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3:06
                                                                                         年味儿  所谓“民心涣散”,指的便是这种状态──身子虽坐在办公室里,可心思早悠游至九天开外,“工作效率”为无物,管“魂不守舍”叫常态。而这,就是大部分人在春节前的最佳写照。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年”,应该由小除夕开始,一直到吃完元宵才算真正过完,因此所谓的春节假期也该配合到底。只可惜自小到大,如此配合过年的只有我的心,而学校和工作单位是不会如此配合的,该上课上班的就得上课上班,让我不得不一直“民心涣散”到正月十五。

    其实过年就是图个气氛,就像老外过圣诞节一样,管他好吃不好吃、实用不实用、好看不好看,火鸡、圣诞树、圣诞老人装都得齐备着,一个也不能少。可在北京过了几回年,真是有种“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感慨,因为这“年”的气氛愈来愈淡薄,除了个自己折腾着热闹的春节晚会之外,其他的好像都跟普通的假日没什么两样,让我益发怀念起在台湾过年的盛况。

    虽然相较起传统的台湾家庭,我们家的规矩已经简化很多了,可过起年来,许多步骤还是少不了的。例如除旧布新的大扫除、贴对联、到有“年货大街”之称的迪化街采买年货干果、除夕夜里的“围炉”,以及最精彩可期的派发红包、祭天祭祖……等等规矩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我们家不燃放鞭炮,可左邻右舍的鞭炮声却也足够我们彻底享受一下新年到来的喜悦。

    “围炉”之时,那一桌足够吃到大年初五的“年菜”,更是让人彻头彻尾体会什么叫过新年:意寓“好彩头”的白萝卜(台语音:菜头);象征年年有余、所以绝不能吃光的全鱼料理;我至今不知用什么菜做成、其实也根本没几个人吃、可一定得占据餐桌一角的“长年菜”……至于派发红包,这说来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虽然已年过30,可我至今还是脸不红、气不喘地领着那父母给的、兄嫂给的小红包。尽管里头也没多少钱,可领起来时那股满足劲头,真可以让人乐上一整年。

而若在除夕夜上街,更可以领略所谓的“年味儿”。原本十一二点打烊的店家,会做“最后的冲刺”,不营业到初一凌晨三四点绝不罢休,并且沿街听到的都是应景的新年歌曲。最有趣的是,也不知由哪一年开始,某个内衣厂商为了促销,竟打起了“红红火火过新年”的口号:无论今年是否犯太岁星,只要在初一那天穿上全新、全套红内衣,那么犯太岁者就可以逢凶化吉、消灾解难,而不犯太岁者可以一整年都“红红火火”。虽然台湾人称内衣为“内在美”,也不是真开放到可以公然拿来讨论而面不改色的地步,但自此以后,这种大红内衣真是在每个春节前夕的商家柜台上高高挂起,成为一道有趣的风景。

    台湾有首民谣:“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阁开……”写的便是台湾民间的过年习俗。初一一大早起床祭天、祭祖,初二一大早女婿早起带妻子回娘家,初三时由于前几日太累,因此可以休息睡个饱,到了初四,则努力吃过年丰盛的剩菜,初五呢,无论是否真的在这一天开始营业、工作,但各家店铺、公家机关都得集体团拜,或做出个开工的意思,以保这年生意兴隆……

    过年、过年,若没了那多彩多姿、既传统又创新的“过”法,这年过得确实会凭空少了些许滋味啊。刘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