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专业几篇重要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0:44
育技术专业几篇重要文章教学资源 2005-10-31 12:30
昨晚看了几篇黎老师推荐的文章,受益非浅,特将其发布上来供大家阅读,如果读后有什么感触不妨发表评论,我希
望能与大家交流互助.我期待大家的回复.
选摘文章目录:
1.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
2.山东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题
3.上海徐汇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题
4.教育企业生存启示录
5.IBM的软件策略
6.周末画报:重新想象中国互联网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
李朝军 牟艳娜 阮滢 刘向永 于丽华
注:本文原载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2
序言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自此,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都得以迅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和成熟化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各个领域中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领域。到2001年底,全国普通高中有1.2519万所学校(占92.15%),大中城市初中有1.2511万所学校(占65.32%)、小学有4.4190万所(占10.32%)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3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正式颁布,标志着信息技术走入国家课程体系,也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走向了新的高度。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目前已经有五套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了国家教育部评审,并获准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试用。无论是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信息技术课程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以英特尔R未来教育、苹果明日教室和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为主要成功范例。这三种课程整合模式是在国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基础上引入国内,各有特色,对国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及应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我国中小学计算机的拥有量增加到663万台,校园网超过3.5万个,与2000年相比校园网建设增长了10倍以上,计算机拥有量实现了翻两番。中小学校园网和城域教育信息网络是“校校通”工程的基本形态。不久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
自从2000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以来,我国大部分教师已经接受了各种层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成功培训20万中小学教师。教育部也启动了“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为教师提供基于远程的培训和资源。特别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提出,给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工作已经在很多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持下开展起来。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在充分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思考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每年数以百亿计的教育信息化投资究竟带来了多少质量效益?透过各种形式的课件大奖赛、示范课和公开课的热闹场面,到底有多少学校能拿出科学测量结果来证明应用信息技术确实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在热闹的表面现象下,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表现,存在哪些误区?我们进行反思是为了认真总结、梳理所走过的发展道路,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提高全民族的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来。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课:羽翼未丰
信息技术赋予人才素养以新的内容——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2003年2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出台,并确定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高中新课程方案。同年7月,教育部核准五家出版社根据新课标编写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并于今年秋季将这五套教材推进实验区进行课改实验。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迅速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注重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并总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案例。
几年过去了,信息技术课进行得怎样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法是否已经渗透到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师和学生们进行了采访。
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信息技术课实际不受重视
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某网站的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发表了一个“信息技术的悲哀”的帖子,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共鸣。他们普遍认为,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希望高中考电脑,初中考电脑,小学也考。虽然我们会有压力,但那也是对我们的重视”。我相信这些话都是教师们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抱怨,还是沮丧,他们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但高考能解决问题吗?从现在正在各大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上热烈讨论的“我拿什么拯救你,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似乎读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们的无奈和矛盾心理。
再看看正在进行高中课改的几个实验区。某省教师反映该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课表是这样安排的:高一的第一学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2学分。信息技术一共就4学分,高一修完以后,学校在高二、高三都不打算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了。原来,很多地区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时,从省级培训就开始划分高考和非高考科目,每个高考科目中又分为高考和非高考模块。“一个好端端的课程在实验阶段就开始严重走样了!表面上是在追求升学率,其实留下了很多隐患。”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研究部主任苗逢春博士在评论一些省区的做法时,如是说。
2.从教师到学生,新课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一年多了,但教师和学生们对新课标的接受过程却并非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一方面,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接受还需时间。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本位”的观念,又进一步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增加了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使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由原来的混乱走向有序,从随意走向规范。虽然多数教师认可新课标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对新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师们以往的教学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们接受起来遇到很多困难。随着教师们根据新课标所进行的研究增多,他们关注的层面多元化了后,反而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组织不起正常的课堂教学来。他们期望多一些可供参考的优秀教案。由此可见,对于信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贯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专家和一线教师进一步地沟通。
另一方面,学生对新课标也存在困惑。学生是新课改的受众,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下学生们的声音:“上了近两个月的课,感觉上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和小学都学过,所以大部分课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做自己的。有几节课讲了编程,个人很感兴趣,第一次感到在信息技术课学到东西了,而且是很实用的东西。希望老师以后多上编程的课,或其他多媒体制作的内容。”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是“换汤不换药”,还没有改变实质,枯燥、无聊而且过于公式化,学习的不是一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就是已经被淘汰了的知识,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位接受采访的高中生迷惑地对我们说:“新课改不是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吗,怎么还是让我们在循规蹈矩中重复旧知识呢?”
3. 从小学到高中,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的目标和任务,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尚未出台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给教材的衔接和整个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连贯性造成了困难,缺乏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支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孤掌难鸣。
首先,小学、初中没有相应的信息技术标准,缺乏对培养目标的界定,且原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严重过时。教师们不知怎样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进行掌控,这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混乱和无序的重要原因。一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感叹道:我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一本电脑书。我不知道要让学生怎么学,我该怎么教。按照这本教材要求,光画图这部分就要学18课时,整个学期不可能都让学生画画儿吧!
其次,缺乏根据标准进行的课程建设,使得各个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加大了高中实行新课程标准的难度。如何做好课程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中课程标准的起点要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的缺失,让本来就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课程雪上加霜,难怪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有标准使我们的学科比音、体、美等学科的地位还要低”。
4.信息技术教材众口难调
今年秋季,教育部核准五家出版社编写的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已经进入四个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这几本教材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一位山东济南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谈道:“我们现在统一使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上了一节‘中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课后,课堂气氛是不错,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效果比原来我讲学生听好多了。我感觉新教材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挑战。课堂现在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师的应变能力、知识能力要求都高了。”
但也有教师反映教材的可操作性差,有的觉得现有教材中章节设计过于简单,有的对如何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存有疑问,感到一节课要任务讲解、操作演示,时间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相关知识与阅读材料里面的知识要点不知如何处理。有些学生对新教材也不太理解。他们反映:“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吗?怎么总在不停地讨论、总结方法?”
反映在区域差异以及学校差异上,一方面教师们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有教师提出,农村地区的教材要根据农村的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农村的文化特色,不能城市化倾向严重。有的教师则推崇校本教材。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又希望信息技术教材能全国统一,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5.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是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他们既要承担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还要帮助其他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高的信息素养。
不可否认,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没有做好迎接课程改革的准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似乎关注技术本身更多一些,缺少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深入理解;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还未能驾驭高中课程标准中的类似于人工智能、面向对象方法等许多内容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又不断变化,给教师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就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未能胜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二、反思和建议
1. 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分析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不被重视的现实引发了教师们的疑问“信息技术课程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具有相同的目标,二者实际上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因此怀疑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性。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自我的设想。
课程整合承担的是应用层面的信息技术内容。它作为课程教学(如语文)的工具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课承担的不仅包括一般的信息素养,还要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原理。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并不冲突。就好像识字、写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课中进行系统培养,而在其他课中进行应用。
在这个问题上,苗逢春博士也明确了同样的观点:“在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整合不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课作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被削弱,反而会被加强。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及其他渠道相对成熟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会相应发展、成熟与分化,信息技术课将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共存互生,仍会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
2. 课程建设不能顾此失彼,要两相兼顾
既然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地位,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探讨怎样去建设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同样,苗博士也探讨过信息技术中“信息”与“技术”的关系,说它们是“道”与“术”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改变原来“为操作而操作的倾向”,但也不能只片面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忽略对技术本身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的系统掌握。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完善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信息技术课程未来的发展铺筑道路。
3. 教材建设应更贴近实际
到底什么样的教材能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满意,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但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否已经处理好了以下问题。
(1)放开教材的地方垄断,增大教材选择的透明度。许多教师由于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了解其他教材的机会比较少,偶尔看到好的教材时,对现有教材就会产生反感,因而减少了遵循教材教学的内驱力。
(2)教材的研发要“以人为本”。许多教材不受教师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一线教学不够贴近。许多教师抱怨:“教材的研发基本都是高校专家以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们编写出来的,虽然对方向性的把握比较准,但根本没有办法根据这些教材组织教学。”教师们担心这样的教材只是坐而论道,缺乏实践的土壤,会脱离教学的实际。
(3)教材要考虑各个学段的衔接问题。由于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各个出版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编写差异甚大,好多初中与小学的教材缺乏衔接性。与高中阶段教材的衔接问题令各个地区的教研人员和教师困惑,学生也由原来学习信息技术非常积极主动的状态,开始觉得内容重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4)要具备自己的特色。教材虽然种类很多,但教师们反映真正既具有权威性、有特色、又得到广大师生一致认同的教材比较少见。
4. 教师们要肩负起课程建设的重任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⑴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⑵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
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第二部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躁动走向成熟
2000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透过各种形式的课件大奖赛、示范课和公开课所带来的表面上的热闹场面,到底有多少学校能拿出科学测量结果来证明应用信息技术确实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位负责同志尖锐地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到今天,是教育界向全社会回答“我们做了什么、未来我们该怎样做”的时候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尴尬现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最初的启动发展至今,已经走过数年时光。然而回过头来看看发展历程与目前的现状,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席话:“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我也曾说过,这一场教学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言,我们应当避免出现吕型伟先生所说的那种局面。
尴尬现象一:叫好不叫座
很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都在呼唤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然而在全面叫好的形势下,我们看到的只是在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很少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了。信息技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作秀,而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一切教学活动中去。省、市以及校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课是铺天盖地,而真正在教学中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却很少。叫好不叫座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尴尬的局面。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推广的问题,我们曾经采访过多名一线教师。许多教师都表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推广起来却很难。另外,学校和教师都要面临着考试的压力,这就迫使他们必须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无暇顾及。我们在采访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的王鹏远老师的时候,他坦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务实,不是追求表面繁荣、热闹。衡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应该看学科教学效果,应该看用了技术以后教学质量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尴尬现象二:“四不像”的整合课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的张鹏校长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节小学语文课《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的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现在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出现的目标偏移感到迷惘。比如有的课,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讲台前操作电脑,学生不是打字,就是读屏幕上的电子文档;阅读课学生居然不带课本,用电子文档替代对印刷文本的精读细品。师生、生生互动都用耳机、麦克风,怎么看都像是远程教育的情景。有一节语文课,45分钟被切割成几段师生通过BBS的交流过程。多年从事语文学科研究的专家也莫名其妙:“语文教师为什么不走到学生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零距离’呀!”
这些例子反映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不像”的现象。它既不像是学科课程,又不像是信息技术课程;既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科目标能力,又没有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杂烩的课程内容组合使其成为了“四不像”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以什么为主?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很简单啊,就是要在进行学科课程目标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无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主。
尴尬现象三: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表演课
当很多教师把课程整合的着力点放在技术手段如何出新的时候,一些学科专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光是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的独特优势,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看到教师把热情过多地落在具体技术手段上,在什么地方用,用多少次,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数就不够档次。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鹏远老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用多媒体、网络,不应该硬性规定用了技术加分,不用技术扣分,关键是看技术用的是否恰到好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北京市一位老教师的看法是:“基础的东西还是要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理解学科教学的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合。”
尴尬现象四:模式化的整合课
一位前几年就着手整合课探索的教师说:“网络环境中的语文教学似乎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语文的朗读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线聊天替代了语言表达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个又一个模式化框架。
按照有的人的“理想”,通过研究出一种整合课,形成一种整合课例,供广大教师依样画葫芦岂不更好?殊不知,这就违背了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律,所谓教无定法,如果有一种理想的课程整合模式的话,试问还需要什么创新和发展呢?
尴尬现象五: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引进和本土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我们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美国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用于解决美国的教育问题的,我们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需要的是借鉴别人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全盘照搬,更不能机械地模仿。以引进网络探究(WebQuest)和英特尔R未来教育为例,这些本来是很好的教学策略,可是我们的一些课却把这两种模式的应用推向极端,不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机械地照搬照抄。笔者观摩过不少小学语文课,千篇一律的祖国大好河山学旅游,学生无一例外成为导游,为了突出公开课的效应,更把明明要用几节课时间才能完成的探究全过程浓缩到一节课内完成,于是活动和表演很热闹,但有活动没体验,整节课中阅读和理解课文没有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没有了。观摩后,笔者总有一个不便公开说出来的困惑问题,这是语文课吗?这是本来意义的WebQuest吗?
这种现象决非个别。相当一部分教学者追求教学的形式化,导致教学策略和目标倒置,不是围绕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而是把千差万别的课程“整合”到一种教学模式中。结果导致重教学设计、轻教学实施,网上发布的成千上万的教学设计,究竟有多少真正上过课的,上过课的又有多少真正取得学习成效,如果真的进行统计,其结果恐怕不容乐观。
尴尬现象六:整合背后的道德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要用到信息,而我们在采集、处理信息的时候就要深刻思考信息的负面因素。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技术,信息大多是零散的、有偏向性的、经过别人加工和“污染的”。概况地讲,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四类活动的循环——探究、交流、建构、表达,还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学习社群或者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社群或者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本来不可能见面和交流的人们开展交流。但在虚拟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本来有思想仍然有思想、没有思想还是没有思想;有道德的仍然有道德,不道德的会更加不道德……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技术”,我们在使用技术时,技术也在“使用”我们、改造我们。但这种改造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要把我们带向哪里,现在尚无定论。切忌将信息技术当作解决教育问题的万能药,因为各种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绝不是技术的匮乏和落后。
二、反思尴尬现象的深层缘由
在我们总结了课程整合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与错误倾向后,迫切需要反思一下尴尬现象背后的深层缘由。只有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尴尬现象背后的深层缘由,我们才有可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沿着更加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
1.表面繁荣下掩盖的理论缺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其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导致其先天就显得营养不良。目前,轰轰烈烈进行的课程整合的繁荣掩盖了其基础理论的缺失。由于课程整合与教育行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它的实践推广就带有很浓的行政色彩和运动色彩。但是很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问题其实到目前还是没有搞清楚,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迷茫和困惑。例如,首先,我们要问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关于整合的目的性问题。其次,要问实施者与对象是哪些人,这是关于整合实施主体的问题。还要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问题和地点问题,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这些都是我们要回答的实践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回答的情况下,我们必然会有困惑和迷茫。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泛化与虚化倾向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出现了“泛化”和“虚化”两种倾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出现“泛化”倾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容不断扩大,包括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都全部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理论和内容的“泛化”可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向理论的新高度,但也必须看到这种理论上的“泛化”会导致其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失去自己的特色。实践方面的“泛化”则是将各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行为都冠以“整合”之名,无限地扩大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涵盖的内容。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了计算机或者其他的信息技术工具,就说成是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也出现了“虚化”倾向。在理论领域,“虚化”主要表现为浮躁,不踏实,理论研究不深入,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很多,但是我们很难发现有新意、有价值的文章。甚至还有很多文章是拼凑和抄袭来的。“虚化”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实践推进不够,表面文章过多。很多研究者和领导在没有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与内涵的基础上,就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其实很多实践课例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就是做做表面文章,做几节公开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目的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进行实实在在的推进。
三、突破困惑与误区,健康发展
我们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困惑,不是要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其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围绕学科与课堂,以课程目标为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师的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要从一节课的“整合”扩大至一个学习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瞄准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全局性的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例如,基于互动学习工具插件(Interaction Java Applets)的数学和科学教学实践推广策略。
(1)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有一个观念的先导。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变革学习观念,从传统灌输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中转变过来,倡导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
(2)确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观念之下就要有具体的实践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认知工具、环境构建工具四个方面来认识。
(3)可供选择的整合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当梳理出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很多,包括WebQuest模式、英特尔R未来教育、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等。当然,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实践创造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模式来。
(4)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进行研究。
(5)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
第三部分 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
自2000年以来,我国“校校通”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但是反思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建网容易用网难”仍然是近几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在逐步理性地发展,但是“应用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家,专家对此的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专家,都认同一个观点: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
一、应用“核心价值”思想的缺失
“一谈到网络应用,我们总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将用不起来的原因归咎于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师水平,或者是软件的设计不到位、安装复杂、操作烦琐等。不可否认,这些虽然也是影响网络应用的一些因素,但我觉得,无论是企业开发,还是学校采购,缺乏深层次应用需求的细致分析,缺少应用的核心价值思想,是导致应用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一位教育局长如是说。
在教育行业,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再听听另一位教师的声音:“目前的软、硬件建设基本上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建网你也建网,人家买资源库你也买资源库,但到底你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哪儿?你买的这些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投入和应用体现是否合理?这些看似很普通的应用思考却几乎很少有人真正仔细地分析过。我认为这些是网络没能真正用起来的主要原因。”
一位专家道出:“目前的网络应用应该集中体现在软件应用的层面,而软件应用应该重点考虑解决用户的应用需求,可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应用需求是什么,其实也就是要重点分析教育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我们常说,使用教育软件可以做到省时、省事、省钱、拉近空间、海量存储、快速检索、协同工作等等,但大多数用户在购买时缺少科学的分析。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急功近利,没有仔细地调研一线应用中的具体需求,做出来的产品很难体现出网络应用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一词,我们在此不必过多地剖析。有人认为只要符合一线实践应用需求的教育软件就有其使用核心的价值,而网络的应用价值正好通过软件应用体现出来。“应用难”的首要问题可能是在我们没有把握好网络应用中的核心价值分析,所以才导致网络建设中的盲目。
二、“校校通”工程应用的难点
提到网络应用,自然少不了“校校通”工程,而它的“应用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较发达地区主管领导的口头禅,也是整个“校校通”工程发展的瓶颈。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校校通”工程中的“应用难”呢?
1.“校校通”工程中的人才问题
“网络应用首先是管理问题,其实说到底应该是人的问题,人才是应用的根本。有人开玩笑说在硬件环境差不多的地区,哪个地方用得最差,就证明当地领导的管理水平最差,或者是当地领导根本不重视,不具备相关业务上的管理能力。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一位电教馆长如是说。
我们发现,在网络应用的管理上,很多地方依然是穿新鞋、走旧路。面对一批最新的现代化设备,虽然我们不再看到鼠标在空中晃动而责怪鼠标不灵的场景,不再听到“我们家电视总不坏,你这电脑怎么总死机”的笑话,但软件锁在柜子里、机器怕用脏了、网络软件只能到图书馆借用、组织校内大规模开发资源却因资金和人的精力不济而中途废止等情形则屡见不鲜。虽然有些地方对教育信息化特别重视,也申请加入了国家级相关课题,但研究的实质性工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不见成效。有人指出,教育信息化应用需要行业背景内的专业人士来支撑,更需要领导能更懂行、更专业一些。
从网络建设的初期开始,就曾有人提出,网络建设中前期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分析是重点。如果规划不当、思路不对,最终的应用也会因人为因素而受阻。一位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领导缺少应用需求的整体分析是一种普遍现象,先盲目购买一批高档次的硬件或者不假思索地购买某些品牌公司的软件,等买回来才发现要么是硬件和软件要求的安装环境不一致而达不到要求,要么就是一下子买了多家的产品因为数据库或系统冲突安装不到一起,最后造成很大损失,这是人为的浪费。在网络应用初期,大家都遵循先硬件、后软件的采购模式。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购买前先规划网络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目标可以通过哪类软件来实现,这些软件的运行环境需求是什么,最后再根据软件的运行环境需求来规划硬件。我觉得这样才是理性化的选择,是真正应用的基础。但并不代表这是惟一的模式,只是一种思路。”
“‘校校通’工程建设至今,专业技术人员的网络维护与应用更新不到位是影响学校和教育局信息中心的一大隐患。很多学校的网管人员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过来,半道出家。自己尚且有很多不懂,就更谈不上系统改进与应用更新了。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来做好日常的维护和改善,网络环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教师们本来就不太会用,如果经常用着用着就上不去网了,或中途死机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难怪有些中、老年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备课和教学,刚开始兴趣盎然,用过几次后,要么不会操作,要么遇上网络不通,要么赶上服务器系统瘫痪等,最后发出“计算机还不如黑板好用”的感叹。如此,网络应用又怎么能顺利推进呢?
一位教研员说:“我认为在一些人才较缺乏的地方,不如将网络的日常维护交给一些专业的公司。比如,1所学校养一位专业的维护人员1个月的工资至少也得3000元左右,那么10所学校1个月就是3万元。如果我们1个月花1万元交给当地一家专业公司由专人负责维护,既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随叫随到,又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缓冲培养人才的时间。”
2.“应用难”中的企业责任
应该说,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中,企业一直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在不断地研发自己的最新产品,以期望获得市场上的一席之地。然而,企业设计的教育软件往往又给应用蒙上了一层阴影,主要表现在:其一,产品大而全,感觉什么都可以做到,但什么都不精;其二,产品安装、应用复杂,有些产品用户安装不上就懒得用了;其三,企业的售后服务不及时,解决问题时拖延太久或不了了之,导致用户对其失去信任;其四,产品的整合性差,多次注册与多次登录造成应用烦琐的障碍;其五,消息、邮件、通知等信息分散,造成用户到网页中四处寻找信息的麻烦,缺少即时通知与桌面汇总……
3.采购与应用的分离
说起应用,“采购与应用分离”的问题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句老话。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购买软件的人是不用软件的,而用软件的人却偏偏没有发言权。于是就出现了购买来的产品不符合应用的要求,甚至出现了有的购买者并不关心产品的质量和应用问题,使一些大企业的产品质量远远比不上小公司的回扣重要。
当然,从网络应用的本质来讲,主要还是体现在教育软件上。教师对软件应用的需求与理解各有千秋,很多人希望购买到的软件能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软件开发中,普遍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并存,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软件的一个功能改进或一点应用需求,有时可能需要企业修改整个开发流程。
就教育城域网建设而言,专家赞赏的“胖中心(中心大服务器群)”——“瘦终端(瘦客户端)”的建网模式成为热点,而信息中心的网管人员却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不太赞成所有地方都采用这种模式。这只是一种专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应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方却有很多弊端。其一是“胖中心”模式无形中加大了网管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信息中心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任务本身就很重,如果最后再连资源的审核和内容管理都由网管人员来承担,估计所有的网管人员都该消极怠工了。我认为目前提出的分布式建设模式比较适合发达地区参考,不仅仅只是指资源分布,而是系统管理平台等都可以分布。因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很多学校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并不比信息中心差,采取分布式的方法既减轻了管理员的负担,也缓解了中心硬件更新的资金压力。集群式的服务器模式虽然有很大的优点,但城域网的应用其实在人,因为这是应用的根本。”
三、“校校通”工程建设采购模式的反思
说起应用模式,采购直接决定应用效果,我们不妨将眼光瞄准到国内典型的采购模式上。
1.电教目录采购模式
目前,全国有很多地方采用电教征订经费集体采购教育软件,比较典型的有山东、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这种集体采购模式有利于规范中小学教育软件市场,做到理性投入、规划使用。同时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统一运作机制来保障用户权益,避免企业的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主管部门也希望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来实现教育投入规划与商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些方面来讲,电教目录征订采购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很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应用的发展。
为使电教目录征订工作良性发展,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很多解决策略。在政策方面,政府应保证合理折扣和及时回款,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企业利益;在机制方面,政府应制订审查和奖励办法,让优秀企业做得更好;在激励与评价方面,通过多种奖励办法来引导用户使用,让用户用得最好。对企业而言,应当通过大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和倡导,引导企业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总之,保证企业良性发展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服务,也才能保证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应用,这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2.政府集中招标与统配模式
除单个大型项目的招标外,政府对于某个产品的集中招标与统配也是目前网络建设与应用的一种典型模式。如云南省早期的上千所中小学资源库采购公开招标和现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电子教室和资源库建设的大型招标,今年安徽全省的资源产品公开招标,湖南资源库产品数百套集中采购,泉州早期的资源建设平台和学校管理平台集中采购,北京的校校通工程软硬件集中采购等。关于这种政府集中采购的优势与不足,一位电教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全国有很多地区都在实行这种政府统一招标与集中统配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利于本地统一和规范化的管理,不足之处在于很难满足个性化应用的需求。如果招标的产品是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让一线用户挑选出来的,会产生理想的应用效果。然而,很多地区却是由行政命令干预的,将学校并不想要的产品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到用户手上,这样难免就会让用户产生抵触情绪,应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3.教育部门与企业定向合作模式
教育部门与企业定向合作的案例也不少。这种合作模式一般是在早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或课题研究方式进行,后期则通过定向合作方式来逐步增加和完善采购的产品,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和应用推广。如广东佛山市与校际通公司的合作、上海徐汇区与K12教育网的合作、山东烟台与同方思科公司的合作、福建泉州与浙大网络公司的合作等。这种定向合作的方式有些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当地的肯定,有些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管怎样,这种教育部门与企业定向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也促进了对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符合本地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4.其他模式
除以上几种主要模式之外,还有零散自由模式,如广东和上海,各学校可以自主建设做自己的应用规划,政府部门以引导为主。产品运营的收费模式,如南京市电教馆通过让企业将产品免费放到网站上根据点击量收费,然后到年底给企业以收费比例的回报。福州电教馆通过自开发的资源平台,采用政府引导的非商业化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每年收取实验校少量经费来给优秀的资源创作者以奖励。目前,这些模式因种种原因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应用目标,处于进一步的探索中。
四、应用策略与解决之道
关于网络应用,国内某大型教育企业总裁谈到:“目前软件应用环境中的‘三大孤岛’问题是‘应用难’的根源,这三个孤岛分别是‘资源孤岛’(资源是静态的,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应用孤岛’(企业产品各自为阵,缺少开放的第三方标准应用接口)和‘信息孤岛’(网络应用中的信息汇总与即时提示问题)。这些软件孤岛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软件应用效率,使得教育软件的应用更加困难,终端用户不想用软件、不喜欢用软件,用户经常觉得用软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变成负担。我认为,解决‘应用难’的问题,必须要汇集企业、教育主管部门、用户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从历史经验看,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和努力,‘应用难’的问题都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做了大量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近几年各地也非常重视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核心骨干教师的网络应用培训,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应用”的基础工作。但是从应用的宏观层面看,仅仅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产品使用的培训恐怕还远远不够。想让学校、让教师用好网络就必须要有先期的引导,要有政策的要求,更要有好的机制作为导向。
仅“校校通”工程而言,虽然通过专家研究、领导重视、企业改进、一线教师的努力正在逐渐缩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然而观其应用前景,却更显得任重而道远。“用网是需要花大力气、长时间积累经验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此,我们不能将目前网络建设中的应用难点及解决策略来一一分析和报道,但我们相信,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应用的重视,随着一些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年”中的不断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迎来网络应用的美好春天。
第四部分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何时走出矛盾困境
“人”的要素应该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灵魂。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们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相应技术”,继而能“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一点不单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其他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要求。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很自然地成为解决“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的一个很直接的途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颁布后,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蓬勃兴起。
从教师的主观需求来看,他们是希望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体现在生存需要、终身学习需要和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在我们深入一线教师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已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也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有近一半的在职教师认为至少5年一次的培训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具备新的知识,具备适应新需要的技能,而且要终身进行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学习,用信息技术改造、创新我们的教学。我们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相关意识与技能,才能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和乐趣。”一位有25年教龄的老教师如是说。
从客观效果来说,信息技术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初期的几年,信息技术培训集中解决了当时教师面临的技术使用问题,其收效是显著的。另外,培训使学科教师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一定程度上既缓解了原来由各校计算机教师承担的培训任务,也使计算机教师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举步维艰的信息技术培训
按照常理推断,教师既然需要信息技术培训,它就应该是有市场的,是应该受到欢迎和好评的。但随着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蜂拥而上时,教师的反响就不再那么积极了,大多数教师对目前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不叫好,甚至还有些抵触。本应是“及时雨”的信息技术培训转而成为教师排斥、埋怨的众矢之的,这无疑是一种矛盾。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矛盾状况的产生?
1.在组织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1)培训成了“政绩工程”
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最终目的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才能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这种培训工作有时却成了某些人追求“政绩工程”的手段,导致出现过分追求培训人员的数量、忽视培训质量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
(2)培训成了创收的途径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需要参加一定形式的培训,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考核认证。这一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培训火了起来,也为某些部门提供了一个创收的良机!于是,培训过程中的材料费、上机费、考试报名费等纷纷出台,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教师对培训望而生畏。
培训应该是给予教师的一种最好的福利。但现在的情形是上级开展培训,下面怨声一片。教师们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过是交钱拿个证书,考核找个人替考就可以过关了。更令人费解的是,某地区明确规定所有教师(不论计算机水平如何)必须参加该地区的培训班,否则不允许报名参加等级考试。于是,为了那一纸证书,教师们还是乖乖地走进了培训班。试问,这样的培训最终的效果能打多少分呢?
(3)培训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培训缺乏实效性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应全面考查、分析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培训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现阶段一些培训项目内容,大都是相关部门在缺少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设计出来的。这就造成了培训班中部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低的学员“吃不消”,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学员又“吃不饱”。这种培训缺乏针对性,久而久之教师对此失去了兴趣。
(4)不能学以致用,培训流于形式
培训工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很多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却不能学以致用,导致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所剩无几,最终流于形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没有给教师创造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二是部分教师在忙于应对中、高考,没时间、没心思研究信息技术;三是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受训教师回到学校后没有实践的机会。
(5)对培训承办部门缺乏必要的考核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此主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承办部门师资力量的考核,有的甚至出现培训教师理论陈旧、技术水平不如学员的现象,使得学员对培训怨声载道,失去热情。有的培训班请来高校教师授课,他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却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缺乏实际应用的经验,只能讲授一些不能联系实际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承办部门师资的考核也是必需的。
(6)培训时间缺乏考察
很多教师反映,以前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如今却不分时间,上课期间要培训,假期更要培训。这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难以适应的——因为农村学校比较分散,教师少,几乎是包班制,哪位老师去参加培训,那个班就没有人上课了,这势必会影响正常教学。这样的培训使得教师普遍喊累,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2.教师自身的问题
(1)惰性因素
长期以来,教师自身固有的惰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培训工作不容易收到明显的成效。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通常会产生两种矛盾倾向,一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很行,不用别人来教,排外心理非常重。这种人不容易有较好的培训效果。二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什么东西都要向别人学习,这种人在接受培训时虽然听得很认真,但是往往没有使其转化成为自己具有个性的东西,只能照猫画虎,一换成兔就画不了。还有一些教师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他们眼里,培训就是玩玩混混,即使是很好的培训项目也没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2)应试的心态
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的教师培训却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我们在对辽宁省教师培训的采访中发现,近三年来该省一直在进行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项目。刚开始时,由于授课教师和学员都不知道将来会考什么内容,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讲得很细致、系统,学员学得也很认真,得到的培训效果也很理想,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经过几番考试后,题库的“底”已被摸透了,于是培训就开始走捷径了。教师讲课时,不再是系统地讲课,而只是针对题库进行目标式的教学。这样原本15天的培训内容,只需5天就可以完成了,而且90%通过考试。这样虽然减轻了教师和学员的负担,但是学员所学的知识并不系统,回到教学岗位还是不能自如地应用计算机。不能否认,“以考促培”、“以考促学”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题库战术”也的确让培训变了味儿。
这是一个很奇怪、很矛盾,甚至是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形势的需要、教师的自身发展迫切地需要信息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我们的培训又常常被教师们“喝倒彩”,甚至抵触。就像一位教师所说的“一提到‘培训’,很容易就使人联想到那种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收效甚微的短期集中授课模式”。言词虽激烈,但表达的事实却是客观存在的。培训部门提供的培训内容不是教师所需要的,培训的形式不是教师愿意接受的,这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的动机和效果打了折扣。
二、追问中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传统的培训模式是否真的“无可救药”了?我们现在以及今后的教师培训应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这既是对以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追问,也是对正在进行和将持续进行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提醒。追问引起反思:我们的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信息技术培训。
“在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更新的是培训的理念,而不是培训本身这一概念。”南京师范大学彭智琨老师认为。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培训的吸引力,真正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今后培训工作的关键问题。
1.发挥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是培训活动的参与者,但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教师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培训工作忽视基层教师的主体性,没有考虑教师的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选择和参与,没有教师的配合和接纳,这种培训必然是低效的,这也就是以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受到有关领导批评和教师不欢迎的主要原因。深圳广播大学龙岗分校米久奇老师认为,有效的、高效的培训,既要基于改进工作的目的,充分了解教师目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工作的需求点,也要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要,进而来确定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从内容到形式,真正体现和培养基层教师的主体性。只有当教师成为培训自觉、主动的参与者时,培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活动。
2.分层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个层次。领导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各区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区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执笔人的培训。针对这些学员,培训者应以信息中心、市教委领导及高校的专家教授为主,培训重点是使他们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并掌握应用信息的一些基本能力。骨干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及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他们是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力量。针对他们,培训者可以以高校技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普及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观念。针对这些学员,相关教研员、教材编写者、高校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可以一齐上阵,担任他们的培训者。
培训的内容同样也应具有针对性,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训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基础的内容。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向实际的教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第三个层次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教师所教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的经验与案例,这样安排相信更加具有针对性。
3.培训方式要更灵活、更互动
根据记者的调查,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仍然是专家讲座形式,但并非是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形式,而应该更多地注入互动的色彩。参加培训的基层教师都有思想、知识、技能、经验基础,通过互动交流式的培训能够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碰撞出思想和创造的火花。专家授课时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培形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4.改变培训与教研“两张皮”
新时代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这一转变需要以培训、教研、科研过程为中介。只有通过研究性培训和扎实的教育研究实践的历练,教师才可能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也应该具有研究性的特质,其根本标志是培训课堂必须体现研究性,将教研、科研的相关内容、程序、方法等移入课堂,组织一些教育热点问题讨论,组织一些示范课、研究课供教师观摩研讨,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让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改进课堂教学技能,布置教研专题要求教师思考,安排一些教育科研课题让教师去研究等等。
三、信息技术培训的新思路
10月份,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跃入人们的视野。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不仅有当地教育信息化的负责人、一线教师,而且还有不少高校专家,以及国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与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除了保留原有的“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特色外,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层面的系统指导,同时也应该是指导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全新教学理念。与会人士还提供了一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式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走出矛盾困境产生了新的希望。
1.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具有开创性的“换脑”培训
与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培训不同,英特尔R未来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帮助教师从初步应用阶段向初步整合阶段过渡,帮助教师从案例学习中了解和感受新的学习理念,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掌握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逐渐获得技术应用的自信。参加了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仅学会了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建立了教师本人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是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精髓,所以它称得上是一项“换脑”的培训。当然,这一培训模式也有其不足,如受训教师埋头制作的时间多,参与讨论的少,有的学员只是“粘贴”别人的资料,并没有进行研究和反思等等。
2.行动学习——指向创新
行动学习与英特尔R未来教育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老师介绍说,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帮助教师从初步应用阶段向初步整合阶段过渡,而行动学习培训是用行动学习法,将教学设计、实施、反思融为一体,帮助教师从整合阶段向创新阶段过渡,更加关注什么才是有效的技术整合教学。据了解,行动学习在项目开展初期,也显现了一些问题,诸如来参加受训的教师动机不明确,参与者对行动学习方法本身抱有抵触态度。“所幸的是,最终为此理由退出的是极少的几个人,多数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坚持下来。两个月以后,用参与者的话说:我们认识到,所谓新的东西,是在行动中一点一点发现的。”顾老师如是说。
3.校本研修——以校为本
较之其他途径,校本研修将教师专业发展带回了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了教师的创新性。一方面填补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空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校科研特色的形成,使教师、学校、研究者的“三赢”成为了可能。
北京市石景山区永乐中学采用“备课组——教研组——监控中心”三级管理的模式,开展教师之间的互助备课、观课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在常规教研中注入新的内容,深化校本研修。每学期每个备课组要做一节研究课,上交一篇集体研讨成文的研究成果或经验(实验阶段报告、优秀案例分析、经验论文或课例设计)。每次教研组活动前,教研组长必须确定一个问题,活动时紧紧围绕此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并在一个阶段内形成问题系列。学期末将传统的教研组活动记录以教研组活动报告的形式上交,并在校园网中展示相应的研究成果及经验(优秀案例分析、经验论文或课例设计),从而提升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水平。监控中心的职责是负责每学期对教学质量进行随机抽测,并撰写分析、诊断报告,指导和监控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组织教师研讨学习,协助教师进行成果集成,规范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体系,落实好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阶段评估、结题验收等系列工作,对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流程和教学相关重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建立管理流程档案,形成学校具有激励、诊断、改进的评价机制。
如果仅有来自同层级教师的评价意见,缺乏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专家或宝贵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的引领,这样的培训互助方式很容易陷入无意义的反复。首都师范大学张敏霞老师介绍说:“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也是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之间的显著差异之一。承担这种指导作用的,是包括骨干教师、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研究者在内的专业研究人员。”
短短几天的培训是无法解决教师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培训结束后,教师将要独自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此时既需要培训者持续的关注和帮助,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配套政策支持和科学管理。此外,在这个网络时代,借助网络的力量,后续的支持和帮助都是可以实现的。总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只有真正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以教师的需要为目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山东具有典型特征,全局情况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中国有沿海,然后是东部,中部,西部,山东好像也是这种格局。把山东这个‘麻雀’解剖透了,全国你也就明白了。如果山东的东西你能真正搞清楚、搞透了,能解决很多问题。”
应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
——一线直击山东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
本刊记者 李朝军 阮滢
引 言
回首2004“教育信息化应用年”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目前听得最多的一词就是“应用”。苏州市通过确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工作来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确定2004年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年;烟台市在提出“建网不用不如不建”的工作思路后,也确定2004及至今后的三年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年;上海闵行区也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初步普及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12月召开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的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信息化应用的后期工作;深圳市也在2004年初就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应用年的工作部署;天津市确定2004年本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年"的工作,通过发挥教研部门的龙头作用来带动应用的发展;北京市教委将开通北京教育资源平台的一体化资源应用部署来推动应用的发展。杭州则在2004年更深入地进行了以教育城域网为依托的网络教与学的应用模式……
2004年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应用年,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向前迈出了一大步,ADSL规模异军突起,光纤接入技术正处于试验和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而其他的宽带接入技术也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以VDSL、ADSL2为代表的新型DSL技术开始逐步商用,以IPV6为主的第二代互联网技术也在部分高校得以实验。技术的发展给让应用有了更好的网络环境,相对中小学而言,从早期校园网的十兆、百兆带宽到教育城域网的千兆带宽,从普通的路由器到SISCO交换机,从早期的辅助教学课件到大规模的分布式资源建设,从单机版管理软件到B/S结构的桌面集成应用软件,等等,面对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巨大投入及资源的变化,大家不禁要问:“我们投入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到底用得怎样?”
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必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建设大于应用,第二步是应用大于建设,第三步是全面走向应用。” 希望我们目前正进入第二或第三个阶段,相信每个教育部门也都想切切实实地把信息化的应用做好做透,然而,面对眼前的网络环境,大家还是沉思多于兴奋,更多的教育主管部门不知道从何做起,也不知道如何着手。教育信息化应用,该从何处切入?
在山东省教育厅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下,我们带着问题走进山东,对全省17个地市进行了第一轮逐一深入实践的采访调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决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教育信息化的差距很大,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山东省。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思想意识或人口发展,还是从教育大省、第一批教育实验省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我们选择山东作为解析教育信息化应用关键点的原因所在。我们希望藉此专题,剖析山东,透视全国,不是评功论过,而是真实反映一线的实践做法,展现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中的典型问题,从中吸取精华,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
数据思考
据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统计,截止2004年8月份,山东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总数为22940所。2003年,全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学校为11022所,学生用机总数为41.5万,计算机拥有量平均每33位学生一台,教师每6人一台,建成校园网①2702个,市级城域网12个,区县级城域网81个,通过各种方式能上网的学校数为6053个,教育信息化总投资9.79亿元。
2004年,全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学校为11313所;学生用机总数为48.1万,计算机拥有量平均每26位学生一台,教师每5人一台,建成校园网3510个,市级城域网17个,区县级城域网117个,通过各种方式能上网的学校数为6611个,教育信息化总投资8.45亿元。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仅2004年一年时间,无论是校园网和城域网建设,还是学生与教师电脑用机的增加,教育信息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改善。目前,山东省半数以上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校校通工程,全省初高中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小学除经济欠发达地区外,也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学校购买教育软件方面,其政府规划的电教目录采购投入也排在全国前列。
2000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邮电管理局联合实施山东省“明天工程”。旨在推动全省中小学上网,普及英特网知识,实现远程教育和资源共享。省邮电局除无偿提供200所中小学的上网接入设备外还对省内中小学提供价格优惠的上网专线。2000年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山东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制定了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山东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从2001年起,用3-7年时间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校校通”工程。其中,8个国家级和36个省级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要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底前全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从目前山东的整体情况来看,我认为大部分地区所做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按教育部的要求,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信息技术课开齐、开足,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学生上网。但实际上相当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教育部和省制定的规划目标,部分地区已超出了教育部规划的范围,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当然,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较突出。就网络应用而言,无论是小到网管人员的配置,大到多层次的课程整合应用,很多方面也处于长期的摸索过程中。我们底下的一线老师也确实很辛苦,但最终还是需要上级有一个部门牵头把关,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发展更快。”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同志表述了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基本现状。
案例展示
一、济南的思路——通过课程开设促进网络应用
“做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我们也感觉到应用需求的巨大压力,通过几年的摸索,济南的应用思路已经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总体而言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来带动网络环境建设,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校校通工程的应用,推动课程整合的进程。”济南市电教馆张平馆长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思路。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张平馆长深信抓住两点是关键:其一是抓教材,提倡10岁的孩子能上网(小学教材的最后一册就是做网站,不是简单的做网页,要让学生在走出小学时对网络就有很好的了解),学生水平提高了,就会逼得教师的水平也要不断上升,从而抓住了教师水平的提高;其二是抓开课,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考,济南是全国第一家在城域网上实现信息技术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水平的普及和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到2004年底,济南市的完全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据笔者后期采访获悉,除济南外,山东很多地市都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考范围,合格者在中考中加20到30分,有些地方是不合格者在中考总成绩中减去相应的分数。中考的目的不在考试本身,而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促进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促进网络应用的发展。
鉴于此种做法的原因,济南的理由是: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如果信息技术课不普及,校校通就跑不起来,课程整合也做不起来,课程整合必须是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考试来带动整个教育信息化工作,真正的考试还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老师们的教研活动来提高日常的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就是把学生的平台搭好,使用人员的平台搭好,那么校校通是把网络平台搭好,把硬件平台搭好,最终我是要在这个平台上做课程整合,使用人员的水平高了,做课程整合的水平就高了。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互联网不是让你在学校和全国转的,网络是世界性的,而现在最缺的就是思路,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来吸收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东西,吸收别人的思想精华,所以我们决定从学生做起,从老师做起。网络建设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否则就是一把双忍剑,或者走到另一个极端。网络越先进,你的思想就必需越开放,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感悟:济南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在城域网上进行统一中考的这种模式来促进网络环境的建设,其根本也在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地位,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抓住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人”这一关键性要素,利用技术来更好地为网络应用服务,让网络真正的在用中建设,在用中完善。
二、淄博的策略——“校长要懂,骨干要精,全体教师要会”
应该说,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目前已排在山东省前列,因为当地政府的特别重视,连续三年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当年政府为市民办的实事之一,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投入力度特别大,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目前的应用应该是全民普及型应用,无论是网上备课、网上教学、学生学习、教师办公等都基本上离不开网络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被应用于教与学。而且我们现在还将信息技术利用于特殊教育,开设了以齐鲁特殊教育网为代表的一系列特殊教育网站,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淄博市教育局基教科吴景明科长的一席话道出了目前的现状。
据吴科长介绍,从宏观上讲,在发展环境上,淄博市早在1995年8月就提出了“发展经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计算机教育要优先”的指导思想。在普及思路上提出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工作方针和“科研带动、活动拉动、典型推动、社会促动”的发展策略,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在队伍建设上,提出了“校长要懂,骨干要精,全体教师要会”的队伍建设目标。并确立了2005年实现全市教育的初步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另外,在发展任务上,淄博提出了“五个同步”和“建网、建库、建队伍、建制度”的要求,“五个同步”即:教学用机和管理用机装配同步、装配和教学同步、硬件装配和软件推广运用同步、学科教学和辅助教学及辅助管理同步、设施配备与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配备同步。
据淄博市电教馆李光良馆长介绍,由于市政府的重视和教育系统的努力,截止2004年9月,全市计算机装配达到每1.9位教师一台,15位学生一台;初、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达100%,小学达80%;有校园网的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59%,宽现宽带上网的中小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58%;接受计算机中级证书培训25000人,占全市教师数的74%;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23500人,占全市教师数的70%。目前,很多区县中小学都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实现了网上办公和备课,信息技术应用应该说是随处可在,贯穿于日常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2003年开通的齐鲁特殊教育网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特殊教育的一个典范。
在应用的具体表现层面,我们以资源建设做了调研,淄博市在构建科研、培训、资源和硬件环境建设四位一体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上也下了大功夫,通过行政机制及多种渠道不断丰富、充实各级教育教学软件信息资料库。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由市级资源库、区县级资源库、乡镇教育中心资源库、学校资源库四级资源库组成我们了解到,在资源库建设方面,淄博提倡网络资源的动态生成系统模式,主要按以下六条途径建设:
(1)搭建平台:与高校及企业合作搭建城域网与校园网应用平台,以便有效支持资源共建共享和资源评价工作。
(2)共建资源:每一所中小学、每个师生都是资源的建设者,同时是使用者。计划通过市教研室牵头,区县教研室和市属学校配合,用1-3年时间,在目前资源库的构架上逐步建立基础教育分学科、分学段的教学资源库。
(3)活动资源: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征集有自主知识版权的优质资源,通过淄博教育网及时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电教等部门组织的教学评奖作品(成果)推广介绍、实现共享。如新课程优质录像课、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论文、中小学电脑作品、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和主题教学案例等评选活动的优秀成果;淄博教育网提供免费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空间,鼓励师生以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创建主题学习资源。
(4)交流资源:以淄博教育网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建立平等交流共享机制,促进各学校及教学职能部门与外地交流的资源的互动共享,这也是资源来源的重要渠道。
(5)重视工具资源的引进开发、应用研究:加强学校校园网平台、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指导;加强对工具软件的应用研究,如利用Blog推进教育叙事研究,利用Wiki技术促进校本教研,课堂录像分析器用于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6)购买资源:市教育局每年拨付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各区县也要拿出专项经费,购置精品教育教学资源。市、区县相关部门加强调研、交流,共同选择、商定优质资源购买计划,合力共建,减少资源投资浪费。
据吴科长介绍,为充分发挥全市骨干教师的集体力量,市教育局下发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选拔了部分骨干教师,组建起了全市第一批网络教学兼职教研员队伍,他们是学科骨干教师,又是参与课题研究的带头人、网络教学的积极实践者。市教育局拨出专项经费,为网络兼职教研员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
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也带动了家庭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学生家用计算机普及率也大大提高。“我们也希望以淄博教育网平台为基础构建网上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李光良馆长如是说。
最后,淄博教育局张洪亮局长的一席话阐述了本地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应用普及中,我们认为‘校长要懂,骨干要精,全体教师要会’是重点目标,只有抓住了人,才能抓住根本。”
三、潍坊的做法——利用督导评估,“集中解决十个问题”
“网络建成后,实实在在的就是要用。我们目前重点在抓资源建设,抓开课和整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布到各区,形成自主的网络课程。”潍坊市电教馆王英琴馆长开门见山地阐明了当地的主要做法。
据笔者了解,潍坊目前的教育信息化环境状况是:2003年建成全市教育城域网,12个县市区全部建成信息中心,2004年全市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校通。
“谈到应用,目前教师在实践中使用最多的主要还是资源,所以我们干脆就以资源建设作为应用的切入点。目前采取建立全市统一管理、分工建设、分布储存、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运行机制。由市教育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全市的教育信息资源,县市区教育信息中心分工建设所承担的本学科各学段教育信息资源。如语文由高密市承担,数学由诸城市承担等。”
王馆长继续介绍:“在这种机制下,我们再继续对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的资源进行分工建设,丰富自制资源,并对资源建设打分,符合要求的就打满分,不合要求的就扣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过程中继续不断修改完善。因为有一些激励措施,所以教师就可以把好的资源上传到各学校资源平台,与市级资源建设形成互动共享。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市级、区级和学校三级,实行统一规划,每年年底都有一次综合督导,重点检查资源建设工作。但这些只是政策方面的激励措施,资金方面还是有些困难,物质方面的鼓励就相对比较少了,但在优质课、评优课等方面还是给以鼓励的。”
关于资源建设的思路和疑虑,教研室的王振宏科长为我们解开了迷团:“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应用,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是我们实施的重点。没有这些作为基础,资源建设与应用也很难做。目前在保障措施方面,资金投入、师生培训、政府督导是三项主要工作,其中政府督导一项中信息技术评估分值占40分,即:按新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乡镇驻地小学以上校园网建设,中小学生信息应用技术成果。在激励政策方面,我们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及评聘职称和晋升的重要标准。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从2000年开始,潍坊市政府在《全市信息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把教育信息网建设列入重点项目,一直到2004年,每年都要进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督导评估,并确定每年每个学校拿出十个问题来集中解决,由于目前资金对潍坊来来说也是瓶颈问题,一般都是自筹,所以现在进行督导评估时不问学校资金从哪里来,只要求达到某种程度,通过应用来推动各学校自觉自愿的上设备。
据悉,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潍坊的做法是:高中从2000年开始纳入全省统一会考科目;初中从2001年开始纳入全市中考范围,2002年纳入毕业考试科目,2003年开始应用网络组织中考,2004年开始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试点;小学则采取县市区抽考或学校自主评价。
由于潍坊特别重视竞赛评比活动,为了鼓励和支持此项活动,2004年教育局办公室文件中明文规定,在中小学电脑制作和机器人大赛活动中,对辅导教师给予以下奖励:
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作品的第一位辅导教师,优先授予潍坊市优秀教师称号,同时,对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分别对应享受潍坊市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获得全省一等奖作品的第一位辅导教师,授予潍坊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
获得市一等奖以上作品的第一位辅导教师,由县市区教育局表彰为县级信息技术教学能手。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在反对竞赛评比,但我们是想通过将竞赛评比这种方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这个特殊学科上,让教师和学生在‘压力’中快速成长,通过开展电脑制作与相关竞赛活动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与专业技能发展,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本职工作有很大的促进,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坏事。”王馆长如是说。
四、邹城的创新——以管促用,打造网络110工程
“教育信息化的成败,关键在于人,人是事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善于钻研的信息技术队伍,是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关键。”邹城教育局副局长李详贵向我们道出他们的立场。
坚持培训、管理并重,大力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邹城市教育局领导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教师应该先行,队伍建设应该摆在首位。
公开招聘,选拔专业人才委以重任是我们在邹城见到的壮举。对此,邹城教育局电教站李以春站长向我们道出了本地的实施方案:“为满足全市城域网建设和管理需要,邹城教育局公开招聘,选拔了五名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一线教师到电教站工作,成立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将信息采编、发送、资源更新、专项教研与督查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和网络资源的科学配置,保证了教育信息的及时收发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信息中心网管人员刘东波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当地网络110的部署:“针对我市城域网发展迅猛,而网络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组建了一支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快速反应小分队,我们简称为“网络110”工作组,建立了网络安全应急联动机制。我们把全市所有接入教育网的学校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选聘一至二名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同志任应急小组成员,负责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一旦某处网络出现故障,局信息中心将立即协调就近的网络应急小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处置故障,有效保障了整个教育网络的正常运行。我们认为,强化网络管理,是教育城域网安全运行的生命线。”
为加大对教育城域网的管理力度,切实保障网络的安全和正常运转,邹城教育局先后制订出台了《邹城市教育网络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强调教育网安全要以网络管理为基础,注重网络管理,采取了用户管理、审计跟踪等系列措施,着力避免并化解网内风险。结合业内主流的病毒防护等产品形成了全面的安全监管体系,从而形成并实现了安全防护、账户管理、病毒防护、主动防御相结合的整体方案。要求所有接入教育主干网的单位必须签定《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书》,服务器系统安装反黄专家及各类病毒防护软件,责成专人负责,对网络上发布的信息资源严格审查、实时监控,使教育网成为快捷、高效、纯净的绿色网络。
五、寿光模式——网络课程建设促进应用实效发展
“不是不能做,而是看你想不想做。”寿光市电教站袁殿阁站长这么说。之前,“寿光模式”的宣传报道见诸各大媒体,也曾有专家这样定义过:“寿光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好的县级市之一,在这里建设并成功应用的教育城域网已经成为向全国推广的样板。”媒体的宣传让寿光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网络建成了,应用怎么办?
寿光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62处,在校生19.8万人,教职工11819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下,以建网(城域网)工程、富脑(队伍建设)工程、助教(辅助教学)工程为核心的三项工程贯穿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始终。
2001年4月,寿光通过与电信合作开通了山东省第一家宽带教育城域网,之后在这一平台上搭建起三网体系,即:城域网、校园网、教室网〈信息点到教室,构建网络教室〉。“校校通”、“室室通”、教师“户户通”的三通网络体系和计算机、投影、视频展台随之实现“三进”教室的方案是寿光应用需求下硬件先行的一步。
为了让应用能有实效,寿光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开始狠抓富脑工程,重点开展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工作。据袁站长介绍,寿光在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两个“三”——三支队伍:电教队伍的提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星期六培训计划”);三会:4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会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水平达标;会上网,能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包括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获取、存储等技能;会利用网页制作软件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制作基于WEB环境下的网络课件,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这种建设队伍的梯队方式与我们在淄博听到的“领导要懂、骨干要精、全体要会”的原则不谋而合。
据记者了解,从2000年暑假开始,寿光市教育局投资28万元与北师大信息科学学院合作,聘请专家来寿光传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全市掀起了“万名教师学电脑”的热潮。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信息化应用普及的知识和技能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应用的发展,寿光又开始考虑“软性”队伍建设的模式,确定以各种活动来带动教师应用新技术,目前比较常规的活动有5项:新课标下的网络资源(课程)的建设与评选(网络教学的关键)、教师主页的建设与评选(链接网络课程)、学校网站的建设与评选(链接教师主页)、计算机技能比赛(提高制作水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秀课例评选(网络教学效果)。在这些活动中,对教师掌握技能的评价分层展开,以满足不同接受能力教师的需求,同时又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寿光正在通过建立“以评促用”的机制来提升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
和其他地方的关注点和应用方式一样,寿光也无一例外地在教育资源建设上下了大功夫,其提出的助教工程依然将资源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
由于寿光属潍坊市辖区,在资源的建设上,当然也顺应遵循了上级主管部门确立的“整体规划,分工建设,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由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研究室根据新教材,按学科、章节依次分配到校,校与校不重复,每学期初分配任务,期末评选,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将校本网络资源的开发纳入量化评估范围,定期督查,定期组织计算机操作、网络资源制作比赛和优秀整合课例评选等活动,将量化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并作为评优树先进的重要依据。不合格者,有两个月的修改期,修改后仍不合格者,取消本节资源内容的开发资格,并从综合评估中倒扣分数。
在网络建设开发的过程中,各学校成立由一线骨干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科课题群体开发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本市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下网络资源开发质量要求”(教学性、反馈性、可用性、智能性、技术性)进行合作,自主开发,然后由市网络资源评审小组进行审核、鉴定,指出不足,由小组成员进行修改后上传到资源中心,逐步建立起适合教学需求的自建网络资源库。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使校本网络资源建设进行得更科学、更有序、更合理、更有效,全体教师的参与是核心因素,管理体制是动力因素。寿光据此又提出了“领导负责,骨干带头,全员参与”的要求,学校校长任校本网络资源开发的负责人。此外,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大比武、创建数字化校园和学习型办公室活动,通过送出去学、走出去看、请进来讲等方式,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思想,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开阔视野。先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然后由他们再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学校都规定每周二(或周三)晚和周六下午(星期六培训计划)为信息技术培训时间,全体教师参加。内容为Dream waver网页制作、Photoshop 图像处理、Flash 动画设计及网站的建设和发布等知识。通过培训辅导,全体教师明确了网络资源建设的技术要求,掌握了如何浏览、搜集、下载和保存网上信息,怎样进行资料数字化处理,掌握不同音视频文件格式的编辑、压缩、转换方法,以及如何制作动画和网页等。教师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来制作网络资源。按技术规范要求,寿光规定校本网络课程至少具备探究导航、教学设计、求知园地、学法指导、拓展空间、智能测验、讨论反馈、在线帮助等模块。
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寿光的应用已经逐步转移到以网络课程建设为主线的综合应用模式,通过任务分工,日常教学的所有课程分配给不同教师在网上协作备课,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寿光自己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由于该网络课程积素材、思想、方法、教学内容、课外拓展、考试评价等多个模块于一体,于是网络课程的建设很自然地给教师的技术水平、教学方式、协作精神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并为寿光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应用平台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桓台的经验——教育信息化应用需要明白人
“十年的计算机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应用的历史。其他地方坡太陡,用不起来,因为没有积累,这是很大的问题。老师不懂,也不会用,用了也没有效果,所以不用。再者就是领导没有创造用的条件。”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桓台实验小学的张连聿校长亲自在山东省跑了十几个地市,感觉忧心忡忡:“信息化的投资太大了,很多地方的网络动不动就是千兆、万兆网络,交换机动辄几十台,对于中小学而言,这么多交换机用得着吗?建设投入如此巨大,而在应用方面基本还是空白。教育信息化投入那么大,不用就是犯罪!”
为将应用落到实处,1994年,张连聿校长就开始让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开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单机操作、WPS、汉字输入打印等起步;1995年网络开始渐入人们视野时,张校长带领老师们开始掌握网络技能,学习怎样上网,怎样在网络上操作;1997年开始集中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这些培训比其他地方开设的师资培训早了好几年。也正是从1997年开始建成简易的校园网,并发动全体教师逐步开展校园网的应用研究。“目前全体老师都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技能不成问题了。”张校长很轻松地吐出一口气。
张校长指出,通过这么多年的培训实践,我们看出现在的培训很多是表面的,拿证书等,真正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多,结合教学应用需求的不多。我们是通过一年的某个任务来让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注重过程,真正的满足教学需求,而不仅仅是一节课。任务驱动式的培训比灌输式的培训更有益处。目前,张校长又带动学校全体老师开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张连聿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校长要做明白人,即使不懂技术,也要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同样还要放手培养几个明白人。目前,桓台实验小学每个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联成了办公备课网络,教师可以在网上办公、备课、查询资料等。
我们也在桓台了解到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主要表现如下:
模式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呈现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教+学+完成任务的一个过程。
模式二:微机室的交互式教学。这种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师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转换角色,学生自主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引导进行反馈。在这种模式中,采取分段教学方法,教师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分段,而每一个具体段落由学生自主进行。实施小组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张校长补充说只有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合作学习才能实现。
模式三:专题网站下的自主式学习。类似“诗词公园”,学生可以在节假日、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在家测试。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备课与教学离不开校本资源的建设,因此,桓台实验小学通过建立积件、主题资源和建立校本资源的方式来实现网上协作备课、网络授课、学生自学等于一体。由于全体教师都在网上备课教学,教师人手一机,连接到服务器,满足了实现网上备课的条件。另外,在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物展台、背投电视及网线接口等。当教学资源上传到服务器后,教师上课时需要什么,就点什么,我们戏称“一指禅”。让教学资源零时间、零距离呈现。“目前我们采用模块式备课方式,将模块放到网上,教师可以下载。各学科的备课方式不同,教师可以在模块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特色,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形成文本教案。把不按照课时设置的资源转化成课时管理的资源,其间需要二次开发、三次开发等,实现以课时为单位的管理,满足教学应用需求。”"目前我们将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设计,按单元课时结合教材的课件等分类存储在服务器上,形成小版资源库,由学科主任带头筛选,避免重复资源,逐步完善和发展。然后再采用集体备课方式,统一思想,同时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促进教师均衡发展。我认为先把一个学校的教师均衡发展做好,再谈大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当问及目前应用障碍的原因时,张校长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首先是观念和理念没有跟上。行政领导现在看重的是升学率,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升学率割裂开来,而且是把两者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把计算机看成是耽误孩子、影响学习的东西了,计算机与高考升学构成了对立面。其次,中国教育信息化大搞政绩化的建设,盲目投资建设,怎么样促进教学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等未受到重视。第三,中国教育信息化缺乏明白人,中国教育信息化需要土壤,需要环境,需要平台,需要评估,现在这种应用的平台搭建不起来,没有明白人来搭建,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政客们的政绩工程。张校长呼吁:效益、质量应该成为检测信息化的重要指标。
七、青岛市南区的策略——重视网管,促进应用
“我们是电教和教研合在一起,工作更好开展,也会考虑得相对周全一些。主要是利用课题带动应用,为应用抓配备,配备时考虑每个班都可以用。” 市南区电教中心张旻主任如是说。
市南区很早就制订了教师四会(会操作、会制作课件、会上网、会CAI)策略。目前老师对常规性的教学应用与技能都已经早就没问题了,这也是能普遍应用的基础。
为了保障应用环境的畅通,市南区对网管采取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网管人员必须取证(每年参加社会培训的专业技术证书考试)。对于网管的培训采取1/3费用机制,即教育主管部门拿出2/3培训经费,1/3由网管人员自己出。如果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则退还培训者自己出的1/3培训费,实际上网管人员一分钱都不拿,当然不合格就不会退了。
“以前免费培训走过弯路,大家也不重视,主要是没有这种意识,所以培训也是一个机制问题,需要考虑。为了保证网管人员的学习时间,我们将网管人员的带课情况作了硬性规定,每个学校中大学校不得超过4到6节课,小学校不得超过6到8节课。因为日常的教师培训、制作网站、日常维护,甚至包括录相照相等都由他们在做。有人说网管人员是‘高级民工’,其实在很多学校中一点不假,我们希望通过重视这些高级人才,更好地促进应用的良性发展。”张主任的话掷地有声,让我们很受启发。
除了重视网管人员外,市南区也一直在利用课题研究带动应用的发展,目前主要是资源建设和课程整合方面。市南区每年都在搞课件征集,每年积累,现在每年可达六七百个课件,并不断完善,特别适合一线教师应用,实现了智慧的共享,资源的共享。
“目前很多地方电教和教研还有其他很多的部门,在规划和工作部署时如何综合考虑,这里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前的投入造成应用分离和极大浪费也是很多的。我认为电教和教研是不可分割的,只能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
八、五莲的心声——从简单的日常应用需求做起
从实践采访中我们也体会到,就全国来说,目前妨碍信息技术应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机制不顺,上级行政管理没有主线牵头人,致使工作思路不顺畅,头绪多,没有抓住实质,大多数领导只热心建设、不注重管理和应用引导,因此网络建设便自自然然地成了一个面子工程。
“鉴于我县的实际情况,县教育局特成立了教育信息中心,配备5名工作人员,分别把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网络建设、管理、应用、课程整合等诸多问题一体化研究,很抓研究、管理、培训、应用。一步一个脚印,从简单做起,研究如何满足日常的应用需求。”五莲县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人许延功老师给我们谈到了五莲的基本做法。
“由于五莲是一个贫困县,经济条件并不好,很多学校处于边远山区,所以很多应用只能从最简单的实际需求着手,从日常教学应用做起。在建网之前,很多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一片盲然,于是我们开始对全县6000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从Windows、Word、Excel、基于IE的网络操作等最基本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软件应用的评估,让所有教师能真正熟练使用这些应用软件服务于教学,一段时间后,教师能熟练地在网上查资料,会用电脑进行简单的备课,这些微不足道的变化为网络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其他地方的大同小异的是,在教育城域网建设初期,五莲县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购优秀企业的教育资源库产品,让教师以资源应用为入口,一方面完善和充实网络备课和网络教学,另一方面也开始利用资源建设平台自建本地的特色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集中共享。
“在边建设,边抓管理和应用的思路指导下,三年来,县教育局重点规划让网络走进教室、让网络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学校已经建成的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学生微机房等硬件环境,指导教师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教学。由于有了前期的基本功,目前我县教师基本上都能比较好的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我们觉得这就是目前最好的应用效果。除教学方面外,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和企业合作的消息收发、电子邮件等一系列城域网产品实现所有的通知网上下发,在城域网中让教师用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便捷交流与信息互动,等等。除此之外,学校的图书管理、仪器管理、学生心理咨询等等全部使用了网络。”
许老师介绍说,本地的网络应用问题不像外地那样突出,或者说不存在突出的应用问题。“因为我们的日常需求基本全用上网络了,从备课、教学、办公、学习、培训等多个方面都在日常教学中不自觉地用到了。目前,90%的教师每人拥有一台办公微机,这种环境的变化也为教师后期的应用创新与应用拓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我们只是在寻求更好的应用模式,让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媒体,真正地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改善管理效率,从最简单的日常应用需求做起。现在没有说谁的应用方式就一定是好的,谁用得不对,只要适合自己的应用需求,能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能改进我们传统中的繁琐或不利面就是好的。”
或许,当我们听得最多的应用问题在大多数人心中困扰的时候,许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顿感轻松,应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确,我们无法推荐或宣扬某一种应用模式,但我们可以展现大多数地区关于实践应用做法的心得体会及所思所想,让更多的人来借鉴参考,找到适合自己应用的模式,应用也就不再是一只拦路的大老虎了。
问题存疑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应用构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采访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一面接受着先进的教育思想洗礼,一面又在不断地陷进信息化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这种矛盾境况最终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信息化应用的层面上: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不菲资金建设的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资源闲置,并没有很好地应用于一线的教学改革,仍旧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
“路”铺好后,如何得到有效的应用?采访中,我们收集到了一些典型的疑虑和看法。
一、教育信息化投资—新老问题并存
“网络的建设和应用要现实一点,网络不在于建,而在于用。有些学校购买几十万的SISCO交换机,一个学校,能有那么大的流量吗?”济宁电教馆李存军副馆长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疑问。
虽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有政府投入做支柱,有自筹的资金做后盾,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网络平台的搭建从某一时间段来说可以“不成问题”,但对于大多数地方(尤其是西部边远山区)而言,“建网不易用网更难”成为各方面反映较普遍的一种声音,在管理、运筹、投资等方方面面均折射出一些社会性问题。
1. 教育信息化建设动机不明确
在教育信息化投入建设初期,不少教育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高档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建起电脑教室和校园网,但实际应用效率很低,正如泰安电教馆宗尚任馆长所言:有些教师甚至觉得用计算机和网络处理教学办公“有些不放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规划中,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诸如校园网是做什么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怎样向师生开放,这些本来应该提前考虑的问题并没有明确下来。济宁电教馆李存军馆长说:“有的人以为用几台电脑,用几台交换机连接起来,这就构成了校园网,这是很狭隘的观念,真正的校园网必须能够连接到每个班级教室,实现办公教学的自动化。”对校园网的概念不清,对计算机网络如何应用于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了解不够,这样建成的信息化工程不会成功,也应用不好。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最先考虑的不是采用什么技术、什么产品,而是要考虑学校希望通过这些信息化设备获得什么应用。建设应该是以应用为核心,同时对学校的实际客观情况进行综合的客观的分析(包括投资能力、校园网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等),制定出实事求是的信息化建设目标,这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前提条件。
2. 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怎样适度超前
信息化建设“一步到位”不现实不合理,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但目前面临的又一个两难问题是:校园网的建设应该怎样合理超前?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本来就是一件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事业,“花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儿”,因此教育信息化应该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过分超前则又是另一种浪费,不但增加了目前的投资负担,而且可能使最后的应用仍然为负值。因此,不少老师在我们的采访中也提到,网络建设应遵循“边投资、边使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现有设备、当前的应用水平以及实际的资金状况,超前一两步,而不是盲目投资,盲目攀比,向前一下迈进四五步,甚至更多。
3.投入产出效益问题
很多采访者在采访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提到同一个关注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了资金、人力因素,必须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如何衡量产出比成为难点——因为一来产出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二来有些地区、学校也在有意识地回避这个问题。但我们也试图总结出一些具体的指标来予以评价。首先是各种信息设施包括校园网络、多媒体网络机房、多媒体电化教室以及其他硬件设施与各类软件的利用率;其次是应用信息技术人员的比例,包括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其他学科教师,在办公自动化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专门维护校园网络平台软硬件的工作人员等;第三是财政投入的利用率,这应该是最显性的体现,包括软硬件的投入比例、师机率、生机率等;第四是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包括网络课程应用情况、课件制作应用情况、竞赛情况、参加各级课题研究的情况、教师培训所达到的层次、学生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等。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小学的关注度受到制约,加上教学质量本身就难以衡量,更何况太多学校领导的首要目标是追求个人成功、个人政绩,这些因素使得关于教育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益方面的资料很难取证。成本效益核算对教育本身而言是有益的,但一旦涉及其中的人员只会触动利益,因此不管是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做起来都很难。显然,教育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益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了!
二、如何跨越资源壁垒?
在教育信息化中,教育资源这一元素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资源的持续积累和深度应用会直接影响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因而也是评判教育信息化构架合理性最直接的标准。
在我们的采访中,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短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即零资源,目前,这种短缺较为少见。另一种是没有合适的、可应用的资源,更多的地方在第二种短缺上体现较突出。以山东省为例,不少教育网虽然已经实现了天网、地网,但是实际可应用的资源并不充足,资源的有效性不够。日照实验小学窦建坤老师认为:教师备课都是提前于教学进行的,因此资源更应该提前于教学,而不应该是同步,甚至是落后于教学。其次,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资源配套性差的问题日益暴露,有些资源质量不行,信息储量太小,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甚至相悖。窦老师对此深有体会:“有些资源‘名不副实’,标题上写的是‘新课标下的……’,实质上的内容仍然是旧课本、旧内容的,就是一种换汤不换药嘛!这样一来,资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就不大了!”
再者,目前专家书斋式的教学理论很多,但是真正付诸教学实践的内容少之又少。以研究性学习为例,目前相关的理论文章多如牛毛,但是怎么实施的具体方法、可操作的优秀实践案例稀缺。另外,不少教学资源一个标准、一种模版,没有兼顾到城镇和农村、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的实际情况。
缺乏教育资源的积累,教育信息化建设会停留在校园网或学校管理信息化这样比较低的层次,无法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同时,缺乏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会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受到根本上的制约。
我们从山东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学校和地区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方式:一方面因地制宜自己开发专用的教育教学软件;另一方面“走出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大量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同时从互联网上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仅以淄博为例,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由市级资源库、区县级资源库、乡镇教育中心资源库、学校资源库四级资源库组成。
即使教师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积累,但如果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水平。
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在采访中总结出两种思路可以借鉴:对于发达的、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分布式资源建设、存储、提取的形式,资源可以分布建设,实现全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流动提取。系统管理平台同样可以分布管理,这样既缓解了信息中心访问流量大、管理繁琐,投资巨大的难题,也给予了有能力的学校更多的权力和自由;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然可以沿用常规的资源集中管理方式,当然这也就需要加大带宽,以满足剧增的访问量,因为有限的访问带宽使区县应用层次较低,最终只会制约应用。
在升学压力面前,有些地方对资源采取“保护”政策,怕将这些资料传出去,影响本地的教学成果,而不少有经验的地区则采取有效的奖励措施鼓励下面地区积极的进行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济宁电教馆的李存军副馆长说:“我们想让各个学校都拿出一部分资源出来,共同搭建这个资源平台。如果各个学校都拿出一小部分电教经费投资市教育信息网的资源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市教育信息中心,更是解决了每所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源还要流动起来,共享起来。这种流动不仅仅是在本地区,更重要的是要在全国流动。我认为,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工作在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两个方面。”
三、还是观念惹的祸?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做明白人,抓明白人”,这是我们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
1.培训
如何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是当前各类学校面临的严峻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动作用。有的学校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教育信息化这步棋就必须搞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
关于信息技术中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的问题,枣庄市教研员刘勇老师谈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更多的真正关心信息技术中的核心问题,把教育与技术进行无缝连接,真正的成为一体,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感觉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抓老师的培训、学习,抓老师的升级,知识的升级、精神的升级以及其他升级。今天抓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我感觉这些东西都是超前研究的东西,目前的核心应该抓好整个教育领域中教育者这一层面的一个升级、学习,这个才应该是我们要谈论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呢?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整个层面,很坦然讲,这个层面,很多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把握、理解的认识很不到位,直到今天。很多领导不会用信息技术,不会用计算机,甚至连PPT他都不习惯用,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技术这块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理解、掌握,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校长和老师层面也有一些问题,很多学校的校长对技术的认识、把握不到位,作为教学辅助人员的老师,真正的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还是太少,我感觉问题还是很多的。”
刘永接着谈到:“信息技术应该是让所有老师都得懂的技术,是个普通技术,是个通用技术,是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掌握的技术,是每个校长都要掌握的技术、运用的技术、高效的技术,这是一定的,但是这一块还很不到位。如果仅仅局限于校园网如何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怎么开设,资源怎么开发,老是局限于原来的信息技术这个范畴内,不能跟教育很好地结合、融合起来,那就是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窄化了。”
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培训方面不少学校有困惑,并呼吁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培训结束之后应该干什么事情,目前还是大量缺乏关于培训效果、实施落实情况的追踪和反馈。对于一些有指导性的教研活动,内容最好能够充分结合一线实践教学,大家畅所欲言,根据实际问题探讨如何选课、如何教、如何学,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如何开展等等具体问题。目前,关于教学过程的研究短缺,老师在教学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缺乏规范性协调。
2.领导
“领导力度不够,适合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大环境不完善,是制约我们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要转变领导的观念,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需要指以时日。”采访中,我们一路听到部分学校的老师很无奈地道出苦衷。就此,临沂的张老师在谈到自己的看法时指出:“领导应该是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从实际情况看,在做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学校会全权交给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牵头。由于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在协调、组织等许多环节上都会遇到困难,他们做的规划考虑的更多的是技术层面,在教育和教学流程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周全,对学校业务发展方向不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化规划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很多地区、学校也都提到领导要当“明白人”,抓“明白人”。首先,一把手对项目的重视要与后续的行动密切配合起来,形成高度的统一。其次,一把手要用优秀的管理理念去抓网络的应用。只有一把手对整个地区、全校管理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才能清晰的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推动应用,不同的阶段关注不同的问题,灵活而充分地发挥一把手的作用,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网络应用是一把手工程”,并且是“层层一把手工程”,从上到下,每一个一把手都要了解,都要参与,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实践采访中我们发现,有的地区,可能高层领导最有决心,而越往下重视的力度却越弱,这是网络应用陷入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网络应用的实施中,一方面是考验领导的决心,同时更是考验领导者管理的力度和能力。
四、利益机制:管理部门是一家子还是陌路人?
“电教馆的职能主要是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关于教学的研究,在教研室,它是以课本、课标为基础的。而电教馆是以课本和教育技术为平台的。每次新的教育思想出来,都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你可以看咱一开始从音频技术,从幻灯片到音视频技术,什么闭路电视等,多媒体技术,移动计算机到网络,每一次都有新的教育手段的出现,教育技术是在引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是在重视教研而不重视教育技术的研究。”济南张馆长很激昂地发表了他的看法。
“一般的地方,教研和电教都是平级的行政单位,是分开的,我们这边是成立了一个教科院,是把所有的教学业务的所有部门全部合并在一起,包括电教站是合并在一起的,合并起来的好处是我们要做一些比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研、信息化辅助教学等很多活动都会比较顺,这是一个体制上的原因。你象有些电教站原来的职能是搞网络、搞技术、他的这个职能主要是配备搞得多一些,而我们这块是搞教研、在应用方面做得较深入。省厅为什么一直惦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一开始便在应用上做了大量文章。我们是将电教与教研合在一起了,各部门召开工作时特别顺,目前山东其他的地方应该还没有这种机制。我们这边分为两个部,一个是电教部,另一个是网络部,电教部主要负责信息技术的教研,网络应用的课题研究等;网络部主要负责网络的维护及资源的组织建设,城域网校园网建设等,但资源建设是重点。目前,博克应用是一种特别好的应用模式,我们正在研究它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高密市教科院负责同志给我们透露了高密的现状。
关于部门统一的问题,一些教研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各地主管部门也想统一起来,但既想抓信息技术的教研,又想抓课程整合,还想抓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等等,这么多内容,你一个部门抓得过来吗?所以其实很多是利益机制问题,真正能做实事,从应用入手,从教研入手的核心骨干和领导层较少,反而商业利益性太重,这也是限制网络应用的根本原因之一。”
烟台教研员樊志华老师也谈道:“这几年,我们参与了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出版了一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新版教材,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得到了总课题组的高度好评。这些工作一直是在省教育厅基教处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所以其成果也更富有实践应用价值。我个人感觉,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省教育厅基教处在牵头抓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这种管理模式应该说是有效的”
专家观点
对于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的问题,省教育厅基教处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目前从教育部上层管理机构来讲,教育信息化就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比如基教司、中央电教馆、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等。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上海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不象以前,就一个基教司领导下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导明确、做事统一。所以我们感觉从上面的管理体制就不太顺。就山东省而言,基教处、电教处、教研室、电教馆都有自己的角色,协调得较好。而到基层显得较乱,缺乏统一的步调。因此缺少统一的应用规划和上层的专业指导是目前很困扰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几个主要部门也都在进一步积极协商,配合各方面的工作开展。”
针对目前山东教育信息化应用格局不一的背景,山东师范大学的张从善教授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各地因为升学率是他的命根子,人才争夺激烈,因为一心追求升学率,所以就不太重视信息技术课了,这也是与国家的选拔制度相关的。比如说一些地方的一中,他们现在的现代化设施就是每一个教室都有投影机,每一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你老师怎么用,会不会用,你如果不会用,可能你用的效果还不如不用。”
张教授接着谈到:“信息技术充其量只能算一种工具,而真正起作用的是用这种工具的人,这种信息化手段能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完全可以。因为它是一个工具,它的效率确实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需要知道怎么用,得会用,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特长,还有就是它有什么劣势。你如果既明白它的优势在哪,也明白它的劣势在哪,然后你真的会用它了,包括为应试教育服务,你完全可以用得很好的。问题是咱们老师现在在整体素质上要做到会用计算机教学,也不是非常容易的。我需要知道它的优劣,能够和传统的教学优胜劣汰,取长补短,该用的时候我用,而且用得好。”
关于各地投入巨资建设存在的投入与产出失衡的问题,基教处分管同志也谈到自己的观点:“对于此问题,其实各地领导大部分都是很重视的,目前的资金投入分四个方面:财政拨款、教育拨款、自筹、社会捐赠等形式,目前许多地方都是在按比较高的标准在建设,但建起来如何用,怎么用,有很多实际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个地方建起来应用就可大规模推广的问题,需要更好地寻找切合实践的可行性方案。目前可作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也希望教育部主管部门能进一步部署这方面的工作”
“在利用现代化手段上,我发现有一些小学用得非常好,因为小学没有升学压力;初中有一些还可以,但是比小学差得较多;高中就用得更差,为什么?就是因为高中老师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探讨怎么用,校长不敢让老师去冒这个险,老师们也不敢冒这个险,我怎么样能提高升学率我就怎么做。”张教授如是说。
对于山东省目前的应用现状,省电教馆刘传和馆长谈到:“抓典型、抓应用、抓课例、抓好队伍的建设,这几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计划在2005年将重点放在应用上,抓住实践调研,从现实问题中反思对策,弘扬好的经验和做法,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另一方面,人员的培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也准备加强对电教系统的管理人员的培训,从思想意识层面彻底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盲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的采访中,曾有老师一度提到对公开课和评优课的看法,对此,省厅基教处分管同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并不反对公开课和评优课,因为你看到的评优课或公开课都是好的典型代表,我们关注你在这种好的课例中信息技术应用得好不好?是不是很到位?是怎样用的?如果连评优课都用得不好,可见你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就更有待提高了。公开课对老师来讲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因为你需要参加公开课评选,所以就需要准备和完善你的很多不足之处,无论是查资料,分析信息,处理数据,制作课件,网上备课,协作学习,评价设计等都需要你教师在实践中认真地完成,如果教师真正的做了,真正的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那我们说这堂公开课对提升教师的成长来说也是有益的。如果确实是很精彩,确实用得好,我们可以将这种应用试加以推广,让更多的教师来应用,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所以任何事情不要总是看到绝对一面,片面否定是不合适的,我们也要看到它的有利面。”
“技术在教育中它永远是一个工具,技术对教育的促进永远是滞后的,因为教育中技术含量是很低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仅仅是一个应用,而且是很浅层次,很窄的一个应用。其基础是人家给你弄好了,你用就行了。所以说技术在教育中永远是一个从属的工具似的地位,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但必需把教育作为本位来研究。另外,信息技术宣传时负面东西宣传得多,正面东西宣传得少,一说就是网吧出事了,一说就是网吧孩子出不来了,再者就是网络成隐症了,说起来几乎都是这些东西,而真正关于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效果,它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些宣传并没有到位。什么是信息能力,什么是信息素养,社会根本没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宣传一些正面的东西,通过引导而不是‘堵’的方式来解决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误区。”枣庄刘勇说道。
结语
在我们采访的结束,我们又得知济南刚刚出台了2005年中考的新政策,以等级考试方式实施,分A(20分)、B(18分)、C(12分)、D(8分)四等,D等为不及格,但并不表示等于零,只是分数低而已,在导向上要求学生要学好。信息技术中考采取先申报,后在网上考试的策略。从指导原则上来讲,信息技术虽然纳入了中考,但给学生的差距不要拉得太大,主要是通过中考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技术的运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无论是信息技术教育还是网络建设与应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反映最多的就是管理体制理顺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既然这么多年信息技术教育都是基教处牵头的,而且又做了很多事,权威性较高,基础处应该继续按教育部文件中的要求牵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的头,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抓好全省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确保按照省制定的规划,按时高质量完成普及工作。在此,我们也希望山东的信息化教育能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划出一道更靓丽的风景线。@
① 注:文中提到的校园网仅指在校园范围内把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局域网络。
辛勤耕耘,春华秋实正当时
——徐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报道
本刊记者 李朝军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曾说:“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关系到这个国家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基础。互联网不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而且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的确,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更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已成过去,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着教育的整体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良好发展趋势,各地教育部门纷纷集思广益,以地方的独特背景与视角来规划本地教育信息化的未来。上海徐汇,也正是因为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其卓有成效的建设与应用模式成为全国同行效仿的榜样。
徐汇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社区教育和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验区。2001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APEID联系中心。2003年,徐汇区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4年,徐汇区教育局被上海市教委授予“2001~2003年上海市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徐汇区已普及了12年的基础教育,率先在上海探索0~6岁的早期教育,正在构建0~18岁的基础教育现代化新体系。
“满足公众需求的、具有公认品牌的、适度超前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现代化教育,是徐汇教育在新世纪前十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徐汇区教育局王懋功局长道出了徐汇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现状。
当我们审视徐汇基础教育信息化所走过的整个历程时,我们也希望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深层次的应用,探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模式,同时剖析存在的现实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促进全国各地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背景现状
徐家汇,在历史的记忆中,曾因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于此建立农庄别业??而繁衍至今,徐汇教育也因此有着悠久的历史。徐汇也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交汇的发源地之一,上海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在此开设,徐汇也成为上海现代文明的发祥地。徐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铸就了徐汇教育的品牌。
徐汇区现有中学、小学、职校、幼儿园、托儿所共计185所。其中,中学50所,小学45所,职校2所,幼儿园80所,托儿所8所,在校学生共计115721人。徐汇区现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151所,在校学生30.48万人。
据徐汇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本地教育信息化建设也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阶段。在国家“校校通”工程政策指引下,徐汇区在2002年便把“校校通”工程列为区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强力推进,徐汇“校校通”工程全面建成,徐汇教育城域网成功打造,徐汇教育政务、院务、校务管理系统深入应用,徐汇教育信息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徐汇“园园通”、“班班通”稳步推进,这一系列举措拉开了徐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改革的帷幕。
2004年6月15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年)行动计划》,对上海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徐汇也在此背景下更加明确了区域发展的策略,分别制定了《徐汇区“校校通”三年规划(2003-2005)》、《徐汇区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2004-2008)》,遵循“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试验先行、培训先行”的原则,适时调整每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计划,保障适度超前,适用为主。
目前,徐汇区教育局构架了上海市唯一具有自主产权、不受限带宽的教育光纤网络,敷设距离达400多公里,实现全区18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局属单位的网络、资源、办公的互连互通。仅此一项,每年可以为政府节省网络租赁费用200余万。同时,各中小学、幼儿园,局属机构和机关科室已经全部实现网上办公。
徐汇教育城域网设计为双中心、三层、四环结构的千兆光纤网,纵向与市教委相连,横向与区府共享部分路由和Internet出口。网络的自主建设,千兆的不受限带宽,并在环路上提供故障冗余,网络建设的高起点,为教育信息化工程打好了坚实高效的网络基础。
打开电脑登录到徐汇教育信息网,通过政务管理平台接收通知通告、查看工作安排、网上公文流转、收发电子邮件、参与网上论坛等,已经成为从局长到校(园)长的工作习惯和必须的工作流程。教师利用网络备课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等均已成为日常办公教学的家常便饭。网络环境的建设和教师应用环境的改善也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和自主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应用氛围,徐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已呈现出春华秋实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应用成效
“教育城域网的建成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开端,信息化的应用程度和人员的应用水平才是推进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我们应以应用为本,重点提高信息化工程的使用效率。”在城域网建设之初,教育局领导便做了前瞻性的指示。
据徐汇教育局杜俭副局长介绍,很多地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是一次性投入,后期没有资金保障,结果造成应用不畅,甚至是应用瘫痪。教育城域网的应用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和逐步产出的过程,徐汇在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中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策略。目前,徐汇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呈现多元化的应用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政务管理系统应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教育系统的办事效率。徐汇政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有两种:
一是推行网上办公。教育局的有关的公文流转、审批程序通过网上进行。打开电脑登录到徐汇教育信息网,通过政务管理平台接收通知通告、查看工作安排、网上公文流转、收发电子邮件、参与网上论坛等,是从局长到校(园)长的工作习惯和必须的工作流程。每位政务系统的用户都会提前知晓全局、部门和自己的日程安排。网上论坛已成为徐汇区各校校长与区教育局讨论教育热点、研究教改方向的主渠道;网上信访管理处理来信、来电、来访近千次,保证了有信必问,有事必答,及时高效的处理来信、来电、来访。目前,各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局机关,校领导和机关科室已经全部实现网上办公。
二是加强政务公开,教育局人事政策、招生政策、各类文件等政策法规以及教育局内部的部门设置、工作计划、干部调整、会议安排、重大活动和局领导的日程安排、局长办公会的议程等全部上网公开,可自由查阅。
信息化的政务管理提高了办公效率,缩短了行政处理周期,拓展了工作时空,提高了政府办事的透明度,降低了工作成本,仅纸张一项,几年下来就已经节约了150多万元。
2.教育特色网站群应用
徐汇教育信息网门户网站于2002年底建成,由于网站内容广泛、信息量丰富、更新及时,很快就成为徐汇教育的窗口,成为教职员工工作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贴近徐汇教育特色,更全面地展示徐汇教育的特色,现在的徐汇教育信息网已经演化为徐汇教育系列网站群,其中包括:
以学科教学为特色的学科特色网站,例如:历史教学新天地、徐汇物理教学网;
以不同学校为特色的学校网站群,例如:徐汇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网站、传统名校的门户网站以及作为“六一”献礼的幼儿特色网站、小学学校网站、光启网站等;
以特色工作为立足点的网站群,例如:APEID国际网站、社会力量办学网站、招生考试网站、特殊教育网、语言文字网、学前教育网等。2004年上半年,通过招考网站进行的网上咨询活动,共提了一千多个问题,有十几万人次的点击量。
除此之外,还有以学生为主要建设者的学生“九点网”等。
到目前为止,整个徐汇教育信息网已成为针对新闻、教师、学生、学校的四大系列网站群,并且都实现了与门户网和因特网的链接。
网站群的建立让徐汇教育信息化工作关注到更多的人群,并充分调动起整个教育系统的积极性。先进的网站建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同时可实现多网站的统一管理。统一用户认证方式,让每个普通用户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应用中体验信息化的乐趣。
3.资源与教学管理应用
在城域网建设初期,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即成为主体。在教育门户网上设置视频教学、学科资源、自建资源、多媒体阅览室、视频点播、课堂直播等栏目,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利用网络中已有的资源编制课件、进行网络教学等。随着应用的扩展,可以利用网络完成对中、高考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工作,也可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开展视频教研、培训活动,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信箱等。
4.统一认证的城域网平台特色应用
在徐汇教育城域网中,统一的用户认证有效实现了不同的应用平台的应用整合,而正在进行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实现数据整合和应用扩展打下基础;桌面协同办公系统巧妙的将应用平台集成在桌面一角,方便用户的使用,即时信息的传输拉近用户间的距离;不同主题的论坛的开设,提升了徐汇教育信息网的人气,有效提高网站的关注度,并且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5.“四多”应用格局
扎实的基础建设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走进课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现在徐汇教育城域网已经实现全区18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局属单位的互连互通,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协议、多应用、多用户,覆盖全区所有学校的综合数据通讯网络。
其中,多层次体现在区域网管中心与各学校网络中心组成的千兆区域骨干网络,各学校内部构建了校园网络;多协议网络体现在信息网支持以TCP/IP为主的多种网络协议;多应用体现在同一网络中同时运行着多种教学业务及办公业务系统;多用户体现在网络覆盖了全区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的教职员工和所有的学生。
现在徐汇教育城域网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在软件应用规划上,徐汇采取了“构筑集中管理、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平台”的策略。即:按照统一标准、归口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行业的整体优势,徐汇区统一了校园网建设的软硬件标准,并大力推进通用性强、适用性高的教育软件的网上应用。徐汇教育信息网整合了多家公司的产品,构建成教学资源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教育信息应用三个教育应用平台。
6.“四通”应用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设计上,徐汇力求通过“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的应用设计模式来满足本地应用需求。“管理通”主要通过信息化政务管理等电子信息平台实现。“教学通”主要通过教学资源建设、学科特色网站群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教师网站建设等网站平台实现。“培训通”主要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实现。“社区通”主要通过家校通、放心卡的使用来实现。
立足“四通”,徐汇的教育信息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氛围。在加强“社区通”建设和应用方面,教育系统的设施、场地、资源等向社区开放,并配合“百万家庭网上行”积极行动。放心卡项目的应用帮助实现了家校互通、短信互通。同时,为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徐汇区已建成与公安系统联动的幼儿园视频安全防范系统
有人认为,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也有人说,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需求是核心,如果谈不清需求,就不要建。建网不求一步到位,而求恰到好处。对此,从教育局信息中心到学校都基本赞同。大多数学校的建设思路和应用成效主要从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站上反映出来,如上海小学为了优化信息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利用K12多校版网站平台构建了“上海小学学校网站”。网站开设二十多个栏目,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龙华小学在校园网上开展少先队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华师大二附中在校园网上开设“课程超市”选课等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探索基于网络的良好应用效果奠定了基础。
在德育方面,徐汇区努力倡导以“绿色网站”为有效渠道的建设思路。徐汇教育在实现了教育“管理通”、课堂“教学通”和教师“培训通”的同时,及时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绿色网站”。如反映高中生青春年华的“九点网”、反映中小学生金色童年的“5461网”、反映创新实践的科技“善思网”等。“绿色网站”,引导广大学生健康上网,帮助学生趋利避害,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为学生建设了一片网络净土。学校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建立“网上论坛”、“辅导员信箱”、“网络德育”等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园地,用引导的方法,使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家长、教师沟通的良好渠道。
在应用思路上,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杜检也提出:教育信息化不是独立的,而是整合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进学校,进课堂。该项工作的主要阵地在学校,主角是学校。学校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促使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发者、运用者、管理者。他指出,信息化工作和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可以说就是“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要用心、用力,要做整体的思考。
现在,教育系统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人事聘用、干部任用、招生政策、教育经费使用等信息都可以轻松在徐汇教育信息网上搜索、查询。基层的校长书记们还可以知道局长的日程。公开、透明地接受广大百姓的监督,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信任,还提高了领导班子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徐汇教育可持续发展。
徐汇区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徐汇教育在上海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战略决策
在2005年3月召开的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中,徐汇区政府承诺,2005~2007年,保证区财政性教育投入按照每年15%以上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和参与办学。政府资金的保证为徐汇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后台支持。
有了这样的政策和机制保障,徐汇的教育信息化如虎添翼。在区府支持和教育局信息中心的努力下,继前期所开展的教育系列网站群建设、信息化实验学校、分级学科资源库等工作后,又特别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网、光启行动网及数字化教学平台等多个项目,为徐汇教育的发展又补充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徐汇教育信息化的载体是教育信息城域网的建设,以城域网的建设带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徐汇教育信息化的抓手是构筑信息化应用的平台,以信息化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徐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制度、配置资源、搭建平台,重点是推广应用出效果。徐汇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借助外脑制定规划、借助外力推进建设、借助外包提供服务,重点是建设管理出效益。
在徐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领导班子便确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大家明确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教育系统具有长处,而在信息技术专业方面不可能具有优势。由于徐汇教育城域网牵涉到200多个接入单位,2万多个信息点,系统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依靠徐汇教育内部现有的技术力量无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于是,针对应用中“网络系统大、参与单位多、人员流动快、网管水平低、技术更新快”等各方面的问题,教育局确定了扬长避短,借助外界的技术力量开展合作,依靠外包托管方式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合理的代价把风险转移,并和专业IT公司共同建设徐汇教育的网站资源,与专业IT公司实现共赢。目前徐汇教育的IT服务外包分以下4个部分:网络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网站资源建设、IT培训服务。
在教育部门和企业合作共建教育信息化方面,徐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问到成功的机制方面的原因时,信息中心负责人谈到,徐汇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说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的工作,一个是教育行业,一个是信息技术行业。处于交叉的位置,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就成为重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按照教育行业的工作模式来工作,同时引入IT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行业的工作模式结合,形成了有徐汇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成,一方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学校的积极相应,当然也得到其他行业的帮助,所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外,秉承合作双赢的思想,徐汇区教育局与相关企业也体现出很好的合作态势,我们的思路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专业公司去做专业的事情,各尽所长,也是保障这种成功的有力支撑。”
有人说,网络给教育与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理念变革的契机,带来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带来对教育教学的全新诠释。
在谈到徐汇教育信息网建设的总体思路时,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陈晓冬谈道:“网络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课外教育等多个层面。从目前的工作来看,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思考,其一是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初期阶段可能要靠推、拉,我们应思考如何更顺利地进行;其二是如何使信息化工作做到走近学生、教师;其三是关于网站和资源的建设,在工作开始的初期,我们必须在有限的资源支撑下发挥最大的效益。另外,应及时吸收教育科研部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保持同步,使多种媒体适度并用。”
在校园网建设上,“适用、够用、好用”是基本指导思想。照此目标,徐汇先后启动了3期校园网建设工程。迄今为止,徐汇区所有中、小学均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打造教育品牌,适度超前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现代化”是徐汇上下一致的总体目标。在教育局信息中心的引导下,各学校也纷纷推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如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信息化发展的基调定位在与教育局信息中心同步的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四通”层面,力求做到学校与上级的同步发展;康宁科技实验小学以逐步完善学校特色网站、构建具有特色的资源库和多元化的互动平台为指导思想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襄小学通过建设数字化“网络教室”的科研项目为主线来创建其特色的教育教学环境;高安路一小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位育初中基于校园网平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上海市数字化校园徐汇区试点项目。目前,多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均作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三年发展规划的各个项目内容之中及整个实施过程之中,同时,又以市级课题来引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
在2004年的信息化工作总结中,徐汇相关领导指出,在2002、2003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基础上,将2004~2008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于“巩固、优化和提高”,即巩固前一阶段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优化信息化管理的流程、机制和人员配置,提高广大师生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整个城域网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在工作中继续以“四通”——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和社区通为抓手,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在2005年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中,区府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也特别做了申明,并强调指出:“按照城区信息化要求,所有公办中小学配齐电子阅览室,增加多媒体教室,提高计算机的配置数量和规格。完善教育教学资源、教研电子平台和学生活动网站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动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中小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绩效管理
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是一项整体化、系统化的工程,也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教育信息化的产出需要成长的环境,需要有良好的政策、人才、策略的支撑,特别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
关于管理方法的问题,徐汇教育局信息中心艾蕊老师提出:“作为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社会化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会直接导致投入成本的折旧率高居不下。如何有效保护投资,利用优质的网络环境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如何保障教育信息化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让教育信息化真正渗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如何变“消费式”建设为“产出式”建设,让信息化工作的受益人同时成为信息化工作的参与者?这些都是投身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如何探索一种有效管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法……”
在这些问题解决方式的思考下,目前徐汇区信息中心引用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成功而高效地完成了多项规模庞大的信息化工程建设。艾蕊说:“在项目管理中,时间、成本和风险是管理的几个方面,项目管理最终要保证的是项目实施的质量,而考核时间质量的标准是是否按期完成项目;考核成本质量的标准是是否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资源,没有浪费或者资源分配不均衡;考核风险管理的质量也就是对于矛盾的解决。”
根据项目管理的方法,信息中心针对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基础管理、网络应用管理等几个重要层面做了剖析和分工,使得各项目的进层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项目管理成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也为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徐汇通过不断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来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目前,教育局信息中心在针对“消费式”变“产出式”的资源建设方面,在引入企业的项目管理经验方面,在人力资源整合与激励方面均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办法。针对徐汇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需求,信息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主要有:《徐汇教育城域网电子邮件系统管理规范》、《徐汇教育城域网人员权限分配规范》、《徐汇教育城域网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徐汇教育城域网网站管理规范》、《徐汇教育城域网信息发布规范》、《徐汇教育系统IP地址管理规范》、《徐汇教育系统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规范》、《徐汇区城域网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徐汇区教育城域网基础应用管理规范》、《徐汇区教育城域网计算机病毒管理规范》、《徐汇区教育城域网使用规范》、《徐汇区教育系统所属机构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徐汇区教育系统所属机构网络管理员规范》等。
除此以外,依据每校的具体情况,制度保障也会有新的调整。有些学校建立了金币制度,对教师参与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保护和促进;为了在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中间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学校分别建立了青年教师的评比和中老年教师的展示;有些学校为了及时总结信息化工作的得与失,建立了相应的例会制度,并且一直坚持下来,总结了大量得经验;还有相当一批学校,将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得日常工作来抓,并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加以保障。正是有了这些学校得参与和支持,徐汇得教育信息化工作才得以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保障网络应用的“道路通畅”,教育局信息中心也曾组织过多次的网管系列培训,让各校网管来协助信息中心做好网络管理工作。同时编写了多套适合不同用户的培训教材,开展不同规模的培训活动,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培训体系来有效地规范和保障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程。
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徐汇分别针对具体的工程和项目也做了明确的细化管理。如2005年5~6月,徐汇区分别对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进行了中期评估,其中明确规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评估:(1)未建设学校网站的;(2)校务管理未实行电子化的;(3)网络管理缺乏安全保障措施,造成校园网络安全事故的。其评估分值表如下:
A级指标    分值    所占比例
A1硬件及平台建设    15分    10%
A2资源建设    15分    10%
A3应用水平    90分    60%
A4师资队伍    15分    10%
A5网络安全    7分    4.7%
A6制度建设    8分    5.3%
总计    150分    100%
上表第三项显示,应用水平占据整个评估分的60%,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徐汇在应用上所实行的硬性管理思路。
有人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在此,笔者却要说,在实施层面上,教育信息化则更是一个通过有效管理呈现应用绩效的过程。
在应用配置上,徐汇区始终贯彻“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分配教育资源。在教育局信息中心看来,无论政府投入多少资金,精打细算和高效产出始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思想,也是应用规划的关键。如在教学单位配置“多媒体移动平台”,以一辆配置有移动PC、液晶投影仪、无线话筒等装备的推车,代替了很多地方风行的为每一个教室配备液晶投影仪的做法,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单位时间使用率。又如在保证所有学校生机比达到8:1的基础上,采取“多用多配,少用少配,不用不配”的策略,向应用程度高的学校政策倾斜,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在众多项目建设的管理上,信息中心又采用了国际上大型企业先进的外包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减少人员投入和短期设备占用资本等,这些做法切实地将有限的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或许,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几段文字、几个实例就能说明的,每个地方特定的背景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的推进过程是不断地“以应用推动需求,以需求带动应用”的过程。在城域网的建设初期,徐汇就提出了城域网的使用者也是城域网的建设者的口号,为了更贴近教育教学的应用,教育局开展了多次应用项目方案的招标活动,通过一系列评审,选择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项目进行实施,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二期课改相结合,让信息化工作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及其提倡的“不让每一个孩子落伍”的思想依然让我们在不断反思,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理念也一直让教育界人士深沉思考。如今,信息化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自然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历经曲折,渐进教改的核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其《东行记·教育叙事研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很尖锐的问题。他认为,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培训中,让教师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某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会某种教学策略、掌握新的教学软件和工具、介绍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等,是不够的,仍然是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教师仍然是被动地跟着行政人事部门的政策、教师教育机构、专家和培训师走。况且,面对年复一年、名目繁多、无休止的各类培训,广大教师感到自己是被动地、无可奈何地参与培训活动,已经产生了厌烦和反感情绪,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堪忧。如何使教师培训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变被动为主动,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走自我更新之路,使每一个教师真正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这不仅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而且是解决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办法。
在谈到教育网络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时,龙苑中学周晓敏副校长提出:“‘人’的要素应该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灵魂。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点下的案例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
周校长接着谈道:“通过城域网和校园网的互连互动,成为教师之间研讨、师生交流、家校沟通的阵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如有的学校开展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博客多以教育叙事为主,有教学实践反思、教育知识管理、师生交流、家校沟通、学生作品等,同时也包含大量其他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如读书笔记、生活纪录、个人爱好等;有的学校看展学科的网上BBS论坛,将教师的教育叙事、校园新闻、学生作品、学校论坛搭建在一个平台上,而教育叙事成为网站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目前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都可以紧密结合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实际,有效地缓解工与学的矛盾,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信息化的途径与教学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的改革实验相结合、与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树立新课程的理念相结合。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新经验、新认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校本教研,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高安路第一小学滕平校长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教育城域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就在于:汇集了区域内各所学校、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优质资源,实现了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共享;分类推荐了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前沿信息、研究动态及成果,使得信息的获取更便捷。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所发挥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是校园网更应突出的是针对性、互动性、及时性、操作性等功能。”
为此,高安一小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建立了一些制度与激励措施:如《学校骨干教师申报、评选条例》、《学校骨干教师工作条例》(骨干教师要有科研课题、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教学展示)、《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教制度》、设立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师德、课改理念的培训;班主任、教研组长工作的研讨)、输送教师出国出省学习等等。
为实施有效管理,加强教师进修与培训绩效,教育局在确立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的整体进程目标中,先后推行了“名师工程”、“骏马奖”、“育人奖”、“耕耘奖”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拨尖人才的评审机制,为教师才能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同时,有效建立骨干教师柔性流动、示范性学校教师对口支教机制和徐汇区对其他地区的对口支教工作机制,实现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并建立以特级校长的名字命名的“校长培训基地”等教育培训与奖励活动。
为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徐汇区先后对校长书记都进行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到现在已两轮结束。从2002年开始也开始推行网上的政务办公,很多校长都已习惯运用政务网来沟通局校、校校的管理信息。
另外,区政府每年投入经费100万元,用于选派优秀教师赴境外培训及各类奖励,营造让人才活力竟相迸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在教师学历培训的推动中,区教育局特别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高一层次学历培训有关奖励的规定》,指出:“十五”期间(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注册入学)的学历培训费用按3、3、4原则执行,即:教育局奖励30%,学校奖励30%(学校也可自行酌定),本人承担40%。
除此之外,教育局也鼓励各学校根据自身的背景确立本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南模中学在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方面,形成“见习教师—合格教师—成熟教师—知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校“百花奖”、区“骏马奖”、全国各奖项这一阶梯型教学竞赛体制,为教师业务提高和才华展示提供了平台。
六、资源建设
在资源库的认识上,有人这样划分了五代资源库的基本特征:“以原理性模拟为特征的第一代CAI教育资源,以海量题库为特征的第二代教育资源 ,以电子图书电子教材为特征的第三代教育资源 ,教师自己动手开发课件并配以图片和视频从而出现了第四代教育资源,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基本特征的第五代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对此,有人甚至也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备课与教学而具备动态资源特征的第六代网络课程资源库。
一位教育专家指出:一个成功的教育软件,70%是教学思想,20%是美工创意,10%是技术再现。教育软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工具也好、学习环境也好,如果脱离了教学实际、离开了教学思想,无论有多么华丽的外表、多么强大的功能、多么丰富的信息,也只能是作为一种欣赏品,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资源库也不例外,好的资源库应该是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可呈现区域个性化教学内容与整体互动流通的资源平台,通过平台的共建来实现最优质的动态教育资源的共享。
以资源建设为主,提升城域网应用水平是徐汇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一建设也是分级分阶段实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源的建立
本阶段的资源建设主要以教学用常规资源为主。从教育教学的层面分析教师的需求,以学科教研为引领,研究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徐汇围绕教育教学的内容,设置了视频教学、学科资源、自建资源、多媒体阅览室、视频点播、课堂直播等栏目,并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作为资源库的有益补充。在庞大的资源库里,有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资深教师的课堂点评、教材分析,有学科教学的拓展素材,还有大量的论文、教案、课件以及其他对教师教育教学起到很大帮助作用的资源。目前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成为徐汇区统一教育资源网格平台信息的重要步骤,为进一步扩展徐汇教育资源网格储备了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很多学科资源以网站的形式推出,如徐汇物理特色网和历史网等。
2.动态资源的形成
在建立本地个性化基础资源的基础上,徐汇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类活动、比赛,保障了资源的实用,实现了有效资源的推广,同时也挖掘了学校的应用特色。
为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促进学校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徐汇在网上进行了多次全区范围的中小学网上听课和评课活动,初三和高三各学科的质量分析,发布了各学科论文、教案集锦、教学案例近300多篇,用直播、点播、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每门学科的网上教研活动。通过学校命名和区里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有效地形成了变“消费式”为“产出式”的动态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如“汇师杯”活动就形成了一批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和案例。
3.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目前,徐汇教育信息网承担了区内所有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教学信息化和教育管理信息化任务。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目标,教育局信息中心组织开展了适合教师不同需求的各级各类培训和考核工作,其中包括学校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培训、学校信息主管培训、学校网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核心网管上岗培训等。培训内容不仅涵盖了信息技术,还包括理念的更新、范例的讲评等。针对培训的多样化,信息中心还编写了一系列相应的教材,其中既有应用模块的快速指南,也有管理员使用手册等等。除技术外,对于专任教师,教育局也力求办求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技术特长、潜在能力等,从多方面为其搭建展示的舞台,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情趣、有成就感的工作环境。
4.探索适合不同学校类型的资源应用模式
到目前为止,徐汇区共有2批超过40所中小学成为徐汇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实施实验学校制度,是为了在统一部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挖掘学校自身的潜力,寻求适合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应用模式。学校是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阵地,但是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推行,更不能挫伤学校的积极性,实施实验学校,探索适合不同学校的应用模式,并在全区范围进行推广,可以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和深入。
5.整合外力,保障资源的质量和充足
通过与企业合作,广泛地吸纳市场上的优质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目前徐汇已经购买的资源包括方正数图、K12资源、空中美语、飞天游戏等等。
七、观点访谈
针对教育网络应用的问题,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教师与学生在“应用”层面的响应与参与是获得教育信息化收益的基础,也是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不少学校信息化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硬件条件都跟上了,关键是还要配合“软件”。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现有资源,发挥其作用,这是我们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区教育信息中心在教育局领导和基层学校的配合下,不仅承担着区域信息化应用的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信息化应用的推广。一个区域的信息化应用工作,不仅要有统一的规划部署以确保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还要允许一定程度上学校个性的保留,通过增加区域内部的竞争性提高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程度。当然,如果说规划和部署还属于宏观方面的工作,那么不断推广才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龙苑中学周晓敏副校长指出:“任何形式的网站都是一种载体,它的服务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徐汇区近几年推行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并在现有的城域网中不断推出一系列特色网站群和专栏,全面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环境下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带来了教师队伍信息化发展的质的跨越,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网上绿色的健康环境。新时代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这一专业上的成长转变需要以培训、教研、科研过程为中介,更需要一个有良好应用氛围的信息化发展舞台。”
在问及目前工作中的压力时,信息中心陈晓冬主任谈到,任何新事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被认知的过程。面对任何改变,人们都需要适应。教育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教师的传统工作模式发出了挑战,我们要转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思路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高。让我们欣喜的是,通过这几年我们不断的努力,城域网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而信息化的观念也不断的深入人心,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不过如果说到压力的话,看到每年教育局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在应用推广的过程中看到信息化工作的成效就成为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压力之一。
有记者问:“很多人认为教育软件通用性不足,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软件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所以就用不起来,对此,您是怎样看待此问题的?”
陈晓冬回答:“教育软件的通用性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是一个充满了人性化的事业,其可变性和可塑性都是极强的,各个地域之间的差异会非常大。我们只能对一些常规的教育管理事务做出规范,这样的软件通用性还是相对不错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其间的差异性就会使软件设计者无所适从,满足了A学校的需求,到了B学校肯定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软件只能是涉及前文所提及的教育管理类,这是一个地域内可以得到行政力度保证的;另一个就是基础平台类的软件,这一类软件目前有不少成熟产品,可以灵活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不过这两类都不会涉及教育的主体——学校——的日常业务,只能是宏观层面的规范。个性化需求是每个用户都需要的,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要做出非常通用的软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提供框架性的平台,然后依据项目计划进行二次开发。这才是教育软件的出路。如果说是出于对行业的评价,那么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可以被看作适合的软件通用性不足。当然,我们在执行软件采购的时候还是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进行。如何保证在政府采购的流程中采购到符合信息化工作要求的软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前期的准备和工作的沟通。一般我们政府采购的软件有产品类的和项目开发类的。产品类型一般都是成熟的产品,那么前期考察和公司的交流就非常重要,而对于这类产品,公司在考虑开发成本的同时都会对个性化有所保留,但是也愿意配合客户完成二次开发工作,那么这些在合同中进行相应的磋商就可以解决;对于开发类的产品,一方面是要梳理好自己的思路,明确需求的框架和符合哪些条件的公司,这样在招标过程中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竞标公司对行业了解有限,如果客户自己对项目的需求不明确,就很容易造成招标的混乱。除此之外,在采购过程中和采购中心做好工作上的交流和沟通也非常必要,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是保障我们徐汇信息化应用采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中国中学的孙占林校长提出了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课件制作与应用的思路。首先,我们可以把教师进行组合,同时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利用集体的力量,逐个制作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课件。再次,结合教研活动,把片段的课件有机地融入整个章节、整本教材中。从教材的高度、从学期教学要求的高度,来分析、策划、安排课件的制作与衔接。如此周而复始的工作,就可以把学校的课件制作工作逐渐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同时,在这些有计划的工作中,提升了教师的计算机信息化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八、发展之路
有专家提醒,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被用于促进教育改革,也可能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
教育局科艺体卫科科长宋开成在谈到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时指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整体化、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优化网络和管理结构,提升应用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素养,加强应用建设,全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系统协同办公、基础数据整合,校务管理深入、实验学校扩容。从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来讲,我们也旨在通过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来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为适应在信息社会生存、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能力。
在谈到未来发展的工作时,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有以下要点是需要做的工作:
第一,建设徐汇教育城域网基础数据库。目前徐汇区教育城域网已经全面建成,应用平台实现了全网统一用户认证,但还需完成现有的各类异构应用的数据信息整合,如人事干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招考管理等,最终形成较完善的,可在教育城域网上共享的区教育基础数据库。
第二,徐汇教育城域网分布式资源建设平台。解决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整合,造成资源管理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实现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继续推广IT外包服务,协助学校完成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链路畅通、服务正常,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005年,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优化和提升’,巩固建设成果,优化网络和管理结构,提升应用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素养。我们将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加强应用建设,通过系统协同办公、基础数据整合,校务管理深入、实验学校扩容,全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憧憬未来,宋开成科长在谈话中显示出信心十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整体化、系统性的工程,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建立学习型城市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力量。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徐汇区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为徐汇教育在上海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王懋功局长在报告中为我们展现了奠定徐汇教育信息化未来之路发展的基石。
如今,徐汇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委的指导规划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徐汇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成为全国示范工程的一个窗口。我们希望徐汇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精明务实”,走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汇教育信息网www.xhedu.sh.cn
[2]上海教育www.shmec.gov.cn/
[3]黎加厚.东行记www.jeast.net/jiahou/index.html
关注教育信息化、关注教育企业的成长
教育软件企业生存启示录
王相东 李朝军 阮滢 赵刘成
注:本文原载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2,作者笔名李谨。
引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古到今,教育一直是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科教兴国”使教育的地位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教育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和读书做学问的事了,更成为一种有着光明前景的产业。教育企业在该产业中扮演着一种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早期的家教软件市场到“校校通”工程以来的校园网和城域教育网市场,教育产业无不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慧聪商情统计,2002——2003年度,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达210亿元,其中教育软件占34亿元,仅教育资源库一项就占到75.6%。2003——2004年度,虽然也受到了“非典”的影响,但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预计多达260亿元,其中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依然是中小学投入的重点。“非典”疫情使远程教育的需求再次成为关注的亮点……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时刻吸引着无数的教育软硬件企业,大家争先恐后地涌入教育市场开发的城墙,谁都想挖到第一桶金。教育软件市场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诱惑还时刻吸引着围墙外无数的眼球。
然而,就在努力冲入围墙后不久,大家却发现了一个怪圈:几乎所有的教育软件企业没有一个能活得很痛快的,或是败退而归,或是几经沧桑后另行其道,而更多的则是在一脸的沧桑与疲惫中蹒跚前行。能靠软件盈利坚持存活下来的教育软件如今廖廖无几……
深圳鹏博士、人教文博、武大华软、华茂、唯美、金海航、凯迪、育碟苑……回头远望时,辉煌已不见昔日踪影;曾几何时的教育软件巨头科利华也在众人的声声叹息中向用户挥手;而继续坚持和发展中的众多老牌软件企业,如翰林汇、树人、清华同方、方正、联想IT 1for1、杭州托迪斯、清华泰豪、广州唯一数码、湖南国之源、深圳智慧之源等依然举步维艰地搏击在商海浪涛中,明眼人不难发现这些企业中更多地是以其他方面的业务来弥补软件业务中的不足——因为单纯靠软件业务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转。面对又一批新生代的教育软件企业“新鲜出炉”,在人们寄予厚望的同时,不免有更多的担心:浙大网络凭借管理软件多年开发所积累的优势,在顺利融资后全面铺开,业务模型急转直下,大有势不可挡之态,然而面对业务的单一和投资商的期望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K12凭借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独特优势,不仅首家创新推出教育资源库产品,而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凭借自身全面产品线的优势快速占领全国大部分的城域教育网市场,尽管成绩蜚然,但面对未来业绩的快速扩展也是一脸困惑;中教育星继市场大势炒作后,目前已显示出后继无人的态势,一段时间内的工资困境也让其压力备增,欲走出困境,势必经过一番沉痛的搏击;金洪恩以家教市场的独特优势获得良好的用户口碑,为其在教育信息化市场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教育行业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模式毕竟不同于家教市场,要想在行业的怪圈内伸展拳脚,前途依然变幻莫测;同方思科虽然几经挫折,但在投资商的帮助下再次浮出水面,也开始在寻找新的亮点,而其人才的流失现象仍然成为其忧心之处。北京校际通、广东迈达威等一批新生企业也在逐渐露出水面,也开始加入“逐鹿中原”的行列。
如今,在看到早期的教育软件巨头科利华在梦中快速消退时,企业家们如梦初醒,犹如再次经历互联网泡沫的寒风冲击,开始更深沉地思考:企业为何活得这么累?稳定的盈利何时开始?如何定位教育软件企业?如何重新审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也许教育软件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内容不仅仅表现在产品与服务上,更关系到区域人才培养与国家未来发展的各个层面。正是由于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产品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指导让教育企业更是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育人”与“盈利”的双曲线上。我们从昆明新利华公司总经理付新峰的话中似乎悟出些许涵义:“我们尽管不是开发商,但我们只做中小学教育软件。我们的目标是将最好的教育软件引荐到学校,以最优的服务回报教育。要做就做最好的,因为我们影响的不仅仅是几所学校、几个地区,更多的是影响到无数孩子的教育基础。”来自企业的只言片语,让我们看到的更多教育企业经营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压力和担忧。
发展民族软件产业,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是教育企业家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或许,在我们理解教育企业的重负时,要说的不仅仅是这些,更要听听一线教师的看法和企业家们的心声……
一、来自教育阵营的看法
◆ 教学软件开发应与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合理地利用一切信息技术和方法——这是信息化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标志的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制作同样必须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种理论必须是当代先进的教育学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包括认知论、人本主义理论、认识论及建构主义的教育学理论;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教学理论。由于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缺乏教学规律的认识,某些教育教学软件只是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简单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而已。建议教育教学软件开发人员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同时,教育软件开发企业与学校教学工作挂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企校联合,让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能参与撰写脚本和系统开发的工作。
另则,企业应严格遵循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发、设计、制作教育教学软件。学校在购买教育教学软件时,也要杜绝非技术规范的软件进入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企业落实技术规范的要求,提高软件的共享性和可操作性。
(刘春林 深圳皇岗中学)
◆ 教学软件的开发应以教学体验为要义
日前,一位教育界知名专家提出这样观点:一个成功的教育软件,70%是教学思想,20%是美工创意,10%是技术再现。诚然,教育教改、教学研究的成败得失离不开教育理论指导,无论教育软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工具也好、学习环境也好,脱离教学实际、离开教学思想,无论有多么华丽的外表、多么强大的功能、多么丰富的信息,只能是作为一种欣赏品,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我从事一线教育多年,使用过众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也曾获过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对于教育软件可谓是感情甚深,同时也有心中难解的“疙瘩”……
其一,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与统一”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将学习内容数字化,更生动、直观,更大程度地贴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和创造思维。以多媒体为表现手段的教育软件其优点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曾遇到过困惑,多次参加教研室和电教馆的教育软件论坛和评优活动,感觉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教研室一方偏重学科教学,强调的是软件的知识性、科学性,要求教学软件应该为教学服务,既能满足教师的“教”又能满足学生的“学”;而电教馆一方则更看重技术型软件,即优美的界面、灵活的交互、智能判断,旨在学生的活动参与。两种观点实际上是软件开发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又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现“媒体形式”与“学习内容”的完美结合。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多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的是知识的“重组”和“再生”,教育软件的海量信息,以及智能性、交互性,适合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多媒体数字化的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环境,更加直观、明了地揭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了可能,两者的完美结合就是教育软件永恒的追求。
其二,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辩证关系”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5岁孩子一边大声朗读儒家经典《大学》,一边跟着老师用小手指 “点认”课文。有人评论孩子不懂不要紧,朦胧中能逐渐领会,诵读千遍,其义自现。由此想到了我们的一些教学软件。首先,提供多位权威专家海量题库与辅导,加上软件灵活方便地交互、智能化评价,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率极高;其次,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演示,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营造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实,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教育者最深的思考是如何改变现有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学强调的是开放性、个性化的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和过程体验。教育软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直接体现,如果还是沿袭过去的教学思想、秉承原有的学习方法,还如何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呢?如何能让他在这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上立足?看来,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不是教育软件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给孩子指明学习的途径,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代表信息技术的教育软件,除了交互功能、信息浏览、外部接口等技术问题外,更多地应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教育对象是人,所谓“教无定法”、“人有百相”,企盼一种与执教者、学习者个体特性相吻合“万能”教学软件犹于“海市蜃楼”。然而,教学过程是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执行中的具体表现,是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灵魂和基石,因此教育软件的根本出路还是要抓住现代教育思想,跟随现代教育教学发展。
(汪细强 湖北黄石广场路小学)
◆ 把脉教育教学软件的百密一疏
教育软件就应为教育服务。在教育软件的开发、应用及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软件厂商、教育机构、学校及教师应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这样才能开发适合于教育教学的产品,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教育软件在开发应用中还存在百密一疏的地方。
首先,使用素材不方便,再利用难
我校向某公司购买了几个学科的电子备课系统,安装使用不方便,每套都配一个加密狗。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平台是备课上课或地点不同教学都要插来插去的。而且里面的资源有的也已经是打包的了,再利用很不方便。如有位物理老师要上一堂公开课需要制作一个有关浮力的课件,需要利用到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制作完好的动画进行说明,需要经过截图软件、录音软件进行截取后再编辑使用,这需要操作制作人员较高的课作制作水平,一般老师是难以胜任的。可喜的是,现在许多资源库加入了“组件”、“积件”的思想,便于教师自己组合必要的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设计,但有些资源库的素材方面选择不够精细,特别是不能针对学校的具体应用进行选择,没有按真正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组合。资源库类的软件在研发中应该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内容、练习与拓展,并对学科进行必要的分类、组合。
因此,无论是哪类的教育软件都要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放、实用、可再开发、资料性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我们期待着更多适合于在学校中使用的教育软件。
其次,资源更新难、不及时
我校自购买某大公司的几套学科电子备课课件后,两年过去了,不仅软件的升级问题杳无音讯,售后服务也跟不上。加上基础教育的课程近年来变化得较快,如现在很多学科已经推出新课标,因些,原来的资源更加用不上了,软件的投入回报时间太短了,有点很不值得的感觉。资源的更新,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快速及时的更新,为用户着想。加强及完善售后服务。
第三,应设法降低课件制作的门槛
要大大降低科任教师课件制作的门槛,让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教学设计、资源筛选、重组等方面。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出于对教学的需要,这种需要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而且各教师自有教学特点,因此只有教师自己才能制作出最适合自己课堂教学要求的课件,教师制作课件不仅可以解决课件少的矛盾,更可以使课件的制作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需要,使之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如今用于课件制作的软件很多,然而很多教师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使得很多好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受到时间、精力、技术要求与实际效果等的限制,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学习和制作课件,因些,必须想方设法降低课件制作的门槛,让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通过简单学习就可以熟练地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制用课件制作系统提供的方便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模式,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表达教学思想上,而不是在绘制一些教学素材上花大部分时间,只有这样,课件制作系统才能成为一线教师的好帮手。
(杨伟洲 广东湛江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
◆ 且质疑教育软件的全国统一定价
目前,我们非常可喜地看到一些教育软件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技术实力得到了增强。但是,教育软件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笔者只想谈谈教育软件全国统一定价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我接触过的许多教育软件企业中,他们的产品在全国往往是统一定价的。例如,某校园网软件全套价格达17万。这套软件功能齐全,在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可能非常实用,而且价格也容易接受。但是,这套软件的价格对西部地区学校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一来西部地区有相当多的学校用不了这么多功能,功能上是一种浪费;二来学校经费也不允许。据我所知,在许多农村学校,一年的预算外收入也达不到17万。在一些农村学校,近年来由于实行一费制,教师用的粉笔都成问题,学校的正常办公经费都难以为继。
当然,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责任主要在政府,但教育软件企业就不能有所作为吗?我们知道软件的研发费用高,但研发成功后复制的费用却非常低。因此我希望教育软件企业在定价时在保证收回研发成本和适度赢利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国情,照顾地区差异,同时注意农村、广大中西部地区一般学校这个巨大的市场,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黎国胜 四川自贡蜀光中学)
◆ 让更多的一线任课教师了解教育软件
我觉得教育软件能否得到正常推广和运用于教育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可,只有这样,软件才有生命力和后继完善发展的活力。
近几年上级许多部门组织的各类中小学软件的宣传和推介活动中,参加人员一般来说多为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即使学校参加也是行政人员或学校校长,一线教师是极少参加的。也就是说,了解情况的任课教师对学校购买为自己教学使用的教育软件基本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现状下,带着购买普通教材或教具的方式及观念,统一购买的软件势必造成与学校的教学环境不适易,购买的软件极有可能与教师的需求和期望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教师应用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发挥应有的教育教学作用。虽然,报刊网络可以查询到优秀软件供求信息,但是,因教师不参与软件的选审和计划,也就不会主动去关注相关信息,也很少积极地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正确的本校软件购置建议和方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不良的惯例,学校教育软件购买配置,完全由上级或单位领导说了算,买什么用什么,教师上课能用就用,不能用便闲之,从而不仅造成资金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大大的降低了信息技术和软件资源对当前及未来教育的作用和威信。
不可否认,现在市面上不乏优秀的教育软件,但许多一线教师并不了解这些软件。如果一线教师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目前软件研发情况,就不可能广泛积极地参与教育软件的应用、研究、总结等工作,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想,问题大概是出在软件供求过程或方式上有缺欠。所以,我认为教育软件相关信息不能只发送至负责人层面,还应向一线教师宣传介绍,有组织有目的让他们也参加一些软件发布和评价的活动,不能一个部门单打独奏,要多方位、多角度参与软件的研发推广等系统工作,加强与教材、教研、培训、等部门的协作整合,商家要与教育部门共同举办活动,也可搞一些成功案例、培训班、示范课、竞赛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包含一线教师在内的良性供求循环网络,促进和带动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井元泉 吉林柳河教师进修学校)
◆ 教育软件应贴近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客户
教育软件的市场是巨大且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对象(学生、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有不同的需求,都说“客户就是上帝”,只有真正贴近客户,多换位思考,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向,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站在教育行业部门而言,我们不仅需要好的产品,更渴求良好的售后服务。
近些年,学校领导也逐步意识到软件建设的重要性,投入了不菲的资金购置了一些教育软件,但由于软件公司相关的培训没有跟上,使产品的功效没有在应用中得到体现,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外,目前不少教育软件都在向网络版迈进,由于系统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学校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单凭学校的技术力量来解决软件系统上的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他们迫切需要服务商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后,软件的升级换代服务也常常被忽视,作为客户谁不想自己的产品具有更新、更多的功能呢?设想如果用户购买了一套杀毒软件,一年用下来都没有更新病毒库,在病毒无处不在、横行霸道的今天,买杀毒软件还有什么用?谁还来买这样的软件?
当然,近些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其中从事教育软件服务的企业功不可没。对于这些在信息和教育两领域结合处打拼的企业来说,步子有些沉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教育软件市场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和浮躁,并以此为“星星之火”不断燎原,教育软件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王叶 华罗庚实验学校)
◆ 远程资源建设的问题
目前,农村学校应用环境差距太大,如一所学校硬件都配完,需要先应付开课,不太可能应用于辅助教学。卫星用锅收,接收完成后转化为教学行为还差得太远,未来可能性估计不足。基础设备+教学尝试(小应用),不管从卫星、VCD等来源的资源,前期做试用,至于大面积、渗透到全过程,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很多公司使用卫星接收的方式来进行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租赁服务,其实在学校中使用意见较大,问题很多,主要在锅的维护、人力资源投入、每年租金等方面受到严重制约。因为使用者主要是边远地区的贫困学校,在还没有完全应用卫星传输所得到的好处时就要不断地付出资金和人力,让学校有些顾此失彼。这些主意更像一些“专家”坐在房间里想出来的,他们认为直接拿现存的教学课案来上课是很理想的做法,从实践应用层面来讲,显得太天真。如果都是这样,那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老师,不仅不太适应于因材施教,更多的是让教师养成照般现成的坏习惯,抹杀了教师的创新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朱铮 福建省电教馆)
二、来自企业的心声
(编者注:应采访者要求,以下采访中所有企业言论均以匿名方式出现,请读者谅解。)
◆ 教育软件行业的特点与风险
与中小学其它学科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不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需要软硬件的投入,而且很多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是由教育软硬件产品来激发、挖掘和带动的。因此,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需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需要吸引企业资金与技术的投入,需要企业提供教育软硬件产品的支持。
但近20年教育软件企业的发展可谓坎坷不平,一批批教育软件企业不断的倒下,又一批教育软件企业起来,可谓前赴后继。中国教育电子公司、四通教科软件、维美教育软件、华茂教育软件、中航技投资的天翼教育软件、金海航、五矿腾龙等等企业要么关张倒闭,要么转做其它行业,其它教育软件企业活的也很苦很累。除了企业的股权结构、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人才队伍、企业管理等自身原因外,主要由于教育软件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教育软件市场确实很大,百万级数量的学校、千万级数量的教师、上亿数量的学生。很多IT厂商和投资商都是冲着这块大蛋糕和大奶酪来的。但由于教育软件市场的拼杀不仅仅在技术和资金,更多的在于对教育教学需求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多年在教育行业模爬滚打的经验是很难理解教育市场的真实需求,甚至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和需求也难于准确地描述出来,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所谓的“艺术性”正在于此!很多IT企业或投资商看中教育信息化的市场潜力,信心百倍的冲进来,但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的教育软件产品不适合教育教学的需求,最后都铩羽而归,感叹教育的“这盆水太深”,“看在眼里是块肥肉,吃到嘴里是块骨头”。
第二是教育信息化行业总体市场蛋糕很大,但每个学校和教育局的具体项目都不大,“多、小、碎”,而且教育经费紧张,有些项目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像其它行业如银行、证券、铁路、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财大气粗,做过教育信息化的企业都知道教育的钱难挣,而且有些项目拖欠现象也比较严重。
第三是教育行业市场比较封闭,开放和市场化水平不高,行政干预程度较强,有些教育机构存在垄断行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给教育软件企业设置了很多障碍,所以有人戏说全国只剩下教育领域和新闻出版领域这两个最不开放的堡垒了,但随着WTO的到来,我国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的开放是势在必行!
第四是教育软件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教育软件行业资金和技术门槛并不高,但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门槛比较高。有些企业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流入市场,并运用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运作手段,造成了市场的恶性竞争,破坏了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软件企业和产品的形象。
第五就是与家庭类教育软件产品不同,面向学校和教育局的教育软件个性化比较强,经常需要定制,难于批量化生产,难于形成规模化效益,因此,只开发面向学校领域的教育软件,做大做强的难度很大。
总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前的教育软件行业:需求强劲,市场庞大,前途是光明的;但在前进的路途中,布满了障碍、陷阱和地雷,道路是曲折的!
(企业A:总经理)
◆ 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垄断
我认为教育企业都很难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家都认为教育是一块大的蛋糕,问题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而且教育行业又比较“隐秘”,教育企业(当然我指的是IT行业)还没有达到像在其他行业那样相对透明、公开。政府行政干预的效果不会很好,因为我们的教育几乎100%是国家掌握,所以再干预又会有什么效果,很难说?一般说来:政府监督比干预会快速推进企业的发展,但目前并不是这样,大多数时候恰恰相反!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庞大的教育市场到底谁在受益?
关于教育软件企业理想的经营模式和外部环境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针对市场针对学生提供服务。外部环境是希望教育机构能够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增加点市场认知,勇于承认教育不仅只有学校和老师懂,社会的力量会帮助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要走出垄断与封闭。
(企业B:总经理)
◆ 销售渠道不畅通、市场运作不规范严重制约教育软件企业自身发展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销售渠道不畅通和市场运作不规范一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从全国的市场来看,所有教育软件企业的主渠道还是地方代理和当地教委的电教目录,其中地方代理往往是对产品不熟悉或对其应用需求不了解而导致渠道的不畅通,虽然公司有培训,但往往是销售在前,对产品的熟悉和培训在后,一般用户很难快速了解到公司最新的产品信息及其特色优势。只有通过广告和宣传彩页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展会及研讨会上发放。而广告的大笔资金投入也使得企业在广告安排与计划时谨小慎微,在宣传层次上就很难快速让用户达到产品认知的目标,从而制约销售渠道的发展。
市场运作不规范也是困扰教育软件企业的一大难题,其实在其他行业也存在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但教育的特殊性使其表现出教育市场中不规范的种种特殊腐败现象。如,中部某省教委和电教馆规定了本省产品目录的推荐范围,各学校只允许购买目录单上的产品,学校是不允许私自购买目录单之外的产品的,否则就会变相地受到各种处罚。本来省里做一个产品推荐目录是好事,但问题就出在企业要上推荐目录不是单凭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更多的是企业给电教馆和教委“好处费”的多少,所有企业在上该省目录时必需交纳相当数额的“本地合法营销”费用,然后还得给一些头头脑脑不少好处,方可获取当地的营销资格,而这些拿走好处的官员并不在意,因为企业众多,他们一般都是只拿钱不办事,任凭企业死活,以至到目前为止,一般大型的教育软件企业都放弃了该省的市场,都不在该省上目录,因为在该省的投入几乎是很难收回成本的。而学校希望购买到的优秀产品却因受限于推荐目录无法购买,校长们也真是有苦难言。
另外,盗版也是困扰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的极大难题。校校通工程让教育信息化着实火了一把,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及家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一些适合学校和家庭的小软件有了更广阔市场,如教师培训光盘、家教软件等。但当我们开发出一个新的教育软件投放市场时,前几个月的销量是逐月上升的,没过多久便显示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实大家心里很明白,市场的总需求并没有下降,更谈不上饱和度,而是因为盗版出来了,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不合法的用户群体使得开发商的销量快速下降。开发商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软件市场的这种特殊现象,惟一做的就是希望赌一把,将更好的服务与产品质量及低价销售策略来扭转市场局面,可相比之下,即使能打不少盗版,但利润的大幅下降也使得公司最终很实现盈利的目标,能快速收回市场投入的费用就已经很不错了,其次是成本开发费用,最后才是利润,这也是影响软件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从更长远的整体目标看,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根基,消费转变和市场引导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始终认为中国一定能成为教育软件的世界第一大国,因为中国的教育软件市场的用户数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这也是中国教育软件市场未来的潜力所在,因此我们在调整自我的基础上,抓好产品开发的方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迟早会走出软件业黑暗的低谷的,这也是我们一直要坚持下去年理由和希望吧。
(企业C:营销总监)
◆ 全开放式教育平台理念未免过于理想化
当我们面对教育一线的群体时,总会听到很多教师一致的心声,那就是希望教育软件“活”起来,希望所有的教育软件都能做成全开放式,让教师有自主发挥与修改的空间,给教师提供一些个性化发展的舞台。也就是说教育软件开发商要么开发成所有内容都能自由修改和整合的软件,要么就提供源代码(如FLASH源文件、authorware源文件甚至部分程序设计的源代码等),要么就尽量做成类似PPT文档的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这样教师用起来就很方便,很灵活,不会受到软件开发商“惟一思想”的限制。
其实,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切实际,这主要是教师用户与公司的立场不一样。中国消费者的版权意识本来就很差,企业虽然想做成这样也几乎不可能在实践中付诸现实,实际情况是很难达到理想化的要求的。因为更多地方小企业的不规范性操作往往会让这些大资金投入开发的精品在因为全开放而走向市场后很快便被“盗窃”一空,过不了一个月,几乎大同小异的N多产品会同时上市,鱼目混珠,用户一时也很难分清优劣。最终受益的只是这些盗版的小企业而已,全开放的模式只能让大企业的投入血本无归。对于企业经营来讲,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这只能是老师们一种理想的想法,可能最终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他们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来提供这类全开放式的免费软件。
关于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其实这是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的,很多人理想的想法认为当前中国庞大的教育软件市场,在任何一家厂商都没有能力全面覆盖所有教育软件开发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数家厂商联盟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避免重复开发。我不知此想法是谁提出的,从道理上来分析,好像挺好,但实际是几乎不可行的。因为企业之间的联盟非同教育研究,是带有利益驱动的,对于市场消费热点和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产品,谁都想分得一杯羹,不可能看到别人做了,自己就不做,否则就会白白放弃这个市场。如果想要避免产品同质化,那就只能规定由一家企业来开发,最终只是这家开发企业得到最大的收益。其他企业谁会放弃这些市场呢?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者,企业联盟最终只能是战略合作伙伴的联盟,对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在联盟时是很难界定清楚的,一个大家庭中往往也会因为分配不均和付出多少而产生纠纷,在企业联盟,利益的敏感度会让企业联盟最终只是流于形式,这种联盟本身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认为惟一能做的就是政府单位尽量多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产品开发与市场信息,让大家知道和明确已有市场及产品的状况,避免盲目投入和盲目开发,让企业在投入前有充分的分析与预测,规范市场的良性发展,鼓励正常竞争,打击市场垄断与非法竞争,这样才能让市场走向正轨,更好地符合经济规律。对于有潜在市场的产品,谁有实力谁都可以开发,不要把产品同质化当成一种理由而成为产品良诱不齐的借口,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没有同质化就不会发现精品,关键是要让市场不要有太多的同质化产品,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而不是行政干预。
其实关于联盟的问题,在国内往往会变成一种变相的私利行为,联盟的背后要么是一个企业单独受益,要么是一个所谓的联盟协会的变相收费,最终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企业D:副总经理)
◆ 教育软件审查标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困扰企业生存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就产品开发而言,我们希望有标准,也希望有审查和监督,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好的改进和发展方向,就像考试过关一样,达不到标准的继续更新,直到通过标准鉴定为准,对用户和企业来说这都是好事。但往往标准的背后不是政府的“廉政公署”在做事,更多的是标准制订者的利益预测,我们不希望标准的审查者和监督者自己也在做公司或是别人公司的顾问,否则也就失去了公正,会更加恶化教育行业市场。
目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管理软件,一方面国家正式出台校园管理信息化标准,提出企业开发软件要按国标规范,但对于教委管理系统却没有拿出标准。而今年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发布的教育企业开发的教育管理软件必须通过鉴定,但明眼人谁都知道,这些鉴定的内容及鉴定单位都有后面的公司支撑,其鉴定标准也无疑围绕在公司利益的周围,无法让人信服。从地方保护而言,很多省市自己也规定管理系统只能由某家公司提供,其实这家公司通常就是教委自身的公司。如其这样,国家还不如明确规定所有教育软件企业都不允许做管理软件,由国家统筹规划就行了,还何必变相地招标呢? 所谓的鉴定和公开招标其实也是建立在失去公正的基础上,并无实际意义。说到底,最终受愚弄的还是无后台背景的教育企业。
(企业E:副总经理)
◆ 适合教育软件企业有序发展的大环境何在
目前在教育行业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我们接触的层来讲,我也认为表现在管理双标准方面的矛盾、教委企业标准与文件政策的制约、利益驱动下的政府行政干预、地方政府垄断与暗标等。目前市场上没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符合教育软件企业发展的大环境。
就拿管理而言,其内容也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标准和管理软件认证存在人为的自身谋利倾向。本地保护主义也很严重,地方统配严重。电教目录执行力度差,某些省市的电教目录规范上,教委只管上目录收钱,根本不管卖东西,教委有一些利润来发展地方教育无可非议,我们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往往收费也太不合理,有时几乎占据产品市场售价的70%,而产品开发成本一般至少要占用30%,市场投入成本也很大,这样的投入空间让企业无法生存和发展,也形成一种障碍和恶习。如湖北电教目录,基本上大企业都没人做了,应该值得反思。
教育行业中项目拖欠款现象严重,很多产品一年半载难以收回货款,而企业又不能轻易得罪教育主管部门,于是形成又一轮的恶性循环。
就用户而言,我们也很难把握产品的功能简单与复杂的问题,如果功能少,使用当然便捷,但用户最终觉得功能太少,会提出很多意见来要求改进。而功能多时用户又觉得使用很复杂,需要花较长时间来学习很多内容,太不方便。教育软件企业不像传统行业中的大企业,很方便地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有限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环境迫使企业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而将重点精力花费在大众化的产品开发上,由此也导致产品单一,产品同质化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产品理想化与实际难度的差距。
(企业F:销售部经理)
◆ 教委招标不妨放低些姿态
从营销层面我遇到的困惑就是招标要求的不合理性或特异性。公司是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的。如果招标时对企业的要求过高,有很多不切实际或带有很多特殊的个性定制服务,那么对企业会产生很大影响,会导致更多优秀企业弃标。很多教委的招标中往往都以特别理想化的思维来写标书,虽然少花钱多办事是大家能理解的,也是正常考虑的范围,但必须有一个度,至少要给企业留一点可接受的空间。就拿资源素材库产品而言,一些教师总希望资源库既有素材,也能像备课系统和课件制作系统一样,变成万能的,其实这是理解上的误区。备课系统与课件制作系统等都是工具类型的,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教师发挥自已的主动思维来形成创造性的成果,而素材库的本意就是只提供最基本的资料、提供素材、提供“炒菜的用料”,具体怎样炒和炒成什么样的菜另外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软件功能都集中于一体,那样反倒不科学,相反还会增加额外的消费负担。
我认为,教委和学校在面对企业营销人员时,其姿态应放低一点,多听听别人意见。不要一味追求自己理想的目标,非要达到自己的要求。教委招标时要考虑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再者,在采购时,很多用户要求由硬件商来统一投标,包括软件解决方案,以实现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但这样做又会使软件企业受牵制。投标要求以硬件厂商名义来捆绑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软件无法实现市场的最优化原则。
从企业自身层面来讲,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不规范操作也导致用户面对选择无所适从,此时,教委应更多地了解和获取信息,通过实地考查和用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来真实地了解企业的运作状况,以求所购买产品的良性服务与质量最优化。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企业生存压力的主要因素。目前,教委信息闭塞现象也较常见,关注企业太少,更多接触的是某公司的几个营销人员,甚至企业倒闭了教委还不知道,依然购买其产品,至最后没有服务时才如梦初醒。还有企业间的谣言等也直接将用户导入了误区,这时,教委应更多地调研,掌握一线真实信息,客观地招标、评标。目前招标中暗标、腐败现象无可避免,各地行政命令也众人皆知。例如教材和管理系统基本上是地方统配。
(企业G:营销总监)
◆ 产品鉴定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听说过一句流行的名言:“开发产品的不如卖产品的,卖产品的不如买产品的”。起初我很纳闷,不太理解此言的本意,可在实际业务中,我发现这句话很经典。第一句不难理解,第二句则隐含着某些腐败的阴暗面。除买产品的非法拿回扣外,直到要回款时也会让很多企业经常面对“用户”的百般“刁难”,好不容易竟标下来的成果,到最后还需三番五次地请客吃饭,陪酒娱乐,原本计算好的业绩也有一部分不知不觉地流入了别人腰包,令企业有苦难言,于是也导致了售后服务的若干纠纷和企业服务的不到位。
另外,从我目前的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部门都在做产品推荐和鉴定,所谓的推荐和鉴定,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利益驱使,几乎全都带有私利性质,只要给钱,就能推荐,谁给的钱多就优先推荐谁。有钱就能请到专家鉴定,甚至挂牌。我觉得目前的企业产品推荐已经完全失去可信度,因为国内的“权威鉴定”与私利性质结合紧密,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鉴定是完全免费的。这样下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教育软件的质量到底是谁在把关?目前答案恐怕只能说是最终用户的选择。因为专家和权威鉴定机构的最终评审结果已经缺乏公正性了。
(企业H:普通销售人员)
我们从一线的营销市场来看,感觉目前开发出来的产品能真正被客户使用起来的好像并不多,所以客户真正的反馈意见就不是很多,使下一个版本的提升可能只是技术上的,而非应用上的。
现在技术更新的很快,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大家可能都在使用新技术,有时候新技术对硬件的要求可能就很高,而我们的终端用户的硬件配置又相对偏低。面对新技术,他们可能无法畅快的享用,于是就对产品就产生了一些微词。就象XP,确实很爽,但需要对应的P4处理器配合,而对于586机器的用户,可能Windows 95/98是他们最佳的选择,这就是矛盾。如果你要586的用户,就可能失去P4的用户;如果舍弃了P4的用户,就意味着放弃最大的利润。所以有时候要面对586用户的责骂,没办法,要生存只有这样,毕竟社会上30%的人掌握着70%的财富(犹太人的理论)。
(企业I:普通销售人员)
三、教育软件行业的问题与误区分析
1.问题分析
问题一:教育主管部门参与企业竞争
教育软件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参与企业的竟争。现在几乎所有“教育专家”都有其公司,打着名校及专家的幌子进行产品推广。产品好不好没关系,反正是可以OEM的,改字换标,利润分成。更厉害的人是利用国家相关规范来限制其它公司发展,以博得自己的先机。与企来相比,教育主管部门下属公司的效益更能得到保障,更易获得软件订单,更有洞查先机的机会。
中国的软件产业相对国外而言已经有很大的差距,而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有一个开放、公正、规范的行业环境来支撑其良性发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或提供一些符合实践的规范来引导企业在规范中逐渐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而不是垄断和行政干预机制。中国需要很多大型的专业教育软件开发商,以形成民族支柱产业,推动现代教育发展。标准、规范和认证等相关政策的制订不应该与制订者背后的公司有关,否则只能形成以个人私利为中心的非规范性标准和政策,从而压制和排挤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无法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问题二:采购者与应用者分离
从很多教育单位的软件采购流程来看,大多数单位的采购者并不是软件的应用者,一般都会是学校或教委的主要领导或有财政大权的领导来完成采购任务,很少征询最终应用者的实际需求。由于各地教师水平的问题,产品与应用脱离的现象特别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实际上一些好的产品并没用起来,想用的软件却总是存在很多问题。采购者也无法从性价比等整体上来把握软件采购标准。“好用的才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自身实践需求的就是最好的,价格贵的,产品功能最全面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产品,因为有很多功能我们并不需要”,一位普通老师的话就引出了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采购与应用的分离,导致一些让人很难理解的笑话,如某教委在对软件企业招标时提出是否能达到10年的免费升级、某学校在针对企业的资源库产品时,询问可否保证使用5年不过时,这些问话简直让企业啼笑皆非。
从采购上来讲,一般都是教委领导或学校领导说了算,其中包括暗箱操作等诸多原因,真正能说话算数的人,根本不用软件,对大多数购买者来说,买的是个名,产品只不要太坏就行;对于那些能真正用软件的老师学生来说,他们虽是真正的使用者,但又有几个能说买几万块钱的软件就可以呢?买几万块的软件在实际操作上绝非像到商场买衣服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干脆。对于绝大数教师来说,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他们不可能花自己的钱买软件为了教学。如果放开让使用者自行购,其结果可能有比现在更加混乱。学校对这方面的管理可能变得更复杂。“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结果是软件质量得不到快速提升,新的优秀产品难于得到推广,整个行业发展放缓。研究这种现是件很意思的事情,你有没有注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的商业行为中的“购买者与使用者”绝大多数都是合一的,商家只要让使用者满意,就能有更多的购买者。但当两者两关系分开时,似乎变得很奇怪。
问题三:管理标准与配套认证
国家教育部门在2001年推出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可时至今日,相配套的《教委管理信息化标准》迟迟未能出台。而在实际应用中却经常需要学校数据和教委数据及文件上报和交换的问题。于是各企业在遵循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同时,不得不根据自身的设想来“创新”配套的教委数据交换与文件上传标准,由此形成各企业五花八门,数据种类不一,格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各企业也希望相配套的《教委管理信息化标准》早日出台。
问题四:盲目开发与恶性竞争,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目前市场上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教育应用所涵盖的四大类(教学、资源、交流、管理)的产品几乎每个产品的种类都至少有十多种以上,而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容重复和应用模式相同的问题。以资源类产品为例,从国内第一个资源库产品面市至今天,现在至少可以看到不低于30家资源库的产品,从某省电教目录的大型产品展示活动中,笔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教育软件公司都在演示自己的资源库产品,究其实质,很多内容都是近乎雷同的,抄袭和盗窃的现象也异常严重。一些实力不够的企业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看到别人热卖什么,就盲目开发什么,最终导到其产品在市场上也形成同质化现象,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这一点在家教软件市场上曾经也有过很多先例。
问题五:企业发展主线不明确
就目前来说,对多数公司来说,是人家做什么我作什么,现在哪好卖我就卖什么。公司的发展主线不明确。这点可以引用科利华做一例子。科利华自1992年开始做教育软以来,直到2000年上市成功,历经8年发展,成为行业的典范。但同样在发展方向上出了问题。在2000年初,网络经济异军突起,股票一片飘红。此时的科利华如同璀璨明星,成为行业领军者。公司的股票由原价5块多钱每股升到30多块钱每股。网络经济成为众人最为追捧的行业。科利华正在此时,被网络深深的吸引了,先后投资2188.com网站,进行“空车配货”,进行网上物流管理;同时还开设“全国购书网”网站,并租用几个大库房,配用先进设备;同时与北京四中联合开设网校,进行远程教育,俨然一派“网络化”的繁荣情景。在这中间,科利华忘却了自己的起家之事,淡化了软件开发,正在这期间,以k12为代表的公司异军突起,以资源库产品打响头一炮。虽然科利华也投入人力进行追赶,但由于诸多因素,却一直未有突破进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重视。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科利华并没有及时回头,仍痴迷于网络经济的再次兴起,而软件产品则基本没有多大起色,在同行中己逐渐失去了头把交椅的位置。可能失败的原因太多太多,但能说明一点,公司的发展主线至关重要,唯有“专注”才能把事情做得更透彻。
教育软件的发展应本着“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作好市场关系至关重要,关心产品需求变,洞查市场潜在机遇。满足用户的需求,听取用户的意见,及时发现市场契机并适时切入,企业的价值最终还应以产品的形式回报用户。在国内开发软件,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尤其是教育软件行业。根据国外软件开发经验,软件一般是项目组的形式成立,项目组一般分产品市场分析与调研人员、产品设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及专项产品市场人员。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分工明确,命运与共,便于管理和调动大家积极性。而国内软件开发情况往往只是程序员的产品,产品市场分析与调研不到位甚至没有;产品设计太过随便,主要表现在软件难于使用或功能设计不周全,易用性差;软件开发往往是单打独斗,加之技术人员一般流动较快,专于技术研究的人员也少,几乎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在专项产品市场推广方面,各公司根据情况而不同,但往往是坚持不了多久,又转做其它产品了,坚持于某一项工作的人较少。国内一些小公司的产品往往等不得成熟就卖了,从某些方面,也表现出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
问题六:资金压力
从当前教育软件企业经营的状况来看,很多公司都面临资金的压力。由于教育市场中特有的规律,很多企业在产品销售后并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大量的呆账、死账和拖账等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在没有及时回流现金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员工资、产品研发费用及市场营销费用等对企业形成很大的资金压力。本来做教育软件的企业中,能达到几百万、上千万资金的就很少,更多的只是几万、数十万在支撑,而仅产品开发费用一项就有可能耗费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现金回流的压力使得很多企业在还没有看到理想的曙光时便中途夭折,另有一些企业也不得不改变营方向,退出教育领域谋求更好的发展;而企业收购和企业重组等现象也不再是风景了。少数几个企业因为获取了投资商的青睐,虽然暂时不存在“生活”上的困境,可面对浅溥的销售业绩和难以快速回收的货款也显示出迷茫和无奈。因为投资商的资金毕竟不是自己的,老总们也不得不积极地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企业人的素质没的得到提高,给再多的钱也没用。这也是例子的:国内某一知名公司斥资1000万做资源类产品,最终只做了个高中版资源库,由于价格、软件性能、市场等因素,最终还是不行,终被淘汰。相反,一些小公司由于精于成本控制开发效率,做出的东西和市场成果比花钱多得多的公司还强,这不能不说明些问题。对于企业,最重要是寻找发展突破口,首先解人的因素,才能在获得资金后而稳步发展。风险资金是一种催化剂,能让好的公司更快好起来,也能让差的公司更快垮掉。
问题七:人力资源问题
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也许教育行业对人力资源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营销人员,懂教育、懂技术、懂管理或营销三者缺一不可,也是教育企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而这种综合性能力都较好的人才却在教育软件企业中一直是奇缺。一位行业内资历很老的营销人员告诉我:“我们现在遇到的竞争对手几乎全是熟人,从一个企业跳到另一个企业,行业圈子就那么大,不几年就全熟悉了。好像没有几个生面孔”。
一位老总了告诉我,教育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也就几年的时间,真正做到懂教育、懂技术、懂管理或营销的人才确实很少。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打仗的士兵,而是善于出谋划策的将军。虽然现在的学历越来越高,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强,可实践经验和善于思考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只会做一件事,遇到变动和公司需要换工作岗位时,就显示力不从心了。我们更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是公司最青睐的。
有人认为,现在IT企业并不缺少CEO,也不缺乏程序员,惟独缺乏对产品发展机制相当熟练的“架构师”,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具有前瞻能力的CTO—首席技术执行官。软件开发不能仅依靠简单的功能组合和设计抄袭,更重要的是一种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团队的组合:产品市场分析与调研、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及专项产品市场等相关人员的鼎力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
2.误区分析
误区一:不断发展新客户,未能维护老客户
不断发展客户是所有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发展新客户的同时忘了维护老客户。以为反正已经买了,就只是售后服务了。不需要再花太多的心思在其中了。一所学校信息中心的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在接触A公司后,他们刚开始特别热情和积极,总是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提出了我们没想到的很多问题,并给我们提出了其产品的解决方案,由于其服务到位,加之演示产品时也能让我们满意,因此双方很愉快地达成了购买协议。然而就在我们购买产品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经常因为产品应用中的一些细节和服务器出现的问题需要他们协助,当我们打电话希望其上门服务时总是得到各种理由的搪塞,到最后也由于该公司人事变动,几乎到后来连找联系人都很困难,更不说上门服务了。感觉售前和售后简直判若两人。现在我们又想买一系列的教育软件了,但首先会排除这家公司的任何产品,因为我们需要的更多是服务,产品只是其次。
维护老客户是企业发展的一人基本原则,当你的新客户发展到一个区域范围时,老客户的各种增值服务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却因为老客户的满意度而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和口碑。大多数企业老总都明白一个道理:维护一个老客户远比发展一个新客户更重要。
误区二:产品采购与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教委或学校在采购教育产品时总希望软件功能越多越好,甚至想一个软件能包括所需要的所有功能。比如某教委在采购资源库产品时,要求资源库内容丰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所有要求,符合国家规范的所有要求,能在资源库中实现教师自动备课,能利用资源库的素材快速生成一个较完整的课件,能实现资源库内容的任意增删改,资源库的内容应包含与新教材配套的所有同步教学软件……。
从上面的这则要求来看,一套资源库软件似乎除资源管理和资源内容外,连备课系统、课件制作系统等都包括了,甚至还必需要包括一套完整的同步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果单纯从想法上来讲,此种设想也无可非议,教师当然应该有理想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应把握一个度,应根据教育软件的特性和实际情况来决策,不能按理想的模式来设计一个谁都不可能完成的无法操作的空头文件。资源库本身的内容大部分以素材为主,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让教师利用高效的资源素材来完成各种教学设计,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来进行资源的管理,最终实际资源的共建共享,而至于课件制作、备课系统、同步多媒体教学软件则是另外需要单独解决的问题。仅所有学科的同步教学软件一套就需要投入甚至比资源库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企业真要将其内容纳入到资源库体系中,则最终学校购买的价格就不可能只是数千元、上万元的问题,很可能就是上十万,甚至二、三十万的问题了。这样的价格学校是很难接受的。
因此,在产品采购中,用户应先有一个市场调查和对教育软件的初步认知,将可行性与要操作性纳入到招标书中来,不要凭空让理想成为标书引导,这样往往会失得其反,最后永远也找不到结果。
另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委招标,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应用和需求的产品”,而不是选购价格最好,或者认为功能最多的产品,要根据经济实力更多地考虑自身应用需求的性价比。就像我们平常买自行车一样,1000多元的山地车确实质量不错,但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还是一、二百元左右的普通车,因为这只是一代步的工具,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行了,不需要买太贵的。采购软件虽有不同,但道理也如此。
误区三:资源建设误区
教育资源库的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开发资源库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从学科资源素材到视频资源,到处都在上演着资源产品竞争的对台戏。所有厂家都无一例外地展示着自己资源库产品的优势与特色。然而,从近几年资源产品的内容和发展模式来讲,很多企业已走入资源建设的误区。
其一、资源库建设的理念从当初的企业资源内容建设到现在的资源分布式共建共享。眼光长远的企业早已将资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分布式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开发中,最终实现全国资源交流中心的构想。而很多地方小企业却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打着新课标的幌子,埋头于自身开发,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并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
其二、资源库建设到今天,容量和价格的比拼已成为过去,用户真正认可的是资源可用内容的比例,资源平台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内容框架,用户希望用到的是“活”的资源,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仍然在拼资源的容量,将一大堆可有可无的视频拿来凑数,还有部分企业将资源价格故意压制很低,甚至一开始就长期在学校免费使用,希望借此走马圈地,将其他企业排挤在外。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资源库产品不但最终没得到用户的认可,反而被以次品的名义打入冷宫,其效果与当初设计的大相径庭。
其三、资源建设缺少创新,内容同质化严重。这个问题很企业和用户都意识到了,但目前还是有很多企业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开发着并没有任何特色的相同类型资源库产品,只求完善自身的产品体系。回顾国内的资源库的产品,从早期的K12学科教育资源库到树人的思想品德资源库、从清华同方的知识仓库到课程整合电子期刊,从三辰影库的电影库到同步辅导讲座,从K12的多媒体数字阅览室到专家讲座网络课程等等。在此先不评价其产品质量,单就资源类型与内容的创新来讲,应该有很多可取之处,而目前大多数企业所做的资源库在无主题、无特色的情景下仍然只是学科图片和文字的集合,内容重复和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
误区四:理想与实践差异的误区
一位教师很自信地告诉笔者:“我们中国的教育软件就是不行,都做得特别死板,不像国外软件那样,将教育内容做在游戏中,寓教于乐。我要是做企业,肯定会做一整套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将所有内容都做成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游戏软件,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会学习。不同于其他游戏软件的是,我们要保证内容有探险和研究的特色,在游戏中设计很多虚拟实验室,做到与真实的实验室一样的效果,让学生在游戏探究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面对这位充满激情与自信的教师言语,我简单地问过几个企业老总和专家,大家还没听完就一致摇头,即而付之一笑。认为这只是理想的梦而已,不具备可操作性。国外偶尔只有个别案例,国内根本就没有,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其中设计到的内容和难度远非想像中的那样,光资金投入成本就至少是以千万和亿为基数了。即使做出来了,中国有条件的学校全买了,也并不一定能收回成本。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也需要资金来支撑其良性发展。教育行政机构就更不用说了,其行政机制就决定了不可能诞生出此类精品。
四、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和需求分析
自2000年11月教育部提出“校校开课”和“校校通”两大目标之后,强力的政策支持极大的刺激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5——10年内将装备50万间联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10万所校园网和3千多个教育城域网。在5——10年内的总投入至少需要1,500亿——2,000亿人民币的资金。其中软件应占总投入的10%和30%之间。所以有人预测,今后的软件投资重点主要在电子政务和教育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发展最为迅猛,据统计,全国的校园网由2000年的3000多所学校迅速发展到2002年的26000多所,仅2002年一年,全国就建成几百个市、区、县级的教育城域网。根据各地市场反馈的情况,随着部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校校通”工程的评估检查,预计2003年和2004年将达到校园网和城域网建设的一个新的高潮。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如此巨大,教育软件企业的机遇可谓是千载难逢,但教育软件企业究竟如何应对,才能吃到这块大的蛋糕?如此庞大的教育软件市场,其具体需求究竟有哪些?我们不妨详细分析一下:
教育软件按其用户对象一般分为两大类:面向家庭用户的教育软件和面向学校的教育软件。
面向家庭的教育软件主要包括以复习考试为目的的辅导类、复习类教学软件(譬如电脑家庭教师)、外语学习软件(如轻轻松松背单词、疯狂英语)、计算机学习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等)、幼儿启蒙教育软件等几大类。目前缺乏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配套的辅导类教学软件。
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面向中小学领域的教育软件的市场需求方向(不包括高校和学历教育的教育软件)。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目前主要有三大热点领域:信息技术必修课、“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就是怎么样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之中,也可以归类为“校校通”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
◆ 关于信息技术必修课
也就是完成教育部的“校校开课”,其目标就是要在5-10年内使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这个领域,教育软件行业可以开发的产品包括: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软件(也包括网络仿真教学软件);开发书本和光盘相配套的电子教材;开发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和教学案例库;开发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测评与考试平台等等。
◆ 关于“校校通”工程
目标是在5-10年内使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
在“校校通”工程建设中,很多地方提出“物理通”、“管理通”、“教学通”、“资源通”等目标。目前在“校校通”工程项目的招标中,一般也分为两个部分:硬件招标包括各种硬件与网络设备,解决“物理通”的问题;软件招标包括各类教育应用软件和平台,解决“管理通”、“教学通”、“资源通”等应用问题。
目前在“校校通”工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物理通”之后应用跟不上,应用效益不能发挥出来,解决“校校通”工程的应用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应用软件。
那么,在“校校通”工程中教育软件的具体需求究竟有什么哪?
我们可以把“校校通”工程的教育应用分为资源、教学、交流通讯和管理四大类的需求,这四大类的需求基本上能够涵盖教育信息化的绝大部分教育应用需求。这一观点也已被很多专家、学者所认可。很多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都是按照资源中心、教学中心、管理中心、交流中心或信息发布中心来设计的。
1.教育资源方面的需求
解决教育资源方面的需求主要是要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构建、共享、交流与评价。包括有几个方面:
一是开发各学科、各年级素材类教育教学资源库,譬如试题、试卷、媒体素材、文献、课件、案例、常见问题和教育资源索引库等多种素材资源,每种素材都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素材等,这是目前大多数教育软件厂商竞争的热点,各家厂商纷纷推出不同版本的教育资源库,但内容大同小异。
二是开发网络课程,它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的要求,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集成。目前在大学或学历教育中,网络课程开发比较多,在中小学领域几乎很少见到完整网络课程的产品,实际上在一些中小学网校上提供的大多是教案加题库式的复习与提高,是学校现有课程的一种补充。在中小学可以开发一些学校师资设备条件不足、自身难于开设的课程如信息技术、外语等网络课程,以及在高中课程改革并实施学分制之后,开发一些供高中生选学的基于网络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三是其他教育资源如图书、教育录像带的数字化,也就是开发面向教育的数字图书馆和教育教学视频资料馆。目前一些公司也开始开发这方面的产品,但解决这些资源的版权问题比开发素材类资源库更加困难,要解决图书和教学录像带的数字版权问题,仅仅与原出版商洽谈是不够的,还要和原作者联系洽谈,但如果要和成千上万的作者谈版权问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资源库的开发是一个无底洞,其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与分类组织、编辑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对教育教学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开发资源管理平台,包括资源的编辑、修改、分类、检索、上传、下载、分布建设、审核功能等等。
在教育资源类领域,有几个新的产品开发方向:
(1)要开发符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符合新课程标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版本教材的精品资源库,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纲,建立以课程为纲的新的教育资源体系。公司企业一般可以开发通用性的、商品化的资源库,学校和教育局开发适合本地教育教学特点的、个性化的资源库。
(2)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推广,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主题式、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库的呼声很高。但由于学习主题很开放,数量巨大,种类繁杂,开发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资源库产品难度很大。
(3)数字图书馆、数字阅览室、数字视频资料馆等将成为教育系统下一步需求的热点。
(4)随着我国网络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发展,教育资源库最终会走向开放和共建共享,以光盘为载体销售的教育资源库将逐步发展到会员收费制的网上教育资源库。但如何建立共建共享的运作机制,协调著作者、企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利益;是建立国家级的教育资源库,还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范和要求,调动企业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建设更为广泛的网上教育资源库,这是目前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的难题和困惑。
2.交流通讯方面的需求
主要是解决学校、各级教委、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流。这方面的产品比较简单,包括:
开发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如教育网站自动生成系统、有关教育教学信息发布平台、个人主页、各类论坛、聊天室、短信服务、电子邮件系统等产品。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可开发一些为教育服务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语音与视频聊天等多媒体网络通信交流产品。
开发面向教育的网络安全产品,要能过滤网上色情、暴力、反动等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等等。
3.管理方面的需求
就是实现教育领域的“电子政务”,能实现学校与教育局的办公自动化和数字一体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可开发学校管理系统和教育局管理系统产品。教育软件企业在这个领域开发产品的历史已经很长了。目前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实现学校、区县级、地市级教育局之间跨平台、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的数字一体化管理平台。在省级和国家级教委内部各处室可以实现网络化管理,但要实现各地市教委以上相互之间数字一体化的管理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预计还有一段时间。
开发教育管理系统的最大问题是各地教育管理信息与交流数据的不规范,但正是这种不规范也给各地教育有关部门打着统一规范的口号实际上搞垄断行为的借口,如有的地区指定全省统一使用某一家企业开发的教育管理软件,就引起很多教育软件企业的强烈反弹。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几个标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局管理信息标准、互操作规范等,2002年已颁发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但有关部门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颁布实施和自身公司企业的市场行为结合起来,又引起了业界关于“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争议。
4.教与学领域的需求
在教育应用四大需求中,教与学的需求是核心,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教与学之中,这是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研究、试验与探索的热点领域,由于其涉及的层面很多,如教学思想与理念、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学评估等等,非常复杂,寻找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点、突破口和产品商机,对教育软件厂商来说是最难的一关!
开发教学软件不像其他行业,譬如开发财务软件,按照财政部颁发的财务通则开发,经过评审后全国都能用。对一个教学软件,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评头论足,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我们开玩笑:“教学无定法,教学有规律”、“教学是一门艺术”,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很难把握规律,其规律都是一些虚无飘渺的原则,很难准确地一二三四说清楚。一个企业如果要开发涉及到“艺术”性的教学层次的产品,往往会晕头转向。
一般来说,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学评估等几个环节。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可简单地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或两种都有的混合教学模式。
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按照“讲、考、练”或“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来开发产品,包括教学内容资源类的产品和教学平台类产品两大类。“课前”主要是备课软件如多媒体电子教案写作系统、教学软件制作平台、备课资源库等;“课中”主要是教学讲授软件如课件类、网络课程、网络讲授平台、课件与视频播放工具如点播、直播等;“课后”主要是作业、练习、答疑、复习、考试环节,如题卷题库类、操练类、考试类软件或平台等。
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可开发主题式学习资源库、学习软件、益智性游戏软件;协作式、探索式、研究式学习平台等产品。
把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需求而开发的各种软件产品,根据各公司对教育教学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不同的整合,再进行技术上的统一认证、统一安装、统一管理,如果再结合课题、培训、指导等,即可形成“校校通”工程的各种教育软件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这就是教育软件行业的机遇和商机所在。
五、对策探讨
对策一:政府的作用——合理疏导
无论是教育软件的低水平重复情况,还是教育市场中的地方垄断等都需要政府从自身的工作本质层来来积极改善和协调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通过积极沟通教育软件厂商之间的研发信息,提供教育市场更多需求热点,对教育软件的应用状况作客观实际的分析,最终引导市场的合理化竞争,以更好地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政府应尽量避免自身投入企业行为,应主动打破地方企业垄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提供各企业互动交流和沟通的良好环境,合理疏导企业竞争中的矛盾冲突,引导积极消费和热点开发,才有可能让教育软件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企业的良性发展相对而言也促进了各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发展。
对策二:让使用者参与购买
鉴于使用者与采购者分离现象,在采购时让更多的使用者来提购买意见,集中众人意见然后汇总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最终以应用为先导来采购软件,这样就一至于软件采购后一直锁在柜子里当饰品的现象。
对策三:盘活死资源
资源建设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无论是各地学校还是各级教委、电教馆等都会有很多优资源。企业的资源也是有限度的,如何盘活这些“死”资源,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很多企业提出的分布式资源建设模式,但需要有更完善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实力来完成产品的应用开发。分布式资源建设的目标是可望建成全国资源交流中心,使购买分布式资源平台的所有用户能互通、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理想的分布式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实现平台内资源的快速搜索和资源的全文检索功能,更需要实现异地资源的负载均衡和资源交换机制,以此达到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目前全国的分布式资源建设试点及企业间的已有用户应用层面来讲,仅全文检索功能一项就没有用户达到,而资源交换机制目前的设计并不理想,较传统的企业设计就是所有资源目录表存储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而真正分布式资源建设是允许任何服务器上存储不同的资源内容的,信息中心既可以存储目录信息,也可以存储资源文件,其他的服务器上同样如此,只是在资源交换时系统能自动识别重复信息,由此达到资源服务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负载均衡等难题。这也是盘活死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对策四:让市场打破垄断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讲,合理的市场竞争是打破垄断的最好办法。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行政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户思想层面的提升,最终的精品终将会打破行政干预的市场垄断格局。在良性的机制方面,媒体和典型用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应用模式和好的精品软件会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快速传播。
对策五:合理应用人才
虽然各企业都缺乏综合性管理人才,但面对中高层的应用人员,企业往往也显示出其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形成一种很好的良性奖励机制,没有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各类人员的行径,管理人员最后管来管去只是在管自己。从教育行业独有的特殊性来讲,笔者认为企业未来的竞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开发与营销管理)、教科研人员(产品定位与设计)、高技术人员(关键技术)。合理应用人才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相应的制度和奖励措施则是企业机制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必不可少。
对策六:不要盲从专家理论
应该说,专家的理论一般都是带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应首先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寻求最佳突破点。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专家的思想也往往是带有理想化的特色的,比如管理软件,很多标准和规范都是专家理想化的特色,依一些教师的言语来讲就是“坐在房子里想出来的”,在应用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东西,因此,学校在选购产品的功能时不要盲从专家理论,应打破选购时的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的弱点,使最终的采购更趋理性与成熟。当然,专家的理论可能参考,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对策七:制定开放式的行业标准
过去在计算机领域有许多封闭的技术和标准,有一事实上实的厂商希望把自己研发的技术作为企业的机密—如果说在单机时代,由于大家还不知道该借助何种工具实现彼此沟通,因此这种做法在理论上还有可能成功的话,那在在现在的网络化社会中,在强调开放性、交互性的时代,这种厂商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试图闭门造车且抵制国际标准的行为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确定一个为全球多数厂商以及多数知名IT企业技持的主流的开放式标准,反对任何封闭甚至何密的规则;其次,能够在网络世纪发挥持续指导作用的技术必须是前瞻性的,必须在未来十余年及至数十年内仍具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还有,这种技术标准应当是为业界的伙伴企业所广泛认可和坚决支持的。然而,教育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让人担忧,行业标准的制定并非得到业界的伙伴企业所认可和支持的,所谓的标准只不过是个别有着行政背景公司的一个限制模子,它所带来的意义还不如没有规范,如果没有规范,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实力影响,或许可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相关标准。但如果像这样的制定标准方式得不到改变和己颁布的标准得不到及时更正补充的话,将给行业带来是一个灾乱,限制了行业发展。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式的行业标准制定组织,本着“把盘子做大”的持续发展思想,取得业界的伙伴企业所广泛认可和坚决支持。
对策八: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行业特点等等诸多方面,非一道公文轻易能为之。教育软件的市场秩序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现有主要销售渠道的管理,二是软件市场的顽疾—盗版。电教目录是现有教育软件的一条重要通道,完善和净化现在软件流通通道势在必得。前文也得到,不良通道的影响不光是浪费了大量国家经费,更让行业的发展放缓,以至影响行业风气,挫伤行业人员的士气。
盗版虽然在一段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抑制,也不太可能根除,但行业还是要发展的。国内一直在努力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产法,同时在执行方面也不时有一些让人拍手称快的行动,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宣传尊重知识产权、打击盗版的重要意义。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此,在企业生存环境的建设方面也应如此,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必须依赖于市场机制和法制的完善。
六、理性看待教育软件企业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教育软件企业也是现代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现实中,一接触到软件公司人员,很多老师就直接等同于商人,等同于二道贩子,并不以为然地以为自己的身份要比别人“高尚”,其言行便不自然地体现出一种淡然。于是也就可以毫不客气地对企业指手划脚。我们不难肯定很多企业的行为着实让教师反感和不以然,因为大多数教师接触到的只是最普通的销售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卖产品,可能既不懂教育,也不一定懂技术,于是让教师产生对教育企业的很多偏见。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教育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业,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就不可能开发出为大家所认可的产品,教育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多数对教育也有着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而教育企业的老总们则更是对教育有着长期的研究,一个不懂教育的企业是无法开发出面向教育领域的优质精品的。从近几年的教育软件企业成长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软件企业在商业运作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软件企业已经成为专家理论在实践实施中的催化剂。很多学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往往都是企业拿出的可行性方案,目前的很多企业中,企业老总和高层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因此,我们应正确看待教育软件企业,在互动交流中大家共同探讨教育的发展和最佳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教育企业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商人。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教育企业也应该时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多地为用户着想,为教育一线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其应用服务,以解决一线教师的难点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教育企业与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目前的大型教育软件企业的产品体系来看,浙大网络的管理平台和资金优势、校际通的课程整合案例和高校研究背景、K12的城域网统一认证平台和全系列产品无缝集成及信息化领域的独特优势,联想集团的软、硬结合实力等,这些教育软件企业无不利用自己的创新与关键技术开发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在看待企业的产品优劣的同时,更应看到企业所做的研究和社会工作。教育企业也应吸取同类企业中失败的教训,倡导教育消费的正常风气,为教育企业的发展助威加油。
【编后语】 教育软件行业是一个“怪圈”,当我们在记录一线教师、企业老总、媒体对该行业的声音时,不知不觉地也走进这样一个怪圈:当教育软件市场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长速度时,当面对市场这块大蛋糕,各教育软件企业踌躇满志时,当国外软件企业巨鳄蓄势待发时,作为教育软件的使用者——教师,乃至教委似乎对教育软件企业颇多微词,爱恨交织,使得本一腔热血搏击商海的教育软件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加之国外大企业对中国本土教育软件市场的“觊觎”,更让民族教育软件企业如履薄冰。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教育软件企业的生存状态与本行业中种种既定的“规则”、企业的商业运作、市场定位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往往是教育部门所不能深刻理解的,这也造成了教育软件企业与教育行政部门的代沟。
我们不妨以一种公平的态度来审视教育软件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妨冷静而理性地再一次认识我们的教育软件行业,以期促进教育部门、软件企业的互相理解与沟通,共同期待教育软件企业的良性发展。
IBM的软件策略
D.H.安德鲁斯集团 1995.12
王启智译
关于D.H.安德鲁斯集团
11年来,D.H.安德鲁斯集团一直在帮助有关组织更加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技术。通常的咨询办法主要集中在用比较新的和更加有效的基于一种融合PC机,AS/400,Unix计算机和主机的技术取代较老的应用。D.H.安德鲁斯集团率先开发了管理控制技术,从而加速了改良工具的应用。
D.H.安德鲁斯集团提供关于当前包括客户机/服务器,LANS,网络和IBM AS/400等技术的咨询服务,教育,大众研讨会和计算机工业报告。
D.H.安德鲁斯集团报告
自1987年D.H.安德鲁斯集团就已经是一个一流的独立的计算机工业报告出版商,我们的报告已经用意文,德文,日文,朝文,荷兰文和丹麦文等各种语言出版了30多万份。关于我们的很多流行的报告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IBM的AS/400YTSM,最新的报告有More For Your Money :An Analysis of IBM’ AS/400 Advanced Server和The AS/400 Advanced Series Arrives.
关于作者
大卫安德鲁斯作了十七年国际标准行政主管之后,于1984年创建了D.H.安德鲁斯集团,作为D.H.安德鲁斯集团所有报告的主要作者和编辑,他的报告是计算机工业中最被广泛阅读的资料来源之一,他的报告常常被计算机的一般商业出版物所引用,他还经常被邀请在一些会议,研讨会和遍布世界的用户组织发表演讲。
十二年来,克里斯多夫迪根一直在开发高级应用软件,他的主要经验是使用来自Unix和PC两个环境的各种开发语言和工具,设计高级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他在对象语言和Lotus Notes方面最富有经验,他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公认的开发者。
IBM软件策略出版者为:
D.H.Andrews Group
700 West Jhonson Avenue
Cheshire,CT06410
Phone:(203)271-1300
Fax:(203)272-8744
Copyright December 1995 byD.H.Andrews Group,Inc
未经D.H.Andrews集团的书面许可,不得摘录,复制和出版。
本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是它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解释是不能保证的,这个报告不应当作唯一可信赖的来源或计算机工业界的唯一意见.D.H.安德鲁斯集团不承担印刷上错误的责任,而且本报告所表示的意见如需改变,无需事先通知。
所有商标的版权属它们的各自所有者。
目 录
引 言
执行提要
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最初步骤
满足开发者的需要
升回到桌面系统
增长
新的管理原则
小结
在IBM内建立软件行业
IBM的优势
IBM的挑战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设想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含义
重建尊严
开放
对象标准领域的斗争
应用开发的关键作用
开发语言和工具
Lotus的作用
应用框架
IBM的操作系统
OS/2的作用
数据管理
软件销售
软件封装
IBM能否成为以网络为中心的公司?
引 言
如果向参加电视知识竞赛的人发问,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是哪家软件公司?大多数人会回答是微软(Mierosoft)公司,少数人或许想到计算机协会,但不会有多少人说到IBM的名字,对此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解释:虽然在总的软件收入中IBM主导着计算机行业,但是软件一直被传统地作为硬件的附属品而存在,这正是IBM首席执行官(CEO)路易斯.格斯特纳(Louis Gerstner)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改变的诸多传统之一。
Gerstner曾交给约翰M.汤普森(John M.Thompson)在IBM内建立一个真正的软件行业的任务,这涉及到要制订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生产线的综合策略。它还意味着IBM要重新考虑如何销售软件。
汤普森是一个精明的实业家,他已经成为IBM最好的技术战略家之一。作为AS/400部门的总经理,他为非常成功的AS/400 Advanced Series制订了计划。1993年汤普森被提升去监管包括主机,AS/400,PC服务器和RS/6000等IBM的主要硬件生产线,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生产了这些产品,这是IBM在1994年获得高额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
IBM有潜力成为软件市场中的主力,特别是在Lotus并入之后,现在的软件行业很大,而且可获得高利润。IBM在世界有不少最好的软件开发实验室,没有任何一个竞争者能与IBM善于管理大而复杂的开发项目的经验相比。IBM还与世界上大部分计算机技术大买主之间有着独一无二的关系。
组织机构的变化不见得就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在IBM软件集团充分发挥它的潜能之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市场意识,形象和销售范围等都属于要密切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个对新的高增量产品迫切需求的问题。同时,对于IBM的外勤人员来说,他们不应再把软件视为推销硬件的工具。
历史上,软件的改进总不像硬件或通信设备那样快。因而,软件的演变制约着计算机的前进速度。和其它组织相比,由于IBM的规模和研究能力,它可能对软件技术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把IBM重新改组为以软件为主的公司可能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终端用户,IBM买主,工业分析家,顾问和其他任何紧密追随计算机工业发展的人,有必要了解IBM的计划将如何对他们产生何等可能的影响。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介绍IBM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更加面向软件的行业的计划。在软件行业中有效策略的发展是灵活和不断演化的。因此,IBMA新软件的策略的具体细节在本报告的墨迹未干时就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在策略背后的基本原则很可能是稳定不变的。
执 行 提 要
IBM的座右铭是“思考”。Gerstner的新座右铭是“开拓性的思考!”他深知IBM若要生存和发展,将需要大的变革才行。把1995年收入目标订在700亿美元以上,用1996年增收的10%,就可以在一年内建立一个比Microsoft还要大的新软件行业!
IBM管理部门认识到硬件已不再是公司发展的火车头了。每年降价30%到40%,并有大量附加硬件生产能力需要出售,才能维持收入的稳定。硬件和通信设备以比市场吸收能力还要快的速度在不断改进。因此,软件已成为计算机市场发展速度的关键所在。
IBM对整个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方向曾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开放运动,以PC机为基础的体系发挥巨大作用,微软公司的成功以及对OS/2不切实的期望,这种影响现在已经消失了。新的IBM软件集团的基本目标就是重新确立IBM在软件工业中的领导地位。
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用的战略,必须建立在哲学上的一些重大改变之上。这些新的主张极大地背离了传统思想。许多观察家,包括IBM内的大批尚未完全理解和掌握它们的人。IBM资深的行政主管的新主张包括:
* 软件驱动工业。IBM今后的发展将主要由软件及其服务驱动,硬件的销售虽然仍是决定性的,但不再允许硬件部门决定它们自己的软件方向了。
* 以多样性计算为佳。长时间以来,IBM销售各种满足计算需要的产品,现在清楚了,买主使用IBM产品时,使用的还有从其它公司购买的产品配件,这说明,各种选择性的增加扩大了整个市场,这对买主和IBM都是有利的。
* 开放。IBM最初反对开放体制这个概念,现在它要成为开放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 支持所有平台。IBM现在打算销售能运行在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上的软件,包括一流的Unix系统,HP-UX和Sun-Solaris以及Windows95,NT等。就在几年前,如果一个IBM的人提出为竞争对手的操作系统开发软件,那简直就是犯了严重的背叛罪!
* 着眼于企业。IBM必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扬长避短上。从老汤姆.瓦特森(Tom Watson,Sr)穿上白领衫之时起,向企业出售产品就成了IBM成功的关键。IBM将不忽视消费市场,但明确的工业重心是商业,重点是小型和中型组织的需要,因为它们比大公司增长快。
观念的另一个变化是对市场方向的发展要有广阔的视野。IBM认为计算的发展分三个相互交叉的阶段。第一阶段,大部分计算是由操纵终端机的中央主机处理。第二阶段或客户机/服务器阶段,是以个人机为中心的计算。第三阶段,就是刚刚出现的阶段。综合网络就像单一的大系统那样运行。IBM把它称为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阶段。
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技术未来学家认为,互联网络(Internet)发展成信息高速公路,将像汽车和公路那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是IBM对信息高速公路可能导致的一种新计算方式的新叫法。这是低成本处理能力。买得起的宽频带通信设备和研制高精尖软件能力三者协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自动出纳机(ATMs)是早期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进化的一个佐证。许多ATMs连接到一个复杂的网络上,以便使客户能在遍及世界各地的机器上,从他们各自存款的银行提取现金。从客户的角度看,网络的复杂是完全看不见的。当ATM完成某个重要功能时,实际上是控制数据和进行主要处理的网络在工作。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是IBM借以在软件工业中重新确立自己领导地位的希望所在。并以此形成IBM自己的发展方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与其说是某种具体能力或产品,不如说是对未来的一种远见。
它包括以下基本点:
* 复杂的多样性的网络将变成一个单一的系统。
* 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独自占有和控制网络。
* 客户机/服务器将逐渐成为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
* 桌面设备的相对重要性,如PC机与网络的接口,将逐渐削弱,因为更多的数据和处理都将移到网络上。
* 开放标准的广泛认可是必要的。
* 应用软件的特性将发生变化。
软件将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发展快慢的决定因素。整个设想的实现将需要更多的发明和创造。因此,现在就对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如何形成作出正确的预言为时尚早。
IBM的宏伟目标是成为以网络为中心的的发展的一种驱动力。IBM的任务是加速和促进硬件和软件进入市场。IBM将从给予关键技术的许可证,结构单元装置的销售和提供网络服务的收费中获得好处。
许多IBM行业单位被安置在即将建立的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分享市场上。IBM通过它的全球网络和Prodigy联机服务来提供网络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ISSC提供外部资料和咨询两种服务。硬件部门加强它们的产品,以满足开始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在超大规模系统方面对硬件的需求。
IBM的软件集团渴望成为最大受益者。他们拥有北卡罗来那州的罗利(Raleigh)网络软件实验室。他们在软件工业中有更多的资源,使他们有能力和有信心把这些资源投放在这个机遇上。他们遇到的挑战是在较小的公司中能否保持领先的地位,这些公司指Novell,Netscape和Sun等继续生产先进网络产品的公司。
最 初 步 骤
从长远打算,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是带有决定性的,但是股东们想得最多的是赚钱和短期效益。因此,软件策略要包括一些提供短期效益的举措。
客户机/服务器方面的领导地位
客户机/服务器涉及到重心由主机向多台PC机组成的作用如同智能工作站的方向转移。它也是朝着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转移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直到最近,复杂性和高成本才阻止了大多数公司不再去做比把他们的PC机与LANS捆绑在一起还多得多的工作。因此,客户机/服务器市场机遇的最大份额是在将来。
IBM打算提供广阔范围的产品,这种产品将有助于把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的优点在比过去少投入,少花力气和少冒风险的条件下带入市场。IBM客户机/服务器市场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系统和数据管理,中间件,开发工具,连线器和服务器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IBM有4个带有战略性的操作系统:OS/2,AIX,OS/400和MVS。每一个都将瞄准各自在市场中的具体目标。由于采用普遍应用的工业标准,它们将进一步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操作系统将能够运行使用这个标准环境编写的软件。应该做出努力,为了某些基本功能而使用公共标准模块进行的重复开发要尽量减少。对于诸如VM和VSE一类的专用操作系统而言,只要对它们有充分的需求,就要予以支持。
MVS和OS/400将继续是IBM最主要的软件收入和许多年以来利润的来源。这些操作系统将变得更加开放和兼容,但是对于它们的用户,在现有应用软件上的投资将予以精心保护。
领导开放运动
资深的管理人员现在已相信开放对市场和IBM都是有好处的。一个开放的环境对于IBM这样最大和最全面的竞争者来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可用之机,对于已经是新技术来源的IBM来说尤其有利。IBM希望通过新的方式介绍其新产品。这种方式使潜在买主不管手上有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容易地兼容使用,而使IBM自己成为运动的领导。当基于新技术的产品进入市场,IBM将通过工业协会渠道,帮助开发使新产品得以推广的新标准。
满足开发者的需要
几十年来,从事软件开发的人,一直梦想着写出能在很多不同的计算机上有效地运行的应用程序。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工作的交叉平台软件开发环境是IBM的新软件策略的一个奠基石。作为一种保证,独立软件开发者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IBM产品上 ,这种努力是极其必要的、
吸引开发者涉及到的不只是提供交叉平台语言和工具。IBM吸引软件开发者的计划还包括其它内容。
到处都有中间件
中间件是对存在于基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软件功能的一个通俗叫法。中间件具有网络,数据库管理,事务处理,系统管理和其它很多功能。IBM的种类繁多的中间件产品包括有DB2,CICS,MQS系列,System View和各式各样的网络产品。Lotus Notes也是一个关键的中间件产品。
“到处都有中间件”这句话,反映了IBM的策略。即在很多流行的平台上都提供首屈一指的中间件。一整套中间件产品如CICS,DB2,Nots和MQS系列将在PC机和Unix平台首先提供。这样将在选择,综合,安装和支持中间件环境时省力。特殊配套的中间件将提供给广泛流行的Unix系统,Windows95,NT和Macintosh以及IBM的战略性操作系统。
增加界面
到处都有中间件和新的交叉平台开发环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开发者建立一个程序设计界面的统一的标准集。这些界面将是非常开放的而且在使用中不依赖于特殊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通过把应用开发界面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IBM希望削弱PC机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并以此削弱微软公司的影响。Lotus Notes被看作中间件的一个关键组成。
开发对象
在计算机工业的新技术面前,对于每个卖主经常是风险与机遇并存。IBM计划使用技术性的改造,在自己弱项产品的软件市场获得利润并巩固自己强项产品在软件市场的地位。
对象软件的出现或许是新技术调整竞争平衡一个良好的例证。IBM打算使用由过程软件向对象软件的转变来保持它的领先优势。通过建立一个开发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环境是由语言、工具、开发手段和标准模块的综合集来形成的。新的开发环境将与现存的语言和工具相兼容。
升回到桌面系统
显然,当约翰M·汤普森接管IBM的软件行业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扭转在快速增长的PC软件市场中股票连续下跌所造成的损失趋势。因此,Lotus的收购是朝着要成为桌面市场中主要参与者迈出的第一步,客户机软件策略的一些因素包括:
鼓励Lotus
在IBM收购以前,Lotus已经没有现金或销售通道去挖掘Notes,cc:Mail和Smart Suite的潜力。IBM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围绕这些产品的主要的PC软件行业。
扩展Lotus Notes用户基地
IBM在Lotus的投资只有Notes被广泛应用才能得到回报。因此,Notes的近期目标是每年安装数增加一倍。第一步是发动一个围绕Notes Release 4的积极进取性销售战役。在1996年IBM内没有比提高Notes安装台数更优先的事情了。
人––––中心界面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计算机软件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偶尔使用的人来说是太复杂了。IBM已经投入大量资金专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对一般人来说更容易使用。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把这项改革的研究成果引入到IBM软件产品和开发中去。
加强OS/2
Windows 95的成功引出了无数关于IBM管理部门将放弃OS/2的谣传。这些谣传很有意思,但都是无稽之谈。OS/2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用户,网络服务和运行关键性商务应用软件上。OS/2仍作为继续吸引商务用户的手段。它对个人买主的吸引力将会加强。OS/2将成为引入IBM的新的人––––中心界面的首批产品之一。
增 长
IBM打算进一步参与看来有高增长潜能的软件市场,收购Lotus是关键的第一步,而且是许多软件方面的第一个合作产物和第一个技术联盟。
系统管理
在大多数公司中计算机环境复杂性的增长比控制计算能力复杂性的增长速度要快,数据的丢失安全无保障,服务质量低劣和浪费时间等令人厌恶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因此,软件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应当是系统管理。
IBM有经验成为系统管理软件的领导者.S/390和AS/400服务器总是具有很强的系统管理能力。最大的市场机遇包括复数的控制,非均匀网络。System View是IBM打算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够管理最复杂环境的综合系统管理工具的尝试。
应用框架
IBM在创建用于操作系统、网络、中间件和软件开发的软件方面一直是最好的。当IBM试着创建终端用户应用软件的时候,其结果常常是不尽人意的。经过一番深刻反省之后,IBM软件集团断定,它应当减少在应用软件行业中与个体软件卖主(ISVs)的竞争,他们是迫切需要争取的伙伴。并且还要进一步鼓励个体卖主依靠IBM开放的蓝图经营应用软件。
这不表明IBM将不再销售任何应用软件。现有的产品,如CADAM工程制图系统,如果从商业角度看有价值,仍然销售。Lotus的Smart Suite和cc:mail也将成为IBM的战略的应用软件产品,当IBM的外地销售进一步面向工业时,它将偶尔收购或与一个专业应用软件公司联手。然而,软件集团的主要推动力,将仍然是在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开发上。
通过向开发者提供应用框架,IBM仍然能成立应用软件市场的重要力量,个体卖主的问题是在编制应用程序时浪费了大量精力,因为,代码产生之前已被写过数千次。应用框架是为最普及型应用软件建立一个共同基础而减少无用功。
IBM将乐于为最普及型应用软件提供首批基于面向对象的交叉平台框架。如果IBM框架被证明受欢迎,IBM能从应用软件市场的增长中获益,而避免了管理一个各种各样应用软件的难题。
OEM机遇
由于微处理器的成本正随其功能的提高而迅速降低。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把微处理器装入从汽车到家用设备的任何东西中去。IBM正在试着把软件放在所有型号的微处理器组装成的产品中。
利用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已经迅速地变成工业的推动力之一。在IBM软件集团已经建立了一个部门把重心完全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品的开发和推销上。
新的管理原则
IBM软件行业的重新组建引发了许多反思。结果,不少高难领域正在变得比较容易。软件行业有以下新的管理目标:
* 把产品线建成现代化流水线,通过整顿和砍掉重复产品,减少交叉的软件产品的数量。通过合并软件实验室和调整开发的工程设计降低软件开发的费用。IBM现在打算购买技术,而不是每个技术都靠自己去发明。
* 只要有价值就尽早上市。IBM的软件开发实验室开发了许多高质量的软件。很遗憾,他们很费时间地带着产品频繁地进入市场。“伟大,但迟了”已不是软件中致胜的法则。因此,在IBM内部正在努力减少新产品孕育的时间和不断改进而又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 使用的综合和简易,计算机工业已从AS/400的成功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作为过去的AS/400部门的总经理,约翰M.汤普林充分理解AS/400的成功法则:非常综合的系统软件,非常优良的应用软件和非常简易的使用操作。这三方面结合,可使买主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商务问题上,而不是在计算机的技术工作上,汤普森把这些经验赋于IBM的其它软件产品之中。在AS/400之后,Microsoft步其后尘,在它的产品Windows NT中也采取了这种哲学,汤普森则一直处于竞争之中。
* 调整如何销售软件。IBM的销售通道通常是以硬件为主导,IBM自己的销售力量将需要附加的培训和新的激励,以便把他们重新定位在软件销售上。为新一代带头人制订新的机制,使IBM的软件易于购买、安装、维护、学习和使用也是必要的。
小结
IBM软件新策略的基本要点:
* 引导本行业朝着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方向发展。
* 改进传统产品,使之发挥新作用。
* 为开发者提供工具以创建大的交叉平台应用软件。
* 使中间件,特别是Notes成为客户机应用软件的新界面。
* 在增长最快的领域发挥作用。
* 调整软件生成和销售方式。
软件策略是IBM总策略的一个子集,总策略的重要目标是产品影响力的大小和产品系列的广度,通过在市场中提供最宽的软件产品系列和继续提高它们的综合性,实现IBM增强每一个独立产品吸引力的希望。
IBM总策略的基础是它相信本行业中,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是大势所趋,没有任何单个组织(公司)能完全控制朝着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运动趋势,但是IBM却可能对它的近期如何发展产生影响。
在安德鲁斯系列报告中的下一部分将研究IBM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看法和其对软件策略的影响。
上面阐述的执行提要以及下面将要详细探讨的软件策略是由大量因素形成的,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要想取得成功,并不一定一切都照搬为IBM所设计的那一套。
在IBM内建立软件行业
IBM CEO路易斯 格斯特纳懂得在计算机工业中软件已经变为驱动力,把约翰·M汤普森这位IBM中效率最高的资深的行政主管从软件的高位调来做软件生意,可见格斯特纳关心的是什么。Lotus的并入消除了关于格斯特纳优先考虑的是什么的种种疑虑。他希望把IBM从一个以硬件为中心的企业转变为一个更多的受软件及其服务推动的企业。
几十年来,在IBM内软件一直跟在硬件后头跑,但是,软件已渐渐地变成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可以赚大钱的源泉。像MVS,Notes,CICS,VM,OS/400,DB/2,IMS, AIX等产品及相关产品,将在1995年创收差不多120亿美元,其中近30亿美元是纳税前的营业利润,无论如何,当前这些财政上的数字是令IBM管理部门聊以自慰的。
问题是IBM软件收入和利润的大部分来自很成熟的产品,有一些将变成继续年年赚取有效收入和利润的“摇钱树”,但它们只具有不大的发展潜力,大部分将被转变成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它们正试着吸引新的顾客。因此,挑战是在增长快的领域对短期获利项目进行有效的投资。
Gerstner从未害怕改变IBM的做事方法,他的最重要的改变是重新把IBM当做一个单一的综合的企业来管理,这个是IBM几十年所奉行的哲学,但因为难于管理,被前任在80年代后期抛弃,机会来自IBM企业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协同配合,对于IBM各主管的挑战是了解和管理经常发生变化的市场中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系列。
还未等汤普森坐暖他的椅子,将IBM作为一个软件公司加以创新的过程还未开始,购入Lotus的机会就来了,看来,Lotus乃是天赐良机!购入Lotus并仔细研究如何实现对它的充分利用都是有风险的。在高技术飞速变化的世界中,容人考虑的时间是不多的。
收购了Lotus之后,汤普森把他的注意力转向建立一个组织和创立综合策略,由于IBM的软件行业的规模和多样性,硬件部门对操作系统仍握有控制权,IBM开发和推销软件的方式需要作重大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使上述举措的落实绝非轻而易举。
Lotus的产品战略家约翰·兰德里(John Landry)已做了汤普森的战略技术顾问。他们需要制订出软件产品战略并确保IBM内的各软件开发组予以遵循,这是个费时的苦差事,因为IBM的软件生产范围广和各自为政的传统。
综合软件产品的策略是重要的,但是具有同等决定性的问题是重新考虑如何销售软件,硬件销售和以硬件带软件的IBM传统研究已经不合时宜了。几乎所有观察家都认为OS/2的市场打不开的原因是如何销售它而不是产品本身的优劣。
汤普森采取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他到外面找了一位推销新软件的行政人员吉安·卡勒·彼松(Gian Carlo Bisone)。他是Compaq的推销行政主管,他受命负责改善IBM软件形象的重任。汤普森还走出IBM,求助于雇员易安﹒邦纳(Ian Bonner)建立一条销售IBM软件的强有力的通道。曾经干过IBM销售主管的马克·埃利奥特(Mark Elliot),已经被委任为销售IBM软件产品新机构的负责人。Lotus将担负IBM所有桌面产品的销售。
汤普林现在正花脑筋去了解两千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形成IBM的软件包,然后把它们纳入一个有凝聚力的行业。在描述正在形成的计划这一过程已有了足够的进展,但是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IBM的优势
汤普森小组在开发新的软件策略方面,得益于IBM许多优势,诸如:
* 规模。它是市场的最大参与者,IBM拥有巨大的财政资源,一个雄厚的用户基地,一个人才经济的技术专家队伍和被世界公认的荣誉。
* 研究。IBM拥有计算机工业中最大的和最有能力的研究机构,他们的精力更加集中在软件方面。
* 开发实验室。IBM在世界拥有很多最大和最有效的软件开发实验室。
* 遍及全球。IBM在世界广泛销售各种产品。
* 开发方法学。IBM在管理巨大的复杂的软件开发力量方面是任何别的公司无法相比的。IBM知道如何用数千万代码行去建立,维修、维护和发展软件产品。
* 质量。IBM软件在质量方面是一个领先者。IBM的最好传统之一是不送出尚未准备就绪的产品,并非最初销售的软件都十全十美,但是IBM的软件质量都会高于大家认可的低工业标准。
* 与大企业的关系。IBM对大企业需求或它们的购买能力的了解没有哪一个卖主能比。
* 未开发的潜力。在最近几年,IBM创立的许多产品已经经历具有意义的转换,这包括MVS已开发成更加开放的系统,AIX已在大型并行(联合)企业上得到应用,CICS和DB2已成为多平台,OS/400版本3已具备客户机/服务器能力和集成的中间件并已提供给Warp connect。这些产品的许多潜在买主对它们能发挥的新作用其实是不知道的。因此,对IBM有一个机会,即通过现有产品进一步推销去发展它的软件行业。
IBM的挑战
如果IBM要把它的软件行业由一个“摇钱树”变成一个工业领导者和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进行根本的变革是必要的,要迎接的挑战是:
* 市场形象。买主当前还没有把IBM看成软件中的领导者,Lotus的购入有所帮助,但是如何使它融入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策略尚难看出。IBM对大部分成功的软件产品继续加以改进,但大部分是被市场认为没问题的。IBM是不会花钱去买滚石乐队的一首歌把最新的改进介绍给MVS的,但是对于许多公司,那些改进的冲击力将比Windows 95的一个升级产品还要大。
* 销售通道。IBM的直接销售力量已经极大地缩小而必须把它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向大型企业销售大的许可项目上,这就给新的软件集团留下有限的能力去进行新的销售。销售通道的扩大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一个是增加专家以加强直接销售力量;另一个是建立备用通道––––这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OS/2的错觉。OS/2是一个好产品,但却形象不佳,市场销售不旺。没完没了的关于IBM可能放弃它的推测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 长的开发周期。由于IBM要产生高质量的软件,使得开发过程拉长,产品上市迟缓。竞争者往往在市场检验和调整价格方面做得很漂亮。
* 推销。IBM的软件推销在过去几年中是不连续的,是无想象力的和不起作用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缺少委以推销软件重任的有经验的行政主管。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设想
1993年IBM CEO到任几个月后,有一个记者向Gerstner询问他对IMB的设想,他的回答是:在为IBM需要费心考虑一个远景设想之前有更紧迫的问题有待解决。两年后,在效益好,股价上升,成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Gerstner终于腾出手来绘制出IBM远景蓝图。
Gerstner设想的目标是领导超出客户机/服务器的市场的范围,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是IBM为了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路径而命名的。IBM认为PC机起初只是独立的设备。客户机/服务器才开始找到一种把PCM机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下一步就是通过公众网络如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把各地的计算机联在一起。
现在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各种新可能性的一个无穷尽的广阔空间出现了。几乎任何学科领域的信息都变得非常容易存取。使人们通过计算机处理日常活动方式的方法如制订旅行计划,购买决策,欣赏音响和娱乐等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商务交易可以从布满用于相互交换信息的计算机的环境中得到好处。
以网络为中心的应用软件是如何开始出现的?现在通宵一揽子交货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一个例证。一个基于PC的程序和国际互联网被用来检测每件货物的准确状况,顾客与PC程序互相配合,而他们却察觉不到计算机的复杂网络就是用来管理他们的查询的。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发展将由低成本的处理能力,买得起的通信设备和成熟的公众网络所推动,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最关键标准模块将是分布的对象软件。对于一种新的编写软件的方法来说,这是个技术的行话,所谓对象,或程序的预制件,它们可以被链接在一个网络上去完成复杂的任务。
把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推向大众,所需要的软件结构比任何事情都更加复杂。由于IBM所处的独特的地位以及它的开发实验室所具有的规模和能力,它可以发展这样的结构。其它,包括Microsoft在内,都不能像IBM那样去解决一个个难题。
因此,IBM的设想就是通过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生成标准模块,恢复其在市场的领导地位,然后,说服开发者,用户和卖主去用这些产品。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含义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是指智能处理器在任何地方接入网络的一种体系。因此,界面将延伸,使网络变成单机和群机。在这些未来的网络上设备将能够互相进行通信。另外,将具有无限的存取信息和获得处理的能力。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将改变市场的当前状态,个人机和与之相联系的系统软件的重要性将受到削弱,而更多的处理和数据存储将移入网络。
为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而开发的标准模块的改进是通过计算机市场中的大部分卖主所起的作用实现的。IBM希望通过解决对于其他承担者来说太大的一些问题来加速这个发展。这个将采取改进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的形式。IBM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带有决定性的问题上,适当时候,可使用其他卖主的标准模块,而不必重新开发它们。
买得起的高带宽通信设备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基础之一。IBM将通过它的网络产品继续在这个领域中保证它的领导作用。异步传输方式(ATM)是高速度和低成本通信的关键之一。因此,IBM将继续是ATM硬件和软件产品的第一流的供应来源。
由于IBM的业务宽广,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网络软件和联机服务,组件、PC应用软件、外资源和其它服务等。IBM处于一个强有力的位置来领导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运动,其它竞争者在某些方面也是强的,但不是在所有方面。
重建尊严
在以主机为中心的年代里,对于如何开发应用软件,IBM具有很大的影响,少数一流开发者能够提供不能在IBM系统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基于Unix的开放运动开始削弱了IBM的控制,另外,PC/LAN应用软件的发展也侵蚀了IBM的产品。
Microsoft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夺取了IBM在如何开发应用软件方面的领导地位。在PC机上广泛使用他们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并使应用开发者们不可能忽视它们。这点尤其实在,因为PC机迅速取代原始终端,作为与计算机网络相连的接口,对使用图形界面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大量需求同样有利于Microsoft。
Microsoft开始使用高压战术,这是IBM曾经为了捆住开发者的双手而采取过的相同的战术。他们的目标是把应用软件紧紧地连到Microsoft的操作系统上,近来,这个策略被证实十分成功,出现了一个被广泛承认的事实,那就是Microsoft已经构成了强大的挑战,从短期看至少是这样,但从长期看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历史充满了依靠使用先进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例证。IBM曾这样做了很多次,包括推广和应用最初的IBM PC,AS/400和RS/6000,而每一次,IBM都利用最新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打开了市场。
许多卖主都有机会在一段时间内占据某部分市场,例如“Wang”文字处理,DEC小型机,Visicalc和后来的带电子表格的Lotu以及先是Apple后是IBM的PC机。在每种情况中,从表面上看那种不可超越的领先优势都因竞争者采用了一代的变革而消失了,从而夺取了领导地位。
在今天,独立的开发者不能忽视Microsoft的存在。然而,要让他们地分依赖是很勉强的。开放趋势已经警示他们那样做是不必要的。这种开放的愿望和怕Microsoft检测的恐惧心理,使IBM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因此,IBM的策略是更加开放而又减少依赖。并用面向对象的新技术提供独有的优越条件。
开放
若想赢得独立开发者的忠诚,就需要有开放的软件开发环境,这就是说必须广泛使用公认的工业标准和让生成的软件能运行在最流行的硬件产品上。IBM得出了结论,即一个促进开放的应用开发环境才是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表明IBM根本改变了过去使用平台配单独软件助销硬件产品的做法。现在IBM打算提供它的最好的中间件,开发软件和最通用的平台上开发的应用软件,包括HP,Sun,Apple和Microsoft等竞争者供应的产品。这个新策略将有助于激励那些能在各种各样硬件平台上运行的普通应用软件的改进。
IBM曾经树立要成为开放运动的领导者之一的目标。其动机远不止出自一个政治上站得住脚的愿望,由Microsoft提出的软件开发标准,语言和工具对IBM的业务的许多方面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关键就是Microsoft开发环境生成的软件最适合它自己的操作系统。
IBM推进开放运动的愿望是真实的,但是市场接受来自某个公司的领导是需要时间的,况且这个公司曾经抵制过开放运动,IBM的开放策略也是基于水涨船高的原理。如果开放运动有助于创建一个大的计算机市场,则IBM将与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一道受益。
许多卖主,特别是那些销售基于Unix产品的卖主,感觉到来自Microsoft的威胁而更欢迎来自IBM的领导。这个由其他有力竞争者组成的群体,包括HP,Oracle,Nove11和PeopleSoft。
开放运动受各种标准驱动。IBM在广泛的各种工业项目中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并且采用它自己的内部标准,Open Blueprint(开放蓝图)是IBM为自己的主要产品批准的名字,其他开发者,主顾也开始仿效,它是一批被承认的工业标准,广泛使用的界面和IBM自己对那些尚未被批准而无标准可循的领域的建议。
对象标准上的斗争
Open Blueprint包括一个关于共享程序对象的标准,名字叫System Object Model(系统对象模型,简称SOM),它是一个把以前开发的程序片通过组合建立新程序的必要的标准模块。这个标准的一个扩展叫Distributed System Object Model(分布的SOM,简称DSOM),它覆盖了整个计算机网络对象的链接。SOM和DSOM中的对象可用不同的语言编写并被组合到工作应用程序软件中去,能运行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上。
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简称OMG)是一个工业标准实体,它把注意力集中在程序对象从不同的计算机链接到一起的问题上,它的标准有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名字,叫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经纪人体系,简称CORBA),IBM的SOM和DSOM遵循CORBA标准,因为SOM和DSOM是Open Blueprint的一部分,它们将在未来某个时候被包含到所有IBM的软件产品中去,纯粹出于战术上的考虑,Lotus的产品在1997年前或更晚些时候,不支持SOM/DSOM标准。
复杂的高度图形的应用软件的产生还要求别的标准,它的目的完全是覆盖如何把由不同的应用软件生成的部件一起链接到一个统一的应用软件中去,例如,一个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或许要求运行一个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在屏幕的底部显示收录在磁带上的股票行情,在屏幕的一个角开僻一个视频窗口显示来自CNN的新闻,在屏幕中央显示顾客计算的数据,电子表格靠近一个边。IBM所推广的复合文档的标准是由Apple和Word Perfect共同,名字叫OpenDoc。
IBM正在试着让主要开发者使用SOM/DSOM和OpenDoc标准开发的应用软件,因为他们正在向对象软件过渡。由于Microsoft提供的是它自己起的名字,叫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的链接和嵌入,简称OLE)的转换软件,所以获得这个转换是,在OLE上的第一次尝试收效甚微,必须进行再设计,新版本叫OLE2。它一般不支持CORBA标准,所以OLE2程序不能链接到SOM或DSOM对象。OLE被设计成在相同PC机上允许代码共享,而SOM是一个多平台载体。
SOM/DSOM/OpenDoc对OLE2的关系成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不断变换着相当于击眼睛和打下身的战术,由于赌注太大,哪一方都不愿客气地退出。从技术观点上看,IBM占据了制高点,但在工作应用软件和随动跟踪软件方面Microsoft是领先的。
此时此刻,只有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开发者深深地卷入了这场争论。然而,这场斗争的结果从长远的观点看将冲击计算机技术的每个用户,因为它将影响应用软件的模式和工作情况,以及重复使用对象如何快速地获取利润。
IBM有许多优势,因为它促进了OLE的使用。IBM的做法更加开放并已经从CORBA和其它标准组受益。它可以用来生成将在不同类型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包括使用Microsoft操作系统的PC机。纯粹派认为IBM的方法更加符合对象技术的概念。不管怎么说,要胜过OLE将是一场艰难的斗争。
OLE2继续得到普及,OLE对象库迅速增加,Microsoft干得不错,他们吸引了开发者使用OLE,而且开发者们努力工作,使他们感到高兴,Microsoft将不会因为掉以轻心而丧失它的领导。
IBM也是非常严格的,它们顾用了OMG的创始人Jhon Slitz来领导SOM/DSOM和OpenDoc的推销。如果必要的话,IBM将会把它的全部开发力量和销售团体投入使用,IBM不会为了它的软件策略而全力以赴地来战胜OLE,但是对于SOM/DSOM和OpenDoc重要的是获得决定性的大多数人的承认。
应用开发的决定性作用
几十年来,在计算机的销售中硬件是控制点,团体组织购买一台计算机,然后为它开发或购置应用软件,在以硬件为中心的年代,IBM能够控制计算机工业。而今天,软件成了驱动力,IBM必须夺回某些丧失给Microsoft的控制权。
购买计算机是为了在它上面运行应用软件,这就给应用开发者,诸如Computer Associates,Oracle和Intuit,通过他们的选择而在计算机市场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选择的硬件、语言、界面、工具和试验报告,都有助于确定什么是成功的什么是失败的,例如,IBM原始PC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需要运行Lotus1-2-3电子表格。
因此,IBM软件部门的决定性目标是创建世界上最好的应用开发环境,并诱导独立开发者的大多数使用它们。IBM的开发环境将由各种各样的产品组成,其中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工具和可重复使用的标准模块。
IBM打算提供一个系列五个开发产品,它们将是高度互补的,而且每一个都将满足市场中的一个特殊需求,它们都基于对象技术,能用在通用平台,而且将能够制成开发的,交叉平台的软件。它们包括:
* Visual Age。高级开发者的语言和工具。
* Bart.一种新的企业级直观应用编码程序的代码名,用BASIC语言生成。
* Lotus Notes。提供一种使用模板的开发环境。
* Team Connection。一种基于LAN的工具集,用于帮助程序设计员小组在应用软件的共用集上操作。
* Application frameworks(应用框架),可以由卖主和终端用户定做。
其它产品将与上述提供的产品互补,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对象之仓库,程序设计助手和终端用户工具。OS/2将重定位为一个优秀的PC操作系统,用以开发和运行关键的商业应用软件,并且将增强被改进以补充IBM开发环境的5个要素。
IBM开发环境最独特的方面将是能够产生可有效运行在所有通用计算系统的软件。这将包括主机,大多数Unix系统,AS/400和PC机上运行IBM的以外,还运行Microsoft或Apple的操作系统,为所有大众喜爱的平台创造一个开发环境是软件工业梦寐以求的事,如果IBM能解决这个难题,将有助于使它在软件市场中扮演领导角色。
开发语言和工具
Visual Age是为了生成高级应用软件的IBM开发环境,它包括C++的标准版本和Smalltalk语言以及与生成图形的,客户机/服务器和面向对象程序相关联的工具。Visual Age能开发在计算机上运行OS/2,AIX和AS/400的应用软件,由此产生的应用软件将最终能够运行在MVS,Windows 95,NT,HP-UX,其它Unix派生系统和Macintosh之上。
Bart是在IBM内开发的一种新语言的代码名,它将和现有的图形语言如Visual Basic,SQL Windows和Power Builder展开竞争,Bart被设计成严格的,全企业的图形应用软件,Bart最独特的特性将是它的交叉平台能力。因此,Bart的作用将有助于企业快速生成能运行在非均匀网络上的图形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软件。
IBM将继续开发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COBOL和RPG将被改进与现有的带有较新对象的语言并存。它将可能把由传统语言生成的程序和用Visual Age语言生成的新分布对象连接起来。
IBM开发策略的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是把Notes发展成生成应用软件的环境的思想,安装台数必须增加,这首先由Notes Release 4功能不断增强的计划而定。
Lotus的作用
IBM的形象显得保守,像一家不善于抓住机遇的公司。然而,它毫不客气地以3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Lotus,这很难说是一个保守的举动。Lotus最重要的产品有Notes,cc:Mail和Smart Suite,如果有效地改进和销售,它们都具有很大的潜力,IBM下了赌注:收购Lotus将导致其在桌面软件市场上大显身手。
IBM对Lotus感兴趣有以下原因:
* Notes是最近几年涌现出的最独特和最重要的软件产品,它曾被生成一个全新类型的软件,常被称做“群体”。
* Lotus和IBM软件产品线看来可基本上互相补充。
* Lotus的发展受到制约,主要是现金而不是社会需要。
* 在销售桌面软件方面Lotus要比IBM做得好。
如果Notes能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收购Lotus肯定是成功的。一个宏伟的目标已定在Lotus安装台数的增长中,即从当前的每年330万台增加到1998年末的3000万台,这就是说,安装台数差不多每年要翻一番,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比IBM拥有的现金多的多。
IBM设想是利用Notes改变人们相互工作的方法,今天,各种组织重新策划它们该如何发挥其关键性作用是极为普通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优势,改进传统的基于计算机的事务系统仅仅是答案的一部分,群件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的方法和他们使用的系统以使人们工作更有效。
Notes是现有的最优秀和最通用的群件产品。然而,如果它要保持市场的领导地位,还必须显著地提高产品的性能,第一步是改进刚刚问世的Notes Replease 4.Replease 4将更容易生成围绕Notes而建立的应用软件并使其更容易使用。一批批Notes改进件随Replease 4而出现。许多改进项目将把Notes和IBM的其它生产线综合在一起。
Notes既是应用软件又是开发环境,因此,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吸引吸引独立开发者把Notes当作他们的应用软件一个基础来使用。为此,正在与Notes一起开展一场招募运动,其目标是使制造和安装Notes应用软件的独立开发者的数量翻一翻,即到1996年底达到20,000。1996年当Microsoft的Exchange进入市场时,Notes将面对第一个强大的竞争者。
Lotus生产线还包含cc:Mail,它是最流行的电子邮件系统,在市场上的安装数已超过8百万。Notes含有电子邮件的功能,但是许多买主不愿投资安装Notes只为得到电子邮件功能。结果,cc:Mail的销售继续猛增,尽管Lotus在Notes之后把它的大部分推销力量投入进去,IBM的接管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为IBM支持一些电子邮件产品,如老一点的Profs系统,Office Vision和Ultimail等。
IBM打算支持当前的产品,包括cc:Mail,只要顾客需要它们,它的策略是诱导用户移到一种新的将把申报Notes的版本与cc:Mail界面组合到一起的产品上。因此,这是增加Notes安装数策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一个容易进入Notes第一步而解决了一个推销方面的难题。只是cc:Mail,Profs,OfficeVision和Ultimail的用户中少数人为了在世界使Notes形成增长最快的e-mail环境,才需要转换到新系统,Lotus相信一旦用户学会了把Notes当作一个e-mail系统来掌握,许多人将要求提高为完整系统。
Notes是软件策略中的一个关键部分,Lotus销售组将仍然原动,不与IBM合并,他们的任务是销售所有IBM桌面软件。当前有近400个IBM软件销售人员被分配到这个组,这个组将继续受Lotus领导。
SmartSXuite是Lotus与Microsoft Office相竞争的PC办公产品,也是加到IBM软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近几年,Lotus曾把Smart Suite当作摇钱树从资金上帮助了Notes的发展。IBM准备把Smart Suite当作一个战略发展产品,对它进行投资,开发和销售Smart Suite与Notes比较快的融合可能是IBM购入Lotus的另一个结果。
Notes也是IBM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策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网络版本的Notes已经由AT&T,IBM Global Network和其它网络服务卖主提供了,因此,对一个公司来说,不必要为了利用Notes的能力而安装一个Notes服务器。
最近,许多观察家开始考虑Notes的使用是否被Internet的World Wide Web取代。如果Notes很长时间襄足不前,那倒是可能发生,但鉴于IBM有雄雄勃勃的发展计划,这种现象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对增加群件感兴趣如同一种威胁,从Internet可获得同样多的机会,Lotus将必须对Internet能力的飞速变化作出极快的反应。它利用不管什么群件都上升的机会,使自己依旧处在最好的位置上。
对于Notes,IBM的宏伟目标是使它变成当用户启动他们的PC机时在屏幕上第一个弹出的模块。如果IBM能在很多重要的组织中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它们将打破Microsoft对开发者的钳制。
应用框架
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软件标准模块,但是它们的存在只是使应用软件运行。大多数工业预测表明应用软件将成为软件市场的最主要产品。到本世纪末,应用软件市场的收入每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因此,对应用软件采取什么方法,对于IBM是一个重要决定。
很遗憾,IBM过去开发应用软件的跟踪记录并不好,过去努力的失败,如对Office Vision的开发留给IBM的应用产品是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少能够创收和扩大再生产。但实际上这包含某种意思,那就是,开发应用软件的ISVs并没有把IBM看成直接的威胁,因而可以比较放心地使用IBM开发的产品。
向对象技术转移,对IBM来说是一个不用把在其它领域获得成功并起关键作用的ISVs吓走而分享应用软件市场增长的机会,IBM已经开始建立一系列工业应用框架的工作,这些应用框架不是完全的应用软件,但却包含生成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所需代码的80%,应用框架将提供给软件开发者,积分器和大的IS部门。
应用框架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出发点,从这点出发,开发者能生成独特的完全定做的应用软件。像IBM的Visual Age那样的先进开发环境,将被用于把应用框架转换成可用的应用软件,框架的概念是用来让开发者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在应用软件的功能特性上而把较少的精力花在程序设计上,它还使完全定做的应用软件更实际和在经济上更能承受。
工业应用框架项目,代码命名为San Framcisco,由于他们对应用软件市场的了解,所以由IBM的AS/400处管理,然而,最后形成的框架将能够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
IBM的操作系统
根据年总收入,利润和对工业的影响业判断,IBM最重要的主机操作系统MVS被理所当然地定为最成功的软件产品,第二个最成功的软件产品可能是OS/400,Microsoft DOS和Windows或Oacle的数据库等紧随其后,由于IBM的两个早期的操作系统被紧紧地捆在有专利的硬件上,在他们自己的版权内,软件产品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
MVS和OS/400最初是在1970年孕育的,每一个版本都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因而,市场对功能的了解跟不上现有的实际功能。主要问题是IBM决想在一个产品上做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然后的名字命名为MVS/ESA Release 5.2.2或OS/400的Version 3 Release 1。
MVS曾成为一个不用修改就能运行标准Unix的应用软件和支持任何公众客户的非常开放的系统,它还特别适合于驱动大规模的并行处理器综合系统。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库服务器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的一个关键标准模块。
OS/400彻底改变它的字符的“大修”已刚刚结束,版本3是高度面向客户机/服务器的,非常开放,而且大大促进AS/400向成本竞争的RISC处理器方向转化。像大多数一流的新软件产品那样,它面世比预定时间晚,逐步上市,花了好几个月才完全稳定下来,而OS/400版本3没有像Wondows95上市时那样,组织游行,放汽球,撒五彩纸,对于计算机的大部分市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
AIX和OS/IBM的另外两个战略操作系统,尽管在全年总收入和利润方面比不上MVS或OS/400,但它们每一个仍然是活跃在IBM的软件策略中的重要角色,IBM对策计划中关于它的战略操作系统部分要做到:
* 保持每一个操作系统要把焦点集中在它所服务的独特市场。
* 使它们彼此之间及与工业标准之间高度兼容。
* 在一切可能的地方使用相同的标准模块。
* 用一个相同的成套中间件接口。
* 有效地运行对象软件。
* 支持相同应用开发环境。
IBM提供一些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与之相关联的操作系统很有意义,因为每一种类型都独特地吸引着主要市场。去掉它们之间的任何一个,都将大大地削弱IBM的全年收入和市场份额。因此,策略是对每一种都要提高,而且通过共享内部元件和标准接口把它们弄到一起,IBM将继续保护顾客的对旧代码的传统投资。
OS/2的使用
微软公司大张旗鼓地推出和宣传Windows95,曾引起人们的猜测:IBM或许要放弃OS/2。许多分析家已注意到OS/2是赢利的,而且在最近的将来在桌面操作系统中还没有机会取代Microsoft的领导地位。他们的结论是OS/2不值得保持。IBM行政主管们不同意这个意见。
OS/2将仍然是IBM的软件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理由为:
* IBM的最好的顾客经常使用OS/2并且非常喜欢它,如果他们被迫转向Microsoft,他们将不会轻易饶恕IBM。
* 抛下OS/2所造成的损失,实属失不偿得。放弃OS/2直接或间接失掉的收入可能要比节省下的成本数额大。
* OS/2在总的市场占有低的份额,但在主要的工业部门中是很成功的。
问题将不是OS/2是否继续存在,而是它将变成什么,今天,OS/2是一个在Intel微机处理器上运行的成熟的32位操作系统。对于开发高级的商业应用软件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平台,但是对于主要运行个人生产率,游戏或家用应用软件的PC机,普及程度要小得多。因此,OS/2能控制一个单个计算机,或起服务器作用,它要同Windows和NT两个进行竞争。
OS/2计划的关键因素包括:
* 服务器能力。要把OS/2当作是一个基于Intel和Power PC微处理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加以强调。
* 易于安装。OS/2最初是很难安装和理解的,以致很多潜在的买主被吓跑。一旦这个问题被克服,它们的上佳质量将变得显而易见了。
* 严格的商业。OS/2将把重点放在使其变成严格运行商业应用软件的最佳操作系统。
* 微内核,在OS/2内部与硬件直接打交道的代码的最低层将变成一个微内核。这个附加物在IBM操作系统之间提供一个共享软件模块的基础。
* PowerPC支持,内核的第一个工具(执行程序)将是预计1996年初发布的运行在基于PowerPC微处理器上的OS/2版本,OS/2和功能非常强大的PowerPC硬件的结合能激励人们对OS/2更大的兴趣。
* 人––––中心界面。IBM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计算机程序到用户的界面创建新方法的开发上,这些新界面将超过今天所有PC机操作系统上广泛使用的基于窗口/图标/鼠标的图形用户界面(GUI)。OS/2将有助于这些界面的引进,IBM希望它们成为所有类型软件的界面标准。
* 中间件集成。OS/2将率先提供集成的中间件套件,它们是普及中间件运动的基础。
* Lotus最佳协同,Lotus的购入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协同机会,形成了OS/2和Notes的完整的组合,这绝不意味着Notes将有朝一日只运行在OS/2上,而是一起买两个将更具吸引力。
* 应用开发,OS/2将继续提供软件开发的领导能力,放在OS/2下的Visual Age C++,收到来自工业分析家的很多好意见。
IBM的规模和财政上的雄厚实力允许它从长远的观点去看问题,这是大多数竞争对手所无法与之相比的。OS/2在与Windows之间在桌面系统战役中败下阵来,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会永远输掉这场战争。
IBM通常要花费两代时间才能使产品产销正常。RT在Unix市场中几乎不起什么作用,RS/6000已成为一个主角。System/38只吸引很少跟随者,但它的替代AS/400支配了中等范围贸易市场,IBM的早期膝上型PC机从没像Think-Pad系列那样成功过。
IBM希望利用下一代的变革,让OS/2获得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而重现历史辉煌,要让OS/2有利可图和获得成功并不一定要它领导整个市场。
对于OS/2关键的竞争更多的不是对Windows95而是对NT。现在就断言二者谁获胜为时尚早,因为它们都想把NetWare挤出市场领导地位,NT作为最新产品有许多优点。NT还有许多障碍必须克服才能确保成功,障碍克服吸引更多的应用软件,变得更加可靠,管理先进的系统,增加销售通道,提高可测量性,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足够大,不可能只有一种产品获得成功;所以,TN不一定因OS/2成功而失败。
数据管理
在1995年期间,对数据管理问题的兴趣突然有戏剧性的增大,每一期贸易期刊都充满了关于数据仓库,开采,数字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文章,对IBM来说,这个兴趣的提高来的还是时候,因为数据管理一直是它的最大的实力之一。IBM有比所有公司合起来还多的与数据管理有关的软件专利。
直到几年前,IBM还把它的数据管理技术力量过多地集中在市场顶端,这就使像Oracle,Sybase和Ingres这样的公司能够在中等范围和桌面市场中立足。新近,IBM已经使它的主机DB2系统的前沿性能发展到产品的其余部分。结果,就有了AS/400的DB2版本,不少Unix系统和PC机。
DB2产品系列正在得到改良产品的补充来处理数据库、数据开采,决策支持和为数据分析而使用中性网络逻辑之间的复制,现在可以使IBM具有前沿功能程序,高度的可靠性,广度的可测量性,还有高度的开放性。
IBM的策略是让尖端系统中的专家们提供一种高度综合的、可靠的、可测量的和功能上先进的数据管理产品套件,IBM数据管理产品将覆盖最广泛的计算环境,包括主机AS/400,许多Unix派生系统,OS/2,Windows和NT。最近Comdex博览会上,IBM展示了NT的DB2的各方面性能都大大优于Microsoft的SQL服务器6.0。
IBM的数据管理产品系列的核心仍然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DB2家族,以及Lotus Approach PC数据库,DB2家族产品的功能均被增强,以便更好地发挥多微处理器的长处,较好地处理多媒体信息,并以非关系型格式存储对象,改善据仓库、数据开采、数字库的方法,决策支持、智能代理人的开发和专家系统逻辑公司的建立等尽在计划之中。
数据管理是IBM的核心能力之一,控制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战斗乃是其失误之所在。但是IBM不大可能重蹈覆辙再犯忽视市场较低层次部分的错误。
软件销售
IBM的区域销售力尽管近几年在统计调查中有明显减弱的趋势,但仍处于计算机工业中令人羡慕的佼佼者地位。它仍然是能够把计算机产品销售给比较大的企业的最好的通道,当前的结构主要还是向大型企业派代表,赋予他销售IBM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权利。这些关系代表引进了销售IBM特定专门产品的专家。IBM的区域销售队伍是由国内的本行业组织的。
软件集团的问题在于关系代表往往把焦点放在高收入的机会上和产品容易销售上。软件产品往往难于加以说明而且很多只提供有限的收入机会,特别是对于比较新的产品如MQ系列和许多System View模块尤为如此。结果,许多软件产品未能完成他们应得的市场份额。
深一层的问题是IBM的外地销售力只能够完全覆盖大型企业。因此,需要增加渠道覆盖大部分销售机会。IBM近几年来已经做了大量开发其它渠道的工作。例如:一个非常有效的邮购和远程市场单位––––IBM Direct已经就位。然而,这更趋于向现有帐户销售更多的硬件,而不是扩充软件产品的销售市场。远程市场员工还没有专门知识技能来销售很尖端的产品,正是这些产品构成了IBM的软件业务。
为了销售软件,在1995期间新的组织已经到位并着手解决建立一个有效通道的问题,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们的计划定下来,估计到1996年或更晚一点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努力的结果。
软件集团的当务之急是在地区增加一些软件专家,另一优先要作的是增加一些“第三方”组织,来销售IBM软件产品,有两种方法可以作到这一占,直接方法是招聘推销员,间接是出售IBM软件,这些产品也可以放在卖主那里出售。
软件集团面对的最难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鼓励IBM产品销售队伍把IBM软件产品销售到只使用非IBM硬件的组织中去,当软件产品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平台时,这预示着一个大的增长机会,但这只有在通道开发之后才能落实。
软件封装
IBM打算把产品组合成套,来简化其软件的销售,安装和使用。这个概念已经普及到PC市场中,现在那里的办公产品通常被包装成套件,如像Microsoft Office和Lotus in Smart Suite。IBM将把这个概念扩展到许多它的大众中间件产品中去。
一些不同的中间件套件将由IBM在1996年或更晚一的时候生成。它们将包括产品如DB2、CICS、MQSeries和System View模块,在近期,套件将以OS/2,MVS和AIX为重点,稍后将提供给NT和HP-UX有竞争能力的。
封装一定会成为软件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Microsoft用它曾在新的或不同的应用中,成功地激发起人们的兴趣,封装也是建立一个产品安装基点的工业标准的一种方法。
1996年开始,IBM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围绕Notes软件的套件。这些套件将包括其它Lotus产品,IBM中间件,甚至可能包括同行制造的非IBM硬件产品。相反,Notes将与IBM的其它产品包装在一起作为提高它向市场渗透的一种方法。
IBM能否成为一个以软件为中心的公司?
准确地预言IBM会在多长时间变为以软件为中心的企业和取得多大成功还为时尚早。从历史上看,断定IBM不会怎么样,或将其排除在它认真对待的任何市场之外都是不明智的。如果失败了,往往激励他们努力,直到取得成功。IBM的许多最佳产品,包括AS/400,RS/6000,CMOS主机以及Think Pad都是乘虚取胜的产物。
几十年来,IBM曾经是计算机软件的最大生产商,市场领导权被Microsoft和其它卖主夺走,这对IBM来说是小意思,而最终造成睡觉巨人的翻然觉醒。它从痛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规模,将来的成功是没有保障的。
John·M·汤普森和他的新管理班子正在重新思考软件企业的各个方面。到现在为止,他们很多的精力投入到组建有效的组织。数字惊人的局外人已经伸出支持之手,现在不是新的IBM Software Group沿着既定道路走下去是否犯一些错误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康复。总的成功将是如何少犯或不犯错误的问题。
IBM Software Group面对的最大和最主要的任务包括:
* 发展Notes的安装个数。
* 加速开发周期。
* 开创交叉平台开发。
* 为软件建立更有效的销售通道。
* 接受OS/2的失败教训,重新树立形象。
完成这些任务将非易事,IBM必须比以前更加聪敏和富有创造性,在各个领域都将有强大的竞争,流行的看法是把软件市场视为IBM与Microsoft之间的一场斗争,而事实上各方面都能在另一方不失败的情况下取得成功。IBM要它的软件去改变各组织的工作方式,Microsoft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各自追求其理想目标的时候一定会有碰撞发生,但也会出现不少各方为对方创造机会的时机
周末画报:重新想象中国互联网
再过半个月,在世界某个地方,这个星球的第10亿个网民将打开电脑,首次在浏览器窗口键入“www”,加入网络空间的汹涌人潮中……而10年前,全球网民500万人。财富,在上一波互联网热潮中,因为想像力而生,并进一步有力地推升了想象力。但2000年泡沫在破灭的同时,似乎一并把互联网一切的想象力破坏殆尽。而现在,在第二波热潮迸发的时候,对曾 经创造了极大想象空间的互联网,尽情狂欢吧—我们需要重新想象!
撰文:陈俊、黄继新
采访:廉洁 梁宝琼 冯雨露 陈薇 陆敏君
互联网就是一切
就在10年前的8月9日,网景(Netscape)公司
股票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上市(IPO),引发了华尔街对网络的狂热追捧。是的,投资家和职业经理人并不懂得新兴技术的原理,那些打电话到网景的办公室去咨询的普通民众甚至连IPO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不过是被互联网创造的财富所吸引。
成立近16个月、收入微薄、利润更是遥遥无期的网景,上市当日便股价翻番,使得人们骤然意识到,先使劲花钱、铺摊子,然后再考虑挣钱,这种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心气高远的创业者们,重新拾回了19世纪后半叶美国铁路大亨们的理想,他们都相信自己领导的是一个着眼建设而非赚钱、放眼未来的公司,而这样的企业是能够永续后世的。
结果,网景上市引发的那一轮互联网浪潮,也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铁路热一样,各公司纷纷因为摊子铺得太大、烧钱速度太快、迟迟无法获得收益而破产。因此,持续了5年的互联网泡沫,事后被人们与17世纪初的郁金香泡沫和18世纪初的南海泡沫相提并论。
但不可置疑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时期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最后5年那样,令人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激发,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互联网公司应时而生,而那些没有及时拥抱互联网的企业则遭到了投资者的耻笑和指责。在“只要你敢想,就有人敢投资”的氛围下,永远没有人会嫌你想象力太丰富。
正如Google 的CEO施密特(Eric Schmidt,10年前他在SUN工作)所言,在网景IPO之前,互联网什么都不是;之后,互联网是一切。
泡沫卷走了激情
持续了5年后,互联网泡沫终于随着2000年美联储利率的连续调高而宣告破灭。硅谷死伤遍地,IT技术人员成了企业最不需要的职位。在中国,“你是搞网站的吧?”变成了嘲笑人之辞。
但是,如果不是网景的浏览器,互联网仍是普通大众怯于涉足的虚拟空间,也很难想象eBay、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子的诞生。这三个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幸存者,都成立于网景上市的那一年,那时候,它们不过是数不胜数的雨后春笋中的几支,欢呼着它们诞生的人们也在欢呼着更多后来消失了的新创企业。
10年后,网景消失了,被微软在10年前的8月24日与Windows 95捆绑发布的IE浏览器无情吞噬。然而,网景所掀起的这场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已难测量。今天的网页总数已超过6000亿页,地球上每人平均100页;2004年在eBay上交易成功的商品总值达340亿美元,抵得上肯尼亚的GDP;雅虎的3.79亿用户数相当于美英两国人口之和;地球上平均每人每月要浏览10个Google网页……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可是,我们的想象力却没有得到恢复。
自从2000年泡沫破灭后,互联网似乎已经变得平淡无奇。那一波浪潮里存活下来并继续取得成功的公司不过就是那几家,它们占据了几乎全部互联网的图景。在这些巨大的身影下,偶有新锐出现,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年那么多热衷的媒体来围着它们兴奋地大叫,因为新经济媒体也死掉了大半。
想象力再次闪亮
然而,财富再一次不可思议地降临互联网公司。随着Google去年8月19日以独特的荷兰式拍卖首次发行其股票以来,股价已上涨2倍以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Google身上具备了几乎第一轮互联网热潮中dotcom的全部典型特征:它只做一个产品,然后尽情追求体积和速度,而不是先考虑盈利模式。Google的崛起提醒人们,互联网并没有失去其简单、质朴、充满着古怪想法的令人着迷之处。
奇思妙想又能换钱了,一如十年前一样。
似乎一夜之间,博客、wikipedia、RSS、播客、书签等创新的互联网应用突然涌现在世界面前。博客成为了印度洋海啸最重要的新闻来源,RSS聚合悄悄进驻了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的网站,IBM开始通过播客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人们为这些新理念而兴奋,尽管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还没有找到商业模式。但是人们又开始不在乎这一点了,重新把眼光放到了未来,放到了敢于想象未来的理念上。
而且,中国概念也在给这次想象力的勃发提供更大的空间。这个拥有1亿网民和3.5亿手机用户的庞大国家,正在变成互联网企业的天堂。仅仅在中国提供服务,盛大就可以凭借日收斗金的网络游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中国Google”的概念缔造了百度IPO首日暴涨3.5倍的神话,而阿里巴巴无需上市就以吞下了雅虎的中国公司及10亿美元现金而成为全球的焦点。
新一波互联网热潮正在到来,几乎所有接受我们访问的中国互联网业者都确认了这一点。同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一波浪潮能够避免上一波疯狂炒作概念导致的泡沫,因为市场基础已与5年前大不一样:新浪的短信和盛大的游戏证明了,有足够多的用户愿意为网上的信息、娱乐和商品交易掏腰包;马云的支付宝则用全新的在线支付体系取代了快递员和自行车。
回到未来。我们采访到的中国的互联网领先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将博客列为最令人兴奋的创新理念之一。互联网的未来和中国的未来正在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极度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正因此而令人关注。
仍然,小心谨慎的惯性还固守在互联网业者们的头脑中。泡沫破灭之后的这5年里,商业模式、赢利性把他们变成如此。但是,繁荣、衰败,然后真正繁荣,贯穿于未来的创建过程中,科技周而复始的主题一直就是预期超前于现实,然而是一轮又一轮的创建和重建过程。英国《金融时报》的作者罗杰·沃特斯直截了当地呼吁:“人需要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如果你连不切实际的希望都没有,就必定难以有所成就。”
互联网曾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沉闷了这么久,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想象。
发展,2004年中国互联网惟一主题
2004年,中国的IT英雄们并没有如往年一样齐集西湖指点江山。究其原因,“西湖论剑”主办方阿里巴巴的说法是,200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目标都非常清晰—上市,因此,旨在探讨未来一年发展方向的“西湖论剑”似乎也没有举办的必要了。那么,在没有“西湖论剑”的200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究竟发生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大变化?
2月,新浪、网易和搜狐宣布2003财年分别实现3100万美元、3900万美元和2600万美元的全年度净利润,三大门户首次迎来全年度盈利。
3月4日,SP掌上灵通在纽约首次公开上市,成为首家完成IPO的中国专业服务提供商。
3月10日,TOM集团和TOM在线分别在香港创业板和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5月13日,盛大网络正式登陆纳市,并在上市当天成为全球市价最高的专业网络游戏公司。
6月14日,Google斥资499万美元收购百度2.6%股份。
6月16日,腾讯公司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
7月27日,受Gmail影响,雅虎中国推出容量为1G的免费邮箱,此后新浪、网易等纷纷推出免费邮箱扩容服务,中国电子邮箱进入G时代。
8 月 19 日,Amazon.com 以7500 万美元全面收购卓越网。
9月23日,盛大的“泡泡堂”同时在线人数突破70万,成为全球活跃用户人数最多的在线游戏。
12月4日,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900万。中国IM市场竞争白热化,MSN messenger、AOL ICQ、雅虎通、网易泡泡、搜狐“搜Q”、新浪“了了吧”,阿里巴巴“贸易通”纷纷发力争夺IM市场。
●eBay易趣COO 郑锡贵
关于未来
eBay看好搜索前景,它对互联网用户来说是粘性很高的信息服务,通过研究消费者购物习惯与行为,形成独特完备的比较购物搜索体系,帮助消费者作出最佳的购买决策。将高级搜索引擎系统成功运用于电子商务,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互联网应用是有细分的,领导者只是相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即使在互联网应用非常超前的欧美国家,暂时也没有看到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每一个领域都能独领风骚。eBay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将一如既往地挖掘最新的技术,开发最适合时代发展及不同地区需要的电子商务模式,继续保持它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当网总裁 俞渝
关于第二波热潮
目前确实有一些泡沫,一些种子基金和第一轮投资之间可能仅仅间隔十几个月,但是要价可能差别10倍。一年多如何来10倍的增长?另外国外增长型基金对中国优质上市公司的供需不平衡也是重要原因。不过上一轮非常盲目,大家都在追求眼球和流量,流量高了就可以圈钱。但这一轮热潮,不管要价高低,都理性很多,而且大家都在做应用,出现了很多垂直门户,比如支付、旅游、餐馆点评、
二手房、购物等等。另一个区别是与3G、手机有关,就是基于无线互联网的应用。
关于中国概念
未来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经济,因为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我们是规模第一,例如上网时间、上网人数、流量等。但这并不等于产值最高,毕竟中国物价如此低廉。
中国互联网几个变化值得注意:一是开创了几个有中国特色的业态,如网络游戏和无线互联网业务;二是网络游戏也好、当当这样的购物网站也好,都是克服了中国支付配送不完善的困难,自己把生意做起来的。最重要的,中国互联网涌现了陈天桥、丁磊、李彦宏、马化腾等一批“知识改变命运”的标杆人物。他们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接受了良好教育,有创业的激情,执着地、全力以赴地打造、优化和推广一个好产品,从而成功攀上人生顶峰。他们形象正面、阳光,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榜样。中国特别需要这样“知识改变命运”的平民英雄,能给无数普通人以前进的希望。
关于当当和电子商务
当当可以说代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方向。未来我希望当当成为顾客网上消费、体验时最经常去的网上超市,希望顾客在网上花钱的时候,当当就是首选目的地。我们会不断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当当永远都是网上折扣店。
互联网过去让我兴奋的和现在兴奋的很类似,那就是互动,这跟最近流行的
超级女声很像,是全民互动的概念。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消费者更多地通过网络互动,发表他们对产品的消费评价,与消费者分享?如何让我们的消费者钱花得更值?这方面的技术和投入是我目前考虑最多的东西。
●携程网COO 范敏
关于第二波热潮
现在是网络一个新的高涨期,但是一个理性的高涨期;现在可能出现了一些泡沫,只有被人看好的东西才会有泡沫。如果一个行业完全没有泡沫,就不可能出现超常规发展,关键是不要被泡沫迷惑。
关于垂直业务优势
电子商务群体崛起,令中国互联网经济从单纯的注意力经济真正已经形成产业化行业化发展态势。互联网已经革命了传统行业发展模式。例如携程公司在这5年就成长为中国旅游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一个新兴的公司在如此短的时间将如此多的资源整合起来,并且重新制定了行业游戏规则,只有互联网企业才能办到。
目前携程已经成为传统加网络这种运营模式的先驱领头羊,未来我们希望携程能够改变旅行,旅行改变生活。我们一直就是用互联网的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做传统的东西。
●网易游戏市场总监 黄华
关于门户及游戏
未来网易将会以网络游戏为发展基础,以互联网内容服务为导向。虽然网游业务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的现金流,但我们一直都是一家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商。从门户浏览率看,网易可能不够其他门户高,但如果从用户的转化率来看,网易是最高的,网易游戏用户实际上很多都是从网易的邮箱和页面转化过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终端网民的影响力,网易实际上是在三大门户网站中最大的。
●阿里巴巴总裁 马云
关于第二波热潮
现在互联网确实从去年开始就热了,但是不是泡沫很难说,电子商务成为搜索之后的又一轮热点。不过我这个人有点奇怪,大家都好的时候我反而会担心,大家都不好的时候我却不怕。去年是大家看上去都有事情做,有赚不完的钱,热闹得很,今年就有些不一样了,似乎很多人又失去了方向,所以这就是今年重开“西湖论剑”的原因。
十年前把我们做互联网的当骗子看。注册的时候不让我注册,字典上没有这几个字。到了几年前,大家只觉得朦朦胧胧这是一个大产业。到了今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知道我们该怎么做,不像五年以前那样,讲的是虚幻飘渺的故事。
关于技术创新
搜索引擎最令我兴奋,我们一定要全面进入搜索引擎领域,搜索是电子商务一个最重要的工具,eBay70%、80%的钱都投在搜索引擎上,这也是中国未来的趋势。搜索是工具,不是目的,今天搜索炒得那么热,最后还是要为网民创造价值。
关于未来
10年以后的企业,谁也说不清楚。我觉得,网络这个东西不要想得太清楚了,但是你得知道一个大方向。比如说电子商务,4年前你马云已经想清楚要进C2C?那是胡扯。我根本没有想清楚,这是中国特色,我既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又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的市场,一切的商业都是开拓性的。门户我们没有想清楚,说实话B2B我们还没有想清楚,所以今天eBay说跟我们竞争,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跟我们竞争。我们认为2009年会出现阿里巴巴真正的模式,知道这个战略的人没有几个人,想清楚肯定真做不了。
10年后,人们一定会发现企业核心问题是,在当地市场谁是你的主要客户群,是由客户说话,不是由你说话。
●前程无忧副总裁 吕楠
关于垂直业务优势
前程无忧的商业模式一直从客户出发,我们要做猎头互联网,而非互联网猎头公司。没有一个网上猎头公司成功的,只有猎头公司利用互联网才能成功。我们从不认为一个公司前面加个互联网或者后面加个.com,就能快速成功。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它选择什么行业和模式去做,有没有合适的管理人员,有没有坚持这个商业策略,有没有很好地贯彻,不断地认真地听取客户反馈,最终运作方式和其他行业公司都是一样的。
关于技术创新
前程无忧是一个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公司,所以任何新技术都尝试应用到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中。我们的技术部门几乎等于一个中型软件公司,全国一百多人,分成很多项目,每年我们研发测试近百个技术,应用到网站系统的实际只有几十个。搜索匹配等技术都是研发部门不断开发,我们获得国际专利的技术就有好几个。
关于未来
互联网本身比较独特,它只是一个工具,本身不是市场。互联网就像电视,只是一个平台,不同行业用这个平台产生不同的氛围,比如门户网站,雅虎那么厉害,但新浪也活得很好。未来中国互联网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很多国外的竞争对手会进入中国来,和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去竞争,但是中国不会通过互联网就能影响全世界。
●TOM总裁 王雷雷
关于技术创新
目前我最关注P2P,P2P在中国也刚刚起步,今年P2P技术与平台都将出现整合。P2P技术最令人兴奋的是能不可思议地容纳数万人的即时通讯,这将大大改进未来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于无线优势
TOM可以说是一个另类,既是门户又不完全是门户,既发展无线互联网又不仅限于这个范畴,这代表一种新模式。虽然也是门户,但TOM重点提供娱乐、音乐、体育相关内容和产品,通过推行全国路演、与网络歌手签约、包装网络音乐等活动,达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整合内容、营销内容的效果。
与对手相比,TOM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差异化和创新。差异化就是你不能总走别人走过的路,即使这条路是成功的。创新就必须要求你善于跳出自己的优势地带,进入新的领域。TOM在专注于无线服务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多元化,比如别人蜂拥去做短信的时候我们已经大量投入2.5G无线服务的研发上面。
关于未来
未来的互联网公司,将是门户网站和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内容整合和互动营销上融汇贯通的模式。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用户不再只是信息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将成为主动创作、发布内容的传播者,数字娱乐市场的潜力无可限量。中国互联网发展以前是拷贝美国模式,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模式,我们不仅要告诉一些国外的投资者,而且要教育他们必须改变固有观念。
●腾讯总裁 马化腾
关于第二波热潮
目前的网络经济环境要比10年前好1000倍,如果你现在推出一个网站或者从事相关业务,所需要的成本只是5 年前的1/20,但可以获得10倍于5 年前的用户数量和广告收入。这些数字恰恰反映了整个互联网业在经历3年前的整体低迷之后,正在实现理性和务实的回归,互联网正在步入符合市场规律良性发展的正轨。
关于技术创新
令人兴奋的互联网技术很多,从VoIP语音电话、3G wap门户,到web2.0技术,每一项技术其实都代表了一种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技术的跟踪和利用一直是腾讯的优势,但不代表腾讯会在所有新技术方向上进行业务拓展。腾讯开展业务的前提是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只有真的是腾讯社区用户所需要的,同时又是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腾讯才会考虑。
关于即时通讯及未来
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基于网络基础平台和数字化信息载体的沟通与组织模式,构建了一个超越空间之上的、巨大的网络群体,一种与传统社会不同的人类生活新模式已经跃然而出,我们称之为“online society”——在线生活。中国应该是创新应用的领跑者,因为中国拥有数量最多的网民和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可以预见,用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将激发越来越多的崭新应用,而腾讯的一切业务布局都是围绕腾讯已经形成的网络社区开展的,希望给用户提供的是一站式和全价值链的互联网服务解决方案。
●博客中国董事长 方兴东
关于第二波热潮
第二轮互联网热潮开始了,投向互联网、投向中国的风险投资开始活跃了。博客中国网获得4家风险投资基金总共1000万美元投资中,有两家美国VC是它们在中国投的第一单。这一轮的泡沫风险并不大,这一轮中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有赢利模式,都在实实在在地挣钱。上一轮几乎人人都在玩概念,中国网民数只有几百万;如今,中国有1亿网民,各种真实的业务模式正在满足不断涌现的市场需求。
关于博客及未来
博客中国网代表了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引领业界,可遇不可求。在互联网2.0时代,网络将以个人为中心,个性化定制、自组织的信息内容服务的生产消费将成为主流。我们的定位是博客服务加信息门户,探索的赢利模式有三块组成:网络广告、无线服务和用户增值业务。我认为,互联网既全球化也很本土化,只有扎根本土、深入了解本土市场、环境和文化的互联网企业才能成为主角。所以,虽然有微软背景的MSN很强大,它的博客服务还是打不过我们。
●新浪资深副总裁、总编辑 陈彤
关于第二波热潮
互联网的第二个泡沫期两年前就开始了,纳斯达克中国网络股的回升就是标志,但这一次是扎扎实实的“泡沫”,有实在的业绩支持。实际上,从两年半之前三大门户扭亏为盈那一刻起,中国互联网就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阶段。
关于互联网创新
互联网所谓创新应该理解成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不是新的理念或创意。比如博客1997年底就有了,搜索引擎更是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所以,理念上的创新,就和现在流行的衣服十几年前就流行过那样,只是现在赋予它新的含意。过去10年来,很多失败的网站都不乏创新精神,但他们更缺乏执行力。搜索引擎、门户网站、B2C都有很多人做过,网络游戏参与的更多,但是成功的只有几家呢?不是创新不够,而是眼高手低、不踏实,总想走捷径。
关于门户优势
抛开网络游戏和无线增值业务,新闻信息、搜索、邮箱、IM(即时通讯工具)、社区,都是门户网站不可回避的优势。目前新浪新闻信息、邮箱和社区做得比较理想,正在集中精力,加强邮箱和IM这两方面的建设。从趋势看,宽频和移动互联网,都是新浪不可忽视、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
关于未来
今后能够引发格局重大变化的,肯定包括宽频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另外,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企业,但有两大领域还鲜见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网上教育和网上医疗。可能这两个领域在传统行业都是获利极为丰厚,既得利益者压制了创新精神。一个人可以不看新闻不玩游戏不发短信,在中国没有人敢不重视教育、不重视健康,所以教育和医疗在巨大的互联网平台上有巨大的潜力。
●盛大总裁 唐骏
关于第二波热潮
目前互联网正处在一个新浪潮,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涌现,一个又一个成功企业传奇的诞生,令人激动,但目前的互联网产业还比较理性,特别是一些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展现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
过去5年是中国互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到趋于成熟的5年,大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特别是广告,B2C(网络游戏为代表)以及国外的一些成功商业模式在中国生根结果。
关于技术创新
互联网的初级阶段是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成功,今天,互联网没有太多技术性的突破,互联网的成功是商业模式的成功。目前的技术完全可以支撑所有的商业模式。如果有任何的投资,除了我们传统的B2C(网络游戏等),我会看好一些其他的B2C的应用,C2C目前还有很多的更本质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还需要时间来培养。
关于中国互联网
无疑,中国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的用户数、企业数、产值等,但是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未来5年是一个积累期,之后5年是高速发展期,届时中国会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最大的市场了。
未来中国互联网将会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方面是传统的门户网站,一方面是成功成熟的B2C公司(盛大、携程),还有新型的模式(百度,阿里巴巴等)。盛大将会是互联网产业的非常中国的一部分,也会代表整个产业的未来。
撰文:冯 觅
如果说创业者是梦想家,那么投资者多半是意图把人梦想戳醒的那个家伙。在某种意义上,投资者更像一个评判,用真金白银对企业投下一票。记者怀着问题不断采访资本运作各环节关键人物时,寻求的不是一个最终答案,而是一股流动的思潮。这股思潮将最实际地左右着我国网络企业从做梦到圆梦的过程。
百度——中国式网络英雄?
在向被访者询问百度股价问题时大部分人都以各种理由保持了沉默。有的是因为需要保持中立立场无法评论,也有的是因为对此事还没看透。百度到底是个怎样的角色?
正如一位资深的基金经理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网络股并不神秘。他们的股价和其他企业一样要受到两个因素所制约。首要的当然是基本面的问题。百度股票发行价的市盈率达到540倍,这是他们死对头Google的7倍多。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百度从招股价开始投资价值就已经被高估了。
但我们还应看到股价还包含某些市场预期因素,甚至出现非理据性的股价放大效应。当前百度大热,原因之一是投资者都满心期待Google能收购百度,从而可以实现迂回购入Google股票。但这个市场预期令李彦宏如芒在背,百度因此制定了一个“牛卡计划”,以避免公开流通股的持有者能积攒起足够左右董事会的力量。但二级市场的中短线投资者相信,这类计划终会引起美国证交委的干预,百度防线一旦因此崩溃,Google就完全具备了收购百度的资金实力和客观市场条件。这些都反映在百度股价里。
同时美国Thornburg Investment基金经理王磊也指出,美国投资界对百度和其它“中国概念”类股票的狂热根源与西方投资者的“乘法思维”。“有些美国投资者的思维很简单,”王磊如此分析,“如果百度=中国的Google,同时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那么百度的成功将会是Google成功的中国放大版。”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受到追捧的中国网络企业都是美国成功个案的东方版。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百度使中国网络股走红国际资本舞台,而是“中国概念”的大热成就了百度这只纳斯达克首日升幅纪录股。
我们无法轻易地判断今天的百度股价是否overvalue,毕竟投资者所说的value是体现在未来的。但可以预见百度在二级市场上将会是在“绯闻”中频繁跌宕的股种。
现实——谁是谁的救世主?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趋势——越来越多国际资金正流向“中国概念”网络企业。中国许多网络人认为这是中国的胜利。但不!谁都不是谁的救世主。投资也是一个供和需的问题,各方都有自己的盘算,都需要有自己的卖点。
先说国际投资资金,他们在9·11事件后一直没有找到主导的国际投资热点。在美元疲软,欧洲经济增长迟滞的大背景下,国际基金自然把目光投向各新兴市场。而所谓“中国概念”网络热潮也由此生成。
但一个疑问产生了,今天的“中国概念”热潮会演变成泡沫吗?对此各被访者各有自己的意见。俞渝抱着慎重的态度,她讲述了一些迹象:“现在,美国很多增长型基金都没有出路。他们的投资对象必须是上市公司。符合要求并且增长势头良好、与‘中国概念’关联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络企业也就那么十来家。公开市场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了太多的增长基金追逐有限的几个中国股,自然就会出现一定的泡沫。”
和俞渝持相似观点的还有网易的黄华,他认为:“目前而言,还不能够武断地说出现了泡沫。现在海外上市的网络企业基本上都是在自己领域中顶尖的,但再往后,如果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也都上市了,他们的营利模式不成熟,就很可能出现严重的泡沫了。”如果出现泡沫网络企业绝对是受伤最深的,因此在一片欢呼声中,仍然有不少网络精英在提防泡沫的产生。
那么谁来预防、控制泡沫?这只能靠投资方的理性和长远目光和被投资方的平常心了。纳市中国区首席代表劳伦斯·潘这么评述当前的网络企业投资情况:“市场投资者对新一轮中国网络上市企业反应也有不同。上一波互联网热潮末期,中国上市企业是作为一个集体的国家概念出现,或者是以行业划分,某行业的股票表现都好,个股的区别并不大。但最新一轮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来看,它们的股价、市盈率都各有特色,这体现了市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是分别对待,个案独立审视分析的。”
实际上对企业而言中长期的投资者才是他们最关键的命脉。王磊和IDG的章苏阳都表示要中长期投资一家网络企业并非只关心他们的概念是否有前瞻性,关键还是盈利前景。用章苏阳的话就是要确定“服务是否有市场,谁会为这家企业的服务付账。”两位在网络企业押了重注的投资者都认为:“网络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最关键的判断因素。”
作为盛大主要股东之一的Thornburg Investment每年都要委派专管亚洲投资业务的王磊去与陈天桥等盛大管理层会谈多次。“我们对盛大的经营策略一直保持深入全面了解。不但是他们的新战略,还有他们的执行方面。例如销售收入回收等。”这种抱着“白头偕老”心态的投资方才能争得中国优质网络企业的青睐。这场供求拉锯的选择权现在落在了优质的中国网络企业手上。
中国网络企业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经过了洗礼和沉浮确实变聪明了。但要把梦想变成基业常青的局面需要的是比机智更深沉的智慧。等到那一天中国网络企业不再为国际资金进出而亢奋,不再受资本市场波动而左右的时候,我们离成熟就不远了。
评论:网不住的平民革命
特约撰稿人:洪波
老“知英”(知识英雄)张朝阳不久前说:“中国互联网的天还没变,依旧是传统的三大门户加腾讯的天下。”他不仅说,还通过自个儿掏钱增持搜狐股票的方式,给自己打气,就像很多年前他曾经做过的那样。5年来,他坚持认为,华尔街不懂中国,搜狐的股价总是被低估,这让以张朝阳为代表的老“知英”们常常英雄气短。但另一方面,经历过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人们,终于在2005年嗅出了某种熟悉的气息。
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事不断。从春节期间盛大在美国股市偷袭新浪得手,到8月百度在纳斯达克掀起“中国Google”概念狂潮,再到软银、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价值10亿美元的复杂的股权交易,沉寂了5年的中国互联网,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5月,孕育多年的MSN中文网站,以频道出租的方式正式落地中国;7月,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并成为Google中国公司和中国研究院的负责人。一切都似乎昭示着,旧有的均衡正在被打破,跨国巨头争先恐后地宣示在中国市场的存在,盛大、百度等本地巨头一夜成为华尔街宠儿和互联网新贵,中国互联网俨然成为大块头们角力的竞技场。
又一次泡沫开始发酵了吗?
担心并不完全是多余的。抛开表面风光无限的新圈地运动和资本腾挪,泡沫底下的成分似乎并不令人乐观。放眼望去,中国电子商务几乎全盘陷落,成为跨国公司的桥头堡。而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传统门户网站,吃了两年的广告和短信后,陷入收入增长放缓,迟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的局面,年纪轻轻的他们已显出某种老态。
尽管他们极不情愿,但是,中国互联网的天确实应该变一变了。超过1亿的互联网用户,需要一个搞搞新意思的互联网。
巨头的游戏,虽然很吸引眼球,但并不总是好玩。那些大家伙用大把的金钱和大量的资源,堆起一个硕大的中心,然后对用户说:看,你要的都在这里了。好在,互联网并不仅仅是资本和资源的赌博,阔并不代表一切。在刀光剑影的热闹表象之下,来自用户的力量正在涌动,正在慢慢分化现有的互联网中心。这股潮流,要比巨头的圈地秀、并购秀、资本秀更激动人心,而且更本质。
中国互联网没有经过早期的非商业阶段,一开始它就是一个资本的舞台,所以互联网本身的民主性、非中心性,在中国从来都没有被广泛关注过。在各种强势力量的主导下,“控制”成为这个网络的一个关键词。他们要控制资本、控制资源、控制信息,进而控制用户。在大量堆积的各种资源面前,用户的参与欲望被压抑,用户自我主导的意愿被挤压,几个巨头把持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个单向传播的只读网络。在这个网络上,用户要做的,只是贡献他们的眼球、点击,成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
异军突起的blog潮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个人作为互联网上一个有价值的节点,并不需要依附于任何现有的中心,他们可以,并且已经在自己创造价值,自己关照自己。拜互联网的物理结构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赐,个人,即使他没有任何技术储备,只要他有创造和参与的愿望,只要他乐于分享,互联网就可以是一个他自己的网络。
用户创造、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的这股Web 2.0浪潮,不仅将改变平民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也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互联网既有的商业形态。因此,老“知英”不仅要跟网络巨头们逐鹿中原,还要共同面对野火般蹿起的网络平民化大潮。支撑这股大潮的,不再是过去的权力、资本和资源,而是真正的用户意愿和用户意志。所以,与过去资本主导的互联网泡沫不同,Web 2.0所描述的是势不可当的网络趋势,而趋势与泡沫无关。
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热闹只是巨头们的热闹,泡沫也终究只是巨头们的泡沫。即使再有一次2000年那样的股灾,哭泣的也不会是普通用户。但2005年注定会成为一个分水岭,所有的巨头都不能不认真面对,民主化的互联网对信息集权的分化和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