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6:19
前  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质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
——阿德里安·爱尔维修《论精神》
再也没有比教育更让家长激动的词语了,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几乎天天提到它,无时无刻不听到它。但是,关于如何才能将孩子教育得更好,却是一个难乎其难的问题。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谜题,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法国教育家阿德里安·爱尔维修的理性思辨:
从孩子一获得生命和运动能力的时刻,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模仿与追随是人的天性,于是他们的真正教师,其实是他们周围的对象,他们的全部观点、意识、习惯、性情……都是从这些教导者之中得来的。
现在我们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何在了。
教育,是让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正确的心智、美德、与天才,让正常的孩子日趋伟大,让有缺陷的孩子获取幸福。其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握一种缔造伟大与幸福的工具,这种工具正是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与环境,而每个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怎样的教育,也就有着怎样的孩子。
因此,这一缔造未来的教育过程,从时间上讲,开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从空间上讲,则是处在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之后,不妨自问一下:
在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家庭教育,可曾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足以为我们的孩子缔造伟大与幸福?
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他们无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为子女铺垫一条成功之路,愿意为其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支持,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满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这样的现状,相信没有人不会感到悲凉。这几乎是一个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剧。
也许有许多专家、学者,会为我们分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无数成功之处,无数家长们也可以现身说法,告诉我们用中国家庭的模式来教育子女,有着怎样的先天优势。
但是这些都是无用的,心血是心血,资源是资源,成果是成果。这其实是三个关联甚少的不同概念。最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享受着最多的心血与资源;反过来,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中,又有几个是因为家长的放任自流与熟视无睹而造成的?
我们有许多的家长,都是"心血痴迷者",都是"资源迷信者",总是以为,我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我为孩子提供着那么多的资源,我为他缔造了最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孩子凭什么不成功呢?
遗憾的是,教育的规律不是这样运行的,教育环境也不等于时间与金钱的简单叠加。在孩子复杂而又简单的心理过程中,在孩子不确定而又有迹可循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心血、精力还是资源,都不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决定我们家庭教育成与败的,以至于最终决定我们孩子一生命运的,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式与环境。
当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之于教育整体的意义时,一个严峻的问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作为我们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弊端?或者说,究竟是哪方面的欠缺,才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教育,在长时间以来一直问题重重。
总结起来,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欠缺与败笔,集中体现在10个方面: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第五:教育方向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第六: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
第九:生活训练短缺,以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来掩盖教育观念的不足。
第十: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这些缺乏的因素,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存在于表层的现象,然而当它们汇集成为一个民族的共性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出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问题。我们如同驾驶着一艘漏洞百出的陈旧大船,这艘大船可能不会立即沉没,而是像残舸一般漂流终日,最终在风暴中粉身碎骨。
令人心惊的是,正是这艘大船,正承载着万千家庭、甚至于整个民族的希望。
由此,我们才针对存在于现时万千中国家庭中的现象,从理论上辨清各类心态的由来,找到家庭教育所必须的因素,进一步看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少什么,以帮助万千家长摆脱困惑为起点,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场从智慧到命运的成功捷径。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试验之一,尽管在这场试验中,任何失败都是无可挽救的,但继续将未来的希望投放在问题重重的旧船上,则代表着注定的失败,而那将是我们绝对无法忍受的情势。
正因为我们无可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当你正准备阅读中国家庭教育的所有败笔与欠缺之前,笔者必须开始这样的叙述--本书正在为家庭教育注入希望,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的是每一个家长的反思与鼎力相助。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做一个圈套。除了溺爱,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又岂能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导读
在我国,有一句俗语叫做:"慈父慈母多败儿。"
同样的,在美国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母越是溺爱孩子,孩子就越是不尊重父母。家庭的环境越是民主,孩子也越趋向于独裁。父母表现出来的权威越少,孩子就越难于控制。"
尽管这两种说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然而透过这样的话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家庭教育中,中西方在观念上并无太大的不同。
然而,在中国实际的家庭教育中,这种观念的执行却很难到位,在我们的家庭中,家长"代劳"、"娇宠"、"有求必应"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缺乏最基本的吃苦耐劳品德,缺乏竞争意识、独立生存的能力,更缺乏对意志品质的磨练,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
这巨石一般的现实,正沉甸甸地压在我们一代中国人的心上。
在上世纪的一次国际夏令营中,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都参与了这项活动,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两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着实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心惊。
按照夏令营的安排,这些11到16岁的孩子,每人要负重20公斤,步行前往50公里外的目的地,途中还需要经过若干困难地段。
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的孩子许多选择了退却,生病之后回到营地睡觉,而日本孩子却放弃休息坚持到底,在风雨交加的行程中,日本家长将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而中国家长则把自己的孩子拉上汽车……
这样的一次活动不能说明全部问题,然而我们却仍然能看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浓重的溺爱成分,这使得我们的孩子从来得不到锻炼,得不到磨练品质与意志的机会与环境,更无从获得竞争与创造意识。
当溺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流时,另外一个问题也正悄然地浮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往往把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智力开发,认为孩子拥有了聪明才智,就注定会大有作为,以至于许多家长只简单地将成绩单作为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对在人生中起决定性的非智力因素缺乏认真的考虑,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造成了中国家庭教育中上述两大问题,又是怎样的原因,使得这两大问题愈演愈烈,以至于酿生出许多饱受诟病的社会现象,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究竟应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恰到好处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伴随着我们的探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将会在本章中得到最终的揭示。
错位的人性之爱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让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爱,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东西之一,而父母对子女的爱,则更是为人们称颂了世世代代。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有了父母给予的爱,就可以活得更加温馨、更加充实、更加幸福,反过来,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家庭生活幸福的源泉,更是带来快乐的天使。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孩子在家长心目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也使得父母从孩子一降生开始,就竭尽所能地给予孩子以最大程度的爱,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来自父母的爱更是格外浓厚。
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家庭中,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自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将完全的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对孩子的想法绝无反驳,对于孩子能够完成的工作一律包办,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自己对子女的爱。
然而,当我们的家长对子女在经济上极度偏重,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在生活上过分优先的时候,却在无意中造成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这些长期处于溺爱中的孩子,由于受到天长日久的格外"优待",从而在心目中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主人。
由于有这种错觉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人性自傲,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样剥皮吃熟鸡蛋,因为剥鸡蛋皮的工作从来都是父母代劳的。
一个7岁的孩子,屡屡花钱雇用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代替自己值日。
一个已经升入大学的男孩,盖的被子竟然有四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会自己洗背面,而是由母亲每个月来取走一层,洗好后再来为其换上。
在一个小学二年级区区30人的班级里,每天上学由专车接送者,竟然达到了28人之多。
一位处于花季之中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之上舍生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案,甚至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无不反衬出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给予孩子的人性之爱,由于欠缺了最重要的成分,已经在悄然之间错位,而这种错位的爱,正是造成今日广大中国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探寻的开始--对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而言,其真正的精髓究竟应该是什么?
爱的精髓
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蒙台梭利
对于爱的精髓,几乎每一个家长都存在着自己的理解。
在有些家长看来,爱的精髓就在于真心付出,以自己对子女的怜爱之心,做出真正的自我牺牲;在有些家长看来,爱的精髓意味着全力以赴,以自己的全部能力,来满足孩子的种种需要,尤其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欲望。
其实,当我们透过这些说法,看到万千中国父母奉献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家庭教育上出现的重大缺失:
所谓爱的精髓,其实很简单,它只是一种爱的正确表现形式而已。
从家长的职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父母便已经将爱无私地给予了孩子。而对于孩子而言,能够在成长的环境中得到正确的爱,恰当的爱,也就意味着得到了爱的精髓。
那么,按照这样的标准,在一个家庭中,爱的正确表现形式应当是在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由此促生出一个具有适应社会能力的孩子。
这样看起来,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爱绝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这也就是说,一份高质量的爱,足以令孩子受用终身,反过来,一份欠缺精髓,漫无边际的溺爱,只能令孩子在过于宽松的环境中畸形发展。
然而,就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能够做到"正确去爱"的家长实在是少之又少,由溺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比比皆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就中国而言,在过去的时代中,每一个家庭的物质条件都极其匮乏,家长为了生活而奔波,从无闲暇顾及子女,甚至于子女也不得不帮助父母来承担家庭生活的重任。
在最近的20年里,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曾经在少年时代饱尝困苦的一代人,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父母,由于这一代父母品尝过物质匮乏所带来的苦难,因此便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子女再为此折磨。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新一代的父母便很难认真地去思考,如何理智正确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更难以探索教育子女成长的科学方法,我们的家长所能做的,只有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屈从孩子的想法,替孩子包办一切事务。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落入这样的怪圈时,其本质就不再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爱,更不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而仅仅是家长在为自己过去所遭受的贫穷与苦难做补偿,这样的补偿并不是在自己身上体现,而是在孩子的身上得到体现,孩子此时所代表的身份,仅仅是万千家长的化身而已。
这种情势的出现,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在这种补偿机制的作用下,我们的家长不再依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来完成对孩子的培养,反过来,家长们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着明显的情绪化特点,由此教育出的孩子,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自立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自立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终其一生,可能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对于当下的中国孩子而言,想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让孩子从小跟上社会的节奏,从小学会一种"竞争中求生存"的本领。
这也就是说,对于家长而言,其育儿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沿着自强、自立、自主的思路,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能被社会所接纳的"社会人"。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达到自立自强的目标不仅意味着完成自身的成长使命,同样还具有社会学与生物学上的双重意义。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其能够循序渐进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有新生的社会成员作为补充,在这个补充的过程中,新社会成员在完成自立自强目标的同时,也将社会责任逐渐接替到身上,从而达成社会的更新换代。
从生物学角度上来说,这个道理就更加简单,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那些新生的幼崽,一生下来就要挣扎着学会自己行走,在一定阶段必须学会自我寻食,这正是自立的最好印证。而假如一个种群繁衍出来的后代,无法做到自我生存,那么这个种群也就自然失去了后续的发展空间,等待其的结果,唯有在不断衰败中走向覆灭。
由此,我们就找到了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或者说是孩子成才的必要前提--自立!
反观当下众多中国家庭,由于人性之爱严重缺乏精髓,导致溺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从孩子一降生开始,我们的家长就为其包办一切,于是,就在这种大的氛围下,许多孩子慢慢由反抗逐渐变得顺从,以至于习惯起来,最终形成了依赖性,失去了吃苦耐劳的自立精神。
当我们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子女百般溺爱,形成对子女的过度保护时,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就一点点被消磨,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就逐渐退化了。
在美国,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那些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之后,家长并不去亲自搀扶,而是任由其自己爬起。当家长去市场购物时,往往拉着孩子任期自己行走,绝没有背抱的现象出现。而我们的家长则总是将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事事包揽,小到一粥一饭、晨出晚归,大到升学、就业、结婚,这两种教养态度,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这两种教育态度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其素质、能力势必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假如将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美国孩子放在同一个竞争的舞台上,孰胜孰负便很容易判断了。
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歌德
众所周知的香港富豪李嘉诚,其事业之成功,甚至为全世界所瞩目,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伴随着他事业成功之后出生的,那么,在这样的优裕环境中,他又是如何保证两个孩子能够做到不依父荫,自立自强的呢?
在这两个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李嘉诚对其的自立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每当其董事局开会的时候,总是将这两个孩子叫来参加,并为他们设立专座,在会后还鼓励他们提出会上听不懂的问题,然后给予认真的解答。
同样的,曾经作为美国十大财团首富的洛克菲勒先,也在教子方面保持着相似的态度。
在洛克菲勒的家中,特别对孩子们的零花钱做出了限制,在他的家中,零用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发放的:7到8岁的孩子每周0.3美元;11到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的孩子每周2美元。并且还同时发给每人一个账本,要求孩子们记录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的时候交给他审查。如果去向清楚,用途正当,就可以增发5每份,反之则要扣除。
在看过这两个案例之后,我们的思考就此开始。
关于第一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李嘉诚先生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会议?
在许多人看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自然希望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商业帝国,能够得到传承与壮大,因此对两个孩子从小进行商业思维的训练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其更深层的含义,却是在传授孩子商业经验的同时,向孩子输导一种独立参与的意识,在这种聆听与询问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接受了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能够培养其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态度。
反过来,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我们的家长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对孩子大包大揽,即使在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也往往越俎代庖,承担起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像在导读中我们所提到的那样--本应自己走完的野营拉练,却是由家长开着汽车所负担的。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此类的现象,当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呵护中成长时,其独立能力根本无从得到开发,逐渐失去了自信、自立、自强的追求,继而变成了一个个不堪负担的"阿斗"。
关于第二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以洛克菲勒的财富,还要对区区几分零花钱做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呢?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从要一块糖、一分钱开始,慢慢会发展到索要汽车、飞机甚至于许多不切实际的东西。所以当洛克菲勒先生对孩子的零用钱做出限制时,也就意味着让孩子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不是每一个愿望都是可以轻易实现的,更不是可以不劳而获地向家长索取的。
反观我们中国的众多家庭,尽管其物质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甚至于许多家庭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却仍然对、孩子毫无节制地慷慨,以至于最终不但没能换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使其独立性极差,娇生惯养,既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更无从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让孩子走出爱的牢笼
动手实践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孩子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孩子,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徐特立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切后,就意味着变化的开始,而实践的价值就此得以显现出来。
越是不能自立的孩子,家长就越是要主动为其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更多地动手实践,才能够让孩子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靠。同样的,只有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靠,其自立、自理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保障性力量,家长势必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孩子尽量铺垫较好的生活环境,而同时又要在这个前提下完成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做,另一方面却又要求家长少做,如此一来,如何在环境的保障和独立意识培训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成为了我们的家长亟需面对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应当由父母来完成的,哪些事情是应当由孩子来完成的,总结起来,应当由孩子来完成的事情无外乎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
通常来讲,孩子处理事务的效率比较低,在许多时候,当孩子还没有及时处理自己的事务时,我们的家长就已经抢先代劳了,久而久之,孩子便陷入了习惯性的等待之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许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穿衣、洗脸都无法独立完成,其原因就在于长时期的等待中,已经使得孩子不仅丧失了自立的能力,更丧失了自立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孩子自己的事情之外,还存在着许多适合其培养自立能力的家务劳动,这些劳动的共同特点是危险系数小、劳动量小、简单易行,而这些看似琐碎的劳动,恰恰构成了家务的大部分。
假如我们的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从事一些此类劳动,那么在孩子轻松完成劳动的同时,既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劳动的价值产生了新的认识,由此带来的是良好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
第三类:孩子们的集体活动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学校之后,往往会遇到许多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比起前两类事情,集体活动特别是集体劳动的意义尤为重大。
除了我们提到的各方面锻炼之外,由于这类事情往往是由许多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配合,更能够增强集体观念。
由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家庭教育中溺爱机制的探讨,然而我们的问题远未结束,在看到我们的家长溺爱孩子的同时,另一个非说不可的问题,也正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成功真正的动力之源
精神的浩瀚、想象力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加上智力的强化,构成了天才的全部。
——狄德罗
在我们开始这一节的探寻之前,先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决定一个孩子成功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在许多家长看来,智力标志着一个人卓尔不群的观察力,强大的记忆力、准确的思维能力、灵活的想象力、专一的注意力。当一个孩子在这构成智力的五大因素上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之后,就意味着他将会在自我发展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
然而,智力仅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指标而已,智力不可能代表孩子发展的全部,举凡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家长,无不会陷入来自多方面的困扰。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智力存在着高低之别,但是当我们看到下面的一组数据时,就会对智力产生全新的认识。
根据我国心理工作者对二十万人口做出的统计结果显示,智力特别高的人,仅仅占到了统计总数的0.3%,同样的,那些智力特别低的人,也只占到了0.3的比例。
在美国学者对本国人口智力分布的统计中,处于正常智力范围的人群,占到总人口比例的80%之巨,把天才与过于愚钝者的比例叠加起来,也只有区区的4%。
当我们看过上面的数据之后,就会了解到这样的一个事实:
就人类而言,智力的分布是两头尖少,中间广多,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处在相差无几的同等智力水平上,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智力因素之外,还存在着我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因素。
鉴于这种因素是独立于智力因素之外的,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为非智力因素。
比起智力因素来,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在一个人的活动中,举凡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比如需求、兴趣、动机、性格、情感、意志等等。
对于这些因素而言,其作用的机制较为间接,不如智力因素那样迅速,同时,由于其存在的隐晦性,不如智力因素那样明显,而且,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成绩是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综合这几方面,就使得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至于造成了种种畸形发展的现象。
神童的悲剧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在几年之前,电视节目上曾经出现过一批比较特殊的孩子。
之所以说这些孩子特殊,是因为在这些孩子较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同龄孩子许多的智力,他们往往可以在极低的年龄阶段完成许多繁难的学习任务,比如一岁背诵唐诗,两岁解出数学难题等等,由此,这些孩子得以脱颖而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登上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然而,就在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
这些孩子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因为性格上的怪异、爱好上的特殊、情感、意志上的缺点,而被认定为"不合格",甚至于被当成"夭折的神童"而再次为公众所知。
当我们为这种现象而惋惜、哀叹的时候,更应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神童"的消失。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记住这样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智力仅仅是个人素质的一个方面,真正决定其未来的因素,很大程度要依赖于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知识化、信息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整个社会上出现了"知识崇拜"、"人才崇拜"的潮流,而较高的智力水平,是形成高知识人才的最有利条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每一个家庭都将孩子的智力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单纯强调智力上的开发,无疑意味着孩子的发展之路变得十分狭窄,而当家长本着急功近利的炫耀心理,为了实用和实际的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其结果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我们看到,在当下中国的众多家庭中,许多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儿歌、唐诗、算术、钢琴、书法、绘画、英语、舞蹈、计算机……举凡我们能够想到的技能,都有孩子在默默地学习。
从家长的角度看,当自己的孩子掌握一两项超越年龄、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时,无疑意味着孩子在智力上的极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意味着在未来的角逐中可资利用,更是许多家长在茶余饭后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资本。
于是,当个别孩子实现了"神童"的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便投身于这场人为的"造神运动"中来,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便导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单纯强调孩子智力开发,甚至是技能开发的怪圈之中。
在家长们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维背后,受到伤害的却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可能保持一致,当家长过分强调智力因素的培育时,受到伤害的就注定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那些人为打造的"神童",还是未能达到"神童"目标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这种被动学习的过程中遭到了兴趣、爱好上的扭曲。
当一个孩子在这些方面长期受到压制的时候,其心理上所遭受的损害也就无需赘言了,于是,一个个原本被捧入云霄的"神童",在加入了学校生活之后,其心理上骄傲、偏执、缺乏耐心的障碍性问题就都显露了出来,神童的夭折,也就成为了必然。
孩子为什么害怕考试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当智力开发成为了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主流时,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孩子的心理恐慌。
所谓的心理恐慌,是基于智力衡量方法的基础上,与其他孩子对比参照所产生的错觉。这种衡量孩子智力优异与否的方法,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考试制度。
在这样的衡量方法下,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考试成绩,而成绩单就成为了衡量孩子智力优异的唯一尺度,于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的孩子不得不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力,而一遍遍地温习考试所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惟创造精神无从展示、兴趣爱好无从发挥,甚至就连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都无法得到保证。
我们看到,那些语言与数学逻辑智能不够发达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难得到认可和欣赏,许多拥有强烈自尊,良好自信、灵活创新能力的孩子,可能仅仅因为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上难以适意,便要背负着"笨孩子"的恶名,在人格尊严的长期践踏中成长。
于是,当我们的孩子被迫屈从于这样的检验标准,这样的体制下时,他们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当这种努力归于失败的时候,孩子们的自信心也就遭到了最大程度的摧残,以至于孩子们厌倦考试、憎恶考试、甚至于害怕考试。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味地被这样的标准所摆布,当我们的家长,无暇甚至不屑于进行孩子非智力领域的开发时,无数孩子的潜能就此被抑制在萌芽状态。
在家长的责备声中,我们未来的瓦特夭折了,在家长的冷眼中,我们未来的爱迪生陨落了,在家长的讥笑声中,我们的牛顿沉沦了,这些本应该属于我们民族的才华与天赋,那些宝贵的非智力因素,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
作为新一代的家长,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并不是靠今日的成绩单写出的,它更大程度上孕育在非智力因素当中,既取决于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取决于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
由此,我们便找到了中国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又一项重要因素,事实上,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必将做出又一次的改变。
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把意志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天才,把兴趣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专家,把爱好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大师。
——达瓦诺娃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将非智力因素重视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智力因素的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高智力所带来的高起点,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先天优势。因此,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我们的家长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看,智力上的提升,其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孩子的大脑中建立一个接收的平台。如果放弃掉智力因素的开发,那么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对外界事物的敏感都会受到莫大的影响。
开发智力因素,第二个好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自我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脱离了家长独立生存的时候,就必须在一些事情上形成自我的判断力,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其成为大众的附庸。
开发智力因素的第三个好处,是为了让孩子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人类被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有求知、求智、求生的渴望,对于这一点,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有所感悟:"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如同没有蜡烛的灯笼。"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社会经验在不断增加、个人能力在不断发展,这些都可以借助学习来使其更有效率。
正因为如此,作为个人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智力因素,不但不应遭到摒弃,反而需要坚持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必须以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来作为智力因素开发的先决条件。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的家长试图让孩子从事技能学习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到这些技能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性格、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样的,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考试中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也应当从孩子的特点考虑,不应一概将其归结为孩子的智力水平。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我们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当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被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时,其为孩子成长所带来的驱动效应,无异于加装了一部高效率的推进机,而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孩子所遭受的伤害也势必将会降低到最低程度,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将成为这种改变的获益者。
后   记
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造成莫大的伤害。而一个关爱过度的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往往更大。
当我们完成了这一章的探讨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教育史上,我们从不缺乏对溺爱之害的理性分析与冷静对策,然而在现时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溺爱的现象之所以比比皆是,溺爱机制之所以不能停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独特的国情所造成的。
与此同时,我们的家长一方面在物质层面提供近乎泛滥的保障,一方面又在精神领域给予孩子最严酷的摧残,其只关注智力开发,摒弃兴趣、爱好、意志、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的教育方略,毫无疑问是对孩子未来的短视行为。
事实上,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对孩子怀有莫大的期望,所欠缺的只是正确的观念与方法,假如这种观念、方法能够成功地为我们的家长所掌握时,那么可以相信,在中国这块孕育了无数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家庭教育必然会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第二章: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导 读
曾经有人向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发问:"帽子还能做什么用?"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帽子能当扇子用,有的说,帽子可作为船的风帆,有的说可以做蚂蚁的船,有的说可以当球打,有的说可以当飞碟飞,有的说可以把它垫在地上当椅子用,有的说可以当动物的摇篮,有的说可以用它装东西……
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回答无拘无束,其中反衬出的想象力,更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我们的孩子却逐步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当我们向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提出相同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戴在头上"。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呢?
毫无疑问的是,想象力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已经由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反观中国孩子的现状,其思维之单一,视角之狭隘,想象力之缺乏,自信心之淡薄,都足以令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者心惊。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吗?这难道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所在吗?
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显得越发急迫,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缺陷,也是家长教育观念的缺乏。
究竟是谁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究竟是谁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反观当下中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是揭开这一谜团的时候了。
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我们的家长给予了孩子最多的资源,付出了最多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最糟糕的,这样的现状令人难以忍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阶段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失。
从环境论的观点来说,每一个人的全部观点、意识、习惯以及性情,都是从教导者之中得来的,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完全相同的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我们的家长要去如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有关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在本章中予以揭示。
苹果里面的星星
好的教育是打破青年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式,使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佚名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当一个孩子回到家里,把苹果一切两半之后,用惊喜的口气告诉他爸爸说,苹果里有个星星。
在大人们看来,苹果里面除了果核之外,唯一可能出现的就是蛀虫了,从何而来的星星呢?
但是,孩子说星星存在,自然有孩子的道理。
正常的切法,是从茎部竖着切到苹果的底部,但孩子的切法呢?却是把苹果横着放过来,拦腰切下去。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会这样做,对于家长来说,切苹果是一件已经程式化的事情,竖着切苹果约定俗成,几乎和数学定理一样天经地义,正是这种条框式的思维模式,使得成年人在做事之前总是会考虑"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
这种不出格做法固然循规蹈矩,然而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定式思维。
定式思维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拘囿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透过这个框架,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固定的,由此,我们得到的世界也将是固定的;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当镜片是红色,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红色,从而产生了"世界是红的"的看法。
关于定式思维的坏处,我们并不需要做麻烦的理论分析,只要看一下下面的这些例子就足够了。
以下是人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断言,它们之所以著名,一是由于说出这些话的人够著名,二是它们足够愚蠢。
"我们没有理由让每一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计算机。"说这话的人名叫肯尼斯·奥尔森,当时是DEC的奠基人和总裁。
同样,在1891年的一天,法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福煦评论道:"飞机是一个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在他之后,则是美国专利局局长杜埃尔,按照他的看法,世界上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而后是无线电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他坚持认定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人类都不可能登陆月球。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在当时听来富含道理的断言,没有一句成为现实,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断言者,被我们写进书里当成了笑柄。
不过,当我们笑过之后,仔细观察这些荒唐的预言,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着近乎相同的特点,或者可以说,它们都犯了定式思维的毛病。
所有的这些断言,都代表了断言者对事物的感知,虽然说这些话的人,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它们都和正确相距甚远。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看待事物的固定方式、观点、参考系统和信仰被固定在一个小圈里,结果就产生了可笑的局限性。
像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故事一样,当家长被自己的见识所囿的时候,当家长被自己切苹果的固定方式限制住的时候,也就坚持认为苹果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星星出现了。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之中,家长们常常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比如说,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叛逆,从而采用激烈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过去的分析中,许多专家都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家长的主观性格,武断作风。事实上,其实其中大部分情况,都是由于一种定式思维的扭曲而造成的,当我们的家长脱离孩子的世界太远时,交流就自然会产生障碍。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中,可以想象的是,在中国千千个家庭里,类似的情况一定发生过许多次,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说苹果中有星星的孩子,将会受到家长怎样的对待;或者说,假如你的孩子告诉你苹果中有一个星星,你又当作何反应。
答案是确定的,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被批评为胡思乱想。
正因为定式思维是不完整,不准确的,因此它往往也就代表了片面与狭隘,当这种思维方式投射到家庭教育中时,所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异想天开"视而不见,甚至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其大加打压,而这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孩子那宝贵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正在遭到一步步的摧残。
最宝贵的财富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人类最宝贵财富的论断,几乎在每位哲学家口中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譬如时间、知识、进取心、品德、意志力等等,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一点,这些所谓的宝贵财富,我们随时、随地、随手都可以得到。
时间固然不能再生,但却随时可以得到,虽然我们可能会浪费掉一些时间,但是只要懂得珍稀就还不算太晚。
除此之外,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品德可以不断熏陶,而进取心、意志力这样的东西,即使被摧毁了,也还可以在鼓励下重建。
那么,按照这样的标准,世界上最宝贵,也是绝对不可能再生的财富只有一个--想象力。
从生理学上考虑,右脑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想象力的多寡,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许多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这个领域落后于他人,而这种先天因素就标志着想象力注定不是人人擅长。
其次,想象力的保持难度,也决定了它的珍稀。
根据科学调查显示:人的想象力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想象力最强的人,往往是幼儿园中的小朋友。
当一个人的想象力被摧毁后,尽管他的智力可能毫发无损,但是决定想象力的好奇心、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却远非培训所能造就的,我们绝难想象,一个已经成年,为世事所累的中年人,仍然能够保持高昂的好奇心,以及对周边事物的浓厚兴趣。
毫无疑问的是,想象力是人对未知事物在头脑里的一种虚幻的解释,正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促使人想尽办法去实现想象中的事物。而正是在这种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失败,继而不断总结,又不断进步,以此周而复始,才最终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
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里,许多事物、发明、以及我们正在享用的文明成果,都来自于前人的想象,由此称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毫不为过。
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不可能具有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的。想象力能增强一个人学习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能使人在学习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捷径。
关于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来自于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十六岁的那一年,爱因斯坦产生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假如我骑在一条光束上,去追赶另一条光束,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基于这一点,爱因斯坦发明了后来著名的相对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和艺术是一样的,需要直觉和想象力。
然而,在现时中国人的身上,最欠缺的恐怕便是想象力,比方说: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以来,到现在共有400多人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其中华裔科学家共有六位。然而,在这些获奖科学家中间,却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对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文明古国来说,这样的一个结果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那么,当我们了解到这一事实之后,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此出现在我们面前--究竟是谁在扼杀我们的创造力。
谁扼杀了创造力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类似于下面这样的情况,一定曾经在你身上发生过。
在你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做很多的习题。当某道习题的答案应该是A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却都会选择B。
为什么呢?因为参考答案是B。
就这样,在老师讲评答案的时候,这些学生仍然认定答案是B,但是老师宣布的结果却让大家大跌眼镜--参考答案印错了。
于是,又会有许多学生长叹一口气:"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选A来着。"
这是一个非常普及的现象,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里,其中一个是中国家庭,另一个则是美国家庭,它们的相同点则是都有一个刚刚上学的孩子。
每当中国的孩子画好了一张画后,他总是会拿着自己的画,飞快地跑到父母身边让他们鉴赏,同时会问:"你看,我画得像不像?"而每当美国的孩子画好了一张画后,则会向父母提问道:"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在这一字之差中,我们的思考就此开始。
关于第一个故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迷信标准答案?
在那些选择B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脱离思考,直接抄录了之的,另外一部分则是经过了思考,却因为知识掌握不足而错选B答案,然而最主要情况则是--本来选对了,看到答案后则放弃了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三种情况中的何者,都暴露出一个直接的问题--我们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自我精神,缺乏自我想象的能力!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固然要负一定的责任,然而最主要的责任,则应当归结到这些孩子早年的家庭教育中。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标准,当孩子在如此种类繁多又死板教条的规矩、标准下成长时,所受到的要求、管制必然导致了他们逐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象与创造的潜质,继而变成无主见、无思想,无灵活性的"小机器人"。
当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此方面的缺陷时,便不能不为其感到由衷的悲哀。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颇为耐人寻味。
一天,3岁的小女孩朱迪告诉她的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妈妈听后非常吃惊,于是便问她是怎么认识的。
朱迪说:"是她的幼儿园老师克丽丝小姐教的。"
于是,这位母亲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克丽丝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一切圆形物体,然而当她学会了26个字母之后,朱迪便失去了这种能力。鉴于此,这位母亲要求该幼儿园赔偿小女孩克丽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经过审判,法庭得出的结果是起诉成立,判决幼儿园赔偿小朱迪精神伤残费100万美元。
在这位母亲因为女儿失去想象力而痛心不已,以至于不惜与幼儿园诉诸公堂的时候,几乎我们的每位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认识几个字而欣喜交加。
关于第二个故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孩子的问题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答案很简单,当我们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画作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么可能是粉色的!"
反过来,当美国家庭的孩子做出相同的行为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只粉色的熊,真不错,看上去很新鲜。"
于是在此之后,中国的孩子仍然会继续画画,但是在他的笔下,却再也不会有粉色的小熊诞生了;而受到夸奖的美国孩子,则会继续自己的创作,继续自己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出蓝色、绿色甚至银色的其他动物来。
在中国,三千年的文明传统为我们缔造了太多的礼仪和规矩,当这些条条框框渗入到家庭中时,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教育成为了传承这些条框的手段,几乎每一代孩子都在这些条框的限制下生活,等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被剥夺一空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规矩的传承者,于是,调教下一代懂规矩、讲礼仪的过程便再度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我们整个民族在创造能力上的不足。
当我们了解到这样的现状后,一个新的问题又横亘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此执迷于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们尝试着回答上一节末尾的问题前,首先要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相当简单的,孩子需要幸福感,尤其是当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他的父母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那么也许有的家长会质疑道--我已经给予了孩子最好的吃穿,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给他配备尽可能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这些是否已经足以让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必须引入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借以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生理上的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意味着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病了要吃药,困了要有房间让他睡觉。
安全的需求指的是保证自己免于灾难,不遭飞来横祸,而社交的需求是要有家庭、朋友、同学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所谓的尊重需求,指的是自尊、他尊,以及权力欲等,像我们的许多孩子都希望能当上班干部,每天在同学们敬佩的眼神中生活,即属于这方面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现在我们知道的,对于被家长悉心呵护的孩子来说,前三种需求基本不成问题,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身边人给予的尊重中,用最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事,继而得到最大的满足。
当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与信任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好一副画、或是搭好一架模型、唱好一支歌后,他就已经因此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感,如果再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与夸奖,那么由此带来的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是幸福感,而这种感觉最好的获取源头既不是吃不尽的零食,也不是玩不完的玩具,更不是一流的学校,比起这些东西,唯一能让孩子体验到最强烈幸福的只有从家长那里得到的认同。
正因为如此,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倒不如说是用孩子对于情感的敏感性来达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具有了自我实现的能力,那么他从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幅画、一架模型中获得的欢乐,要远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大的多,而这也正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心灵上最好的关怀与慰藉,其价值要远胜于其他领域。
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之后,也就知道了孩子真正渴望得到的究竟是什么,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家庭教育的现状中时,实际的发现是--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都无缘体验到这一层面的幸福。
让孩子幸福,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灵关怀,这本是家长必尽的责任,然而为想要知道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我们就必须转换视角,从家长的角度来考量这一严重扭曲的现实。
散落已久的关怀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
或许是因为太珍爱自己的儿女,太强调自己爱的无私与奉献,因此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为其提供无微不至的保护,这种保护既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
所谓精神层面的保护,指的是我们的家长总是尝试着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自己的生活观念来替儿女做出选择,诚然,这种选择的出发点无可非议,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家长们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
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独立的过程。
这种独立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当孩子开始成长时,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过程,大到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小到对自己的喜好,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在各个问题上倾向于自己做主。
由于孩子和家长在对待社会、人生的观点和态度上存在着差异,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其结果往往是令双方都倍感痛苦。
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幼稚甚至愚蠢的,因此,出自于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对于这样的行为无不给予坚决的打压。然而,我们的家长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却是孩子内心身处想法的反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下面这个故事:
曾经有两兄弟在同一连队中服役,其中一个在战斗中被敌军子弹击倒,逃回的一个则向指挥官请求,允许他返回去找他的兄弟。
指挥官说:"他可能已经死去,你冒生命危险去带回他的尸体也没有什么用。"
再三恳求,指挥官终于答应了。当士兵背负其兄弟回到部队后,受伤的兄弟死去了。
于是指挥官说:"你看,你冒了生命危险,但是却毫无结果。"
士兵回答道:"不,我做了我想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也得到了回报,当我爬过去抱着他的时候,他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就是觉得你会来的’。"
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呢:在某些时候,你就像是故事中的指挥官,而孩子就像是故事中的士兵呢?
在许多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士兵一样,总是喜欢去做一些看上去很愚蠢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蠢事,却代表了孩子们的个人志趣与个人意愿,当孩子独力完成了这些所谓"蠢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而家长对于孩子意愿的压制,则无异于对其意愿的漠视,志趣的扼杀,进而形成了持之日久的心灵暴力。
这种心灵暴力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其一:来自家长的过度保护,与个人独立性发展之间的冲突。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难以认同,甚至以强制手段进行打压。
简单说,这两大表征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家庭教育中心灵暴力因素的全部,而正是在这种"心灵施暴"的过程中,家长本应当基给予孩子的心灵关怀逐渐地散落流失。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总是感觉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限制,或是根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我们的家长则感叹现在的孩子过于复杂、过于任性,孩子实在不懂得家长的一片苦心,倍感家庭教育的艰难,从而给两代人都带来了心灵上的痛苦,让双方都感到了巨大的困惑,以至于无从解脱。
接下来,我们就将从构成心灵暴力因素的两大方面入手,一睹中国家庭教育中心灵关怀缺失的形成机制,立足于孩子的未来,预知这样的缺失,究竟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当我们对这两点了然于心之后,有关如何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及家长究竟该如何如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也就变得不再迷惑不清了。
家长与孩子的双边思维
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在几年前的一个电视节目中,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个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
"在学校里住宿过集体生活,我自己总是能独挡一面,可是一回到家中,母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干,对我百般呵护,本来这些事情自己都可以做,只是一味让我别分心,抓紧时间认真读书,我常常对此感到很不耐烦,甚至很生气。但是每次发过脾气之后,自己也觉得很后悔,觉得对不起辛勤劳作的父母,有的时候,我也试过和父母进行沟通,但是效果很差。我感到非常委屈,过去回家总是想放松一下自己,而我现在特别不愿意回家,因为现在回家心里一点舒服的感觉也没有。"
家庭是一个人最温馨的港湾,然而在这个孩子看来,这种温情已经在家长与自己的冲突中,被磨损到了极尽微薄的地步。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损伤。
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各自对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才,这种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其对手段的选择,是以家长的社会经验与生活观念来作为标准的。
家长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确保孩子用最快的速度、走最少的弯路来获得成功,用命令、压制的办法,来处理孩子与家长观念中存在的冲突,让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却由于需要恪守许多规范、条框,而不得不按照家长的要求,在家长提供的保护下来生活。
因此,在家长看来,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服从",服从的意义是将孩子的一切生活轨道,都纳入家长所设定的保护环境中,其价值是让孩子在自己所设定的程序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家长所期望的人。
诚然,在孩子还很弱小的时候,家长给予他们各种成长所需要的东西,为孩子遮风挡雨,营造出安全的环境,这一切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
但是这样的观念,却是建立在一个不可能的前提之下,这个前提就是孩子的独立性永远为零,是以先认定孩子不变的思维得到的这一观念,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视角来重新看待问题,结论就会完全不同。
在孩子看来,自己每天都在变得成熟,变得能够逐渐承担一些责任,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而家长却对此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
在小的时候,父母在对孩子的教养中,无时无刻不对其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规定孩子要吃什么,该吃什么,何时该睡觉,要读什么书,看什么节目,甚至于为孩子挑选爱好、老师、游戏玩伴等等。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过度保护的范围可能更广,不仅包括了本该由孩子做的家务劳动,甚至还包括那些本该孩子自己做出选择的事情,比如选择学校、报考专业、未来职业等等。
在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之中,家长往往无视于孩子个人的志趣,迫使孩子服从自己的志愿。这种思维方式,彻底将孩子与家长对立起来,得出的结果令人难以忍受,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上的心灵暴力。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过程的本身,孩子在成长中的烦恼本已十分强烈,却还要生活在家长所布设的"保护网"中,在家长过度保护的高压下,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犯规"行为,甚至只是与家长所认同的观念相冲突,孩子也需要为此承受家长的反对与呵斥,成为了家长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了"过度保护"在制度上的不合理性,接下来,我们需要开始进一步的探讨,以其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从保护到伤害的距离
孩子需要保护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保护与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林格伦
保护与伤害之间,往往只有非常细微的界限。
由家长提供的保护,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免受外来不必要的侵袭,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环境,然而,如果保护没能够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变化及时做出伸缩调整,如果保护本身已经对孩子有益的个性造成了限制,那么就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具体来说,过度保护的不良影响集中于以下三大层面:
其一:过度保护会削弱孩子的责任感。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孩子在最初接受过度保护时会感到反感,然而,当孩子习惯了这种保护之后,就会感觉到事事由父母包办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于是,当家长一时无法面面俱到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未能尽到责任,就这样,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中,逐渐养成了喜欢依赖的性格,丧失了未来作为人的责任感。
其二: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
当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责任感,处处、事事、时时依赖于别人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就是丧失掉全部的独立性。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独立地承担责任,不能依靠自己的思考来做出选择,最终实现自己的意愿时,也就无从谈到独立性,更谈不到独立人格的发展。
其三:影响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家长羽翼的庇护下,孩子们从小失去了独立行事的机会与权利。而创新与应变的能力,恰恰来自于大量的实践。
在成功的企业家中,有极大一部分从小便失去了家庭的庇护,许多事情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于是,生活赋予了他们无可逃避行事机会,于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就此得到了锻炼,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其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相比之下,当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做事的机会时,也就无从谈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于连原有的能力也会逐渐萎缩、退化。
就这样,本来旨在于保护孩子的家长,在无形之中却变成了伤害孩子的最主要因素,从保护到伤害,其字面上的意义相差巨大,而落实到实际的家庭环境中,其中的细微差别就只能由孩子来亲身度量。
当家长因为陷入了过度投入的境地而备感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因为陷入了过度保护的桎梏而极度痛苦。
于是,家庭教育在这里就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家长的保护与孩子的自由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对接点,这个对接点,就在于对如何处理心灵沟通这个关键性命题上。
打通天堑的终极方案
只有心灵上的关爱才是最好的导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与其他方面的付出。
——爱因斯坦
沟通的价值就在这里显示了出来。
越是对立的家庭,孩子与家长之间就必须要实现沟通,只有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观念,才能够让自己从心灵上认同孩子。同样的,只有孩子更多地懂得家长的苦心,才能够解决孩子因此而产生的逆反心态。
家长作为成年人,在性格上有着更强的包容性,但家长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过于顺从孩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后果是很难预料的。这样一来,既要做到沟通,又要防止孩子自控能力差所带来的后果,而孩子的天性自然会对一些必须遵守的准则造成挑战,其结果势必阻碍了沟通。
于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在这个两难的问题上走入了绝境。而在这个问题上,只存在着一个分三步走的解决方案。
方案的第一步:在于家长和孩子都要有理解对方的愿望。
只有当双方都有了这种愿望的时候,沟通才具备心理上的基础。假如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有所保留,那么沟通势必极难实现,甚至于让家长和孩子站到更激化的对立面上。
而当双方都有试图理解对方的愿望时,心理上也就更期盼着主动寻求沟通的机会,尝试着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心灵之间的沟通。
方案的第二步:在于从各种渠道了解对方的生活历史和重大的社会事件。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一大重要的现象就是,家长不了解孩子,孩子同样不了解家长。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许多家长都不了解流行趋势,更不了解孩子们兴趣集中在何处,同样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了解家长一代所经历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而心灵上成功沟通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做到相互了解,唯有于此处下足功夫,才能够做到理解对方所作所为的背景,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与隔阂。
正因为如此,对于孩子而言,所需要的是了解父辈、祖辈过去的生活阅历,了解家长所处时代的特点,说白了,就是家长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如何活过来的。
同时,作为家长来说,也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认真去探求当下的流行元素、文化现象,看到孩子所崇拜、所喜爱、所厌恶的东西中那些是积极有益的,那些则是对成长有害的,只有找到两代人的相似之处,才能够获得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方案的第三步:在于主动地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及时给予孩子心灵关怀。
我们的家长都知道,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被人理解固然好,但是当误会发生了之后,如果一味等待别人的理解,那么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而当我们主动地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便很容易进入一种冰释前嫌的最高境界。
正因为如此,想要争取孩子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接触孩子,这种接触越多一分,实现心灵交流就越多一分可能。
后  记
当我们8个小节的艰难探寻终告结束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端。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纸面上的讨论意义并不大,我们的探寻也不可能做到算无遗策。之所以说它意味全新的开端,在于我们的家长结束了本章的阅读之后,对于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东西,将会开始一次自查式的总结。
事实上,当我们的探寻与每一位家长的殷殷爱子之心结合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就获得了一次命运改变的良机,当这种改变被演化为成功的经验之后,后世的父母也就获得了一份宝贵的教子宝典。
在当今社会文化日新的形势下,如何能够让孩子获得一个稳定而又良好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在于家长能否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而这又要求家长们能否建立一套完美的心灵关怀机制,在中国三千年的家庭教育史上,这方面始终有较大的欠缺,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纸面探寻结束了,但是家长们在实践中的探寻却才刚刚开始。
改变不正确的家教观
虽道是近几年来,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就拿我周围的人来说吧,和他们谈到孩子时,可以了解到他们要么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要么没有现代家教观或是错误的、陈旧的家教观;要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
一、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往往表现为以下六种:
1.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的启示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他4岁时智力水平已达到50,在4~8岁可以发展30,在8~17岁之间只能发展20了。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父母,由于不懂得去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将白白错过孩子的智力开发黄金期,实在是一种大脑资源的浪费。
2. 树大自然直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放任自流,结果等小树苗长歪时,要纠正也难了,那时父母再怎么反省都迟了,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因为,幼儿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幼儿没有生活经历,分辩是非能力较差,行为自控能力较弱,行为控制力也极为有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许多孩子长大后日渐暴露出的许多不良品行,如意志不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以及自私、霸道等等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恶果。
3. 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4. 教育是学校的事
这是在推卸责任。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给幼儿园和学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家庭教育的紧迫感,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也为时太晚。学龄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占的比重非常大。
5.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
这是把教育看得太神秘了,把智力等同于知识,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而知识只有老师才能教好。殊不知,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一个话题的交谈,大到意志力的培养,攘括了智商和情商两大方面。其次,不管你有无意识到,你都在当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你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提供着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孩子模仿的范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与你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你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就将有什么样的苗苗在生长,与其推卸责任说不懂教,不如拿起书本来多学点家庭教育知识,多去家长学校听听课,多给自己灌输点正确的现代的、科学的家教观。
6. 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借口自己工作忙,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然而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和品行。同时,祖辈抚养的孩子,他的情感需求由于得不到满足,易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
眼下,持以上各种不正确的教育观的父母不在少数。看来,教育孩子还是要先从教育父母开始,及早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才能不误己子孙。
二、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对孩子正常的施教方法四要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家长掌握一些教育科学知识,对于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内容截自中国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室张爱国先生等主编的《家庭教育指导》一书之第二讲“家长的素质与家庭教育艺术”之二“家长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普天之下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着美好的憧憬,热切的希望。然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以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任务和内容的措施及手段,是保证教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要诀1. 谈话言教
在家庭教育中,与子女谈话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通过谈话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能启发孩子的自觉性,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与子女谈话是一种艺术,家长应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朝着孩子大声嚷叫和唠唠叨叨可能成为习惯,而且是徒劳无益的习惯。
如何进行批评性谈话,也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事,因为批评多了,孩子烦;批评少了,不管用。有的家长刚一开口,孩子就顶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家长和孩子还都生了一肚子气。
据在美国的考察者发现,美国的家庭经常采用一种询问式批评,既有趣又有效。
考察者靳忠良先生曾在一对美国夫妇家居住。有一次,主人3岁的小男孩在靳先生的床上又蹦又跳,这时他的妈妈走过来,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小男孩耳边询问:“你觉得不经客人允许就随便在客人床上乱蹦,可以吗?”母亲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小男孩却像听见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现在你觉得该同靳先生说什么呢?”母亲仍是用轻柔的询问口气同小男孩讲话。只见小男孩望着母亲思考了片刻,跑到靳先生面前连说“对不起”,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靳先生发现,虽然母亲是在批评孩子,但两人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在亲切地讨论问题,孩子非但没有顶撞母亲,反而心悦诚服。
“孩子们——正因为他们是孩子——对事物常常有着某种‘混乱的感觉’,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得体而又严格地对待这些情感,就会使一个争端四起的战场变成愉快和睦的家庭。”汤姆?金诺特的这番话,是我们在向子女进行说话时应该记取的。
要诀2. 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是以他人(包括家长)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孩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具体、生动、形象,孩子易于领会和模仿。因此,运用榜样教育孩子,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孩子的实际。榜样的选择会是多类型、多层次的,有为国争光的科学家,有人格伟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战斗英雄,有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有老师、同学,还有家长自己……
应当注意的是,家长是孩子最先和最直接模仿的榜样。家长的语言、行动、思想作风时刻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很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自你为人父母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须估量你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你满口脏话,言必称“老子”,你的孩子说话能文明那才是奇怪。你整天打麻将,你的孩子如何自觉地认真学习?你拿回单位的纸张、墨水和订书机,孩子就会认为偷窃是正当行为。你不尊敬老人,当你老了他又如何能尊敬你?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后广平小学(2003年暑假被合并到了该市区“四根柏小学”)的一位10岁小姑娘马宇歌,其成长经历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议读者到网上去搜一搜马宇歌这个独一无二的名字,看看她的后来走向及其培养教育成长历程留下的一些科学启示,计有成千上万篇引人入胜的精彩事例介绍和书、报、刊研究文献,已被国内外许多教育专门学术机构所重视)她从小学一年级发表第一篇文字作品起,到10岁时已发表个人署名文章100多篇;8岁以三轮综合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团,成功地采访了近30位全国乃是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知名人士;1997年暑假刚刚辞别9岁的她,在父母的赞同下只身从北京住家乘火车下江南,穿越5省(市),历时28天,行程4 000多公里;她从8岁开始就用自己的稿费捐助“希望工程”……10岁的宇歌创造了大多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教育家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是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教材,最容易激发孩子的感性认识。宇歌上小学第一天,老师开完家长会,其他的家长领着孩子都走了,父亲马弘毅却让宇歌留下,父女俩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邻居唐博佑老爷爷每次上街购物,只要遇上,马弘毅总要下车主动帮忙。宇歌耳濡目染,每次遇到唐爷爷,便主动上前搀扶,帮爷爷拎包。宇歌的热情、真诚、礼貌、乐于助人,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笔者认为,家长能给孩子留下一个勤奋正直的身影与清白人生的身教,才更显人格魅力;于无声之中感染孩子的身体力行,才是家教之本。
要诀3. 行为训练
对孩子的教育,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个性和道德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鸽比赛中屡屡获奖的鸽子必须经过精心的放飞训练,放飞的确是有危险的,但不经过放飞训练的信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科学运用“放飞效应”可以训练出优良的信鸽,这个道理也适应于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家长应努力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训练和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准则,培养和指导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认清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孩子的社会化教育,“硬硬心肠”放开孩子的手脚,指导孩子“试飞”,锻炼孩子生活的“双翅”。家长在“放飞”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注意如下四点:①要有计划地培养“独立”的能力;②对孩子正当的“试飞”活动应尽力支持、鼓励;③要进行适度的“磨练教育”;④防止和矫正孩子不正当的自主要求和“试飞”行为。
训练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根本之点在于家长能够长期坚持对孩子的一贯合理要求,以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反复的练习与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必有一段辛苦的历程,但先苦后乐,先繁后简,父母要有耐心。
要诀4. 期望激励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赞扬和激励,能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得到加强,产生奋发向上的强烈愿望。
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作“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任意地抽出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教师说,这些孩子将是“未来的人才”,会有优异的发展。8个月后再次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称为“未来的人才”的学生,成绩进步果真比别的学生快。为什么呢?原因是教师得知这些学生会“有优异的发展”以后,对他们产生了好感和期望,从而在与这些学生的接触中,以表情、眼神、语调等所传达的暗示与期望,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影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多鼓励与赞扬孩子,引导孩子向家长期望的目标发展。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母亲当着儿子的面对父亲说:你注意到了没有,今晚晓远把他的自行车放在停车房里了。他从前总把车停在外面,直到我们提醒他才放进去。他现在变得负责多了,你不这样认为吗?
父亲对儿子说:在我工作时,你一直是安安静静的,谢谢你,儿子。你很能替别人着想。既然我的事做完了,我这会儿也就有空了,我们干吗不计划一下星期六到动物园去玩呢?
即使是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为得到一句发自内心的赞辞而做好事,关键在于我们应善于引导。
上面介绍了有关教育子女的一些方法,诸如了解孩子,统一要求,情理交融,学习辅导,文化熏陶等等。这些方法都是从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家长们也应记住,方法不是到处可以应急的灵丹,也没有凝固不变的模式。教育有法,教无定法。教育上的方法问题,实质上是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问题,一切教育方法的使用都应以对象、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应当灵活地运用。
文稿来源:安徽日报《文摘周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