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关生的尊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2:37
    刚刚看到周蓬的文字,里面提到对死的思考。她说,死或许是生命的解脱,或许不是。当然了,她写文的主旨不在于讨论这个问题。今日古代文学课,说道大诗人李贺,而李贺的早逝,至今让人心头有些闷闷的钝痛,特别是读着那些奇诡又诱人的文字的时候。死,大多时候是哲人和宗教的问题。普通人,一般都像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死,不用去谈,你生活着就够了。然而,一架飞在空中的飞机,不知道终点,似乎不是一件值得盲目乐观的事。

    死究竟意味什么,似乎像白开水一样明了。死,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就是化整为零,世界从此与你无关。至少我个人不信仰任何宗教,也不相信灵魂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你留下的遗产,对于死没有意义,作为生的一部分继续存在,有可能被供捧起来,有可能慢慢湮灭,了无痕迹。不过,这些都不是你的意志能决定了。

    史铁生对死的思考,很有力量。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的文字读来,有种灵魂被拷问的感觉。这与他对生死问题的深深思考形成表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是他个人思想大树的主干。死,是生命的终结点,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反之,生命的自由才有意义,才有重大的价值。价值的存在,需要你意识到她的可贵,而对比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生和死就构成了一个生命的立体样式。对死的清醒认识,作为关照生的思想资源十分重要。未知死,又焉知生的意义!就像鸦片,只看到它的药效之用,没注意它的消极作用,岂不很危险!

    死,非自然的死,绝对不是生命的解脱,而是生命的毁灭。很简单,按照字面来解释吧。解脱,就是生命被某种你不愿意和它在一起的东西捆绑住了,弄得你前进无力,后退不得。上下四方忽然变成无意义的选择,因为你无法去实践了。这时有人,或神,手执利剑,用大法妙解了你的束缚,让你重新获得了自由。这才是解脱。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解脱的主体就没有了,这样的行为就不能称之为解脱。这是外力作用下解脱,可以称之为消极的解脱。

    除了依靠别人,剩下来就靠自己了。中国在革命时,有句老话:自力更生。自救意识和自救行动,是人类最有智慧的表现之一。 自我毁灭,不是怯弱的行为,却可能是偏激的行为。人类的生活,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现实社会生活,二是情绪的生活,三是文化的生活,三者相混参透,一般情况下就像相溶的化学试,分不出彼此。一旦到了特殊的的环境中,由于特定条件的影响,其中的一种就可能主导了其它的部分。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无限扩大它的范围都是好的,一切都喜洋洋,赏心悦目;可是悲伤的时候,无限扩大它的范围却是可怕的,一切都黑沉沉,生无可恋。微笑的偏激是哈哈大笑,悲哀的偏激说不定就是自杀了。自救,就是要当一颗像铜豌豆一样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种子。无论目前面对着怎样的险恶环境,都不放弃生的努力。试想,如果周敦颐的莲花种子在池塘的污泥里闻着污浊的空气就一味抱怨了,垂头丧气了,然后窒息了,腐烂了,哪里会有后来的芬芳远传,亭亭玉立的君子之莲!季羡林在一篇文章里说,莲花的种子在地下埋藏了五千年都能奇迹般的发芽生长!所以,一个人手里擎着的生命火把,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强暴外力扑灭了它(哪怕是蛮横强暴的外力也要全力争取生存的机会!),否则自己应该去添柴天添柴油尽量去让它燃烧!愚公移山,这么大的工程,只为了修一条路,方便行走;为了战胜生活强加给你的束缚和压迫,为了生存的伟大尊严和自由,怎么能轻易放弃?!按我说,这种自救的奋斗应当像去炸掉太阳系一样干得轰轰烈烈。

    死,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生命庄严的结束。

    没有经历过多少生命的风霜雨露,经验来自观察,难免就有隔膜。我感觉生和死像磁铁的两极,在物理学上,从一极向另一极画线,有无数种可能。这无数条线,就是生活的无数种可能性,也是生命美妙动人的地方。想起美学,因为它教人学会追求体验生命的极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