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的诗及文化交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9:50
周 涛《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10日   24 版)
近年来,《新疆日报》每每在财富周刊版面上发一个短诗,作者阿不都,注明是哈萨克族。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是直接用汉语写作的,估计是,因为没有注明翻译者,而且翻译的译笔一般不可能做到如此文气贯通。
我于是开始注意阿不都的诗,每有发表,必读。他的诗像一个草原上的少年,迎风而长;开始读还觉得虽然清新可爱,毕竟还略显稚嫩;大约半年多时间,他的诗越写越好,已经不是少年,而是一个老练的摔跤手。
我为阿不都的这些诗感到高兴,也为“财富周刊”编者的这一独到举措而心生钦佩。满版都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报道,偏在一角,发着一首小诗。真有“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意味。
这是什么?这是破格,也是创造,诗的创造者需要别人的创造性工作才能得以生存。这样,阿不都的诗才像一个蹒跚少年那样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的诗真是很好的,在今天这样一个汉语新诗不受待见的时候,他的诗就好像在一群故作时尚、乌眼朱唇、细腿长身、巫气妖态的模特当中出场的一个清纯、健美、略有些腼腆的草原少女。它是一眼山泉,未受污染;它是山间野花,未经人工;它带着大自然特有的气息,天然、质朴,所以芬芳!
我们已久不闻此天籁之声了。仅仅是因为,这是质朴、诚挚的心声而已;仅仅是因为,它又回到了白话新诗的起点而已;还仅仅是因为,它重新说起了人能听懂的话而已。如果论读诗的范围和深度,当今诗界有的是比阿不都强的人;如果论对汉语新诗的把握能力,也有的是比他强的人;但是,诗有病,人知否?他没病,你怎么能比呢?在一群病人当中,健康人便出类拔萃!是这么个道理吧?
为了证明,引几句他的诗:
为了工厂的汽笛/不再宣布动乱和恐慌/那么,就让我来做出牺牲吧/我没有忧怨/因为我是属于祖国的士兵/时刻把祖国和人民/独揽在自己的胸膛(引自《为了》)。
还有《天山深处的灯火》,更好,为节省篇幅,只引最后一节:夕阳西下/夜幕缓缓降临山头/天山深处一座毡房亮起了灯火/灯下坐着一位老人/她/就是我的母亲/此刻/眉头深锁/紧捂着自己的胸口/好像在说/孩儿/你在外游荡了几十个春秋/我已步入耄耋之年/饱尝离恨别愁/归来吧/现在正是时候/路上可要小心/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我并不认识阿不都,我之所以为他的诗喝彩,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使我不吐不快。
首先,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他的诗表达了这个思想。正如维吾尔族著名油画家克里木宣称,“我是一个热爱和平的画家”一样,他们对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持有信念的,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当今时代,谁又能离开谁呢?不但中国的各民族互相离不开,全世界的各个民族之间也是互相离不开,所有的人的幸福都依赖所有的人,平衡之手就是全世界的每个人之手。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意识,才造成了他汉语新诗写作的成功,尽管专业作家当中已经有了艾克拜尔·米吉提、叶尔克西这样优秀的哈萨克族小说家的汉语创作,阿不都的诗仍然令人惊喜。我认为这是一种飞跃,是哈萨克人天赋乐感诗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飞跃,也是传统的阿肯弹唱向现代诗人的飞跃。阿不都是一位业余诗人,他不仅保留了诗歌创作的原生态,还保留了哈萨克阿肯式的自由行吟、节奏乐感和山野草原浓郁的真气。这正是文化交融的意义,“文化交融”这样一个当今全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一个小小的个体上得到了验证。因而,阿不都的诗歌写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和诗的意义,明眼人都能够掂出此中的分量。
其三,阿不都的诗反证了我们新疆汉语诗人对各民族文化的深入吸收远远不够。应该肯定,汉族诗人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非常好奇,很有兴趣的,但是多年以来,语言的墙阻住了探寻的脚步。最精彩的部分恰恰在墙里!文化的交融首先在于语言的沟通,没有语言,所有的认识都难免肤浅。阿不都可以用汉语写诗,但是几十年来几乎没有过可以用维语或哈语写作的汉族作家,这不能不说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的重要缺失。以新疆的丰富文学资源而言,产生不了史诗巨著的原因正在这里。
文化的交融是一个极其艰难而且细微的过程,它要改变的是千百年积累的文化遗传,从而形成崭新的、更丰富、更优雅的新兴文化形态。这正是历史和时代给予新疆这块庞大地域的最大机遇。
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这个过程,是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实现的好,新疆是全世界文化大交融潮流中的模范,是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地理位置中心;实现不了,新疆是动乱的渊薮、猜疑和隔阂的三山两盆、边远和落后的戈壁荒漠!
对新疆来说,文化交融是最大的事,它不仅事关发展繁荣,而且直系生死存亡。特别需要强调的一个误区是,交融不是同化,更不是“迪化”,而是相互影响、互相学习,中原文化向各少数民族文化学习,是形成新兴文化的重要前提,非如此,就不是交融。大唐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各民族文化的吸纳和包容,有多大的胸襟就有多强的鼎盛,就有多么灿烂的文化形态。
重现大唐的辉煌,是中国人百年来的梦想——而造就大唐强盛的精髓,正在于文化交融。
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那么,新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就是不容置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