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迁的阶段性及其特征-中国外销员考试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2:57
一、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阶段性划分和阶段特征
从现有文献看,人们大多采用政策变动期作为分界点划分阶段性。 (P80)
(一)三个阶段的国际收支流量结构特征
在第一阶段的8 年中,我国国际收支的流量主要来自于货物和其他投资账户,两个账户的年均贷方和借方流量超过了100 亿美元,说明了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主要是国际贸易和为国际贸易服务的银行国际业务,其我国际贸易构成了其他投资账户流量的主要来源。
第二阶段的国际收支流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原有的货物和其他投资账户流量仍旧较大外,服务账户(贷方、借方)、收益账户(借方)、直接投资(贷方)、储备资产(借方)、净误差与遗漏(借方)流量年平均超过了100 亿美元的规模。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变化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收支流量也大幅度增长。从贸易领域看,服务业产品的进出口也上了一个台阶,即从第一阶段的平均每年不到50 亿美元上升到近140 亿美元,但是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服务业差额已经由平均顺差转到平均逆差,且逆差额大于第一阶段的顺差额;而金融领域开放的主要成果是吸引和利用外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他投资项目下的借方和贷方也有了明显扩大,达到年均220 亿的水平。这与这一期间进出口的规模是相适应的。同时,在这个阶段由于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误差和遗漏也逐年扩大,抵消了部分顺差额,此外,储备资产水平在这一阶段也有了质的提高。
在第三阶段,随着人民币在1996 年底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可自由兑换,以及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资本流动的监控比前期更为困难,表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为,误差和遗漏项年均接近150 亿美元的逆差额,其中大部分属于不受监控、未经登记的资本流出,属于资本外逃性质。1997-2003 年这一阶段的另一变化是储备资产增量年均超过400 亿美元,其他投资账户的借方流量已经达到年均700 亿的水平。这体现了经常账户可自由兑换后,国家外汇银行在使用外汇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
(二)三个阶段国际收支差额平衡结构特征
从国际收支差额平衡结构来看,三个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数量特征。
第一阶段国际收支差额平衡结构主要体现为,经常账户少量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取得少量
顺差,部分成为外汇储备,部分由净误差和遗漏的逆差抵消掉。且在经常账户中的顺差的第一来源是服务账户,在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第一来源是直接投资。
第二阶段的主要平衡关系中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账户、直接投资账户,逆差的主要来源是
投资收益账户、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项。经常账户差额从第一阶段的逆差转为第二阶段的顺差,反映了我国出口规模扩大。我国第二阶段国际收支最主要的平衡格局为贸易顺差,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与此相对应,部分顺差由投资收益所抵消,或者说我国这几年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相当部分为投资收益再投资,外商在大陆形成了一个投资-取得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同时多余的顺差部分表现为其他投资的国外资产增加(主要为金融机构拆放和存放境外同业的金融资产),部分表现为储备资产的增加,还有部分表现为误差和遗漏项下的借方额。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www.wangxiao.cn]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waixiaoyuan.com/995/582168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