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70周年纪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1:35
临近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日(11月1日),“西南联大精神”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学者呼吁中国大学教育应向提倡完整人格教育、通识教育,以“刚毅坚卓”为校训的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学习。
10月27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西南联大老学长和来自北大、清华、南开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参加大会庆祝11月1日联大70周年的生日。>>>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西南联大70周年纪念会上全场起立唱《西南联大校歌》
小贴士: 西南联大简介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日炮火中同赴国难,在长沙建立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定11月1日为校庆日。1938年再迁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才云集,至1946年联大解散。

西南联大纪念碑
西南联大虽然只有短暂的八年校史,但是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在战火纷飞和物质极度匮乏中,她创造了中国近代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辉煌巅峰。>>>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西南联大传奇之:名师风采

■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诗人,文史学者。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字友三,亦字友山,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1946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评价他:“一生在追求美,不止是形式上的美,而是精神上的美、真和善。他痛恨虚伪,勇于接受批评,有真性情,有骨格,敢写,敢说,不做好不放手。”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 华罗庚 (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从小喜欢数学,但因家境不好,只读完初中,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他在数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著名哲学家。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授。>>>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  梁思成 (1901-1972) :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曰—1955年4月1曰):福建闽候
人,建筑师、 教授、诗人、作家。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西南联大传奇之:著名校友

■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点击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