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应对挑战 不断创新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2:50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应对挑战 不断创新
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王文超
(2007年2月8日)
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我市已顺利完成了乡镇、县(市)区、市三级党委换届和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最近又顺利召开了人大、政协两会,这为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好地履行职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该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要求也更高。去年5月份,我代表市委与各县(市)区常委谈心会时,主要从领导综合素质的角度,与大家谈了一些体会和认识。关于作风建设问题,最近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我将在节后市纪委全会上集中传达,讲这方面的要求。这次,我着重对形势和任务作一分析,并从创新这个角度,就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坚持不断创新,提高领导能力这个话题,与大家交换一些看法。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自觉把郑州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
一要知世界。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稳定。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看,有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第一,世界经济可望继续较快增长。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会保持4%左右的增长率。美国经济仍然保持一定增长,日本经济已转入自主性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增长加快,亚洲经济发展继续领先于其他地区,拉美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继续发生变化。美国、日本、欧盟之间增长不平衡的局面趋于改善,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增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三,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向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跨区域的多边双边合作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这给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广泛参与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总体上,世界经济环境发展趋好,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潜藏着一定风险。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使资源型产品需求大量增加,供求关系持续偏紧,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波动,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加剧,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亚洲地区则出现大量贸易盈余,有可能诱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给世界经济、贸易、金融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纵观世界经济形势,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二要知中国。去年以来,中央相继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新精神。我们知中国,首先要全面把握中央对当前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我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2006年全国经济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经济增长连续四年略高于10%,而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这在我国发展史上是少见的。同时,中央也明确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等。其次,要全面把握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重大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词序的变化,蕴涵着深刻意义,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三,要全面把握中央对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央根据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其四,要全面把握中央2007年工作重点。就是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知河南。近年来,我们河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2006年,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是我省这些年来发展最好的年份之一。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增长14.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总量指标位次稳中有升。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出现了许多亮点。农业生产上了新台阶,全省粮食生产突破1000亿斤,粮食总产量占全国近九分之一,增量占全国的近二分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工业效益有了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突破1000亿元,新兴工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跨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39公里,跃居全国第一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备足了后劲。对外开放有了新发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8.5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超过1000亿元。民生有了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是十年来最大的一年,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形象有了新改变,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人气越来越旺,前来河南投资兴业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如今的河南,既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已经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5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河南,充分肯定了中原崛起的发展思路,勉励并明确指示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作出了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历史任务。具体说,实现中原崛起,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发展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四要知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对郑州的发展和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部委领导多次光临郑州考察指导工作。历届省委、省政府对郑州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非常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郑州调研指导,对郑州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尤其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建设发展大郑州、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要求郑州在中原崛起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明确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要求郑州增强“六个力”,在“带头”上思考,在“带头”上谋划,在“带头”上使劲,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好中原崛起的排头兵。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我们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和省委要求,制定并实施了跨越式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程和280个重点项目,实现了“十一五”和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良好开局。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1.5亿元,同比增长15.7%,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均比上年前移1位,在全省的首位度提升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211.9亿元,达到1031.9亿元,增长25.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2.4亿元,增长34%,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6位,比上年前移1位;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291.6亿元,增长38.4%;利用域外资金248.3亿元,增长92.1%,全部超额完成 “五个二”目标。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郑东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开发建设势头,已累计完成投资368.8亿元,引进项目196个,开工建设166个项目,建设规模达到30多平方公里,聚集人口近13万人;中心城区保护改造扎实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城联创”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355万,城镇化率达到62%。同时,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新进展。
实现郑州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前一时期,我们召开的市九次党代会,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提出了“两个跨越、四个推进”的历史任务,描绘了今后五年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最近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闭幕的人大、政协两会,对2007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为了体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又进一步明确了2007年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概括为“31245”。“3”是指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1”是指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3%以上;“2”是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200亿元,突破千亿元,增长26%以上;“4”是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增长14%;“5”是指地方财政收入新增50亿元,增长25%。这些目标,有经济总量指标,也有质量和效益指标;有第二产业指标,也有第三产业指标,提出这样的指标体系,涵盖不会很全面,但主要目的是更好地统一思想,激励大家共同为之奋斗。这些目标是经过有关部门认真测算出来的,均高于市委经济工作会和人大会上提出的工作目标,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必须的,是符合跨越式发展要求的,经过我们努力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尽管我们的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相比,他们不仅基数大,而且速度快、效益高。尽管我们的位次不断前移,但和全国省会城市相比,我们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位次还不靠前;和省内兄弟城市相比,首位度还不够高,带动作用还不够大。尽管我们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少,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尽管我们的工业快速发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突破500家,超百亿元达6家,但在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还不多,支撑作用不强。尽管我们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逐年增加,但外向度偏低,招商引资总量偏小,与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不相称。尽管我们的发展环境不断好转,但一些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四乱”现象依然严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总之,我们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也不能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在破解难题中奋发有为,在用好政策中创造新优势,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不断创新,努力提高领导能力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跨越式发展的组织者、推进者,思维方式、工作思路和领导方法如何,将直接决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乃至成败。但目前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反映出一些不良的倾向:有的思想僵化,想问题、办事情,仍习惯于沿袭老思路、老办法;有的虽十分忙碌,但事倍功半,遇事轻重不分,头绪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工作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工作浮漂,得过且过,推一推动一动,习惯于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传达文件;有的在工作中过于圆滑世故,不敢碰硬,不敢触及矛盾、解决矛盾;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只讲命令、不讲协商,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些现象有的是思维方式问题,有的是工作方法问题,有的是领导艺术问题。这些倾向和问题是我们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大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早在1943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段极富哲理、形象生动的话,至今细读起来,依然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仅靠热情和干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领导意识、思维方式、工作思路、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五个方面不断创新,来提高领导能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领导意识。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特点,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创新领导意识,具备学习意识、科学意识、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和法治意识,更好地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一要有学习意识。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首先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古人云:“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领导干部要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开放,思路上创新,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我们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据统计和预测,近30年的知识量等于过去2000多年知识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将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量占届时知识量的比例会更小。由于知识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多向分流和快速传播,知识存量的改变加快,知识的新颖性将很快消失,报废率提高,社会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知识经济社会中变革的加快,进一步增强了对领导能力的需求。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不是看你已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你善于不善于学习,运用新知识。那种只陶醉学历,不注重学识;只依靠在校学习,不重视在职学习,把学习和工作割裂的观念亟待改变。大家一定要切实端正学风,培养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型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懂,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郑州的能力,转化为推动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要有科学意识。 近年来,随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推进,各级领导者的科学意识明显增强,应当说是科学决策成功率最高的时期之一。同时也要看到,决策失误的现象还屡有发生,无论地区、行业还是单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严重的、怵目惊心的,教训极为深刻。有些领导干部决策不讲科学,不讲民主,主观臆断,“决策时拍脑袋敲定,失误时拍屁股走人”,出现了“前任决策,后任买单”、“领导决策,百姓买单”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充分说明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党提出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党委、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和以往一些时期远不一样,我们的发展理念、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应该是有变化的、有调整的。比如,过去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讲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关注经济建设,也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再如,我们现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不仅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还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好有关政策,调整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科学意识,对各项决策进行理性思考,使之成为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
三要有开放意识。由封闭走向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可相悖的法则。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世界各国、各个地区不可避免地融入相互渗透和交往的大潮,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格局。如何增强开放意识,进一步开阔视野,勇敢地走出去,大胆地引进来,更有效地把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结起来,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是新时期每一个领导者必须认真思考、探讨、回答和解决好的大问题。实践也一再告诉我们:哪里的领导干部开放意识强,敢于和善于“走出去”、“引进来”,哪里就能创出一个新天地,实现发展新突破。广东东莞市,从1978年引进第一宗来料加工项目开始,就走上了利用比较优势、接受国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路子。20多年来,共引进13800多家外资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81%。全球500强企业有30家在东莞投资设厂。由“三来一补”加工业起家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能力和销售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10以上,其中电脑整机零部件配套率占95%。世界上70%的电脑供应商与东莞的电子生产企业建立了生产协作关系。“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东莞这个加工基地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链条。其成功之道,就在于领导者以强烈的大开放意识,做活了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四要有服务意识。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一些原则却始终不能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指出:“领导就是服务。” 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论断都深刻揭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说,必须着力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工作、为谁服务的问题。受几千年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有些领导干部以官为贵、以官为尊、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意识仍然相当严重,有些行政部门还在抱着权力经济、审批经济观念不放,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层层过关,吃拿卡要,甚至“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显然,这种“官本位”思想,正在影响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我们国家机关的形象,与强化服务意识格格不入,必须坚决予以破除。美国一位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政府存在的合法目的是为人民去做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是提供服务,而不是过多干涉。”美国政治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实践证明,服务就是最大的环境,就是生产力,谁的服务做得好,谁就可能抢得先机。深圳率先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先后进行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市民和企业平均办事时间比原来缩短40%左右。《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将深圳的发展潜力排列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一位,世界500强企业有160多家落户深圳。
五要有法治意识。现代政府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法制政府,实施民主管理,依法治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靠民主和法制,才能有效地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改革深化、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到各级领导的日常工作中,将是摆在各级领导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治;而一个没有法治的政府,我以为是一种政治上不可思议的事情。”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强不强,是不是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法律实施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法、懂法、守法,具备与领导地位相应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胜任本职工作。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不断创新思维方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必须创新思维方式,讲哲学、用哲学,学会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现在一些地方之所以矛盾越积越多,工作越来越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讲辩证法,不讲认识论,有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越来越多的矛盾,却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精神不振、办法不多、干劲不足,工作自然打不开局面;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重点论”变成“一点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进展,但在统揽全局上却失之偏颇;有的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贪图眼前小利,追求立竿见影,大搞短期行为;有的只重从上,不察下情,错以为对上负责就是工作尽责,死搬硬套,盲目蛮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始终不能处理好各种发展关系,习惯非此即彼,以偏概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讲哲学、用哲学,掌握和运用好辩证法,不断创新思维方式。
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人类意识的灵魂。”辩证思维是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分析形势,一个时期对发展起积极作用而被肯定的东西,在另一个时期就很可能成为制约发展而被否定的东西;对待一些意见和建议,和你一样的不一定就对就好,和你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就差;我们讲团结,你对很多人看不顺眼,其结果必然是别人对你也看不惯等等,这些都是辩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思维方式中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一贯强调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讲两点论,坚持全面性,切忌片面性。在分析形势时,他们将宏观和微观、本质和现象、全部和局部、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将政治与经济、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活、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统一起来;在政治生活中,他们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与组织、上级与下级统一起来,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客观的观点看问题,从而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
二要有立体的思维方式。就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考察思维对象,把思维触角伸向多方面、多途径、多层次,而不受僵化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现实问题自身就是一个包括若干因素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机系统,同时又处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的立体网络之中。所以,在思维的进程中,分析、综合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都要进行“上下、左右、内外、正反、纵横”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考,全面把握其特点。“上下”就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连贯思维。“上”就是要深刻理解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把握上级领导机关决策的精神实质;“下”就是要充分了解下情,倾听群众的呼声,吸取新鲜营养,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切实统一起来。“左右”就是密切关注兄弟地区、兄弟单位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向他们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取长补短,变他山之石为掌中之玉,为回答本地区、本部门的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内外”就是现代领导者应有宏大的战略胸怀,树立全局战略观念,不仅要关心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基本趋势,而且要关注世界发展形势。胸中有天下,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正反”就是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去观察分析有关问题。“正”就是用正面的思维方法,正面的经验和做法,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反”就是借鉴汲取某些反面的教训,避免失误。“纵横”就是分析现实问题,既要看到它的现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纵横结合,前后兼顾,纵比以坚定信心,横比以增加动力,增强思维的开阔性,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三要有前瞻的思维方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思维过程与思维对象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领导者的思维可划分为滞后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前瞻性思维是超越客观事物实际发展进程的思维,其特点是思维过程发生于思维对象实际变化过程之前,即在思维对象实际发生变化之前,就考察其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趋势、状态和结果。前瞻性思维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是战略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的是,前瞻性战略思维是以对客体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基础的,绝不是领导者的主观臆想或凭空幻想。一般来说,领导的空间越广阔,所涉及的因素越多,影响越深远,就越需要加强前瞻性战略思考和可行性论证,不对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进行充分估计,显然是不行的。此外,现代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由此导致领导节奏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要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都必须事先考虑到这种迅速变化的环境,使思维走在环境变化的前面,科学预测变化发展的前景。上世纪,一代伟人邓小平以前瞻的思维和历史的眼光,准确地把握了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他以新的战争视角考察了当今世界诸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战争根源和新的世界大战危险“迫在眉睫”的传统看法;他以新的革命视角正视了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任务都应该是抓经济建设,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诸种条件,从而得出了尚无世界革命的结论;他以“和平力量”这一新的思维方式去考察各国、各政治实体对战争与和平的立场、观点,从而得出了当今世界和平力量增长远远超过了战争力量增长的新结论;他以新的发展视角考察了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认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只有发展才能摆脱各自的困境。邓小平在对上述决定时代主题的四个方面信息进行大量地分析、比较和综合之后,跳出了大战威胁的思维定式,高屋建瓴地指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即发展问题。这样,时代的主题就从“战争与革命”转换到了“和平与发展”。这是他从新的思维视角,用前瞻思维方法去审视时代得出的新结论,为人类做出了积极而卓越的贡献。
(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思路,是现代合格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所谓思路,《辞海》解释是思维的条理脉络。有了思路,就说明了你对工作思考透彻明晰了,找到了做好工作的路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打开锁头的钥匙;没有思路,说明你对工作思考得不深入、不透彻,仍处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之中。“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一种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创新工作思路上的革命。”作为领导者,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工作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所在地区、行业、单位的发展进程和前景。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涉及学习、实践、群众路线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主要从把握形势、吃透情况和总结经验这三个方面谈一下。
一要把握形势。分析判断形势,是科学决策、创新工作思路的前提和基础。善于把握形势,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基本要求。但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这是因为,形势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扑朔迷离的,晦暗不明的。俗话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要做到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需要我们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世界的宽广眼光,辩证的科学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局部看整体、看大局,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而不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事务工作者,一个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子。这里尤其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谋势,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周围形势,做到审时度势。我们每年制订工作计划和布置任务,不是开中药铺、记萝卜帐,而是要从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从上级指示和大局的坐标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使命和重任,提出创造性、开拓性、创新型的工作思路。实践表明,哪里的领导者把握形势准,思想观念转变快,哪里工作思路就创新得好,就发展快,变化大;反之,就发展慢,变化小。昆山的发展,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昆山总是善于抢抓机遇,做到能快则快,能超则超,能先则先。他们先后紧紧抓住了中央批准创办沿海经济开发区、邓小平南方谈话、上海浦东开放开发、台湾产业转移、国家对服务业开放等重要机遇,及时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服务业跨越三大战略,做到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对外开放中牢牢保持先发优势。昆山人强调,要实现率先发展,就必须突破陈规,胆子要大,步子要快,敢为天下先。他们凭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昂扬向上、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百折不回,艰辛探索,成功解决了政策、资金等重重难题,一次又一次实现了新的超越。从兴办出口加工区,到实行网上报关;从“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取消农民动迁宅基地置换,到集约用地、集中开发;从创办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到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轨,等等,许多举措都是昆山的原创,也是全国的首创。昆山的创新已不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涉及观念、政策、体制、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其中每一种创新都蕴涵着昆山人准确认清形势、把握大势,不断解放思想,冲破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始终走在了发展的前列。把握形势,把握趋势,善于谋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
二要吃透情况。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必须吃透“三头”,做到“三化”。其一是吃透“上头”,使上级精神地方化。作为地方的领导干部务必准确把握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密切结合当地实际,使之具体化。 其二是吃透“外头”,使外地经验本地化。今日世界,信息化飞速发展已使天涯变成咫尺。任何地方都不能囿于一隅,关起门来“自拉自唱”。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必须以开阔的眼界,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把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实现认识的新飞跃,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 其三是吃透“下头”,使群众创造理性化。这里所说的“下头”,主要是指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的创举发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最富有创造性,对改革和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也最有发言权。可以说,目前我们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够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找到答案,关键在于领导者是不是眼睛向下,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求教,总结他们的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认识,再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三要总结经验。总结经验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创新工作思路、开创新局面的重要途径。总结经验的重要性,几代领导人都有过论述。毛主席有一段著名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一生重视总结经验,他的许多文章都是在总结经验,他说“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过去的工作归纳梳理,进而发现、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我们有些同志工作整天忙忙碌碌,但工作没有大的成绩,年年都一样,没有亮点,更没有创新的东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满足于“守摊子”,所以每年工作都是一般化。
不久前,市委常委会在讨论2007年工作要点时,对今后一个时期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作了进一步完善和调整,这也是我们认真分析形势、总结工作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对我们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完善。总体要求是“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经济发展思路是“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城市发展思路是“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郑东新区、带动中小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目标是“文化郑州、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
关于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我们在2003年7月召开的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上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明确。当时,我们特别强调要拉长工业短腿,这是对当时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作出的。2002年,我们的生产总值是9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是58亿元,总体实力还很弱。在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对比中,我们发现与他们的差距主要是工业,当时我们的工业总量偏小,辐射拉动作用不强,三次产业比例为5.0:48.9:46.1,其中工业占41.7%,工业明显短腿。思路的调整带来了经济的跨越。现在,我们对发展思路又进行创新和完善,主要出于以下考虑。经济发展思路之所以加上“强化枢纽地位”,主要考虑郑州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区位优势,随着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郑州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周边城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城市枢纽建设的严峻挑战,如果我们掉以轻心,这个现实优势有可能在我们手里丧失殆尽,特别是航空优势尤其要加强,没有航空事业的发展,就没有我们枢纽地位的巩固。。之所以把“拉长工业短腿”完善为“优化工业结构”,主要是考虑到经过这几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三次产业比已发展为4:52.5:43.5,工业不是“腿短”的问题,而是结构不优、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我们做这样的调整,更符合郑州的实际,更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所以提出“建设商贸都市”,主要考虑“商贸都市”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还包括物流、会展、旅游、金融、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这样更符合郑州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商贸优势,符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之所以把“带动现代农业”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是因为我们现在要大力发展集约型、产业化农业,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经营农业。这次调整既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上的连续性,同时也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四)坚持深入实践,不断创新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的精华,是领导者在创造性领导活动中灵活运用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为最优实现组织目标而提供的各种技巧和特殊方法。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提高五个方面的工作水平。
一要善于识人用人。马克思认为:“主要的生产就是人本身。”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能否选好人、用好人,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赢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萧何月下追韩信,开辟了汉室基业。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最近宣布两年内要辞掉总裁职务,为什么他敢于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世界最大的这个公司呢?因为在微软公司集合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使他离开后依然可以续写辉煌。这些例子,充分证明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性。如何才能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呢?我想我们首先要摆脱三种不健康的心理:要摆脱患得患失的心理,做到美誉之言不可全信,批评之语不可不听,大胆使用见解独到、思维敏捷、工作能力强,且又敢于挑领导毛病的人才;要摆脱“完人”心理,具有容人之短的胸怀,不要求全责备,不因一点缺点而舍才不用;要摆脱“嫉妒”心理,鼓励和帮助下属超越自己。同时,要坚持分层管理、责权并行、责罚分明、因才授事、用人不疑原则,精于授权,合理使用好人才。唐太宗的“三核”授权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事;绩必核其真,然后授其赏。我们现在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类大批人才,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树立这样的理念:尊重知识是一种远见卓识,爱护人才是一种道德修养,提携后人是一种社会责任,切实把人才作为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抓实抓好。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关键的,也是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识人用人。
二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迫切,而且难度加大,需要很高的工作艺术。如何提高?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对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如何做思想政治工作,我的理解最重要的就是三条:其一,必须平等待人。有的同志,老是想着我是上级,我是领导,我的工作是教育你,你应当接受我的教育。结果,教育者的架子越大,被教育者越是不买账。上课、作报告板着面孔教训人,就没有人愿意听;写文章板着面孔教育人,就没有人愿意看;个别谈话的时候板着面孔教训人,即使人家当面不和你顶撞,心里也不服气。尊重是一种品质,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领导艺术。要有尊重人的心态,平等待人的观念,否则你就不会有尊重别人的行动。其二,要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受教育者是愿意上进的。我们不仅要相信群众中的积极分子,而且对于后进分子和犯错误的人也要给予信任,不要无根据地怀疑人家的决心和保证,不要处处对人家不放心。其三,要以身作则,证明我们自己是可以信赖的。怎样证明呢?一方面,在态度上要爱教育对象,你越是爱他们,他们就越是信任你。爱,不仅表现为欣慰关怀,而且表现为严格要求,当然必然伴随着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诚实守信,对承诺的事,一定要办到,千万不可言而无信。领导者自己规定的制度不能轻易破坏,必须改变时也要向群众说明改变的理由。朝令夕改,必然破坏领导威信。所谓威信,实际上是权威与信任的结合。如果有威无信,群众只是怕你,并不和你一条心。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思想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不能企图用一种方式、一个办法,开一次会、讲一次话,就能把情绪都理顺、把思想都统一、把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做思想工作。
三要善于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都是一种领导艺术。周总理有一次与薄一波谈到了他对刘伯承和邓小平工作方法的感受。他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战争年代,刘邓是一对出色的搭档。刘伯承才大心细,运筹周密;邓小平雄才大略,调度有方。邓小平一般不轻易表态,但一旦形势需要做出明确的抉择时,他却能果断决策,决不手软。如刘邓指挥大军期间,每当战役开始,邓小平常常是集思广益,反复比较作战方案,对具体指挥作战则敢于放手给下级指挥员,让他们自主行事,自己则坐镇中枢,沉着调度。正是这种“放手”带出了一大批优秀指挥员,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以便集中精力思考大事。在工作中,他又能做到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有机结合,有极强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这在处理国际外交方面表现更突出。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邓小平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可见邓小平在原则问题上如铁似钢,寸步不让,显示了政治家坚定的原则性,而在讨论具体解决办法上,又表现了灵活性和宽容精神。他根据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方面都能接受的“一国两制”的解决方法。伟人的这种高超领导艺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借鉴。我们在抓决策部署时,要善于举重若轻;在抓工作落实时,要善于举轻若重;在处理疑难复杂问题时,要善于理大局、断大事,灵活应对,果敢处理,创造性开展工作。
四要善于团结协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在“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五个方面加强建设,把团结协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中曾举到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满盘象棋都是车,见面就兑,这象棋就没法走了。他说的就是团结协调的重要性。象棋中“车马炮兵士相”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位置、各自的作用,只有经过有效的协调配合,才能下好棋。如果大家都不懂协调配合,都不尊重别人的特点,即便我们都是“车”,谁也不可能成为赢家。团结协调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刚刚换届,同志们来自各个方面,加强团结,搞好协调,非常重要。正职要多考虑如何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副职要多考虑如何配合好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做到团结协调,最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民主意识,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和同志们团结共事,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尤其要带头发扬民主,心胸开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平等待人,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结班子成员一道工作,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团结协调对我们事业的重大作用,以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以高尚的人格团结同志,以民主的作风协调各方,努力形成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创大业的生动局面。
五要善于驾驭复杂局面。随着经济快速转轨、社会加快转型,各种矛盾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界等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一些深层次矛盾越来越集中、越来越突出。在复杂的局势下,一个合格的现代领导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斗志,而且还必须熟练掌握做好复杂工作的方法技巧,敢于面对复杂局面,善于驾驭复杂局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三方面下功夫。其一,要成竹在胸。就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认真学习掌握,对热点、难点、焦点要有数,对社情民意要清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既要从全面出发、缜密谋划,又要注重结果,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其二,要敏锐鉴别。要学会见微知著,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变化的规律、利弊、形式、进度做出客观的评估,增强应变能力,制定应变措施,引导事物按预期目标发展。其三,要快速应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当局而不迷、处变而不惊、知难而不退的气魄,有多谋善断、运筹帷幄、控制局面的能力,有随机应变、雷厉风行、连续作战的作风。
(五)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是领导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理论素质、领导艺术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领导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
一要坚持调查研究。为什么要进行调查研究?古人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巅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有效的方法、途径,是制定正确的目标任务、战略战术、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毛泽东在论述调查研究时,曾列举了“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他分析说:前两次因为没有做好正确的调查研究,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所以打了败仗。后来,派人深入到祝家庄做了正确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真实情况,熟悉了地形,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部署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终于在第三次打了胜仗,攻下了祝家庄。邓小平一贯主张领导者要用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的大千世界处在不断的发展、运动、变化之中。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和多变性,要求我们随时随地进行调查研究,使我们的决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些领导同志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强调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搞调查研究。这类领导者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但我又不得不说,这样的领导人,再辛苦、再忙碌,也不过是一个顾此失彼的事务主义者和胸无全局的官僚主义者。克服的办法,就是领导要干领导的事,就是要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和组织落实。作为主要领导同志,更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握大局,理清思路,抓纲带目,推进工作。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成功的大企业、大集团都非常注重调查研究。麦当劳为达到成功进入中国的目标,在决策实施前,连续5年对中国消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跟踪调查和分析论证,内容包括中国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情况和消费方式,并提前4年在中国东北和北京市郊区试种马铃薯,并根据中国人的身高体形确定了最佳柜台、桌椅的式样和尺寸,还从香港麦当劳空运成品到北京,进行口味试验和分析。最后,麦当劳果断决策,一炮打响。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前,派人在北京的大街上计算行人的流量,计算就餐的比例,最后得出尽管薄利,因为多销,仍可赚钱的结论,然后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分店。这些事例说明,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凭热情,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才能确立正确的决策和实现目标的最优方案。
二要坚持群众路线。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毛泽东同志说:“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离开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忽视对群众实践经验的虚心学习和科学总结,任何切实的工作方案都不可能产生,任何美好的设计也难以实现。我们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往往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比如我国改革开放的奠基工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凤阳的农民创造的。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今天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当年它的发端,是因为一个卖杂货的农妇闯进县委书记办公室,找他要一片地方卖东西引起的。20年前,云南呈贡县斗南村的一个农民在自己的自留地里种了一亩三分地的鲜花,现在全国鲜花市场每两枝就有一枝来自斗南村。可见,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总结和汲取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然后正确指导群众活动。
坚持群众路线,要突出把握好三个重点:其一,要把向群众学习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手里有真理,群众的眼光是亮的,群众意见是我们工作的一面镜子。要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要态度诚恳,摆正位置,放下架子,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地向群众学习,逐渐使自己在群众智慧的海洋里成长起来,锻炼出来,成熟起来。其二,要把依靠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支撑点。遇事自觉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扬民主,求贤问计,群策群力,科学决策。把各项工作过程都变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过程。其三,要把为群众谋福利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维护群众利益,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来。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在有些领导干部看来是小事,但对群众来说却是大事,而且群众往往是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评价党和政府的,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是在不断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中树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既要注重抓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也要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但要反对作表面文章,从而千方百计把群众的共同心愿落到实处,自觉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要坚持重点突破。大量的事实使我们体会到,干好任何一件工作,都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抓住主要矛盾,实施重点突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就是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作为运筹全局的组织者,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思考问题、部署工作时要综观全局,把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需要和群众意愿结合起来,从中找出那些制约全局、影响发展、决定结果的主要矛盾,作为真正的重点,实行重点突破。如果我们抓不住主要矛盾,工作没有重点,就不会有正确的部署,必然是不能合理地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乱哄哄,没头没脑,辛辛苦苦,稀里糊涂,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乱仗,甚至打败仗。
去年,我们到天津、泉州、厦门三市学习考察,对他们善于发挥优势,实施重点突破的做法感触很深。天津市抓住环渤海的地理优势,着力开发滨海新区,12年打造了一座新城;泉州市坚持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行品牌战略,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厦门市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多年来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在17%以上。实施重点突破,以此带动全局,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和城市的一个基本经验,应该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我们制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程和280个项目、20个重大项目,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实现重大突破,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四要坚持典型示范。抓典型,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这是实践一再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正是基于对典型示范巨大作用的认识,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这里说的“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就是指一般号召和典型示范相结合。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种领导方法还适用不适用?还要不要加以强调?如何从新的实际出发,运用好、发挥好典型示范?这是新时期领导者需要认真思考、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那么一致,相当一部分人还存在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认为典型示范是一种陈旧的领导方法,过时了,不适用了。在抓典型示范的问题上,或者缺乏应有自觉,或者不得要领,抓得不力,效果很差,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纵观我们发展的每一步,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轨迹,都与坚持典型示范的领导方法密不可分。熟悉深圳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深圳是广东一个边陲小镇,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一片荒凉。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巨变,一跃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城市,被世界舆论称为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排头先锋。深圳特区的典型示范,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随后珠海、汕头、厦门等特区相继成立,并带动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和沿海其他地区的对外开放。
典型示范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同志尤其是一把手,都应当把抓典型示范当作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这种方法才会更加有效。同时,新时期对抓典型示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典型的内涵、境界和品格,还是抓典型的思路、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培养,给予指导,使其在内涵、素质、特点等方面得以提高。对在改革与发展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先进典型,要因势利导,通过传思想、给政策、教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群众创造性的做法往往是零散的、感性的,缺乏条理性。领导者应当做好群众实践经验的归纳、整理、提高工作,将一些感性认识加以系统化、理性化,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对成熟的典型,应当抓紧进行总结、宣传、推广,防止贻误时机,影响典型效应的充分发挥;对尚不成熟的典型,则应当边培养、边总结,在总结中培养,在培养中总结,相互促进,使之尽快成长和完善。以上我谈的一些思维方式、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不少是我们经常倡导的,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今天在这里重温和强调,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继续和发扬这些好的方法,更好地推进我们的工作。
同志们,我市的乡、县(市)区、市三级党委和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都已实现顺利换届,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这次会议的讲话,是我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创新思维、创新领导方式方法的一点思考和体会。总之,面对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重托,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不断创新领导意识、思维方式、工作思路、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