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网络参与现代政治的实效与泡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06:47


  • 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系博士 沈逸

      【新民网评】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的后果之一,是消除了制约互联网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意识形态壁垒。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人数的迅速膨胀,以及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网络的现实政治价值也在持续上升: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著名的视频短片“奥巴马女郎”在视频社区网站Youtube上掀起了旋风,而奥巴马最终得以大幅度压倒麦凯恩胜出的两大秘密武器,第一个就是所谓“百万网络近卫军”,即大量在网络上借助电子邮件列表和Facebook等社区网站针对网民个人进行直接宣传的志愿者;第二个就是借助网络银行技术实施了海量的小额捐款。

      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过程中,反对派借助facebook和手机短信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动员,执政方则通过关闭网站,限制国际访问流量速度等措施进行反制;当选举结果引发争议时,支持反对派的年轻人不但在街头进行抗议,而且充分利用微型博客Twitter,社区网站facebook等工具大幅度放大反对派的实际力量与声音,并持续与国际媒体保持联系,努力试图借助媒体,推动包括美国在内的表示过同情反对派立场的西方国家,对当选者施加压力,乃至最终改变现实政治的选举结果。

      同样在2009年,日本即将进行的全国选举中,各政党也持续开始用网络进行大范围的拉票活动,借助制作和提供网络广告,发布包涵特定政治主张的网络游戏,所有这些,都预示着网络将在即将来临的日本选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拉票,以及未来的发展,人们需要关心的是这种变化将意味着选举过程的实质性变化,抑或仅仅是特定发展阶段的某种泡沫。有关网络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持乐观看法的学者会倾向于认为网络的发展,将“无条件”和“自动”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匿名”的网络空间,将有助于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将使得原先没有能力发表自身意见的民众找到一个平台,并且网络媒体的发展将突破传统媒体对于信息流动的封锁;持悲观看法的学者则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使得对于信息过滤和控制的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信息包装形式的变化,有可能让“形式”而不是“内容”变得更加重要,所谓“嵌入式营销”的手法将获得更大的影响。

      就实践来看,网络拉票的效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的实质性内容无关,而更多的与信息加工、包装能力有关,这种能力,通常又根植于财富、知识、技能等网络之外的客观世界中。以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风靡一时的“奥巴马女郎”短片为例,这部长度仅3分18秒的片段,是由电影制片人Kevin Arbouet和Larry Strong拍摄的,邀请专业模特Aober Lee Ettinger作为主角,长度不超过4分钟的短片,源自于在纽约的系列景区拍摄的6个小时视频素材,然后用2-3个星期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最后于2007年6月13日被放到了视频网站Youtube上。凭借音乐、画面和剪辑的专业技术,迅速引发了热潮。这部短片的制作初衷,除了“奥巴马”这个名字,还包括奥巴马有关全民医保的主张,但有多少人在观看美女MTV的时候会去认真考虑歌词里面有关医疗保险的主张,实在是个很大的问题。

      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借助在普通互联网上发布短消息、博客、短片、游戏来进行政治动员或者拉票,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就意味着让“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平等竞赛”,这种平等是“形式平等”发展的某个新阶段,确实存在着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严肃问题。

      在伊朗的例子中不容忽视的是,Twitter等互联网工具能够在伊朗折腾出一场“疑似”革命的现实基础,是伊朗政治精英阶层的内部分裂,参加选举在前,不承认选举结果在后,不愿意遵守“愿赌服输”基本游戏规则,把希望寄托在内部动员和外部干涉双管齐下的穆萨维;不具备超凡魅力又试图复制前辈行为模式的哈梅内伊;以及过于擅长口头政治动员,但又极端缺乏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内贾德等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才是这场“革命”真正得以产生的内因所在。

      就日本的政治实践而言,借助特定媒体进行置入性的政治营销,推行某个特定的政治观点,有着悠久的历史。东京靖国神社的游就馆参观结束的重点,是一台大型的等离子超薄电视,2007年前后,里面播放着展现的视频是制作精美的动画短片,内容是“操纵微型潜艇的少年艇长突破重重封锁,袭击某国港口”的“故事”,没错,其原型就是二战中的偷袭珍珠港事变;与历史中所有微型潜艇未能奏功的结局不同,日本右翼的艺术家们努力在屏幕上赢回了失去的战争。而就目前已经披露的日本2009年选举政治短片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提出问题”,“批评对手”,并最终暗示“选我就能搞定一切”,基本上符合网络时代某种无法遏制的浮躁心态的特点。政客们在利用,而非消除网民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所产生的焦虑,推销看似合理实则老套的解决方案:现在执政的这个A不行,换着选B就行了;如果选B还是不行呢,不着急,下次还可以选C,然后持续循环。

      根据对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研究显示,网络拉票能够产生最大效用的对象,是“第一次”参加投票的特定群体,也就是对现实政治和历史缺乏实际了解的年轻人,其第一次投票的对象,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嵌入式营销”来加以左右和影响。通常来说,网络媒体的发展,同样会使得网络拉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用精美的包装替代实质性政策内容辩论的角度,就长远发展来看,目前出现的网络拉票现象,更多的是一种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在政治领域产生的泡沫现象,形式上的喧嚣,暂时掩盖了内容上的贫乏。当然,如同金融市场的泡沫最终必然破裂一样,网络拉票的泡沫也无法避免破裂的结局,而且相比会反复出现的金融泡沫,网络拉票泡沫产生的基础具有某种不可再生性,最终日趋成熟的公民社会将不仅仅满足于形式,对于实质性内容的回归,将是客观的必然。未来,如何实现实质内容与包装形式的均衡,如何开展有质量的网络政治参与,将是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所在。(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系博士 沈逸)

            作者简介:沈逸,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信息技术、传媒与外交;国际安全与大国关系;曾赴香港大学历史系美国研究中心,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等院校交流;2008-2009年以复旦大学青年教师骨干培训项目获公派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研究项目进行博士后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