish R.)流
                     域的托波爾斯克(Tobolsk)。(11)1600年  明萬曆二十八年,英國創立東印度公司。(12)1603年  西班牙殘殺我菲僑二萬五千人。(13)1604年  羅剎東侵至鄂畢河(Obi R.)畔的托木斯克
                     (Tomsk)。(14)1609年  日寇首次侵略我藩屬琉球。(15)1619年  羅剎東侵抵於葉尼塞河(Yenisei R.)流域
                     的葉尼塞斯克(Yeniseysk)。(16)1619年  荷蘭人佔領雅加達(Jakarta)。(17)1624年  荷蘭人佔領臺灣(Taiwan)。(18)1637年  羅剎東侵抵達勒那河(Lena R.)流域的雅
                     庫次克(Yekutsk)。(19)1638年  明崇禎十一年,羅剎東侵達於極東的鄂霍
                     次克(Okhotsk)海岸。(20)1640年  羅剎人保羅可夫(Porarkoov)向黑龍江一
                     帶侵略,於1644年到達江口一帶。(21)1643年  明崇禎十六年,羅剎東侵達於堪察加半島
                     (Kamchakka Pen)。(22)1644年  明亡清興,世祖順治即位。(23)1644年  法國東印度公司成立。(24)1651年  羅剎人哈巴羅夫(Khabaroff)入侵,著手經
                     營黑龍江流域。(25)1652年  羅剎強佔我阿爾泰諾爾烏梁海,伸展其侵
                     略魔爪至伊爾庫次克(Irkutsk)。(26)1658年  羅剎已越貝加爾湖(Baikal L.),東侵魔爪
                     伸至尼布楚(Nerchinsk)一帶。
(27)1664年  荷蘭人被鄭成功逐出臺灣。(28)1681年  清平三藩之亂。(29)1683年  清軍於璦琿附近大敗羅剎侵略軍。(30)1689年  彼得大帝即位,中俄訂立尼布楚條約,以額
                     爾古納河、外興安嶺至海為界(中國失地
                     七十萬平方公里)。(31)1707年  羅剎佔領堪察加半島。(32)1727年  中俄訂恰克圖條約,自額爾古納河以西至
                     沙賓達阪(Chabinai Dabagan)為界,南屬
                     中國、北屬俄國,訂立兩國國界(三十餘萬
                     平方公里的土地,無形中被俄奪取)。(33)1734年  清雍正十二年,吉利吉斯(Kirgiz)部亡於
                     羅剎。(34)1757年  俄廢止死刑,以罪人放逐西伯利亞。(35)1760年  清全部平定天山南路。(36)1742年  羅剎東侵抵於白令海峽。(37)1765年  清乾隆三十年,羅剎東侵觸角抵達千島列
                     島Kusil,漸次蠶食其地。(38)1777年  清乾隆四十二年,日本松前藩士新井隆助
                     巡行庫頁島之南部。(39)1783年  克里米亞(Krim)汗國亡於羅剎。(40)1786年  至1824年為止,英國東印度公司逐步完成
                     了海峽殖民地的併略。(41)1787年  日本德川幕府派員巡視庫頁島。(42)1789年  清乾隆五十四年,羅剎擅佔我庫頁島(面積
                     四萬七千三百平方公里)。                     荷寇殘殺我在爪哇華僑六萬餘人。(43)1801年  羅剎取喬治亞(Geogia)地。(44)1814年  英寇對尼泊爾發動侵略戰爭。(45)1815年  英寇攫取錫蘭(Ceylon)。(46)1824年  爆發第一次英緬戰爭。(47)1840年  清道光二十年,中英爆發鴉片戰爭。(48)1840年  乾隆二十二年、二十四年收為中國藩屬的
                     哈薩克、布魯特皆淪於俄寇。(49)1842年  中英訂江寧條約,清廷割讓香港與英寇。
                     英國助喀什米爾(Kishmir)土邦侵佔拉達
                     克,致我藏屬阿里三部亡其二。(50)1847年  羅剎以木拉維也夫(Muravief)為東部西伯
                     利亞總督。(51)1850年  中國發生太平軍之亂至1864年。(52)1852年  爆發第二次英緬戰爭。(53)1858年  印度(India)全部為英國所佔領。(54)1858年  中俄簽訂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以北與俄
                     (面積:二百四十萬平方公里)。(55)1860年  中俄訂立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與
                     俄(面積:九十萬三千平方公里)。(56)1861年  清咸豐十一年,清割九龍司半島與英寇。(57)1862年  法寇攫取越南之南圻(交趾支那)。(58)1863年  法寇強迫以柬埔寨(Cambodia)為保護國。(59)1864年  中俄訂塔爾巴哈臺條約,訂立沙弼奈嶺以
                     西逾帕米爾高原至浩罕止之界。其後,至
                     1884年計有八次勘定疆界(中國在西北的
                     國土,失去了一百四十二萬六千方公里)。(60)1865年  英寇對不丹(Bhutan)發動侵略戰爭。(61)1868年  羅剎降服布哈拉(Bukhara)汗國。(62)1871年  羅剎佔據我伊犁。(63)1872年  羅剎建海參崴軍港。(64)1873年  羅剎降服基華(Khiva)汗國。(65)1874年  日寇侵臺,發動牡丹社事件。(66)1875年  俄日兩國訂交換條件之約,以千島群島歸
                     日,庫頁島全島歸俄。(67)1876年  羅剎併吞浩罕(Kokand)汗國。(68)1879年  日寇出兵強佔我藩屬琉球。(69)1881年  中俄訂立伊犁條約,清廷割讓霍爾果斯河
                     以西與俄(中國失地三萬二千平方公里)。(70)1882年  中俄喀什噶爾界約,我失地三萬方公里。(71)1884年  中俄續訂喀什噶爾界約,我國失地二萬七
                     千平方公里以上。(72)1884年  中法戰爭爆發。(73)1885年  英寇併吞我藩屬緬甸(Burma)。(74)1886年  中英簽訂緬甸條約,英寇窺伺我滇康藏交
                     界地帶邊地。(75)1886年  越南淪為法寇之保護國。(76)1890年  英寇奪我藩屬哲孟雄(錫金)。(77)1893年  老撾(寮國)淪為法寇之保護國。(78)1893年  我藩屬暹羅(泰國)宣佈獨立。(79)1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英寇乘我內憂外患,
                     積極經營,伸其勢力於滇康之邊。(80)1895年  中日訂立馬關條約,我割讓臺澎與日本。(81)1895年  英俄私自瓜分我帕米爾高原。(82)1895年  日寇迫我藩屬朝鮮脫離其宗主國。(83)1896年  俄寇取得我東北東清鐵路之築路權。(84)1898年  俄寇強租我旅順、大連。(85)1900年  羅剎佔領我東三省。1902年英日締結同盟
                     迫俄寇與我訂立交還東三省條約。(86)1900年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87)1904年  日俄戰爭爆發,日勝俄敗,雙方訂立朴資茅
                     斯條約,日寇接收俄在我東北侵略成果。(88)1904年  英軍入侵西藏,進入拉薩,迫締英藏條約。(89)1907年  英俄成立協定,俄承認我藩屬阿富汗為英
                     勢力範圍。在此之前,我巴達克山、博羅
                     爾二藩屬已先為阿富汗所兼併。(90)1910年  英寇迫布魯克巴(不丹)訂約,收為保護邦,
                     我抗議無效。(91)1910年  外蒙第一次宣佈獨立,俄寇武力強佔唐努
                     烏梁海。(92)1911年  武昌起義,清帝退位。(93)1912年  馬來西亞(Malaysia)為英寇所併吞。(94)1914年  俄寇強迫以唐努烏梁海為保護國。(95)1915年  日寇向我提出二十一條要求。(96)1920年  外蒙第二次宣佈獨立。(97)1922年  俄寇改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鄂木斯克省)為
                     衛拉特(Oirat)自治州。(98)1928年  五卅慘案發生。(99)1931年  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00)1932年  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01)1937年  日寇發動七七事變。(02)1945年  日寇無條件投降,臺灣光復。(03)1946年  帕米爾高原中小國坎巨堤要求成立省區而
                     未果,今屬印度喀什米爾。(04)1948年  俄寇改唐努烏梁海為自治州。(05)1949年  雅爾達密約簽訂,外蒙古在俄寇導演下獨
                     立,我政府對俄寇宣佈斷絕邦交。(06)1949年  大陸淪陷,國民政府遷往臺北。(07)1950年  韓戰爆發。(08)1953年  美國將琉球北部的奄美群島歸於日本。(09)1954年  奠邊府一役結束了八年的法越之戰,五年
                     後北越對南越發動侵略戰爭。(10)1956年  匈牙利掀起抗俄革命。(11)1967年  美國介入越戰。(12)1972年  美國結束了琉球群島的託管,將主權歸於
                     日本。(13)1975年  南越向北越投降。 不容青史盡成灰(之二)    我國橫跨亞洲東南,位於太平洋之西岸,極東位於東經一百三十五度四分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會流處,極西
位於東經七十一度的噴赤河,極北位於北緯五十三度五十七分的薩彥嶺脊,極南位於北緯四度的曾母暗沙,東西
所跨經度,佔六十四度強,南北所跨緯度,占五十度弱。
以上勉強可以說是民國成立之初的狀況,如今東南二極沒有任何改變,西北二極卻老早就走樣了!所謂「西起帕
米爾」的世界之屋脊─帕米爾高原─古代的蔥嶺,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的了,國人中有多少人知道呢?    <穆天子傳>:「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豐隆之葬。-----天子又與之黃牛二六,
以三十囗人于昆侖丘。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惟天下之高山也。』-----天子
五日觀于舂山之上,乃為銘跡于縣圃之上,以詔後世。」
此處所謂的「舂山」,即漢朝時所稱的「蔥嶺」,也就是當今的「帕米爾高原」,其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下
於日本人心目中的富士山,如今竟然不屬於我國了,也未曾聽說在哪一場戰爭戰敗之下被迫割讓,反正就是糊裏
糊塗的丟掉了,天底下竟有這麼荒唐的事嗎?    俄羅斯人早在西元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即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統治下,越過烏拉山脈東進,向中
國進行侵略。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倫敦的一百多個商人所組成,西元1600年伊麗莎白女王給予東洋貿易的特權,西
元1765年克萊武為東印度公司創造了英屬印度帝國,接著就以印度為基地,向東南亞及我國展開侵略。清?光
緒廿一年(西元1895年),俄寇和英寇私分了我們的帕米爾,西元1949年在北平成立的中共政權竟於兩年後予以
追認,雖然目前分別屬於塔吉克與阿富汗所領有。    如果拿中華民國地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作個比較,除了帕米爾高原變不見了,其他兩個差異最大之處便是外蒙古被剔除了,此外則是在雲南省的西北角缺了一大塊。外蒙古的所謂獨立,是雅爾達密約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所訂定:「茲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聲明,於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此項願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獨立,而以現在之邊界為邊界。」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外蒙古公民投票之迅速舉行與一致通過,完全為俄寇之一手操縱,實際是不能代表民意的。在此之前,俄寇一向承認外蒙古為中國之領土,今番乃亟亟代為要求獨立,誠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乘人之危的卑鄙行徑,凡我中華兒女必不能忘此朝食,總有一天吾人必將有以報之。    外蒙古的所謂獨立,實際則為俄寇對我國的侵略,俄寇亡華的毒計,是要造成一個衰弱的、分裂的、奴性的
中國,最後歸於全部滅亡。試看原為外蒙古之一部的唐努烏梁海,俄寇先則千方百計的嗾使其獨立,終於民國三
十四年由一個名義上的所謂人民共和國,悍然不顧外蒙古的反對,正式歸併於蘇俄。唐努烏梁海面積六萬四千
方公里,約等於山東省,而人口僅有七萬,該地三面與俄接壤,地勢居高,利於防守,可制外蒙古。俄寇於西元19
21年承認唐努烏梁海之獨立,改稱唐努拓跋人民共和國,西元1944年俄寇更進一步,慫恿其共黨召開議會,決議請
求合併於俄國。西元1948年三月,最高蘇維埃討論修憲時,遂決議納之為蘇維埃共和國六自治區之一,予以完全
併吞。我國隨於同年五月七日正式提出抗議,俄寇竟然不予理會,我們能就這樣算了嗎?    中國大陸的淪陷,始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就是對日抗戰最後勝利的時候,那一年的中國,可說是剛
克服了日寇,但又為俄寇所蹂躪,其關鍵則由於美英俄的雅爾達密約,引狼入室,貽患無窮。這個密約使暴俄得以
重新控制我東北,英、美並承認俄寇控制外蒙的現狀,在這裏俄寇與共匪內外合流,狼狽為奸。我東北和外蒙的
喪失,是整個大陸淪亡的開端。    英寇併略我邊疆,係以印度半島為基地,首要目標為我西藏及其毗鄰之喜馬拉雅地區,次及滇邊。乾隆五十
五年(西元1790年)緬甸接受中國的藩封,在此之前(西元1752年)緬甸已開始向西擴張,西元1784年遂併阿拉干,
而緬人繼續西侵,西元1819年入阿薩密,當時阿薩密的亞洪(阿杭)王朝因內亂外患之逼,乃遠告求援於已取得孟
加拉控制權之英人,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英對緬宣戰,西元1885年英併緬甸。初,緬甸之始西侵阿薩密,中國不與聞焉。及至緬甸戰敗,為其宗主國者坐視不救,貽禍終致東則亡緬,啟滇緬邊界糾紛;西則英人得阿薩密北貼藏
南、雅魯藏布江下游腹地,門戶洞開。而東西併侵,聯成一線,結果終令中印緬邊界造成麥馬洪線之形勢。    計自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取得孟加拉省事實上之控制權起(西元1757年),至西元1947年英人交還政權與
印度為止,前後共歷一百九十年。印度獨立後,亦步英後塵,承其衣缽,而今已自食惡果,唯中印懸案之解決,則仍
待之來日,不丹以東米日斯、阿婆爾、密什密等野人部
落,共約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併入喀什米爾的拉達克
等我固有領土,都必須索討回來。英寇進略西藏,也曾擴
及滇邊,所謂片馬問題,即係英人所一手製造。片馬位置
在滇西野人山東,距離保山縣城二百八十里,元時併歸大
理,隸雲南龍甸,明代屬茶山土司,清初屬騰越,後改屬保
山縣治,為滇西門戶,扼川藏要衝。緬亡,英人遂乘得勝
之師進據我滇邊野人山外地二千餘里,政府猶不知覺,至
猛良及猛卯諸土司警告疊聞,始有照會英國劃清界限之
議,而又因邊吏之不明地理,屢次墮其術中。二次世界大
戰後,英人將政權交還與緬甸,我與獨立後的緬甸原經協
議共同勘界,但不久以共黨叛亂,大陸淪陷,故勘界工作
中止。此後匪緬之間雖曾簽訂所謂邊界條約,自不為我
方所承認。不僅自雲南力卡山及高黎貢山以西、尖高山
及緬甸密支那以北、馬地山以東,包含江心坡、野人山
的這一大片土地必須收回,雲南西南角自班洪、滄源及
孟馬以西,至薩爾溫江之地,亦均為我之失地。    如果說美國於西元1867年以七百二十萬美元向俄寇
購得總面積一百五十一萬九千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算
得上是有史以來最合算的買賣,那麼清?咸豐八年(西元
1858年)的中俄璦琿條約,與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的中
俄北京條約,就是歷史上最最荒唐的割地條約,前者失地
約二百四十平方公里,後者失地也有九十萬三千平方公
里,中國在這兩個條約中的損失真是大得驚人,而俄寇未
費一槍一彈得此廣土,還大言不慚的聲稱俄國是中國的
朋友。此時上距清朝的盛世也不過才五十餘年,不肖的
兒孫竟然就連其祖先的龍興之地也都忘了,也都可以不
不要了!而俄寇並不以業已從中國奪得大片的土地為滿
足,觀其嗣後對我國一連串的侵略行徑,真可說是處心積
慮,不達亡華的目的是不會中止的。    謀我最亟的英、俄兩國,如今的國勢與當年已不可
同日而語,英國把對我侵略的成果交給印度、緬甸,俄國
在中亞對我所作的侵略,也已為哈薩克、吉爾吉斯、塔
吉克所承續,則其到頭來為誰辛苦為誰忙呢?如今蘇聯已
經解體,其在歐洲與中亞的附庸國大多已經獲得解放,惟
獨其在東亞的部份,卻依然在其「獨立國協」的包裝之
下,絲毫也未曾有些許的放鬆。本來是我們的東西,有朝
一日當然非要回來不可,外蒙古也要力促其早日回歸到
我們五族共和的大家庭來。當此國人已捨棄外蒙古甚至
仇視神州大陸之際,寫這篇文章簡直是不合時宜,然我的
用意在提醒國人不宜太過健忘,依靠壓榨落後地區壯盛
的國度,其子孫若不為其祖先之所為付出代價,豈能合乎
天理?西伯利亞前途最佳的解決之道,莫過於使其成為既
有領土人民又能主持國際正義的聯合國總部。上午 02:37 | 新增意見 | 永久連結 | 發佈至您的部落格 | 目次 07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