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如何破解车改中的困局 - 社会热点 -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1:23
[公车改革]如何破解车改中的困局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     www.gdgwy.net     1550     2006-10-26 22:33:35
公车改革早已不是新闻,但在近年来却总是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日益庞大的公车耗资已成为社会无法承受之重。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每年公车的支出高达30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每年财政支出中教育费与卫生费的总和,足以再建设3个三峡工程了。第二,目前公务用车改革的思路尚不得要领,导致各地先后进行的改革要么偃旗息鼓,要么无疾而终。而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过后,眼中所见的公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改越多,越禁越奢华,则确凿地表明现在的公车改革已经陷入一个困局。如何破解这个困局,值得深长思之。
公车无罪,公车被异化为现代“官轿”则贻害无穷
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党政机关高效运行。它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存在,本身并无罪过。现在人们不满和抨击的其实不是公车,而是原本正常的公务用车被异化成为了现代“官轿”——公车成为领导个人的坐骑,坐骑又成为领导身份的符号。
古代当官的坐轿子,轿子的大小奢华程度根据官员身份的高低而定,现在在不少地方,官员坐轿车,轿车的好坏也同样根据官职的大小来定。官与车是紧密相连的,哪有当官的不坐车的?而且牌号越小,车肯定就越好,官也就越大。什么样的官配备什么样的车,一辆车动辄就是几十万元。“屁股底下一座楼”是老百姓对当下不少官员“坐骑”的一个形象比喻。在当前普通百姓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这当然会激起百姓的不满了。
为什么原本好好的公车,在本来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居然被异化成了现代“官轿”?
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公车制度的不合理,让本该只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承载了许多过于复杂的其他社会意义。早些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没有现在这么好,老一辈领导干部中也盛行廉洁自律的风气,只有相当高级别的干部才能享受公用专车的“待遇”。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待遇”与“福利”这两个在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理论上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现实中被有意无意地弄混淆了,原本只具有“待遇”意义的公务专车日益被当成了官员们的“福利”,而且公车在使用上被“权力化”,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务代步工具这一本来性质,成为特权的象征,当然还同时搀杂着许多说得清和说不清的利益。于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公车数量开始急剧膨胀,不少地方的一般干部如正、副处甚至科级干部均配有专车,公车档次上的普遍超标与攀比也日趋变本加厉,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公车乃至公车牌号也成为一种威势。当各级干部竞相使用高档公车的时候,政府部门只好出台领导级别与用车规格的规定。
制度安排上的漏洞,让不少地方的公车被异化为现代“官轿”,真的是贻害无穷。它不仅使公务需要悄悄转化成了体制内特权,而且在官员的权力几乎不受任何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使公车泛滥成灾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这些年,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公车旅游等公车私用行为,甚至每年都会有领导干部因违规招致车毁人亡的惨痛事故,但每逢节假日,人们仍然可以发现有不少公车在从南到北的风景名胜区里穿行。而在平日里,在各大豪华宾馆、酒店、商场前,公车出入更是“司空见惯”。至于个别领导的家离单位几乎近在咫尺,每天却也装模做样地车接车送,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某些领导干部或公车司机,不仅对公车私用习以为常,甚至把这当成了一种权力的炫耀。
大量频繁发生的公车私用行为,只是公车泛滥成灾的一个侧面而已。这种泛滥更加可怕之处还在于,其一,在现有的公车配备管理使用制度下,一些地方数量急剧膨胀而又到处耍特权的公务车令民众深恶痛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激化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矛盾的“导火线”。官员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公害”。其二,一些地方公车泛滥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早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有公务用车基本是领导用三分之一,家属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现在的公车费用支出有67%左右是不合理的,是被私人占用的。一些地方围绕公车私用“利益场”产生的效应,已扩大了到这个份上--养了领导养司机,培育了一个庞大的“食公车一族”。这使得公车已经越来越背离了其配备的初衷和其存在的实际价值,而成为纳税人心头沉重的痛。其三,一些地方公车使用效率低下,其中的浪费与漏洞更是令人咋舌。现在,公务车可以说已成为奢华和浪费的同义词了。
公车改革为什么会陷入困局
现行的公务车使用制度确实存在着很大弊端,已经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公务用车改革是制衡腐败、改良吏治、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减轻民众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甚至可以理解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定会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都说明了公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近几年,有关公车改革的尝试屡见不鲜,却总难尽如人意。势在必行的公车改革,居然陷入了越改距公众期待越远的怪圈,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迄今为止车改的基本坐标没有完全找准,只把着力点放在了如何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上,而没有下决心去触及真正的要害——制约、规范公车滥用背后的权力。
一般都以为,目前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四是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因此,目前见诸报道的所有公车改革的尝试,都把重点放到了如何管公车、减少公车数量上。纵观目前的公务用车改革,基本遵循“公务用车货币化”的思路,力图以发放交通补助为补偿,换取公车数量的缩减。
应该说,在已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减少了政府开支,这样的公车改革还是比一切照旧要好。而且在一些进行公车改革的地方和单位,改革还收到了这样的成效:通过职务消费货币化,部分遏制了官员腐败行为;规范了公务用车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铺张浪费购车,减少了污染。这当然值得肯定。
但是,仅仅以节省费用为目的的公车改革,显然是不够的。目前的公车改革实践至少有两个突出的缺点:一是只改一定级别以下“跑腿儿的”干部,很难有公众信服力;二是公务用车货币化使官员两头得利。从各方的反馈来看,目前的车补标准很不合理,其中可能涉及到干部变相加薪的问题。有些地方一个处级公务员每月的交通补贴,就相当于普通中等收入工薪阶层的月薪。有些地方没有选择货币化,而是向公务员提供购车补贴和用车补贴,同样招来批评。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公务员的车辆可以享受补贴,并且在公车拍卖过程中也存在大量压低估价现象。由于民众和舆论的反弹太大,有的地方刚刚启动的改革被迫停顿。
而公众对目前车改的不满意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些改革举措,从酝酿实施到具体文本的形成,都没有充分体现出“规范和约束权力”的精神。这些方案也许只是某些权力者的“自我游戏”:车改补贴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作为纳税人的公众充分参与了吗?给干部们那么多补贴,预算是怎么编制的,经过人大了么?如果说在车改之前,怎样监督公车,公众可能无缘置喙,但车改之后,补贴怎么发、发多少,公众绝对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毕竟,公车背后法理意义上的主人可是社会公众,所有的公车开销都来自纳税人的贡献,车改的成本最终可都要由他们来支付的。
看来,要真正使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就不能只盯在公车浪费的后果上,而是要追本溯源,先真正搞清楚现行公车制度的真正弊端在哪里?公车为什么总是成为浪费公共资金的黑洞?症结在哪里?显然,从买车到用车,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才是公车滥用、公车腐败的根源。换言之,即公车浪费的实质是制度问题。权力滥用、制约不力是因,而资金浪费是果。现行公车制度超标、超量、超用之弊,说到底都只不过是官本位之弊的表征。因此,只有首先正视官本位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公车之弊才能迎刃而解。公车也就是官车,不从严治官,又如何能从严治车?
破解公车改革困局,从规范公权力入手
综上所述,公车改革关键是要靠制度变革。公车改革困局的破解,在乎公权而不在公车,应把制度的设计转向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让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渗入到公权力运行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中来。而公车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要在制度设计上将公车与官员的地位、身份脱钩,恢复其“公务”的本来面目。
第一,公车改革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发扬民主,要公开化、透明化。公车改革应首先跳出政府机关内部改革的藩蓠,更大程度吸收公众的参与。政府采购什么车、花多少钱、干什么用,都应该将之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只有将这项改革放在法定的也是合理的制度框架内,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局。要建立公车改革的长效机制,就必须确立公共财政制度,也就是说,把公车消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管理,这样,以往不为纳税人能够直接监督的公车消费活动,才可以逐渐走到“阳光下”。为此,就需要从预算开始,细化预算,把车辆费等各种职务消费列为预算,使之处于人大的直接监督下。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职务过度消费问题。
第二,公车改革不能够单一推进,而是必须与行政体制改革配套同步进行。公车消费只是职务消费的一个部分,而职务消费改革则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搞公车改革,不进行公款接待、会议开销等等职务消费改革,公车改革就会半途而废。公车改革必须在全国范围和整个行业内同时进行,必须从上级开始,至少也是上下级同步。因为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职务消费都是一种公务特权的表现,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上级机构必须给下级机构做出表率。如果只是让下级改,上级不改,是很难推进下去的。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则应该是解决政府权力过大问题。目前在公共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等问题上,行政权力的自由度太大,而与之相应的监督、制约力量却过于薄弱。而且,因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处置权力过大,即使能够在预算内卡住官员之手,也阻止不了他们把手伸向社会和企业。现在某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规避财政预算监督,搞起了“自筹经费”买车,其实说穿了,只不过就是那些“执纪执法”、“执收执罚”的权力部门,向基层和企业硬性摊派用于购置和使用公务车的款项。这样看来,车改就不简单是一个货币化问题,而是与政府改革密切相关。
第三,公车改革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律来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公务用车到底是否应当改革,应选择何种改革方案,公务员可领取多少补贴,理应由相应的人大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而不应该仅仅由各级行政官员来掌握改革“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的权力。
第四,公车改革应该学习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成功经验,真正与先进的现代国际惯例接轨。政府官员用公车,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这既无关意识形态,也无关政治经济体制。现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都用公车,人家是怎么进行“现代管理”的,我们认真借鉴一下也许更好,根本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别出心裁地搞什么“特色”改革。人家的公车改革实际上确立了这样两个支撑点:一、公车是用来进行公务活动的,根据需要核定公车数量,从宏观上控制部门公车费用总量,在保证正常公务用车需要的同时,不给公车膨胀与腐败过多空间;二、用严峻的惩罚机制督促公职人员遵循公车管理规定,最终达到这样的目标:公职人员不敢也不能够滥用公车。这很值得效仿。
毫无疑问,公车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公车改革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绝对不可半途而废。但公车改革要走出目前的困局获得成功,必须对症下药,寻求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改革方式,把制约、规范公车滥用背后的权力,真正确立为公车改革应有的价值坐标。在公车改革问题上,管住人比管紧车更重要。
(本文编辑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