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亮点的教学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6:01
作者:会飞的鱼 日期:2010-1-25 21:12:00
作文亮点的教学设想
张悦群
(一)强化亮点意识。让学生明确写作文打造亮点作用与意义(详见本文开头),强化学生的亮点意识。让学生明白作文如同产品,没有亮点就没有卖点;考试作文没有亮点,就得不到高分。鼓励学生用智慧打造亮点,用亮点点燃智慧。
(二)理清亮点外延。本着全面理解作文亮点的目的,可从不同的角度梳理作文亮点的外延。1.从大小角度看,有涵盖全篇的亮点,如立意深刻;有某个局部的亮点,如点题明旨。2.从过程角度看,有写作前期的亮点,如选材别致,有写作后期的亮点,如书写漂亮。3.从文章部位角度看,如标题亮丽、开篇诱人、主体分层、结尾精致等。从表达方式角度看,有记叙(如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描写(如白描、细描)、抒情(如叙事抒情、写景抒情)、议论(如归谬法、反证法)等方面的亮点。4.从内容与技巧的角度看,有内容方面的亮点,如文化丰富、感情动人,有技巧方面的亮点,如彩线串珠、诉说成篇、文采斐然。5.从数量多少角度看,一篇文章有几个亮点;一篇文章可以只需要一个亮点,如小标题出奇制胜(《沙漠变绿洲》一文用了三个顶真式的小标题,“沙漠中的孤独”“孤独中的渴望“渴望变成现实”)。
(三)分解亮点小类。达尔文说,世界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帮助学生打造亮点,重要的是在操作层面,即教给学生打造亮点的方法。据此需要根据打造作文亮点的方法,分解每个亮点的小类。如“立意深刻”这一亮点,可分为“由小见大”“平中求奇”“因中探因”“反思现实”“反观历史”“反唱话题”“反批权威”“反论常理”等小类;再如“大气磅礴”这一亮点,可分为“选材国际国内大题材”“采用激情洋溢大手笔”“揭示人生灵魂大主题”“展示穿越时空大境界”“表现超越常人大智慧”“颂扬英雄壮烈大精神”等小类。在分解的基础上再出示优秀作文,便于学生模仿与创作。
(四)升格亮点过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错理论”与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背面敷粉”的观点,从病文入手,设置四道升格过程。第一,通过“病文呈现”让考生“视错”;第二,通过“病理诊断”让考生“知错”;第三通过“升格思路”让考生“改错”;第四,通过“升格文章”让考生“防错”。下面请具体审视一下这种四道程序构成的升格机制。
这样,引导考生“视错”“知错”“改错”“防错”,历阶而上;从反面“强化”(警示、否定、修正)错误,易于达到“以反显正”的目的,其攀登成功的机率与效果大大高于“以正显正”。
“讲究文采”教学策划
(一)让学生观赏投影,明确讲究文采的意义。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同样写一个人,叙一件事,论一个理,平庸之作平淡无奇,毫无文采,优秀作文却是流畅明丽,文采斐然。读有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文章,味同嚼蜡,难于下咽。从阅读心理来看,有文采的作文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浓厚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美感。
(二)师生共同修改文段,教师点拨要点。
1.用活相关词语
(原文)路的两旁漂浮着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的古道。一束光芒从天际射过来,照射在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那边,它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一串串脚印留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
(修改)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一束极细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投射在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那边,它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一串串脚印洒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
(点拨)用“氤氲”“印”代替“漂浮”“留”,强化动词的表现力。在“雾气”“光芒”“天际”之前加上“白色”“极细”“遥远”等修饰语,强化名词、形容词的表现力。将“悠长”改为“悠长悠长”这一叠词,使得中心词“古道”富有形象感。
2.综合多种句式
(原文)我们的汉语充满了丰富的含义,有着其他语言所不能具有的意蕴,能传达深刻的哲理与特有的文化,所以,我们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母语。
(修改) 雄浑壮阔、气度雍容、简简单单的汉语告诉我们的竟是如此宽广的胸襟!传达给我们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们如何不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母语?
(点拨)前两个句子是感叹句,后一个句是反问句。第一个句子的主语的定语由三个四字句式构成,齐整,铿锵,并赋予主语“汉语”的丰富的内涵。
3.引进古代诗词
(原文)江南美,江南真美好!古代有不少文人都写诗都写到江南,都歌颂过江南。江南的美,非常别致,非常突出,人们记在心里,永远难忘。
(修改)江南美,无论是歌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亦或是陶醉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说的江南的美,那美落在无数人的心坎上,化出水样柔情。你看见了吗?江南的美在眷恋者的笔尖舞蹈,在热爱者的梦里流淌!
(点拨)仅用“真美”“非常别致”“非常突出”之语表现江南的美,抽象,笼统,没有任何文采,也没有任何美感,而恰当地引用古代诗词来代替它们,不仅具体,生动,蕴藉,而且富有文采。
4.化用古代诗词
(原文)五月十六的晚上,有一点风。天空的月亮照耀在江上,非常耀眼,非常美丽,引发人无尽的想像。
(修改)这是一个惠风拂面的晚上,五月十六的大潮很快涨了上来。月亮挂在毫无云彩的苍穹之上,江面上仿佛洒下一大片金子,想必今晚浩瀚的东海也与脚下的江水一般灿烂吧。
(点拨)主要化用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长天一色无纤尘”“春江潮水连海平”之类的诗句,同时也化用了汪静之《惠的风》中的意境,使得长江夜景充满诗情画意。
5.聚集文人雅士
(原文)那就把江南的美丽留给明天吧,把江南的文化与江南的一切留给明天吧。一旦留给了明天,那江南的旖旎的美,会让古人、今人、后人收获一次次超脱岁月的共鸣与感动。
(修改)那就把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留给明天吧!那就把柳永的江南,孔尚任的江南留给明天吧!让明天的江南仍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浆声灯影,让明天的江南仍有余光中、席幕容的缱绻乡愁。或许,那旖旎的美,会让古人今人后人收获一次次超脱岁月的共鸣与感动。
(点拨)“把江南的美丽留给明天”“把江南的文化与江南的一切留给明天”固然表达“留给明天”的主题,但是,抽象,笼统,没有文采,而恰当地聚集“小杜”“苏小小”“柳永”“孔尚任”等人来“江南文化”,不仅生动,蕴藉,而且富有文采,给人以丰富的想像。
6.想像神奇意象
(原文)妈妈轻轻地拍着我,一下一下。没有任何话语,只是拍打。突然,有些意外的,我好像流泪了。一种幸福的感觉顿时涌向心头。
(修改)妈妈轻轻地拍着我……我好像流泪了。那种感觉恰似山间潺潺流过的小溪,隆冬过后的第一场春雨,那么安静,那么温柔。
(点拨)将“一种幸福的感觉顿时涌向心头”的心理状态,想像为“小溪”“春雨”等美丽的意象,诗意洋溢,文采斐然。
(三)布置作文。
以“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的文采。
[例文]
听 雨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便开始在慢慢沙化。于是就怀念起那瓦屋的雨声。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声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哦,我在雨声中相约的竟是已隔了时空的自我,它在讲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问自己,我是谁?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吗?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雨声依然在响,像我真实的心跳……
[教后点评]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如无文采,作文就难以感染人。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而平淡刻板的述说,只会抑制人的大脑神经,给人以催眠作用。无怪有人说:“读有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食之不得下咽。”历年中考中的失败之作,多是词语贫乏,句法呆板,用语不当,行文啰嗦,语言没有文采,缺乏动人心弦的力量,将之归入低档作文,得不到分发展等级,理固宜然。怎样使作文富有文采呢?1.注重形象描摹,充满诗情画意;2.注重用词选字,表现传神魅力;3.灵活运用句式,营造活泼语境;5.运用远距离联想,用活修辞手法;6.借鉴诗词佳句,融入警句格言;7.注重口语特点,介入幽默情趣。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遵循高尔基在《家庭美育》中提的要求:“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动听。”因为只是准确才能使人信;只有明晰,才能使人晓;只有动听,才能使人易于接受。
“设置线索”教学策划
(中等作文呈现)
师:上次我们做了一篇话题为“人情”的作文,今天我们来修改一篇作文。
生:(阅读下文)
人情
邗江中学 王海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刀: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
我背着小男孩,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我不理会他的讲话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呆多一刻。
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了一阵药味。我疑惑地询问我的母亲。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儿子送回家。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感化,我应该向你学习。”
我的眼睛有点湿了,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真情的感化。
(作文特点评析)
师:大家觉得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
生1:本文层次清楚,主要分两层,(一)“我”在借钱为母亲治病的路上碰到迷了路的王医生的小孩,经过思想斗争送这个小孩回家;(二)王医生受到“我”的感化后主动到“我”家免费为“我”母亲治病。
生2:文章中心鲜明,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真情的感化”的主题。
生3:其实,真正感动读者的是精彩的心理描写,即“我”在是否送小孩回家的思想斗争。
(作文升格思路)
生4:老师,您说这篇作文在中考阅卷时能评多少分?
师:能评二类文的分数,即50分左右。然而,如果注意亮点打造,它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生5:怎么打造亮点呢?
师:巧妙设置一条线索,贯穿文章首尾。
生6:老师,什么是作文线索?您能同我们讲一讲吗?
师:线索是按照作文的运行规律把所要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载体。线索当然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当然要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展开,有利于文章中心意思的表达。
生7:线索包括哪些类别?
师:一般有下列几种类:1.以某一事物为线索,2.以某一事情为线索,3. 以某种感情为线索,4.以时间变化为线索,5.以地点转换为线索,6.以某一语句为线索。
生8:我们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好呢?
师:首先要知道,线索设置要与文章内容与表达和谐统一。王海同学这篇作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晚上,能否选择月亮做这篇文章的线索。
生9:月亮,倒很美。只是怎样让它成为全文的线索呢?
师:(沉吟片刻)我想在四个地方动脑筋。一是将题目改为“月若有情”,在其中嵌入“月”字,让月亮做全文的线索。在开头、结尾以及文中某一个合适的地方增加月亮的描写。
[范文]
月若有情
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无余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刀: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
我背着小男孩,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我不理会他的讲话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气。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了一阵药味。我疑惑地询问我的母亲。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儿子送回家。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感化,我应该向你学习。”
我的眼睛有点湿了,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真情的感化。
我的眼睛有点湿,我推开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多明智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真情的感化。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也会引吭高歌的。
[教后点评]
写作文要注意正确运用线索,下笔之前要想清楚,动笔之时要写正确,修改之时要弄明白。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线索分明。
线索,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把所要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有机整体的载体。线索当然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当然要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展开,有利于文章中心意思的表达。写作文要注意正确运用线索,下笔之前要想清楚,动笔之时要写正确,修改之时要弄明白。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线索分明。
“感情真挚”教学策划
(病文呈现)
(一)讲述“情感真挚”这一亮点的作文意义(中学生作文固然要使情感动人,更要使情感真挚,否则正如冰心所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二)呈现一篇作文,让学生当场阅读。
提 子
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爸爸妈妈一贯宠爱我,无论多贵,只要对我有好处,买!到了九年级,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提子,只有在大超市才买得到,且价格不菲。但提子好啊,所以爸爸还是有空就买给我。爸爸爱我。
可是,爸爸每次买提子回来总会被妈妈大骂一通,原因是十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坏的。为什么不买好一点儿的,妈妈当然生气。
提子好的由我吃,坏的我妈吃。每次妈妈都是充满笑意地看着我大嚼大咽。因为妈妈爱我。
后来我开始疑惑,爸爸又不笨,为什么每一次都买一些不好的提子回来呢?我下决心跟踪他几天。原来不是这样:爸爸真聪明。几次,爸爸买的提子每一个都很好,应该不会被妈妈骂,但当妈妈回家后还是又骂了爸爸,我才看到原本妈妈的提子又有几个碰坏了。当爸爸正在“碰坏”最后一个提子时,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门外的我看到爸爸脸上甜蜜的笑容。这了一会儿,妈妈来拿“坏提子”吃。
我有些不知所措,咬着酸溜溜的提子,难以下咽。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明白了。贵提子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提子出现了,妈妈就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我于是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提子一分为二,我不能永远被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
就这样,这样一份静悄悄的,沉甸甸的爱在我家传递着,以前、现在、将来,绵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提子,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提子。
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
爱在家中传!
(病理诊断)
(一)评析主要优点:文章通过提子在“传递”中分享的事情,表现出父亲对妈妈和“我”的爱。这个提子既是线索之物,又是一个承载爱意的意象。“我”既是爱的接受者、传递者,也是故事的见证人。
(二)指出四处缺陷:但是,这篇文章某些地方感情表达不够真挚,有矫揉造作之嫌。
第一,有的地方感情表达过于夸张。首先,母亲为父亲买了几个坏提子而生气是可能的,不应该“总是大骂不已”,倒像一个悍妇形象。但若是悍妇又怎能表现“爱的传递”这一主题呢?显然母亲的生气之情过于夸张了。其次,“我”为坏提子一事跟踪爸爸,想替母亲解除对父亲的误解,在叙事之中表达对父母的爱,但这一举止,不符合一个九年级学生的身份。九年级学习紧张,到了“后来”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跟踪爸爸买提子呢?
第二,有的地方感情抒发随意淡化。妈妈总是吃坏提子,“我”毫不在乎,却“大嚼大咽”好提子,不像一个经受教育过的九年级学生,更不像一个受到母爱滋润过十六七年的儿子。
第三,有的地方感情表达偏离情境。“咬着酸溜溜的提子,难以下咽”,适宜抒发痛苦或悔恨之情,用来抒发发现爸爸那么爱母亲之后的感慨,偏离情境。
第四,直抒胸臆前后脱节,结尾先说“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然后直抒胸臆“爱在家中传!”,前后脱节不衔接,感情升华是好事,但硬加上去不行。诸如此类,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作者对写作对象缺乏深刻而真切的感受或体验,以致一些地方缺乏真情实感。
(升格思路)
修改第一处缺陷:降低母亲为父亲买了几个坏提子而生气的感情程度,如“总会被妈妈骂上几句”“总会被妈妈责怪几句”。
修改第二处缺陷,降低“我”为坏提子一事跟踪爸爸的力度,使“我”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身份。
修改第三处缺陷,强化妈妈吃坏提子,“我”心里不自在程度,如“我总是谦让不过她”。
修改第四处缺陷,纠正偏离情境的感情抒发,将“咬着酸溜溜的提子,难以下咽”改为“咬着既甜又酸的提子,感慨不已”。第四,使直抒胸臆在语境中前后衔接,结尾在“爱在家中传!”后面加上“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更在一个大家中传”。
(升格范文)
传递着动人的爱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到了九年级,爸爸妈妈对我更是宠爱,无论多贵的东西,只要对我有好处,买!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紫提子,只有在大超市才买得到,据讲是进口的,价格不菲。但提子好啊,所以爸爸还是有空就买给我。爸爸爱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每次买提子回来总会被妈妈责怪一番,原因是十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碰坏了的。这么贵的东西还不买好一点儿的,妈妈当然生气啦。好的由我吃,坏的我妈吃,每次我都谦让不过她。看着妈妈笑着望着我大嚼大咽提子的模样,我实在非常感动:母亲居然这么爱儿子!
慢慢地我开始疑惑,爸爸又不笨,为什么每一次都买几个不好的提子回来呢?那一次一个不小心,被我知道了。那一天,我发现爸爸买的提子都很好,肯定不会被妈妈怪了。但当妈妈回家后还是责怪爸爸,我才看到又有个几提子碰坏了。当爸爸在阳台上“碰坏”另一个提子时,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门外的我看到了爸爸脸上甜蜜的笑容。这了一会儿,妈妈来拿“坏提子”吃。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咬着既甜又酸的提子,感慨不已。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昂贵的紫提子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的提子出现了,妈妈自然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于是我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把紫提子一分为二,因为爸爸有胃病,不吃提子。我不能永远被爱,不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
就这样,这样一份静悄悄的,沉甸甸的爱在我家传递着,以前、现在、将来,绵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提子,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提子。
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
醒来发现梦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更在一个大家中传。
爱在家中传!
[教后点评]
《新课程标准》认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本节课通过“感情真挚”这亮点打造活动主要有两个教学目的:
一是让学生明确了解“感情真挚”的基本意义:抒发感情要有真实感、真诚感,没有附加感、装饰感。情要真,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别人,引发读者共鸣。
二是让学生深刻了解抒“感情真挚”的四大忌讳:感情抒发不能过于夸张,过于夸张的感情不符合人物身份或语言环境,是矫情的表现。感情抒发不能随便淡化。感情抒发要自然,要恰当,不能随意减轻抒情力度。感情表达不能偏离情境,如偏离则是明显的虚情假意。直抒胸臆不能前后脱节,避免结尾直接抒情,前后脱节,不够自然的现象。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情感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情感是碰撞出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作者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在考试作文中,若能让老师溢出眼眶中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那么,怎样才能以情动人呢?首先,作者必须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要写好文章,必须关心时代,投身社会,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同时,要注意调动起多种心理功能,观察外物时,要注意体验;深入感受时,要展开联想,进入想像,把情感充分激发起来。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其二,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提炼浓缩。只有生活味的情感才能打动人,但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一定能打动人。一篇只是表达肤浅的粗糙的、庸俗的情感的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情感生活味应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富有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情感。
震 撼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按照惯例,我们要去参加升旗“形式”。说它为“形式”,是因为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已经不愿在此时唱国歌,甚至不会唱了。“形式”,依然按照步骤进行着,只是今天校园外多了几声挖土机的嘈杂罢了。不知是我们的萎靡状态“感染”了喇叭,还是挖土声过于嘈杂,反正喇叭是那么地有气无力。“向右转45度。”主持人无力地吼着。队伍也如风划过沙做的塑像——一下子全散了。我们懒散地挪动了几下小碎步,队伍蛇形般扭动了起来。
“下面进行升国旗仪式。”主持人说道。喇叭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是挖土机的嘈杂声却更加大了。“该死的农民工!”我不禁抱怨起来,“难道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点吗?连这点道德也没有,难怪受人歧视!”
“下面升国旗奏国歌。”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了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
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立定在那里,顿时,我震撼了。
如果说,刚才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国歌乐响起,校园内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我和同学们挺直了自己的身体,士气昂扬地唱出了国歌声……
【同学怀疑】
小组长:这篇作文写得真实不真实?
同学甲:真实。
小组长:写得带劲不带劲?
同学乙:不怎么带劲。
小组长:“震撼”怎么不带劲呢?
同学丙:好像是描写不到位。
小组长:哪里描写不到位?
同学丁:就是在“震撼”的地方。
小组长:是不是这样?我们还是想请教老师讲一下吧。
【教师解疑】
写人记事,少不了具体描写;记叙文中的具体描写就是创造意象。一篇叙事文章的开篇、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高潮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作者通过描写乃至特写镜头的设置,创造传神的意象。这种意象,既可为高潮推波助澜,又可替作者抒发感情。上文写农民工在升国旗时的庄重表现与高唱国歌的行为,固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材,但由于在高潮部分缺乏传神的意象描写,所以难以具有震撼力。
【师生修改】
小组长:刁老师,您讲得真好:记叙文应该注重意象描写,在文章的高潮部分更应该注重描写传神的意象。那么,这篇文章怎样进行意象描写呢?
老 师:抓住关键句“立定在那里”进行想像。“立定在那里”到底是什么模样?能叫“我”震撼?
同学甲:一脚悬空,可他丝毫没有摇晃。
同学乙:两只手牢牢地抓住了脚手架上的钢筋,呈现出一种飞的姿势。
同学丙: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嘴角仍带着笑容。
同学丁:像浮雕一样定格在湛蓝的天空中,表现出大鹏展翅的形象。
老 师:想像得好。真是意象来自想像。再把下面“我们”同学齐唱国歌的情景想像一下,看能想像出什么精彩的意象来?
同学甲:于是整个操场上的歌声,像汹涌的浪涛一样,洪亮地响起来了。
同学乙:这洪亮的声音,如同浪涛一样响彻云霄。
同学丙:在浪涛的狮吼声中,山岩被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同学丁:奔放的旋律让灵感与激情肆意进发。犹如清夜闻钟。
【作文训练】
修改“震撼”一文,注意高潮部分的意象描写,将其升格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震 撼
星期一早晨,按照惯例,我们要去参加升旗“形式”。说它为“形式”,是因为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已经不愿在此时唱国歌,甚至不会唱了。“形式”,依然按照步骤进行着,只是今天校园外多了几声挖土机的嘈杂罢了。不知是我们的萎靡状态“感染”了喇叭,还是挖土声过于嘈杂,反正喇叭是那么地有气无力。
“向右转45度。”主持人无力地吼着。队伍也如风划过沙做的塑像——一下子全散了。我们懒散地挪动了几下小碎步,队伍蛇形般扭动了起来。
“下面进行升国旗仪式。”主持人说道。喇叭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是挖土机的嘈杂声却更加大了。“该死的农民工!”我不禁抱怨起来,“难道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点吗?连这点道德也没有,难怪受人歧视!”
“现在升国旗,唱国歌。”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笔直地站在了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
一个脚手架上的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一个好站的地方,他一脚悬空,可丝毫没有摇晃。两只手牢牢地抓住了脚手架上的钢筋,呈现出一种飞的姿势。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脸上定然写满了“辛苦”,可嘴角仍带着笑容。整个形象像浮雕一样定格在湛蓝的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庄严的造型。面对着这幅蓝天中大鹏展翅的形象,我被震撼了。
如果说,眼前这一幕是对我的一次强烈震撼;那么,接下来的耳边的一场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大洗涤。国歌乐曲响起,操场上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伴随着这一阵歌声,我心灵的污垢在一层层褪去;我犹如清夜闻钟,又如同受了当头一棒。我和同学们挺直了自己的身体,纵情高声唱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顿时,整个操场上,像汹涌的浪涛一样,蓦然响起一片狮吼般的国歌声。这肆情奔放的歌声,满山遍野地响起,直上蓝天,响彻云霄。此时此刻,我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满腔的热血全都沸腾起来。
[发散警示]记叙文行文的高潮部分是作者观点、情意与思想表达最集中与最有力度的地方,此时此刻运用典型意象表现作者的观点、情意与思想,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写好记叙文高潮部分的意象非常重要,一要典型,即能集中承载作者的观点、情意与思想;二要合理,不能矫揉造作,以免适得其反。
意象,就是作者把主观倾向与思想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形象。固然,作者的情、思、理可以直接通过议论来表达,但远不如意象表达效果好。因为“形象大于思考”,意象承载思想、感情的能力远远大于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方法。作者借助联想与想像,通过具体的物象的状摹,表现抽象的情、思、理。能使读者产生更为和谐的感情共鸣,能给读者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能使文章主旨深远,寄意深刻。进而让人深省,使人深味;从中接受启迪,得到教益。作文中意象用得好,写得传神,能创造美丽动人的画面。一则传神的意象,犹如像一盏明灯,照亮全篇;几则传神的意象,就像几盏明灯似的前后遥相呼应,辉煌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