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为何没有西葡两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16:51
     20世纪初,举世闻名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已经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之疼痛,举国之悲哀!我们不禁要问,在“八国联军”中为何没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                                       萨马兰奇借用体育文化精神世界把西中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期,我们为“欧洲华文作家”明年20年年会征文,撰写“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论文,专程前往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图书档案馆查找资料,对那段历史的知性和了解更加明朗化。早期或是网络上关于“八国联军”没有西班牙,说是因为在1898年美西战争中,西班牙惨败给美国,失去了最后的殖民地(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的解析似乎约有一些出入,尤其是忽略了宗教起到的关键作用。请看以下几点对那段历史的证实:    回溯历史,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还算友善,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究其原因,由于自古到今,两国间在政治和贸易上鲜有往来。虽然如此,有两件事还是值得一提的是:

 

一、           远在十六世纪末,西班牙征服远东的菲律宾群岛后,大好喜功的国王菲利伯二世Felipe II又异想天开,曾拟就远征中国的具体计划,计划中之后勤大本营是菲律宾,部队则征用巴斯各Vasco人和雇用日本人。但受到当时马尼拉主教翁塞印Unsain的激烈反对,后又因“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丧失海上霸权,其幻想也随之破灭。

 

二、      1900年,由义和团起义所发生的“庚子事件”,引起八国联军攻陷晚清王朝国都北京,逼得慈禧西走,清政府与八强签订不平等《辛丑条约》。

         按、当时联军的八强为普鲁士(德国前身)、日、沙俄、美、英、法、意、匈奥帝国,不知怎的,西班牙为何没出军参加联军?但由于在华教会产业受到义和团破坏,故在《辛丑条约》中亦获赔款,是西方国家中最少者,况且,最后两年免交。

 

    西班牙和中国自明代以来的真正关系,全奠定在传教士的来华布道,传播基督福音。天主教自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后,中西文化交流较之以往更为频繁密切,但人们往往注重的只是“西学东渐”。其实,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既存在着“西学东渐”,也有过“中学西渡”的实例。

 

    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福音,但他们深知在中国如此具有悠久文明且儒教思想根深蒂固的古老国度里传教,必须熟知该国的风俗习惯,最重要的是其民族精神和中心思想。由于孔子在中国被认为是“至圣先师”,儒家学说也渗透民心,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儒家思想,由于其典章制度均出自于中国古文献,所以研究和翻译中国古代文献,是不可缺少的入门途径,继之,藉中国古代经书来协调天主教教义和基督精神,才能使中国民众广泛接受,以达传教目的。于是传教士们纷纷将儒家典籍等中国古文献,予以研究,并译成母语介绍到西方,就这样,诸多中国的古典文学便西渡到欧陆。起先,与中国古代思想有接触的是教会人士,但,由于欧洲的文化发展,大多基于基督文化,社会对教会人士的作为是马首是瞻,因此西方社会对西渡欧陆的东方哲理和文明,也普遍有所认识。

    首先来到中国传教的天主教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s Ricci(1552-1610),曾将中国的“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本国。而第一个把《诗经》译成西方语言的,却是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可惜他的译文未流传下来。

    十八世纪中叶,对《诗经》进行翻译、研究的,有法国传教士赫苍壁Julien-Placide Hervieu(1671-1745)、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和宋君荣Antoino Gaubil(1698-1759)等人。赫苍壁曾编过一部《诗经选译》;白晋也著有《诗经研究》;宋君荣则译注了《诗经》。十八世纪下半叶,巴黎出版了一种多卷本的汉学著作《北京耶稣会士杂记》。在这部书的第四卷和第八卷里分别收进了《诗经》中的《常棣》、《文王》、《将仲子》和《谷风》等篇的法译。  

    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主持翻译和编写的《中国贤哲孔子》一书在西方的反响很大。该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孔子传》等部分,向西方全面介绍了这位“贤哲”的思想。让欧洲人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为何如此尊孔,以至在传道过程中起了解惑作用。

    除上述传教士外,对儒家经典进行翻译的,还有比利时人卫方济(1651-1729),他曾将《中庸》译为《不变之中道》;《易经》则由法国人雷孝思Jean-Baptiste Regis(1663-1738)译为《中国最古之书易经》;德国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1839 - 1899)则把《论语》、《孟子》等书译成德文。意大利人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5-1696)也用拉丁文把《大学》译成《中国的智慧》。

    

     由上述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入欧洲,进入西班牙之后,他们从文化宗教上更多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应该更确切地说,是中国深邃的智慧先改良了西方,才使得他们在原有的人性上觉醒。再加之西方教会宗旨是以慈善为目的,以拯救人性罪恶的灵魂为根本,即使对方恶性难改,也不会放弃对他们的医治(作者曾接受基督传教,他们可谓不到黄河不死心)。传教的宗旨是救人灵魂,而不是以武力扩张版图,假如参与联军,违背了传教的宗旨。 

     有鉴于此,国与国之间,只有文化才是互通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葡萄牙向来与西班牙情同手足,似孪生姐妹,由于宗教起到不可估计的作用,所以葡萄牙也没有参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