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者﹕内地防震退步30年 汶川未必适合再建城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0:50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天灾?人祸?浩劫后不少人心中都有个问号。地震前刚好在四川完成地质调查的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陈龙生表示,中国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重地震预报,曾动员学生留意地下水变化,但改革开放后反而停止,地震预报工作较30、40年前退步。有专家亦指出,出事的汶川本身经常发生大型地震,不适合城?建设。
唐山震后动员学生留意地下水
去年在四川完成长达3年地质研究的陈龙生,昨日在香港电台《香港家书》中表示,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内地曾动员全国中小学生,每日观察学校的井水水位和水质的变化,以监控地震,但数年后内地改革开放时便停止了动员。
他忆述在四川研究地质时,由成都起步,经都江堰进入汶川地区,沿途公路都是依河而建,另一边却是悬崖峭壁,该处松散的沉积岩层又容易塌方,相信地震中通往灾区的道路应因塌方而完全堵塞,重型机械不能进入灾区。
“中国近几年虽然经济起飞,但城乡之间生活质素差距却增大……两地的地形和人文条件恍如两个世界。”陈说,已极为现代化的成都,一般建筑物应合乎抗震要求,但一过了都江堰市进入龙门山,所见的都是一些古旧破落的村落,肯定没有任何抗震准备。
陈龙生慨叹,从事地质工作要有好的理科基础,更要到野外受天气煎熬,愈来愈少学生有志投身,现在差不多全球都在闹地质学家荒。
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张利民在港台《星期六问责》中则指出,虽然今次地震威力暂时难以评估,但在1976年8月四川内亦发生了烈度超过10度的地震,30年代亦有类似地震发生。
建筑物增一度防震 成本增两成
现时内地法律规定,地震带的建筑物,要基本符合7度的防震标准,远比10度为低,恐是大量楼房倒塌的原因。
但他解释,建筑物每增加一度的防震能力,建筑成本就要增加两成,而要达到9级、10级的防震能力,成本增幅巨大,而基本上10级地震带只可建筑必要基建(如公路),未必适合建。
他称内地应考虑重新评估川西地质条件,再检讨建筑物防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