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坤 师节说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0:08
周永坤 师节说师 发表时间:2007-9-8 16:20:00 阅读次数:1678     所属分类:杂文

 

    师节说师

  

    词典上说,师,教人的人:老师,教师。其实这并不确切。照我看,师当是“给人知识的人”。词典强调的是一种职业,当然有其道理,我则强调的是事实——给人知识。因为有些人虽以教人为业,实则误人,算不得师的;有些人虽不以教人为业,却给人以知识,恰恰是真正的师。上午读到一篇博文,说的是某法律院系的老师没有学过(包括自学)法律,刚刚拿到教材,就给学生上国际法课,照本宣科。这样的人以教人为业,却不是真正的师,因为他不给人以知识,实浪费人的时间。这不能怪那些“教人的人”,而是怨制度——教育大跃进,总不能老是开天窗(我的一个毕业了的研究生就直说,她读本科时院里总是开天窗,课表上有课,但是没有教师来上,不是老师忘了,而是压跟就安排不出老师。当然,“评估”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中国),因此只得弄一个南郭先生(本笔误为东郭,经郭老师指点,改过)充数。
    我今天说一个不以教人为业,却真正是我的老师的人——郭道晖先生。我虽无缘受业于郭老师,但是,却时时从他那里获得真正的知识。我这样说决不是“拉大旗作虎皮”,也不是犯“流行病”——拍马屁,而是事实。我初识郭老师是1993年的法理学杭州年会。那时会议相当开放,讨论非常热烈,有时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那年我提交的年会论文是“市场经济呼唤立法平等”,小组会我与郭老师分在一组,他上午的会都在看我的文章,并已经作出了某些修改。会议结束时,他说《中国法学》用我的文章,要我压缩至14000字。当时立法平等是一个猜忌的话题,“立法平等”了,法的“阶级性”不就完了?而反对法的阶级性就是自由化,这是铁定的真理。他用我的文章是冒了相当风险的,更没有收我一分钱的好处。这一次他教给我的是如何做人,特别是如何做“学人”。
  从此以后,郭老师就成为我精神上的导师。我时常从他那里学到对我十分重要的知识。他告诉我当年“右祸”的第一感受,他告诉我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甚至人为什么活着。只要与郭老师在一起,我都有不豫之获。上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一个会上碰到郭老师,又有一个重大的收获。郭老师说,写文章要“从未来看”,不要“从现在看”。见我不理解,他又说,文章要到5年后、甚至10年后来看,还能不能拿得出手。某某的文集之所以出不来,就是因为他写“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之类的文章。他说,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已”是为自己的学术,为学术良心,对得起自己;为人是为别人喜欢,没有自己的学术立场。这使我惊出一身冷汗。以前我也看过孔老夫子的话,但是没有引起注意。这实为一个人做学问的根本道德问题,我有自己一贯的学术立场么?我的学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么?看看郭老师的文章,没有任何应景之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后人,真是高山仰止呵!
    说到老师,在此教师节来临之际,不能不说说教师节。看到一篇主张取消教师节的文章,其中理由之一是老师也是一种职业。论证似乎不太充分:老师是一种职业,但是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是以良心为之的职业,在这个意义上,老师是值得特别尊重的,当然是尊重哪些敬业的老师,而不是那些南郭先生。我想,教师节是为那些敬业的老师而设的,当然,对南郭先生也是一个鞭策。我以前也是个教师节取消论者。我的理由是以前教师节把老师当乞丐:每逢教师节,拿出教师证,买东西可以打85折,谁稀罕?我现在不主张取消教师节,因为教师节不但可以用来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以感念老师,特别是感念像郭老师那样、没有老师之名而有老师之实的人类精英。况且,尊师是国人的美德,杨时的“程门立雪”更是传为千古美谈。杨时可了不得呢,他曾在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是洛学传闽的关键性人物。那年到无锡参观“东林书院”遗址时,始知“洛闽中枢”的意义,方知中国还有这样一所可与Academy相媲美的真正的大学。顺便说一句,东林书院可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权力钦定的、用行政命令推行的统编教材!在那里,学者可以自由演讲,自由辩论!

    祝郭老师健康长寿!永当白发青年!

 

最后修改时间:2007-9-16 11:49:00 【收藏本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