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物质关系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3:50
我在生活经历中产生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产生一小点自认为是思想的小火星。并希望它能引出您的火焰。
我相信,众多的思考者中,对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必有真知灼见者。期抛砖引玉。
“科学”
现代人言必“科学”。
“科学”似乎成为“真理”的代名词。
我相信,“科学”是探求真理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正确(或说“方法科学”)不代表结论正确,方法不科学也不等于结论不正确。
有这么一则实验记录,我们看来是夸张了的笑话:
地点:生物实验室。
时间:XX年X月X日。
实验目的:青蛙大腿与听力的关系。
实验室环境条件:气温X度,湿度X%。。。。。。。
实验设备:。。。。。。
实验对象:活青蛙若干
实验操作:张三、李四 记录:王五 证明:赵六
过程:
1、        把青蛙放于水平木板上,对它大叫“跳”,青蛙向前跳跃X厘米;
2、        切断一条后腿,重复上述过程,青蛙跳跃X厘米;
3、        切断两条后腿后,怎样喊叫,青蛙不再跳跃。
实验重复多次,结论:青蛙两条后腿被切断后,它的听力就完全丧失。
其实,我们很多的“科学”实验是先有了实验目的(或“假设”),再进行验证。如果上述实验是外星智能生物做的,他们不知青蛙是什么,肌肉、跳跃、声波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与我们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则这样的实验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还可能是重大发现呢!
这让我想到“苹果砸到牛顿头上的故事”的重大发现,以及“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句话。
其实,我们应该做过大量的类似实验,且被认为是非常科学、非常正确的。我们常在做刻舟求剑或盲人摸象的事而不自知,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坐在船上、不知道瞎了眼睛。我们甚至会笑话看见真理的人。
哥白尼、伽利略等就曾是被笑话的人。
人类文明发展中,最重要、最“科学”的基石——数学——就是基于假设。当然,这些大量的假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但不等于说,它就是正确的或精确的。
数学中最基础的数字及其概念“1+1=2”,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人们把自然界的现象抽象并模糊化后,才产生的具体且精确的计算方法及等式概念。
比如,生活中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怎会有“2”的概念呢。我们把两片树叶的差异强化后,就更加容易理解:一“片”仙人掌针叶加一片芭蕉叶是不会被认为“2”片叶子的;一辆40尺货柜车加一辆20尺货柜车在不同的要求下,不一定被认为是“2”辆货柜车等等。。。。。。
生活中约定俗成一些概念后,计算才有了可能。
所以说,科学中的基石——数学是建立在非理性、具体且模糊的概念上的理性、抽象且精确的学科。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回到模糊中去才有意义和更大的发展。
由于“科学”的观念为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许许多多切实的变化,并成为我们常用的工具,我们自然认为,科学是检验某论断是否正确的试金石。这局限了我们思想的空间,排斥了一些非科学得出的可能是正确的论断。
什么是真理?
“条件真理”是在无一例外完全依照假设条件下,所得出应该是必然结论的真理。由于设定的条件不可能毫无意外地完全符合,因此条件真理是假设的真理。一如数学。
是否有无约定条件的真理呢?
我们可能牺牲了许多思想财富、否定了许多真理。
比如艺术、宗教等,有些思考甚至是反科学的,但我们不应该拒之门外。
世界(佛学语,不仅指地球)之大,远超我们能探索的范围。我们掌握的知识十分有限。这些知识中,属于或符合科学范围的又更少了。我们应该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理解各种现象,才不会使“科学”变成神坛,变成如某些宗教曾扮演过的扼杀真理的工具。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才会更加明白。
规律(道)
一切皆必然。
数学中的概率学告诉我们,事情发生、发展与变化看似偶然,其实必然。不要幻想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上帝不会掷色子。
人生中似乎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向。其实,每个十字路口应该如何“选择”,对于“你”来说是唯一的、没有选择的选择。甚至说,在到往十字路口的过程中,已经决定了你的选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并不是水在选择流动的方向。它没有选择的自由。
人们行动的方向引力是其思想。然而,思想是否真由我们个体形成和决定呢?
一些偶然事件似乎会强烈改变我们的生活轨道。蝴蝶效应是最好的说明。难道飓风是蝴蝶扇动翅膀形成的?那只是导火线。导火线的形成也是必然的,而且在此效应中,不仅只蝴蝶会扇动翅膀。
我们常受文学艺术渲染引导。历史上伟大或丑陋人物的产生一定有其存在条件。难道希特勒或李世民一人能成事?他们只不过是形成飓风前的蝴蝶罢了。某种文化或主义的形成和存在受到区域和历史的影响。灾难或伟绩不要归某一人,即使表面看是某一人造成的,应有其历史及文化的影响和选择。
万事万物运行是有道的。即使有时背道而驰也是有道的。
对于非生物以及它们运行的必然性、无选择性,我们很容易理解。风雨雷电地震洪水是自然现象,不是灾难。对于生物才把它们视作灾难。生命似乎有趋吉避凶的本能。人自以为是生物中的“蝴蝶”,有个别人自以为是“蝴蝶”中的“蝴蝶”。而这些都是必然的。
即使我们承认并理解自然现象的必然性,我们又怎样看待精神世界的变化不是自由的、不是自己的选择呢?
我们作为生物,其实不知道“死”是什么。甚至生与死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我们难以给出定义。
我们不用“科学”的术语探讨生命最“原始”状态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只需站在不同的角色想一想,羊被狼吃进肚子里并被消化吸收成狼身体的一部分的过程中,生与死的概念如何定义?如果“我”分别是一整只羊、羊身体的某个细胞或是细胞中的某个分子或元素,“我”又会怎样分别地看待这次过程的生与死?母体孕育的生命从什么时候算是新生命?
万物运行有其道,且是必然的。包括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它是否有生命,不是我决定的,也不是只因我而产生。这是一个过程、一种经历。
思想
万事万物是必然的。
对于非生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反复验证了各种定理,并利用我们所发现的这些规律制造产品和服务于我们。
对于生物,似乎有一定的主动性去适应环境,或在其能力范围内改变环境。其实这些适应或改变不是随意的、偶然的,而是被决定、被选择的。即使我们认为某些变化是偶然的,但从总的概率看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适应论”?)的观点,生物在遗传中产生各种方向的变异,然后被环境选择了适者,生存且繁衍是被选择的。
我们的生物科技似乎可以让生物遗传与变异定向发展,让物种适应人们设定的条件去“进化”。这些变异对于人的需求是“有用”的,对物种本身无所谓有用无用,只是依其道生存。
如此说来,自然界有选择权,人也有,人能不完全依赖环境,人类不仅跳出食物链,还将跳出进化规律。其实,当某个人作出某种选择时,最终,他的选择是符合当时的大众利益的,是符合道的,才有了生命,他的选择才被选择被决定,同样是没有主动性的。
如果苹果砸在童年的牛顿头上,或牛顿早出生500年,万有引力定律应该仍在大致同一时期被另一个牛顿发现。
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会有各种性格的人担当社会中的各种角色。百姓、王侯将相、黑白二道、信念的追求者等等,社会中总是需要并且存在着这些人。正如蚂蚁社会的分工一样,是天然的。可能如孔圣人所言的“天命”吧。
“天命”似乎是精神界的、非物质的。非物质的是什么?如梦、数字、昨天今天明天、视听味触嗅、艺术、知识、感情、道、神、宗教等等,是依赖思想感觉而存在的。
思想是自由的吗?按照圣经故事,人偷吃禁果后,才有了思想自由。我觉得如果有,应该在想“偷”吃前就有自由,否则亚当夏娃应如机器一样不会被蛇“诱惑”,只会按设定的程序做事情。我们的思想真的自由吗?我认为它象遗传与变异的选择一样,从全局来看,是不自由的。
从个体来看,思想是否自由呢?
我们的“思想”只存在在活体的脑中么?
生命体内外部的适应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器官移植时,会有排斥现象,细胞有识别力!如DNA一般,对号入座。小至基因、器官,大至家庭血缘、地区文化、民族荣誉、生物与非生物都有包容与排斥现象。
这些非物质的东西与物质之间必包含着它们的道,使我们依道而行,不存在自由。
物质依道而行。物质活体死亡,它的思想是否就不再存在和变化了?我们认为的死亡,可能只是思想无法(或“不再”)对外界的变化作出与思想有关的物质的(或“我们可感知的”)反应。
人服用精神类药物(我们暂时认为它是纯物质)后,或受到某些事情(我们暂时认为它是纯精神)刺激后,个体思想行为会发生变化。如果说,世界观影响人的行为准则,吸毒后,他的世界观是否立即改变?他得到的与大众道德有重大差异?
同是道德,应该有两种本质不同的道德,其表现形式可能没有区别。一种是恪守道德规范的人;另一种是本性如此的人,不需刻意去守道德规范。如猫抓鼠是猫的本性,不是鼠坏不坏,也不是猫好不好。同样是生命,双方无仇是天敌。机器猫则需设定程序。
我思故我在?我不在故无我思?克隆的生命是否有思想?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出现,思想的载体似乎越来越脱离肉身。
联系:NIHAO-NIHAO_NI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