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名称起源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9:17
 中华民族名称起源考         梁启超糊涂论         梁启超最初使用这个名称,并未考虑太多,从“保种”、“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民族”,这几种考量,完全是落后状态下的一种稻草姿态,由此,“中华民族”这个词汇从其产生原因、环境等方面看,既谈不上优等,也谈不上完善,属于一种仓促状态下定义出来的乌合之众,这就决定了所谓的中华民族,一直无法真正地从内心自我骄傲起来,这就决定了所谓的中华民族,一直不被藏蒙回等族认同,是一种无知无聊之儒狗的意淫行为,这就决定了所谓的中华民族,一直摆脱不了崇洋媚外、卖国求荣、狗奴才的贱民形象。        所以,中华民族一词,既无精神、也无内涵,更多的是糟粕其内、屈辱其中,再深究下去,甚至有对外狗奴才形象、对内大汉族主义的儒狗心理怪僻,必须弃用。        “中华民族”这个名词,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这个词不但指中国的 56 个民族,而且涵盖了 56 个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个名词是梁启超在 1902 年创立的。  在梁启超创立这个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四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甚至连“民族”这个词也没有使用过。从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到清朝,一直没有进行过中国境内的民族识别工作,更没有“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例如:        清朝时把新疆省内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7 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一律称为回族,将中国境内 56 个民族笼统地分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像苗族、瑶族、壮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连名称也不被承认。清朝皇族是满族,从来不知民族平等为何物。直到辛亥革命后被迫于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布皇帝退位,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满蒙回藏与汉人平等”的要求(《清帝退位诏书》附件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这份文件,没有使用“民族”一词,当然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的概念了。当时社会上习惯使用的“华夏”、“炎黄子孙”,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1840 年鸦片战争,特别是 1894 年甲午战争之后,先进的思想家在救亡图存的热潮中发出了“保国、保种”的呼声;并探索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总是挨打的问题。        1897 年,严复译述赫胥黎著的《天演论》,介绍了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即错误地将动物世界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为 “侵略有理”寻找理论根据,从而产生出世界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的族群理念。《天演论》使中国人意识到“合群”的重要性,然而,严复到此为止,没有进一步介绍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梁启超则高瞻远瞩,沿着严复“保国”、“合群”的思路,逐渐以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来思考问题。  1898 年,戊戌政变失败,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他系统地研究了欧洲的民族主义理论,通过结合中国实际来思考,他在民族问题上有了许多新见解。 1899 年,他写了《东籍月旦》一文,介绍欧洲世界史著作。文中,首次使用“民族”一词。在这以前,中国人从来没有使用过。  1901 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文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他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他写道: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音ze)、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标点符号为本文笔者所加)梁启超在文章中用了三次“中国民族”,从宏观上阐述了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这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后才得出的结论,才创立了 “中国民族”这个名词。  1902 年,梁启超尖《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在文章中,他首先阐明“中华”这个名词的内涵。他说:“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文章接着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他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劂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由此我们得知,从 1898 年到 1902 年,梁启超从“保种”、“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民族”,逐步完成“中华民族”这个名词的创造。         反对孙中山排满,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称谓         “中华民族”的观念,还只有百年历史。近代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意识。那么“中华民族”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中华民族”这个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呢?        历史上沿用“华夏”、“中土”、“炎黄子孙”的说法,乃至国外称呼我们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只反映了儒家传统的狭隘的种族意识。        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救亡的热潮遍及全国朝野。在“保国、保种”的危急呼声中,严复《天演论》道出全世界各民族面临生存竞争的“族群理念论”。梁启超沿着严复提出的“保种”、“合群”的思路,开始以现代民族理论来思考问题。        1899 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期所写《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        到 1902 年梁启超思考成熟,终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说法。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阐述:“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1903 年他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 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        最后梁启超下了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        这时,章太炎也不再反对梁启超的“中华民族”观点了。不过,他认为“排满”应该以汉人为主力、由汉人领导政权,以同化其他少数民族。但他比1903年主张的民族复仇主义已有很大转变。接着,杨度在1907年发表《金铁主义说》一文,把“中国”解释为地域观念,把“中华”阐释为文化统一,把“中华民族”归之为文化族名。共同生活在中国地域的各民族经过大融合,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        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派将“反满”、“反清革命”作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旗帜。        因为在当初,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派将“反满”、“反清革命”作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旗帜,而梁启超指出并批评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隐含着大汉族主义的偏颇。        此后,在 1905 年到 1907 年《新民丛报》与《民报》的论战过程中,孙中山等革命派也逐步认识到过分强调“反满、排满”的负面影响,不久孙中山多次宣称“反满并非反对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贵族的专制统治。一些革命党人也纷纷撰文批评大汉族主义,界定了“革命排满”并非要打倒所有满族,“实满族中爱新觉罗之一姓”。        最终,一向倡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也接受了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在 1912 年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时,提出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号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华民国最初的国旗,就是横排五条颜色并列,象征中华民族的“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 1912 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        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公认自己属于统一的中华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经过辛亥革命后近百年的积淀,“中华民族”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十三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中华民族”的现代观念的完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至今仍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如今看来,这是梁启超的一大历史贡献,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