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是新地震类型成都晚报多媒体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2:41
汶川大地震是新地震类型
专家称龙门山断裂带复发8级强震至少间隔3000~5000年以上
汶川8级强烈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地表破裂带在哪里?大区域地表如何变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张培震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了详细讲解。
都江堰-江油断裂破裂60多公里
“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地震主要能量的释放是在一分多钟内完成的,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地震弹性波的形式传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地球。在这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大断裂,其中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该带从映秀镇以南开始,经北川,过平通镇和南坝镇,止于青川县石坎乡附近。另外,龙门山与成都平原交界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也发生了60多公里的破裂。
相对于四川盆地,龙门山沿地表破裂带既有向上的运动,又有向东北方向的运动,其最大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分别达到5米和4.8米,沿整个破裂带的平均错距可达2米左右。地表破裂带经之处,山脊水系和人类建筑均被错断毁坏,与之相对应的地表均是震灾最严重的地方。由于地震能量主要沿断裂释放,造成地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很快,所以成都平原没有太大的破坏。
本次地震的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余震带长达300公里。至26日12时,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4184次,余震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映秀、擂鼓镇-北川县城受灾最重
这次地震的破裂起始点在地面的投影对应着汶川县,所以被称为“5·12”汶川大地震。位移分布表明,映秀镇和擂鼓镇-北川县城一带的位移量最大,可能是能量释放最集中的地方,地震灾害也最严重。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有四条:映秀-北川发震断裂从整个县城通过;县城附近的地震破裂位移量大,地震在此释放的能量也大;县城坐落在河滩松散堆积物之上,场地效应和地基失效使破坏加剧;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使灾害雪上加霜。
安县、都江堰一带下降30-60厘米
地震引起了大区域的地表变形。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表明,龙门山和四川盆地除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大幅度的相向运动外,龙门山大幅度上升,其幅度正在测算过程中。四川盆地相对下降,下降幅度在沿龙门山前的安县、都江堰一带最大,达30-60厘米,向东迅速变小,到重庆一带反而表现出数毫米的上升现象,但误差较大。这种大尺度的地表变形图像是地震引起的弹性暂态形变,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停息,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动状态。
8级强震复发间隔至少3000年
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是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龙门山脉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呈北东走向。龙门山脉的古老的杂岩体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
震前的GPS观测表明,龙门山推覆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速率很小,只有每年3-4毫米,每条断裂上的滑动速率只有平均1-2毫米。但是,从若尔盖草原向西的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向东和向北的运动速率都很大,到龙门山的突然变慢说明应变和能量在龙门山发生积累。另外,龙门山断裂在地壳上部倾角很陡,到20公里以下才变缓,这种结构也有利于能量的高度积累,形成如此巨大的8级强震。
龙门山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缓慢还导致强震复发周期的加长,估计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至少在3000-5000年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在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中龙门山断裂带上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原因。
汶川地震值得深入研究
张培震表示,5月12日突然爆发的汶川8级地震是一次低速率、长周期和高强度的巨大地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能量积累慢、复发周期长、影响范围大、破坏强度高、次生灾害重。由于这种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极强,并且难以预测,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据新华社
○新闻对接
汶川大地震前未发现显著异常
张培震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的专题讲座时表示,据他了解,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四川省地震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这个地区正式的短临预报意见。从震前的监测结果来看,没有发现显著的、大范围的、能够让地震学家们在现有科学水平上、依据现有经验做出判断的“前兆”异常,“但这次强震究竟有没有与地震相关的‘前兆’异常,有什么样的‘前兆’异常,能够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还要等待对震前所有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后才能下结论。”据新华社
专家建议详查全国主要地震带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和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张培震26日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时说。他指出,中国大陆强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最显著特征是西强东弱。“活动地块边界带也就是重要的地震带,例如青藏地块的东边界带就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带,这次‘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其中段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这就是中国大陆地震成带分布的原因。”张培震说,“建议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地对全国主要活动断裂开展详细调查和综合研究,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信息。”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