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美国究竟什么样,国人可亲眼去看了(东方早报 2008-6-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34:40
东方评论 |editorial
美国究竟什么样,国人可亲眼去看了
2008-6-19 1:53:25
早报特约评论员 杨耕身
正当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正在举行之际,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的成果之一,中国公民赴美国旅游首发团于当地时间6月17日晚抵达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美国商务部官员设晚宴接待首发团成员,纽约旅游局将为本次首发团举办大型欢迎鸡尾酒会,洛杉矶旅游局计划举办“中国旅游周”……来自中国的首批游客获得了美国欢迎游客的最高规格接待。
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美剧、嘻哈、LOFT、格莱美、奥斯卡……美国流行文化的魅力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我们的生活,白宫、第五大道、自由女神像、大峡谷等众多附会着各种价值想像的景点,也曾无数次被我们谈起,梦寐以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我们所有人共有的“美国印象”。尽管在一些人眼中,美国可能是强大、富足以及自由、民主的象征,因此使许多人“言必称美国”。但在另一些国人眼中,它也可能仍然是“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代名词。
美国的形象在普通中国人心目中是复杂的。早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美国有份;但其后,美国最早将其所获巨额“庚子赔款”部分返还中国,专门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此举推动了其他列强向中国返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此后,美国成为接收中国留学生最多的西方国家,留美毕业生成为民国时代推动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中坚力量。二战中美国支援中国抗日,赢得中国民众高度赞扬,形象正面;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时,中国举国哀悼。但其后,因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美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再度恶化。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朝鲜战争爆发,中美交恶;更因美苏持续冷战,近三十年间,“美帝国主义”成为中国最大的敌人和中国人对美国最为直接的评判。1979年中美建交,其后中美关系有极大改善。但因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台湾问题的存在,加以中美两国间数度突发危机(比如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两国关系时冷时热,美国在中国普通民众中的形象也时好时坏,普通中国人对美国爱恨交加。不少中国人既愤愤不平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在国际问题上奉行霸权主义行径,又对美国流行文化欣赏有加;在他们眼里,美国是天堂,也是地狱。那么真实的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呢?现在,于普通中国人而言,亲眼看一看一个真正的美国的机会来了。
同样的模糊与混乱,或脸谱化、观念化的认识,也出现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中。有消息称,仅仅在数年前,美国一些普通民众对中国人的印象仍然是留着长辫,最直观的感受大多也停留于在美国唐人街所得到的印象,甚至因为很多中国人不信教就认为中国是个不讲道德的民族。这些都可归因于美国媒体长期以来对其国民进行的有关中国形象的负面灌输。显然,仅仅由此而得到的中国印象,无疑是片面而刻板的。这也使得,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并获得巨大的发展进步之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和平崛起的姿态遭到一定程度的歪曲,因此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信于“中国威胁论”或“黄祸论”,由此也造成当今世界两个大国民众之间的隔阂与疏离。
美国是否如我们的想像,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美国普通百姓过得怎样,是否与好莱坞电影里一样,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都需要我们置身其中、设身处地,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感受,最完整的认识,使被扭曲了的得以校正,使被感性了的成为理性。并通过这样的一种互动与了解,让代表当今世界两种文明的,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的制度及价值体系,在开放中得以相互碰撞,相互感知,相互启迪。这也正如随首发团抵美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所说的,旅游能够使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感情得以进一步加深。“中方希望通过这个桥梁,使两国人民之间进一步增加友谊,同时帮助两国政府稳定双边战略合作关系。”
大国关系,不仅仅存在于经济的互动以及政治的博弈之中,更存在于双方民众的彼此交往之中。更多来自民间的互动无疑能够更好地建立一种政治互信关系。因此,中国公民可以赴美旅游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两国旅游市场真金白银的收益,必然还在于通过增强两国民众间的了解,扩大政府外交的民间基础,最终体现于现实与未来的中美关系。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2/userobject1ai94191.shtml
杨耕身:美国究竟什么样,国人可亲眼去看了(东方早报 2008-6-19) 鲁宁:唐山黑社会政协委员“震”疼了国人的良心(东方早报 2007-6-20) 鲁宁:唐山黑社会政协委员“震”疼了国人的良心(东方早报 2007-6-20) 西风:让什么样的京剧进课堂(东方早报 2008-3-6) 南桥:去北图太远,去哈佛(东方早报 2010-3-19) 曹林:可别轻视范美忠的价值(东方早报 2008-6-12) 薛涌:豪华墓地昭示了什么样的传统(东方早报 2009-4-9) 五岳散人:双牌县究竟否认了什么(东方早报 2010-4-22) 闵侬:美国经验反衬中国“市场派”认知误区(东方早报 2008-4-6) 陈蓉霞:从范美忠事件看美德与道德之别(东方早报 2008-6-22) 各国世博展馆相册 (不能去上海亲眼看实物,就看看相册吧) 90后考生直视社会尖锐话题拿下高分(东方早报 2008-6-19) 胡胜华:李钟琴何必大叫大嚷(东方早报 2008-6-19) 冰启:勿以违法方式对待“Die豹”错误言论(东方早报 2008-6-19) 贺卫方:巴东警示录(东方早报 2009-6-19) 袁幼鸣:地震时,我曾先跑(东方早报 2008-6-13) 地震时,我曾先跑(东方早报 2008-6-13) 天安门广场惊人一幕(不信可来京亲眼看一回升国旗) 东方早报 薛涌:美国如何保护儿童用品安全(东方早报 2008-9-24) 薛涌:中国的燃油税不能像美国那样“肤浅”(东方早报 2008-11-29) 看香港如何解决“停车难”(东方早报 2008-1-8) 熊培云:“小天使”在看着你(东方早报 2008-12-5) 杨涛 :从我的亲身经历看瑞金“陪访制”(东方早报 20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