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怒江超级自驾游-树上没鱼-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5:37
我一直向喜欢旅游的人推荐怒江自驾游,不知效果如何。虽然我拍了不下一千张怒江的照片,足以写二三十篇博文,但编辑照片、上片、写作很花时间,为了向朋友们推荐怒江,把旧东西翻出来,略加修改,重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认识怒江,认识秋那桶。
今年国庆(2008年),约了一家朋友自驾游怒江,总行程1100公里,历时5天,路上驾驶间隙,照了一些片,略加整理,发布出来,也给自驾游怒江的驴友一些参考。时间紧,一切从简。
第一天:下关——六库,280公里。
修路工和他的水烟筒
当时阳光强的离谱,又是100m折返跑去照的,仓促间看不清屏幕,后来才看清速度是1/1000,曝光不足。
他的左额有个鸡蛋大的肿包,十分吓人。左边摆着他的水烟筒,是用两个塑料水瓶和一节竹管做的,很酷!!

六库晨曦
六库的沿江景区很有特点,晚上在江边大树下喝啤酒巨爽,价钱也不贵。

朋友款待地方名菜:黄焖乳猪。
烤乳猪、清炖乳猪也很受欢迎。这一大盘150元,10人吃,足够。

第二天:六库——贡山,260公里。
拉客过溜的当地人
人很多,有点吓人,其实人家很诚实,不会抢你的。每人次(来回)20元,无人寿保险,无统一组织。

虎跳滩激流


毛主席给咱们造的桥

路边收割水稻的农民
——党的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迅猛提高。这些“梯田”,分布在乱石岗中,有的只有棋盘大,还倾斜,为何能长水稻?因为山泉从岩石上源源不断流下来,不愁没水。

福贡民族初中的飞来石
这是我的母校,院内的石头是1983年7月从山上滚落公路反弹上去的。下面是个超大的巨石,上面三面建屋,正面是台阶和花台,称为“石头房”。当时所有房间都有人住,校长牛存楷先生住左侧第二间。本人也住过这里。

怒族夫妇和六千金
飞来石往前约15公里,路左边有家饭店(好像没名号),是怒族人开的。餐厅柜台后面墙上有一张全家福,老两口有六个女儿,这算是当地大户。

火烧鸡(右)和玉米稀饭(左),味道、卫生不错,价钱公道,8个人吃了160.
石月亮
位于福贡县城往上游45公里。路边有观景台,不收费——当地人还是很厚道的,要是在发达景区,像黄金周,绝对要围起来收你外地人几块钱。
卖工艺品的当地人
左边大妈穿的是原生态的麻布衣。

和工艺品女孩合影,她穿的是怒族、傈僳族的麻布,最原始的那种,但最原始的剪裁式样现在难见到了(上面那位大妈的)。这个没收钱,不知是不是因为同伴有认识她父亲的。
卖怒江奇石的小伙子和正在喝大麦老白干酒的怒族女人(听说她神经不健康)

游客绝对不能放过这奇异壮景。

山外有山

六库到贡山260公里,过石月亮后有二十多公里很窄,会车要小心,常常需要停下等。
雨中的贡山县城
怒族独龙族自治县,云南省最边远闭塞落后的县。全县两三万人。在贡山境内,一直下雨,海拔1600多米,冷。到处烟雨迷蒙。自驾游的人很多,县城很小,客栈爆满,价钱大涨(的确是难得几个赚钱天),多亏我们有朋友,不仅有睡处,还免费(不好意思),还吃到飞鼠肉(吃也免费)。十分感谢。

贡山街上盛装的怒族大妈
我说请合影,大妈害羞,转身就跑,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间,我两把拉住。照完恭敬说“谢谢”,人家害羞,早跑远了。亏得脸皮厚。
第三天:贡山——丙中洛(40公里)——贡山——福贡,340公里。一路危险,谨慎驾驶,开得都打瞌睡了。
整天淫雨霏霏,云雾缭绕,峡谷地带光线暗,DC拍照有很多局限。
怒江第一弯(丙中洛)
我要广角!广角!!进丙中洛每人需交50元管理费,这是唯一的壮景门票。自驾游的兄弟们,如果还有二话,那还算人话吗?!!

石门关(丙中洛)
我要广角!广角!!
丙中洛到石门关新开通了柏油路。柏油路尽头是土路,再走20多公里,可到西藏察隅,据说越野车可通,以后要试试。



怒族石板房、基督教堂。
石板房用剖成约8mm厚的页岩盖顶,因而得名。估计屋顶的比较重量比瓦片顶轻。怒江全境普遍信仰基督教,每村都有礼拜堂。民风纯厚,或许与此有关。后面的山都是洋紫玉石山,地方政府为保护环境,一直不出售——穷得有骨气!顺便告知那些认为人穷没骨气的外地旅游者,这里的人普遍很有骨气,起码比起多数城里人有骨气。
丙中洛的八戒后裔
我纳闷:现在的小孩,据说有些12、3岁就谈情说爱,可这————明明也就两三个月大啊——这世道怎么啦?后面那个反对,拼命去拱上面那头——哈哈哈……可惜用碱电池,老是没电,加之下雨屋下光暗,没照下精彩的。
丙中洛仙境中打弹弓的孩子

如仙似梦丙中洛



独龙江岔路口
回到贡山县城照这张片。我们的轿车是不允许进独龙江河谷的(进不去),越野车可以,当地有两辆客运皮卡。打算下次包一部进去。阿门——求主保佑老夫下次得逞——再次阿门……
沿途潇洒的行道树
这片没代表性。这些树姿态优雅、舒展大方。在落叶纷飞中行车,巨爽!

江心松
在贡山县城下游约20公里处,江水中一大石上长着的一棵松树,很多年前就有,老长不大。不熟悉的人很难很难发现。光线暗,又远,相机没防抖,老夫这张是同行几机中最好的了。
对岸悬崖上的怒族人家
要好相机,广角、长焦都要。可惜老夫4年前的小DC,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悬崖人家——炊烟袅袅。上面的是云雾。

儿子一路嚷着“沙滩!沙滩!”,这愿望无论如何要成全,前次带儿子来这沙滩是200?年了,泥石流,历险而归,全仗老朋友冒险送出。这沙中没土,很纯净的江沙。
对比两种玩法,老夫小时候就是下面这样玩的,烤吃了不少鸟呢。我儿子无福消受。
福贡住宿,又是接待。
油炸土蜂蛹,也是熟人接待(欠多了)
每个长约3cm,有的到4cm,一大盘。暴热、大补、巨贵,100多,其实很便宜了,想想去年还没大涨价,老夫去北京,那吃的!后海,晚上,一小杯冰水20元。这可是城里人很难得到的稀奇货色啊!
第四天:福贡——六库,130公里。一路想停就停,慢慢玩,慢慢看。
怒江对岸的村庄。最大两个建筑,一个教堂,一个学校(学校下面可能是政府),客官可看清了?
匹河完小的体操
老夫小学五年级在这里上的,两重天了。孩子们做操,多数赤脚,看来穿拖鞋是不准上。老夫举起相机,孩子们动作马上乱了,老师便从正面走开,放孩子们一马。这小学的孩子,多数寄宿,你看到挂着衣服的,就是宿舍。想当年,老夫读初中,板棚顶上少了两块板子,上铺没人,夜仰星光。下雨就悲剧了,用塑料布搭在床上面,第二天起床,木架床下积水成潭,找不到鞋——那泡沫胶做的凉鞋被水冲走了!
福贡民中的外教
前一天才到的,可能要到匹河去(1.5公里)。两个胖女孩,好像是澳大利亚人。还有一老倌,因为同照了几位领导,就不提供照片了。祝愿他们在母校安全、快乐。
这些是返程照的。

陡峭山腰上的村庄
路边集市
集市上买书的孩子
老夫见这场景,心中百味杂呈,决心下次一定带些书给两个母校的孩子。列位看官,如果有书可以免费提供,除黄反赌毒少儿不宜者外,请提供给老夫(联系方式:gzs1020@126.com),多分力量,多份爱心。如何?您可写上大名,以示恩主。老夫定然送到。
买卖包子(!?)
我姐说是包子,那当然就是包子。好大的包子!!!
卖弩、箭的农民
弩、箭是当地人的生产工具,都是手工制作,无一金属构件,现在不允许打猎了,这些东西主要卖给旅游者,百把块一只弩,不贵。
手制竹箭
这门手艺也能挣钱,两三毛一支,一天能做近百支吧?
2009年春节,我重又丙中洛,并进入秋那桶——公路的尽头。
由石门关逆江往里,过了?桥,就上了茶马古道,顺江逆行三四公里,就过了一座跨过一条怒江支流的大石桥,石桥是新修的,桥上有几辆自驾游的车。石桥往里是砂石路,有二三十米较宽的路面,我把车停在过了桥的路边,就看到一个精致的木牌上写着“秋那桶  3.5公里”,上面有个指向右的箭头。木牌与进丙中洛时见到的写着“德拉姆”的木牌色调相似,字体也相似——这些都应该是地方政府统一制作的。
此行我带了所有五枚镜头,考虑到3.5公里的怒江山路很可能够折腾,于是就只带了50mm和18-135mm套头,另加刚买的百诺550脚架,向山里进发。
遇见下山的一男一女两位游客,气色爽健,像春天花园里的鸟,隔着我十几步远就大声介绍说顺着小河走路近些,还给我指路。于是就逆河而上。我没带水——我喝惯了高黎贡山的泉水。河边有找奇石的当地小伙子和他们的狗,狗并不叫,在河滩乱石中时而兴奋又轻快地跑来跑去,时而竖着尖耳朵看我。艾警官对沿途核桃树的兴趣似乎远胜于对未知的秋那桶的好奇,他对着那些印在湛蓝天空中的铜枝铁杆拍照,早落在后面了。
前面有一旅游团队,男男女女约二十人,都是青壮年,外省的,当地导游带着。他们显得很累,看我轻快地飘过,其中一男用普通话对我喊:“厉害!能不能跑上去!”我说:“你看着!”就奔跑上了一陡坡,来到坡顶,猛然看到一间怒族石板房的顶——是不是到了?估摸走了两公里多,应该到了。石板房里外无当地人,门没上锁,檐下有几位游客,满脸的汗。这里有块约三十平方的缓坡地,地面干净,有一约可储水2立方的水池,池水只有一尺深,边沿搭着一根“鸡蛋”粗的黑胶管,我使出9.9成蛤蟆功力,运用虹吸原理吸出了大约1斤水(山寨里的水很珍贵),洗了脸——满身是汗了。那几位游客便都要水,我只好使出10成功力给他们吸……
没有院墙,一些人家用石块垒砌高不到1米的围栏,很多人家连围栏都没有。我随意走进一个院子,一个穿军绿上衣、深色裤子、身形瘦小的小伙子见了我,他说:“进去坐嘛……”我兴奋而又……没有犹豫就跟着他进屋,猛然想到陶渊明误入桃花源……
踩在地板上,感觉极为厚实,没有震动和响声。屋里。很暗。有两个窗,没遮拦,屋外阳光泄进来,照亮了窗下的一片。先看到一个飘着火苗的火塘——这就是永不熄灭的“万年火”,上面有必备的“三角”,旁边有一张低矮粗糙的旧方桌,方桌三面有三张更矮的木条凳。火塘边坐着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老人一见我就站起来,用生涩的汉话邀我坐在条凳上。我估摸老人有七十多岁了——当地的老人看起来要比同龄的外地人年轻一些,80多岁还每天上山打柴是常事。
木料搭建的墙上挂着一些东西:刀、弩、包、衣服、玉米棒……还贴着一些看不清面目的画报纸张,窗子旁还算明亮,侧面靠壁有一铺着深红布片的窄木条桌,上面摆台约15吋黑白电视机(我估摸是黑白的),旁边是一像是20年前产自珠三角的旧功放机,上面似乎是一台DVD、一台稳压器。地板的边角地有一些塑料桶、袋子……窗对面很暗,似乎有近两米高的黑木柜,我估摸这是“厨房”了。地板上有未扫尽的灰,没有垃圾杂物——算是很干净。

小伙子很热情,又有些木讷,他用塑料杯给我上酒,是用勺子在一个塑料桶里舀的,是那种玉米面熬的混浑的“酒飵”,淡淡的,味道不好,我喝完,他又给我舀,我辞谢,他就又请我喝“菆酒”,我知道菆酒很强,就谢绝了,他仍给我舀酒飵,我断定再喝一杯不会影响开车,就接受了。他拿出一个小竹箩,里面放着油炸的面食,形状像油条,但比馒头硬,甜味清爽——是面粉的天然味道。老人拿出旱烟卷,表情为难地说:“吃烟?”“你给吃?”他摇了摇手:“没有纸烟,贵,没有钱买。”我说:“我不抽烟。”他点着火,自己吸,看看火塘,又看看桌子……有两条小狗无声无息地在屋里走来走去,不时到火塘边伏一两分钟,又起身无声无息地走……
我把脚架支开在橱柜边的屋角,用标头18mm端照了几张相。用了遥控器,感光度400。考虑到尊重主人,也为了忠实再现现场,没用闪光灯。后来艾警官说如果拍些屋内什物的细节就更好了,我说:这样做对主人不敬。
全家人的汉语都很生涩,我最大限度地用最通俗的词与他们交谈。老人断断续续地向我介绍他的家庭:他有三儿一女,老伴早死了,其中一个儿子也死了,请我进屋的老二没结婚。照片左侧身影模糊的女人是小儿子媳妇,怀着孕。老二对我说:“我没有媳妇。”他微微低头,神色似乎有些微木然,又似乎并无忧伤,很平静。老三不知在忙什么,不时进来弄火,然后又出去,不说话,我看不清他的脸,清晰的记忆是他穿着运动鞋。这时我看清了老二的模样:脸算清秀,像蒙了一层灰,长头发,很乱。我想:他该有30岁了吧。
坐了十几分钟,我发现旁边多了个孩子,一看,好像见过,再一看,旁边还有一个穿汉服的妇女,也面熟——突然想起来——是在贡山搭车的母女呀!!真是有缘。刚出贡山,一路上孩子们对我们认真敬礼,我们就停车,把准备好的花花绿绿的糖一路散去,留下一路欢乐。这对母女,在路边招手,我便停车,搭了他们。但妇女晕车,一路开得小心。因为停车拍照,到丙中洛街已下午1点半,我们早上没吃早点(很奇怪——不饿!!!???),便停车吃午饭——一人一大碗饵丝,就请他们自己走。妇女说他们去“迪马洛”,我不知道迪马洛。看来这里是秋那桶村的迪马洛。我心中自责,后悔没问清楚,应该捎他们到山下。他们坐三轮摩托来,应该花了不少时间。
母女俩不说话——语言不通,我把兜里的糖全掏出来,大约还剩二十颗,放在桌上,给小姑娘,她很机灵地把所有糖搬到不知哪里去。从孕妇的服装看,他们不像傈僳族、怒族、藏族,倒很像和我同族——白族。但我查过的资料不支持我的判断。
现在想来,真搞笑,竟然连人家的民族、年龄都没问——我是忘乎所以了。
今天像是他家的什么重大日子,女儿也带着孩子回家,我进门前看到门口炉子上煮着一瓦罐东西——罐子的盖形状奇异,可能煮着肉吧。老人和老二多次邀我吃晚饭,住在这里,说晚上有很多人来家里喝酒唱歌跳舞,我当然很感兴趣——这样的机会放塌掉真是旅游白痴!!但艾警官还在山腰,我只好空自遗憾了。
我得走了。我很担心艾警官,他强壮,有涵养,又是警官,无与人冲突之虞(其实这里是太平世界),但山多滚石、虫蛇出没……而且,他长时间不见我,会着急。我说:“我有同伴在山下等我,我要走了。”于是我就告辞。父子俩连声说:“明年再来……明年再来……”,我感到今天一定是他家的重要日子。我送100元给老人,他说:“不要,不要……”推辞了一阵。我说:“你们家呢人好,我喜欢,过年了,你老人家要吃好烟,喝好酒,我送你老人家一条烟、一瓶酒。”他感激地接了。
我在离开时带了两截炸面,准备给艾警官吃。
离开老人的家,向村中心进发,这里有个教堂,必须看看。看到教堂时,我却忘了原先的计划,因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的眼睛、我的心被篮球赛攫住了。
“青那”“石普”两村的后生之间的比赛。比赛进行中,场边来了另一队——骑摩托来的,有点酷。

球场边就是天主教堂,这在当地算较大的。
球场上满是浮尘,很滑。没有队服,没有一条线,但有裁判。是真正“友谊第一”的比赛,没有碰撞,没有推挤,无所谓阵地进攻、联防死守……几乎没有突破,几乎没有犯规——自然也没有任何情绪冲突。看不出哪方领先哪方落后,大比分领先的一方不会显得高慢,落后一方也不会显得急躁。我想:犯规在这里一定是被视为不地道的无耻行径的。这种比赛与国际篮联、NBA……与我所知的任何一种篮球比赛风格迥异,完全是一种礼仪性质的竞争。的确——体育竞赛一定是来源于游戏的。
中场休息时,一位姑娘忙着给两边队员倒水。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也去展示一下身手,来了一个三步急转右手挑篮一个背筐转身进步左手上篮,几乎撞上篮球架,场边发出唏嘘之声——其实我一个也没进O(∩_∩)O哈哈~。正想着要进一球显摆显摆,有人拍我的肩,转身,是一个外面套着麻布褂子的后生,旁边是那位姑娘,右手提着大大的铝茶壶,左手端一杯水,笑吟吟看着我。后生用普通话说:“来!喝一杯!”姑娘就把杯子递给他,他再递给我。我很快活!!用云南汉话说:“多谢!多谢!”就接过来喝——竟然是酒!淡的菆酒——原来他们打球,休息时喝的是酒!我喝完,后生说:“再来!”还是普通话。姑娘就又递过来一杯——不知从哪里变出来的——是酒飵,黄色,我又用云南汉话说:“多谢多谢,我不能喝酒。”“我们规矩是要喝两杯呢。”(普通话)我接过,喝了。后生很高兴。
我————很爽——————————————

有几个旅游者,器材高档,也在拍球赛、教堂,但他们言行谨慎。我可毫无顾忌,700元的新脚架放在球场对面的地上——我从没想过会在此地丢失钱财。
秋那桶无手机信号,这可能是唯一一部电话,两个女孩算得上时髦。

我爬上秋那桶北面高耸的山。脚架重,放在途中当道。这是化外之地,人们道不拾遗。寨子弧形呈现在河边的坡地上,大约有30户人家,耕地很少,种着小麦,应该还有土豆,另一季的主要作物应该是玉米。我用50mm拍了山寨的上段和下段。
秋那桶中段

山下拍的下段尽头

上段


秋那桶三代妇女——这显然是白族服装啊!!??他们纯真的笑容令我感动,可惜没糖了,真该留几颗的………………这是难得有院门的一家。

下山时在村口遇见的老外,漂亮、酷,非常健康,非常快乐。人家那普通话,实在板杂——跟讲她普通话,不得不非常认真,就只怕给咱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抹黑。

秋那桶褪了色的领袖像。
深山里的人们都知道“毛主席”,他们几代人都感“毛主席”解放之恩。这是前年的年历,泛着白,一抹霞,透着红,领袖的衣服泛着蓝,其余都是黑白的。上面有“造福万代”四个字。这是我见到唯一上了锁的房子,这把锁不知是哪个旅游者带进来的,屋里是什么呢?这里应该还保持着上古遗风,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锁是无用的。

下山路上,在一段滑坡斜面小道上遇到一男一女两驴友,一人背一大包,男的把女孩甩在十几米开外,过了滑坡险道,头也不回,酷酷的前行。我好诧异!!他们再往前走还有大坡,我想帮女孩一把,女孩客气谢绝。我问她:“前面那帅哥是你同伴吗?”她说是中途认识的。我很是佩服,合了一影,后来片子竟找不到了。独行侠恐怕都非常与众不同的吧?
我很想再去秋那桶………………我常狠狠地想:一定要走走那段田壮壮钟爱的江边崖壁上凿出的茶马栈道,顺着它走到另一个仙境乌里村。昨天,三个深圳小伙在乌里的村民家里喝了一宿酒,醉倒火塘边,今天也没出村呢。他们把魂丢在了乌里。
流不尽的怒江水,喝不完的傈僳酒。酒的国度,无忧天堂…………有酒幸福无限,贫穷不是痛苦。这就是怒江。
怒江第一弯视频
别笑话老夫,机子差,技术衰,就只能这样子了。要想笑话老夫——有种你自己去,不过千万要小心啊————安全!安全!
',1)">
',2)">
【游山玩水】怒江超级自驾游-树上没鱼-搜狐博客 昆明30余市民组团自驾游怒江 被指“非法入境” 游山玩水 北戴河四夜五天亲子自助游攻略-景点攻略-游山玩水-搜狐社区 行行摄摄图片集-游山玩水-搜狐社区 【欧洲自驾游】欧洲边防人员也嫌贫爱富-行走40国-- 黑剑-搜狐博客 天道 自咏-悠哉悠哉-搜狐博客 游山玩水~~~~~枫桥夜泊 【欧洲自驾游】瑞士:春天与寒冬的距离只需1小时-行走40国-- 黑剑-搜狐博客 叶匡政:《花花公子》没把美国民众导向色情深渊-叶匡政搜狐博客-搜狐博客 莫让人的本能丧失殆尽-独木桥自横-搜狐博客 咽痛咳嗽自疗-Wendy's Blog-搜狐博客 《开心辞典 超级题库 23000题》 - 《引用自香儿的博客》 世界上12座最伟大的超级寺庙(转帖)-草民博客-搜狐博客 站桩养生 - 紫藤树上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云南怒江罢运司机复工无期 司机只想讨回血汗钱-搜狐新闻 怒江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 【转】鲁迅为什么会滚出教科书-没文化真可怕-搜狐博客 史上唯一没当过皇后的皇后-刘秉光-搜狐博客 没到收获季节 外资收获中国羊毛三部曲-叶檀-搜狐博客 过大年我没回家(修改版,附歌曲视频)-财大盲人-搜狐博客 没显示,再发一遍:《北京欢迎你?》-孟庆尧的地盘-搜狐博客 老婆没得奖就炮轰金马,冯小刚忒没气度!-皇城一兵-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