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食物相克的虚实面纱---养生美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1:24
揭开食物相克的虚实面纱
食物相克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
在我国东汉时代的大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有48对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如螃蟹与柿子、葱与蜂蜜、甲鱼与苋菜等。这些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要是二者同食,双倍的寒凉易损伤脾胃,尤以素质虚寒者反应明显。从医学营养学来说,螃蟹中的蛋白质是比较多的,而柿子中的鞣酸(所含的涩味)也很多。当蛋白质碰到鞣酸就会凝固变成鞣酸蛋白,不易被机体消化并且使食物滞留于肠内发酵,继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现象,古人即根据这种现象作出了螃蟹与柿子相克的结论。
中医食疗理论认为,食物也与中药一样具有寒、凉、温、热四气和咸、酸、甘、苦、辛五味等食性;而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果将食性完全相反的两种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相互抵消其食疗效果。
例如温、热性的狗、羊肉就不能与寒、凉性的绿豆、西瓜同食;不同体质的人吃不同食性的食物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脾胃虚寒的人吃苦瓜、西瓜、绿豆等寒凉性食物时可能引起腹泻拉稀;相反,体质偏热者若进食生姜、胡椒、酒等温热性食物,则无异于“火上浇油”;此外,不同疾病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也有一定讲究。这些都是中医食疗配方中应特别注重的原则,与中药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是同一个道理。也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基础。
因此可以看出,食物相克也是五千年中华养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源于食疗保健养生实践和生活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