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松:能否借鉴韩国的奥运奖励方式(广州日报 2008-8-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8:43
能否借鉴韩国的奥运奖励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07: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朱慧松
北京奥运会激战正酣,随着中国健儿展开夺金浪潮,各界也掀起了对获奖选手尤其是冠军的重奖热潮。而韩国金牌选手获奖的情况给人启迪。据报道:韩国有关方面对本届奥运会金牌选手的现金奖励为3万欧元出头。以韩国人均GDP水平,这个折合30多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实在不算高,但韩国在现金奖励之外,他们规定,冠军选手将会享受到各项社会福利,给选手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几届奥运会对金牌选手的奖励额越来越高。奥运选手及其教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奖励是应该的。同时由于不少运动员文化程度偏低、谋生技能单一,退役后再就业面较窄,因此,重奖健儿也合情合理。但奖励的方式是否可以转换一下呢?
韩国能长期在亚洲和世界体坛上取得好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奖励方式有关。其实因为有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的基础,韩国也曾对奥运奖牌选手一掷千金地进行奖励,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选手拿到重奖后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痛定思痛,韩国大规模改革了奖励方式,即为大赛优胜选手制定了严密的终身保障机制,选手一次性获奖并不多,但却获得每月一定数额的津贴。这种津贴不仅是终身性的,而且若选手下次继续取得佳绩,每月津贴还将大幅增长,总额十分可观。以韩国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柳承敏为例,在固定奖金外,他每月还领取约合7880元人民币的特殊津贴,若再创佳绩,这个数字还将增加,而且这样的津贴是终身性的。如此一来,选手不仅没有了后顾之忧,会坚定继续拼搏的决心,也不会因一时钱多而丧失斗志。从这个层面来说,政府为选手当起了“理财”的重任,这样的奖励方式无疑比较科学。因此多年来,韩国体坛不仅人才辈出,长青树也比比皆是。
毋庸置疑,再辉煌的选手也有走下神坛的一天,今天的奥运冠军也有“人老珠黄”的时候。这就要求有关方面为选手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障机制,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搞一锤子买卖”,不如用源源不断的“小奖”来为健儿定心。可否借鉴韩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为选手建立终身性的个人津贴账户,选手按年度支取,同时设置递加机制,选手再创佳绩,津贴大幅上升,这样既为选手解决后顾之忧,又能激励他们再创辉煌,可谓一举多得!
http://news.2008.sina.com.cn/pl/2008-08-14/073416114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