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金刚经》玄妙的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8:57
 揭开《金刚经》玄妙的面纱
--以白话逐句解构《金刚经》的奥秘.
作者:云端沐月  发表日期:2010-5-16 16:09:00           以鸠摩什罗本《金刚经》为蓝本,同时也参考了玄奘本等《金刚经》其他版本,对《金刚经》的经文进了分析和白话译解.逐品发表,欢迎对《金刚经》感兴趣的朋友加入讨论,斧正。。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
  
  如是我闻,意思是我这样见闻。一般佛经的开头都会有这几个字,表明以下经文的内容都是阿难在佛陀身边的见闻,阿难何许人也?他是佛陀的堂弟,常追随在佛陀身边,因其记忆力超群,又被誉为博闻第一,所以佛曾经说过什么法义阿难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佛经开篇总以阿难的口吻说“如是我闻”,以示正宗及权威。
  
  
  
  
  经文白话:
  
  我这样见闻,有一段时间,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有一次,世尊在吃饭的时间,穿上僧衣手持乞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城里,按顺序挨户乞讨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起衣钵,洗完脚,铺好席垫而坐。 
  
  
  
  
  分析:
  
  这本经中,佛陀不是高高在上,他也亲自去乞食的,那时候的比丘,托着一个钵,挨家挨户去乞食,就站在人家的屋檐下,绝对不会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讨好的话,就是默默站一会,反正看看人家给不给,觉得不会给了就去下一家,直到钵满或认为足够了,就会回去,当然,讨不到也只好回去饿肚子。那时候比丘是不穿鞋的,所以回去之后要洗脚。本经属于大乘早期作品,与后期作品中佛陀讲经大地震动、大放光明、威仪万方、高高在上有所不同。这时候的佛陀还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乞食回来,洗了脚,铺好了垫子,坐好,开始给弟子们传授道理。
  
  待续。。。  
作者:鸵峰居士 回复日期:2010-05-16 16:22:09 
    我这个人从小多病希望得到佛光普照一下.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6 18:32:40 
    回驼峰居士,根据《阿含经》的记载,佛陀自己有也背部的疾患,发作时也是剧痛难忍,当佛陀在得知自己祖国被灭,亲人被杀戮时,也头痛三日.佛陀的辞世,也与吃了不恰当的供养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有关.
  
  佛光的作用,恐怕更多地是用于照亮心灵。
作者:骚离骚 回复日期:2010-05-16 18:41:27 
    佛光的作用,恐怕更多地是用于照亮心灵。------------支持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6 18:53:09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注:
  
  须菩提,与阿难一样,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解空第一,在《尼柯耶》(阿含经)经典中,须菩提极少出现,关于他的记述并不多,但在大乘经典中则常出现。
  
  护念:与我们常听到的上帝保佑的“保佑”是同一个意思,佛、菩萨、诸天等保护佛教徒,使不遭受各种障害。在本经作关怀解。也可作守护心念解,但本经显然不可作此解。
  
  菩萨,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求道求大觉的人。
  
  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男信女,指喜好佛教的人。
  
  住:是保持。。。状态。
  
  
  经文白话:
  
  这时,长老须菩提在众人中站了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地对佛陀说:“难得的世尊,您善于关怀众菩萨,善于教导众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起要获正觉的决心,应如何修持,如何使烦恼彻底止息?”佛陀答道:“很好,很好,须菩提,正象你所说的那样,我善于关怀众菩萨,善于教导众菩萨,你现在认真听好,我给你说说,善男子,善女人,发起了道心,应这样修持,这样使烦恼彻底止息。”须菩提说:“好的,世尊,我乐于聆听你的教导。”
  
  
  思考:“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在南怀谨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对于此句中的“善护念”是这样说的,“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行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可以看出,“善护念”在南老看来俨然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许“护念”确实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但在本经中,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善护念”仅仅是善于关怀爱护的意思,一点点修行方法的意思都没有,因为在这句经文中发出护念这个动作的主体是佛陀他老人家,不是须菩提,不是诸菩萨。如果以使动用法来解释,说如来使诸菩萨善护念,虽解得通但很勉强,更为重要的是,后面还有一个对偶的句式“如来善嘱咐诸菩萨”,如果“善护念”是使动用法,“善嘱咐”也应该是,这句就要解作,如来使诸菩萨善嘱咐了,不通!。
  
  
  
   
作者:doctor_liwei 回复日期:2010-05-16 19:42:44 
    谢谢我们是应该找到一种心灵的依托
作者:内蒙东临 回复日期:2010-05-16 19:52:24 
    我来顶顶啊,楼主写的好!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6 23:02:04 
    谢谢内蒙东临和骚离骚朋友的支持。
  
  对于doctor_liwei朋友的说法,我这么看,心灵的依托,照我的理解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是一种希望,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动力和力量的来源。有时候即使是虚假的,也能产生这样的作用,比如《望梅止渴》的故事。
  
  而对于解除现实生活动的烦恼而言,用慰藉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对一个饥饿的人说:“面包总会有的”,不如告诉他怎样去获得面包。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8 12:52:11 
    自己顶一下,有时间再接着发。
作者:今夜只做情人 回复日期:2010-05-18 13:20:28 
    顶起来~~~~
  楼主继续~~
作者:尘土涟漪 回复日期:2010-05-18 14:23:54 
    支持法布施,愿将此功德回向世间众生!
作者:冷漠看客1984 回复日期:2010-05-18 18:27:40 
    《金刚经》是疑伪经,双-5,不解释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9 13:25:34 
    回冷漠看客1984朋友,如果说金刚经是疑伪经,请在大乘经典中找出一部非疑伪的经典。
  
  从原始佛教的角度看,大乘非佛说,非佛说的经典自然就是伪经。
  
  不过,佛陀也曾说过,以自为岛,不应因为是经典或者老师所说的就认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金刚经所说的道理是否正确。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19 23:03:59 
    更正一个笔误,“以自为岛”就为“以己为岛”
  
  全句为“以己为岛,以己为归,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是佛陀临终的遗言。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2 09:30:21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
  我,我们经常听到“灵魂”这个概念,如果我们认为“灵魂”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就是一种有我的观念。我,是印度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音译阿特曼、阿坦么。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有以下性质特点:永远存续(常)、自主独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佛教认为一切事物为因缘起,非实有,反对有我的主张。无我的主张是佛教三法印之一,是佛教法理的核心内容。
  
  众生相,众生:指聚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相,相状;相又作想,概念、观念之意,本经中,相的意思多指将事物的相状视为实体的妄想。众生相,是指把五蕴合聚而生起的生命现象视为实有。又,众生泛指有情识的生物。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是所谓的四生,指有情识的生命的四种产生方式卵生、胎生就不说了,湿生,即是在沼泽草丛等润湿之场所繁殖滋生的生物,比如蚊蝇,飞蛾、蛇,等。。化生的含义比较玄,来无踪去无影,化生的生命死后连尸首都不留,在现实中并没有实例。估计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蝴蝶,的“化”就是化生之义。
  
  非有想非无想,又叫非想非非想,是禅定中最高的境界,当悉达多向老师郁陀罗仙学得并达至此定时,认为仍“不离情爱”,不是真正的解脱,谢绝了老师的热情挽留潇洒转身而去,继续踏上求道之路。。。对于定境,有入定就必有出定,若出了定,定境就不复存在,所以,即使定中无烦恼也只是暂时的,这样的所谓解脱怎能算真正彻底的解脱呢?
  
  灭度:灭度是涅盘之意,“灭度...众生”,就是使众生涅盘之意.也就是令众生得以解脱。
作者:田崇善 回复日期:2010-05-22 11:09:02 
    佛教主要读《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就可以了——另外中国的禅宗也是很好的项目。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2 22:16:07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经文白话对照:
  佛陀对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止息烦恼!所有一切众生的类别,比如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形的、无形的;处于有思想的状态的,修得无想定境界的、修得难以觉察到烦恼的禅定境界的,我都要令他们的心彻底平覆而解脱。象这样解脱了无可胜数的众生,其实却没有众生得以被解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有自我的观念、我在六道中轮回的观念,随身心而生的生命现象是我的观念、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那他就不是菩萨。 
  
  
  
  分析:
  从这一品开始,佛陀开讲如何降服其心,提出无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观念,无四相的观念在金刚经中被反复强调,这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无四相就能降服其心,四相之相,又作想,这里作观念解,四相是指人们对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四种误解,认为色、受、想、行、识等身心生命现象是实体或有实体在其中,实际是四种认为有我的观念。
  
  佛教主张无我,缘起性空,不存在自在永在的主体,一切缘起和合,假名而立,而无实体,比如森林,只是由于树木成片而生,所以称其他森林,但除了树木并不存在所谓的森林。人有实体称为“人有我”,事物有实体称为“法有我”。大乘佛教主张人法两空。
  
  实体的特点:实体是不可分割的,它是纯一而无杂质的(一)。它是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因为它不借因缘而存在,所以任何事物不能破坏他的存在。不能破坏他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恒存不灭(常),作为世界的本源的上帝就是实体,是本有,佛教不承认有这样一种存在,世界不存在本有支配(宰)--上帝(主),人的身体内也没有支配(宰)我们行动的绝对存在(主)。
  
  总而言之实体就是不变的存在,或事物的根本,本源,事物从其而有,也是不变的存在。将事物的任何一个特征视为不变的存在或事物根本,都属于实体的观念。
  
  对于人而言,人有辩别形象、声音、气味、味道、能思能想,能行能走,能自主行动,支配事物的功能,这些功能让人感觉到似乎有一个支配者的存在,如果认为存在实有的支配者,即为我相。将感受、意识、思想、意志等身心聚合的生命现象视为实体,即为众生相;此实体在六道中轮转,即是人相,认为此实体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即寿者相,这些实体就是我。由于观察感受事物的角度不同,人们常把人这种事物的各种物征,比如人的自我感受,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生命作用,相对稳定的生命现象等误以为是实体。虽然是从各个特征上而产生错觉,但其实质是同一回事,即认为人有实体存在。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开的玩笑,我们天生或多或少地拥有这些实体存在的错觉。
  
  强调一点,整个对于金刚经的理解,必须站在实体的高度上去看,比如佛陀问,能不能看见如来,如果你回答说能看见(不是吗,释伽牟尼就活生生地坐在那里讲经?!),这就错了,他其实问的是能不能看见如来的实体。任何人都不是实体,如来也不例外,并不存在称之为如来的实体.
  
  在神话中有许多修道成仙的故事,什么是仙呢?仙就是有超能力、长生不死的生命体,成仙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某种途径,从原本的借因缘而存在变为不借因缘的存在,从假有变成实有,实有就是实体。这是人的一种幻想。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以为修佛就是修仙,就是走一条从肉身(生灭法)到法身(不灭法)之登仙之路。这种实体从因缘生的思想观念本身就是悖论,因为因缘生的事物必定依缘而存,实体不依缘而存必定自有本有。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3 12:06:45 
    什么是“真空妙有”?
  
  第三品中,佛陀说道:“象这样解脱了无可胜数的众生,其实却没有众生得以被解脱”,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前后两个“众生”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前者是说众生现象的存在,就象此时此刻你、我、亲戚、朋友、同学的存在一样,而后者,说的是众生无实体、非实有,因为所谓众生,只是:身心(色、受、想、行、识)共同作用的生命现象,除去这些作用现象并没有一个称之为众生的事物实际存在。就如同前面所举的森林与树木的例子,所谓的森林只不过是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除了树木,并没有一个叫森林的东西存在。
  
  佛教有一个概念叫“真空妙有”很玄妙的样子,其实讲的就是上面的道理,“妙有”指世上一切现象的存在,“真空”指这些存在的现象并无实性,非实有。因为非实有,所以又叫假有、幻有,很多朋友望文生义,以为假有、幻有就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其实假有与幻有的“假”和“幻”,都是针对实体而言的,是说一切现象无实体,而不是说连现象也是不存在的。
  
  待续。。。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3 17:23:57 
    佛教主要读《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就可以了——另外中国的禅宗也是很好的项目。
  ----------------------------------------------------------
  回田崇善朋友,《心经》与《金刚经》各有侧重,《心经》主要讲“不二”,而金刚经主要讲无实体“四相”,内容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别,如果论《金刚经》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是明显高于《心经》的,《金刚经》的经文内容是佛陀亲说,而《心经》的内容则是观世音对舍利弗讲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并得到佛陀的嘉许。
  
  假设佛经都是佛陀所讲,都是讲同一个道理,那么我们读什么经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的。
  
  佛教除了大乘之外,还有自称为原始佛教的教派(被大乘贬称为小乘),实际上原始佛教的经典《尼柯耶》(或《阿含经》),也是值得重视的。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8 13:35:48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无住指的是不住相、不执着于相。意思是说不住相的布施是妙行,妙行是不执着于相的。
  
  布施就是福利他人的意思,在乘佛教强调慈悲,布施是大乘佛教的六种修行之一。
作者:直不楞噔 回复日期:2010-05-28 15:19:23 
    强调一点,整个对于金刚经的理解,必须站在实体的高度上去看,比如佛陀问,能不能看见如来,如果你回答说能看见(不是吗,释伽牟尼就活生生地坐在那里讲经?!),这就错了,他其实问的是能不能看见如来的实体。任何人都不是实体,如来也不例外,并不存在称之为如来的实体.
  -------------------------------------
  无人、众生、寿者相,是讲无有分别。楞伽里说为现、比量。
  楼主思考。
  -------------------------------------------------
  ,《心经》与《金刚经》各有侧重,《心经》主要讲“不二”,而金刚经主要讲无实体“四相”,内容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别,如果论《金刚经》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是明显高于《心经》的,《金刚经》的经文内容是佛陀亲说,而《心经》的内容则是观世音对舍利弗讲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并得到佛陀的嘉许。
  ----------------------------------------------
  不二?呵呵,维摩诘所说经,不二法门品,到可以说是。心经主要讲什么,看下六百卷,而不是总纲再说撒。
  说禅宗是很好的项目那位,懒得说,先读点佛教史有关禅宗部分,再发言。
  --------------------------------------------
  算了,不说了
作者:楼兰西 回复日期:2010-05-28 16:09:11 
    金刚经感觉大部分内容就是用不同方式给那四句偈子打广告,比如“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意思差不多,说读我这个经书的好处,像个老太太般连篇累牍的说同一个事情
作者:大国小民 回复日期:2010-05-28 19:39:53 
    test
作者:007炒首席贱狗尾 回复日期:2010-05-28 22:26:25 
    呵呵,007主要是来围观下现任首席老贱狗的。。。
                                                
                                                大家猜猜下面这话当初是哪条???贱狗说的啊。。。
                                                ==========================================
                                                  哈哈,这个世界有个道理叫认赌服输。你只要承认那条贱狗就是你,那我一定去要个封号啥的处分,这有何难啊?
                                                                              
                                                
                                                
                                                再猜猜下面这个又是哪条???贱狗发给007的呢。。。
                                                ==============================================
                                                  操作 发送者 接收者 消息内容 发送日期
                                                  ??? 007踩实习贱狗鼻 通知 由于您在社区关天茶舍版块中违反以下规定:人身攻击 您的007踩实习贱狗鼻ID已被封杀,解封时间为 2011-3-15 10:48:51 ,在封杀期间,此ID不能在[ 关天茶舍 ]版发表任何言论,有任何异议,请与发送者联系. 2010-3-15 10:48
                                                
                   再猜猜下面这个又是哪条老贱狗发给007的呢。。。
                    ==========================================
                     发送者:???? 日期:2010-3-26 16:25:00 [回复]
                      通知 由于您在社区关天茶舍版块中违反以下规定:贱狗 您的007按首席贱狗头ID已被封杀,解封时间为 2011-3-26 16:24:46 ,在封杀期间,此ID不能在[ 关天茶舍 ]版发表任何言论,有任何异议,请与发送者联系.
                                                
                                                ========================================
                                                  呵呵,只要它关不羽承认自己就是那条???贱狗,大国小民承认自己就是那条老贱狗,007一定也去要个封号啥的,这有何难哪。。。
                                                              
                                                  翻脸不认账的论坛技巧,这???贱狗以及现任首席老贱狗真的很熟练的麽。。。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29 00:43:54 
    -------------------------------------
    无人、众生、寿者相,是讲无有分别。楞伽里说为现、比量。
    楼主思考。
    -------------------------------------------------
    朋友,你的意思是说无四相是指无现、比量的无别?
    ----------------------------------------------
    不二?呵呵,维摩诘所说经,不二法门品,到可以说是。心经主要讲什么,看下六百卷,而不是总纲再说撒。
    说禅宗是很好的项目那位,懒得说,先读点佛教史有关禅宗部分,再发言。
  ------------------------------------------------------
  心经虽篇幅短小,但意思完整,主要讲述色与空之不异相即,诸法无实体,是空,若以诸法为实,就是颠倒妄想。。。朋友,你想告诉我,大品般若经的六百卷不是讲这些内容吗?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维摩诘对于什么是不二法门的回答,倒很有点象禅宗公案的拈花一笑,拈花一笑的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此经被疑为伪经。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30 00:46:48 
    作者:楼兰西 回复日期:2010-05-28 16:09:11 
    金刚经感觉大部分内容就是用不同方式给那四句偈子打广告,比如“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意思差不多,说读我这个经书的好处,像个老太太般连篇累牍的说同一个事情
  -------------------------------------------------------
  的确是这样,金刚经多次提到,信奉、传播此经的福德。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自称“第一希有之法”,“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当知此处(有金刚经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并说“乐小法者”不能接受此经,所谓乐小法者,指的是“小乘”原始佛教。
  
   这些言说抑他而自褒、极力强调金刚经的地位和法力,且有鼓励崇拜的意味。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3 13:13:00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法:可以简单理解为,1,一切存在。2,事物存在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3,律法,即戒律。4,指法尘,六尘之一,心之所缘之对象,即思考、判断、分别的对象。
  
  色:这里的色是指我们看到的有形世界一切事物。
  
  无住(梵语aniketa)。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无住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
  
  经文白话:
  “ 再者,须菩提,菩萨对于一切事物,应无所执着,这样去布施,就是所谓不执着于所见的布施、不执着于所听、所嗅、所尝、所触、所想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这样布施,不执着于事相。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菩萨不执着于事相而布施,他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空间可以想象度量它的大小吗?”“不能,世尊”,“须菩提,南西北四维上下空间可以想象度量它的大小吗?”“不能,世尊”,“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事相行布施,他的福德之大也是象这样不可想象度量的。须菩提,菩萨应接受这样的教导并修持。”
  
作者:艮背行庭 回复日期:2010-06-03 15:16:49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5-30 00:46:48 
   所谓乐小法者,指的是“小乘”原始佛教。
  ——————————————————————————————
  金刚经明确地指出“小法”就是“小乘”了吗?没有吧?
  
  
  “这些言说抑他而自褒、极力强调金刚经的地位和法力,且有鼓励崇拜的意味。”
  ——————————————————————————————
  佛是说的实话,受持诵读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什么叫“不可思议”呢?就是让你敞开、放开、竭尽全力地去想象,也不到其一毫。为什么呢?凡夫的心量就那么大一点。如果佛俱说之,凡夫肯定不信,因为凡夫的心量不能一下子放那么大。
  
  佛经为“法宝”,如果你真认识到其宝贵之处,如果不产生崇拜的心是不可能的。读到精妙之处,心中喜悦不能自已,进而对佛经礼拜都是正常的。
作者:无花微笑 回复日期:2010-06-03 17:10:18 
    《金刚经》奶万法之宗,奥妙无穷,楼主在此解读,功德无量。
  
  我在管理前线,从商业的角度解读《金刚经》,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00/1/49849.shtml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4 13:23:07 
    作者:艮背行庭 回复日期:2010-06-03 15:16:49 
    
    金刚经明确地指出“小法”就是“小乘”了吗?没有吧?
  -------------------------------------------------
  大法、小法是佛教术语,不多说。
  
  
  佛是说的实话,受持诵读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什么叫“不可思议”呢?就是让你敞开、放开、竭尽全力地去想象,也不到其一毫。为什么呢?凡夫的心量就那么大一点。如果佛俱说之,凡夫肯定不信,因为凡夫的心量不能一下子放那么大。
    
    佛经为“法宝”,如果你真认识到其宝贵之处,如果不产生崇拜的心是不可能的。读到精妙之处,心中喜悦不能自已,进而对佛经礼拜都是正常的。
  ------------------------------------------
  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功德免不了佛陀的病痛折磨、家国的灾祸,若有功用,也只是于清净心而言、止息烦恼而言。
  
  如果确如你说,不产生崇拜心不行,金刚经还有必要要求信众对佛经礼拜吗?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4 13:30:01 
    《金刚经》奶万法之宗,奥妙无穷,楼主在此解读,功德无量。
    
    我在管理前线,从商业的角度解读《金刚经》,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
  朋友,不知“《金刚经》是万法之宗”的说法从何而出?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吗?
  
  还有《金刚经》还有一句“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句我在后面将会讲到,敬请留意。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4 13:34:29 
    天涯论坛不支持修改正功能确不方便
  
  如果确如你说,不产生崇拜心不行,金刚经还有必要要求信众对金刚经进行礼拜吗?
  
作者:艮背行庭 回复日期:2010-06-04 15:15:26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4 13:23:07 
    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功德免不了佛陀的病痛折磨、家国的灾祸,若有功用,也只是于清净心而言、止息烦恼而言。
  ——————————————————————————————
  你对功德、因果、示现的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都糊涂啊。
    
    
  “如果确如你说,不产生崇拜心不行,金刚经还有必要要求信众对佛经礼拜吗?”
  ——————————————————————————————
  你暂时还没这个因缘福报啊。
  
  楼主的这个样子很常见,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人在为人“白话解说”一门高深的武功心法,但自己对这门功夫也没什么概念,自己一点功夫也不会、也不练,就是说着玩儿而已。
  
  你慢慢玩儿吧。
作者:艮背行庭 回复日期:2010-06-04 15:34:07 
    呵呵,更该一下,更能清楚地表达:
  
  楼主的这个样子很常见,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人在为人“白话解说”一门高深的武功心法,但自己对这门功夫也没什么概念,自己一点功夫也不会、也不练,就是说着玩儿而已。
  
  ——>
  
  楼主的这个样子很常见,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人,一点功夫也不会、也不练,却喜欢给别人白话解说一门高深的武功心法;奇怪的是对这本秘籍的话自己也不怎么相信。很难解释此种人的动机,可能就是说着玩儿而已。
  
作者:晓暮 回复日期:2010-06-04 15:59:31 
    古今世上一切学问,都是信仰礼拜了以后,才会去学习体认。
  
  因此上,金刚经“断疑生信,绝相超宗”,乃是正道。
作者:nunengyonghanzi 回复日期:2010-06-04 23:52:12 
    好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5 11:31:54 
    古今世上一切学问,都是信仰礼拜了以后,才会去学习体认。
    
    因此上,金刚经“断疑生信,绝相超宗”,乃是正道。
  ----------------------------------------------------
  朋友,既然已经信仰,又怎会有疑可断?既然已经信仰,又何必再"生信"呢?
  
  以信仰先行,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正确已经预设,一切思考和答案只是为仰信自圆其说.
  
  
作者:nunengyonghanzi 回复日期:2010-06-05 13:23:06 
    作者:云端沐月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
  ----------------
  作何解,得闻否?
作者:steady3659 回复日期:2010-06-06 23:36:42 
    记号一下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08 13:32:21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
    ----------------
    作何解,得闻否?
  -----------------------------------------
  断疑生信,
  
  相信与否,应从理上解,讲道理,道理讲得通,合理才能断疑、才值得相信。所以不应以信为先,无论金刚经有多大的名气,自称有多少福德,都不足以断疑生信,关键是道理是否如实,这就有待我们来观察思考,这是可以探讨的。
  
  绝相,见诸相非相,无相而得清净。
  超宗,诸相非相,无法可立。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0 00:44:11 
    为什么要不住相布施?
  
  布施,可以简单理解为施利益予他人,施利益予他人而不为名利,就是不住名利相的布施,如果我们做好事时心里想着我把东西给了你,我给了你好处,希望日后你能有所报答。比如有的人去寺里上香供养,希望这样做能得到佛的护佑,求得健康、长寿、趋吉避凶等等。与其说是布施,却更象是一种交易。这是住自利相的布施。又比如,有的人捐助社会福利,或扶贫或救灾,但目的是为自己或自己的企业博得好的声誉,以这样的目的做好事,是住于名誉相的布施,这种住相布施有没有功德呢?无疑是有的,但与不住相的布施相比,福德是无法相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以佛教之目的而言,生起清净心、清净自在是最大的福德,这种不能生起清净心的住相福德,是不圆满的、有苦的。一边是有苦,一边是离苦而解脱自在,自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由于是不住相之布施,所以不为相所限,不因为我没有名利等好处而不为,这种无限之施的福德,自然可称之为无限之福德。这样的福德未必一定很多,却不为事相所限量。
  
  
  所以,即使是善行,由于不懂得不住相的道理,也不是妙行,甚至有人这样想,我以善施善行而修行,我以此修行而得佛果,这都是住相的妄想。
  
  如果有人行布施时,面对鲜花和赞誉、感激与崇敬的目光,感觉飘离了尘俗,仿佛高高在上,这还是住相的妄想。
  
  在上一品,佛陀说:“虽然灭度了无数众生却没有众生被灭度”。其实佛陀灭度众生,也是对众生的布施,称为法布施,如果有人在布施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我对众生布施,或有众生接受了我的布施,或我有财物布施给了众生的想法,这个人就存四种有我的观念: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他就不是菩萨。本品结合六度之一的修行方式--布施,指出:修行者不应执着于事相,这样去布施,就是无住的妙行,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品未完,待续。。。
作者:hj935_com 回复日期:2010-06-10 02:05:09 
    新开传奇私服发布网,热血传奇私服,热血传奇SF,新开传奇SF
  http://www.hj935.com
  HJ935全国第一新开传奇私服发布网,免费为你提供最全传奇私服信息、新开传奇私服、热血传奇私服、连击私服、电信和网通传奇合击私服信息,每天跟新最好的英雄合击SF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0 13:31:43 
    接下来将探讨“住”的概念,“住”在本经中反复出现,比如“云何住”,“无所住”,字虽一样,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微妙的区别。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2 23:57:01 
    续第四品
  
  住相就是执着
  
  许多朋友混淆看待坚持与执着的概念,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也被视作了执着。以致于佛教被误解为主张颓废。怎样才是佛法中所说的执着,答案是:执迷不悟,这才是真正的执着,执着的前提是有错误的观念,为这些错误所迷,如戴上了有色眼镜。
  
  
  本品所说的“无所住”就是不执着的意思,具体说来就是不住于相,什么是相?即色、声、香、味、触、法,是我们的所见、所听、所嗅、所尝、所思,总而概之,一切事物为人所感触就是相。相既是指事物在人心中的影子也指事物之本身。谈论事物就是谈论相,谈论相也就是谈论相所反映的事物,所以大千世界之一切可以用“事相”二字概之。
  
  
  从早晨醒来睁开双眼,晨曦之相就在心中呈现了,清脆的鸟鸣触动了你的耳膜,随后美味早餐又刺激你舌上的味蕾,种种相离会相续在你心中生起又灭失,通过相,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是缘起生灭的。所以无论相还是相所反映的事物都不是实有的。(复习一下实有(实体)的含义:实有就是非因缘而生之存在,事物存在的不变根本,自有永有之绝对存在,于人而言就是不灭灵魂,佛教称之为“我”)
  
  
  住相之“住”,有紧握之意,以为其实有而紧握之。“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若以为“香”与“声”实有而紧握之,就是起贪恋生起之时,若知之非实有,则知本来无一物,没有被执持之物,也无能执持之我。反之,则如打开潘多拉摩盒,我得我失,我爱我恨,我荣我辱,虚幻之我在心中反复上演欢喜悲忧之人生大戏,感觉疲累苦恼又不知如何消停。正如佛在阿含经中所说:“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
  
  
  所以,在生活中之所以反复受烦恼苦困,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住于相”这种颠倒认识是苦的起点,如果能够破此迷执而无所住,无论布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都不是执着不会引起烦恼。否则佛教就不会有“精进”这一说了。
  
  第四品未完待续..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3 12:33:45 
    更正一下,
  上楼第三段:[种种相离会相续在你心中生起又灭失],应为[种种相会相续在你心中生起又灭失],“离”字为多余。
  
  第四段:[就是起贪恋生起之时],应[为就是贪恋生起之时],“起”字为多余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4 23:46:41 
    住于无住
  
  说到这里,似乎出现了一个问题,佛陀在第二品才刚刚说了“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现在却说“应无所住”,这就有些奇怪了?到底是应住还是不应住呢?前文说到,住于相就是执着,但为何“如是住”却能“降服其心”呢?其实“应如是住”的“住”,是保持于某种状态之意,相当于修行的意思。
  
  讲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禅宗著名的两个偈子,即神秀与惠能的悟道偈。
  
  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偈是针对于神秀偈而作的,可以说没有神秀偈就没有惠能偈,所以要讲惠能偈就必须连同神秀偈一起讲。
  
  我们先来看神秀偈说的是什么?在偈子里,尘埃是比喻烦恼,身心被比作树和镜,身心必须时时勤指拭(有为)以使其保持不惹尘埃的清净状态。但一切有为所营造的事物,能成就,就会有坏灭,如飞上天的鸟儿终要落地,拂拭终有停下之时,这样的修行,修得了终将失去而不能持久。所以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解脱。
  
  慧能偈针锋相对,我们的身心并不实有,那用拂尘时时扫除驱赶的“尘埃”也并不实有,本来无一物,没有尘埃也没有拂拭尘埃者。一旦认为有拂拭者和被扫除的尘埃,就会有我喜欢的清净和我讨厌的烦恼之想,以“我”为中心的得失计较由此而生起,这才是尘埃(烦恼)的起处。在这种错误观念下,想灭除烦恼反而会招惹烦恼,恰如以油灭火。若没这种错误观念,无需任何的动作(拂拭),也不会有尘埃(烦恼),如一池静水,不去搅动又怎会起波澜呢?不需造作才是常境,这才是真正的持久、真正的住。如果将这种觉悟也视作一种修行,乃是一种无所谓修行之修行。
  
  所以在本品中,佛陀所说的“应如是住”的“住”,是无为之住,而“应无所住”的“住”是有为之住,也可以合起来说,佛陀所说的“应如是住”的“住”是住于无所住的意思。
作者:芙蓉洛 回复日期:2010-06-15 00:27:51 
    记号、LZ继续。
作者:znjxz 回复日期:2010-06-15 01:31:45 
    mark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6 18:12:27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文白话:
  “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可以通过身相看见如来吗?”“不能,世尊,不可以通过身相看见如来,为什么呢?你所说的身相,即是说并没有一个实体的身相存在”,佛陀告戒须菩提:“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如果能认识到各种相都不实有,就见到了如来” 
  分析:
  
  
  “所有相,皆是虚妄”是金刚经的核心内容,与最后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四句偈是一个意思,前后呼应,一切都不是实有。我们所见,所听、所嗅、所尝、所思的事物,比如森林、波浪、风等事物,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个概念(相),但并不能因为有些概念(相)就认为这些事物是实有的,比如森林这个概念,其实只是有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波浪只是水因外力的作用形成一定的形状,风只是空气在流动,除了树木、水、空气,并没有森林、波浪、风的实际存在。对于人而言也是这样的道理,人是由色(物质)受想行识(精神)五蕴组合而成。所以除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也无一个可以称之为人的事物存在。那些认为有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都是以为人为实有的错误的观念,金刚经反复强调修行者不能有这四种观念,即应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什么不能通过身相看见如来?因为所看见的身体并不是实体,并没有什么可称为如来,但为什么“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呢?其实,如来”除了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还有这样的定义:循真如之道而来,名为如来。真如是指真理,当我们能够“见诸相非相”时,就是一种如理实见,循此真理之路,我们就与如来没有分别了,这就是所谓见如来。(如来还有其他含义,以后有机会再讲)
  
  
  本品的难点在于“见诸相非相”,似乎既承认相,又否定相,其实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是承认现象的存在,但不承认现象的实有(非因缘生,本有永有,有不变的根本)。所有金刚经的问答,都是以是否实有的高度来看问题的,并一一否定实体的存在。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6 23:05:16 
    补充一点,作为人,由五蕴所组成,除五蕴并无称作人的实体的存在,再进一层,五蕴:色身(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和认识(精神)本身也无常生灭,所以也不是实体,也不能作为人之根本。在阿含经中,“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佛陀所反复强调的。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18 13:36:01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讲到了“相信”的问题,有人会相信金刚经吗?他们是些什么人?还讲到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同样的说法,还在阿含经中部《蛇喻经》中出现,两者是同一个意思吗?
作者:我是潜水007 回复日期:2010-06-18 15:42:51 
    关注,收藏。
  好好学习。
作者:身在建工 回复日期:2010-06-18 17:30:21 
    收藏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1 12:55:06 
    自己顶,有时间接着发。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7 15:38:48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
  本品的难点,就在“法”与“非法”两个概念,法,指实有之事物,非法,指事物非实有。法相,是指以事物为实有的观念,非法相,指在否定事物实有之后,又对事物非实有之观念生起执着,以此观念(相)为实有。
  
  疑义: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句中的“何以故”,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似乎是多余的。义净本与罗什本句式相近,但无此三字。
  
  
  经文白话:
  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有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说和章句,能生起信心认为它真实吗?”佛陀告诉须菩提:“不要有怀疑,我死之后过五百年,有持戒修福报的人,对这些章句能生起信心,以此为真实,要知道这些人不是在几位佛在世时种下的善根,而是在无数佛在世时就已种下了善根,听到这样的章句,甚至会在瞬间生起正信。须菩提,我洞察全知一切,知悉这些众生得到这样无可限量的福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众生不再有: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不以事相为实有(非因缘生,有不变之根本,本有永有),也不以非实有之观念(相)为实有,为什么呢?这些众生如果心中执取事相,就是执着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如果以事相为实有,就是执着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如果以非实有之观念(相)为实有,还是执着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的观念,所以不应执着实有,也不应执着于非实有,因为这样道理的缘故,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知我说的道理,如同以筏渡河的比喻一样,实有的观念尚且应舍弃,何况(建立在否定实有之上的)非实有观念呢?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7 17:50:21 
    关于筏喻
  在中阿含《蛇喻经》中,佛陀在蛇喻之后又做的一个比喻,佛陀先以捕蛇为例,捕蛇人如果方法不得当,会被蛇咬而招至痛苦,如果方法得当,既能捕到蛇又不招至痛苦。然后佛陀问,当一个人造筏而渡,到岸时,这个人因为曾得益于筏,于是把筏顶在头上或扛在肩上在岸上行走,这样的行为是有益的吗?佛陀说,到了岸就应离船登岸,正确的方法尚且不应执着,何况不正确的方法?这是两个连环比喻。
  
  
  阿含经中,用筏来喻佛的教法,意即正确的道理也不可执着,所谓不执着,并是说一些事物可执着,而另一些事物不可执着,不是错误的观念不可执着,有益的道理可以执着,而是一切都不可执着。金刚经本品着重说明,为什么法如渡筏应当舍弃,从存在的角度来阐述并无实有(非因缘生、有不变根本,本有永有)的事物存在,无论取法相还是取非法相其本质都是取相,取相而认为存在实有之事物,就会以为有可执取之物和能执取之我,四种有我(我、人、众生、寿者)的观念由此而生,由我之计较而有种种以我为中心的烦恼轮转发生。
  
  
  佛的教法也不是一种实有的存在,因为佛法本身也是相,佛法籍声音、文字、行为传播,有声相、文字相、行为相、甚至听到佛的教导之后心中生起的种种感受,也是相。上品说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相即非实有,所以佛的教法也不可执着。若执着,同样也是会引生四种有我(我、人、众生、寿者)的观念的。所以,只要有执着继续存在,烦恼将无法得到止息。这就是为什么佛的教法虽然有益,但也不应执着,应当舍弃。这就好比有个人肩挑重担,左肩痛而换右肩,虽然左肩得到解脱,但重担仍然还压在这个人身上。要想彻底解脱,必须放下担子才行。
  
  
  关于筏喻未完。。。。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7 17:58:33 
    更正:
  楼上第二段第一行应为:所谓不执着,并不是说一些事物可执着,而另一些事物不可执着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7 22:54:38 
    筏的存在是因为有河,有河必有岸,有岸必有此岸与彼岸。在佛法中,此岸指的是迷界,彼岸指的是悟界,中间所隔之河流就是川流不息的烦恼,要从迷界到悟界需要有方法,用筏来比喻籍由迷界到悟界的方法,这是一个相当形象的比喻。但是,所谓迷界与悟界以及烦恼都是人的心境,并非真有一片净土可以登岸,而一旦觉悟,此岸、彼岸、河流、渡河之筏都将不存在。为什么?有此即有彼的缘故,反之无此即无彼。若有净土可登之彼岸,必有迷乱欲离之此岸,中间川流不息的河流(烦恼)也一定存在,有烦恼则无所谓解脱。若明白道理,迷界即消,此岸不存,彼岸也无,所以一旦觉悟,无此岸、彼岸也无河流,更何况渡河之筏?烦恼与菩提智慧就这样消解了,无此无彼、无先无后一并消解,这就是悟境。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在中阿含《蛇喻经》中“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意思是:“正确的方法尚且不应执着,何况不正确的方法?”而金刚经的意思则是:“实有的观念尚且不应执着,何况非实有的观念?”金刚经由始至终都在强调事物非实有的真理,难道说真理比谬误更应舍弃?不是,如前文所述,其实是一并消解,一切皆不可执着,本来没有谁比谁更应舍。由于一切相都非实有,都是虚妄的。我们可以套用上品的一句经文组合一下,成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况非法相?”这就是本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断雁孤桐 回复日期:2010-06-29 02:25:44 
    佛法很高深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6-29 13:15:06 
    作者:断雁孤桐 回复日期:2010-06-29 02:25:44 
    佛法很高深
  
  --------------------------------------------------
  佛法很高深,见仁见智。
  
  也有说佛法很简单的,虽万千经论,流派宗门林立,但说的无非是:无常、无我的道理、循此真如之径(道理)而解脱烦恼(涅盘)。
  
  
作者:冷漠看客1984 回复日期:2010-07-02 19:47:26 
    佛法并不高深,道理只要解释的清楚,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实践,也就是实修,如果不实修的话,最多也只是理解苦集灭道的意思,并不能真正起信心
  
  当然,针对不同的受众,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喜欢探寻究竟的,就让他从阿毗达摩入手
  
  但是无论如何,不实修就无法真正接受佛教理论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06 13:26:21 
    佛法并不高深,道理只要解释的清楚,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实践,也就是实修,如果不实修的话,最多也只是理解苦集灭道的意思,并不能真正起信心
    
    当然,针对不同的受众,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喜欢探寻究竟的,就让他从阿毗达摩入手
    
    但是无论如何,不实修就无法真正接受佛教理论
  
  ----------------------------------------------------------
  
  这个问题提得好,但是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实践?就是怎样的实践才能算作实修?
  
  
作者:冷漠看客1984 回复日期:2010-07-06 15:24:52 
    实修就是:
  持戒
  践行八正道
  
  看上去好像没有多少东西,实践起来才会发现难度
作者:一木刺心 回复日期:2010-07-07 00:14:31 
    记号。
作者:xiao我2009 回复日期:2010-07-07 05:55:12 
    唯一的奥秘就是把人都变成金刚,擦出爱的火花,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dongqin1 回复日期:2010-07-07 11:35:41 
    留个记号等待更新。
作者:adder1232 回复日期:2010-07-08 14:58:54 
    待更新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11 20:34:44 
    实修就是:
    持戒
    践行八正道
    
    看上去好像没有多少东西,实践起来才会发现难度
  -------------------------------------------------
  持戒,只有一种与解脱直接相关,那就是戒执着。但有一个前提,必须知道什么是执着,必须知道我们哪些心理行为是执着,然后才可以戒之。
  
  由此可见,了知苦集灭道是何等的重要,谁能真正察觉什么心理行为引发烦恼,谁就能戒之,谁就能断除烦恼。这样的内察自省才是真正明白苦集灭道,谁能说这样的了知不是实修的一部分?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11 21:00:44 
    以下尝试意译第六品[正信希有分]的经文。
  
  
  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你说的这些章句如此玄妙,会有人相信吗?佛陀告诉须菩提:“不要这么说,即使我不在世了,再过五百年,有持戒修福报的人,也会对这些章句信以为真的。要知道这些人不是在几位佛在世时种下的善根,而是在无数佛在世时就已种下了善根,听到这样的章句,会在瞬间生起清净的信心。须菩提,我完全了解些人会得到无可限量的福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不再有我的观念。不再以为有我在自主,有我在轮回,生命现象是我,有我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已经如实了知不存在实有的事物,而且,即使是这样的如实了知本身(真理)也不例外,知其亦非实有,不可执着。为什么呢?如果这些人心存实有的观念,就是执着于我。无论认为事物实有,还是执着于事物非实有的观念,都会引生我的观念。所以这两种执着的情形都不应有。因为这样的道理,我常说:‘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我说的道理,就象以筏渡河的那个比喻。一切非实有的道理就如筏一般,只是帮助你们认清楚事实,道理不可不说,但它本身也不是实有的存在,也不可执着,就如同到岸应舍筏登岸一样。一切实有的观念尚且应舍弃,何况执着于非实有的观念,以其为实有呢’?”
作者:云云同痛 回复日期:2010-07-11 21:01:40 
    等待再观。
作者:dongqin1 回复日期:2010-07-13 10:12:46 
    再MARK一次。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14 13:28:29 
    关于相信
  
  本品说到相信的问题,对于佛的章句的相信,是因为持戒修福、是因为在过去世事奉过众多的佛种下的善根,若以理性的观点,道理可信不可信,应由道理是否符合事实来判定。过去世种善根而得净信之说,相信只是一种修来的福报,与现时之观察思考判别无关,由此引出一种无法验证的过去世的善根作为相信之根本。而形成这样的一种逻辑,你相信这样的章句,是因为你在过去世事奉过无数佛,你不相信,那么你没有在过去世种事奉过佛种下善根,你的福报还不够。这就完全脱离了理性,而归于宗教信仰。
  
  
  但在南传经典中,关于相信的论述则完全不是这样,在《卡拉玛经中》佛陀说:卡拉玛人,你们--
  
   不要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这些原则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是相当理性、值得学习借鉴的,能避免盲目的迷信。
  
  
  以下这则故事见于阿姜查的《以法为赠礼》,但未在原始经典中找到原文,若有朋友知其出处,请不吝告知。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弟子。有一次,当佛陀正在为比丘们开示佛法时,他转向这位比丘说:“舍利弗,我所说的这些你相信吗?”舍利弗回答:“我尚未相信!”佛陀满意他的回答,说:“啊!很好,舍利弗,你很有智慧,一位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地去相信,他先会虚怀若谷地倾听,而后在相信与否之前,考虑事情的正确性。”这对一位老师而言,是个善法修习的好例子。舍利弗所说的是实情,他只是说出他的真实感觉。有些人会觉得若说“不相信”,就好像怀疑到佛陀的权威一般。他们害怕去说类似这样的话,他们只会点头同意。
  
  
  关于舍利弗还有其他关于相信的故事,舍利弗的相信强调的是亲证、理性,不人言亦言,不因权威而信。。。。
  
  
作者:千江竞流 回复日期:2010-07-14 15:08:56 
     支持楼主!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15 13:17:10 
    “无为法”究竟是什么?。“非法、非非法”是什么意思?。“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应如何来理解?
  
  请关注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18 17:22:32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指佛陀所觉悟之智慧。
  
  非法、非非法,这一说法仍延续上品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非实有,非实有之法理也非实有、也不可执着。
  
  
  经文白话:
  “须菩提,你怎样认为,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正如我理解佛陀所说的法义,并没有什么智慧实体叫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的什么法理实体是如来可说的,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义,都是不可执着、不可言说、非实有、也无非实有之法可确立。为什么呢?一切圣贤所证的是无为法。”
  
  分析:
  
  无为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学概念,是涅盘的异名。佛教以解脱、涅盘为目的。无为法,可以解释得很麻烦还可以解释得很玄,有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看了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可以简单归结,从无为法的最原始的意思上去理解。我们比对一下有为法,有为法是聚因缘而成之法,无为法与之相反,使因缘不聚而令潜在的果不能成立。比如一只鸡蛋在受精、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会孵出小鸡,这只小鸡就是有为法,如果不令这只鸡蛋受精或破坏其他条件,就不能孵出小鸡,这就是无为法。我们无法说无为法是什么,我们只能说这只蛋不能孵出小鸡,却不能说有一只孵不出的小鸡,或对这只小鸡有任何的描述,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甚至说它不存在也不对,为什么?说“它”就错了!这就是什么无为法“不可取、不可说”的原因。
  
  另一方面,无为法其实是指一种道理、规律,这是可以描述、可以说的。所以才有大家所听到看到的所谓的“佛法”。无为法着落在“无为”二字,即不作因之意,它的作用在于对“还灭”这一规律的运用。所谓还灭,就是知道了事物发生的因果并系,不造其因,从而避免某种结果的出现。有句话叫:“自作自受”,还灭的道理就是“不作不受”。烦恼由无明造作所生,无无明造作的因缘,就能避免烦恼的发生。烦恼尽,即是涅盘解脱。所谓无明,就是以为存在实有事物的错觉,以为有我及我所有的事物。无为之道,以一切非实有之理纠之,了知一切皆非实有,则无执取之妄动,无此妄为则烦恼不生。但如果又以非实有之真理为实有,则又会陷入执着妄动(有为造作)招来烦恼。所以,无为之理即是“不可取、非法,非非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对照其它译本的金刚经,对应的经句为:“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玄奘本);“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支流本);“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真谛本);“以诸圣者,皆是无为所显现故。”(义净本);“无为法显明圣人”(笈多本)。用“差别”一词只有罗什本,支流本为“得名”。其余版本为“所显”或“显明”。意思是无为法使圣人显现。如果这是经文的原意,则罗什本这句话应该是漏了几个字:“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与凡夫)有差别”。
  
  若将这句话解作:“因为对无为法的理解不同,而显现圣贤位阶高低的差别”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无为法使圣贤显出差别,还是圣贤位阶的高低都不是“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的原因。须菩提究竟根据什么说“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一切圣贤因证无为法而显现,所以如来(圣贤)说其所证之法,即是无为法。而如前面所述,无为法的内容正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因此,之所以“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是因为如来所讲的是无为法!这样方显合理。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24 23:47:09 
    明明有说,为何又说无可说?
  
  这一品,叫无得无说分,如果说无得,佛不可称之为佛,如果无所说,如来之言说又滔滔不绝。其实,本品的“无得”与“无说”的指的是“定法”,即实质性的东西,没有这样的事物可得、可说。如果认为存在固定不变的,非因缘的事物,就会以为有实质性东西可得,可以有所执取,执取就是有为,反之。不执取就是无为。有为是烦恼,无为是涅盘。无为的前提是了知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性的东西存在,红尘众生、日月山川是这样--非法,如来所说的真理也是这样,没有例外--非非法。没有可执取(得)的事物,也没有执取事物的我,实质性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无从执取,也无从说起。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意译: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得到佛果了吗?如来对此说了些什么吗?”须菩提说:“正如我理解佛陀所说的法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在叫佛果,也没有的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是如来可说的,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义,都是无实质性之事物可执取,无实质性之事物可言表,一切非实有、也无非实有之法(真理)可确立为实有。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讲的是无为法。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28 13:30:51 
    无为法和有为法
  
  “无为法”,“有为法”的字眼,在本经经文中各只出现一次,“有为法”二字出现在经末的四句偈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以此偈对《金刚经》作了一个总结,意即一切事物都不是实有的,如梦幻、泡影之不真实,如露、电之无常,由此而知没有可执取的实质性的东西存在,不再因为误以为存在实有的事物而去执取,就是入无为之道了。“无为法”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内容。而说无为法,只能以破斥有为法而彰显。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7-28 21:35:02 
    更正:上一段,[“有为法”二字出现在经末的四句偈中],二字为多余。
  最后一句,[而说无为法,只能以破斥有为法而彰显。]更正为:而说无为法,只能以揭示有为法之非实有而彰显。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8-28 22:31:54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
  
  七宝,梵语sapta ratna^ni。即七种珍宝。(一)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
  
  
  经文白话:
  
  “须菩提,你怎么看,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这样的福德不是说福德的名称概念有相应的实质性的存在,所以如来说福德多”,“如果有人,依据这个道理修持,甚至只把四句偈这样很少的内容,向他人宣扬,他所得到的福报比前者更优胜,为什么呢?一切诸佛,及诸佛的觉悟智慧,都是源于这个道理,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并不是指有称为佛法的实质性的存在。”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并不是说《金刚经》这部经典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源头。
  
  如果这句话的“此经”是指《金刚经》,意思就是一切诸佛得成于《金刚经》,《金刚经》这部经典就应在诸佛出现之前已经存在。这样就会得出《金刚经》非一切诸佛所说的结论,自然也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那么“此经”不是指《金刚经》指的又是什么呢?“经”原意为“道理”的意思,在这里指前面所说的无为法的道理。为什么是指无为法?这是有连续性的,上一品经文说道,一切圣贤是无法法所显现,一切圣贤是因无为法而与凡夫有差别,说的就是一切诸佛皆因无为法而成就、出于无为法。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什么是福德性?”。“性”是指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本依据的不变存在,具唯一性(在经文白话里,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表达这个意思,我把它译为“实质性”)。比如神话故事里的神,就是人格化的“性”,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海有海神,神是唯一的,有海神就不会再有东海之神,北海之神,为什么?因为作为海之根本是不能拆分的,能拆分者就不可称为“性”。上帝是世界之神(性),所以世界上没有其他的神,上帝是唯一的。福德性就是那个作为福德的根本的依据,此根本只能唯一,所以不能言多。佛教不承认事物存在这样的“性”,认为一切随缘而起,各事物都不存在本有的、不变的、唯一的依据。“性”在这里的意思通“我”。
  
  为什么说福德不是福德性,所以福德多呢?比如以手抓砂,我们可以说我们抓住了很多砂子,但硬要说这把砂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东西,这时砂子就是一而非多了。因为不可分拆的、唯一的“福德性”不存在,所以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所缘起的福德才可以说很多,就象我们可以说一把砂里有很多砂子。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由于事物都由条件所构成,换言之多种条件才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所以作为事物存在的依据不会是唯一的“性”.我们通常会给事物冠以一个概念名称,比如电脑、汽车、房屋、一把砂子。如果我们分析电脑会发现,电脑的背后并没有称之为电脑的不可分拆的唯一,我们分拆每一个配件都找不到称为电脑的东西。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电脑并非电脑。我们只是称这样的一堆电子构件拼装物为电脑而已。这就是金刚经中著名的句式:“XX即非XX,是名XX”的由来,按这个逻辑,任何事物都可以套用这个句式,比如我们可以说“花非花,雾非雾”,还可以说人非人,我非我,你非你,他非他。这其实就是佛教的根本主张----无我。
  
  
作者:柔道靓女 回复日期:2010-08-28 23:14:28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8-29 10:35:09 
    楼上朋友打了个问号,不知是表示没有理解还是表示反对。现作没理解回复:
  
  只要清楚佛教关于“我”的概念,金刚经还是很好理解的,讲的就是无我。由揭示无我之真相,而知应无所住,由无住而清净涅盘。
  
  
作者:jiandanai1004 回复日期:2010-08-29 13:05:30 
    论文代写代发团队,提供毕业论文、课程论文、职称论文的代写与发表服务。论文质量过硬,交易流程完善。 【请联系我们】QQ:2 5 4 0 5 6 9 9 0
作者:龙业 回复日期:2010-08-29 14:09:46 
    先记下,慢慢品读,定会有好收获!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8-29 22:43:35 
    先记下,慢慢品读,定会有好收获!
  -----------------------------------------
  建议从“我”的概念开始探究,我的错觉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言辞对于“我”这个概念的表述却不易于理解,《金刚经》反复否定我的存在,翻来复去,甚至显得有些啰嗦,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能够清楚“我”是什么,“无我”则水到渠成,《金刚经》的思想脉络就会清晰起来,说的就是无我可得。无法我,也无人我,任何名称概念下的事物都没有实体(我),只是把它这样称谓而已,再往下,无所住也顺理成章。。。。。金刚经的玄妙面纱也由些揭开。
  
  金刚经很玄妙吗?突破这一点,再来看《金刚经》试试。。。
  
  
作者:nnnn1004 回复日期:2010-08-31 14:32:40 
    论文代写代发团队,提供毕业论文、课程论文、职称论文的代写与发表服务。论文质量过硬,交易流程完善。 【请联系我们】QQ:694526613 www.wxwgao198.com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9-14 22:10:08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
  
  阿罗汉:由老师教导而修得解脱涅槃者,另译为“阿罗诃、罗诃、阿罗呵、罗汉、无所著、至真、真人、第四果、第四沙门果”,意译为“应供(值得供养者)、应”,另译为“应真”,俗语转义为“贼杀、不生”,亦为三藐三佛陀的十号(十种称号)之一。
  
  声闻四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
  
  
  经文白话:
  
  须菩提,你认为达到须陀洹境界的人会有“我得到了须陀洹果”这样的观念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是“入流”的意思,而没有什么质实性的东西是入流,所见、所听、所嗅、所尝、所触、所想也不例外,只是称这个境界为须陀洹而已,须菩提,你认为达到斯陀含境界的人会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这样的观念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是一往来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是一往来,只是称这个境界为斯陀含而已”,须菩提,你认为达到阿那含境界的人会有“我得阿那含果”这样的观念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是不来的意思,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东西是不来,只是称这个境界为阿那含而已,你认为达到阿罗汉境界的人会有“我得阿罗汉道”这样的观念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呢?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是阿罗汉。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观念,我得阿罗汉道,就是执着自我、我在六道中轮回,身心生命现象是我、我贯穿于生命始终的观念,世尊,你说我得无净正定,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没有‘我是离欲阿罗汉这样的观念’世尊,我如果有‘我得阿罗汉道’这样的观念,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于空寂的修行者,由于须菩提无所执取造作,因而称须菩提的修行是乐于空寂的修行。
  
  
  思考:
  
  以原始佛教的角度看,阿罗汉是最高果位是佛的称号之一。佛陀就是一位阿罗汉,阿罗汉就悉达多所获得的最高果位。
  
  以大乘佛教的角度,阿罗汉,是低于菩萨的果位,菩萨是低于佛的果位。大乘认为阿罗汉的解脱是不彻底的,在《金刚经》中暗贬声闻、缘觉二乘的说法尚算斯文,到了《楞伽经》对声闻、缘觉二乘就显得很不客气了。
  
  
  
  须陀洹意思是入圣者之流,但本经说的没有什么入圣者之流,色声香味触法也不例外,一往来、不来、阿罗汉也一一否定其存在,似乎在否定四圣果,其实这里并不是否定四圣果,而是否定四圣果性,就是上一品所说的福德性的“性”,实际上在玄奘本相对应的经文就是把“一往来”译作“一来性”,“不来”译作“不来性”、“阿罗汉”译作“阿罗汉性”的,有趣的是上一品罗什本的“福德性”玄奘本却译作“福德聚”,“性”的出现正好此长彼消。这里仍以实体(我)的高度来论述的,无论是入流、一往来、不来等境界都不是实有的,都不可得。
  
  结合玄奘本,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没有入流者,没有往者(我),没有不来者(我),也没有所谓的寂灭者阿罗汉,无所谓什么证果者也没有所证之果位,修行者和修行之果只是现象,现象的背后并无实质性的存在,只是以修行者和修行果位来称谓这些现象。好比前面我举的电脑的例子,电脑只不过是一堆电子元件的拼装物,并没有独自存在的电脑,这堆东西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拼装起来会产生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也不是实际的存在,离了这堆电子元器件,也没有独自存在的功能。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阿兰若(梵aran!ya,巴aran~n~a,藏dgon-pa)】
  比丘的住处。又作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拏、阿练茹、阿兰攘,略称兰若、练若。意译无诤、无诤声、无诤行、空寂,或最闲处,为森林、原野、沙碛等之义。即距离村落或城市一拘卢舍乃至半拘卢舍处。由于离聚落不远,僧众、信徒往来不困难,又因不近村,故最适宜修梵行。《大日经疏》卷三云(大正39·616a)︰‘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
  
  在本经,阿兰那不是指比丘的住处,而是指心的空寂,心的无诤处。《杂阿含经》1071经又〈叫胜妙独处〉经中,说有个叫上座的比丘,喜欢独一静处、独自乞食,吃完独回,独自坐禅,佛陀知道后对他说:“我不是说独处不好,但是有更胜妙的独处,前者是形式上的独处,后者烦恼灭尽,。。。离种种的爱染,种种的滋挠断离,这也叫独处,没有比这更高的独处境界了。独处未必是一个人独处,而有一种心独处;空寂、无诤处未必是指修行的场所,而有一种心空寂、无诤的境界。
  
  
  为什么须菩提如果有“我得阿罗汉道”的想法,世尊就不说他是空寂、无诤的行者呢?本经中的第十四品讲到,佛陀的前世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肢解,当时,他无人、我、众生、寿者等四种有我的观念,故能忍,佛陀说如果他有这四相,心里应会生起嗔恨。所以,如果须菩提有“我得阿罗汉道”的想法,那么他就有四相,有四相就会生起嗔恨,有嗔恨就非无诤、非空寂。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无所行,有的玄奘等译本直接译作“无所住”,其实就是前面须菩提所否定的内容,没有我可得之果,也无我所修,这样的无修之修就叫无诤之修行。可见无所住与无我是同义的。
  
  
作者:云端沐月 回复日期:2010-09-15 13:26:21 
    一相无相,
  
  前相说的是真相,规律、实际的状况。后相说的是实性,本有、不变的存在。就是说事物都不出于这样一种的规律、真相,即事物的无实性。    般若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中多处校量功德,把持经与布施等来做比较。但其中以下文一段比较最深刻。是拿舍生命来做比较。一个人最难舍的是生命,世人贪生怕死,谁不爱惜生命。但经中说:一个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上午是初日分,中间是中日分,晚间是后日分。)恒河有多少沙,以恒河沙那么多的生命,早上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都舍了,布施了。而中午还这么做,晚上还这么做。“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劫这个时间就很长了,一块几十里的大石头,天人以极轻的纱轻轻地在石上飘拂一下,几百年一次,等把这块石头磨光了,这个时间叫一劫。这个时间的数字已经大得不可说了。但还不是一个劫,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一个人无量百千万亿劫,每天三段时间都拿恒河沙这么多的生命去布施,这个功德真是不可思议的。另外一类,“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若人闻此经典,能生正信,心中没有抵触,所得的福报胜过前面无量劫以无量身命布施的人。这实是众生情见所不能相信的事。但释迦牟尼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哪里能够有丝毫不真实啊。“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更何况你还可以写经、印经,自己信受奉行,念经背诵与为人解说,功德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从以上的校量就可以知道金刚般若经的不可思议,也就是般若的不可思议。
《破空论》中根据经文以八种殊胜来显示本经不可思议功德。(一)舍身是大事,无量劫是大时,虽然这样大事大时的布施,还是不如持经功德。因为这样的大施,具有五神通的菩萨也能做到,比不上本经“正断无明漏故”。以上菩萨虽得五通,能行大施,但未得漏尽,无明之感犹存,故不如本经正断无明功德。无明断尽才是菩萨漏尽通,其功德远超于大事大时。(二)本经不是大小乘共同的般若,而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大乘中推仰为圆顿菩萨的人,叫作“发最上乘者”。可见若人真能“信心不逆……为人演说”,即同圆顿菩萨。(三)如是之人,就是荷担无上菩提,他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这就是续佛慧命,长保佛种不断。(四)乐小法的人,着于四相四见(我见…寿者见)对于本经不能听受演说。(五)经在之处即是宝塔,具足法身舍利。(六)“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销灭。”转重为轻,不再堕恶道。(七)当得菩提,夙业既销,菩提之体,自然明净。(八)释尊在遇燃灯佛之前,虽遇多佛,但心中尚存有所得心,未达无相。所以持经超过释尊昔时遇佛功德。(释尊遇燃灯佛后,才恒与般若相应。)经说:“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那么我们对于佛所开演的部份,实应衷心信受,不得狐疑。
信力圆时全成佛力 
   末后引证永明大师《心赋注》中一段,以巩固增长我们的信心。赋中问:“初心学人,悟入此宗,信解圆通,有何胜力?”这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答:“若正解圆明,决定信入,有超劫之功,获顿成之力。”这四句中,前两句是因,后两句与以后诸句都是果。因:(一)需有决定信心,永不动摇。(二)应生正解,不但毫无邪见,而且所解圆融,明鉴无碍。这也非初学凡流造次所能行。只有以弘深誓愿,作为铠甲,奋力精进,才能真得如下妙果。于是顿超三大阿僧祗劫之大关,刹那圆成无上菩提之力。  “虽在生死,常入涅槃。恒处尘劳,长居净刹”。虽是凡夫,常在尘劳世俗之中,轮转生死海内,然而不离生死,常在涅槃三德之中,尘劳堆里无异清净佛国。  “现具肉眼而开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见”。真实悟心之士,肉眼可当佛眼用。(蕅益大师说自己是“名字位中真佛眼”,这比“当佛眼用”更进一步自肯了。)因五眼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悟心的人不见得具天眼,但有法眼慧眼之用,所以说“开慧眼之光明”。开慧眼,便悟入佛之知见。即是佛知见,即此凡心便具佛智。  “则烦恼尘劳不待断而自断,菩提妙圆弗假修而自圆”。于是烦恼不断自断,菩提不圆自圆。不靠修持不历阶梯,顿出苦轮,刹那成佛。如是不可说不可说之力,“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无住力”。  《心赋注》又云:“若于一心,有圆信圆修,乃至见闻随喜,一念发心者,无不除八万尘劳三障二死之病。”  由上可见,若于般若一心妙谛,能圆信圆解圆修,即得超劫顿成之力,刹那成佛。至于初机,于此妙法,只要有缘“见闻随喜,一念发心者”皆可顿消尘劳业障。般若妙力真是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前云老实念佛,即暗合般若无住生心的道妙。所以赞般若就是赞叹老实念佛。  末后敬作一偈,虔诚祝愿。      普愿见闻者 同沾菩提露      顿契本来心 清净无所住
  
  假相中的生活   文 / 刀口漫步  

你可曾想过,也许我们正生活在一种假相里?那种由污染的环境、冷漠的社会、按部就班的工作制度、貌合神离的人际关系、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以及那些苦苦折磨着你却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林林总总的****构成的生存处境。它真切可感,又虚无缥缈;它触手可及,又无法捉摸。


它可能继续恶化下去,直到世界末日,它也可能有所改观,让我们得偿所愿——那种无限大的满足,可感觉就会有所不同吗?那种生活之假,或者说作为假相的生活,不可能永远遮蔽住我们的眼睛。一个未被知识异化的婴儿或者尚未步入社会的少年,与一个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或者精通世故的老人共同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吗?哪一个更加真实可靠呢?而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每个人眼中的假相吗?

我是不是鬼迷心窍了呢?请和我一起来看几场电影吧:
先看个香艳的,《香草的天空》改编自一部西班牙电影《睁开你的眼睛》,汤姆·克鲁斯在片中左搂右抱,一个是卡梅伦·迪雅兹,一个是佩内洛普·克鲁兹,非常养眼。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汤帅哥邂逅一份梦寐以求的爱情,却因旧情人驾车时,情绪失控,发生车祸,导致毁容;在对新情人的狂热追逐中,稀里糊涂地杀死了旧情人。一位慈父般的心理医生为他澄清了真相,匪夷所思的结局,一切都是假相:他和一家“冷冻公司”签了约,被冷冻起来,车祸后发生的一切,都是公司服务项目之一,送给他的美梦。其实,他和新情人只见过一面,就已经“死”去了,而那位慈父般的心理医生,也只是想象之物。最后他选择了醒来,重新面对真实的生活。这是一个活在梦里的故事,在这个浪漫主义的隐喻里,我看到了生活之假,却不知道该如何“醒来”,如何进入一个更加真实的生活世界。沉默的大多数啊,你们要继续睡下去吗?
再看个诡异的,《灵异第六感》。布鲁斯·威利斯是个心理学专家,他要帮助一个8岁的孩子,摆脱掉恐怖的困扰——他能看到死人的鬼魂。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之所以能看见自己,正因为自己已经死去。他所经历的一切是什么呢?还是假相。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呢?现实生活吗?
那就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这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吧。美国喜剧之王金·凯瑞在《楚门的世界》中放弃了轻松的搞笑,却收获了厚重了思考:楚门发现了生活的不对劲,仿佛一直在和周围的人们一起没完没了地演戏,于是他千方百计逃离被人窥视的生活,终于逃到世界的尽头,当一片海水退去,他推开了一扇门——而门安装在画着蓝天和大海的巨大幕墙上。原来他只是一个电视运作手段的牺牲儿,一档“真人秀”节目的男主角,一直生活的城市,只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这种生活的不真实,难道不能带给我们异样的联想吗?电视文化笼罩下的我们,不是统统变成了一个个“电视人”——被社会舆论和主流文化蒙蔽着的“电视人”吗?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我们无疑就是他老人家电视机前的“真人秀”节目。我们和楚门一样可怜。
相对于智障人士和精神病患者,我们就是所谓的“正常人”,而这正常人的生活,就那么正常吗?疯子们真的疯了吗?到底疯在哪里?那让我们看看《飞越疯人院》:作为正常人的男主人公被送进无比压抑的精神病院,发现主治医生和护士一直对病人们进行非人的管理,这里也有个官场啊!他想要改变这个格局,“改造”他们,要让他们顺着“人”这个线索,走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上来,却因为不服从管教,被医生切除了脑体,变成了真正的白痴。精神病院和我们所谓的“正常人”的世界有什么区别?精神病院里贯彻的,正是我们正常人的“社会模式”,或者不如说我们的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病院!医生和护士代表了传统文化,代表了传统的一切,激进者永远是危险的,他们时刻有被切除脑体(洗脑?)的危险。而唤醒人们意识的觉醒,正是他们牺牲的价值所在。我看到了太多鲜活的象征,但并没有气馁,告诉自己:要学会迂回战斗,像那个谁也不会注意到的印第安酋长一样冲出牢笼!
相比之下,文化、种族之类的生活假相,较之作为假相的整个生活,又算得了什么呢?看刚刚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殊荣的《撞车》,作为现代文明的“领衔主演”的西方社会,居然会纠缠于“种族歧视”的生活假相的细枝末节上,真有些孩子气。
我们统统生活在各自的假相中,所谓作为假相的生活。你生活的假相,和我的一样吗?自我感觉良好的假相,和自卑的假相,到底孰高孰低呢?当你一觉醒来,世界又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