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背景 天价高薪 横向 纵向 股权架构 话语权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6:05
  ■经济人之 马红漫专栏   马明哲为自己天价高薪合理性作出辩护,存在明显前后逻辑矛盾:

 一方面的确如马明哲所言,其薪酬制度是合法合规;

 但另一方面,其自身贡献是否对得起这份薪酬,却绝非马明哲自己能够妄下结论的。

 由于中国平安中小股东利益表达权渠道严重缺失,让两者间的对应关系缺乏了逻辑关联的基础。

 就以中国平安而言,就明显存在两点疑问,其一,在中国金融行业准入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平安公司的经营业绩,究竟有多大比例是依托于高管贡献;

 首先,中国平安自诞生伊始就享受着政策扶持所带来的利益输入。1988年中国平安作为保险行业改革试点在深圳横空出世,借助行政力量直接成为国内第二大保险公司。而在平安创立发展的初期,其股东工行与招商局的支持可谓是功不可没。比如,从平安开业的第一天起,工行就在全系统内宣布,在为贷款企业提供保险代理业务时一律只选平安一家。这些因素对于今日公司利润的作用,显然绝非“高管贡献”一词所能够囊括。

 其二,中国平安的独特发展历程和股权架构,使得公司高管在决策层面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管职能被明显弱化。

 其次,中国平安的股权结构相当分散,公司高管实际上处于“内部人控制”地位。中国平安历经20年的股权结构变化,至2003年逐步完成了老股东退出、外资股东引入,以及准MBO的过程。目前股权结构相当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汇丰保险控股不过仅持有8.43%的总股本。与之相比,作为中国平安职工内部持股载体的三家公司,分别持有5.30%、1.89%和4.51%的股份。三者股份合计达到总股本的11.7%,是真正的第一大股东。而以马明哲为主的管理团队,在这部分股权中拥有极高的威信和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马明哲所谓“只是职业经理人”,“不是老板”,所以要拿高薪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疑问。其本人绝非一个普通职业经理人那么简单,实际上拥有着影响董事会决议的能力。

  投资者固然无法用中国人寿总经理作为国企高管年薪为百万余元的标准来评价中国平安,但是,作为中国平安中小投资者对于高管薪酬问题的话语权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平安高管拥有实际股权控制力和企业创始人的双重背景下,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表达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虽然多数中小投资者因为公司股价暴跌而损失惨重,但是却对高管照拿数千万元高薪无可奈何。

  笔者建议,既然马明哲先生断然“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那么就不妨对全体股东就这一问题做一次全面调查。当然,调查的前提是忽略股权比例,采取一个账户一票的方法进行,最终来看看股东对于6000万元年薪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到底是否满意。这样的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才真正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