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党志---方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08:24
政党志
字数字数(万):145.8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一)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安徽得到广泛传播。民国10年(1921年)安徽省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安庆成立。民国11年芜湖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2年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派柯庆施到安庆建党,是年底建立了中共安庆支部。同年寒假,在上海大学入党的薛卓汉、徐梦秋回到家乡寿县成立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民国15年春,中共安庆地委和芜湖特别支部成立。北伐战争时期,中共安徽党组织主要分布在安庆、芜湖、寿县、宿县及其附近的13个县、市,有党组织21个,其中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16个,直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的5个。据中共“五大”时统计,民国16年,安徽已有中共党员233人。
这一时期,中共安徽组织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帮助各地建立国民党党部,贯彻执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领导全省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掀起了声援国民革命的浪潮。民国16年春,北伐军江右军、江左军先后攻占安徽大江南北,全省各地工农运动高涨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极端仇视。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屠杀共产党人,破坏工人运动。民国16年3月23日,蒋介石在安庆一手策划了捣毁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安庆市党部及工会等组织,屠杀和殴打革命左派的“三·二三”事变。4月18日,蒋介石又在芜湖策划了“四·一八”事变。全省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被通缉、屠杀,各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民国16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书记柯庆施。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后,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全体人员奉命由武汉返回芜湖,在全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中共安徽党组织先后领导发动了64次武装起义和农民暴动,千人以上的就有26次。参加暴动的人数累计约20万人,推动了土地革命斗争。
民国17年4月9日,皖北阜阳赤卫队,国民党杨虎城部革命士兵和革命群众在中共皖北特委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即四九起义),宣布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和农民协会,并组建了1个团的皖北工农红军和近万人的农民赤卫队,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极大恐慌。不久,蒋介石派兵镇压,起义失败,领导起义的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和昌绍先等牺牲。
民国20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成立,书记方英,代理书记王步文。4月,因叛徒出卖,省委遭破坏。5月初,中共安徽省临时工委成立,在新的省委建立前代行省委职能。
在皖西,这一时期在中共组织领导下,有几次起义对安徽革命影响较大。民国18年5月的商(城)南(今属金寨县)起义(又称立夏节起义),起义成功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并逐步建立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民国18年11月的六(安)霍(山)起义,起义成功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民国19年2月,中共潜山县委领导的请水寨暴动成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至此,基本形成了以今金寨县为中心的纵100余公里、横50余公里、人口达40万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民国19年4月,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3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这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重要根据地之一。次年春,张国焘在鄂豫皖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开展所谓“反右倾”斗争,“改造”各级党的领导,大肆“肃反”,一批著名的红军将领和地方负责人被杀害,给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后,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两次大规模的“围剿”。民国20年11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民国21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动苏家埠战役,取得重大胜利,鄂豫皖根据地扩大到26个县,其中包括六安、霍山、今金寨县、霍邱、太湖、宿松、潜山、舒城等县。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留下红二十五军坚持鄂豫皖斗争。民国23年11月,主力红军长征后,高敬亭奉命重建红二十八军,转战鄂豫皖边区3省45县,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在皖南,党组织先后领导10余次武装暴动,建立起一小块地方革命政权和工农武装。民国19年1月,中共广德县委领导郎(溪)广(德)地区的农民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和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独立团,坚持革命斗争1年零7个月之久。民国23年3月,中共徽州工委领导柯村暴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年11月,红军北上先遣队在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的率领下,转战浙皖边、皖赣边和皖南地区,经过大小10余次战斗,于民国24年1月退入闽浙赣边区。先遣队撤离后,李步新领导开辟了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留在皖南的红十军独立团侦察营同皖南游击大队合编组建成皖南红军独立团,后又在此基础上成立皖浙赣红军独立团,一直在皖南坚持斗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民国26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率红二十八军在鄂豫皖边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高敬亭和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卫立煌进行谈判,28日签订停战协议。次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3月中旬东进皖中抗日。另外,民国26年11月,中共皖赣特委在祁门县舍会山和浮梁县瑶里同国民党闽浙赣边区主任公署进行谈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接着陈毅到舍会山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并将皖浙赣边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
民国27年,新四军军部先后移驻皖南岩寺、麻村、云岭。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因政治、经济、军事、地理诸方面的因素,中共在安徽没有建立省委,但在全省各地均建立有组织。民国26年11月,李世农到皖中无为成立中共皖中工委。民国27年1月,曹云露在寿县成立中共安徽工委。同年4月,长江局又派彭康到六安成立新的中共安徽省工委,周新民、张劲夫、陈国栋与一批党员到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利用这个合法机构,开展救亡运动,建立和发展安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中共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主要在安徽境内以及邻省连接地区先后建立起淮南、淮北、皖江3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安徽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
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民国27年3月,刘顺元到皖东建立皖东工委。次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初步建立以来安县半塔和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东、路西两块根据地。12月,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中原局到达皖东,制定了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和反扫荡反摩擦的斗争策略,取得了定远、半塔反击战的胜利。接着又委任皖东15个县的县长,成立路东、路西两个联防办事处。
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淮南地区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张云逸兼师长,罗炳辉任副师长,郑位三任政治委员,下辖新四军第四、五、六旅。民国32年2月,谭震林任淮南区党委书记兼第二师及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刘顺元任副书记,罗炳辉任第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方毅任淮南行政公署主任。淮南根据地经过整风运动,有了很大发展。到民国34年8月日军投降,新四军第二师主力发展到4万人,根据地建立了17个县级民主政权,拥有人口330余万,根据地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处于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运河、洪泽湖以西的豫皖苏3省边区。其初创阶段以津浦路为界,分为豫皖苏边和皖东北两块根据地。在津浦路以西,民国27年10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从豫东挺进豫皖苏地区,先后改编新四军第六支队和八路军第四纵队,建立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在津浦路东,中共安徽省工委、苏皖特委与国民党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盛子瑾开展统战工作。此后,钟辉率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彭明治率八路军鲁豫支队配合张爱萍率领的新四军一部共同建立了皖东北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部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后军部派邓子恢为政治委员。民国30年5月,第四师在豫皖苏边区反摩擦战斗中失利,撤退至皖东北地区。同年8月,中共中央华中局“邳睢铜”地区和淮宝地区划归皖东北,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民国31年11月,淮北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邓子恢兼中共淮北区委书记、淮北军区政治委员,彭雪枫任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刘瑞龙任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淮北根据地进行了各项建设,根据地不断扩大。从民国33年开始,第四师进行了战略反攻,先后解放了泗阳、睢宁、泗县、五河、灵璧、永城、宿迁等县城。到民国34年日军投降,第四师主力发展到3.2万人,根据地内建立了2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拥有人口500万,面积4万平方公里。
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东至江浦、当涂,西至怀宁、彭泽,北临滁河、合肥,南抵宣城、南陵,它的前身是皖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民国28年1月,张云逸在皖中组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次年春,江北游击纵队在反顽战斗中失利,撤出皖中。同年秋,无为游击纵队又恢复了皖中游击区。
“皖南事变”后,5月1日,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和皖南突围过江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民国32年3月,皖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由政委曾希圣任中共皖鄂赣边区区委(又称皖中区党委)书记兼第七师政治委员,傅秋涛任第七师副师长,李步新任区党委副书记,吕惠生任皖中行政公署主任。从民国33年起,皖中根据地渡过了困难时期,在整党、整风、政权建设的同时,开始向皖南大力发展。民国34年初,皖中根据地发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根据地因此改名为皖江根据地。同年9月,第七师从初建时1900人扩大到2万余人,解放了包括无为县城在内的几十处日伪据点。根据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拥有1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人口约300万。
经过八年抗战,安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为了争取和平,主动让出包括皖中、皖南在内的8个解放区。民国34年9月至10月,新四军第七师奉命分批从皖南、皖中北撤山东。
民国35年夏,国民党向淮北、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在自卫战争开始的头几个月,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共武装力量除部分坚持原地斗争外,淮北、淮南地区的武装力量和党政机关被迫向苏北和河南撤退,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淮北、淮南地区。
同年12月,寿松涛和李浩然率中共武装返回淮北路西坚持斗争。次年1月,饶子健率淮北挺进支队从苏北重返淮北地区。杨效椿、李世农率淮南支队于民国36年春返回淮南,与淮北支队配合,迅速打开了淮北、淮南对敌斗争的新局面。在皖西地区,桂林栖率领的皖西支队与刘昌毅部会合,于同年5月成立皖西人民自卫军,刘昌毅任司令员,桂林栖任政委,坚持皖西斗争。
民国36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第三纵队奉命挺进皖西,创建皖西根据地。11月9日,刘伯承、邓小平在皖西太湖县刘家畈召开高干会议,主持成立中共皖西区委、皖西行署和皖西军区,以加强对皖西解放区的领导,中共皖西区委书记彭涛,皖西军区司令员曾绍山,行署主任罗士高,皖西解放区迅速渡过了一段困难时期。
民国37年5月,淮南、淮北解放区(津浦路东部分)合并,成立中共江淮区委和江淮军区,区委书记曹荻秋,军区司令员陈庆先,政委曹荻秋。皖北各解放区军队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发展地方武装,并开始在中心区实行土地改革,恢复生产。皖南区人民武装在以胡明为首的中共皖南特委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4次清剿,先后向皖浙赣边、皖赣边、皖浙边进军,部队得到迅速发展。
安徽省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革命斗争,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解放战争中的第二战线。
淮海战役后,安徽皖北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民国38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成立,宋任穷任书记,谭启龙任副书记。4月,皖北区的皖西、江淮、豫皖苏3个战略单位合并,在合肥成立中共皖北区委、皖北行署和皖北军区。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副书记黄岩、李世农;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宋日昌,副主任郑抱真、李云鹤;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曾希圣,副司令员梁从学、孙仲德,副政委黄岩、李世农。
民国38年3月底,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肥东县撮镇瑶岗村,部署指挥渡江战役。4月6日,渡江先遣大队300余人胜利渡江,在皖南沿江游击部队的配合下,完成了渡江侦察任务。20日,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23日,中共皖南地委成功策动了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五旅和安东号军舰起义。4月底,皖南全境解放。5月,在屯溪成立中共皖南区委、皖南行署、皖南军区。中共皖南区委书记谢富治,副书记牛树才、胡明、马天水。
同年5月7日至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于浙江西部开化以北马金镇附近山区,迫使国民党安徽省最后一任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张义纯缴械投降,同时俘虏安徽省保安队官兵5000余人。至此,安徽省全境除金寨外,已全部获得解放。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安徽部队于民国38年6月开始执行剿匪任务。皖北全区组织4个剿匪指挥所,从平原到山区全面开展剿匪斗争,经过几个月的武装清剿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于9月6日解放今金寨县城。至1949年10月底,全歼大别山股匪“鄂豫皖人民自卫军”在皖北的7个支队。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配合皖南军区部队,对皖南地区股匪进行清剿。到11月底,全省共歼股匪26191人,基本上消灭了匪患。从此,中共安徽各级组织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展各项建设。
解放初期,中共安徽省各级组织都把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努力医治国民党及其政府遗留的各种创伤。从民国38年4月到1951年12月,安徽以长江为界分别由中共皖北区委和皖南区委领导辖区的工作。皖北、皖南区委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将生产救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列为中心工作。
1949年,安徽境内水灾严重。1950年夏汛时,沿淮一带又遭受大水灾。中共皖北区委和皖南区委大力开展生产救灾工作,组织灾民渡过灾荒,及时发放救济粮、工赈粮、贷种、贷款折合大米3.3亿公斤,救济盐、贷盐650万公斤,救济煤1.2亿公斤。在组织救灾的同时,积极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恢复生产。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了灾民顺利渡过灾荒。
1950年7月以后,皖南区、皖北区分别进行土地改革工作试点,从11月起皖南区、皖北区分批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至1952年7月基本结束,全省有2530万农民分到土地2073万亩、耕牛20多万头、房屋233万间和粮食1.7亿公斤。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中共皖北区委于1950年11月28日发出《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草案)》,中共皖南区委也于11月间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随后,在皖北区和皖南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集中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道会门头子等5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到1952年底,共逮捕反革命分子11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省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款捐物,至1951年底,皖南区、皖北区共捐款折合新人民币1516.7万元,全省各界发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信件15万余封。1952年1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省委书记曾希圣,副书记牛树才、黄岩、李世农,中共皖北区委和皖南区委结束工作。
从1952年1月起,在全省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内开展了“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在工商界内,开展了“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清除国家机关内部的腐败分子,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从农业开始,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952年6月,全省有农业生产互助组44.52万个,参加互助组的农户290.35万户,是全省农户的49.5%。1953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转发《关于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要求各地领导农民积极而稳妥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当时全省有初级社676个。通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迅速。1955年全国掀起互助合作运动的高潮,安徽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到1956年底,全省95.9%的农户入了社。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向高级社过渡过快。195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63.86亿元,比1954年增长31.6%,粮食产量达到115亿公斤。1956年全省因洪涝灾害严重等原因,农业生产减产,农业总产值比1955年减少18%,粮食总产量减少21.2%。
在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个体手工业走互助合作道路,到1956年底,全省52.1%的手工业劳动者加入合作社或生产小组。1957年,全省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国家对粮、棉、油、布实行统购统销之后开始的,分别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形式逐步完成。到1956年底,全省私营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对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全省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5月,中共安徽省委印发《关于整风运动的初步计划(草案)》,全省党组织开始整风。中共安徽省委领导除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召开各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响应号召,向省委和各级党的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省委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密切了党群关系,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的指示》,从6月中旬开始,中共安徽省委在全省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由于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全省共划右派分子约3万人,造成不幸的后果。
在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中共八届二中全会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着不断反右倾、反保守,一场遍及全国的大跃进运动很快发动起来。1958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宣传运动的指示》,要求“思想大跃进”,以保证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实现。6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提出全省粮食产量要达到247亿斤,比上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争取实现30~35亿元。这次会议使党内急于求成的思想迅速发展起来。7月31日,舒城县千人桥农业生产合作社放出3.55亩早稻田亩产5735.5公斤的“高产卫星”。8月21日,繁昌县东方红三社柯冲生产队紧随其后放出水稻亩产2.15万斤的“特大卫星”。随后全省各地放“高产卫星”成风。1958年8月,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当年生产生铁120万吨、钢35万吨,全省掀起了大办钢铁运动。从8月到12月,全省平均每天有数百万人参加钢铁生产,同时还动员10万人进山伐木炼铁,大片山林被毁。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1958年10月,安徽省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全省1682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1010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9.87%。10月3日,中共安徽省委转发《关于(无为县)响山农业社三年实行供给制情况的考察报告》,推行供给制,农民到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化初期实行政社合一,权力过于集中,经济核算制度被抛弃,严重损害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958年冬,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已有觉察,先后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压缩空气”。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央指示,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纠“左”。1959年中共中央统一部署的“反右倾”斗争开始后,中共安徽省委纠正“左”倾错误的工作中止。8月10日,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对省委书记张恺帆、省委候补书记陆学斌进行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反右倾”斗争全面展开,到1960年结束。从1959年到1961年,安徽省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饿荒情况。为了克服困难,196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强调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部署试行推广“责任田”办法。全省从3月份开始试行责任田。4月下旬,全省39.2%的生产队实行这一办法。到年底,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26.12万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0.1%。责任田的推行,很快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稳定了农村形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状况的好转。7月,中共安徽省委在岳西县石关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5月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等文件,初步总结了几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检讨了中共安徽省委所犯的错误。同时,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对自1957年以来在各项政治运动和各项工作中受到错误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甄别平反。1962年2月起,责任田办法逐步被“改正”。
中共安徽省委从196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加强农业,压缩重工业和基建规模,精简职工,扩大日用品的生产,恢复手工业合作社,开放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城乡经济,逐步使原来比例严重失调的经济关系基本协调起来。到1965年,社会总产值82.94亿元,国民总收入达47.3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0.02亿元。1963年到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5.1%,轻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7.3%,重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2.5%。市场初步繁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年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从1963年起,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安徽省委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持续了两年多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笼统地归结为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错误地强调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致使许多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后来,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对基层干部坚持批评教育,“换心不换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护干部的作用。
1966年,中共安徽省委着手制定和执行安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开始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下达后,安徽成立了以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为组长的“文化大革命小组”。安徽和全国一样,掀起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11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主要领导被造反派围攻、批斗。1967年1月26日,在上海所谓“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合肥地区28个群众造反组织联合夺了中共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的党、政大权,宣布成立安徽省革命造反派总指挥部。自此,省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领导干部被游街、批斗,遭受迫害,各项工作陷入混乱状态。
196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奉命进驻安徽,参加“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1968年4月,成立了以李德生为主任的安徽省革命委员会。9月,全省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到11月底,清理出各类“阶级敌人”26万多人,实行群众专政的10多万人。大批干部、知识分子被关押审查或被实行“群众专政”,遭受批斗,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11月,在“清队”的基础上普遍开展整党建党。截止1969年4月,被开除党籍的有11338人,暂缓恢复组织生活的有50360人,一些造反派头子和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被拉进党内。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在全省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有56万多机关干部、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城镇居民等上山下乡,省、市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也大批下放到农村,并撤并城市医院和卫生机构,下迁学校,使安徽省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11月,中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
1971年1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各级党委和群众团体相继恢复。“九·一三”事件后,全省开始了批林整风运动。1974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全国开始“批林批孔”运动,这一运动在安徽进一步加剧了混乱的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开始全面整顿。中共安徽省委贯彻这一措施,经济再度回升,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有的好形势,当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170亿元。从1975年12月起,全国刮起“反击右倾翻案风”,安徽再度陷入混乱。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安徽开始揭批查运动。由于中共安徽省委主要负责人捂盖子,运动冷冷清清。1977年6月,中共中央鉴于安徽的情况,决定:将宋佩璋调离安徽,由万里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派顾卓新、赵守一参加省委的领导工作。中共安徽省委领导班子调整后,放手发动群众,排除干扰,揭批“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省的反革命罪行,清查处理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解决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许多领导班子严重不纯的问题,教育和挽救了一些犯错误的人。
1977年9月,中共安徽省委结合揭批查部署全省的整党整风和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建设工作。经过整党整风和领导班子整顿,至1982年,全省县以上各级领导班子清理出“三种人”①和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540人,并对“文化大革命”中突击提拔,工作不称职的干部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妥善安排。与此同时,中共安徽省委抓紧妥善处理安徽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重要问题。从1977年底开始,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进行平反冤假错案。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全面复查了“文化大革命”、“反右倾”、“反右派”,以及建国以来的一些历史老案。从1978年11月起,对被错划右派的人全部进行了改正。到1981年9月,全省共平反冤假错案23.3万多件。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78年下半年,中共安徽省委组织全省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这一讨论同实际工作中的拨乱反正紧密结合,同步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1979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决定领导全省人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大胆改革,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安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1979年1月省委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可以实行联系产量和不联系产量等多种形式。1980年,省委召开全省农业会议,及时总结推行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经验,对肥西县实行包产到户、凤阳县实行农业大包干以及来安县(①指“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等地的经验作了充分肯定,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到1982年,全省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98.8%。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82年,安徽省调出省外贸易粮1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在逐步推行农村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984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工商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通知》。这一年,企业普遍推行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一些地方企业承包面达90%以上,有90%的企业实行内部承包。年底,全省有177个国营企业试行厂长责任制。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共安徽省委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健全民主与法制,整顿社会治安与社会风气。
从1986年起,中共安徽省委与各级党委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全省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加强科技投入;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全省党组织加强了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改善了党的领导。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中共安徽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工作逐步铺开,整顿市场和流通秩序,清理整顿公司,清理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开展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整顿信贷,融通资金,稳定金融,严肃财经纪律,堵塞漏洞,增加财政收入。经过一系列整顿治理,物价上涨风有所抑制,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共安徽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坚决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清查清理工作。党风开始好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得到遏制,政治局面进一步稳定,党的建设得以加强。中共安徽省委和各级党组织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省党员和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力争在实现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
安徽省共有7个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民革)、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民进)、中国农工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农工党)、中国政公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致公党)、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简称省九三学社)。
民主党派历来主要由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组成。民革的发展对象是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和其他中上层人士。民盟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民建的发展对象是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民进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农工党的发展对象是从事医药卫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致公党的发展对象是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九三学社的发展对象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截至1992年底,全省共有民主党派市级组织45个,基层组织639个;共有成员9607人,其中民革1773人、民盟2600人、民建1149人、民进984人、农工党1587人、致公党245人、九三学社1265人。
建国前,省内共有农工党、民盟、民革3个民主党派组织。民国19年(1930年)8月,农工党的前身——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将安徽省列为其中央区组织范畴,并积极发展党员;民国27年,派员在潜山、桐城一带建立组织和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民国37年底,农工党在芜湖、安庆、屯溪建立了组织,到建国前夕,共有党员近600人。民国35年8月,民盟分别在合肥、安庆、芜湖成立组织,到建国前夕,全省共有盟员近100人。民国37年4月和7月,民革先后在合肥成立了两个小组,共有成员10多个。这3个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与省内中共地方组织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在斗争中自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们在国统区和共产党人一道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在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组织护厂、护校、维护治安,进行反对迁移、反对破坏的斗争,并配合中共地下工作者策动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率部起义、投诚,使安徽很多重要城市得以和平解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时,民主党派成员也作了大量的策应工作,为安徽全境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国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民主党派组织逐步健全,成员得到进一步发展。民盟于1954年5月、民革于1954年6月、民建于1957年1月、农工党和九三学社分别于1958年10月相继建立了省级组织。1981年,民进成立了安徽省直属支部,1984年成立了安徽省委员会。以后于1988年、1992年进行了换届。1986年,致公党开始在省内发展成员并成立“致公党安徽筹备工作委员会”,1990年成立了致公党安徽省委员会。民盟、民革、民建、农工和九三学社这5个民主党派也分别于1980年、1984年、1988年、1992年进行了换届,逐步实现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安徽省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参加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9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制定和发表以后,多党合作事业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政党机制,提高成员素质,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保证;另一方面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围绕新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提出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各项活动中,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为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成立。省党部成立之前,安庆、芜湖及不少县已成立党部,建立了组织。各级党部在积极发展组织的同时,还大力建立工会、农会、学生联合会及妇女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发动群众对土豪劣绅和军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配合北伐军的军事行动,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伐战争时期是安徽国民党最为活跃的时期。
自国共合作破裂以后,以西山会议派为主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清党,肆意逮捕、杀害共产党人,排斥国民党左派及其他进步分子。
省党部成立后,党部体制改变频繁,领导人更迭不断,从民国15年成立到民国26年抗战的11年当中,共计改组18次之多。有时一年改组几次,如民国16年3月至10月即改组3次之多。省党部机构时而称执监委员会,时而称改组委员会,时而称临时执监委员会,时而又称改组委员会,后又改称指导委员会,再改称整理委员会,最后改称特派员办事处。自民国27年至民国38年,一直称执行委员会。
安徽国民党自民国17年CC系人士金维系、刘真如、邵华、方治等开始进入省党部,特别是民国23年苗培成担任特派员以后,直到抗战开始,都是CC系把持着。抗战后新桂系军队驻扎安徽,由于战争期间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由李品仙兼任省党部主任委员,李品仙运用军政力量支持党务活动的开展,使安徽部分未沦陷的县及直属区党务工作有了发展,全省国民党员由抗战前的7000多人发展到18万多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党政分治,安徽省党部先后由刘真如和邵华负责,人们戏称CC收回了失地。内战爆发后,受战争形势影响,党务活动呈停滞状态,至于办理党员总清查,实行党团合并,筹募党务基金等等,不过是国民党消亡前的垂死挣扎而已。随着安徽全境的解放,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于民国38年4月消亡。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8年汪伪政权在芜湖成立“中国国民党安徽省执行委员会筹委会”,任命了负责人。各县也成立了汪伪国民党县党部。汪伪国民党的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抗战胜利后,汪伪国民党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安徽其他党派有青年党、民社党、洪门民治党。早在抗战之前,安徽就有青年党组织在秘密活动,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末成立了青年党安徽省临时省党部,芜湖、南陵等地都有县党部。青年党发展党员以青年学生为主,同时吸收社会各界人士。青年党在政治上是拥护国民党的。民国35年初,民社党中央决定在安徽筹建省党部。翌年8月,民社党安徽省总支部成立。之后,安庆、合肥、芜湖、蚌埠成立了支部,各地发展了一些民社党党员,开展活动。民国37年,洪门民治党中央派人到安徽筹备洪门民治党。同年7月,洪门民治党安徽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在安庆成立,任命了省党部负责人。怀宁和桐城县也成立了洪门民治党筹备委员会。洪门民治党活动主要是发展组织,进行反动宣传。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安徽洪门民治党从成立到消亡仅一年多时间。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妇联组织工作被迫中断。1973年后,各级妇联组织虽然陆续恢复,但由于“左”的干扰,未能完全正常开展工作。在此期间,广大妇女群众以各种形式自觉抵制“左”的错误干扰,坚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全省各级妇联班子重新调整,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省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对妇联工作的指示精神,各级妇联把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列为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妇联牵头成立了省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关心儿童少年工作的新局面。1987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各级妇联建立维权工作机构,与有关方面配合,全方位地开展依法维权工作,促进男女平等权利的实现。80年代中期,各级妇联在妇女群众中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四自”教育,增强了全省·11·
妇女自立自强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在城乡开展“五好”家庭活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宽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领域。在农村,妇女在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一批以妇女为主体的专业户。1988年底,全省以妇女为主体的专业户64万户,占专业户总数的三分之一。乡镇企业中的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5%,其中不少人担任厂长、经理。在城镇,广大女职工分布在轻工、纺织、商业服务、文教卫生、公交邮电、金融财政、石油化工、科研机构等行业。1989年,全省共有女职工113.6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4.55%。
全省妇女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参政意识增强。一批优秀妇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机构,成为全省政权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徽省妇联在组织和发动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制订各项制度,开展干部培训、调查和理论研究,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起为基层服务、为妇女群众服务思想,领导班子得到充实和加强,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为安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
安徽的农民革命组织历史悠久,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早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西、皖中、皖南不少县就成立了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团结广大贫苦农民积极投入革命斗争,打土豪,分田地,为壮大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从民国16年(1927年)12月至民国24年9月,全省各地举行农民暴动60多次,参加暴动的人数达20万人之多。尤其是皖西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暴动,农民纷纷参加红军,创建了鄂豫皖苏区。民国23年冬至26年初,在农协会农民的支援下,红军在皖西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壮大了革命队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淮北、淮南、皖江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了农民抗日协会(简称农抗会)等组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皖江、淮南、淮北解放区等地,组织了贫农团,发动农民积极投入反对国民党的战争,为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初期,安徽按行政区划分为皖南、皖北区。农民组织,也分别成立了“皖南区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皖北区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专区、县、区、乡设有“农协会”。农民协会这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生产救灾,反匪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广大农民积极投入了上述斗争,农村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喜人景象。但是农业合作化开始后,农民协会就逐渐消失了,为农业社所代替。
为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毛泽东主席指出:“在农村中,在农业集体化以后,也必须依靠贫农、下中农,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击败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不断地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地”。1963年5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建立贫下中农组织,是完全必要的。”1964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规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的组织,并且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成立这个组织的领导机构。”196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二十三条”,再次重申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组织决定。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安徽省委于1965年3月召开了安徽省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了省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为安徽省的第一届贫下中农组织。1966年1月,安徽召开了全省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省贫协委员会,这是安徽省第二届贫下中农组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被造反派夺权,贫协会的活动也被迫停止。1969年2月,在省革委会领导下,召开了安徽省第三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安徽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简称贫代会),这是安徽省第三届贫下中农组织。1973年1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召开了安徽省第四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省贫协会第四届委员会。
历届贫协会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和农民群众的拥护。在农村“四清”运动中,帮助干部改变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作用。贫协会领导农民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坚守农业生产阵地,为夺取农业好收成,作出了贡献。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省贫协成立后,各地、市(郊区)、县陆续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对团结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发挥了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贫协积极投入批判“四人帮”的斗争,发动农民大搞农业生产,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贫协在农村扫盲工作中的作用,在太和、泾县、庐江将贫协发展为农民协会进行试点工作等等,贫协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
由于农村形势发生了变化,1982年,各级贫下中农协会被撤销,贫协工作从此终止。
(五)
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于1953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领导下,由安徽各类工商业者联合组成。从成立之时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的组成单位之一。它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为特征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
安徽工商界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立安庆商务总会,民国3年(1914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颁布商业法后,蚌埠、芜湖、各县城乡及商业较发达的乡镇(如三河、正阳关、襄安、湾等)都陆续建立了商会。民国5年,按照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商业法,改组安庆商务总会,成立安徽省城总商会(亦称安徽省商会联合会),为全省商业组织总机构,各县、镇商会隶属省城总商会领导。但由于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加之日军入侵,安徽大部地区沦为敌占区,致使安徽省商会联合会仅具虚名,并没有行使其职权,发挥其作用。到安徽全省解放时,安徽省商会联合会已自行消亡,人员机构均不存在。
建国后,安徽各地政府根据建国方针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接收改组所在市、县镇旧商会,建立工商联合会(有的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在建国初期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安徽各市、县镇工商联合会组织工商业者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国家政策法令。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组织工商业者举行正义的示威游行,推动工商业者捐献飞机大炮和开展慰问活动。组织工商业者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参加触及他们灵魂的“五反”运动,在运动中接受教育。当安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时,组织工商业者参加抢险、救灾活动。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推动工商业者恢复生产、搞好经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工商业者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开展城乡内外物资交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整工商业,搞好税收,监督纳税和劝购公债等,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成立时,正是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实施之际,省及各市、县工商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立即在全省工商界掀起了宣传学习总路线的热潮,同时组织工商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工商界贯彻国家的政策法令。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协助政府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推动工商业者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辅导私营工商业者接受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创造条件实行公私合营以至全行业公私合营。还协助政府联系接受上海36户私营工业企业内迁,组织100多户批发商转业投资建设。各级工商业联合会在团结、教育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协助党和政府搞好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私共事关系和贯彻赎买政策,组织和推动工商业者学习和自我教育,创办了工商联政治学校,分期分批地培训工商界骨干。对全省工商业者开展“爱国、敬业、守法”教育,推动他们投入增产节约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中,安徽省工商联受到冲击,被迫停止了活动,许多会员受到打击和迫害。绝大多数会员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守生产和工作岗位,有些会员还在技术革新、增产节约方面做出了贡献。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工商业者在政治上获得“第二次解放”,安徽省工商联和各市县工商联逐渐恢复了活动。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以“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为行动纲领,在会员中广泛开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我教育;帮助会员加强学习,改造思想,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协助党和国家拨乱反正,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开展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和经济决策的协商,参政议政。
中共十二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安徽省工商联的工作也不断深入开展。在组织方面,恢复和建立了88个市县级组织,形成了全省地方组织网络。吸收了一批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经营者为新会员,到1989年底,据75个市县统计,共吸收新会员14633个,其中企业会员612个、个人会员7173个。给工商联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开展经济咨询服务,进行了大中型国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活动;开展了中药材、调味品和传统副食品、茶叶等专项咨询服务活动,并开展了信息咨询工作;举办或组织工商企业参加了省内外多次大型商品交易会;举办了各类工商培训学校和培训班,培养工商专业人才;兴办集体企业80多个,安置了一批待业青年,对促进安徽商品流通和搞活经济,贡献了力量;开展了与港澳台和外国工商社团工商界人士的联系工作,协助政府引介洽谈成功一批“三资”企业项目,并协助促进办好中外合资企业,努力为改革、开放和安徽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一些成绩,都是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取得的。1991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工商联的性质、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能,并明确了方针、政策和要求,把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这一重任赋予了工商联。这是中共中央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指导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纲领性文件。省工商联各级组织将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加快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逐步培养起一支积极拥护党的领导的新型的工商界积极分子队伍,使工商联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