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合并浪潮再起 家长担心削弱名校教育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7:53

  中小学合并浪潮再起 家长担心削弱名校教育资源

                                                             李国 肖阳 2010-11-11 

  近年来,中小学承接了高校合并的接力棒,合并浪潮此起彼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重庆市有近500所中小学进行了撤并。有的学校合校之后,学生大幅集中,班级人数剧增,超过正常班级编制的比比皆是——

  一声令 500所中小学撤并 几多忧 50余万学生受益?

  今年,重庆渝中区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涉及了全区15所中小学、1000多名教师、9000多名学生。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重庆市有近500所中小学进行了撤并,至少涉及到50余万学生。

  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此举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令弱校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也有一些市民认为,仓促的校校合并只重视教育资源的简单聚集,忽视了新的学校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最终结果是削弱了名校教育资源。

  管理质量有隐忧

  11月8日,原就读于人民路中学、如今就读重庆42中初三(八)班的赵倩对记者说:“老师变了,同学变了,连熟悉了2年的校园也变了。感觉师资力量比从前更强了,学习有了提高,也不再担心临时更换老师,影响我的学业。”

  今年8月,当许多家长和学生得知重庆42中作为校点布局调整的学校之一,有班级要进行拆分和组合时,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担心。在开学时,还有不少学生因为要离开原班级而掉眼泪。但是秋季开学后经过两个月的磨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

  上学期还是渝中区中一路小学校长的李弟莲现在成为邹容小学的校长。11月5日,李弟莲带着记者参观新学校宽阔的塑胶运动场、图书室、科学实验室、全液晶电脑的计算机室……她说:“以前的学校很拥挤,除一间计算机房,没有其他任何功能室。全校学生不能同时站到操场上来,做操只能分成两轮进行。学校的变迁正是随着渝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小学校点调整而变化。”李弟莲说,作为邹容小学前身的邹容路小学和中一路小学都是建于解放前的老牌知名学校,因旧城改造、危房拆迁、生源减少等原因最终走在了一起,合并成一所学校。

  渝中区校点布局的调整,让老学校消失了,诞生了一所场地充足、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学校。李弟莲说,学校师生现在有信心去恢复曾经的辉煌。

  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一些师生对并校后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质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教师说,中小学管理特点有所不同,由于合校后现任校领导绝大多数都是改革前中学的学校领导,不熟知小学的管理特点,在人才调配、管理、使用、考核评价上,偏重于中学部,致使小学部普遍抱怨他们的意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小学内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新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有市民提出质疑,认为学校合并后管理上面大点多,管理措施推行难到位,教学业务指导和管理与改革前相比,管理质量相对下降,难以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点调整并非瞎折腾”

  “校点调整并非瞎折腾,这是解决市区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重庆渝中区教委基教科科长杨斌说,渝中区作为老城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老城区居住功能减弱后出现校点过多,而一些新兴居住片区校点不足。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全区中小学校校点布局也存在问题;此外,像新华小学、民生路小学、大同路小学等则是高层建筑的裙房,用地无法扩大。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也让当地政府头疼。据调查,大量学生选择读人民小学、巴蜀小学、人和街小学等名校,导致学生人均用地面积指标下降。而有的学校生源不足、办学规模较小,造成资源浪费。杨斌透露,按新规划,该区将在化龙桥、黄沙溪、石油路、人民公园等地分别新建一所小学,并对大坪小学进行扩建,对解放小学进行改建。

  按渝中区教委规划,到2015年,中小学总数由59所调整到44所,总共减少15所学校。

  近几年,重庆通过“撤、迁、并、建、扩、改”等有效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仅2000年以来,渝北区就撤销村小75所,迁建小学1所,合并初中3所、小学1所,扩建初中16所、小学156所。

  重庆铜梁县华兴镇中学和华兴小学两校紧邻,初中校舍场地有余而师资不足,小学校舍场地不足而师资相对宽松。针对这一实际,该县决定实施中小学合并方案,组建了九年一贯制的“华兴实验学校”,促进了两校人力、物力、经费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华兴小学100万元的建设投入,有效地降低学校的管理、运作成本。

  位于重庆主城的九龙坡区近两年先后整合了36所中小学,村小由普九时的134所减少到12所,有效地缩小了农村学校薄弱面,校网结构渐趋合理。

  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通过合并重组,使教育资源达到最优化,让学生享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记者在连日来采访中从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学校领导方面听到最多的话。与此同时,也有师生、家长对合并中小学存在不少质疑。

  一些中小学教师抱怨道,有些并校过于仓促,一个命令,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合并了,缺乏民主作风。没有沟通,学校干部和教师缺乏思想准备,各方合理利益难以保证,还有可能出现合并学校部分资产流失的现象。

  有部分家长尖锐地指出,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区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和行政部门把并校单纯理解为打造名校,把名校做强、做大。这种做法的结果之一是把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学校,扩大了学校间条件的差异。虽然不能完全否认上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但是提升薄弱学校的品质,给普通百姓“雪中送炭”,应当成为规划的重点。

  记者采访中发现,并校后很多学校过于“肥胖”,频现大班额。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合并前,各村大多设有小学,中学也很普遍,学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就可以上学。合并后,学生大都要在学校寄宿,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加之合校之后,学生大幅集中,班级人数剧增。合校前,农村小学超过四十五人的班级十分少见。合校后,超过正常班级编制的比比皆是,更有人数达八九十甚至上百的超级班级!这样的情况下,遑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了!(李国 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