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应当把握的环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57:38

第十章 谋篇布局应当把握的环节

 



宋朝刘克庄在《山名别集序》中这样指出构思的重要性:“学以积勤而成,文以精思而工。”有名望的刘勰、袁枚也分别在《文心雕龙》、《随园诗话》著作里从各个角度对诗歌的“章法”进行了论述,比如怎样定势立意,怎样安排顺序层次,怎样前后衔接照应,怎样选词造句,怎样表情达意,怎样注意声律而使形式完美等等。元代杨载曾经也在《诗法家数》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这句话里面的其它词汇都好理解,关于“地步”呢,我认为就是讲格律诗前两句要开阖容量,放开思路,将目光投向远处,将笔触铺展开来,这样才能为后续句子的登场表演留有驰骋余地。这个道理好比演戏搭戏台,戏台要足够大,演员表演时才放得开;要是戏台小,演员表演时就要碰头磕脚。杨载又说:“律诗要法,曰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总之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使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上述相关资料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其中的道理。

前人对“章法”两个字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还不够全面,我认为“章法”可以看做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小的章法专指格律诗的起承转合要诀,而大的章法则是指格律诗的立意以及围绕立意进行创作。根据这样的思想观点,我将“章法”拆分为“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两个大方面来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节 起承转合(四联)的运用技巧


按律作诗并不是难事,因为格律、声律都是死的框框条条,只是如何在这个死的框框条条内让写出的东西有味道这才是难的,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就涉及到格律诗谋篇布局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了。我们还是先来看例诗吧: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深深。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芜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论事,诗篇由景及事进而抒发史论,结构独具匠心,笔触流畅自然。从谋篇布局来看:首联中第一句设问扣题,第二句紧承首句自作回答引出武侯祠所在位置;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描述祠堂周围景象;颈联话题一转,由景物转到人物,用叙事的手法写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尾联首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承上启下过渡句,次句以“长使英雄泪满襟”结束全篇,全诗气韵流畅,读起来余味悠长、让人叹惋。

我们再来分析苏东坡《题西林壁》一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既描绘了庐山之迷离形神,又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哲理。诗篇四句的安排是:前两句写从“远眺近观、侧面端详、俯视仰望”各个角度去看山景,但是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突出显示了山之大而人之小,并且“远近高低各不同”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角度照应做得非常好;后两句紧紧扣住前两句观景而述理:游人因为一味留连足迹所至,未能超然于庐山之外去统观全貌,因为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自然难见其本象。这个道理更寓意了启人深思之哲理:待人接物、谈时论事等应当眼界开阔,胸襟豁达,否则就会陷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陷阱之中。总体而论:前两句写景紧密衔接,第三句概叹转得自然,结句述理顺承;语言质朴、逻辑严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水乳交融,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思理分明、笔触连贯、一气呵成”的诗风,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更是被后人视作哲理警句。该诗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是起句“横看成岭侧成峰”与结句“只缘身在此山中”各具特色,仔细琢磨一下就能看出它们确实做到了:“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朝谢榛《四溟诗话》语)


由上例可以看出,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或四联)”有如下特点、要求:

一、发端:也叫发句或破题,即在首联或起句采用明起、暗起、反起、兴起等手法,紧扣题目或中心思想展开笔触。从这些手法运用所产生的效果来看,归纳起来通常有两种开篇方式:

一种采取步步为营法,层层推演,缓缓行笔,像野云出岫般轻逸自在,比如崔颢《黄鹤楼》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是这样。另一种则是采用悬念手法,使诗句开篇就显得气势恢宏,引人入胜,如长虹贯日般横掠天际。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诗人起句或首联通常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当头棒喝,善于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笼罩全篇之势,脍炙人口的王维《观猎》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以及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便兼具如此功效。

这两种手法的采用,一般不需要根据标题或中心思想来决定取舍,而主要根据创作者行文时的心情和写景、绘物、述理的具体需要,甚至依据创作者本身的脾性而定,不必强求一致。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手法开局,其目的始终在于创造吸引力来打动读者,且为下文登场留下足够表演空间,因此宋人严羽说得好:“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比如: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崔颢《黄鹤楼》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祖咏《望蓟门》首联: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起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起句: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春望》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维《观猎》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杜牧《赤壁》起句:折戟沉沙铁未销。


二、颔联或承句:通常以写意、写景、写事、引证为主,结构上宜紧承首联或起句的意思去推波助浪,缓缓地把诗意从程度、范围、情感、意义等方面向前推进,继续铺叙、抒发。同时,因为它往往有“醒题”之说,所以在这里要注意诗句应紧密衔接首联或起句,暗藏伏笔,为铺演后文留有回旋之余地,不可松泛神思而离题,凝住笔触而断意,因此“衔接”二字是这个位置之关键所在,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比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崔颢《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祖咏《望蓟门》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承句:平明送客楚山孤。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承句: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王维《观猎》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杜牧《赤壁》承句: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颈联或转句:律诗在此多写意、写景、言事、引证,绝句在此多为开拓新意,但是不管律诗还是绝句,其共通点要求转折时务使笔锋陡转、突起波澜、别开天地。相对而言,绝句在转的时候可以采用“更”、“如”、“不”、“独”、“若”、“谁”、“纵”、“欲”等字进行衬托以突出转意,所以在气势更胜一筹;而律诗因为颔联、颈联对仗的缘故,两联之间联系较为紧密,转的跳跃度比较小(有时候它甚至根本就不转意而是只转换视野角度等,依然紧跟上联继续抒情写景,如祖咏《望蓟门》颈联),所以它不像绝句那样靠诗句的用字来明显表现出转折迹象,而主要是通过笔触的落点进行转折(甚至有时则将转折处放到尾联的出句来进行)。转折也是全篇的一个重要部位,因此这时侯也要注意兼顾前后,不能因为意转而脉落、踪迹全无,不能造成意转而笔断、跑题。比如: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崔颢《黄鹤楼》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祖咏《望蓟门》颈联: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转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转句: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春望》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维《观猎》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杜牧《赤壁》转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四、尾联或结句:这是全诗最关键的部分,通常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其重要性,尾联与结句写不好可以用“虎头蛇尾”四个字来形容,写得好则可以用“深长隽永”来赞赏。创作时要注意:尾联或结句是全诗的概括和总结,是全诗之“瓴”,如同戏剧的高潮部分,应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我将这手法就叫做“发挥”,意思就是通过前三句(联)的铺垫,在这里要将诗意上升到全诗最高境界,推出作者独到精辟的结论、见解,表现出昂扬向上的气势或耐人寻味的意趣。尾联或结句因为在全诗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求其最终必须具备两种艺术效果,一是鲜明有力、一锤定音;二是回味无穷、启人深思。比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祖咏《望蓟门》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结句: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春望》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王维《观猎》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杜牧《赤壁》结句:铜雀春深锁二乔。


明白了上述诸要领之后,现在来赏析王维之《观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


该诗首联点题,由风嘶弦鸣从侧面带出参与狩猎活动的将军,未写人而先闻声,如同川剧中锣鼓咚咚响过之后才揭开幕布,始见人物登场,笔势轩昂、手法高明,读起来颇有振奋人心之功。这里的风之遒劲是通过硬质角弓弦的震响被感触到的,而弓弦则因风的吹拂而愈发振荡,彼此交相照应,突出了将军的雄武本色,发端这十个字胜在突兀,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之势。

颔联承借“猎”字展开笔触,对渭城狩猎过程进行刻画。渭城在长安西北的渭水北岸,当时平原草枯,积雪消融,正是狩猎的大好时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借助“草枯”、“雪尽”两个词汇使猎场呈现出一片苍茫辽阔景象,颇具画意渲染,同时也为后文“千里暮云平”的出现打下伏笔,并且“草枯”能让兔、狐等猎物难以藏匿,愈使“鹰眼”观察猎物精准,“雪尽”则便于战马纵横驰骋,愈显“马蹄”之轻快。这样的场面描写,还将“猎获颇丰”之意藏于字里行间,也是“妙笔生花”的一种表现。“疾”与“轻”在“草枯”与“雪尽”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精妙,体现了王维精湛的炼字功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颈联同样紧接马蹄之“轻”而说到狩猎归来之意,将场景画面从猎场切换开,这转折之处做到了意脉不断,自然流畅。“新丰市”与“细柳营”同在长安附近,细柳营曾因被汉文帝广为称赞的“真将军”周亚夫驻军而闻名,两地相距达数十里,作者用“忽过”、“还归”来刻画狩猎将军轻骑矫健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将军返回军营之迅捷就像雄壮疾速的军事行动,这种犹如瞬息千里的场面转换使人顿生畅快淋漓之情。另一面也借助场面的描绘暗示主人公具备名将周亚夫的风度,这与他在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的形象正好吻合。

尾联的奇妙之处在于不是写回营后庆贺狩猎成功的盛大场面,反而将笔触折回到彰显将军膂力强、箭法高的“射鵰处”,展示出一幅“千里寂寥,暮云横亘”的苍凉空旷画面,有余味,有气概,读之令人拍案称奇。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关于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要诀,另一位元朝学者范德机在他的《诗法》中也讲得简练概括:起要率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这句话既是从正面告诉我们章法的运用技巧,也从侧面提醒我们作诗前要以逻辑思维方式将一首诗的大体框架提前在大脑中酝酿成熟、安排妥当,做到成竹于胸,才能便于创作时流畅行文。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这十六字要诀做好还是挺难的,需要每一位格律诗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明白了起、承、转、合要领,还要注意全诗四句(四联)的贯通。这个“贯通”就是指四句(四联)的前后承接。古人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句话为我们阐述了承接的要领,为了加深对其的理解、消化,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范例:


刘禹锡·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这首咏史诗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作,通篇围绕蜀先主庙里供奉的刘备塑像做文章,赞誉刘备一生的英雄伟业。前两联说:先主庙堂尚且如此威势逼人,足可想象其生前叱咤风云的万丈豪气了;刘备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浴血疆场,终于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在蜀汉政权建立以后,他又力图挥师中原,统一中国,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英雄。后两联则笔锋一转,鄙视其子刘禅的庸碌无能,将老子千辛万苦打下来的锦绣河山拱手送给魏国,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于刘备死后事业被葬送的无限嗟叹之情。后部分初看起来似与题目无关,但笔触却没有脱离咏叹对象,只是从其反面进行议论与感慨,进而越发从正面衬托出刘备当年的英雄气概,仍然与所要表达的主旨相符。

我们可以看出,全诗文理清晰,前后照应,承接通畅,没有丝毫衔接的问题出现,每一联、每一句说的都与刘备有关,没有扯到无关者身上去,这就是初学者应该注意的地方:格律诗的句与句、联与联之间要因前而起、因题而起,所要表述之意、情、理一定要保持水泻珠走般的连贯性,不能脱节,如果前后句因果、递承关系的演化出现瑕疵,那么创作者的逻辑思维肯定有问题。因此,格律诗四句(四联)的贯通与创作者本身逻辑思维能力相关联:逻辑思维清晰,那么诗篇就能融会贯通而脉络相连,思路明晰而气韵流畅,便于读者对主旨、思想、意境的理解;倘若逻辑思维模糊,诗篇则显得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让人费解。所以,想象力对于一名格律诗创作者来说固然很重要,但逻辑思维也不可欠缺。


起承转合构成了格律诗的章法,但起承转合并非格律诗章法所必需遵守的唯一准则,我们还要注意一种例外,就是并非所有的格律诗都必须具备起承转合四要素,如: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两个黄鹂咏垂柳,(起)一行白鹭上青天。(承)

窗含西岭千秋雪,(承)门泊东吴万里船。(承)


该诗除了“起”与“承”两要素存在之外,而“转”与“合”根本就见不到影子,可它依然是格律诗。

此外,起承转合还涉及到一个格律诗创作诀窍叫“善于蓄势”,用个词语来说叫做“厚积勃发”(注意不是薄发)。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小河中筑起一道坝将水流截断后蓄起来,等到水量积蓄充沛时再去掉筑坝,那么水流就会汹涌澎湃地滚滚而下。格律诗的结句(尾联)是全诗的最高峰,为什么说它“高”呢?其一就是因为有前面起、承、转句(首联、颔联、颈联)的铺垫,所以它才能显得“高”;其二,结句(尾联)与全诗主题最为密切,往往是诗歌主旨、中心思想的最终揭示或蕴含,而起、承、转句(首联、颔联、颈联)的运用技巧本来就要求不能跑题,要始终围绕主题展开笔触,按照这样的要求从前到后一路铺演下来,聚合诗意,点题收篇,醒目地将高潮——主旨、思想表现出来并呈现给读者,所以它才能显得“高”。

因此,要想写出高质量的结句,要想写出优秀的诗篇就必须在前三句(联)做足文章,这就要求初学者们在创作中一定要善于蓄势。诗歌有“势”才会有“气”,“势”的形成才能带来“气”的流转,才会有强烈的情感吐露而带来的撞击读者心扉的感染力,而没有“势”的诗作如无源之水般波澜不兴,让人读之索然无味,甚至感觉通篇犹如乱木、杂草般堆积而毫无生气,使读者看不到作品的高潮部分,难以被感染、打动,那么格律诗最终的的言志、抒情这一目的就失去了意义,由此看来“蓄势”理应引起初学者们高度重视。成功的“蓄势”之作如祖咏《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这首七律边塞诗,作者以“惊”字开篇,连续用“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五句话来蓄势,通过笔墨极力渲染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边塞宏图,为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勃发做铺垫,最终使一位投笔从戎、报国建功的有志少年闪亮登场、跃然纸上,令人耳目一新。倘若没有前面三联的厚重铺垫,最后一联就算能登场也会让人觉得创作者是在滥抒情、吹牛皮,诗篇就会显得假、大、空而失去振奋人心的意义。因此,善于蓄势对于格律诗创作重要不重要?我说:“真的很重要!”


第二节 立意的注意事项


除了起承转合的运用,还有一个广义上的谋篇布局指的是根据诗篇的立意来构思、创作作品。南朝萧统在《文选序》说:“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引申过来就是格律诗创作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还有人很形象生动地讲:“意是诗之心,诗之骨,诗之魂。”这些话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立意”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听说过“诗庄词媚”与“诗言志”这两句话,听说过格律词的风格派别中有婉约、豪放之分,可就没听说过格律诗里面还有婉约、豪放两派,为什么呢?因为格律诗的风格与主旨往往与“庄”和“志”相关联,而“庄”与“志”则只能是通过立意来表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立意还与另外一句很精辟的论断相关联,那就是“文以意为主”。“文以意为主”这一原则是三国时候的曹丕提出的(这一原则后来也被引申为所有文学体裁创作都应遵循的规范),就是说诗作要有充实、深刻的思想内涵。包括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也明确地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就是作诗如同写文章一样,要先在头脑里构思大体框架:考虑作品要表达的内容,确定中心思想,然后取舍占有的材料,选择诗的体裁,择取声韵的使用等等(就算是出口成章的诗人也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凡的想象力做基础,立意过程就包含在他们人生沉甸甸的积蓄过程之中,所以他们能敏于言辞、出口成诗)。在这个“决策”过程的流水线上,我认为立意是最重要的,立意是最大的谋篇布局,立意决定了创作者诗篇质量之高低、格调之浅远。具体来讲,对作品的立意有如下要求:


立意要高远


立意高远,是指写诗要有理想信念,要有责任感。现代社会将“经济”排在第一位,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为了“成名”、“发财”四个字,“商”与“德”未能均衡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道德水准线下滑。面对这样的状况,今天的格律诗创作者们尤其应当具备理想、信念、责任,要尽力通过自己的诗作成为鞭笞丑恶伪、颂扬真善美的排头兵。

文字是作者心声的吐露,作诗是为了抒发对人、对物、对社会的思想感情。在我们传统思想里,格律诗的立意主要表现为高古、雄浑、敦厚、含蓄、蕴藉、淡雅等情调,对作者本人来说作诗有陶冶德操的作用,因此作诗是一件高雅的事情。而格律诗的创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办到的,肚子里没有一点儿墨水、没有一点儿灵性的人在这方面想都不要想,否则你再怎么附庸风雅也跟民国时期军阀张宗昌“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样的“草包诗”一个调儿。但是,我认为作诗更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因为作诗更多的是表达爱憎分明的情感,发表出来给读者看是希望感染他们,给大家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有益的激励与启发,并提供人生经验与教训,我们说从诗品可以看人品就是这意思。而诗的品位,则是立意的高远决定的,这个道理与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戒讽刺》中的一段话是相通的:“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意思就是要写出能流传于世间的文章,作者必须首先具有能够流传于世间的心思、胸怀、气度。请看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该诗第一联通过对权贵富豪们寻欢作乐的繁华秦淮河酒家周围情景进行描述,以冰凉的河水与凄凉的月色来烘托诗人心中的哀愁。当时晚唐皇帝无能,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杜牧面对内忧外患而心急如焚,渴望能力挽狂澜而济世安帮,正是基于因为这样的心理、思想,秦淮河让他别有感慨。第二联表面上看似在谴责以卖唱为生的歌伎,实际上借助南朝荒淫腐化的陈后主所作《后庭花》乐曲这个用典,影射身负天下兴亡责任却置国家、民族危机于不顾而极尽声色娱乐的达官显贵。尽管秦淮之夜一派歌舞升平景象,可是在杜牧听来,那分明是预兆不祥的亡国之音,若照此下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秦淮河这个醉生梦死的特殊地方,作者不是简单地随波逐流(请注意,我在这里讨论的是如何提高格律诗创作,不是讨论杜牧本人是否也曾依香偎翠),而是深深地触发对国家前途的沉重忧虑,这就叫“高远立意”。该诗为什么博得历代大家好评,这主要归功于诗作的立意,正是有了发人深思的立意为前提,作者才能在婉曲含蓄的风调之中,将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全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充分展示他的七言绝句之横溢才气。其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就是杜牧胸怀的沉重吐露,千百年来它一直扮演着让后人警醒的座右铭角色。再如: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所作。黄鹤楼前柳如烟、花似锦的春日迷人风光,反衬出惺惺相惜的诗人在离别时的惆怅情绪;当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孤独的诗人还伫立楼头极目远眺,直至帆影消逝在江流尽头的水天相接处,依然久久不愿离去。短短二十八个字将一番依依别情全都潜藏在一幅高远明丽的画面中,读起来意味隽永、格外感人:交朋友能到李、孟这份上,真是死了也值得。在我们的想象中,常人之送别诗往往描绘的是涕泪满襟、万千叮咛的伤感场面,而李白之送别诗,于淡淡愁绪中寄托春日美好的祝愿,将深厚的友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使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般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境界,表现出盛唐时代的人们积极奋发之精神面貌。倘若没有高远的立意,作品是无法具备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因此该诗才赢得了“千古丽句”之美誉。我们再来看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岭坡兵败为元军俘虏,被押解到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便写了该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感,表现自己绝不投降的气节。据说当时这首诗并未流传,而是在文天祥被俘囚禁在大都的第二年,元军统率张弘范亲自出面威逼利诱他写信招降南宋尚在海上顽强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才拿出此诗以示志节,这首诗才终于被流传了出来。其后,文天祥始终信守气节,直到在大都慷慨赴义。

此诗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最为精彩传神。当时的文天祥也知道积弱的南宋无力对抗强大的元朝如虎铁骑,灭亡已成定局,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已,这时候如果自己选择投降将为人不耻,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常言道“士死义,臣殉节”,于是他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有了这样的立意为前提,其人格就产生了大超越,诗的意境陡然变得开阔起来,字里行间也激荡着浩然正气,的确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诗篇。最后一句更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气节赞歌,成为从古至今一直广为流传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之至理名言。所以,余浩然先生说:好诗不仅是李白、孟浩然那样的文采诗人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文天祥这样的人杰用民族英魂唱出来的。


从前面论述可以看出:立意对格律诗来说实在太重要了,立意不高则诗作立马掉价,特别是格律诗在涉及言志述理、咏史怀古类题材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我当初在铁血论坛“中国文化”版块曾经见过诗词爱好者对一首游览颐和园的作品进行议论,大家争来争去的就是看哪个字、哪个词用得不好需要修改,死死盯着写作的小技巧不放,从头到尾就根本没有基于“立意”这一大技巧去认真想一想,该如何让创作对象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的重要见证者这一身份搭上关系,进而通过“挥发”来表现咏叹之情。人家杜牧看到繁华的秦淮河尚能在创作时想出一点儿门道,难道我们对着颐和园这个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奇耻大辱的地方还不能发掘出一点有用的东西?该类题材的格律诗如果没有高远的立意为前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彩”,所以我给他们提议:越是在起句、承句通过词汇来描绘颐和园花香鸟语的动人景致,就更须在转句、结句以巨大的落差来反衬百年前它的无比不幸,否则真不如不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立意要新颖


《苕溪渔隐》这样说:“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其含义为:立意新颖就是要有创造性,让诗歌在前人、别人相似的写景、抒情、述理基础上别出新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但是第二个、第三个吃螃蟹的人还能称为勇士么?不能。所以,创作不能跟风随俗,只有不跟风、不随俗而独具慧眼抓住客观事物、人物的本质特征,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说理发人深思、言情感人肺腑、写景引人入胜。请看: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这首诗用朴素、浅显、简洁的语言,高度形象、概括地将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展示出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使每一位读者都为之胸襟顿开;同时又寄寓“望远必须登高”之哲理于其中,可谓含义深远而耐人求索,真是大手笔之作。其实,登高本来是古代文人们借物咏怀的传统,比如东汉王粲有登高作,南北朝谢灵运有登高作,唐朝的陈子昂、孟浩然、李益、畅当、杜甫等人也有登高作,可是这么多人都没想到“望远必须登高”这个道理,但是王之涣却想到了,这不叫新颖叫什么?还有大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赤壁》,极其经典、巧妙的构思伴随不落俗套的咏叹,还有别出新意的史论,在众多的赤壁赋诗中显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这也叫新颖。再如诗人王湾表现乡思话题的佳作《次北固山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众多诗人们都曾经咏叹过的旅途中的乡思话题,但却仅仅有一点儿凄凉的情调,也许“凄凉”都谈不上,只能说是“淡淡的的思绪”,这不得不让人对王湾积极进取、豁达开朗的心态产生敬佩之意。在前三联中,明朗的视野、壮阔的气象、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的的兴奋笔触,以及“海日”、“江春”的到来而驱走了“残夜”和“旧年”,无疑悄悄地向人们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可以说这段旅途简直就是一个不平凡人生的崭新开端。该诗已经跳出了寻常的乡思主题诗歌的公式化忧愁窠臼,洋溢着壮阔、昂扬、健康、乐观的时代情绪,这同样也叫新颖。因为常人写乡思话题,是不会这样着笔的,并且情感色彩的表现与之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再比如大家的诗作都在呐喊,表达“希望天公抖擞而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意,唯独你的诗句却发出“何须天公重抖擞,我辈本是栋梁材”这样的声音,同样的诗句被你推陈出新,显得不落俗流,那就表明你的诗歌新颖别致,值得让人鼓掌喝彩。关于“推陈出新”这一点,尤其在自己的诗作中融入前人诗句务须注意,能变化出新花样也叫新颖,否则就有可能是简单的模仿甚至盗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位朋友曾经问我如何用格律诗写好花、鸟、虫。写景物的诗很多,随便都可以抓几十首出来供鉴赏,可是写花卉、动物的格律诗比较少,我手里当时也没有资料,无法及时找出范例拿去供人家参考借鉴,因此提议他可以这样去考虑:描写花卉等物的句子,首联(首句)开篇立刻将看到的花卉情形铺设在纸面,抓住人的视觉感官,然后在颔联、颈联(承句、转句)通过“化”与“典”的笔触采用比拟手法着意刻画花卉的神态,最后在尾联(转句、结句)通过联想来进行“发挥”。因为花卉是“死”的,只有将它人物化而“动”起来才能抓住人的眼球。至于动物呢?我说跟写花卉差不多,不过要注意突出动物是“活”的这一特性,创作时也不能仅仅看到它飞到东飞到西、跑到左跑到右的动作,一定要展开想象力去渲染才能引人入胜(甚至就是将它想象成你心仪的一位漂亮女孩也没什么),这样写出来的诗句就比较新颖而有点看头,顺便给了他三首诗做范例。


秋葵


冷淡秋风杀百花,清幽独得陶潜夸。(陶、潜)

西窗一片呑残照,卷却湘裙薄薄纱。


百合花


仙株渺渺蓬莱府,袅袅婷婷玉色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最怕难承秋露重,乘波踏月返瑶京。


蝴蝶


粉薄衣黄羽翅长,翩翩总是护花忙。

芳踪有恨无时见,昨夜那枝栖梦乡?(那、栖)


许多初学者进行格律诗创作时,往往是通篇死板板的语调去平铺直叙,因而常常抓不住读者的眼球、提不起别人的兴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主要原因便是诗作立意不新颖。立意不够新颖又如何能希望你的遣词造句精彩呢是不是?二者本来就存在一定的直接关联。因此提醒初学者必须注意:格律诗创作不同于一般体裁的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写作,首先它需要创作者用与众不同的“诗家语”来说话,语言不入行是写不好格律诗的;其次是笔触要像北京“的哥”的嘴巴,天南地北、从古到今什么都能侃,意思就是要充分运用独到的想象力,将死的吹成活的、将活的描绘成独一无二的、将地上的说成是天上的、将天上的侃成你私人的、将今天的关联到古代去、将古代的借鉴到当代来等等,总之一定要将你的构思方式跳出别人的常规思维模式才能做到与“新颖”二字沾边,否则写出来的东西永远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当然,请注意这种“吹牛法”是基于修辞、文辞基础上的大胆想象,这与“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的”是没有共通点的,请读者千万别将我的意思给理解偏差了。

当代的林正三曾经对荣遇、讽谏、征行、赠别、咏物、赞美、哭挽、赓和、酬赠、咏史等诗体的立意方向做过归纳总结,以供初学者参考。此法可取之处在于给创作者们指出了立意的大致方向,但是大家都去学现成的公式往往又造成雷同,所以借鉴一下无妨,关键还在于要基于创作者各自不同的性格个性、诗学素养、人生态度、社会阅历,再通过不同的视野角度、行笔方式选取相应的修辞手法去表现情感、寄寓道理,我认为这样才是“新颖”二字最终、最好的体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综上所述,立意高远、立意新颖是提高格律诗质量关键之所在。有了好的立意是作品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根据立意写出好作品是第二步,第二步涉及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夫,是下一章要谈到的问题。而解决立意有什么可供借鉴的办法呢?我认为要解决“立意”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可供参考:

一、广闻博记。意思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增长见识、提高素养,才能学会用“诗家语”说话,才能从所认识、掌握的知识、道理中感悟新的体会,最终才能学会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二、感悟生活。立意同时也可以从生活体会而来,这就要求大家细心观察生活细节与自然景物,从中去受到启发、得到灵感,因此需要初学者们平时要养成观察景物和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书到用时方恨少,句成篇章何嫌多?也许你晚间散步从花园经过时,耽误那么两分钟时间去仔细观察一下鲜艳的玫瑰花形态,某一天你就能写出咏玫瑰的好诗,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