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三峡大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1:58
重庆嘉陵江干得几乎成了一条小河汊子。
三峡工程在一片争论声中开建,中国那些御用专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发挥防洪的效能,且三峡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带降温;冬天则因这个大空调而不再寒冷,三峡区域将呈现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三峡大坝不会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畅通无阻……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终于蓄水成库了,由02年的135米而到05年的155米,媒体和专家照例按宣传口径发布普天同庆一片欢腾的报道。质疑和清醒的声音的发出和传播都是那么地困难,几乎湮没在一片喝彩的主流声音中了。网上倒是不乏反对的声音,但多为不谙内情的人的发言。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往往热议不到点子上。
那些主流派专家们,照例出来进行粉饰工程。你说不好他就说好,你挑问题他就来给你个七虚三实且不无误导的“解答”,反正一般网民们,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地对这方面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就算你质疑,也往往抓不住他的痛处。
但是自然地理和大小气候的改变,却不因谁对谁错而稍有停滞。因此,我一直试图写些什么。
近年长江科考的发现,对长江的成因有了直观的证据。在科考队发现,宜宾以上的向家坝坝址,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另一构造与地形捩点,那里地面以下2500米有断层存在,地表现有水温达到摄氏七十多度的温泉。而三峡的长江古河床已抬升到海拔巫山等地1350米的高度(河面高度不足100米);在江汉平原,同期沉积则埋藏于地面以下1000米左右,而且这一区域至今还在强烈下降。强烈上升区与强烈下降区之间的转折部位恰在三峡出口的南津关附近,那里有个明显可见的九蜿溪断裂,从总体上看对南津关以上40公里的三峡大坝坝基很不利。
参与过多次长江科考、有“世界河王”美誉的杨联康(国家国土资源部研究员)近年多次对外界指出:
“不能只用地质学家的平面视角,因为它几乎与三峡峡谷毫无关系,只可以适用古比雪夫、阿斯旺等众多平原水库,而按照地貌学家的观点,三峡的问题恰恰出在250万年来峡谷迅速抬升,邻区明显沉降上,即这是一个时间、空间的四度空间问题。”
“不宜照抄所谓‘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由水库造成的触发地震,一般不超过这一地区天然地震震级’结论。因为中国大河存在世界最严峻的新构造运动形势。”
根据他的调查:古长江已证实抬升为1250米,而在清江与长江三峡的分水岭上,古长江河床抬升到了1800米以上。(记者注:在远古长江故道的清江沐抚大峡谷两旁山顶上,本人也发现了1600米山顶上存在古长江河床)。而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使用的抬升高度仅300米,对于论证地壳活动性属严重失误。此结果明显影响对诱发地震强度的认定,有过于倾向问题不大的不科学态度,必须重视研究搞清楚!
2003年6月份三峡蓄水成库,三个月后的9月15日20时30分,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鄂西利川市建南镇黄金村,一口废弃多年的古盐井突然发生强烈天然气井喷。这个井口直径6.25厘米,底部有4个气体喷口同时穿越地层向上喷发,日泄漏量约4万立方米,喷发的气体高达20米,震耳欲聋的气流声在几百米外都能听见。(在长江南岸方斗山背后。与长江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
2003年12月19日20时31分,三峡水库诱发了蓄水成库以来最大的地震——大坝以西直线距离80公里巴东小溪河西岸马鬃山村,发生了烈度为2. 5级左右的地震。三天后,距大坝以西直线距离300多公里长江北岸开县天然气发生井喷,导致244人死。(与长江直线距离也不过数十公里。)
2006年3月26日,开县再次发生井喷,火焰高达百米,数日方反压制服。(与长江直线距离同为几十公里。)
重庆人热得钻地了!抗战时和深挖洞时的防空洞派上了用场,自然的凉风是每个人所企盼的。
上述的这些事例,一直被当作单个偶发的事例,没有将它联系三峡蓄水、对自然生态的多重改变来看。据我多年调查研判:这些偶发事件,都与三峡蓄水后地表水压陡然增强有关。三峡蓄水之初的蓄水高程是海拔135米,库容123亿方,而到今年工程全部竣工时,蓄水高程将达到海拔175米,库容为393亿立方,是此前库容的三倍多,相应来说,对地表地层的压力也增大了几倍,岩溶地形的断裂、岩隙、溶洞为库水高强的下压力渗流,三峡可能面临更为诱发地震、压迫川东天然气田导致井喷的严峻形势。二次蓄水发生的几千次中小地震是一种信号,这是地层在积蓄能量,一但蓄水75米的高压强到来,可能的变数风险就会增高。
科学研究已清楚表明,修建大型水库一定会诱发一定程度的地震。二次蓄水几个月后,据湖北省地震台网测定,10月27日18时52分04秒,在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发生4.7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地区震感强烈,个别土坯房倒塌,小部分房屋开裂。震中周边地区襄樊、锺祥、荆门、荆州、宜昌、天门、武汉、黄陂等地有感。其后当地又续发至少50次微震。10月28日13时,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再次发生4.2级余震,震中区震感强烈。这次地震是二十多年来发生在湖北境内最大的一次地震。地距三峡大坝不过几百公里,有地质学家认为和三峡水库的建成有关。
一个地质学者告诉我:“蓄水三个月半年到三两年,就发生这么多事故,和我们论证三峡工程时,对地下情况调查不明有关,三峡工程上得太仓促了啊。井喷在蓄水前期就一再发生,显而易见是库水压迫岩溶地形裂隙孔洞,形成地下水渗压压迫地下气田所致。而蓄水三年间发生这些变故的时间,对于地质时间来说,就相当于人之一秒。换言之,就是说在地质的时间里,蓄水才一秒钟地下就发生反应了。”
那么,就到该反思三峡工程上马不科学不民主的时候了。反对意见那么高,不明情况那么多,14个专项论证报告,有五个报告专家组不签字,都挡不住政治工程的强硬上马。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在地质情况如此不明,超过1/3工程论证报告专家组不签字的情况下,还能强行上马。论证时,反对者请出去,赞成者请进来,排除异已意见,一切皆往有利论证,最后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象水坝实力很强的美国,其论证方式却相反,人家是要把反面的可能一一证倒了,才可能心里有底工程上马。
换种思维看问题:当年全国人大票决三峡工程时,2000多个代表们,有几个人对地质、水工、大坝方面有专业知识?既没有,负责任的态度就应该是投弃权票,因为你不能对你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表态和行使表决权,如果你这么做了,你这是对国家的渎职,你这是对人民的犯罪!但三峡票决只有100多票反对, 600多票弃权,高达1000多票赞成。当然再以进程的眼光看,这已经是多年被讥为人大表全票通过敲橡皮图章的一种进步了。民主制度方面的缺陷带来的制度恶果,最后在桩桩件件事情上得到了体现,三峡即是其一。最终国家被利益集团绑架了。
按说三峡水库建成了,水面增加了,气候应该更加湿润才是。却不想蓄水156米,迎来的却是川东建国以来五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高温酷暑天气连创四川最高记录,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气温更是破记录的达到45度(这还是官方公布的温度。很多重庆人认为远远要高于这个温度。)。重庆遭受百年未遇大旱,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7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损失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亩,粮食减产超过3成,有820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大旱一直持续着,重庆长江段成了一条细流,上游金沙江的梯级水库却还在“按计划”蓄水。三峡下游的洞庭湖,自打三峡蓄水起,就开始露出干涸面目,以往烟波浩淼的东洞庭,如今干得几乎徒步可以涉过。鄱阳湖也迎来了干旱。二湖流域可是自古“江南”的核心区啊!
不管作用多大,三峡成库事实上改变了整个长江流域生态。
不是说冬暖夏凉么?会增加降雨么?怎么修了三峡工程气温反而升高得更厉害?政府和那些专家们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对此作出解释?这些专家们在左推右搪中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如果说三峡对气候没有影响,那是瞎说。因为前一段就是这些权威部门言之凿凿地说三峡将对气候产生影响(冬暖夏凉空调说),现在突然说没有了,那不是证明此前的说法是狗戴嚼子——胡勒么?如果有影响,为什么不像所说的降温作用,而是持续高温干旱?
最后御用专家们总算找到借口了,那就是“全球大气候转暖”,简言之就是四川大旱和三峡工程无关,是整个地球变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认为,四川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今夏副热带高压“西深积点”普遍高于往年,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偏移,且持续时间也很长。他认为目前流行的“木桶效应”说并无充分科学依据。
张强说,三峡流域长度虽长,但宽度并不大,对沿途流域气候的影响很小,对四川盆地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而且据科学模拟三峡试验表明,三峡大坝的修筑不但不会导致周边地区乾旱,反而会提高降水约百分之十左右。
不信?那你有本事证明给我看?
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抛出的“木桶理论”,认为四川盆地形似一个木桶,最短的一块板就是长江三峡这个海拔多几十米到100多米的峡江缺口:四川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仅有一条长江与外界连通,而三峡是四川盆地的唯一缺口,是它与外界水汽交换的重要通道。现在在这个缺口上突然被人为加了一道200米高的 “悬崖”,就不可避免地要阻碍长江的水汽流通。生活在长江川江边的人都有体会:以前从宜昌到重庆段的长江上,江风非常大,并且是从下游向上游吹,蓄水后明显感觉上风没有以前大了。这无疑证明了三峡大坝的阻风效应。
他没有注意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江风凉爽,是低进的,冷空气比重大,所以总是处于地面或河面的最底层流动,它带来川东和四川盆地降雨的另一个必要前提:不是有了积雨云和输送了水汽进去就会形成降雨,降雨的原理是冷暖气流错锋形成的,没有地面的凉风,中高层的积雨云是形不成滴降到地面的,往往它就飘走了,飘到周边地区去了。比如湖北江汉平原和秦岭大巴山地,降雨量就比蓄水前的往年多了将近10%。这个预计增量却是原来专家们预计在三峡重庆区间的增量。所以无论你山头上是否寒风呼啸,山谷峡江里面却热浪滚滚,大气候对小气候不起作用。
这个原理和中国北方近几十年干旱类似,北方的植被河流被破坏了,地表温度相对就上升了许多,积雨云飘到上空,却眼巴巴地瞧着它飘走,形不成降雨,却形成了干旱的恶性循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是森林植被和原始地貌维护得好的地方,降雨量总是那样丰富。中国古人将这叫作“接地气”,云层接不到地气就形不成降雨。按现代科学解释就是必须给出降雨前提——错锋,地面温度过高,往往形成向上的干暖气流顶托,暖湿气流形成的积雨云下不去,冷暖气流错锋形成冷凝降雨无法达成。
重庆大旱,不得不用高射炮、火箭炮增雨解渴,却无济于事,
这里我试解构一下川东去夏今春的高温干旱原因。
修三峡大坝前,长江之水一泻千里。从青藏高原上汇积的雪水奔腾不息,给四川盆地带来清凉水源的同时,也将四川盆地内的热量带走。同时反向支持了凉风水汽自三峡进入川东和四川盆地。这种冷暖流交错造成了这一线的丰富降雨,三峡区间和川东重庆,历来是降雨丰富的地方,一般年降雨在1500毫米左右。
蓄水以后,上千公里江流变得非常缓慢,库区内的700公里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完全丧失带走热量和散发的能力。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温度不会上升太大。快速流动的水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冷却,还可将周围的热量带走和释散,对周围环境起到天然调节。但一潭死水就不同,因为它不流动,所以在阳光照射下会很快升温。热量不被水流带走,便持续积累在水库内部。它不但不降温反而成了个“聚热器”,夜晚在陆地气温下降后,水库仍会向周围环境释放白天饱含吸取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大,这也是农民在夜晚向稻田里面放水,以防止稻田被冻的原因)。这就有如在四川盆地口安装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板,持续不断对周围地区加热,导致水库周围地区气温升高。而高温又促使水库内水蒸汽继续蒸发,就在四川盆地入口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温水蒸气带,形成历久不散的“桑拿天”。
同时三峡大坝将最重要的与流流相反方向流动的冷湿凉风阻挡了。有专家说三峡大坝阻挡不了大气候,但三峡大坝却能阻挡最重要的在峡江底部流动的湿冷凉风,再加上闷在峡江盆地里的湿热就如同火炉般,将任何籍此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加热或削减、顶托掉。透过三峡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都将被这个湿热气压带消弱。四川盆地没有被大坝堵死,也将被这个火炉毁掉:没有风进入相对封闭的峡江,空气不流通散热不畅,外来的冷湿气流又被阻隔,热量无法排出,反而在盆地及出口处不断聚集,雨又降不下来,高温干旱就势不可免,四川真的就成一个火炉了。
而专家又“及时”地站出来说话:不要对三峡工程蓄洪能力期望过高,三峡的库容其实有限。全盘推翻了论证上马时“三峡工和建成之日,即是长江告别洪患之时”的说法。然后发现三峡大坝碍航,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事实上被人为破坏了。于是秘而不宣的补救措施出来了,准备在宜昌到三峡大坝区间再修一条几十亿元的专用公路(事实上为修建三峡工程,早已建成这样一条专用公路。不知为什么,最近不许民用车过了。三峡的翻坝运输一时受阻。)。再而后船闸通行能力只能达到设计的一半,再次证明了“为通过而一切皆往有利方向论证”的不科学反民主将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三峡移民迁移满意度的转变及其根源
刘成斌/风笑天
原载《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内容摘要」三峡移民在搬迁到新迁入地后,对迁移的总体评价态度有一个从较高的满意度向较低的满意度过渡的转变。本文采用"同期群"研究方法,通过对三峡移民评价态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说明了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适应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角色标签阶段、角色学习阶段、角色同化与比较阶段。而角色同化和比较阶段中,三峡移民的横向比较引起的相对剥夺感是三峡移民满意度变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三峡移民;角色转换;社会适应
「作者简介」刘成斌,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问题的提出
三峡移民工作直接关系三峡工程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淹没实物标调查和《条例》,全库区规划建房迁移人口110.56万人;一期已经迁移11.56万人,二期已经迁移53.21万人,三期(2004~2006年)计划迁移34.98万人,四期(2007~2009年)计划迁移 21.13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移民人口,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仅对移民本身的生活会带来无法预测的改变,更要对移民安置地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三峡移民是非自愿性工程移民,由国家直接拨款,国家移民局和民政等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的移民,具有很强的政府行为;国家由此对三峡移民的方针和目标是"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峡移民迁移后的满意度是三峡移民稳得住的关键。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三峡移民的总体满意情况有一个由高变低的转化过程,先前总体满意度较高,而随着迁移时间的推移,总体满意度在逐步低落。这一点可能直接影响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稳定工作。由此,三峡移民满意情况的影响因素就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比如,移民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三峡移民的满意度之间是什么关系?移民自身随着迁移时间的变迁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何变化?如何根据三峡移民关注的核心问题而调整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来关注移民社会适应过程,对于实现三峡工程移民尤其是外迁移民的安置,更对剩下的三期和四期三峡移民工作实践运行影响深远。
4结论与讨论
4.1三峡移民角色转换过程是由纵向的角色转变到横向的角色比较与同化逐步转变的过程。
三峡移民角色转变过程提示我们,三峡移民作为非志愿移民,在搬迁的初期主要考虑的是与原库区居住地的纵向比较,在这种纵向比较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影响三峡移民满意度的首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移民搬迁到安置地两三年以后,三峡移民的房屋、道路、土地划分等问题基本落实下来了,三峡移民会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上来,此时如何掌握、能否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是移民关注的中心问题;随后,移民用两三年的时间基本掌握了新的生产方式所需的各项技术能力后,影响其满意度的最关键的是他们能不能像当地原居民一样生产和收入,成为与原居民同等发展的"村民"或"居民"(而不再是移民身份)。换句话说,搬迁5~6年之后,三峡移民的主要关注点是他们作为移民是否与原当地居民具有同样的劳动者资格,当然,这一资格的衡量标准不是移民标签下的身份是不是存在,而是劳动结果即经济收入水平与当地居民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
4.2三峡移民自我认同感偏低,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对家庭发展经济的信心一直不足。
三峡移民主观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欠缺、对家庭发展经济的信心一直不足。三峡移民原有自我意识是统一的、连续的。作为一个单独的、独立的社会个体和公民存在,由于移民搬迁,原来那种统一、稳定的"我"逐渐被打破,自我"一分为二":是"农民"和"移民"的复合体,一个方面是自力更生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是由国家扶持、集体帮助的受援助对象。这里就产生了主动性与依赖性、主观与客观、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二重性问题。而在这二重性当中,哪一方面的意识发展占据优势,决定了移民以后的发展方向。按照三峡移民的安置规划,三峡移民为开发性安置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移民,其主要特点是遵循恢复原则、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参与原则,由此使三峡移民具有稳定性、开发性、可持续性发展。尽管该模式中劳动力配置的决策主体仍然是政府,但移民可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得到安置,移民可以体现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能与社会现实和个人自愿相结合,从而使移民的角色行为接近和符合其特定社会地位的期待与要求。
移民自身的安全感和自身保护的权利感有不同程度的消失,对未来抱有较大的困惑与不自信,为了保持一定的利益和移民亚群体结构而对搬迁以及移民安置产生抵触情绪,这必然影响到移民个体角色顺利转换过程的实现,从而影响到移民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化理论,人的社会角色转换是受心理预期支配的。由于外迁移民的非自愿性,其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认同度较低,主观能动性较差。部分三峡移民的"特殊公民"意识比较浓厚,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烈,许多移民抱着观望、等待和依赖心理,认为既然是政府要他们搬迁的,安置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自然就是政府的事。有一部分移民不论生活困难、小孩生病、邻里矛盾纠纷都直接找移民办,因为"我是移民".因此移民消极心态对其社会角色转换与新角色认同影响很大,所以"特殊公民意识"必须予以引导和消除。移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基本驱动力仍然来自利益整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和调动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其社会角色转换具有重要的影响。
4.3三峡移民对安置地的社区认同、群体认同直接影响角色转换与同化。
三峡移民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特征在1997年以后被剔除在回归方程之外,说明三峡移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与当地居民相对独立成"我群体"与"他群体" 两个大的歧异群体。在行为上表现在三峡移民在迁入地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居民争取平等分配土地、争取落实移民政策上态度非常一致,而移民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特征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从移民家庭经济现状调研中可以发现,原有居民和基层干部在分配土地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征、庇护原居民。对安置地原居民来说,获得资金、政策上的优惠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在。为了吸引移民且成本最小,在成员内部必须达成共识:把差的土地分给移民,但展现出来的却是一视同仁。这在灵宝村表现得最为典型。据移民反映,在正式搬迁到此之前,政府曾派移民干部到灵宝村来考察过,看到的是村里最好的果木林与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村里并许诺,移民迁来后可分到5分梨林,5分柑桔林。然而当移民迁来后,发觉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所分到的仅是土地质量很差的沙土地,移民迁前对迁后生产、生活的高期望心理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资源的争夺和由此形成的心理对抗加强了利益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这是三峡移民"亚群体""亚文化"现象存在的矛盾根源。
综上所述,三峡移民的角色转换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多阶段的再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三峡农村移民角色转换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贫困风险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主要影响因素随时间阶段而有所不同,从迁移早期的移民政策为主到迁移3~4年时的生产劳动适应性问题为主,再到迁移较长时间(5 年)后移民收入水平的横向比较、相对剥夺程度为主。这说明三峡移民迁移后对迁移的态度有一个从"昨天——今天"比较向"他群体——我群体"比较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化直接影响三峡移民的"稳得住"状况;同时这一转化也说明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进而导致三峡移民角色同化危机、相对剥夺感问题是三峡移民安置过程必须重视的一个原则性问题,尤其是三期(2004~2006年)、四期(2007~2009年)中跨省迁移安置的移民,这一问题必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