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乎?“服务员”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6:03
怎么猜测一个人是否在北京或者上海生活过比较长的时间?我的经验是看她/他在饭桌上怎么招呼买单,叫“小姐”还是叫“服务员”,而且这是一种惯性思维,酒足饭饱之际,脱口而出,如果不是三思而行,还是很难改口的。
除了有某些“特殊职业”的影射外,在上海不叫“服务员”,在北京不叫“小姐”的原因更在于能提高服务的准确性。有个上海女孩到北京和一帮大学同学聚餐,席间需要招呼帮忙,连叫了几声“小姐”,自然没人搭理,旁边的朋友帮腔叫了声“服务员”才看到一位姑娘殷勤地跑过来,难道北京的服务员就真的听不得“小姐”二字?
其实,叫“小姐”并不一定会引来众怒,只是在人声嘈杂的餐厅,服务员们听到“小姐”二字并不会引起条件反射——她们不觉得顾客是在叫自己,所以你等到的服务就总是慢半拍,就好像以前上英语听力课,你的名字突然变成了C2或者E1,而且老师还是用英文念的,你的反应自然就会打折扣。
 
有意思的是,即便你把这个称呼的游戏规则告诉了上海朋友,他们在北京某些比较有档次的餐厅或者包房里,也不喜欢叫“服务员”,反而更喜欢“发明”出一些更亲切的称呼,比如“小妹”、“姑娘”。就好像北京人到上海吃饭叫“小姐”,觉得有点叫不出口,若是叫了就好像欠了一笔人情,而上海人若是叫“服务员”,则多少也有点不情不愿。
可能北方人很难体会到上海人的这种敏感,因为“服务员”这三个字,在上海人听来,比较土,反而有点不客气,对人不怎么尊重,有点颐指气使的意思,不太符合上海人喜欢八面玲珑的个性。简单说来就是“挑得太明”了,举个可能不算太恰当的例子:老板和员工,剥削和被剥削者,哪种称呼听着顺耳些?
更何况,在上海一口一个“服务员”,尤其是在普通的饭馆里,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把她唤作“服务员”,她却不怎么认为自己应该给你提供服务,缺碗少碟的事情多了去了,而且服务员的表情也多半是张面无表情的“扑克脸”(当然上海餐桌上的服务,比起广州来差距也很明显。)
餐桌上的“水土不服”,不仅仅体现在称呼上,在某种事物的描述上也有区别。比如你点了几瓶啤酒,在北京你就会听到“凉的,还是常温的?”对于第一次听到这样问话的上海人来说,很难区别“凉”和“常温”到底是不同在哪里,其实这句话“翻译”成上海人比较熟悉的话,就是“冰的,还是不冰的?”
在北京人的餐桌上,“凉”代表“冰冻过”,上海人经常说的冰可乐在北京就会变成了“凉可乐”。如果你在北京和服务员说“要一杯冰水”,他们可能会不太清楚你到底要什么,因为北京人理解的“冰”更像一种固体概念,冰水就是一杯加了冰块的水,如果他们没有冰块,哪怕有些水是冰冻过的,他们也会和你说“没有冰水”。
其实,你要的只是一杯保持冰冻温度的水,无所谓冰块,那么在北京人的语境里就应该是“凉水”,而在上海人的理解中,“凉”和“冰”有天差地别。很多上海人在北京餐桌上的“受挫感”往往就来自于点饮料时搞不清楚“冰”与“凉”,所以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杯温度低些的水,不妨就直说“凉白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