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45:33

       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做一个圈套。除了溺爱,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

  • 内容简介
  • 目录
  • 前言:谁决定孩子的命运(1)
  • 前言:谁决定孩子的命运(2)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做一个圈套。除了溺爱,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又岂能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 前言
  • 错位的人性之爱
  • 爱的精髓
  • 自立是成才必由之路
  • 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 让孩子走出爱的牢笼
  • 成功真正的动力之源
  • 神童的悲剧
  • 孩子为什么害怕考试
  • 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 本章后记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 前言
  • 苹果里面的星星(1)
  • 苹果里面的星星(2)
  • 最宝贵的财富(1)
  • 最宝贵的财富(2)
  • 谁在扼杀创造力(1)
  • 谁在扼杀创造力(2)
  • 孩子最需要的东西(1)
  • 孩子最需要的东西(2)
  • 散落已久的心灵关怀(1)
  • 散落已久的心灵关怀(2)
  • 家长与孩子的双边思维(1)
  • 家长与孩子的双边思维(2)
  • 从保护到伤害的距离
  • 打通天堑的终极方案
  • 本章后记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像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90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200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 前言
  • 大行其道的物质刺激
  • 物质刺激的成瘾效应
  • 谁在损害诚信(1)
  • 谁在损害诚信(2)
  • 物质阴影下的心理贫困
  • 扼杀的竞争意识(1)
  • 扼杀的竞争意识(2)
  • 物质闹剧下的人格缺失
  • 拜金主义的滥觞
  • 营养丰富的成长食粮(1)
  • 营养丰富的成长食粮(2)
  • 本章后记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同谋者。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20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很搞笑?

  • 前言
  • 无处不在的体罚
  • 那些欠缺的东西(1)
  • 那些欠缺的东西(2)
  • 爱子名义下的另类体罚(1)
  • 爱子名义下的另类体罚(2)
  • 被摧毁的自尊心
  • 被损害的亲子关系
  • 以暴制暴的野蛮传承
  • 被混淆的是非边界
  • 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 养与教的畸形发展
  • 本章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