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堂: 养气功的渊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0:11
养气功的渊源
--- 马礼堂大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养气功座谈会上的讲话(马孟昌整理)
今天在座的同志都是气功爱好者,可能也有一部分是气功受益者和气功养生家,所以我们在这里谈气功的时候,就不必在气的定义上多做解释了。
什麽是养气功?
今天  我们所谈的气功和其他气功有所不同,既不是硬气功碎石折铁、油锤贯顶,也不是内气发放、布气治病,而是通过自己的养和练来培育练功者的元气—真气,让真气充实起来,修残补缺,改善血液循环,旺盛脏腑机能,消灭自身疾病,强健身心。这就是我们祖国传统医学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健身益寿的方法,即贯穿在我国五千年儒医文献中俯拾即是的“养气功”。
养气功的来源
养气功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尚书》,尧舜禹诸先贤圣王相授之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研究气功的同道们公认“精一执中”是儒家道统的真传。这几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宋代大儒朱熹解释说:“心者,人之知觉,主于中而应于外者也。发于形气者谓之人心,发于义理者谓之道心。人心难公而易私,故危;道心难明而易昧,故微。”人心就是私心,易于膨胀,所以危险;道心就是与生具来的良心,易昧而难彰,所以显得微小。人的私心太大是会伤害身体的,如奸淫偷盗、伤风败俗、坑蒙拐骗、贪污腐化等,只是一心为了自己的一时享乐,必损寿命。义理(道德)之心,人人都有,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义理(道德)之心容易被私心所占领、所遮蔽,所以帝舜传授大禹要“精一执中”,时刻警惕,去掉私心,保存道心,化私为公,这就是养生大道,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这样做可以达到养气和养生的目的。
孔子则进一步指出养生进修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要求练功者的心态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就是现代气功界所说的意守,佛家谓之止观、设想,黄老谓之“精神内守”。意守是练习气功的第一关,不能意守则难以入静。入静以后才能虑、得,“虑”、“得”二字,既可用以治病,也可用以开发人体潜能和特意功能。自我运气疗法是以我之气攻我之疾,医典文献记载:“其有宿疾,以意并气注之患处,不过三五日必愈。若四肢有病,亦可以意攻之。”这不正是“虑”的运用吗。《中庸》上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之之,故至诚为神。”又说:“自诚明神之性,自明诚神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明显地指出了“虑”、“得”的实质。《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力之极也。”也是形容“虑”和“得”。《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矣。此乃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也是对于“虑”“得”的证明。这说明了养气功呼吸吐纳、吐故纳新,结合肢体导引、动静兼修之大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练习的六字诀、洗髓金经、太极功、行功、站功、坐功、卧功等系列功法。
《黄帝内经》开卷第一篇就是讲解养生之道和健身长寿之方,并用古今之人的寿命不同作了对比,阐明了养生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了人欲健康长寿,必须保养自身的真气,保持真气的正常运行,这样就可以益寿延年。所以张介宾注:“气若得养则必顺从。”特别重视《内经》“真气从之”这句话。张志聪注:“恬淡无为是以志闲而少欲矣;精神内守是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矣;真气从之是以气从而顺矣。”《内经》之 “四气调神大论”更是说明我们应顺应四时节序来调养脏腑神志,则生气不竭,疾病不生。着重申说四时阴阳之变化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生气通天论”论述人身阳气通天气的道理以及阳气与阴精的关系,申述气通乎天,味本于地,从气和味两方面论证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以阴阳的理论,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明人体阳气通乎天的道理,并列举了多种阳气失常后的病变,说明阳气的重要性。由阴阳互根的理论说明阳气与阴精相互为用,相互依存,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论点。圣人传精神,服天气,通神明。“阴阳应象大论”说明人体脏腑阴阳与四时五行阴阳,其象相应。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人体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以及情志活动与自然界多种事物的现象,以五行归类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缜密地联系在一起。总的来说,《内经》之“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有一中心思想贯穿始终,这就是“气”。所以,古人所谓之“道”就是“养气”。故曹真人注《内经》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弛气自定”。
张静虚说:“神一出来即便收,神返身中气自回”。这也是讲的内养功方面的内容。王冰注《内经》说:“知道,谓知修养之道。”马莳说:“道,大道也,天地万物之所同具也。”又说:“以此道而修之于身,则谓之修养之道。”
养气功就是本着《内经》“吸天阳以养气,饮地阴以养血”的原则进行呼吸吐纳、肢体导引、涵养真气等方法来锻炼的。
孟子高唱“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倡“气以直养而无害。”意思是说:处世为人要正直无私,多做好事,这样才能养成浩然之气。他又反复地说:“是集义所生也,非义袭而取之也。”一个人每天做好事,心地正直良善,毫无诡诈,日积月累则正气长存;若只做一两件好事,袭取之,沽名之,也不会有浩然之气。他又说:“配义与道,是无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一个人做事总要合乎道理,合乎道德,有一件事做得心里不平安,正气就消失了。他还告诉人们养气的方法:即“求放心,不动心,勿助长。”这都是关于养气功的文献记载。
老子《道德经》谈养气功的实践,一般人不易理解,所以他自己也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周文王做《周易》,谈阴阳转化,无极太极之原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深奥无穷。连孔子这样的哲人对《周易》下了很大的工夫研究后,也未彻底通明。所以孔子讲:“假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到了东汉时代,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对人类身体内在的探索下了一番工夫,还是不太通俗。其与道家的《性命圭旨》、佛家的止观坐禅、《黄庭经》、《金丹大要》、《张三丰全集》、《黄石公素书》、《太清观天经》、《龙虎上经》.....等等,都是养气功之实践结晶。这些书中的一些成仙成佛之撰述,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庄子、管子关于气功养生的言论我在这里简单引用一些,以证明我不是专讲儒家养生之法,而是挖掘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宝贵之遗产。养气功是我们劳动祖先几千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养生真谛,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管子、医家的《内经》都有记载。管子云:“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次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后,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形劳而不休则蔽,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又云:“定在心中,耳目聪明。”“人能正静者,筋柔而骨强。”“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外无大,所以失之者,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足。”上述皆养生之真言。
养气功为什麽能够治疗疾病
养气功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的预防为主的治病防病之良方,《黄帝内经》上说:“上工治未病。”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国古代称医生为“工人”,《黄帝内经》认为:上等的医生明白疾病发生的过程和传播途径,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就预防之,消灭疾病于未发之时。古人明白人之所以生病与内伤外感有关,为了防止四时不正之气对于人体的侵犯,提倡轻视荣华富贵,每天安分守己,乐知天命,免受七情的干扰,顺应四时节序的变化。这样即无外感,又无内伤,真气充满于机体而正常运行,则怡然自得,心宽体壮,真气现于面则面色神丰,溢于背则体健筋柔,施于四肢则动作矫健而灵活。所以岐伯告诉黄帝“病安从来。”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正气充盈,邪气自然不能侵入。
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亲眼所见诸多疾病缠身的患者中,没有一个不表现有气血亏虚症状的,或是面黄肌瘦,气短声微,或是外强中干,周身乏力,虚浮于色等。同样环境之下易患感冒的人,正气必虚。在诸多的致病因素中,尤以七情伤人最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惊恐伤肾。凡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无不以避免七情干扰为要,胸怀坦荡,视富贵如浮云,不做过分之想,不为无益之忧,所以身体健康,不易生病。胸怀狭隘的人,贪心过重,注重名利,处处不随心,整日为七情所扰,很容易生病。所以说,上等医生治疗疾病先治心。俗话说的“三分治疗七分养”也是这个意思。
若想通过练习养气功祛病健身,首先要做到“知天命”、“思无邪”,要保持心地良善,正直无私,毫无恶意,这样则会正气生,邪气去。病已发者,求治之法,《内经》记述颇多,我这里仅介绍一个治疗肾病大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东,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意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为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主张“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通焉。”唐代孙思邈云:“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调息失宜,则诸病尽起。”又云:“和神养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心中,以鸿毛着鼻不能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孙思邈还创编了六字诀养生法卫生歌,云:“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四定收金润肺,肾吹唯要坎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勿出声闻耳内,功效尤胜宝灵丹。”《苏东坡全集》第十六卷也记述有一些养生之良法,此不备述。宋代出版的《圣济总录》云:“其有宿疾,但用意并气注之患处,三五日必愈。若四肢有患,亦可想以气攻之,其病随散。”曹元伯的《保生密要》,高濂之《遵生八笺》等宋元明清儒医著作有关气功之记载,可谓汗牛充栋。业医者非儒,急于求近功,遂置气功于门墙之外。释道两家缀拾之成为不传之密典。巫医练之有恒,小有成就能发气治病,略有感通,便误传为神奇,走入迷信。
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有云:“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口四、呵、嘘、嘻也,皆为长息吐气之法。”龚廷贤著《寿世保元》云:“以呼字泻脏腑之毒气,吸气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
我幼年患病习静坐法,追求明心见性,肺病好了,也同时出现了一些特异功能。后来密交常玉章先生,又授以性命双修之密法,并对此下了一番工夫,身上有了一些变化,很有收效。拜普照老人为师后,才恍然于性命之学,获得养气功之大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使难,古圣之贤,都反对索引行怪,所以孔子不谈“乱力怪神”,而谈大学之道,以诚意正心入静为修养之方,以乐命知天,安分守己,思无邪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为宗旨,坦荡胸怀,无忧无惧。正如《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我一生本着上述信条,坚持修养之法,虽历经忧患,饱受艰辛,仍精神不惫,身心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