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全局 借位突破 彰显特色 抢抓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2:58

——对金堂县云合纯农业乡镇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市委将成都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正式确立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仅高度契合了成都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而且集中反映了全市六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取向,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刚刚闭幕结束的县委工作会以及县人代会,结合金堂实际,志存高远,大胆构思、科学决策,提出了把金堂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东北明珠,紧紧围绕新定位、抢抓发展新机遇、推进金堂新跨越,并在全市创新实施组团发展新策略,推行组团管理新机制。云合作为丘区纯农业乡镇的偏远地区,三点中“自主创业城”组团的资水河轴线终端,如何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着眼全局、借位突破;彰显特色、抢抓发展。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复合发展三次产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紧扣主题,必须解放思想。

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要务。市委将成都定位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县委提出把金堂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东北明珠,并创造性地实施组团发展,要求各组团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直奔产业高端和发展高端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循规蹈矩,仅仅满足吃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种“基本口粮”,而不站在全域金堂、全域成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去思考我们的定位和发展,金堂最为偏远的云合镇将逐步淡出人们关注的视线,会越来越被边缘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紧扣发展主题,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运用市场化配置资源这一有效手段,全方位地吸收社会资金参与镇域经济的建设,造福一方百姓。

二、着眼全局,必须错位突破。

县委提出了“三点一线、十字交叉、产业集聚、组团发展”全域金堂城乡一体化总体战略格局规划,云合作为“竹篙自主创业城”组团的一大版块,资水河经济轴线的终端,应着眼全局:用“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应错位突破:放眼产业高端和发展高端产业,调整和完善相应的规划,既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又要找准符合本地实际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认真分析云合镇情,我们确立了三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年打基础求发展,二年看变化见成效,三年提升位上台阶。围绕“打造资水河畔生态农业示范带,构建金堂南大门对外窗口,边贸重镇”这一目标,以场镇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借位突破一、二、三产业复合发展的时空条件。通过3—5年的埋头苦干,最终将云合建设成为独具水乡特色的田园休闲小镇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三、彰显特色,必须抢抓发展。

坦率地讲,云合地处偏远,交通,水利,电力 等基础实施这些客观条件相对较差,但我们离市、县领导们的关心很近:红林市长两次到云合专题调研,县委林兴书记、信伟县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到云合指导帮助,形成了我们自认为及其重要的“市县领导高度关注云合发展”的“第四大机遇”。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各项工作实现了追赶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组团发展的总体部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云合地处偏远不便发展”的消极思想,克服“云合的产业太传统不能发展”的僵化思想,树立坚定的发展信念,彰显特色,只争朝夕,抢抓发展,侧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经营集镇,体现市场化原则。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模式,紧紧围绕金堂南大门对外窗口和边贸重镇的创建目标,强力推进农民向中心村(聚居点)和场镇集中居住。以土地综合整治及土坯房改造项目为载体,在全镇建设11个中心村、15个聚居点,加紧实施70亩回乡创业园建设和成都市首批一般乡镇场镇改造项目,建好“1431”工程,即1个中心广场,4条商业街道,综合文化站、农业综合服务站、车站3站,1所派出所,工程完工后,场镇面积扩大三分之一以上。从市小城投公司融资1000余万元进行场镇小三线入地、风貌改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撬动1亿以上的民间资金投入场镇搬迁新建,同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3—5年的努力,最终将云合场镇建设成为独具水乡特色的田园休闲小镇。

二是经营村庄,体现公平化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作为丘区纯农业乡镇,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群众最为盼望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因此,我们将在推进全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过程中,着力加强村庄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完成村主要道路和水渠水泥硬化任务,同时推行集中居住:三年内完成农村土坯房、破旧危房改造。通过科学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项目,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全力实施好民生工程,推进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将新增耕地、举家外出户愿托管土地、原村机动地等交由村集体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不懈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东部绿化”工程(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美化村庄,最终实现“住房产业相对集中、道路水渠硬化畅通、景美人和其乐融融”的新型城乡形态。

三是经营产业,体现自然和谐之美。(一)是壮大蔬菜产业。按照县委“三点一线、十字交叉、产业带动、组团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规划,找准云合在“自主创业城组团”内的定位,充分利用金简路、资水河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和水资源优势,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的,以富民兴镇为根本,在沿线的六村一社区中集中规划实施“三大产业、三大基地”的绿色富民生态长廊建设,按照“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壮大“一镇一园区”和“资水河沿岸生态农业示范带”的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开展特色反季节蔬菜、日本蔬菜和水果的多品种种植,培育高端蔬菜水果产品,走提档升级创品牌之路,形成亮点相连的农业产业兴旺发达景象,绘制资水河畔农业产业“清明上河图”,并着力于以此引导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加紧创建500亩杨氏果业立体观光农业园,确保园内高端水果种植、观光设施建设、餐饮休闲娱乐综合服务项目等有序推进,并以此为辐射逐步打造大型田园风光体验带及农家乐群,切实保护好镇域13公里资水河、4座小一小二型水库以及众多塘堰和水田的水资源和鱼资源,积极谋划“乡村垂钓”、“水田捕鱼”、“农田捉膳”、“河溪野泳“、“耕作体验”、“蔬果采摘”、“土禽点购”等乡村游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大力发展劳务回引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制鞋、制衣、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人向哪里去”的问题,从而使全镇“蔬菜、乡村旅游、劳务回引”三大产业实现复合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接二连三”,到那时,“门对青山摇钱树、屋向绿水聚宝盆”的田园风光小镇就会在云合端倪初露。(张金河 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