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提级退职引发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0:53
县直机构改革目前仍处于解决人员问题的阶段。前不久县里通知了一批申请提级退职的副科级干部。按照县里的有关优惠政策,这些担任副科级职务达一定年限的人员,由县里明确为正科级,但要退出领导班子,不再担任实职。(关于另一批次--担任正股级15年以上应为副科级的,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记得当初政策一出,轰动一时。但从本人不经意间的观察中,感受到了两个极端:有一种类型单位里的人员欢呼雀跃,感激涕零。而有的单位则反应冷淡,甚至有的给人一种排斥的感觉,生怕被人对号入座了。
听说有一个多年来人员待遇一直偏低的小单位,这一次在职人员中一下子有一半的人写了退职离岗的申请。提出申请的五人中有三人现为副科级,二人为正股级,都是任现职十五年以上再没调整过的。其中一位已经兢兢业业干25年副职了。比不得有些好单位好部门,不少人员年纪轻轻老早就“被副科”及“被正科”了,极少有长期搁置而未能提级的现象。难得有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会不高兴?
相反,有的单位,诸如四大家领导工作的地方、能够掌控全县政经或人事的要害部门,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人员,但大都是另一番心态。有的人员生怕别人拉自己“下水”,找许多借口推辞。有的副局级干部本已快到约定俗成的退职年龄了,但舍不得自己的位子,要么借口说若组织上能把自己安置到上一级单位的话就退,要么对外干脆说自己不符合条件,说自己任职年限不到,其实当事人的条件比谁都还要充分;有的股级干部(包括年龄已偏大,以后几乎没得提拔希望的)本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人家就是情愿做自己的小股长而不愿要这个副局级。
……
目前第一批次已尘埃落定,完全证实了我当时的感受:在这次被通知的人员中,大批大批都是些贫弱单位的同志们,有不少同志年纪并不大。那些要害部门、大领导身边的人员根本没得一个;那些诸如财政、交通、教育、劳动人事、民政、城建等等一些大、富、强单位的人员也难觅其踪。当然,也许有个把明年马上就到退职年龄的人,搭搭这顺风车而已。
为什么会是这种状况?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
出现如此情况,似乎不正常,其实非常正常。它正好反衬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贫富差距不仅表现在人与人的之间,也体现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这还不涉及什么“一条鞭”单位、一些特殊垄断行业。)
先说第一种单位。为什么一下去会是一大批?
因为这种单位大都是弱势单位。这里面的人大都没什么“来路”,进去了一般就很难出去,可以说是死水一滩,流动不了,又提拔不了,几乎能把你搁个忘记。长期积累下来,工作了十几乃至二十几年的正股级、副局级确实占很大比例。有了这么好的提级机会,岂不是天上掉馅饼,还不紧紧抓住话,那可是脑筋有问题。这是其一
其二,弱势单位之所以成为弱势,一是单位弱小,缺乏地位和权威,工作不好推动,二是经费困难,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在岗与退职在收入待遇上没多少差别。既然有了让你休息的机会,又给你提一级起来,你又何必累死累活地苦干?
其三,弱势单位的人大都知眼色,善于体谅他人。前面说了,弱势单位不仅被挤压了不少副科级人员上不去调不走,也积压了不少稍微年轻一点的股级干部提不起来。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志们经过这些年来的感同身受,大都会设身处地为身边的人作想。若再不赶紧为这些年龄已经偏大的股级干部腾个位置,让他们多个机会进步的话,很可能会让他们遗憾终身。真正于心不忍。
再说另一种单位。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它们几乎没人响应?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就是这些单位特别是有大领导待的要害部门,能在里面上班的大都有所来头,领导对里面的干部既重视又关心,提拔较快,不像弱势单位能够“囤积”人员,一存好多年难升级难调动,所以符合这次提级条件的人员不会多。即使目前没提拔,跟在领导身边,以后也是机会多多,自然不会“贪图”眼前这点“蝇头小利”的。另一方面。单位工作条件好,个人福利待遇优厚,不上班会有很大损失。按说副科明确为正科、股级提拔为副科绝对是好事,正常状况下每个正常的人员都会求之不得,趋之若鹜。但为什么这些人避之不及,宁可放弃提级也不愿退职?大概因为这些单位大都是有些“油水”的,在岗人员手中稍有一点实权,那某种颜色的收入就绝对不比提级后增加的工资少。他们一定会想:如果因为提了级退了职而失去既得利益,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所以在这些单位里,被框在圈里、符合提级退职条件的人员非常忌讳别人的追问,生怕这政策落实到自己头上了。当然不是憨逼。
…不管怎么说,县里出台了这个政策,是个好事,说明领导也看到和考虑到了他们麾下单位之间的干部任用的某种状况,借这次机构改革机会出台一个大家都可享受的公平公正的政策,受益最大的自然是这些弱势单位的人员了。
当然,我们也知道,因为我们的退出,也腾出来了不少位置,也能为县里今后进一步调整提供了空间,我们也在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