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有千元版人民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0:29:44
  旧话新提人民币
    ■文/图 云梦客

    有日本媒体称,中国内部正在研究发行印有孔子肖像的500元钞票,并称即将发行印有圣人头像的大额钞票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针对境内外媒体流传将要发行新版500元人民币的消息,央行货币金银局有关人士表示,央行“从未发行过新版500元人民币,也没有发行新版500元面额人民币的计划。”(来源:201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看了这条消息,引起了笔者兴趣。我感兴趣的并不是央行的辟谣表态。因为发不发行新版大钞,或什么时候发行新版大钞?不是咱小百姓所能过问之事,那属于国家高度金融机密。当然,若身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则有权过问。此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发行500元面额人民币之建议,而央行官员则表示短期内无此可能。
    当然,笔者感兴趣的也非个人原因。“老总”们绝不会因为央行发行500元版或1000元版大钞,就给你涨几个点的薪水啊。
    笔者感兴趣的主要是三点:一是对有关金融学者所持“没必要”之理由,感觉他们是在为“央行说法”做专家级正面论证了。
    二是那家报纸中出现的三位民意代表(某建筑公司女职员、某退休干部、某便利店小老板),也像是正面呼应“央行说法”。且异口同声:发行500元大钞“没必要”、“不方便”云云。
    三是无独有偶,笔者早在8年前,就曾在某报发了千字短文,标题就是《为何没有千元版人民币?》(2002年8月24日)。
    先说第一点。北京某大学金融系教授认为,只有“面临大规模通货膨胀的时候才需要面值大的货币”;“电子货币已经很普及了,面值大的货币交易起来反而不方便”;发行大面值货币“会让人们心中产生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而该大学另一位教授则语出更为惊人:“如果此时推出大面额货币,会造成恐慌情绪,有可能促生全社会爆发性的购买行为”。
    对两教授观点,笔者却不以为然。在8年前那则旧文中,曾说“笔者虽不懂货币学理论,却明显感到那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因为香港发行了1000元券,并未见引起通货膨胀呀?”今天想补充的是,我们仅是讨论500元版的问题,便得出如此“惊人”结论。如果像香港那样发行1000元版大钞,这一结论不就得放大到“惊天”高度吗?笔者蜗居在离香港不远的边边上,可从未听说过香港当年发行1000元版大钞,而引起全港“通货膨胀”或“爆发性购买行为”了。难道说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我们内地的经济实力与金融基础,还不如香港发行1000元币时那么稳固与自信吗?
    再说第二点,那三位民意代表所说“没必要”、“不方便”的问题。笔者认为就不用多论了。一是此三人并不能代表多数人的意愿;二是他们所表达的看法也较随意了。比如说发大钞“感觉物价会跟着涨”(与前两教授观点类似)。我想问的是,多年来,央行并没发行大钞呀,为什么房价涨到天上去了?近年来,央行也没发行大钞呀,为什么某些农副产品你方涨罢我又涨?如果前述逻辑成立,那么,干脆就让央行收回100元大钞,只发50元小钞得了。道理总是相反相成嘛。你不是说发大钞会引发物价上涨吗,那么,相反,收大钞发小钞不就可以压抑物价下降么?如此,许多令人头痛的物价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至于“不方便”、“找零麻烦”的问题。不就是1张与5张的区别吗?比如,你在商家消费了98元,你用500元或100元付账,又能给对方增添多大麻烦呢?港币还有1000元一张了,那不是更加麻烦吗?
    再说了,发行500元大钞,并不意味着原有100元、50元钞就退出市场了。那种对发大钞的恐惧心理,我看不是杞人忧天,便是缺乏生活常识了。
    个人认为,通货膨胀与否,与央行发行的货币额总量有关系,而与货币面值大小并无必然联系了。
    个人还认为,在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适度发行大钞可以节约高档纸张与印制成本,还可为有需求的公民提供携带、支付的便利了。
    关于第三点,下面有个附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在此就不必赘言了。

    附图:8年前旧作(200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