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洛河::河洛文化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6:14:55
关于河图之说,我已有了最基本的表述。但还是十分惊异于洛阳文化的迁移和扩散,悬如细丝地向各地伸展,聚集成团后突然破开,文化开始泛滥,泛滥得寻不着源头,各种因此衍生的文化中空式地层层叠叠落在一起,落得越厚,越来越觉得更是摸不到踪迹,偶尔有几个明白人竭尽心智的寻根,最终找到了,却发现满是萧条。
回 望 洛 河
洛河并不浩荡,在时空中穿流,顺便带几块历史的贝壳,静卧在厚实的土地与一座古城默然对晤。而我们则在河畔洄溯,把失落的贝壳一一拾起,搞不清名份,也搞不清缘由,只是莫名地欢腾成一片。在欢腾声中,历史的轮廓越加分明。偶然卷腾起的浪花永远地占据了时间里最耀眼的部位。
很早就想写洛河,只是涉及到的事情大多都过于复杂,一直不知该如何下笔。我有幸能住在河边,也许是缘分。早些年,父亲刚到洛阳时就经常到洛河边散步,后来搬了家,加上工作繁忙,再没来过。谁知几次搬迁到底是又回到了洛水北岸。
走在河边我常常想,这就是父辈走过的路。
沙石沿着鞋底流动,凌乱的波纹突然变得那么生疏,我一向自负对河边的一带熟悉到一草一木,却也一时不知所措,连水中印下的历史都变了颜色。
我曾经读到过作家朱增泉的一段话:
人类回头自己身后的投影时,会发现那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我们的华夏祖先是从哪里走出,一路走到今天?……我找到了一个确切答案:从洛阳。
公元前二十世纪,我们的华夏祖先正是从洛阳出发,走出了洪荒时代,踏上了开拓华夏文明的漫漫长路。墙上那幅中国地图,我向来把它看成是一位古典英雄的宽阔胸脯,洛阳就位于他左前胸通常是挂勋章的那个位置。
我十分感谢朱先生能给予洛阳如此高的评价,只是说得还是有些笼统。洛阳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统统都要归于洛河的名下,如此重的份量也只有作为文化起点的洛河才扛得起。
要谈洛河,伏羲是个不可少的人物。传说伏羲的母亲诸英是个公主,到了二十四时还没找到心中所待之人。我实在是很佩服她,在至少五千年以前,人的平均寿命低到无法想像的地步,再加上人们的思想尚未开化,这么大的年纪不不嫁人,在当时遭遇到的情况可起而知。
有一天,诸英在郊外游玩,无意中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地把自己的脚往里一探,这时一道青光从地下钻出,围绕了诸英几圈后散去,诸英经此事无端地有了身孕,过了十六个月才把肚子里的男孩子生下来,这个男孩就是伏羲。
伏羲长大后在河边打渔,忽然河浪翻腾波卷滔天,一头龙头马身的怪物踏水而出。伏羲忙召集人手,把龙头马身兽逼至岸上,然后圈养研究,根据马身上的卷毛纹理绘制了河图。后来,又从一只巨龟的背上悟出了洛书。
这个故事的虚假成份自然不少,但河图洛书被人称道了几千年,总是有点依据的。有人认为龙马是一种鳄鱼,我觉得这种观点不太合乎情理。鳄鱼生性凶猛,仅凭原始人力很难将其捕获,即便是捕获了,又怎么去圈养研究身上的纹理。
另一种说法是,龙常隐于水下,能兴风起浪。而浪涛奔腾势如马状,故名之为“龙马”,河水把一块石头冲上了岸边,伏羲根据石头的纹理创制了洛书。但从留下来马庄村的“拴马桩”、“前马圈”、“后马圈”来看,龙马似乎应该是个活物。
伏羲是在汉朝以后才出现在书里的,那么汉朝史学家是以什么方式了解到古时期关于伏羲的事呢?或许伏羲根本就不存在?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河图洛书也就随之全盘推翻,洛阳文化的基底也会被突然抽空。
历史自身的矛盾让我惊恐不已,满脑子填充的全是残酷的自我否定,以至因历史而骤起的惊慌把思绪彻底打乱。
好不容易稍平静一些,转身又要面对如此艰深的课题,好累。
我觉得河图洛书是一定有的,但发现者可能未必就是伏羲,后人把众多历史事件加之一些在那时无法解释现象,以神话的方式塑造了伏羲这个人物,至于“拴马桩”一事估计是出于后来的误传,一代代的误传,一代代的加油添醋,完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河图洛书。
以我自己的理解,河图不一定是石头的纹理,可能河水冲击岸边留下的水痕,又刚好有碎石散落在上面,一位高大的渔民缓缓走来,脚边奇异的图案引起了他的注意,从此洛阳文化诞生了。
关于河图之说,我已有了最基本的表述。但还是十分惊异于洛阳文化的迁移和扩散,悬如细丝地向各地伸展,聚集成团后突然破开,文化开始泛滥,泛滥得寻不着源头,各种因此衍生的文化中空式地层层叠叠摞在一起,摞得越厚,越觉得摸不到踪迹,偶尔有几个明白人竭尽心智地寻根,最终找到了,却发现满是萧条。
萧条过了,又要整改,一条洛河重新光彩艳丽,可灯光草坪始终盖不住洛河的气度,静立片刻,便有血液冲击耳膜的轰鸣。看着洛河,谁都会乖乖地收起自己的傲气,合手虔诚地叩谢。
豪气已经不在,仅留下了苍劲,平阔的河水不怒自威,温柔的土壤点化了文明河水的浸染,这使得我们的文化变得如此浑厚。
既然一起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也就有了牵连,不管走到哪儿,都躲不掉洛河的影子,洛河随意地一个抖动变幻,都让我们不得安稳。
不少以洛阳文化为根基崛起的区域文化有意或无意地制造这种“雾”,无数次文化的叠加让洛阳的气韵彻底的淡化。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洛阳文化稍显败落的原因。
洛河中央现在还有一座石碑亭,不乘船是到不了的。灰色的砖瓦,古旧的石碑与洛河两岸怅然相望,不想与任何人接近,真正的清高。
就是这座不知名的石碑亭,竟成了我对洛阳最深的印象,几乎和河图洛书并驾齐驱,想了好久都不明白,难道这就是缘?
日期:2009-05-25    来源:作者授权     作者:忻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