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书 解决现代阅读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2:11:15
“网络与书”解决现代阅读问题
发稿时间:2005-8-3 发稿人:开发部
中国台湾出版的“网络与书”系列图书,近期有四本 已经引进大陆市场,分别是《阅读的风貌》、《一个人》、《词典的两个世界》和《音乐事情》。在每一个主题下,都有非常新鲜的内容结构,印刷和图片精美,而 且版式可谓极其精巧繁复。每本书的最后都会推荐给读者50本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图书,并重点推荐其中的四本,同时介绍有关这个主题的历史、基础知识、好玩的 人物、地点和掌故。
关于这一系列书籍最为新颖的地方当然是对网络和图书阅读方式的全新探索。出版人郝明义曾做过一项统计,中国从西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间印刷的书, 现存有大约15到18万种;20世纪的前四五十年,出版的书在10万种左右。而现在,海峡两岸三地一年出版的中文书起码在19万种以上。换言之,如今的一 年,一个中文读者面对的新书就已经超过了上世纪前叶出版物的总数,也几乎相当于更早的两千年时间内所留下的书籍总量。阅读时间不可能无穷增加,读者的一天 还是24小时。“在这24小时内,我们不该错过什么?怎么寻求阅读的解答或是参考?要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该怎么入门?”这是郝明义觉得应该和读者共 同探索的。为此他开始了“网络与书”这个和阅读相关的计划,兼顾网上阅读和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这两种不同形态的需要。入门新的知识领域的问题由出版的系列 主题书来回答,深入探讨的问题则由主题网站来解决。
“今天的网络,就像是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会有很好的馆员来引导你,网络与图书馆不同的是,我们有机会锻炼自己成为一个非常棒的馆员。在锻炼之 前,我们对网络与纸质图书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载体的功能,需要了解。”郝明义说他去到拥有浩瀚藏书的大英图书馆,提出主题需求后,馆员给他拿来“最重要”的 五本图书。而如果他在网上提交这个搜索请求,将得到成千上万的信息条目的回答。这些都是在该系列中的第一辑《阅读的风貌》中给出的典型事例。
所有人都在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读图的时代。有人将原因归结为网络的传播,甚至担心携带大量影音信息的网络会彻底破坏文字的阅读。人类在没有文 字之前就是读图画的,所以读图的历史要比读文字的历史长得多。郝明义将读图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某个角度而言,我们的确是进入了 一个和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时代。种种全新的发展,难免令我们忐忑不安。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可能是回到过去,恢复一些被压抑了许久的需求呢?”
就广泛的阅读问题,《互联网周刊》与郝明义先生交换了更多的看法:
《互联网周刊》:书本阅读的时间正在被上网所挤占,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好的、不对的。但“网络与书”采取的似乎是一种调和的态度。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网络与书这两种“阅读”呢?
郝明义:“网络”与“书”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载体,各有功能。在阅读的世界里,过去使用传统的纸本书籍,如步行走路,而网络出现之后,好比有了汽车可以驾驶。
有了汽车,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交通工具的方便性,但有了汽车之后,也不表示每个人都不需要走路了。重要的是如何适当地交互使用。
没有网络时,我们要探索一些阅读的主题或方向,一是你的运气好,碰上一个题目找得到可以咨询的人;二是必须自己痛下苦功,去图书馆,去旅行很多 地方。网络“汽车”出现之后,最方便的是可以帮我们迅速地、弹指间就浏览许多景点。所以,在一个已经有了汽车的时代,如果我们坚持要去任何地方都必须步 行,那是很浪费时间的事情。但是,一旦真正选好了目的地,我们不能不下车,亲自走下一个山坡,钻进一个山洞,寻幽探微。如果只是开车到处晃一圈,说起来好 像去了很多地方,谈不上真正的探索、深入的探索。
另外,使用网络买到1911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买到书之后的实际捧读相比,两者的收获与快乐是大不相同的。
《互联网周刊》:这套系列书的表现形式是出于什么初衷?感觉很像“二维阅读”,也就是说书籍不再是线性的,有着单一的入口和出口,而是可以在阅读时左顾右盼,随意翻开一页即可开始阅读。
郝明义:“网络与书”这个系列从大量图文结合、多位作家以及鲜明的视觉设计来看,很容易被称呼为“MOOK”(杂志书)。但是MOOK顶多只是谈它的形式,却无法表现它的精神,也不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的初衷是,在今天这个相对而言阅读环境已经十分开放、书籍出版数量爆炸、网络信息排山倒海的时代,一个读者如何建立自己的阅读主张与品味, 掌握阅读的方法。我形容它是“探索自己阅读主张的主题概念书”。一个懂得选择和消化的读者来面对无止尽的书海,就像一个精通厨艺的大厨来面对存货无比丰富 的超级市场,他会最精明又快速地选择到他需要的东西。反之,即使有再强烈的热情与兴趣支撑,不是形同夸父追日,就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走马看花倒罢了,还 不免受鱼目混珠之害。
我们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主题。各书之间的主题跳跃很大,没有一路只做文学的主题,或只做科学的主题,再或是只做吃喝玩乐的主题。东跳西跳地选主 题,目的就在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多面向地探索自己的阅读喜好,而不拘束于专长或偏好之内。每一本书的内容,我们不只找许多作者来写,最重要的是这些作者的 写作面向都大不相同。有从历史与文化面来谈的,有从实用面来谈的,有从休闲娱乐面来谈的。这么多面向地谈一个主题,也是希望每一个主题都能够从不同的阅读 角度来进行探索,而不只是谈严肃的主题就一定要正经八百,谈休闲的主题就一定风花雪月。可能正由于每一本书主题的探索面向都很多,所以让你感觉到里面有许 多入口与出口。
《互联网周刊》:有人在Google里输入一个关键词,然后用结果拼凑起大量的片断,戏称之为“股勾文学”,或者这也可以作为目前出版业粗制滥造的一个讽刺。
作为出版业的策划者,你觉得应该如何像“大英图书馆主任”一样工作,而非像Google的服务器那样?
郝明义:不论做什么主题,我们一定提醒自己不要只从一个角度来探索这个主题,当然更不可以只从大家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角度来探索。
每一个主题,我们都一定从四个大面向来进行第一步的解剖,就是:一,文化与历史的面向;二,实用知识的面向;三,轻松休闲的面向;四,参考阅读的面向。然后每个面向里,再找不同的作者来进行他们自己多角度的细部解剖。
当然,每种书里那么多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题目以及其中所谈的内容,其实都是我们针对这个主题所下的关键词。一本书所谈的主题,能包涵这么多 不同探索面向,并且又是各有专长的作者所列下的关键词,和网络上随意敲下的关键词意义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其价值也不在于页数的厚薄了。
我觉得我们针对一个主题所请来的每一位作者,他们各自都在扮演“大英图书馆主任”的角色,为读者提供他们的所思所见。至于我们编辑部,我们每一 本书都花很大的力气来做至少两件事:一是针对这个主题,做一份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地图;二是针对这个主题,推荐读者五十种必读的书(只有《阅读的风 貌》不到五十种),五十种书里又再推荐三五种不等的首选必读书。这些事情,也是我们努力以一个无形图书馆里的馆员自诩而来做的工作。
《互联网周刊》: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在很多书籍都被数字化的情况下,有些人去阅读从未曾上网的书籍,因此显得“高明”;有些人则紧跟网络潮流,因此显得“时尚”。这很像书籍和网络之间的一层壁垒。你怎么看?
郝明义:我还是用汽车和步行的比喻来回答吧。汽车出现之后,爱用汽车的人当然容易显得“时尚”。不过整天只爱驾驶,不肯走路,不是健康之道。同样的,健行的人如果能善用汽车的辅助,那才真的可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今天懂得阅读的人,必须懂得平衡使用“网络” 与“书”。只有不断地来回探索,才能相得益彰。
《阅读的风貌》里,我有一篇文章叫《密林里寻找一片树叶的探险》。其中有两句话是这样的:“书籍,是一种传统型态的网络。网络,是一种新型态的书。”至于书籍为什么是“传统型态的网络”?每本书后面的参考书目和索引,不就是了?
(摘自互联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