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自我与中心自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2:22:36
自我即自我意识,对个体存在的反观。存在的焦虑即是自我的焦虑,这种焦虑注定是形而上的焦虑。
形而上的焦虑是怎样转换为现实层面的焦虑呢?
个体的实体存在,可以通过皮肤与外界的生物学关系而感知到。通过皮肤建立生物学意义上的“我的”概念,皮肤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边界”。而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边界”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成长中我们大多的心理能量一方面用于建立“自我边界”,另外用于培养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能力。这些交换在四个层面展开:意义所在的精神层面、爱和尊重所在的情感层面、权力与责任所在的社会层面、享受所在的感觉层面。一个人的“自我边界”或是交换能力出问题,他会呈现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交换的四个层面,也就是“自我边界”的四个方面。
边界自我的存在感建立在与外界的交换上,并取决于交换的深度。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边界自我存在感=精神层面交换量+情感层面交换量+社会层面交换量+感觉层面交换量
当存在感低于某个值时,存在焦虑便产生。人会自发地加大交换量,使存在感增加。至于是加大那个层面的交换量,与个体的感受、认知、情结有关。一般说来完成情结的加分效果最显著。
当我们处于“边界自我”状态,意义、爱、尊重、责任、权力、分离、边界、自由等就成了自我的内涵或是自我的属性。若这些属性发生混乱,自我感就会发生混乱;这些属性被削弱,自我感就减低,感到失去自我。
人还有一种自我,是“中心自我”,是自己与自己认同,进而自己与自己交换。个人从“边界自我”向“中心自我”位移时,是一种“舍”和“空”的状态。通过体认“无常”,否定交换,减少心理能量向“边界自我”的流动。“中心自我”是超越:意义、爱、尊重、责任、权力、分离等。和外界不交换,所以自性圆满――存在感的饱满,无差别的――对外界无需分别,心理恒常的―――感觉上是湛然寂静。
宗教可以看着人类大型的心理实践。基督教实践、儒教实践、道教实践是建立在对“边界自我”的体会和研究上的,解决的问题大多与“边界自我”有关。佛教实践是针对怎样从“边界自我”向“中心自我”移动。
“边界自我”的动力方向是:怎样与外界进行更有深度的交换。在道教实践中,与天地交换为极致。在基督教实践中与神爱交换为极致。越深的交换,越接近“中心自我”。佛性就是那个不可言说的“中心自我”。这是所有运动的中心,是轮子的中心,是不动的。佛性不能言说是因为它不可交换,也就无法量度。最靠近它的就是与神或是与天地做深度交换。神的恒常、天地的恒常与它的恒常相似。但实际上不交换才是它,所以要“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不交换就是“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就是“中心自我”。
一个人把生命的重量放在“中心自我”上,不执着于“边界自我”的某一次、某一类交换。就像把轴放在轮子的中心上,轮子转起来即平稳又圆顺。
我们回过头来看,无论一个人是执着于无明,还是明心见性,背后都有着一种推力,这种推力是生命力的表现,自我意识只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而已,是生命力的异化,(自我意识反过来对生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明心见性,找寻“中心自我”,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终极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高度成熟。
但自我意识并不是生命力的全部,所以明心见性,不是人的终极。明心见性是存在焦虑的彻底解决,是烦恼的止息,是人心的自由。
http://www.easemind.com/club/MINI/Default.asp?109-148940-0-0-0-0-0-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