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区域农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0:24
.以省为单位的东、中、西三大农业带
1.基本情况: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国家首次把我国以省为单位划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从农业来说,它反映了不同经济水平下的农业形态,也是反映经济水平发展程度不同的农业带。
A.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共12个沿海省市,总面积128.63万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3.5%,总人口(1980)4.35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1.3%,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0.4%,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5.7%,2002年的GDP 占全国总GDP的57.75%(表5-1)。
表5-1    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例变动趋势
经济区
1978
1985
1992
1997
2000
2001
2002
东部
51.20
51.90
55.20
55.50
57.30
57.44
57.75
中部
29.60
29.70
26.50
26.70
25.60
28.98
28.75
西部
19.20
18.40
18.30
17.80
17.10
13.57
13.4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资料汇编50年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仅占10.2%,第二产业占48.9%,第三产业占40.9%(表5-2),商品经济发达,对外经济活跃,科技力量雄厚,技术水平高,缺点是电力不足,能源和原料供应短缺。
表5-2   200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结构比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地区
10.2
48.9
40.9
中部地区
18.1
46.1
42.4
西部地区
19.2
42.4
38.4
引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P77
B.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共10个省区,总面积284.43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9.8%,总人口3.76亿(1986),占全国的35.7%,该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区,有丰富的水能、煤炭资源、有色金属,矿藏丰富,工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7.4%,农业产值占全国的35.4%。GDP占28.75%,并逐年下降。
C.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市、贵州、云南、西藏共10个省市,总面积588.57万km2,占全国的56.4%,总人口2.43亿,占全国的23.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2.2%,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8.9%,GDP占全国的13.49%,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是经济不发达区和生态脆弱区,但能源(水能、煤、日光能、风能)丰富,有色金属、磷矿资源丰富,有全国最大面积的草原、沙漠、高原所在地区。
2.三个经济带的农业现状
以2002年统计资料进行整理。东部地区占优势的有甘蔗、水果、生猪存栏数、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水产品产量;中部地区居首位的有粮食、大豆、油料、甜菜、牛奶,主要是资源型农业;西部地区居首位的只有大牲畜存栏和羊存栏数,居第二位的有甜菜、甘蔗,其余均居末位,西部以放牧型草食动物生产和糖业在全国有一定的位置。
表5-3    中国东、中、西三大农业区带的农业地位比较(万吨、%、万头)
全国总产量
东部
中部
西部
产量
%
产量
%
产量
%
粮食总产量
45705
15356
33.56
20560
44.98
9789
21.46
大豆
1651
353
21.38
1156
70.00
142
8.62
油料
2897
998
34035
1396
48.19
503
17.46
甘蔗
9011
6558
72.78
462
5.12
1991
22.10
甜菜
1283
56
4.36
728
56.74
499
38.90
水果
6952
4136
59.59
1424
20.48
1392
19.93
大牲畜存栏数
15189
4159
27.38
5261
34.63
5769
37.99
生猪存栏数
46312
17227
37.20
15851
34.23
13234
28.57

31655
7773
24.42
11327
35.78
12555
39.80
肉类总产量
6596
2783
42.19
2392
36.26
1421
21.55
禽蛋产量
2462
1327
53.90
869
35.30
266
10.80
牛奶
1354
467
34.50
582
42.98
305
22.52
水产品
4546
3592
79.00
822
18.08
132
3.00
3.三个经济带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01)
2001年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为2366元,东部地区为3209.3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64%;中部地区人均2043.55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6.37%,只有东部水平的63.67%;西部地区人均1639.90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9.31%,只有东部水平的51.06%,只有中部水平的80.24%。各省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见表5-4,以上海为最高,达5871元,以西藏为最低,为1404元。
表5-4    全国2001年三个经济带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元)
东部平均3209.33元
中部平均2043.55元
西部平均1639.90元
北京
5026
黑龙江
2280
陕西
1491
天津
3948
吉林
2182
甘肃
1509
上海
5871
内蒙古
1973
青海
1557
辽宁
2558
山西
1956
宁夏
1823
河北
2604
河南
2098
新疆
1710
山东
2805
安徽
2020
四川
1987
江苏
3785
湖北
2352
重庆
1971
浙江
4582
湖南
2299
贵州
1412
福建
3381
江西
2232
云南
1535
广东
3777
西藏
1404
海南
2226
广西
1949
4.以省为单位的农业发展的战略排序
A.以粮食安全为重的顺序是中部-东部-西部
B.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的是东部-中部-西部
C.以园艺业、畜牧业为代表的外向型农业是东部-中部-西部
D.以扶贫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是西部-中部-东部
E.以国家投入导向为重点的是东部-西部-中部
5.优缺点判断:优点,它反映了中国沿海、内陆和中间地带的基本差异,沿海为经济发达区,以平原、丘陵地貌为主;中部也是以平原、丘陵地貌为主,都处于中国三级阶梯的第一级地势在500m以下的地区;西部则是我国高原地带,包括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上的高原、山地,大致反映了经济发达的水平,也包括农业发达的水平的差异。缺点是农业领域的南北差异较大,在农业技术指导上没有意义。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如中部地带的内蒙和沿海地带的广西,在本地带内明显落后,而接近西部水平。不仅经济接近西部,内蒙在自然条件上也与大西北相似,广西自然条件与西南也近似。它们在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家也授予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以县为单位划分的中、东、西地带
以省为单位的东、中、西带划分,资料易得,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与调控,但很难反映出准确的区域特色,如一些沿海省,以河北为例,既有东部沿海特征,又有中部平原类型特征,张北坝上还有西部的成分;内蒙古既可划入中部,又可划入西部。建立以县为单位东、中、西地带对农业的指导更具实际意义。
1.三片区基本情况
A.东部片区以沿海遇山即止分界,北起辽东湾,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至北海的沿海平原,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暂缺),共514个县级单位,土地面积60.91万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总人口26448万人,占全国的23%,人口密度434人/km2,为全国平均水平(121人/ km2) 的359%,农业人口19095万人,占全国的22%,说明东部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不是太大,人均耕地0.055 hm2,人均粮食326kg,人均肉类54kg,农民人均净收入3226元(不包括外出打工)。
B.中部片区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含汾渭盆地)、长江上中游平原
(含四川盆地与江南丘陵的主体部分,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市及陕西、山西、福建、广东、广西的一小部分,共1438个县,土地总面积264万km2 ,占全国1/4强。总人口66180万人,占全国的57%,人口密度251人/ km2,农业人口51287万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58%,人均耕地0.08 hm2,人均粮食475kg,人均肉类59kg,农民人均净收入1809元。
C.西部片区包括西北、西南地区,我国二、三级阶梯的高原山区,共960个县,土地面积633.4万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总人口2385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人口密度为21人/ km2 ,其中西南中高原山区为98人/ km2 ;农业人口18507万人,人均耕地0.12 hm2,人均粮食341kg,人均肉类47kg,农民人均净收入1211元。西北三区包括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总人口11803万,人口密度17人∕km2,人均耕地0.18hm2,人均粮食344kg,人均肉类46kg,农民人均净收入1134元。
2.三片区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
总面积排序为:西部-中部-东部
耕地面积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
林地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
草地排序为:西部-中部-东部
灌溉面积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
农机、化肥使用量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种植业比重排序为:西部-中部-东部
牧业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
林业排序为:西部-中部-东部
渔业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表5-6    三个片区土地利用、农业结构和投入水平比较(2000)
土地利用
农业结构
投入水平
土地面积(万hm2)
占全国(%)
耕地面积
占全国(%)
林地面积
占全国(%)
草地面积
占全国(%)
种植业
牧业
林业
渔业
灌溉面积
占全国(%)
化肥(kg/hm2)
农机(kw/ hm2)
东部片区
6091
6.3
1456
15
1428
8
225
2
48
22
2
28
2724
24
620
9.1
中部片区
26400
27
5367
55
9586
54
1798
6
57
32
4.6
7
2608
59
499
6.0
西部片区
63895
66
2865
30
6725
38
27990
93
61
32
6
1.5
839
19
162
3.3
3.三片区农业产出水平比较
农业总产值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
农民人均农业产值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
粮食总产量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
粮食单产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肉类总产量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
水产品产量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
表5-7    三片区农业产出水平比较(2000)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人均产值(元)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hm2)
粮食面积(万hm2)
粮食总产量(万吨)
粮食单产(kg/ hm2)
肉类总产量(万吨)
水产品产量(万吨)
东部片区
4768
2496
2724
1859
8628
4641
1379
3069
占全国的%
31
18
17
18
21
73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106
中部片区
8505
1658
9457
6816
31450
4614
3911
1069
占全国的%
55
61
62
65

61
26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109
110
58

105
110
西部片区
2122
1146
3388
2325
8739
3501
1182
1115
占全国的%
14
21
21
17
18
1.6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80
4.三片区农业基本特征
A.东部平原片区。这是我国大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是国内农产品的吸纳中心,又是农产品外贸出口集中地区,200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5亿美元以上的有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辽宁、江苏,全部在东部地区。2001年沿海11省市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77%,鲁、粤、浙、闽居前4位。生态条件好、水土流失问题较少、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的地区,仅0.055hm2(0.82亩),灌溉、化肥、农机化水平居全国前列。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69%,化肥施用量达到620kg/hm2(纯量),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农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6倍,是中国的粮食高产区,按耕地面积年亩产水平达到8679kg/hm2,为西部片区的1.93倍,以占全国15%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31%的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平均农业产值2496元,等于中部1658元的0.5倍,等于西部1147元的1.18倍,人均农业净收入32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2000年从二、三产业工资性收入占66%,农业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只占31%。种植业中,园艺作物比重大,蔬菜395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56%,果园面积279万hm2,占全国果园的31%,占耕地面积的19%(全国只占9%),是我国苹果、梨、香蕉、荔枝、花卉、甘蔗、花生的主产区;畜牧业以猪、禽、奶牛业为主。复种指数187%,以集约多熟农、牧、禽、渔混合农业为主体,专业养鱼、设施园艺、专业果园、专业外向型蔬菜生产、城郊农业比较发达。公司加农户、合作经营、专业户、种养大户等规模经济较全国发展更快一些。
存在问题主要是农业人口比例过大,2000年农业人口占72.19%,农村人多地少、农户规模小、大宗农产品如粮食、肉类、蔬菜仍需大量调入,本地农业可以 转向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外向型农业,从事园艺、畜禽渔养殖业生产。把重点放在转移农业人口的工作,率先把农业人口降至20%以下,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农业设施化、商品化、科技化、精致化、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方向转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鼓励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中西部地区出口型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全国粮食安全考虑出发,仍不能忽视本区域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要从规模化、优质化、加工成品化的方向继续突破。
B.中部平原片区。本区是我国大平原集中分布区,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的主体均分布在本片区,还包括成都平原、汾渭盆地和江南丘陵的300~500m地区及部分和700~1000m的低山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4,耕地占全国的55%,草地很少,只占全国的6%。人均耕地0.08hm2,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80%,由于实行多熟制,人均播种面积达0.14 hm2,东北可达0.23 hm2,是全国耕地生产潜力最大的一个地区,许多地区已年亩产过吨粮,平均单产为4614kg/ hm2,耕地年亩产8121 kg/ hm2,粮食总产量31450万吨,占全国粮食的65%,肉类总产量3511万吨,占全国的61%,人均粮食475kg,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人均肉类59kg,是我国粮食安全起稳定性作用的地区,年余粮在4000万吨左右,是向东部和西部片区输出粮食的片区,尤其是东北人均占有粮食885kg,是中国饲料粮和粳稻的主要供应者。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蔬菜、水果为主。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2000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70%,从二、三产业中获取的工资收入只占30%。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中等,距东部地区还有较大落差。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外向型农业比重低,农业经营规模小,户均0.4hm2,农业结构基本上是粮、猪结构,园艺作物、经济作物比重较低。从发展战略考虑,从全国粮食安全考虑,确立本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主体地位,要保护耕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和提高,建成我国最大、集约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规模化经营程度最优的现代化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加速发展粮食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同时,要加快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进程,把大部分农村人口转入城镇,农业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是土地资源型产品,没有规模就很难使种粮农民获得效益。本区是平原地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优越,国家应从这个角度考虑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加快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的进程。本区在保证粮食为主的格局下,要配套发展高附加值型农业,如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特产作物、花卉苗木;利用区内丘陵、山地,建成中国长江中游柑桔带、黄淮苹果、梨、葡萄带和中国最大的淡水养殖带。
C.西部高原生态脆弱片区。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甘、新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山、旱、冷、荒漠化、石漠化、土壤风蚀、水蚀为全国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带。西北人口稀少、水热条件差、土地沙漠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西南人口稠密、水热条件好,但耕地面积小、山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喀斯特地区缺土、漏水和石漠化比较严重,生态重建问题在西部地区成为全国最突出的问题,它又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冰原区和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地区,是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试想现在黄河源头已经开始露出沙漠化的痕迹,若黄河从源头不时断流,对下游将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可以预计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低、投入少、产出低,农民贫困最深。2000年人均粮食341kg,相当于全国的85%,人均肉类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新疆、宁夏粮食有余;川、云基本平衡,其余地区则粮食有缺口。本区发展的重点是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在农村粮食自给或省区粮食基本自给(自给90%)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经济产业、民族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如新疆、河西走廊的棉、葡萄、瓜、杏、啤酒花、西红柿;宁夏的枸杞;陕西、甘肃的苹果、大枣、柿;云南、贵州的烟草;广西、云南等甘蔗、香蕉、荔枝、芒果;云、贵、川的道地中药材;西藏的藏药、贵州的苗药产业、昆明的花卉全国闻名;贵州茅台、贵州辣椒产品走向世界;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的绵羊;青藏高原的牦牛等。西部工业化程度低,环境污染较小,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即有机农业,可向大、中城市和国外出口有机食品,这可以说是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生态畜牧业在牧区发展前景良好,河西走廊的人说,他们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路,是纯天然的优质肉。西部民族生态旅游已成为西部农村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与东部和国际上有很大的差异美,包括地势、地貌、地形、生物、景观、自然保护区、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农业风光、西部民居、特色城镇、边关风情等,会引起我国更多的中、东部国人和国外朋友的向往和旅游热情,是很有希望超过东部旅游业的。
5.三个片区的战略优先顺序。
A.以粮食安全为出发点的是:中部-东部-西部
B.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是:中部-东部-西部
C.以扶贫为重点的是:西部-中部-东部
D.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是:西部-中部-东部
E.以农产品国际贸易为出发点的是:东部-中部-西部
.其它类型的农业带。
1.东部与西部片区,以400mm等雨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一线,东部为农区,占全国的46.7%;西部为农牧交错和牧区,占国土面积的53.3%。
2.北方、南方片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农业区以旱地农业为主;南方以稻田农业为主。
3.北、中、南三带农业区。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把全国划分为亩产400斤、500斤和800斤的地区,长城以北为400斤的地区;长城以南至秦岭、淮河为500斤的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为800斤的地区。大致北区为中温带农业、中区为暖温带农业、南区为亚热带农业。现在这个观念已经为人们淡忘,但它反映农业的南北差异是比较准确的,如长城以北为一熟区;中部为二年二熟与一年二熟区;南部为一年二熟与一年三熟区。目前产量的奋斗的目标应改为400kg、500kg、800kg。
4.热量带农业在上述三带中,把南方再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农业。
5.流域经济带,它反映农产品的流向。如:
A.泛珠江经济区,以广、深、港、澳为龙头,简称“珠三角”,带动珠江水系和邻近区域,包括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等。
B.长江流域经济区,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为龙头,简称“长三角”,带动长江流域。
C.环渤海经济区,以京、津为龙头,带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动机。在全国的GDP总量中,“珠三角”城市群占10%;“长三角”城市群占18%;京、津环渤海城市群占9%。三大经济圈合计占全国GDP的37%;而美国的纽约、大洛杉矶和大五湖三个区占全国GDP的67%;日本的东京区、大阪、神户区、名古屋区占全国GDP的69%。预计到2020年时,“珠三角”人均达到16000美元,GDP总量达8万亿,占全国GDP的20%;“长三角”达到人均15000美元、13万亿和30%;京、津环渤海区达到13500美元、6万亿和15%,三个经济区将占全国GDP的65%,届时对全国的带动力会更大。
1.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分为10个区,其中9个农业区和1个海洋渔业区,38个二级区。
1.东北区。包括东北及内蒙、大兴安岭地区共181个县,土地面积95.8×104km,人口10004.4万,人口密度104人/km2。是中国最肥沃的平原,以黑土、黑钙土、暗草甸土为主,有机质高达3~5%;有耕地1668.3×104hm2,调查数为2135.5×104hm2,占全国耕地的15.9%,且质量高,一等地占60%,有宜农荒地800×104hm2,是我国天然林最多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7%。农业人口1990年占51.3%,是全国农业人口比重最低的地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37.8%,一个农业劳动力经营耕地平均为1.4hm2,加之国营农场多,农业生产劳动效率高,是我国商品粮最多的地区,以玉米为主,小麦为辅,水稻近年有较大的发展。现在北粮南运主要是东北的粮食南运,量约300万吨,主要是玉米和粳稻,大豆、甜菜、亚麻、榨蚕产量居全国之首。农作物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为98.6%。本区畜牧业发展潜力大,粮食生产潜力也大,应作为全国商品粮的重中之重加以建设。在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东北地区的农业必将受益,使东北农业在全国率先实行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追赶世界先进粮食生产大国的水平。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大兴安岭林区、松嫩三江平原区、长白山林农区、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包括内蒙、辽、冀、晋、陕、宁、北京等长城沿线区,共130个县,土地面积81万km2,3721.2万人,人口密度为45.8人/km2,为草原气候区,草原占63%,沙漠面积大,锡林浩特-温都尔庙-包头-乌兰镇-盐池以西北无农业;东南部为不稳定旱作农业,土默川黄河灌区和西辽河流域耕地较集中,耕地为731.7万hm2,占土地面积的9%,人均耕地0.2 hm2,林地稀少,仅占7.9%,沙漠占20.1%,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燕麦、向日葵、甜菜、马铃薯、胡麻等为主,粮食单产为2326.5kg/ hm2(1990),人均粮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草场建设,加速沙化土地治理,做好牧农结合。灌区农业发展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非灌溉区农业大力推广免耕、少耕覆盖的保护性耕作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耕地扬起的沙尘暴危害,尤其是减少对北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对改善我国首都的形象有重大的作用。本区有3个二级区:内蒙北部北区;内蒙中西部牧区、农区;长城沿线农、牧、林区。
3.黄淮海区。包括京、津、冀、鲁、苏、皖的375个县,土地面积为44.3万km2,人口25704万(1990),人口密度为578人/ km2,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平原面积最广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100C积温为4000~48000C,降水500~900mm,耕地2531万hm2,占全国的56.5%,94.3%为旱作耕地,水浇地占53.84%,是中国水浇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水浇地一年二熟,非水浇地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159%(1990)。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花生、芝麻、甘薯、梨、苹果、葡萄、红枣具有优势,农业开发早、农业水平高、农机装备、灌溉、亩施化肥量、亩均用电量居全国前列。河南、山东是粮食外运大省,蔬菜及设施农业发达。。突出问题是水土资源不平衡,过度抽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许多地区从20m下降到40~50m,盐碱土较多。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除解决京、津等城市工业用水外,解决本区农田灌溉、稳定本区粮食生产基础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在确保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基础上,发展高效益的水果、蔬菜、畜禽养殖和专业化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县,如山东寿光蔬菜县;河北安平的生猪县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平原地区生态建设,包括农田防护林、灌溉、排涝、排盐系统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吨粮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燕山、太行山山麊平原农业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山东丘陵农林区。
4.黄土高原区。包括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乌鞘岭以东、伏牛山以北、长城以南的227个县,土地面积41.6万km2,人口7976.18万,人口密度为191.7人/ km2, >100C积温为3000~43000C,降水300~500mm,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海拔1000~1500m,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多年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变成千丘万壑,坡陡沟深,全为水土流失区,其中严重流失区23.7万km2,,占本区面积的56.97%。水土流失量居全国之冠,黄河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主要是黄土高原贡献的。历史上黄土高原的流失,造成了富饶的黄河平原,也造成了黄土高原生态恶化和人民贫困,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造成了黄河成为悬河。农业以旱作为主,玉米、小麦、谷子比重大,川水地产量高,坡耕地广种薄收,生产水平低下,1990年均亩产182.7kg,半数耕地亩产在100kg以下,是全国最低产的地区。但黄土地广阔,农民往往在低产水平下以多取胜,一些地区人均在10亩左右,贮粮度荒,以应对频繁发生的旱灾引起的粮食大减产。发展方向为重点加强草、林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把川水地建成高产、稳产农田;旱坡地发展草田轮作,重点发展畜牧业,形成自给性粮食与商品性畜牧业,充分利用黄土高原梁卯的深厚黄土优势,发展苹果、红枣、花椒、柿子。对渭北、陇东旱原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农业的综合开发,把汾渭平原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基地。本区分为4个二级区:晋东、豫西农林牧区、汾渭谷地农业区、陕甘宁黄土丘陵沟壑牧林农区、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5.长江中下游区。包括英德-梧州一线以北的544个县,土地面积97.9万km2,人口32196.67万,人口密度328.9人/ km2,,居各农区第二位。以平原为主和部分低山丘陵,>100C积温为4500~65000C,年降雨量1000~1300mm,河网密度6.467km/km2.湖泊众多,水网纵横,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居中国农业精华区首位,是历史上南粮北运的支撑地。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是稻米盈余大省,是南方粮食调出省,对广、深、珠、港、澳、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起到腹地支持的作用。本区乡镇企业发达,在全国处领先地位。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对全国的影响很大,其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的38.9%(1990),其中农村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1.2%。太湖平原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1990年达8544元,是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农业耕作是全国最先进的地区。以占全国17%的耕地生产出的粮食占全国的30%,1990年净调出粮食600万吨,是全国供应商品粮最多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高,是我国双季稻面积最大的地区,复种指数是全国最高的地区,达到216.9%(1990),稻谷、油菜籽、桑蚕、黄红麻产量居全国首位;棉花居第二位;肉类、水产品居各区之首;林地面积仅次于东北区居第二位;茶、柑橘占有重要地位。今后应重振各农业区之首的地位,成为我国的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优质菜、优质肉、蛋、奶产品生产基地和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解决粮食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成为全国农民最富裕的区域之一。本区包括6个二级区: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畜、水产区;豫、鄂、皖低山平原农林区;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闽、浙丘陵山地林农区;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
6.西南区。包括秦岭以南、百色、平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以西432个县,土地面积100.7万km2,人口20679万,人口密度为205.4人/ km2,人口密度居农业区第四位(低于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区)。区内山地占70%,丘陵与高原占25%,平坦地只占5%,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0.06hm2,人均耕地仅比华南的0.05 hm2略高一点。自然资源配合上,耕地少、质量低是一个缺陷,构成西南地区发展的限制因素。耕地中水田占43%、旱地占57%,为亚热带气候,年降水750~1200mm,水热配合好,为一年二熟区,复种指数192%。受人均耕地少、且坡耕地质量低、不保水不保肥不保土、生产水平较低,1990年粮食单产4320kg/ hm2,人均粮食329.5kg,比全国平均水平少60.8kg。猪居各农业区之首位,烤烟、油菜、茶、桑蚕、甘蔗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山区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乌桕、核桃、板栗、白蜡、棕片数量较多,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发展方向为在争取农村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适合山区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如烤烟、油菜、各种酒原料粮、生猪、茶、果、桑蚕。新兴优势产业如云贵川道地中药材生产业及其制药业。反季节蔬菜包括云南早果蔬、贵州高海拔地区的秋淡菜(冬菜秋种);保健营养食品(苡芢米、荞麦、燕麦、山药等);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业等,发挥林牧业优势并加工升值,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本区有5个二级区:四川盆地农林区;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区;黔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秦岭大巴山林农区。
7.华南区。位于盈江-英德-新平一线以南的191县市,总面积49.5万km2,人口11177.46万,人口密度为225.8人/ km2,是全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100C积温为6500~85000C,年降水1200~2500mm,水稻一年两熟、热带可三熟。是我国南亚热带水果最多和热带作物唯一发展的区域。但区内山多平地少,山地丘陵占90%,人均耕地在全国最少,森林覆盖率30%以上,但海岸线长、水域广阔、港口众多、渔场辽阔,是我国的南大门,广、深、港、澳是我国南方的经济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萎缩,人均占有粮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转向高效益农业部门,如蔬菜、水果、水产养殖等鲜农产品出口,甘蔗占全国的2/3,区内差异较大,发达的沿海平原和落后的山区并存。今后应该充分发挥水热优势和区位优势,巩固、提高热带、南亚热带作物与水果生产,如荔枝、龙眼、香蕉、柑橘、橄榄、芒果、椰子等特色水果,发展高档蔬菜和冬季北运蔬菜生产;发展水产养殖业,实行塘库养殖与近海养殖并举,发展面向港、澳、台的畜牧业、花卉业、特种蔬菜、特种水产业等创汇农业。巩固橡胶和甘蔗优势,保留较大比例的粮田面积,辅以内购和进口相结合解决粮食供求平衡问题。重点建设闽、粤沿海创汇农业基地;湛江、海南早菜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的橡胶基地;广西与云南新蔗区的开发建设。本区分为5个二级区: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粤西、桂南农林区;滇南农林区;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牧区;台湾农林区。
⑧.甘新区。包括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头以西共131个县,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和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西部。总面积236.7万km2,人口2310.5万人,人口密度为9.8人/ km2,>100C的积温为2100~40000C,年降水小于200mm,为沙漠中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及甘肃安西、敦煌地区属于暖温带,农作物可一年二熟,其余地区为一年一熟或套作二熟,河西走廊小麦、玉米半间半套亩产可以过吨粮。冬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甜菜、葡萄、苹果、哈密瓜、白兰瓜、西瓜、甜瓜质量好。粮食产量高,是我国西部比较重要的区域性商品粮基地,对平衡西北地粮食供应有很大的作用。又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也是优质棉、甜菜、糖生产基地。随着垦区扩大,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沙漠化治理任务艰巨。风沙危害严重,要使绿洲的面积与水资源供给量平衡,推行节水农业措施,建设好绿洲农业,又要对绿洲外围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尽可能减少沙漠化的危害。本区分为3个二级区:蒙宁甘农牧区、北疆农牧区、南疆农牧区。
⑨.青藏高原区。包括青、藏、甘、川、粤的146个县,总面积212.5万km2,人口612.8万,人口密度为2.9人/ km2,耕地72.6万hm2,居世界屋脊,海拔在3000~6000m以上,又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耕地最少,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河谷地区是人口、耕地集中的地区,如青海的黄湟河谷、西藏的拉萨河谷等,农作物以喜凉的小麦、青稞、豌豆、油菜、蚕豆、马铃薯为主。草地占全区面积地50.7%,占全国草地的34%,为高原草场,海拔多在3500~4000m以上,适于放牧牦牛,较低的草原、草地,适于放牧藏绵羊与山羊。喜马拉雅山南坡与横断山林地面积广阔,多为原始森林,占土地面积的5.6%,占全国森林面积当9.5%,占全国木材积蓄量的27.2%,仅次于东北林区。今后发展的方向仍是以放牧为主,牧农林综合发展。继续加强粮食生产和人工草场建设,逐步提高粮食、蔬菜自给率。建成我国最大的半细毛羊和牦牛肉商品基地和藏药生产基地。本区分为4个二级区:藏南农牧区、川藏林农牧区、青甘牧农区、青藏高寒牧区。
⑩.海洋水产区。总面积120.8万km2,其中大陆架水深200M的面积为43万km2,海洋渔业资源估计为300~700万吨。今后要加强远洋捕捞能力建设,近海实行休鱼期政策,浅海滩涂、海水深在10m以内的区域,发展人工养殖渔业。适于养多种鱼虾、贝、藻、海带。
2.中国农村经济区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沿边等8个区域。
A.东北农村经济区,为东北三省组成,以大连、沈阳为龙头,以长春、哈尔滨为主节点,辐射全东北区。
B.华北农村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以京津为龙头,以青岛、济南、郑州、太原为节点,辐射全华北农村,区内联系密切。
C.华中农村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沙、南昌为节点,辐射农村,为南方水稻主产区,农民收入属中等水平,农产品以向南辐射为主,兼向西、北京辐射。
D.华南农村经济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省,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龙头,以福州、厦门、湛江、南宁、海口、三亚为节点,辐射华南农村,以发展外向型的农村经济为主。
E.西南农村经济区。为云、贵、川、重庆市组成,以重庆为龙头,以成都、昆明、贵阳为节点,辐射农村,农产品流向以向南为主,兼顾向东和向北。
F.西北农村经济区。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农村经济比较落后,以西安为龙头,以银川、兰州、西宁为节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流向以向北为主,兼向西出口。
G.沿边农村经济区。为新疆、西藏和内蒙古三个自治区,都是地域特大的省级单元,气候条件有缺陷,往往构成限制因素,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边贸农业,尤其新疆农业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大,但要在水资源利用有所突破。
三、行政单元农业区的意义与作用
1.意义。上述许多农业区在理论研究、宏观布局、制定农业政策、规划、计划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可操作性的难度大,除中央外,各农业区没有法定的运作机构,也就无法操作。省(市)地、县等行政单元,是我国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实际运作单位,也是农业运作起实质作用的单元,是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划、计划、资金等的实际运作实体,国家的任何行动,都是按这个系统来运作的,因此,把行政单元作为农业区,才具有可操作性。
2.以行政单元指导农业的合理性。农业区域是以区域内的同质性和区域间的异质性为基础的。我国农业的地带性差异存在着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大地貌差异、沿海与内陆等差异,但其基本差异是地域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它是一个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伴的地理实体。这种差异有大有小,小到“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语言”。行政单元系列比较好地解决了大的差异和小差异的级别问题,而区域之间具有大异,区域内是小同。如我国省市自治区解决了地图上大尺度的差异问题,各省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不用说黑龙江和海南、新疆和山东差异大,就是邻省也有差异,如江苏与安徽、河南与山东、广东与广西、云南和贵州等也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一个省内又有差异,地级解决了省内的中尺度问题,县级则解决了小尺度的差异,乡级则解决了微尺度的差异。
3.正确处理农业区域规划和行政单元运作的关系。各种规划的农业区域,它指明了农业区域分布的内在规律,科学地阐述了各农业区域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各级行政单元,包括省、地、市、县、乡等在中央的农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吸收各种农业区域规划对本行政单元有意义的思想、策略、建议、措施,制定出符合本级行政单元的规划、措施、农业政策、发展项目、资金投入、优惠政策等,促进本行政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4.我国各省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①.用小康目标的27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计算,全国2001年实现2010年第一阶段目标,全国平均为67.7%。实现程度达90%以上的10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江苏、福建、广东、河北、山东。实现程度为75~60%的9个省区是:内蒙古、湖北、吉林、新疆、山西、黑龙江、湖南、河南、宁夏。实现程度在59~34%的依次是:海南、陕西、江西、重庆、安徽、广西、四川、青海、云南、甘肃、贵州、西藏。
②.城镇人口比例:除京、津、沪较高外,辽、黑、吉、粤均达50%左右;浙、内蒙、苏、闽、鄂、琼在40%以上。其余均在20~30%。
③.农村劳动力转移。用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来表示,转移程度高的有上海67.4%、北京59%、天津52%、浙江54.6%、江苏45.9%、广东45.2%;转移中等的有福建39.4%、河北38.7%、江西37%、重庆34%、辽宁33.6%、山东33.4%、山西33.4%、四川31.7%、安徽30%;转移较低的有湖南28.5%、广西28%、甘肃26.1%、陕西26%、河南25.9%、贵州24.9%、宁夏24.3%、海南21.6%;转移最差在20%以下的有:吉林19.6%、黑龙江19.2%、内蒙古18%、青海18.6%、云南14.3%、新疆12.1%、西藏11.8%;转移最差的省区多为人口压力较小的省区。
④.经济效益。每公顷耕地农业增加值全国为1.11万元,上海、福建高达3万元;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在2.3万元以上;山西、内蒙、黑龙江、青海、宁夏、西藏不足5000元。劳均农业增加值全国平均为4000元,北京1.3万元、上海、海南、天津近万元。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在7000元以上;而山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省不足3000元,以贵州1996元居末位。
⑤.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平均为2366元,收入最高的有:上海5871元、北京5026元、浙江4582元、天津3948元、江苏3785元、广东3770元、福建3381元;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有:河北、辽宁、山东;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山西、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西藏的1404元居全国末位,贵州的1412元居全国倒数第二位。
⑥.农村恩格尔系数。全国平均为47.7%,北京35.2%、上海40.3%、河北39.7%;恩格尔系数最高的有西藏66.7%、贵州60.00%、海南59%、云南57.5%、四川54.7%、重庆54.1%、广西52.3%、甘肃51.8%、湖北51.9%、江西51.5%、新疆50.4%。
⑦.农民人均住房。全国平均为25.7m2,上海54.7 m2、浙江47.82 m2江苏34.2 m2、福建33.8m2、重庆31m2为最高。住房面积在18 m2以下的有北京、内蒙古、吉林、甘肃、青海等省区,以甘肃的15.89 m2居全国 末位。贵州农民人均住房平均为20.43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