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两部译本中的翻译风格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38:17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号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它几乎囊括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 教育、 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文化。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因其在我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翻译版本之众多而受到译学界的重视。目前已有几十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 ,其中以两种英译本影响最大:一是 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杨宪益、戴乃迭合译(以下简称杨译) ;二是 The Story of the Stone ,由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和约翰·敏福德(John Minford)合译(以下简称霍译) 。这两个译本风格迥异 ,但各有特色。这是由于两个译本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所造成的。其中“杨译本”更忠实于原著,对原文理解深刻,深得原意;并且采用“异化”手段来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即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直译是他的主要翻译方法, 倾向于“ 语义翻译”。而“霍译本”采用了“归化”手段,即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英文流畅自然,倾向于“交际翻译”。本文通过对上述两个《红楼梦》的英文译本的实例进行对比, 对两译本其中的宗教文化, 习语人名,诗词的不同译法加以比较,分析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其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取向。
1 宗教文化翻译
宗教文化, 一直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一个障碍,译者很难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找到对等的平衡点。所以译者往往采用概念移植,并且辅以文化阐释,如霍译就采用了意译的手法将原文中的东方文化转移为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便于读者理解。以此来达到,使得译语文本与原文文本有着同样的吸引力。习语是语言中某些部分经过长期使用自然形成的,寓意深刻,形式固定的短语和短句。《红楼梦》,中有大量含有宗教意味的习语。如下所示:
1.1 贾瑞一把抓住,连叫“菩萨救我”(第十二回)When they complied he seized holdof the Taoist and cried : “Save me ,
Bodhisattva ! Save me !” (杨译)
“Holy one. Save me !"He cried out again and again.(霍译)
很显然,“菩萨”是佛教用语,杨译保留了原作的文化涵义,而霍译则替换成西方基督教里的“上帝”—“Holy one”。
1.2“?举眼看看, 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上五台山不成? ”( 第二十二回301 页)
“? look ,aren' t all of us your children ? Is Pao - yu the only one who'll carry you as an immortal on his head to mount Wutai ,that you keep everything for him ?" (杨译)
“? you forget Grannie ,when you go to heaven young Bao - yu won' t be the only one who'll walk ahead of the hearse ! You' ve got other grand children too ,don' t forget ! you don' t have to leave everything to him." (霍译)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和哲学, 在《红楼梦》时期已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家思想也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原文中,王熙凤意指贾母能如其所愿死后成佛。这里并不是委婉语 ,而仅是熙凤的机智妙语和奉迎拍马,用暗示来迎合贾母的心理。因此,霍译更为准确达意,提升了文化交际的跨度;而杨译虽追准确得传递了原文,但未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隐含语义。
1 . 3 世人都晓神仙好( 第一回)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杨译)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霍译)
“神仙”是道教概念 ,道教主张“天、地、人”合而为一 ,人死后都渴望升天、成仙 (immortals) 。但是根据霍译基督教的说法 ,人们生来是有罪(sin)的 ,所以要不断地赎罪拯救其灵魂(salvation) 。正如
中国近代翻译家马建中所说:“译成之文是如其所译而至,而曾无毫发出入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原文无异。”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使得译者很难在译语中全面准确地再现原语意义的情形。并且两位译者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引起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再认识与再表达的不同。杨先生身为中国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工作也自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识“ 忠实” 为第一要义, 即充分地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特有的魅力。而霍译则把源语本土化, 用本语言文化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转换源语;尽可能用英国人的文化习惯和表达法替换与之不同的中国文化特质,旨在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享受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艺术息。
2 人名翻译
在原著中曹雪芹给每个人物取名都可谓是独具匠心的,使其包含丰富的文化蕴涵和意味,而译者在人名翻译上也都是煞费苦心的。
2.1 老祖宗
Old Ancestress (杨译)
Grannie (霍译)
文中称贾母为“老祖宗” ,是为了显示贾母在贾府的最高地位 ,奉承这为家族地位最尊者。杨译抓住了这一特征 ,突出中国文化里“祖宗”受尊敬、有权威的至高地位 ,译得很贴切。霍译仅仅译出了表层意思 ,不够忠实 ,因为这里的“老祖宗”并非一般意义上家庭中的老奶奶。
2 . 2 再看下例: 宝玉道:“你只管坐着罢。丫头们跟前也是这么着。" 贾芸笑道:“虽那么说, 叔叔屋里的姐姐们 ,我怎么敢放肆呢 ?” (第二十三回)
"Sit down, sit down," said Pao-yu ."Why stand on ceremony with the maids.I mustn' t forget my manners before the sisters in your apartments, uncle . (杨译 )
“Oh, do sit down! "said Bao-yu ," you don' t have t o be like that in front of the maids“I know, "said JiaYun . "But a body-servant! I don't like to be presume.”(霍译)
在这里 ,杨忠实于原文字面意思 ,将“叔叔屋里的姐姐们”直译为“sisters in your apartments”,而霍并未将其逐字翻译,而是意译为“body-servant”,向读者指出贾芸戏谑那些丫头们与宝玉之间的关系微妙以及非同寻常。
2.3 袭人
这一人名,杨译用拼音“His-jen ",而霍译则用“Aroma”,后者译出了原意“香气袭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取自古代诗词,我们可以回到原著中找寻:宝玉回贾政:“因素日读诗 ,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 '花
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丫头姓'花’便随便起的。”(第二十三回)
在翻译方法中, 译名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译音,一类译意。正如上文所示,杨译为“音译法”,而霍译则为“意译法”。显而易见,意译者大都注意到并试图译出原作者在命名时所富含的意思。杨译虽说忠于原作,读者可以根据读音推断出原作中的姓名,但没有传达任何文化背景,对于英文读者来说,“His-jen”只是一个带有东方味道的姓名。与之不同的是,霍译采用“Aroma”, 此词在字面上和“花香袭人”确有相通之处,语言简洁含蓄,富有文气,也更强调的字面之外的意义。与“袭人”不同,“宝玉”和“宝钗”的人名翻译,杨霍的译法不谋而合,都是采取
音译法。如下:“宝玉” Pao-yu (杨译)Bao-yu (霍译) “宝钗” Pao-chai (杨译)Bao-chai (霍译) 这两个人名也是出自诗词,先说“宝玉”,香菱道:“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第六十二回)原诗句出自岑参的《送张子尉南海》中的“此乡多宝玉 ,慎莫厌清贫”。这也在暗示当贾府衰败后,宝玉所面临的清贫和凄苦。同样是在本回, 香菱道:“ 又有一句' 宝钗无日不生尘’”(第六十二回),这句诗取自李商隐的《残花》,诗文如下: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正如诗中“残花啼露莫留春”、“若但掩关劳独梦”所示,在日后宝钗同样面临着与丈夫分开,独守空房的命运。同样使用音译法,既简单明了,又在这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上保持了连贯性,同样是“宝”,也同样是“玉”,这也暗示了“宝玉”,“宝钗”和“黛玉”几个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情节上的纠结不清。译名但不画蛇添足,这也是两译本的高明之处。
3 诗词翻译
“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第三回),这是《红楼梦》中堪称经典的对黛玉外貌的描写。对其中“比干”和“西子”的翻译,杨、霍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译法: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BiGan, more delicate than Xi Shi .(杨译)
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霍译)
“比干”、“西子”等含有文化典故的名字上 ,杨和霍都是采取了先音译 ,再在后面加注释的方法,有效地保持了译作与原作的一致性 ,体现了翻译的“忠实性”。但是因为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 ,是特定
文化环境中的人 ,他的思维方式受到所属文化的制约,因而在翻译活动中往往带有某种文化倾向,所以这种“忠实”也是有差异的“忠实”。对汉语读者来说,“比干”是智慧与忠诚的象征,“西子”是绝色美女的代名词;然而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却不见得 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杨译用加脚注的方法,介绍了他们所暗含的文化背景,让译语读者充分了解到“比干”和“西子”人物的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信息的传递。而霍译只是分别简单的用“ martyred”,“beautiful”来修饰“Bi Gan”,“Xi Shi”,让人得到的审美享受是直观的并且浅显的,而不知道其深刻的文化来源。但仅从上述几点, 并不能就责怪杨、霍两种译本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法达到“完美”的翻译境界。正如法
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 (Robert Escarpit)曾经说过,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Creative treas on)。译者不是作者 ,但其翻译行为又等同于二次创作。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钱钟书也说过的一句很形象的比喻
,“翻译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舞蹈。”“忠实性”是翻译的本质要求,脱离了“忠实性”,就脱离了原文,脱离了翻译的灵魂之所在。所以翻译必须要“带着镣铐”,不能天马行空。但是翻译又要“舞蹈”,既要有通顺易懂的语言,又要尽力带给读者与原文一样的审美享受。钱钟书还曾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应算得上“化境”。综上所述,《红楼梦》本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千古绝唱,而对它的翻译研究也成为了一个学术体系。第一点,彼德·纽马克 (Peter Newmark)在其《翻译问题探讨(Approches to Translation)中提出了“语义翻译” ( Semantic translation) 和“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 翻译原文的语义 ,坚持以原文内容为要旨,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确切地传达原作上下文意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上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尽可能再现原作,保留原作的文化价值,能够比较充分表达作者原意 ,让读者靠近作者。而“交际翻译”首先忠实于译语和译文读者,坚持以译文形式为要旨,不给读者留下任何一点晦涩难懂之处,使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尽可能得到一样的或近似的体验,力求忠于读者,让作者靠近读者。简单地说,“语义翻译”坚持以原文作者为核心,而“交际翻译”坚持以译文读者为核心。杨译法属于“语义翻译”,直译是他的主要翻译方法,他的译文不仅对原著理解深刻并且译笔流畅,是中国文化底蕴与英语措辞的完美结合。对于译语国度的读者而言,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可以选择读“杨译本”。霍克斯的译本同样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的译作属于“交际翻译”,在《红楼梦》的翻译中,可以看出霍译主要以“交际”为目的,很多地方译文流畅通顺,译得很传神,使用的是地道的英语,颇见其功力。《泰晤士报教育增刊》认为:霍的译本是当代最佳英译本之一。但是由于他过多照顾英美读者的接受 习惯,因此原文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在译文的某些部分略显的浅淡而苍白。但我们也该认识到,这也是由其本身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决定的,霍克斯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说,译《红楼梦》这样一部文化蕴涵丰富的名著,可谓是带着“镣铐舞蹈”的极致。再次, 从文化翻译的角度讲 ,杨译属于“异化”的翻译策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而霍译属于“归化”的翻译策略,顺应了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我们应该看到,翻译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对这两种译法评长论短,评出孰优孰劣。因为两者的不同,既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差异的原因,也是由二者所本着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针对的不同的读者群所造成的。读者若能对二家译文详加以比较,细细品味,一定能在享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体会到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和由这种“碰撞”所带来的文化层面上的获益非浅。歌德曾说过:“一千个译者 ,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红楼梦》由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它的翻译实践从未停止过,而谁是最忠于原作的莎士比亚,就留予读者慢慢感受。
参考文献
[1] 刘泌庆 文化翻译论纲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285-286.
[2] 陈鸣树.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 ( 1897~1929 )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306-312.
[3] 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J].外国语,2003,(4):59-66
[4] 谢天振.译介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 彼德·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0.
[7] Even-Zohar,Itamar.Polysystem Studies[M].Durham: Duke UniversityPress,1990.
[8] 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M] .Penguin Group ,1973.
[9]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10] 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11]倪家耀.归化与异化——汉语习语的英译 [J].科技英语翻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