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形与察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5:20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对形势的判断。毕竟,形势决定着政策,政策影响着成败。
判断形势,方法有种种。重要的在于,要观“形”,更要察“势”。这是因为,“形”,总是如“枝缀霜葩白”、“色间小桃红”的李花那样,有形有像又有体;而“势”,往往如“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的风那样,听未声,见未形,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但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它。认为“相形不如论心”,认为聪者应该听于无声,明者应该见于未形。一句话,要观形,更要察势。
观形,先于察势。这实质上是把物质放在第一位。形者,形象、形体也。它是活生生的存在物。而势只能存在于形之中。无形就无势。势发必依形。
观形察势,都离不开观。观,就是看。看什么?看已经发生、既成事实之形。这种形,无论高岸为谷,还是深谷为陵,都不可改变,也不能改变。看,就是要以平常心、平和态使形尽收眼底,从而使致知在格物,以实事之形认理、明理、知理。
观形察势,更要察。察,就是细看、详审,就是明悉、详知。毕竟,势可如雷动风举,虽后发而先至,以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因此,对势,必须要用比对形更大的功夫、更多的精力、更细的作风,去关注它、研究它、驾驭它。孟子曾讲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为什么?势,就是走势、趋势。而走势、趋势总是含有一定的规律在其中。察势,就是要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
观形察势非易事。不易就不易在,观要客观全面,察要细致入微。特别是对势之察更不易。因为势往往隐藏在无声中、未形里。就如同秋天的鸟兽为迎接“清寒入山骨,草林尽坚瘦”的寒冬那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长出了许许多多被人称为“秋毫”的小而难见的细毛,如不用纤维皆审之眼光,是难以看得清、望得见的。这就需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既不忘老传统,又注重新知识,从而用新本领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引领航向,使好形不断,优势紧连。
观形察势,看似方法问题,实为世界观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而且要瞻前顾后,持续发展。持续,是个渐进的过程。渐进,就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这就需要耐住性子,比试耐力。可以相信,只要向着一个目标不停步、不偏向,即便是绳锯,也可使木断;即便是水滴,也可使石穿。毕竟,天下之事,从来就是以积而固:毫末可成合抱之木,累土可成九层之台。可以说,只要持续发展,永远前进,就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形察势,说到底是个实践问题。韩非子说过:“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如果“不参”、“不闻”,观形察势是很难做到温温求和畅、察察求细明的。当然,如果没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没有相应的基本素质与基本知识,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与考评机制也是不行的。这就需要综合考虑,统筹谋划,从而使这件工作“事同观海,义等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