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1:51
一、备课的态度和认识问题诊断与解决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问题诊断与解决
三、课程处理上的偏差问题诊断与解决 l你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A.很大,因为课备得不好就必然上得不好,课上得
不好教学质量就不高
B.不是太大,因为有课备得好但教学效果不好的例子
C.有影响,但备课并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D.影响不明显,特别是对已经经过多届轮换的老师
E.其他
分析:绝大多数老师(89%)认为备课对教学有影响,其中,56%的老师认为备课对教学的影响很大。备课态度和认识
一、备课的态度和认识问题诊断与解决
l1、备课变成了“克隆”教案,应付检查,形成备课与上课“两张皮” 现象
l2、备课等同于写教案
l3、备课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
l4、备课忽视课后备课(反思)
l5、备课等同于背课
问题1、备课变成了“克隆”教案,应付检查,形成备课与上课“两张皮” 现象
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备课纯粹简化成了抄袭、“克隆”教案,这种备课是不钻研教材,不备学生,不设计教法,而是找来现成的教案或教学用书略加删改抄写在教案本上,甚至原封不动一抄了事,上课从来不看这些教案,备课已成为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负担,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应付的差事,形成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
【解决策略】
l1.教师须要树立现代备课理念; l现代备课理念的“六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理论、备生活。
l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备课观、教学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和感悟,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2. 教育管理者须要改革备课评价观
l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应树立“抓大( 备课 )管小(写教案 )” 的改革意识。一是要使教师认识到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项内容,鼓励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前准备上;二是改革教案的编写方式,让教师尽量放开,不拘一格,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三是改变检查方式,不要一味地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是否整洁等,应深入教师之间,采用集体研讨、说课等形式,将这些过去看不见、不好查的隐形工作显现出来;四是改变原有的备课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备课创新。 问题2、备课等同于写教案
由于学校领导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备课检查往往就是检查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备课也因此往往被曲解成写教案,不少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认为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教案写得好,课才能上得好,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备课就充分,认真。其实,备课包括写教案,写教案并不是备课的全部。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l【案例】某校在检查教师的教案中,一位教师教案写的项目不完整,不够清晰,并且字迹潦草,被给予停课待岗处理;另一位教师教案都是用电脑打印而成,特别清晰工整,教案中所要求的项目面面俱到,没有任何一点遗漏,被校长在大会上给予表扬。而实际上,前一位虽然教案写得不够规范,但他的教学很有吸引力,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且每学期都有几篇教育方面的论文或教育随笔在报刊上发表;而后一位从事教学三年来,教学水平一般,也没有一篇论文或教育随笔发表。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10.21)
l    分析:学校管理少不了评价,评价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激励。如果一位教师教案写得无可挑剔,但教学效果不好,没有新意,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掌握不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差,这样的教师不能认为是一位好教师。
问题3、备课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教案集”视为备课的法宝,当作不可违背的金科玉律,他们依据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把整个课堂教学变成教学参考书或别人现成教案、或教学实录的翻版,依葫芦画瓢搬上课堂。
【解决策略】 l策略1    教师应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式备课方法,要克服绝对相信教学参考书的盲目崇拜意识,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 ;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创造者 ;
教材和课标是最好的备课资料,钻研教辅是为了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等提供帮助。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具有了新的角色定位,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标准给教材留有一定的空间,教材给教师留有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敢于创造性地进行备课,运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教学参考书,具有向权威挑战的胆识和才气,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加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策略2 须要不断完善备课方式的评估规则。
备课方式的评估规则是针对学校而言。
学校领导首先要改变对备课限定的、一元
化的僵化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
们备课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
功;对中老年教师,应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
改革上下工夫;对优秀教师,则要求他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在评估中,还要注重实用性,淡化应检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等,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
l【案例】调查问卷:
l你认为真正减轻老师负担又能保证较好效果的备课方式是
lA纲要式备课,即教师把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
lB批注式备课,即教师以批注的形式简要地把教案设计注于相应的教材旁边。
lC卡片式备课,教师应把教学设计的精髓写在卡片上。
lD二次备课,即在原来的教案本或教案书上进行修改、补充。
lE集体备课,可组员分工合作,每人精备两个单元,再集体交流。
lF.其他
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选项中的几种备课方式均为大部分教师接受,他们比较赞同一些能真正减轻老师负担又能保证较好效果的备课方式,如:批注式备课,即教师以批注的形式简要地把教案设计注于相应的教材旁边;二次备课,即在原来的教案本或教案书上进行修改、补充。还有纲要式备课,即教师把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对于集体备课,老师们也比较赞同,通过组员分工合作,每人精备两个单元,再集体交流。也有部分老师喜欢卡片式备课以及几种备课方式同时使用。由此看出,教师的备课形式是多样化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有效备课的角度考虑,不必强求一律。
l你对备课还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l1可二次备课,以免重复和浪费时间。
l2备课是必要的,虽然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备课对教师熟悉了解教材有重要作用。
l3认真、及时、因材施教
l4集体交流研讨备课
l5备课更重要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
l6注重不同程度的班级备不同的课
l7电子稿备课,不但便于修改而且可以资源共享
l8备课需要阶段性,每学期集体备课1~2次,大家互相提出备课中遇到的问题
l9备课要根据各个班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与接受能力来分班备课
l10通过集体备课,共享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能力
l1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不能流于形式
l12各校经常联系,要互相讨论,资源共享
l13备课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精益求精
l14教学设计除了以纲要形式外,还要精备课堂中的每个细节
l15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l16备课时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l17精备部分教案,以后逐步补充内容,有创新的精写,其他简写。详细备课
l18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多反思,多总结
l19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几种备课方式
l20注
l21推行电子教案
l22备课过程很重要,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l23精心备课非常重要
l24电子稿备课
l25结合学校和自身素质,并关注学生实际
l26根据学生学情备课,不能按教参完全照搬
l27备课方式要灵活,减轻老师负担
l28充分准备,但不见得非要将教案写的很详细
l29备课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
l31备课不能流于形式
l32备上课的主要环节和教学设计中的精髓
l33赞同批注式备课,节省时间
l34备课是教师丰富自身,储备知识的过程
l35备课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l36准备教具很重要
l37备课要根据学生学情来备
l分析:调查中发现,教师均认为备好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数教师提出
备课应该根据学情来准备,因材施教,备课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切实减 轻老师负担。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同伴互助是老师们推崇的方式,另不少教师 推荐电子版备课稿,便于修改和完善。
重学生基本情况
问题4、备课忽视课后备课(反思)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往往重视课前备课,有的甚至超周或超月写教案,提前编写,反复熟悉,但这节课一上完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进行反思、推敲、总结。
还有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显性备课,即写教案,忽视课前、课中的隐性备课,更疏于课后的反思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