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张家口党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3:23:52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发表时间:2007-6-18 15:27:00     文章来源:张家口党建
浏览次数:2891
双击自动滚屏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关建平
张家口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统治之下,全市人民受尽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加上20余年的战争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
解放初期的张家口工业基础落后,工业设备陈旧、生产水平很低。许多厂矿的生产已陷入停顿状态。创建于1943年的规模较大闻名全国的龙烟铁矿,在长期战争的影响下,生产已停顿下来。在全市工业中占很大比重的煤矿工业,除宝兴和新生两座规模较大的矿是半机械开采以外,其余两百多座小窑均系人工开采。结果形成大矿破烂不堪,小窑遍地林立的混乱景象。在民族工业方面,据统计,大小58个工厂,能经常开工的仅达十二、三个,还多是手工业性的。工人的工资也很低,—般工人只能勉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许多工人因厂矿遭到破坏,生产停顿而失业。此外商业、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困难,多年来的恶性通货膨胀还不能及时制止,这就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概貌。面对这种局面,全市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响亮地提出了自己的口号:“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摧毁旧保甲制度,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动员起来,积极,恢复生产,进行自救;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张家口市各级党的组织领导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从1949年1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陆续接管了全市的工厂、企业。同时接收组还基本完成了对张垣面粉厂、酱油厂、军炭厂、被服厂、造酒厂、纸烟厂、榨油厂、冷冻厂、食品厂、橡胶厂、酿造厂、植物油厂、料器厂、火柴厂、肥皂厂、木材厂、电力管理局、北发电厂、南发电厂等45家工厂、企业的调查和接收工作。这些企业半数以上是官僚资本,多数因燃料、原料、电力、设备、资金不足停业或半停业,生产能力也很低。这些企业大都物资缺乏,除破烂房屋外,其他物品多属私人所有。为使这些企业尽快复工,军管会代表积极进行了接收后的复工动员工作,根据中央原职、原薪、原制度不变的政策,针对工人工资过低,生活困难等问题,均适当地作了调整和提高。如规定,原华北钢铁公司龙烟铁矿所属各单位的普通工人、技术工人贴补原工资的100%;原察哈尔省电力管理局普工、技工最高补贴占原工资的60%;原察哈尔省企业所属各单位普工、技工一律贴补原工资的70%;各单位学徒工月资—律调整为小米120斤至180斤,原各单位警卫、勤杂人员月资—律调整为小米150斤至200斤;未复工单位的看管人员,无其他任务者,—般调整为月资小米120斤至180斤。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在组织企业生产上,张家口市委和宣化市委,根据接管的83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措施。对开工的发电厂、宝兴煤矿、新生面粉厂等,支持他们继续发展生产;对停工的榨油、酒精、食品厂等,接管后便组织各厂先后复了工;对其他如龙烟铁矿、氧气厂、制烟厂、造纸厂等,因为在设备、原料等方面条件还不具备,虽未能马上复工,也在接管后从各方面进行了复工的筹划工作。
1949年3月,察哈尔省总工会、张家口市总工会筹委会联合召开张、宣国营公营职工代表会议,共有21个单位的150余人参加。察哈尔省主席张苏、市委书记孙明到会讲话,他们号召张宣全体职工组织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工人阶级的威力,搞好张、宣工业生产,完成新民主主义时期政治经济的重大任务。会后各企业军管会接收组对工人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与教育工作,调动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样,在接管的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便使工业生产得到了明显改观。但是企业中暂时保留下来的官僚机构和旧的不合理制度,尚束缚着工人的积极性,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当时企业中的情况是:(1)国民党反动派遗留下来的、腐朽的经营管理机构仍然存在,对于管理机构中的留用人员仍保持着原职原薪,还没有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其中反动党团和敌特分子也还未得到处理,有的虽已进行登记,表面上表示要悔过自新,但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着各种反动活动。(2)那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还在实行,反革命分子与历来为工人所痛恨的封建把头还未得到清洗,有的仍对工人进行克扣和盘剥。(3)对于留用的技术人员还未进行必要的思想改造,在他们中间还残存着严重的轻视工人的劳动和智慧的观念,在工作中脱离工人群众。有的对党的政策还存在怀疑,有的继续与工人闹对立,消极怠工等。(4)广大工人群众,一面积极从事发展生产,改进技术,改进设备,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新记录;另一方面,由于对旧的管理制度不堪忍受,纷纷要求进行改革,他们对那些反革命分子、封建把头愤恨已极,要求政府严加惩处,甚至有的企业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部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工人的要求,使工人得到彻底解放,扫除发展生产的障碍,就必须在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于是张家口市委和宣化市委,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于1949年4、5月间,把领导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当成一项中心任务。
民主改革运动一开始,便集中力量打击敌特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把头,发动工人同他们展开了说理斗争,根据其罪恶情节分别将他们逮逋法办或清洗出厂,使厂矿企业从组织上得到纯洁。在打击和清洗企业中残存的敌特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把头分子的基础上,党从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出发,贯彻了依靠工人阶级,团结改造旧技术人员的原则,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了工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团结问题。各厂矿企业的党组织,充分地发挥了工会和青年团的组织作用,对职工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阐明了党的政策,解除了疑虑,于是旧技术人员逐渐地提高了思想觉悟,检查了轻视工人、压迫工人的剥削阶级思想与行为,初步地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逐步地取得了工人门的信任。企业的党政领导干部,也主动地检查了接管以来,不深入群众和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事务主义的缺点,加强了生产领导。许多厂矿还举行了职工团结大会。党政领导干部与工人、旧技术人员们尽情地交换了意见,共同计议了提高生产的办法。这样,出现了团结生产、努力办好企业的新气象。
随着旧的、腐朽的官僚机构和不合理制度的废除和工人阶级内部团结的加强,在厂矿企业内建立了管理委员会,职工中有威信、有才能的被推选参加了企业的领导工作,在运动中涌现的大批积极分子被提拔到车间、班组领导岗位上来,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性质,工人群众从内心感到自己成了企业的主人。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工会提出的“评功竞赛”号召,以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工作,有的厂复工试车时,半数工人自愿连续工作24小时,甚至36小时以上。各厂工人数量、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显著增 长,许多工厂的产值、产量超过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数倍以上,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在民主改革获得初步成效以后,各企业进行了生产改革。通过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合理化建议,废除了那些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法,建立了合理的工资制度,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制定生产计划,规定了技术标准,严格了成本核算,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地实行了经济核算制。在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党又领导厂矿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除继续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外,进一步调动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使增产节约运动蓬蓬勃勃开展了起来。1950年初,张家口市委召开了首次党的代表会议,会议检查了一年来的工作,贯彻了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月服务的方针,确定了厂矿企业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并决定在厂矿企业中开展群众性新记录运动。促进了厂矿企业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产品产量在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得到提高,到1949年底,大部分企业已达到或者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生产水平。在蓬勃发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勤劳生产的积极性和应有的智慧,在广大工人群众中涌现了无数的劳动英雄,他们在各个生产部门连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产纪录、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技术发明。
为了贯彻执行市委首次党代会决议精神,把厂矿企业中正在开展的新记录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张家口市委于1950年1月底2月初举行了劳模评奖庆功大会。会议在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基础上,贯彻了市委关于开展新记录运动的决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贯彻开展新记录运动的一次组织动员与思想动员大会。因此,会后各厂矿普遍掀起了互相挑战竞赛,这项以新记录和合理化建议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企业内部一系列的民主改革、生产改革以及劳动竞赛等一系列工作,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工人群众的聪明才智得了充分的发挥。张垣酒精厂从当年的7月份开始,在开展生产竞赛掀起创新纪录热潮的基础上推行了定额管理办法,解决了夏季不宜发酵的问题,在提高产酒率、发酵度、降低锅炉耗煤方面多次突破定额。龙烟铁矿总厂的马万水率领掘进五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独头巷道23.7米的成绩,首创全国纪录。从此掘进五组正式以马万水的名字命名为“马万水小组”。同年,马万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马万水小组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工农兵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参加了建国一周年国庆观礼。
从1950年开始,国家开始了全面的经济恢复工作。根据中央指示,统一了对财政经济的领导,实行了币制改革,遏制了旧社会多年遗留下来的恶性的物价飞涨,在城镇没收官僚资本归为国有。国家陆续地投入资金用于改建、扩建了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大大增加,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这一年,龙烟铁矿总厂成立,直属中央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管理。经过10个多月的重建,该矿基本完成了旧坑道整修工程、运矿整修计划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同时,超计划完成了新井巷开拓工程,具备了大量开采的条件,职工人数较去年增加了6倍。
1952县营以上企业,由1949年的41个发展到79个,劳动生产率比1949年提高两倍以上,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962.8万元提高到6945.7万元,平均每年递增93.2%。各种主要产品产量也有较大增长。随着生产的发展,县营以上企业在业人数由1949年的9004人发展为20341人。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县营以上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由1949年的51.4万元提高到970.78万元,每人每年平均工资由1949年的58.9元提高到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