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4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5:02
毛新宇如果参加科举考试?……
(2010-10-21 17:31:48)
毛新宇
毛泽东
民主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杂谈
分类:边走边想

科举制度一直被作为中华民族之罪恶的糟粕而备受鞭笞。但科举制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在西方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如果也实行科举考试,那么确实是百害无一利。
但是在一个贪污腐败横行的集权社会,实现科举考试倒也是一种以毒攻毒的良方。
在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制度下,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容易使得那些不擅长考试,但很有实干能力的能才被埋没。再者,在西方民主社会,即便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但只要符合民意就是合法合情合理的。所以,科举制度不适用于一个高度民主法制的社会。
但在民主法制不完善、贪污腐败横行、买官卖官猖獗、拉关系走后门,富二代、官二代、太子党横行的社会,科举制度倒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公平的好办法。试想,在一个集权社会里,提拔干部完全凭上级的意志办事,只要舍得送礼、舍得出卖人格拍马屁,有关系、有后台,那么这些人和他们的亲属则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官场,并飞黄腾达。
能力是个非常不容易衡量的名词,它不能用磅秤称,也不能用斗量,是一个非常容易乔装打扮、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词汇。如果你一点能力也没有,但是善于送礼拍马屁、拉关系、有后台,那么,领导就会认为你有能力。连老百姓都认为善于钻营、善于投机就是一种能力,对于这种人,老百姓俗称“能混”、“混子”、“混江湖”“混社会”“混官场”。老百姓互相聊天,聊到某混子,会这样说:这哥们是个混子,有能力,混得好,现在年纪轻轻已是某局局长了,今后前途不可限量,人家这就叫本事啊!
这样的民间聊天耳熟能详,这种话语里不满和不屑只占了少部分,大部分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羡慕。这就说明了一种社会风气现状。
因为能力不容易用计量衡单位来计量,能力一词就常常被一些任人唯亲的官员使用,诸如:某某同志虽然年纪很轻,是最年轻的70后市长,但该同志确实很有魄力,我们不是提倡年轻化吗,对这样的年轻同志,我们就必须破格提拔,不拘一格降人才,这符合改革开放的开拓进取精神。
再如,某官员想提拔自己的民意恶劣的亲信了,于是召集几个部下,开一个所谓的民主恳谈会,领导语重心长的和大家促膝谈心: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功过,小王【亲信】虽然做事有点毛糙,迎来一部分人的不满,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吗,小王的主导思想是好的,他干事的能力是有的,和各方面领导的关系是融洽的,这也是一种能力吗。年轻人吗,有点个性是正常的,我们这些人老了,改革开放就需要这些有胆有识的年轻人大胆的去闯、去探索。真正干事情的犯点错误不要紧,就怕那些不犯错误但从来不干事情的,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这些老同志要敢于、勇于支持这些年轻人大胆的摸石头,摸出一片新天地。
就这样,经过民主测评,这位民意恶劣,浑身劣迹斑斑的亲信被领导用辩证唯物主义给辩护成一个贤德之才。
辩证唯物主义和能力这两个玩意本质差不多,不太容易衡量,很容易被人利用钻空子。
再如某某看似公平的招聘考试,笔试通过,还需要面试。就有某地规定招录某政府机关女公务员,需要乳房对称。乳房这个玩意看似容易精确计量,但实质也不太好衡量,最终要看领导的意图,领导满意的乳房,即便有那么点点不对称,只要既大而挺、量足,那么这种乳房十有八九还是能顺利过关的。
而封建社会数千年的科举制度,虽然也有僵化和舞弊等问题,但和当今应试考试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
科举考试,你的文章写得好,就可能被录用;现在社会你文章写得好,英语不好、数理化不好,那很可能总分不及格。当然,现在很多大学也破格录取,不过这里总有不少有后台的被破格。
科举考试,宰相大臣的子女少有录取为状元的,这些官二代也要参加考试和平民子弟一起竞争,所以常有陈世美这类草民子弟中了状元;反观现代社会,那些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家的后代,100%的是清华、北大、复旦、哈工大等名牌大学毕业,要么去苏联留学。我就有点奇怪,是不是这帮人的基因特别聪明、特别能考试。当然,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推荐上大学的,连考试都不用考,只要凭爹妈的又红又专的基因就上了清华、北大、留学苏联。
科举考试虽然也有舞弊发生,但大多数时期是非常严肃并处罚严厉的,历史上发生几次著名的科举舞弊案件,被牵连的官员上至宰相,因此被砍头的高官也比比皆是。清代入关初期,便曾发生了丁酉案(顺治十四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斩立决,数十人被判死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其间,数百名举人在清兵夹带下赴北京重考。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
反观现代应试教育,只要有钱,什么学校都能上。只要有钱,考分少了不要紧,按分论价赞助学校就可以一样上重点中学。有权的连钱都不用给,假如考生的爸爸是个什么县委书记、县长什么的,从小学到中学,那是随便挑学校。后台更强硬的,自然是随便挑大学了。
再看看科举时代,你钱再多,也别想科举里弄个什么名次。虽然也有舞弊发生,但绝不像如今什么明目张胆、待价而沽,美其名曰赞助学校或关系户。前些年就有个热点新闻:上海某大学的洗手间被学生发现一个内部特招名单,里面都是各方面的头面人物,所谓学校的社会关系照顾对象。
这次毛新宇同志晋升为70后一代最年轻的少将,引起网民热议。笔者不禁浮想联翩,假如毛新宇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一定会破除非议。以毛新宇同志优秀的毛泽东思想的基因遗传,他考上大学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毛新宇同志这健硕伟岸的伟人身躯参加科举的武举考试,我相信夺武状元如探囊取物一般!
这样,诸位难道还有非议吗!别说最年轻的少将,就是中将又有何不可?改革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抛开争议,大胆的、大踏步的不拘一格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