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0:10
专题摘要:2014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称,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http://news.sina.com.cn/c/z/jjjyth/
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2014年08月03日06:34  南方都市报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证实:
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南都讯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昨日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证实,国务院最近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
今年3月,北京市已成立由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牵头的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国家层面更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在将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央正试图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上,明确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将之升级为一个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而3月,“京津冀一体化”这一战略也首次被写进李克强作为国务院总理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
1981年,原国家计委牵头编写制定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涵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和唐山,涉及交通、产业规划、环保等方面。在现存可查的资料里,这是政府部门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的开端。如果从此算起,已蹉跎30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力推动。
专家:京津冀应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昨日称,京津冀在建设交通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考虑何种交通方式有利于中低收入人口的流通。他建议,京津冀地区应建立机制,强化交通网络配置。
李铁表示,从北京、天津开始向市郊延伸的公路都是高速,带来大量的车流,但是车流等于说是白领,有钱人才能买得起车。他提出疑问,北京有八百万外来人口、中低收入人口,“这个城市要有什么样的承载力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区域里边,要支持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这种综合交通的发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讲话中透露,京津冀新型城镇的发展,将以轨道交通为导向。
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向南都记者表示,京津冀的交通在协同发展的框架下要进行重新的构建。连接两座东奥申办城市北京和张家口的京张城际铁路近期可能将开工;同时,北京和天津之间有建设第二个城际铁路的设想;另外,北京周边也将建立市郊铁路,来满足人员大流量的流通。
“京津冀区域协同,应先弥补税制缺陷”
京津冀一体化不只是编制规划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昨日在一论坛上称,京津冀地区如果要协同发展,要进行税制改革创新,做到税收的公平。
“我们国家的税制设计曾有过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税源和税收的不一致”,许善达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解释称,现行的税制要求企业在注册地交税,而不是按税源地交税的原则。其后果是,一个地区的税源所形成的税收,往往被总部所在的另一地区征收了。
以西气东输举例,许善达称,天然气从西部运到上海,所得营业税税收的40%都集中在公司注册地上海,另有60%交给中央,而管道途径的十几个省市,其管道埋设、警察治安、供水供电等很多社会服务则几乎没有税收。“随着中国企业的战线越拉越长,这种现象正愈发普遍”,许善达说。
2008年,财政部、国税总局和央行曾联合发布《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各地区税收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许善达表示,有进步但还不够彻底。“最大的不足,是一大批央企的所得税不分配”。
以京津冀为例,由于众多银行都把总部放在北京,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在河北的税源也都交到了北京,造成了税收的不公平,继而导致河北一些地方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7月20日由国家税务总局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工作领导小组”或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港媒称北京党政机关国庆前迁至通州
2015年06月13日 17:12来源: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即将正式破局。
据《香港文汇报》援引权威人士称,北京市四套班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夕全部由城区迁往通州区,具体搬迁方案不日即将正式公开。
在此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将有更大动作出台,包括央企、医院、大学迁出核心区,北京、天津同城化管理等重大规划或将启动。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本周稍早曾指出,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一批专项规划将要出台,一批重要政策将要公布,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将要实施。
《香港文汇报》了解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通州副中心建设是最关键的任务之一。该报援引业界专家称,北京市政府等党政机关迁往通州,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大大纾解首都非核心区功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该报获悉,部分医院、大学以及央企总部等或将迁出北京市核心区,北京城六区拟减少15%左右的人口。北京和天津未来拟实现同城化管理,沿线建设科技园区。京津、北(京 )唐(山) 秦(皇岛) 和北(京)保(定) 石(家庄)将进行三轴布局,同时周边若干小城市建设高标准微中心。上述规划预计到2020年基本完成。
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方案上报国务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02:18  新京报

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本报讯 (记者杜丁)北京地铁有望向河北延伸,该规划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昨天,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透露了该消息。
关键词 【地铁延伸】 东部南部地铁拟延至河北
“北京地铁将延伸至河北”的消息其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被提出。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曾表示,北京的地铁线路将有望延伸至周边河北的城镇。
昨天,在“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根据规划,第一期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561公里,第二期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地铁,“目前第二期规划已经做出来了,并上报国务院”。
据了解,向河北延伸的地铁主要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北部和西部四面环山,不好建设。”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首都圈”将写入“十二五”
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研究员在论坛上表示,现在各地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中北京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首都圈”的概念将会出现,而且会占有很大的分量。
他表示,从现有的“世界城市”的发展来看,没有都市圈不可能产生“世界城市”,“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建设世界城市,实际上最需要的就是加快发展都市圈、城市群,这是北京现在从市领导到各种实际操作部门已充分认识到的一个观点。”
另外,他表示,北京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个也是北京'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京津冀区域规划重新调整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规划以5年(2006-2010)为基本规划期,展望到2015年。当时该规划纳入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十一五”规划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指出,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京津冀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京津冀三地的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国GDP的10.8%。“十一五”期间,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三地的经济合作还不尽如人意。
昨天,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十一五时做了一个规划,但一直没弄出来。”目前已对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改,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在“十二五”时期实施。
对此,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滨海新区发改委主任杨振江表示,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可能要重编,之前规划提到的京津冀“2+7”、“2+8”不再成立,将把河北全部纳进规划。
京津冀合作进程
20世纪70年代 京冀自建工业争投资争能源
中央提出在各地建立自成体系的工业经济,使得北京与河北产业同构,相互争投资、争能源、争项目情况时有发生。区域合作主要围绕区域内自然资源展开,河北主要为京津提供能源、原材料以及农产品,京津根据计划为河北省提供工业品。
1978—1992年 京津冀成立经济协作区
1981年后,在原燕南、燕北经济协作区的基础上成立了环京津经济协作区,包括北京、保定、张家口等。之后,京、津、冀、晋、内蒙古五省市(区)协商,成立了第一个区域经济联合组织———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
1993—2006年 高层领导互访合作达成共识
1993年以来,冀京、冀津分别进行了高层次互访,就全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达成共识。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规划以5年(2006-2010)为基本规划期,纳入京津冀三地“十一五”规划中。
2010年3月 地铁延河北北京首表态
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北京地铁线路有望延伸至周边河北的城镇。这是北京市首次明确表示地铁将出界。此前河北涿州、廊坊、燕郊、保定等地都曾希望地铁延至当地。
7月15日
京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市委书记刘淇率团赴河北学习考察,双方签署《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建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统筹编制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推动京冀合作步入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10月22日
河北13县建设环首都经济圈
河北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工作会议,圈定涿州市、涞水县等13个县(市)区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并下放部分审批事项,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并以菜篮子、农业观光、养老、度假等全面对接北京。
10月23日
“010”区号拟年底进入河北
“010”的北京电话区号,年底有望在河北省涿州、香河等13个临近北京的县(市、区)普及。河北省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北将把这13个县(市、区)的路网和通讯体系与北京联通,将能实现“固话无长途、移动无漫游”。
10月29日
河北围绕首都建设三个新城
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工作会议,提出要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
■ 专家观点
各地利益考量影响三地融合
专家认为,京津冀的融合发展一直不理想
昨日,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表示,京津冀都市圈一度被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但与这些年“珠三角”、“长三角”加速融合的情况不同,京津冀的融合发展一直不理想。最主要原因是政策层面没有定论,而各地也都有自己利益方面的考量。
他表示,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行政区划、财税体制等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建全、历史包袱和观念束缚等原因。
从国内外成功经验看,京津冀地方政府应冲破原有的行政体制障碍,促进多种形式的政府间合作。出台协调指导地方政府关系的法律法规,建立稳定有效的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区域互惠共享的财税体制,加强跨行政区人才交流,从行政体制上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实现。
■ 他山之石 日本首都经济圈要协作先立法
日本首都经济圈由东京都及其邻近的7个县组成,日本的规划法律体系非常完备,除国土开发规划法、城市规划法等基本法外,还专门为都市圈规划和地方规划分别制定了法律。
每个层面的区域和城市规划都有具体的法律作为编制和实施的保障,规划涉及的各方面主体都要严格执行法律,不存在执行规划时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06:14  中华工商时报
最近有消息称,叫人惦念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或在年底出台。有关人士表示,这让苦盼已久的河北省终于看到了与北京、天津相融合的曙光。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下看来,京津冀一体化过程恐非一蹴而就,却是来日方长。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一个重要区域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早在2004年2月,京津冀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廊坊共识”,被认为是铺就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之路。随后,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建立,三地合作开始从务虚转为务实,区域规划开始进行调研编制。
不过,与这些年珠三角、长三角加速融为一体的境况不同的是,不短的6年过去了,京津冀都市圈这一被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其一体化并未取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总体来看,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鼓励政策力度较低,合作层次主要表现在定期举办的会议和比较小的项目合作上,跨省、市的区域合作项目很少,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大。
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实质上是河北能否快速融入北京、融入天津并求得共同发展的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为何难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板块”呢?
从地域统辖范围看,北京、天津对广阔的河北腹地的辐射力不强,吸附力倒挺大。虽然北京、天津这两个直辖市被河北包围,特别是廊坊有三个县跟京津相接壤;虽然京津冀拥有共同的自然环境,水电路也是共同的,共同构成一个大的体系,但这两个大城市自己也各有8个郊区县,纵然近年来这些郊区县在两个大城市的带动下发展很快,但毕竟地域范围较大,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还是不小。像北京的一些传统产业的转移,一般来说会腾挪到郊区县去,一般不会转移到大老远的河北。相反,京津两地有巨大的“吸附效应”,河北环京津地区一些地方有限的资源很多流向了较为发达的京津地区。
从规划中的京津冀都市圈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划入圈里的河北8个城市无法与北京、天津相比。2009年,北京市GDP超过1万亿元、天津7500亿元。河北只有唐山、石家庄GDP超过3000亿元,其他大多数城市GDP总量多在2000亿元之下,秦皇岛、张家口、承德、衡水等市只有几百亿元。可见,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是较弱一极。在这种巨大差距面前,京津冀之间要融为一体,实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京津两地与河北的产业梯度落差很大,有学者将此称为“产业悬崖”。这使得本应在区域内部配套的产业和产品,不得不舍近求远。如汽车制造业,北京和天津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但汽车零部件有80%左右要由京津冀以外的地区供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长三角。又如手机生产,摩托罗拉中国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在天津,而河北仅有一家企业为其生产液晶显示器,摩托罗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来自于自我配套或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可见,京津冀要实现一体化,河北不能怨天尤人,而要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京津地区产业转移,需要实现经济自强。
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行政壁垒高筑、政府间合作层次低是京津冀三地难以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而河北省的定位是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制定,无疑会影响整个地区产业布局,进而形成产业聚集,有利于改善同质化。现在的问题是,在地方规划特别是实施过程中,会在多大程度上围绕核心产业进行调整,避免恶性竞争呢?在前不久河北出台《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其发展定位为:中国北方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调配中心区;京津冀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休闲旅游、绿色健康食品和二次能源基地;河北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产业聚集发展样板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两相对照不难看出,河北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整体规划基本相合,但有所突破,河北开始绕开重化工和农业两大传统产业,力图布局高新技术、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高端旅游休闲、绿色食品加工。
有专家建议,为使京津冀都市圈真正融为一体,应该成立由中央高层统筹的协调机构。窃以为,政府之力毕竟是外力,京津冀一体化最终还要靠市场之手,只有通过交通建设、电信互联、产业转移、人才流动、旅游带动等全方位的合作,才能逐步见效。
显然,这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天津建议设省市长联席会议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02:04  新京报
“十一五"间,京津冀地区迎来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联系和经济合作还不尽如人意,一体化进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昨天,在“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等三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京津冀三地区域一体化建言献策。
河北 块状经济导致滞后长三角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世芳认为,长期以来,京津冀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摆脱块状经济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分析框架,“多少年来都是块状经济,各自搞各自的”。而理论界在分析的时候,也是按照块状经济的分析框架去分析的,所以,有的人就说,北京的讲北京话,天津的讲天津话,河北的讲河北话。
“为什么说三个地方分别讲各自的语言,就是在整个分析框架里面,我们没有构建起一个按照都市圈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决策问题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按照块状经济来发展,导致了京津冀进程远远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天津 缺乏协调成最大制约因素
对此,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滨海新区发改委主任杨振江深有同感。他表示,区域发展比较曲折,目前制约区域发展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协调机制。
杨振江说,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是想建立一个京津冀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但是到现在这个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个制度建立不起来,首都圈也好、城市群也好,都是一句空话,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省市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不起来,一些重大问题都协调不了,没有协调发展,没有合理的定位、问题就比较大。“这是制约区域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北京 不加强合作将成历史罪人
对于三地的合作,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研究员表示,北京、天津、河北如果不加强合作,不从实质上有所突破的话,可能若干年以后,决策者很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他表示,首都圈建设已经不能停留在生态合作或者对口支援的阶段,目前北京市领导已经形成了共识,而且多次指示各个部门要加强产业合作,“只有产业合作,才能形成真正的合作。”
他说,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是寄希望于天津尽快发展,河北尽快发展,“这样的话,北京的发展才有后盾,才有后劲。”
京津冀都市圈定位突破“中国经济第三极”
http://tangshan.house.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10: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海杰,宋霜
8月5日,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至今已有一月之余。“京津冀规划编制时间较长,横跨整个'十一五’,之所以至今没有获批,中央可能有更为慎重的考虑。”该人士说。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工作进展顺利,规划有望在年内出台。京津冀的定位已经突破“中国经济第三极”的概念。“京津冀的定位可以是知识经济示范区、新兴产业先行区、现代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基地和钢铁生产基地。”
国家发改委官员也反复对记者强调:“我们并没有刻意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排名,'经济第三极’的概念有偏颇。”,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河北省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而北京和天津则相对较弱。河北省一位官员回忆,近日,他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发现,某部门办公室张贴着一张“京津一体化发展”地图。
这张地图对他的震动很大,“河北迫切希望融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面的机构来推动三地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分割”。该官员说。  京津冀新定位
已经提交国务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三地规划统筹而成。根据,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
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对于上述定位,国家发改委方面没有异议,而河北方面并不满意。“河北省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传统产业基础之上,河北有空间发展新兴产业,太阳能、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张建国说。  产业同构之困
按照上述城市定位,三地产业结构需要经历一次大规模重构。
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昊长期关注京津冀城市产业发展。他在不同场合强调,京津冀三地应在合理定位基础上,实现三地合理分工。现行的矛盾在于,三地的定位和目标存在重叠,在地方规划过程中发展重点和规划产业大致相同。
京津冀三地产业同构的矛盾由来已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内大部分省市形成钢铁、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以京津两地汽车产业发展为例,王昊说,北京、天津两地都竞相发展汽车产业,而这种发展都是建立在地方政府内外有别的政策基础之上,两地的汽车产业都有相对垄断性,这种发展短期内有利于地方GDP和财政收入,但是从长期和京津冀整体利益角度看,却弊大于利。
更为区域经济领域学者质疑的是,京津冀三地都规划自己的港口,天津、秦皇岛、京唐港以及曹妃甸四大港口集中密度在世界上极为少见。
在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冲动之下,三地产业趋同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加强。根据有关研究,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目前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以上。
张建国认为,基于这种现实,迫切需要三地形成一脉相承的产业链。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北京可以依托研发优势,天津拥有政策优势,河北拥有众多生产企业,三地可以共享产业利润,共担风险。  “京津冀区域委员会”猜想
行政壁垒高筑、政府间合作层次低是三地难以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政府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三地之间的竞争甚至大于合作。
近日,北京市提出“京津冀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的人才政策。河北省政府官员对此颇有微词:“这只能使得三地人才向北京单向聚集,对津冀的发展非常不利。这是北京追求单方利益的表现,而非实现三地互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窘况,一个原因是京津冀地区缺少层级较高的政府机构协调三地利益。
资料显示,京津冀地区目前最正式的合作机制是1986年成立的、现拥有32个成员市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
2004年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达成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2004年6月26日,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会议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但总体来看,京津冀地区合作层次主要表现在定期举办的会议和比较小的项目合作上,区域一体化鼓励政策力度较低,跨省、市的区域合作项目很少,整体经济合作层次低、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大。
多名京津冀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建议,从政策层面应该成立由中央高层统筹的协调机构,类似于欧盟委员会的跨地区委员会――“京津冀区域委员会”。
“从执行层面来看,应成立由三地发改委部门组成的机构,真正坐下来洽谈产业协调项目,制定三地产业发展规划,这才是三地一体化的真正开端。”河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助理马建章说。
目前,根据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除产业协调之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被寄望于该组织。“唐山到天津、北京到廊坊还有很多断头路,亟需实现对接。”马建章说。
京津冀都市圈差距拉大 相邻两地收入相差七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9日16:26  经济参考报

河北赤城县境内流向密云水库的黑河。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从北京、天津两市开车出去,只需两个小时,就能走到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长期以来,京津两大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发展上相互脱节,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薄弱。周边中小城市特色不突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使得这一地区产业梯度落差过大,甚至形成“产业悬崖”。
先进的特大城市、落后的腹地,是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布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据了解,《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内出台。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新都市圈的崛起,将对提升国家竞争力产生震撼性的影响。
“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郊县的发展差距正在拉大。业内人士建议,将这一区域纳入下一个十年国家扶贫战略,实施连片开发,比照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支持,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三番”
有“北京南大门”之称的保定市,其下辖的涞水县与北京房山区相连,这个县的义合庄村,2009年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而与之接壤的房山区土堤村却达到了8000多元,相差近7倍。
几年前,亚洲开发银行调研发现,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有24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相比,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有的指标甚至更低,亚洲开发银行为此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环京津贫困带”尽管有近百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与相邻的京津郊县相比,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人均纯收入等差距却越拉越大,相对贫困问题愈加突出。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环京津贫困带”采访,出了北京延庆就到了河北省赤城县,赤城县共有21所初中和3所高中,据了解,只要某个教师拿下高级职称,便会活动调往北京,用他们的话说,“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三番”,据赤城县扶贫办介绍,几年来,赤城县有一大批教师外流。
同样的荒山造林,北京与河北的补偿标准相差数十倍。在北京,给予农民的生态补助金是每亩1000元-3000元,而河北每亩只有50元的补助。因为钱太少,河北省环京津的一些县只能买些小树苗,成活率不高,一般得补植三次才能保证成活,而补种补植是没有补助的。长期的资金匮乏,致使生态环境的改善举步维艰。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河北省扶贫办得到一组数据,2009年,环京津贫困地区的24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 D 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1/4和1/10。在不少县,“户里穷、村里空、乡镇背着大窟窿;行路难、吃水难、脱贫致富难上难”是真实的写照。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持续贫困”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造成这个地区持续贫困的原因涉及自然条件、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财政,农民要致富”的态势,这三方面的需求不一致,关系不协调。
一是牺牲经济保护生态。“环京津贫困带”地处京津的上风上水,担负着减少风沙、提供清洁水源的责任。为此,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为保护官厅和密云水库的水质不受污染,仅张家口市先后关停了上千家企业,以致“皮都”易帜,纺织工业不存。而且,近年来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要求区域内大范围的封山育林,当地农民赖以增收的畜牧业严重滑坡。
“以赤城县为例,在生态工程实施前,畜牧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畜存栏量达100多万只,现在畜存栏量不足20万只。”赤城县扶贫办主任李贵忠说。
二是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自成体系,扶贫资金“撒了胡椒面”。多年来,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由各级扶贫办负责,生态环境建设或者由各级政府所属专门的项目办公室负责,或者由各级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这种封闭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和生态建设工作不能统筹考虑,众多政策措施拧不成“一股绳”。
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扶贫资金要到村到户,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张家口扶贫办反映,“每户2000-5000元的周转资金很难培植起增收产业,往往将扶持发展资金平均分配到贫困户,成为生活救济资金。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式的分散投入,没有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自然条件恶劣和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并且难以得到恢复。“环京津贫困带”不仅土壤风蚀沙化严重,水土流失情况也很严重。有统计显示,在环京津贫困带,适应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土地不足总土地面积的30%。此外,由于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再教育能力有限,加上信息不灵,群众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差,阻碍了脱贫致富步伐。
把“环京津贫困带”开发纳入国家战略
对于如何解决环京津贫困问题,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王彦坤等一些专家建议,应将这一区域纳入国家战略,给予政策扶持,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国家在制定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时,把“环京津贫困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扶贫战略,建立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建议国务院扶贫办将河北省2011-2020年“环首都生态富民行动计划”列为国家成方连片发展和生态补偿倾斜支持的范围。研究制定《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设立环京津贫困带发展专项资金,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二是比照中西部地区给予其政策支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建议对环京津贫困带的24个县参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特殊的战略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少乃至取消各类专款的地方配套比例。
多年的扶贫实践证明,集中连片的贫困问题单靠专业扶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为此,需构建起“大扶贫”格局,搭建起行业扶贫、专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发挥合力的集聚“平台”。
三是建立起多元有序的生态补偿机制。京津两地应采取合理补偿的方式对环京津市县给予“反哺”,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按照“谁治理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着手研究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限制传统工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生态工程管护费用补偿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补偿机制。
此外,加快京津与冀之间的市场对接、产业融合,优先向环京津贫困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协调京津与环京津贫困带建立定点帮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京津冀“双赢”或“多赢”的区域间协作发展机制,充分吸纳京津周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将支持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作为京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立长效的支持机制。
门槛偏高 对接不畅
承德蔬菜难进北京超市
专家认为,农业合作有望成为京津冀统筹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农超对接不畅,“小姐身子丫鬟命”
承德市农牧局农业科负责人姜泽德表示,承德外输蔬菜大部分供应北京,但销售渠道主要是对北京的批发市场,而进不了超市,效益上差几倍。
“这样的西兰花,在北京超市一斤卖5块多,我交给北京新发地批发商也就1块多,价格差得悬殊。”在承德市承德县的一处特菜大棚区,承德民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张国民目前种植了1000多亩蔬菜,包括芦笋、西兰花等。张国民说,蔬菜进北京超市比较难,一方面缺少龙头加工企业推介和包装,另外一个品种动辄几万元的上架费、摊位费等,实在难以承受。再有,由于交通限制,运菜车只能夜间进入北京市城区。一次供应三五百吨的蔬菜,超市不可能老是夜间派专人收货。
在滦平县大屯乡小城子村的蔬菜基地,承德中瀚有机食品公司技术总监张万革说,他们的部分蔬菜品种已经取得有机蔬菜认证,但目前主要还是销往北京的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就好比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北京超市的准入门槛普遍偏高,不要说普通农户,就是他们这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公司也觉得收费偏高,在与超市接洽中明显处于弱势。
进入北京市场的多为无商标的毛菜
承德市农牧局总农艺师孟昭云说,承德作为距北京车程最短的蔬菜供应地之一,产业优势还尚未完全发挥,农超衔接难度大背后一个重要因素是缺少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滦平县农牧局蔬菜站负责人李民认为,当地发展3万多亩日光温室,6万多亩陆地菜,98%进入北京集贸市场,因为没有龙头企业,绝大部分是无商标、包装简易的毛菜。
借助北京在后奥运时代加速“退二进三”的产业转移,承德各区县近年来普遍着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但据多名基层农牧工作者反映,在引入北京加工企业的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潜在困境,如北京外迁企业往往要价过高,一些企业往往在开工前还提出由地方政府提供一笔巨额启动资金,从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有的还提出要享受地方政府无权满足的税收减免政策,让当地政府吃不消。
承德市农牧局总农艺师孟昭云、承德县农牧局副总工刘春生等建议,北京市在引导农产品企业外迁的过程中,应考虑给作为北京水源地的承德贫困地区一定的倾斜和扶持,这样既可就近保证食品安全,也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
曾主持“京承农业合作与发展课题组”的北京农学院马同斌教授认为,承德作为北京的主要水源地和生态防护区之一,北京市有责任在产业转移、农超对接等方面进一步给承德较为系统的扶持与优惠。目前,承德的初级农产品进入北京不成问题,主要是农超对接不畅,需要北京市农委、商业局等多个部门给予承德更多的配合支持,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优惠减免的协商平台和常态机制。
马同斌建议,首先,北京的不少大型连锁超市都在寻求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仍处于磨合洗牌阶段。承德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应主动抓住机遇,主动接洽。其次,两地农业、质检等部门可加强已有合作,加快把承德农业投入品、生产、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完整的区域商品质量监控体系。另外,承德可制定具体的鼓励措施,引导跨区域市场中介组织、企业协会、农民经济组织的联合,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市场主体,为农超顺畅对接创造有利条件。
反季节蔬菜约有1/3来自承德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姚永玲副教授认为,农业合作发展得好,有望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统筹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据承德市水务局局长李相国介绍,源于承德市潮河上游之水的密云水库平均每年向北京供水11 .3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北京市民每喝四杯水中,就有来自承德的一杯水。承德市的优势在农业,而北京是巨大的农产品市场,这为加强京承农业合作拓宽了发展空间。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京承农业一体化已初现端倪。近年来,承德每年为北京直接提供绿色蔬菜近100万吨,肉类30万吨,七八月份北京市场上的反季节蔬菜约有1/3来自承德。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姚永玲副教授认为,加强农业合作有利于推动北京供水安全、承德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首都市民享用优质农产品等三方面的协调与共赢。农业合作发展得好,有望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统筹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地方:发展性补偿机制比直接给钱更长远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是北京、天津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两地在自然条件差、自身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多年来为两个直辖市无偿提供用水。张承两地政府部门认为,京津给予发展性补偿比直接给钱更长远,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有更多财力投入生态保护,希望这一机制扩展到更宽领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采访中,张承两地政府部门普遍认为,鉴于承德市水利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防灾减灾能力差,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对于生态环境恢复和长期有效保护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靠自身力量难以长期承担京津上游水资源保护的重担,长期依靠“吃补贴”也不现实,国家应借鉴浙江义乌的水权交易形式,按照“谁治理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着手研究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政策、限制传统工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政策、生态工程管护费用补偿政策等特殊的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等。
二、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享受国家对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政策。张承两地自然条件和贫困程度不亚于西部,所承担的责任压力大于西部,不仅是京津的生态屏障,更是京津安全的“护城河”,承担着其他西部地区所没有的政治、生态、社会责任。
三、建立京津冀高层领导定期联席会议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会议,采取轮流坐庄形式,回顾和议定重大合作事项,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政策和重大措施。设专门协调机构负责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
四、深化京津对张承地区在农业、旅游、科技等项目合作的支持政策,将张承地区列入区域发展统筹考虑。
“首都圈”城市群概念出炉 京郊现圈地热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09日 08:28贾海峰 裴庆全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8日,在香河家具城门口举着卖房广告牌的李云金有些困了,但是看到一辆又一辆“京”字牌照的私家车开来家具城买家具,他又站直了些,将售房广告牌高高举起。
这块自制的广告牌上写着:“首都圈出台,香河房价涨!涨!涨!”。
在这里拉到一个客户去看房,李云金可以得到30元提成,售楼员成交一套,他可以从中提成200元。
11月7日,从“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传来消息,北京和河北准备联手打造“首都圈”城市群,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香河、燕郊等环绕北京的卫星城镇有望实现与北京交通连接和电话号码对接等多种同城化举措。
“首都圈”破茧
11月7日,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在“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北京市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而在这个规划里,北京市立足建设世界城市,将“首都圈”经济建设作为一个占比很大的内容。
北京市称之为“首都圈”,而河北省称之为“环北京城市群”,包括河北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在内的13个县。
史利国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要将产业不断进行升级,将第二产业等向周边的地区转移,这也是北京与河北的实质性合作。
而北京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北京所规划建立的“首都圈”城市带,除了产业转移之外,也意在建立一个环北京的“首都圈”资源保障带——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官厅水库向北京供水,廊坊和保定地区的区县为北京发展提供相应的土地资源支撑等等。诸如此类的资源保障规划,将是“首都圈”内容的重点。
国家发改委国土经济与区域研究所副主任肖金城向记者表示,京津冀城市圈规划提了很久,合作推进一直比较慢,主要原因是地方GDP考核在作怪。京津冀三地政府,都想得到合作中的利益,避免输送利益到别的地区。
肖金城表示,“首都圈”就是发挥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之间的联系,市场之间的需求与供给。
“如果河北能够承接北京的部分功能的话,那么就有利于疏解北京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这一状况。”肖金城说。
圈地热抬头
“首都圈”规划中有很多关于资源、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和规划,而最吸引香河等地方政府的却是“首都圈”的“三通”:通城铁、通北京电话号码和通公交。
尤其是公共交通和电话号码的同城化,使得环绕北京的众多河北城镇陡然变身“类北京”地区,房价和地价暴增。
而在“首都圈”规划正式提出之前,万科、五矿、合生等众多房地产企业已然闻风而动,进驻香河等“首都圈”城镇,开始跑马圈地。
据一位北京地产圈人士透露,五矿、万科、富力、绿地、荣盛等10余家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都已经进驻香河。仅五矿一家,圈地不下1000余亩,其中,万科和五矿合作的“欢庆城”项目占地就有54万平方米,约合800亩。
随着外地大开发商进驻,当地地价和房价一路走高。房价已经从3000元/平方米左右,暴涨到6000元/平方米以上,而当地的销售代理公司预期,香河的房价将在2-3年内蹿上1万元/平方米。
不过,摆在这些房地产企业面前的是,香河用地指标早已透支,作为一个县级市,不可能有那么多土地供20-30家开发商同时开发。
不过,开发商并不会止步于“缺地”。10月底,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在香河表示,万科和五矿联合开发的“欢庆城”项目,是由万科直接接入“新农村建设”。由万科等开发商提供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拆除农民宅基地,置换农民住上居民楼后,腾挪出来的土地指标,用于房地产开发。
据一上市北京房地产公司人士介绍,目前香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很少,大部分开发商都是采取参与城中村或者郊区农村土地整理的方法“圈地”——先与政府签订一个类似“新农村建设”的合作协议,然后开发商出钱对农民的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
而土地政策专家邹晓云曾向记者表示,这种建设用地指标城乡统筹的工作,第一必须获得国土资源部试点资格,第二试点必须封闭,用地指标不能直接流转到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不过,大量开发商的进入,给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不可小觑。
据香河县财政局数据,截至9月10日,香河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1805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占市下达任务的101.8%,同比增长71.7%,提前112天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
随着“首都圈”规划逐渐浮出水面,环绕北京的河北十几个区县将迎来类似香河的“新圈地运动”。有的开发商圈下地盘后,甚至坐等地价上涨,并不急于开发。
前述北京社科院专家不无担忧地说,“土地都被开发商圈走了,这些地区拿什么承接北京市转移产业资源,到时候这些地区开发都如燕郊一样,成为一个缺乏综合配套的大型居住区而已”。
“首都圈”规划浮出水面 北京河北板块将最大受益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0日 07:53杨成万金融投资报
有关“区域规划”的题材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在股票市场上出现了。不过昨日关于“首都圈”城市群概念的新鲜“出炉”,还是引来了市场的关注。在大盘处于回调整理的情况下,与“首都圈”城市群概念相关的河北、北京板块中的个股涨多跌少。
“如果这个规划最终能够获得国务院的批准,那么,在短期内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表示。
“首都圈”城市群概念出炉
“目前规划已经完成,并上报了国务院,等待国务院批准。”有知情人士称,这些规划包括多个方面:一是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二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将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三是通讯体系建设规划。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河北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除此之外,还包括信息体系建设、金融体系建设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等。
据悉,“首都圈”城市群的总体战略构想是“13县1圈4区6基地”。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监秦茂军认为,北京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几乎把大半个河北省都包括进去了,公共交通和电话号码的同城化,使环绕北京的众多河北城镇陡然变身“类北京”地区。但打造“首都圈”城市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受益的顺序将依次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产业转移与升级类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类上市公司和生活服务类上市公司等。
基建类公司受益程度最高
在打造“首都圈”城市群过程中,基建类上市公司受益程度最高。由于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这就涉及到铁路建筑施工、工程机械、钢材、水泥和铁路机车及其配套设备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将从中获得商机。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首都圈”规划正式提出之前,万科、五矿、合生等等10余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都已经进驻河北香河。
随着“首都圈”规划逐渐浮出水面,环绕北京的河北十几个区县将迎来类似香河的“新圈地运动”。有的开发商圈下地盘后,甚至坐等地价上涨,并不急于开发。
国都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邹文军说,“首都圈”城市群规划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其影响是偏正面的,特别是“首都圈”周边的房地产公司获得的商机会更多一些。他因此建议重点关注首开股份(600376)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的开发和经营,在未来“首都圈”城市群建设中争取开发项目尤其是大的开发项目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邹文军建议关注荣盛发展(002146)公司。该公司是河北省内目前唯一一家房屋地产上市公司,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综合体。
“事实上,北京、河北地区以外的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也有可能获得这方面的商机。”邹文军告诉记者,如地产龙头万科(000002)早已在北京开发项目,凭借其自身实力和品牌,也将从中获益。
在打造“首都圈”城市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因此,有分析师建议关注地处北京、河北地区的相关上市公司,如河北钢铁(000709)、冀东水泥(000401)、太行水泥(600553)、北新建材(000786)、中国建筑(601668)、五矿发展(600508)等。
其他行业也将分得“一杯羹”
有专家认为,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首都经济圈,目前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家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9%,距离达到全国1/3还差75180多亿。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将使多个行业受益。
在打造“首都圈”城市群过程中,北京市的一些产业将向河北地区转移,这也是北京与河北的实质性合作。按照上述规划,这样一些产业及其相关上市公司是其关注重点,其一,先进制造业。建议关注河北宣工(000923)、恒信移动(300081)等。
其二,环境保护业。如天威保变(600550)、先河环保(300137)、创业环保(600874)等。
其三,社会服务业。这是一个包括范围极宽的行业。如现代零售业,像王府井(600589)、西单商场(600723)等这样一些商业零售企业不会对打造“首都圈”城市群带来的商机无动于衷;又如金融服务业,无论是对建设资金提供信贷支持,还是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都会成为其商机。除了关注四大国有银行外,建议重点关注北京银行(601169),该行立足首都经济圈,积累起城市商业银行的丰富运作经验,而随着“首都圈”城市群建设的进行,将开发一大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客户。
河北拟在邻京13个县市范围内建发展特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02:12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温薷 刘泽宁)昨天,河北省邀请包括北京市规划委在内的官员、专家学者,就“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方案征集意见。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北京“不会独自建设首善之区”,而会通过区域整体发展的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河北  “特区”政策将比深圳优惠
昨天,河北省在京召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启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方案的意见征集。按照河北省公布的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涿州、涞水等13个县(市、区)由于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划入环首都经济圈规划范围内。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邻近北京将近1000公里的范围内(新浪编者注:经核实,此说法系官员原话,指河北临近北京地区环绕一圈的周长1000公里。),建设一个发展特区。”昨天,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上周召开的河北省委全会已通过决议,河北将“举全省7000万人口之力”,将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作为第一战略。
他介绍,这个发展特区将包括京东、京南、京北三个新城以及7个人口在30万人以上的中等规模城市,将环绕北京建成一个全封闭的城市带。对这个特区,“将给予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在规划上,他表示,将借鉴东京、首尔等首都经济圈的经验,制订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等,预计将在明年1月底前完成。
北京 规划委建议两地规划对接
昨天,与会的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不光是河北省的任务,也是北京的责任,是北京和河北共同的工作。”他说,北京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王飞说,北京利用1年时间,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评估。目前,北京面临十大挑战,中心城区人口已超过1000万,不堪重负;同时还有交通、水资源、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他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北京不会独自建成首善之区,解决问题的最终出路是要靠区域整体发展。”
对于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王飞表示“这项工作已经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很好机遇”。他建议,河北省和北京市应做好规划的衔接,并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建设部关于城镇群的规划以及中央提出的推进首都圈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编制。“规划定位应明确为,即围绕首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王飞建议,北京目前很重视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出打造城市品牌战略,“环首都经济圈的规划中,可以研究加入对文化软实力的规划。”他表示,河北省的工作“也是北京市的工作”,将和河北省建设厅建立对接机制。
据悉,今日起,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组一行将赴江浙,考察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建设经验。
■ 规划举措
创业 将提供13万套廉租房
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各规划建设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每个园区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提供配套服务。每个县(市、区)还将建一个总量不低于1万套、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每套房面积在80平米以上,总计13万套,为北京高层次人才到河北创业提供服务。
蔬菜 13个蔬菜基地供北京
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个高标准的蔬菜发展基地,每个县(市、区)先选择30至50个村,每个村建设不低于1000亩的蔬菜生产标准园。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力争经过3至5年努力,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其中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
住房 建住房吸引首都居民
针对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紧张的状况,瞄准首都住房需求,在13个县(市、区)建设以住房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宜居生活基地,每个基地的容量不少于5万户,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 专家观点 区域合作防止出现“卧城”
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文国玮:
环首都经济圈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和城区规划,比过去站得更高。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北京和河北省的互动发展。特别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应重视产业发展研究,以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
这个规划应重视首都功能扩散、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二战后,伦敦疏散人口过程中出现“卧城”。我国最近十多年也出现了“卧城”,如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七八十万人。造成每天数十万人上午进城,下午回去。
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中,要做到居住与工作基本平衡,通过新的城市群功能完善,疏解城市交通及人口问题,使新城与中心城互补。
河北将整合区域资源建设三座环北京新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1日13:37  新闻晚报
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的优势区位整合区域资源,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人。
记者从29日召开的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电视电话会上了解到,河北将整合廊坊市北三县(包括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建设京东新城,整合保定涿州和张家口怀来的周边地区资源分别建设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三座环首都新城的城市人口力争到2015年分别达到150万人、100万人、30万人,力争到2020年分别达到240万人、150万人、50万人。
河北省内其他环绕北京的县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建成高标准的特色功能区和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
在沿海地区,河北将加快建设曹妃甸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等新城(新区)。其中,曹妃甸生态城和黄骅新城2015年人口将分别达到50万人以上,2020年将分别达到100万人。
北京至河北廊坊轻轨有望明年开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06:36  河北青年报

北京至廊坊轻轨拟明年开通
10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环京4市的市长来京,与北京常务副市长吉林,就“进一步加强京冀合作”进行座谈,双方达成5项协议。记者了解到,北京至河北燕郊、廊坊的轻轨有望明年开通。
河北77条公路与北京对接
据介绍,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疏解首都的城市压力。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北京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
对于轻轨、高铁、高速公路,河北、北京两地已“完全达成共识”。轻轨路线将经通州-燕郊-廊坊-涿州-怀来,将尽快启动建设,有望明年开通。乘车力争实现“一卡通”,从北京直接刷卡就可乘坐。
此外,高铁、地铁、轻轨及77条公路和北京全部对接。
打造京冀10分钟到半小时交通圈
有消息透露,河北省将投融资200亿元,实施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推进京涿、京廊、京燕、京固等城市轻轨建设,加快进京、环高速公路网建设,打造10分钟到半小时交通圈。
河北省将通过高铁与北京衔接,北京10分钟可到廊坊;15分钟到涿州、怀来;30分钟到承德;高铁网将在1年至2年内全部形成。
地铁方面,先期启动的将是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连接,预计三年内将实现对接。河北提出,地铁要通过“入网”的形式和北京连通,乘车也将通过“一卡通”实现。对于该设想,北京方面总体表示支持,不过由于涉及收费等问题,考虑中间是不是要设立一个转换站,还有一些技术层面问题需协商。
13县(市、区)固定电话使用“010”区号
京冀双方商定,要共同突破区域合作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省、市级领导之间实现定期沟通联系,河北把“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设在燕郊,北京有关部门安排专门机构与河北对接;双方将在城际轨道交通、公路方面共同规划和建设,实现同标准对接,无缝隙换乘;双方同意年底前实现环首都河北13个县(市、区)固定电话使用“010”区号。
河北使用010固话的13县(市、区)有: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
在社会保障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建立京冀两地之间医保无障碍转移及就诊报销互认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重点关注
环首都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年底前完成
记者从昨日在京召开的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上获悉,我省将加强与首都全面对接融合,统筹区域资源,科学确定京东、京南、京北三个新城的选址,合理安排新城用地功能结构。
据省住建厅厅长朱正举介绍,环首都新城主要包括京东新城、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京东新城规划由廊坊市组织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编制;京南新城规划由保定市组织涿州市等周边市县编制;京北新城规划为张家口市组织怀来县和涿鹿县编制。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城的概念性总体规划,并经省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审定。
专家意见
文化软实力建议写进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
我觉得河北做的这个环首都经济圈规划里可以增加研究文化方面或者软实力方面的规划。因为如果要吸引产业、吸引人口做将来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或者是做好服务,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河北省悠久的文化历史,打造更有魅力的城市品牌,通过文化来提升城市的品质,我觉得这方面可能也是北京正在反思的东西,我觉得规划中也可以借鉴。规划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是最重要的,甚至是最根本性的工作。
产业的转移是河北新城吸引人的重点
我觉得河北省重点是要承接产业的转移。
没有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北京市的人口就不可能有效地向外疏解,因为大家去那儿不仅仅是观光、居住,要去就业、工作,要有收入。
要以产业为中心,然后为产业服务,用产业来增加服务。所以我觉得河北省三个新城的规划应该有一个高的标准,高的取向。
建新城必须对水流域进行规划
北方的水资源是缺乏的,要打造新城,我们对水资源的规划,对水资源的利用,需要大家认真考虑。作为一个城市,必须对整个流域进行规划。我看到很多部门的规划都很漂亮,但就没有看到生态治理的规划,比如水系的分布,污水的治理,这是没有的。现在污水处理有很多方式,我们的口号是必须有几个功能,首先是安全,还有高效、稳定、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生态。
环首都经济圈停批新项目 拟明年5月前完成规划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4日 11:08新京报

据新华社电在日前举行的“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正式批准之前,原则上河北省环北京13个县的新项目不再审批,土地也不再供应,要等新规划出台之后按照新规划进行审批和布局。
赵勇称,没有好的规划,就不可能建成一流的环首都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特别重要,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世界一流,让世人眼睛一亮。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不是在现有基础上延续、嫁接和改造,而是另起炉灶,做一个完全崭新的规划,发挥后发优势,达到世界一流。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批准前,现有项目可以继续进行,新项目可以商谈,可以论证,但不要开工建设。新规划批准后,新项目都按照新规划落实。
赵勇表示,预计在2011年5月以前完成环首都经济圈总体规划以及环首都13个县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争取在一两年时间内,环首都经济圈能够形成基本的框架并开始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规模。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明年出台 企业总部将移出北京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2日 13:45李聪中国企业家网
赵勇称:“我们的思路是要打破行政区划,把行政区划放在一边,考虑这个地方怎么来配置生产要素。”
“京津冀都市圈”呼之欲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即将出炉,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规划预计在明年一月底完成。
赵勇称,国家现在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正在制订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望很快成为国家战略。同时,首都现在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开始出现“溢出”效应。北京过去是一个“虹吸”效应,而现在北京已面临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难题,河北将通过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承接首都的“溢出”效应。
在燕郊设首都经济圈协调办公室
赵勇称,近日已与北京召集两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举行了“进一步加强冀京合作座谈会”,双方就两省市互动共赢协调发展方向高度认同,并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总体来说,目标就是力争环首都地区2-3年内与北京实现“同城化”。
在这次会谈中,双方都非常赞同要共同突破区域合作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省、市级领导之间实现定期沟通联系,河北把“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设在燕郊,北京有关部门安排专门机构与河北对接。
双方还商定,将在城际轨道交通、公路方面共同规划和建设,实现同标准对接,无缝隙换乘;双方同意,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环首都13个县固定电话使用“010”区号;双方也会在规划编制上实现统筹协调,北京市明确专人参与河北“十二五”规划特别是“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规划对接。
社会保障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建立京冀两地之间医保无障碍转移及就诊报销互认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赵勇称:“我们的思路是要打破行政区划,把行政区划放在一边,考虑这个地方怎么来配置生产要素。”
将企业总部移出北京
赵勇认为,首都有一些功能是可以转移的。如一些大型企业的驻外机构,它们的后台服务完全可以转移出去。现在已经和中国银监会已经敲定,把所有外资银行的服务后台都放在廊坊。
另外,包括部委,一些档案、数字化的录入管理,还有会议服务等,也是可以转移的。再有就是大量的总部,包括世界各地的企业总部,没有必要都放在首都,放在CBD,因为总部会带来大量的人口聚集。
环首都经济圈将制定一个世界一流的规划。环首都的城市生活品质一定要高于北京,才能够形成吸引效应。在这些城市不仅能够享受到与北京同城的优惠,而且还有不同的东西,比如更好的空气、环境,更宽松、舒适的生活品质。赵勇透露,目前已经邀请了日本、韩国和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机构加盟,预计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在明年1月底前完成。
专家:避免卧城
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文国玮表示,这个规划应重视首都功能扩散、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二战后,伦敦疏散人口过程中出现“卧城”。我国最近十多年也出现了“卧城”,如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七八十万人。造成每天数十万人上午进城,下午回去。
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中,文国玮表示,要做到居住与工作基本平衡,通过新的城市群功能完善,疏解城市交通及人口问题,使新城与中心城互补。
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将建成经济特区 重点打造五个带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2日 18:50新华网
在11日举行的“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河北省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将在环绕着北京1000公里、2.7万平方公里、13个县市区范围内,建成政策上比当年深圳更优惠的经济特区,具体是重点规划打造五个带,最终把环首都经济圈建成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
据赵勇介绍,这五个带分别是环境优美、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带,高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养老、健康休闲度假旅游带,风光秀丽的生态带。
在城市带规划上,河北省将建设三个百万人口新城,香河、三河、大厂整合建设京东新城,在涿州市周边建设京南新城,怀来县整合周边建设京北新城。此外,还要建设七个3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中等城市。十个城市围绕着北京形成封闭圈,计划用五年时间,使人口规模聚集到三百万人以上。
在产业带规划上,将结合沿海地区和首都的产业转移,充分利用首都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首都产业功能的分解,建设高端产业带。具体将建设四区六基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及环首都养老基地、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旅游基地、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城乡一体化示范带规划将是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内的全区域规划。这个区域里面,将城市周边10公里、县城周边5公里以内全部纳入到城市居民范畴,在城市周边10公里、县城周边5公里以外范围内,对农村民居实施大规模改造,建设若干个中心村,三到五年让农民基本住上新房子,过上与城里人生活品质相同的生活。
养老、健康休闲度假旅游带以体验式旅游为主,将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新的休闲模式、养老模式和旅游业态,吸引首都人民来这里养老、休闲、旅游。
在打造风光秀丽的生态带过程中,环首都13个县原则上将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粮食产量要由其他地方通过增加单产来解决。大规模植树造林,发展园艺,增加碳汇。同时,在13个县治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坚决淘汰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形成高水准的生态圈。
京冀合力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1日 10:49卢元强 余雪菲国际金融报

“从今年年底开始,河北的廊坊、保定、承德、张家口等4市13个县电话区号将全部变成010。”
“从今年年底开始,河北的廊坊、保定、承德、张家口等4市13个县电话区号将全部变成010,这将是河北省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昨日上午,河北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达成了共同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一揽子协议,京冀正式联手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浮出水面
根据京冀政府达成的共识,双方将用3到5年时间,实现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目标。计划中的环首都经济圈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四个地级市,以及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3个县。这些城市群首尾相连,全长999.5公里,面积达到27060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以上4市13县在今年年底,将首先实现电话区号变更,全部与北京一致为010开头;1-2年内,通过高铁、轻轨、地铁、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名副其实的半小时经济圈,即环首都经济圈内任何地方,都可在半小时内达到北京城区;3-5年内,环首都经济圈将基本完成与北京同城化。其内容甚至包括圈内城市与北京之间互相承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在北京交社保,在河北也能就近报销,反之亦然。
赵勇介绍,河北省已经出台具体规划措施,将按照5个经济带的模式打造规划中的环首都经济圈。这5个经济带包括环首都城市带、高端产业带、城市一体化示范带、休闲度假旅游带和环首都生态带。
与之对应,将在此区域内建成3个百万人口城市和7个中等城市;并建成若干个与北京对接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与服务外包产业以及生态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承担北京产业转移。
对于经济圈内地级市城市周边10公里范围内,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内,将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农业人口将全部转化为城市人口,迁入城市社区;而此范围外农村也将全部重新规划,建立中心村,生活品质亦将与城市看齐。为了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将兴建100个房车基地,方便北京市民的驾车出游需求。
新特区策略热招天下客
据透露,目前河北省政府已经将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计划定位为全省的核心战略。为此,河北省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吸引各类资本和产业加入到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中来。
“简单地说,省政府在土地供应、工商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了3个零的政策,这是国内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过的优惠政策。”赵勇阐释说,所谓“3个零”就是土地供应上政府收益零地价;企业工商注册零成本;对引进的项目省、市零审批,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一级。
“环首都经济圈完全是按照经济特区的政策优惠程度来规划的,我们也在努力使之成为中央政府即将推出的京津冀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勇向海内外金融机构发出邀请说,“我今天到北京来,就是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邀请各位朋友到河北参观考察。当前,河北省正值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资本市场的支持,真诚希望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河北酝酿打造环北京新城 明年1月起实施
www.eastmoney.com2010年12月14日 06:25孙维晨 刘德炳中国经济周刊

穷则思变。10年再造一个北京?
但这一次,“变”的速度有些令人吃惊。一个长期以做北京“菜园子”为己任,人均GDP仅有北京三分之一多一点的农业省,希望在10年之内,在一片2.7万平方公里的分散且并不富裕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年GDP近万亿元的经济圈,并让这里的人民在社会福利水平上与中国的最高水准达成一致。
单从GDP上看,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当下的首都。这可能吗?
河北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未来,理由是:这里“环首都”。
事实上,对河北人来说,“环首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大奖,而是已有数百年的区位现实。谁也都明白,“环首都”并不意味着富裕,甚至有时还意味着必须贫穷。
百年前,除了那些曾被并入首都的幸运儿,几乎从没人会奢望公平,只会远望城门,感慨皇城气象。
如今,河北似乎看到了机会奥运前后,北京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飞腾身段,已经被过度集中的人口和资本带来的压力所拖累,欲再高飞,必须减负。
这次,“为首都分忧”将不再会是一个零和游戏也可以理解为,河北与北京发展到现在,其差距已足以令先进者的忧,转而成为落后者的喜。
但不论如何,这终究是一个机会。河北说,要用世界一流的规划,让“环首都”比北京更宜居,打造出生活品质“高于北京”的众多新城。
但行政地位与能力上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社会差距,是否能让“一体化”在短短10年内达成?“世界一流的规划”如何落到实处?高出北京的生活品质如何实现?谁又将是这个美好理想的最重要推动者?
这些都需要答案,而解答者并不只是河北和北京。
“环首都”的河北梦
被大型轮胎卷起的一阵尘土张牙舞爪地拍在后面行驶的车窗玻璃上,噼啪作响。阳光下,一台巨大的加长拖挂红色重型卡车行驶在11月27日通往燕郊的102国道上,把身后“京”开头的私家小轿车挤在身后。久久难以超越,于是各色的小汽车开始不停鸣响喇叭以示抗议。
红色的庞大身躯开始并线,并放慢速度让开车道,缓缓经过状如彩虹却中间断开的主干道装饰。“您已进入三河市,请放慢车速。”一张城市交通名片悬挂此处提醒所有经此的行人与车辆。
红色卡车的目的地是距市中心不远处一个正在施工建设的房地产项目。途经转弯,这辆庞然大物连续刹车,拖挂平台上的货物轰隆声不断——货体表面写着“钢质入户门”,数百扇,整齐堆叠。
这一张张未被安装的门板,寄托着无数颗期望安家于此的心。
102国道,连接燕郊与北京的高速必经通道。每天途经于此的车辆承载了异地在京者的满腹梦想。正是由于早起晚归的奔波者,燕郊,这个原本坐落在河北廊坊三河郊区的小县城如今已经挣脱其基本地理意义,转变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京东地区”。
而随着不久后“环首都经济圈 ”发展方案的实施,燕郊将成为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环首都新城”。
一切似乎从这里开始改变。
河北有个“环首办”
“环首都经济圈”,在地理概念上被定义为“13县1圈4区6基地”。将其解构,其大意便是在河北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滦平县 、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 、香河县 、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这13个县区市范围内建设一个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85.65万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圈。该经济圈涵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同时还要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在该经济圈方案中,河北省计划在今年底将上述13个县市区的电话区号一并统一为“010”;并推进13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推进京涿、京廊、京燕、京固等城市轻轨建设,加快进京、环京高速公路网建设,构建与首都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同时推进与北京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快环首都县市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与北京的对接融合,实现互通互认,并于明年提供大约9万套的廉租房用于供给创业者。
如果“环首都经济圈”也需要一个首都,那就会是燕郊。“河北省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工作办公室”将落定于此。11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面向全省、京津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公开选拔正处级职务——省环首办主任,办公地点在廊坊三河市燕郊镇。
此次选拔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内的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或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任处级领导,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除了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基本条件外,应聘者还需有丰富的经济管理工作经验。
“现在招聘的人员快到位了,共招聘5名工作人员,1名环首办主任、4名工作人员。省长要求一个月内人员、编制都得到位。”12月3日,河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河北省发改委新闻中心主任赵增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河北省发改委首次面向京津跨区域选拔干部,是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对于实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合作具有破冰意义。
一个月速成的大战略: 从“环京津”到“环首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燕郊本地的居民,发现他们并不清楚所谓的“环首办主任”到底是做什么的,但对于“环首都经济圈”这一新名词,无论是街边商铺里的售货员,还是穿行于燕郊的出租车司机,早已熟知。
但是,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环首都经济圈”方案的出台其实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近年来,北京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地区,津、冀两地理所当然成为了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天津的优势日渐明显,津、冀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现在好多项目天津都在跟河北争。”一位知情人士说。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发改委一直都在做“环京津”的发展方案,但是,在“环”了许多年之后,发现成效依然不大。随便拿出北京市的一个区比如顺义区,跟河北省三河市就2009年GDP进行对比就可见其差距。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市各区县2009年年报地区生产总值核实结果显示:北京的远郊区顺义实现GDP690.2亿元,人均GDP达到13869美元;而号称“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河北省三河市,GDP仅完成268亿元,人均GDP为7859美元。两地人均GDP相差将近两倍。
“环京津”规划并没有给河北带来多少实惠,接下来如何突破?
此时,一个围绕北京的新发展方案开始酝酿。
在今年9月份的一个省长办公会上,河北省发改委负责人向上任8个月的陈全国省长汇报了“环京津”规划方案。之后陈全国拍板,将“环京津”方案变更为“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两个方案。
10月20日,河北省政府《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包含了总体设想、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政策措施、支撑条件、组织保障等实体性内容。近期要做的,就是在规划体系、交通体系、通信体系、信息体系、金融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启动与北京的“对接工程”。
11月2日召开的中共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通过了河北《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举全省之力突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形成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新格局”。
而“四个一”中的第一个就是“一圈”,即“环首都经济圈”。
据河北省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最初的“环首都经济圈”方案,仅锁定临近北京的9个县区,将这9个县区作为重点突破区域,跟北京对接。河北省也拿出一些很实在的具体政策,支持这些县加快发展。后来,由于“想挤进去的地方太多”,9个县区最终变成了13个县市区。
“一体化”有多远?
“环首都经济圈 ”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燕郊的市民大都认为,年底实现“010”区号统一以及手机同城无漫游,当可期待,但对拟于明年开通直达北京的轻轨却并不看好。
“早就听说要修,但是现在也没见动工。”一位长期往返于燕京两地的职业司机如是认为。至于更多的示范园区与功能基地,燕郊的居民更多评以“那应该还是想象”。
与此同时,更多的居民则对民生建设“一体化”的现实性抱有质疑。“到时候肯定有更多的河北患者去北京就医,给北京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医疗资源带来新的负担;现在燕郊的水费2.15元/吨,北京则是4元/吨,到时候燕郊的也要跟着涨上去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令“环首都经济圈”这个听上去很美的概念,变得有些不切实际。
“'环首都经济圈’设定了五年发展目标,也是这届政府推的重点工作,肯定在后续的几年有很大发展。”上述河北省发改委人士肯定的说。
河北省计划在今年底将上述13个县市区的电话区号一并统一为“010”。这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中国经济周刊》向河北省发改委核实,得到的回复是:“电话号码是要改,原来计划是一步到位,但目前看不太可能,因为号码修改之后方便北京了,河北打河北的电话就变成长途了。目前有些地方像廊坊 、燕郊已经改为了区号010,但是这13县市区中离北京相对偏远的贫困地方,现在就改有点浪费通讯资源。将来随着总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肯定要逐步实施。”
据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目前高铁和轻轨也并非不可期待,同城化涉及轻轨和高铁的选址目前正在进行当中,还没有最后确定。
在养老、医疗、社保等方面与北京居民实现一体化,在很多河北人看来,更像是一种奢望。河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河北省社保部门还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具体到县市区还要根据《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不会像当初设想的那么美好。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再逐步完善。”
据记者了解,“环首都经济圈”方案,将从明年1月份正式开始实施。但是涉及到养老、医疗、社保等一体化因牵涉到北京,需要北京的呼应,方案还在不断完善和修改中。“河北自身能做的一些事情先动起来,比如给一些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等。”上述河北发改委人士说。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为吸引首都产业转移和聚集,河北省将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并实施有差别的地价政策;同时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对接收的北京转移、扩散企业自投产3年内按照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全额给予支持。
“环首都”谁说了算?
与具体的技术问题相比,“一体化”还有着更大的障碍。
尽管河北有着环绕北京的优越地理位置,有着广阔的土地和资源,但是两者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具有可比性,巨大的反差让河北人自己都有些“惭愧”。
长久以来,北京与河北的城市综合实力落差较大,导致河北等周边地区的人才主动流向北京,从而导致河北等地形成“智力缺血”遏制发展;由此便引来更大的城市品牌差距。同时由于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因素,水资源、清洁空气等重要自然因素亦必须被重视。这使得河北临近北京的城市不能发展重型工业,亦钳制了其发展。
正是由于靠近北京却尴尬陷于“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境况,河北一直寻觅机遇挣脱这种钳制自身的阴影。多位分析人士都指出,本次的“环首都经济圈”的推动,更多来自河北的努力和主动。
此前该方案诞生的消息一经出台,河北省属相关部门以及上述13个县市区便争先恐后召开誓师大会或工作会议以体现对此重视程度。
河北省卫生厅特意组成以厅长杨新建为组长的“河北省卫生厅环首都经济圈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保定 、大厂等地已经纷纷跟进研究部署。张家口市涿鹿县也于11月24日召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誓师大会”。
但北京的态度似乎令河北不太满意。
据记者了解,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方案有一些回应。至少政府一级曾有过会谈,以前也签过“框架合作协议”、“廊坊宣言”之类的文件,此外,关于京津冀如何协调发展的研讨会也开过不少。
但这些内容给河北人的感觉依然是没有实施意见和具体内容。“必须具体落实到哪天要做什么事,把事情给解决了,现在需要这样的具体方案。”河北一位学界人士如是表态。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尽管本次区域经济带由河北主要推动,但是北京也需要类似机制缓解目前的大城市病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未来“十二五”规划内以大都市圈带动经济发展,或许成为中国另一个经济增长极。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渴望不应是河北的一厢情愿,北京也会有需求。
汪玉凯认为,目前北京常住人口大约1900万,城市承载能力已不堪重负,需要周边新城与卫星城的分散和给养。而“环首都经济圈”可以将北京的人口分流出去,并承接来自北京的相关产业,对北京旅游休闲生态建设等提供支持。
但是京冀联姻也不是一蹴而就,也存在一定的壁垒。在汪玉凯看来,“'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并不等同于让河北人成为北京人,让河北的城市成为北京的郊区这样简单的户籍转变。这其中更多是制度和机制的统一,更重要的则是打破行政壁垒等难题。”
行政壁垒的阻力究竟有多大?河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向记者分析,陈全国省长和赵勇副省长关于“环首都经济圈”的想法很超前,也在大力往前走,但在前进的路途中依然存在阻力。
“这就如同两条腿,设想的步子迈得比较大,但是实际操作有点跟不上。河北这边做什么事,省长能给劲,但是北京做什么,中央做什么,却给不了劲。”
事实上,关于“环首都经济圈”,国家相关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
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薛维君向《中国经济周刊》建言:“'环首都经济圈’不单单是北京和河北两家的事,没有中央的介入,根本不行。比如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建设部、民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局等部门要出面,跟北京、河北坐到一起商讨、研究'环首都经济圈’问题,拿出具体方案,这件事才能进入实质阶段;如果他们实际参与制定政策了,那才真正像回事了。”
首都副中心内战:河北两城争抢大红门服装产业转移
2014年05月24日 03:40  中国经营报 
首都副中心“内战”
晏耀斌
编者按/“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已经红火了近半年,到现在正式的整体规划仍然不见出台的迹象。倒是几个月来,河北、北京各地方政府独自的相关概念层出不穷。首都“副中心”这个名称就已经被河北多个城市加之头上,从最初的保定到后来的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沧州,争夺异常热闹激烈。而北京相关产业的转移和承接也呈现出较为无序的各自为政状态。和本就拥有发达经济基础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不同,京津冀本就差距悬殊的经济基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使得整体性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变得异常重要,否则恐怕就会像有关专家所说:“如果不做好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结果只能是以新的短期问题取代旧的短期问题。”
调查
白沟“抢单”大红门 京冀服装产业转移之争
在一切似乎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北京丰台区商务委员会突然与白沟新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保定白沟新城作为大红门市场搬迁意向地。而5月16日,来自北京大红门的八家主力市场正式签约落户河北廊坊的永清国际服装城,并一改低调作风邀请了众多媒体参加签约仪式,似在回应白沟和丰台区的战略合作事件。
在此之前的4月3日,廊坊市与西城区签订协议,永清国际服装城成为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承接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丰台区的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也已经被永清视为囊中之物。5月15日,针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白沟新城“抢单”的疑问,永清浙商服装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坚胜明确表示,“抢单得由市场说话,永清国际服装城从不参与炒作,致力于为转移商户创造一个良好的转型和升级空间。”
服装产业的转移与升级只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环节。自去年5月始,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开始发酵。今年4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记者获得的内部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将于6月份才能上报国务院《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永清与白沟之间看似服装行业的竞争,实则反映了在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尚未出台之前,津冀在接收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散上呈现的无序状态。
类似“抢单”事件或不仅存在于服装行业,却正在破坏京津冀一体化下协同发展战略举措,也引起了河北高层的关注。“不能兄弟相争,相煎何急。打乱仗、搞内耗,就没有赢家。”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近期就河北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上做出了上述要求。
两城“抢单”
在永清国际服装城看来,大红门市场意向搬迁白沟只是一个意外。
永清国际服装城位于廊坊市永清县台湾工业新城内,始建于2010年9月,其背景则是北京城南行动计划,期间已经有大红门地区多家龙头企业落户新城。截至目前,服装新城已经签约服装企业670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106家。
在2009年旧宫大火事件之后,北京提出“城南行动计划”。2013年“安徽女孩坠楼事件”则加速了大红门服装市场的外迁速度。据统计,大红门的服装市场有5万余家商户经营,服装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有关资料显示,永清国际服装城由北京浙江商会牵头、众多浙江在京企业家共同投资,项目规划占地3万亩,总投资800亿元,主要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带动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旅游及服务业全面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产业聚集地,成为北京最重要的综合卫星城。
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3000亩的服装新城首期8万平方米服装厂房已全部竣工,在建企业32家,并建成了服装博物馆和浙商会馆。
历经4年的打造,永清国际服装城以打造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服装时尚文化、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和建设现代购物乐园等模式,正好契合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
为此,永清国际服装城被河北省和北京市共同确定为承接北京服装服饰及相关物流商贸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自2010年项目开工以来,永清国际服装城就得到了北京、河北、浙江三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卢坚胜表示。
鉴于此,北京西城区与廊坊市于今年4月3日签订了《西城区与廊坊市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永清国际服装城成为动物园批发市场产业转移和功能疏散的承接地。
白沟与丰台的签约让永清感到颇为意外。白沟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迎接大红门的商户,白沟新城在原有基础上将打造100万平方米的服装商城,预计今年6月、7月开工。”
谁说了算?
廊坊市政府方面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明确表示:“只干事不说话。”相比廊坊的低调,保定方面始终高调。白沟意向签约大红门市场之前,保定曾以首都副中心而备受关注,也引发当地房价暴涨并套牢众多房地产投资客。
这次永清国际服装城高调签约行为,似有意回应白沟“抢单”的考量。
据了解,本次签约仪式是由北京浙商企业商会、廊坊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管理委员会、廊坊浙商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永清浙商服装新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
本次签约落户永清的八家市场,几乎囊括了大红门所有有实力的市场。
这些市场分别为北京京温服装批发市场、北京市大红门纺织批发市场、北京永外连发窗帘城、北京北方世贸轻纺城、北京世贸国际鞋城、北京正天兴皮毛市场、北京世纪丹陛华小商品综合市场、北京盛购礼品中心,涉及面料、窗帘、布艺、鞋业、皮毛及综合市场等,包括9000多家商户、30000多人,差不多占据大红门50%的市场份额。
“抢单得由市场说了算,永清国际服装城从不参与炒作,致力于为转移商户创造一个良好的转型和发展空间。”卢坚胜,浙江乐清人,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于大红门,因其专业的市场运营而成为大红门的传奇。
“像我这样实力的企业基本到了永清,商户自然会有自己的选择。”卢坚胜表示,一般来说商户都跟着信任的大企业走。
卢坚胜认为永清国际服装城已经集中“天时地利人和”。“具体来说,4年前浙商服装新城落户永清,如今永清正好可以作为疏散和转移北京服装产业的承接地,可谓天时;30分钟的车程连接了北京和永清,与永清国际服装新城长达四年的精心规划,可谓地利;绝大多数龙头企业落户永清,并带动身后的上下游产业的市场落户,则成就了人和。”
内部信息显示,河北省发改委已经按照省委书记等相关领导的指示对永清国际服装城多次深入调研,省政府会议正在研究给予相关政策。“比如参照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实行封闭式管理等。”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相反,保定白沟的突然出现,并不为河北省发改委所提前掌握。“国家层面的制度未出台之前,我们只做不说。”河北发改委一处长表示。
一现场签约商户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说实在的话,真舍不得搬,真的要搬也要近点才好。“我去过永清,828公交车直达,座机电话也用上了北京号。觉得到永清经营,还像是在北京,说不定哪天真归了北京。白沟也太远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以箱包闻名的保定白沟新城则祭出了“五年免租”的诱人条件。杨建军认为,保定具有承接大红门的市场基础。去年市场成交7.5亿个箱包,占到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也涉及服装、窗帘等200多个品种的商品,与大红门虽然业态不同,但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批发行业。
丰台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称,此次产业对接不单是服装方面,还涉及面料、窗帘布艺等。虽然此次对接会面向的是河北保定白沟,但白沟也并不意味着是大红门转移的唯一选择。其他地区也有考虑合作的可能。
大红门市场意向落户保定白沟新城,永清国际服装新城并不觉得这是“抢单”。“这个信息告诉商户,搬迁成为不可扭转的事实。”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谢仁德,“而接下来的市场主导主要是要看企业和商户自身的选择,企业和商户的选择就是市场的导向,市场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则是由各地自身的竞争力来决定的。”
如何选择?
北京浙江商会预计,到2020年永清国际服装城可实现生产总值千亿元,税收达到百亿以上,可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
相比之下,以箱包出名的白沟新城离北京有100多公里,似乎并没有做好迎接服装产业转移的准备,承接大红门市场的商城截至目前并没有开工。
在浙江人眼里,免租金做不成百年老店。“不说清楚的事情,总有不确定性,商业行为没有免费之说。”一签约永清的浙江商户认为。
大红门市场因浙江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实力,还获得了另外一个“浙江村”的名称。之前,保定房价因炒作首都副中心而出现短时期暴涨,众多投资者因此被套牢。如今,白沟新城再次高调签约大红门搬迁,让一些商户有“狼来了”的心理障碍。
记者获得的一份来自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的有关讲话显示,在河北顶层设计中,在明确的两个副中心城市中,保定市并没有列入首都副中心之说。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深度关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他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注意到了河北各地争取承接北京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动作。“产业转移比较成功的都是政府仅做方向和政策性引导,而不是拉郎配式的定点转移。”
北京方面的态度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项目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和功能疏散,创造京津冀合作发展的新模式。“不管其他地方如何表态,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卢坚胜表示。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讲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河北顶层设计,则是对各地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城镇布局、生态建设等做出一揽子安排。“属于自己有条件做的,就要积极争取;属于别人有条件做的,就主动让贤,自己可以做但别人已经做了的,就让痛割爱,各地要服从协调不能拆台。”
这样看来,保定白沟新城是否能“抢单”成功,还有待接受市场等各方面的考验。
北京通报称将往河北相关城市修建地铁
2014年05月22日10:27  京华时报
北京称将往河北修地铁(来源:新浪新闻视频)

燕郊和北京的地区图

廊坊和北京的地区图

固安到北京交通图
【北京地铁线将修往河北!】在今天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上,由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宣传片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的地铁线路将修往河北相关城市。这是官方首次公开这一信息,但未透露具体修建到河北哪座城市。京华时报记者 孙乾
据了解,目前地铁6号线二期东小营站已经做出东延的条件,东小营站距离河北的燕郊约几公里。另外,此前廊坊市曾表示,希望能将大兴线延长至固安,亦庄线延长至廊坊市。京华时报记者 黄海蕾
【北京交通委:是否延伸如何延伸要具体分析】针对6号线东延及廊坊方面的设想,北京交通委相关人员曾表示,轨道交通运输分城际、市中心地铁及远郊线路。河北乘客乘轨道交通到北京郊区,再乘地铁1小时左右进城区,时间成本比较高。对于河北方面的设想,应根据距离、时间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北京4条地铁或延伸至河北 或先修通往燕郊地铁
2014年05月23日 06:54  中国证券报    
【相关阅读】北京或有4条地铁延伸至河北
□本报记者 姚轩杰
5月22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上,北京市政府宣布北京地铁线将修往河北的相关城市。这是官方首次公开这一信息,但未透露具体修建到河北哪座城市。当天,廊坊发展(12.45, 0.67, 5.69%)涨停、华夏幸福(26.50, 0.65, 2.51%)上涨7.93%、荣盛发展(11.04, 0.32, 2.99%)上涨3.47%。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地铁延伸至河北,廊坊、保定等地将首先受益,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会选择去廊坊、保定买房,两地楼市有望继续上行。
4条地铁或延伸至河北
一直以来,北京地铁延伸至河北的传言甚嚣尘上,但“雷声大雨点小”。5月22日,北京市官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北京地铁修到河北相关城市。
据了解,目前地铁6号线二期东小营站已经做出东延的条件,东小营站距离河北的燕郊约几公里。另外,此前廊坊市曾表示,希望能将大兴线延长至固安,亦庄线延长至廊坊市。
针对6号线东延及廊坊方面的设想,北京交通委相关人员曾表示,轨道交通运输分城际、市中心地铁及远郊线路。河北乘客乘轨道交通到北京郊区,再乘地铁1小时左右进城区,时间成本比较高。对于河北方面的设想,应根据距离、时间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事实上,北京或将有四条地铁延伸至河北。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河北将加强京津保区域同城化、公交化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京津尽早开通与保定、廊坊的城际铁路,争取将通州—燕郊、大兴—固安、亦庄—廊坊、房山—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纳入规划并早日实施,建立“半小时通勤圈”。“虽然还不知道哪条线路先修,但大家普遍认为最先修的地铁可能是通往燕郊。”知情人士表示。
廊坊保定楼市或继续上行
地铁的修通无疑将极大的缩小廊坊、保定和北京之间的交通距离。在北京房价高企的当下,很多北漂将会选择在廊坊、保定的相关县市购房。
搜房网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廊坊搜房网3月为廊坊市159个楼盘转接电话11482通,环比2月电话量激增42.5%。比政策落地更早的是来自北京的购房人。3月下旬开始,廊坊市区的楼盘频频有来自北京的客户出手购房,“北京人来了,肯定要涨价了。”当地楼盘的一位置业顾问笑称。
据了解,廊坊市区内的不少楼盘在最近一周进行小幅调价,而更多信息显示,两个月内要开的新盘价格肯定要上涨。廊坊北部开发区一家楼盘的销售人员则表示,5月份要开的新盘均价从8200元/平方米涨到9000元/平方米。
尽管保定因副中心的报道引发楼市“过山车”式的变化,但离北京房山区最近的涿州市的楼市却是一片红火。自3月份以来,涿州房价已上涨超过20%,高铁附近的楼盘价格已经达到8000元/平方米以上,比保定市区的贵了近2000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地铁的开通,这些城市的房价或许还会上涨。交通的便利也会进一步促进北京产业的外迁,也带动人口外迁,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经济的繁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导入,房地产市场将有比较大的潜力。如今,廊坊、燕郊、香河、涿州等地已经引来万科、首开、鸿坤、富力、恒大等大型开发商。
北京社科院建议开凿160公里京津陆海运河
2014年06月09日20: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为解决北京的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9日发布的蓝皮书中提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设计积分制来对接户籍等多项建议。
北京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9日发布《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等6本蓝皮书。在讨论北京如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问题时,蓝皮书提出一个对策——开凿“京津陆海运河”。
其总体设想是: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京津陆海运河”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蓝皮书提出,“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改善京津大气环境;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发展海洋经济。
蓝皮书指出,北京的城市病主要是由多种功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叠加造成的,现在想将这些功能在北京的管辖范围内“疏散”开来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因此,北京亟需扩大行政管辖范围。专家认为,将一些非核心功能“疏散”到天津和河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如果强行将一些派生和衍生功能外迁到行政管辖范围之外,将会带来巨量的行政运行成本和区际博弈成本。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首都功能外迁到哪里,哪里就自动纳入行政都治圈。
蓝皮书建议,北京在居住证制度中可规定户籍对接办法,以积分制对接,高分可以优先落户。专家提出,北京可以研究设计一套积分制指标体系,在每年释放配额进行总量调控的基础上,依据积分情况由高到低对满足分值要求者办理落户。积分指标可分为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三类。在基础指标中,可对文化程度、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赋予较高权重,体现对人才的吸引和重视。同时,对减分指标赋予高分值,加大在京违法犯罪和弄虚作假的成本,以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开凿京津运河"建议者:骂我脑残能理解
2014年06月13日09:22     第3期     王笑西
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开凿全长约160公里、平均宽度为1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引入海水进行淡化,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并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这是6月9日发布的《2013-2014北京蓝皮书》针对人口、教育、交通、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经媒体报道,这份“大胆”建议便招来“拍砖”无数。“看上去很美”、“根本不现实”,“挖条运河就能改善环境降低污染?”网友质疑声不断。
昨日,“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这一文章的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接受新浪网专访,逐条回应了网友质疑。
建议受关注因为契合京津冀一体化
新浪网:
为什么会在蓝皮书中建议开凿“京津海陆运河”?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施昌奎:
这个想法,我两年前就有了。当时北京正在提出要建世界城市,我们考虑到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是临靠大江、大河的,而这一点是北京所不具有的。而且,北京这个城市严重缺水,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但是由于距离远,大量的水资源会在半途中消耗掉,开通运河引入海水可以弥补这一点。此外,开通运河可以缓解本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还可以让北京拥有自己的出海口,发展北京地区的航运和贸易。另外,通过运河引入海水,还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出于这四点考虑,我才提出了这个建议。
这个想法,我也在其他地方也发表过,在微博上也提过。之所以今天这个想法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契合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形势。
新浪网:
开凿“海陆运河”,在中国或国际上有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
施昌奎:
我们的京杭大运河就很典型啊,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一条运河的作用就是带动一个经济带的兴起,促进地域间的文化贸易交流,这也是我提出这个方案的题中之义。在我看来,京杭大运河的体量放在今天还是不够用的。所以,我的方案中提到京津海陆运河要深30米,宽度要达到1公里,至少赶上长江中游的水平。
“质疑声多因为网友看到的信息并不全面”
新浪网:
深30米,宽1公里,网友对这份建议评价最多的就是“开凿海陆运河不可行”。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吗?
施昌奎:
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案还处于学者设想、交流的阶段。好在这个想法得到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所有的构想都是在充分的讨论后才成熟起来的。
新浪网:
在做方案的时候,你跟相关技术部门有过论证吗?考虑过可行性吗?
施昌奎:
我们北京社会科学院是一个搞社会科学的机构,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经济层面的问题。工程可不可行,自然会有更专业的专家去研究。实际上,网友的批评我大部分是认可的。他们提的问题,我在提出方案的时候都已经考虑进去了,只是我们提出一个建议很自然地会多讲它的优点。而网上之所以出现这么多质疑的声音,是因为网友们看到的信息并不全面。
新浪网:
按蓝皮书设想,“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有四个方面,一是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二是改善空气,三是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四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听上去,个个都“直击要害”,不少北京网民也调侃:以后可划船去天津了……靠一条“海陆运河”,就能解决PM2.5的问题?
施昌奎:
我说运河可以缓解京津地区的雾霾,但是只是微气候的调整。因为有部分雾霾是由地面扬尘、粉尘造成的,运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的扬尘粉尘。我没有说一条运河能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地区的雾霾状况。
“引海水可能污染地下水,但应两害取其轻”
新浪网:
目前,华北地区已形成巨大的区域地下水漏斗,海水涌过来,一路下渗,也会让京津一带的地下淡水逐渐咸化。“开凿海路运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如何解决?
施昌奎:
网友质疑引来海水会不会污染地下水,我也觉得是有可能的。但是两害取其轻。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北京的地面一直处于沉降状态,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有可能会发生大的地质灾害。何况,随着地下水变少以及科技的进步,我们人类总会有一天只能去喝海水的。与地下水污染相比,我觉的地质灾害的威胁更大。当然我们通过技术措施能做到不污染最好。
还有网友质疑,这种“海陆运河”难道不会倒灌吗?我当然会想到这一点。另外,网友们提出会不会造成大量居民迁移,我初步估计需要转移20万人口,但是如果我们将运河的沿河景观规划好,完全可以容纳这么多的人口。
新浪网:
从技术角度来看,引海水进京,意味着要让水“往高处流”,克服海拔落差的掣肘,它要消耗多少能源?再考虑投入产出比,政府真的会去做吗?
施昌奎:
我们社科院属于政府的智囊机构,我们提出的一些方案只是为国家的政策提供一种思路,仅供参考。如果这个工程投资太大或者技术水平达不到,政府部门自然会有自己的考虑。
新浪网:
这个构想目前进入到什么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最早会在哪年启动?
施昌奎:
这个不是我能决定的。而且,我承认目前落实起来并不现实,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障碍、财政预算方面的障碍,甚至还有社会舆论的障碍。我觉得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来这个方案的施行并不是没有可能。
“做了该做的事情,不后悔提出建议”
新浪网:
蓝皮书的内容经媒体报道后,网上质疑声一片,你个人感受到压力了吗?
施昌奎:
没有压力。任何一个观点,都会引来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作为学者就应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我也在网上看了几百条的评论,其中大部分是质疑,甚至骂我是“脑残”。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认为这是好事。因为无论是政府,老百姓,还是学者,大家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者的想法被大家所了解。反过来,也可以让我们有动力去优化。
新浪网:
网友骂声一片,你后悔提出这个建议吗?
施昌奎:
我只做了我的职业该做的事,没什么后悔的。
新浪网:
这两天,同事、领导和相关部门是否跟你沟通过此事?
施昌奎:
沟通都属于个人交流层面的。因为我这两年多次提出过这个观点,我相信政府部门也会有所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政府肯定会非常慎重地考虑要不要具体的实施。
链接:“京津陆海运河”预计走向
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通航船只吃水深度达到30米,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京津陆海运河”主要功能:
1、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2、通过运河引入海水,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为打造宜居城市创造条件;
3、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
4、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观点
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对改善PM2.5没有太直接关系。该建议缺乏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海水渗入地下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会十分严重。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这个建议听上去“没什么逻辑”。目前北京的空气质量相比去年有明显好转,北京从去年至今采取的清洁行动计划等应该发挥了作用,改善环境根本还是要靠治理。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北京将建七环线经天津及河北多地
2014年06月26日08:47  新华网
核心提示:上述环线只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中的“2环”中的内环,其外环是京津冀区域环线通道,长约1250公里,经过天津、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将建七环!
6月25日上午,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在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上做在线访谈时透露了这一信息。
所谓的北京七环,又称首都环线通道,指的是北京大外环高速,亦称北京七环,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
上述环线只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中的“2环”中的内环,其外环是京津冀区域环线通道,长约1250公里,经过天津、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
而上述“2环”,也只是未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蓝图中的“一环”而已。
高金浩用 “2环、8通、4联、8港、8枢纽”来概括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布局。“2环”已如上述;8通是指承京保石邢邯、沿海、京廊沧、京衡四条纵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张京唐秦、涿廊津、保津、石衡沧四条横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4联是指承唐、津石、邢临、邯济四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8港是指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四个海港和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四个空港;8枢纽是指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保定八个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高金浩称,以“28488”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后,将实现快速铁路“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均有3条高速公路相连,环京津县(市、区)至少有1条一级公路对接,形成京、津、石之间以及相邻城市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环渤海乃至全国第一大港口群;形成定位明确、功能最佳的“四枢纽、多支线”京津冀机场群格局。
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研究院院长李岚称,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是最为积极的,因为相对京津而言,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此次最高层提出一体化的概念后,对河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交通方面,河北和京津两地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高金浩表示,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在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上还有较大差距。二级以上公路里程比例分别低8个和19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分别低44和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1/2、天津的1/3;河北还存在不少断头路、瓶颈路,京昆、京台、首都地区环线、京秦等高速公路均未全部打通。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交通先行,河北必须补齐“短板”。
正是由于认识到以上差距和难得的机遇,河北领导对交通一体化一事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做方案,高层主动带队与北京多次对接,并最终将方案上报。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不仅需要三地之间的沟通,也需要省部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涉及到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方面,更需要交通运输部层面的介入。
目前,交通运输部也高度重视此事,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一位研究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部里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也有跟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定期会晤和磋商,部领导也高度重视此事。
为此,6月10日、14日、1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先后到天津、河北、北京就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开展调研。在调研中的历次座谈会上,杨传堂提出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思路,诸如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目录清单等。(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北京“七环”将延至河北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布局“28488”)
访谈实录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认真贯彻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京津冀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访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高金浩
【访谈简介】今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指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此,我们邀请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做客《在线访谈》栏目,就如何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等相关问题回答广大网友们的提问。
【访谈时间】2014年6月25日 上午09:00
【主持人】2014-06-25 09:01高厅长,首先欢迎您做客在线访谈栏目。我们知道,今年的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指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那么您认为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哪些重要意义?
【高金浩】2014-06-25 09:02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给河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给河北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高金浩】2014-06-25 09:03一是更加利于我省交通跨越发展。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于形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运输大通道格局,培育干支结合的现代机场体系,建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群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必将有力促进区域内公路大对接、民航大联通、港口大融合。
【高金浩】2014-06-25 09:04二是更加利于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平衡发展。我省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在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上还有较大差距。二级以上公路里程比例分别低8个和19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分别低44和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1/2、天津的1/3;河北还存在不少断头路、瓶颈路,京昆、京台、首都地区环线、京秦等高速公路均未全部打通。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交通先行,河北必须补齐“短板”。
【高金浩】2014-06-25 09:05三是更加利于推进交通管理、服务一体化。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使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紧密合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协作机制,协调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有助于解决综合布设省市界治超点和运政执法站等问题,有助于建立更为顺畅的客运、物流体系,有助于加快形成京津冀交通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高金浩】2014-06-25 09:06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综合交通支撑区,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和先行领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需要,也是河北交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打造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加快推进河北交通运输率先发展、超前发展、跨越发展,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
【主持人】2014-06-25 09:08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规划方案是怎样的?
【高金浩】2014-06-25 09:09我们以区域现有交通布局为基础,按照区域协同发展及新型城镇化总体要求,围绕疏解首都过境交通压力、服务产业转移、便捷区域对内联系、拓展区域对外联系、强化大通道能力等运输需求,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以北京提出的“一环、六射、二航、五港”规划和国家发改委调研意见为基础,谋划了以“2环、8通、4联、8港、8枢纽”为主骨架的“28488”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方案。
【高金浩】2014-06-25 09:112环是指首都环线和京津冀区域环线两个分别由铁路和高速公路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一是首都环线通道,指北京大外环高速,亦称北京七环,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二是京津冀区域环线通道,长约1250公里,经过天津、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
【高金浩】2014-06-25 09:128通是指承京保石邢邯、沿海、京廊沧、京衡四条纵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张京唐秦、涿廊津、保津、石衡沧四条横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高金浩】2014-06-25 09:134联是指承唐、津石、邢临、邯济四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高金浩】2014-06-25 09:148港是指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四个海港和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四个空港。
【高金浩】2014-06-25 09:158枢纽是指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保定八个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高金浩】2014-06-25 09:16以“28488”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后,将实现快速铁路“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均有3条高速公路相连,环京津县(市、区)至少有1条一级公路对接,形成京、津、石之间以及相邻城市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环渤海乃至全国第一大港口群;形成定位明确、功能最佳的“四枢纽、多支线”京津冀机场群格局;构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的区域交通枢纽布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交通支撑。
【主持人】2014-06-25 09:18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下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高金浩】2014-06-25 09:19好的。首先是加快互联互通,推进京津冀综合交通网络化发展。重点建设“两个网络”和“两个体系”。一是加快铁路网建设。重点构建覆盖全域的城际快速铁路网,加快推进京沈、京张等快速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北京轻轨和地铁向我省延伸,重点推进通州至燕郊、大兴至北京新机场至固安等轻轨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公路网建设。重点加快北京大外环和京津冀区域大环线建设,打通京昆、京台等省际断头路,畅通大通道,推进沿太行山地区的北京门头沟至涉县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快与京津对接,缩小差距。同时,推动农村路网由“树状”型向“网状”型转变。三是加快港口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北京航运中心和环渤海冀津港口群建设,建设北京和腹地内陆港。四是加快机场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和石家庄机场升级改造。
【高金浩】2014-06-25 09:21其次是加快对接步伐,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规划一体化。统筹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突破行政界限,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一张图”规划。二是推进管理一体化。建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实现联合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三是推进服务一体化。实行“一票制”客运,推广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引导货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高物流效率。
【高金浩】2014-06-25 09:23最后是致力科技创新,推进京津冀交通现代化发展。一是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尽快实现客运联网售票,确保年内实现我省高速公路ETC车道覆盖率达到100%,力争2017年实现京津冀公交“一卡通”。二是推进低碳化、集约化发展。建设低碳、环保、绿色交通。全面提升公路沿线绿化水平,新增公交车全部使用节能环保新能源或清洁燃料车辆。
【主持人】2014-06-25 09:25高厅长,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方面,咱们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做了和将要做哪些工作?
【高金浩】2014-06-25 09:26一是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做好基础工作。我厅把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迅速部署,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集中一个多月时间放弃休假、日夜兼程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交通支撑区加快构建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意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申请国家支持政策方案》。
【高金浩】2014-06-25 09:27二是积极主动与京、津进行全面对接。今年以来,我厅先后多次与京津方面就绘制“一张图”规划、项目对接等方面进行沟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月10日,杨汭副省长带队赴北京对接,与北京市交委在多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4月29日,在天津市组织召开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座谈会,与京津交通运输部门就成立一体化组织机构、责任分工、“一张图”规划、政策方案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达成了一致意见。5月9日,杨崇勇常务副省长、许宁副省长带队与北京市李士详常务副市长、杨晓超副市长和北京市交委等方面进行了会商,形成了进一步的共识和一致意见。5月20日,杨汭副省长又在廊坊组织召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接会议,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以及三省市交通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三省市商定,加快形成京津冀交通“一张图”规划思路和框架要点,加快修改完善拟争取的国家政策方案,于6月上旬左右上报国家。
【高金浩】2014-06-25 09:30三是加强汇报沟通,争取国家支持。在三省市沟通一致的基础上,抓紧完善交通一体化“一张图”规划向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汇报,争取将“一张图”纳入国家层面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同标准落实。
【高金浩】2014-06-25 09:31四是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力争年底全线主体建成通车,确保京昆京冀界至涞水段、京台高速廊坊段、国道G111丰宁段年底通车。2015年重点建成密涿、张承高速公路,贯通首都环线(替代路线)。
【主持人】2014-06-25 09:32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高金浩】2014-06-25 09:33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动。我厅牵头研究提出了申请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方案。方案涵盖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重点争取国家层面在土地指标、资金补助以及设立京津冀自贸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已完成初稿,在京津冀三方沟通一致的基础上,尽快报送国家,争取政策支持。
【高金浩】2014-06-25 09:35另外,在体制机制方面,为完善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体制机制,需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跨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规划、建设、运营三同步;研究成立京津冀轨道、港口、民航等不同行业的一体化管理集团,分别统筹管理轨道、港口、民航等筹资、建设和运营;建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制,研究制定统一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设立区域交通管理平台,建立快速反应的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实现联合管理,解决综合布设省(市)界治超点和运政执法站,建立省(市)界附近运营公路大中修、新改建工程协调通报机制等问题,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主持人】2014-06-25 09:37最后请高厅长为我们展望一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未来吧。
【高金浩】2014-06-25 09:38经过京津冀三方共同努力,我们预想,到2020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实现全面对接,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与京津所有通道全面连通,建成环渤海乃至全国第一大港口群,形成多功能网络化航空运输体系,实现协调一致、规范有序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安全智能、低碳环保的交通发展模式,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
【高金浩】2014-06-25 09:39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省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将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修快路、快修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拼搏、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改革的精神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努力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求突破、强支撑,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进京津冀协同和环渤海崛起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
【主持人】2014-06-25 09:40听了高厅长的话,我们觉得非常的振奋人心,也非常感谢河北交通人辛勤的付出。最后,感谢高厅长做客在线访谈栏目,咱们下期再见!
【高金浩】2014-06-25 09:41再见!(交通运输部网站)
京津冀一体化方案预计月底出台 环保交通先行
2014年06月14日13:13  法制晚报 
京津冀一体化方案初步形成 或6月底出台
专家表示一体化进程需首推环保 或将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今天,记者从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的专家处获悉,目前整体方案已经初步形成,预计规划将在6月底出台,京津冀一体化,环保、交通将先行。其中,《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方案》已通过内部审议。
据了解,该方案中,京津冀或将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规划
一体化方案预计6月底出台
上月底,国家发改委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现在这项工作正在走向深入,前不久发改委组织各个部门按照综合和专题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已经形成了相关的调研报告。目前正根据中央的要求,集中各个方面的智慧抓紧进行规划和文件的起草工作。
而今天,记者从参与规划方案的专家处获悉,目前方案已初步形成,预计规划将在6月底出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环保、交通将先行。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民众寄予厚望的还是切切实实的环境的改善。在他看来,京津冀一体化的推手是环保。推进环保一体化,应坚持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重点保护首都及周边地带生态环境以及重点保护大气和水污染等原则。
常纪文建议,应专门成立京津冀一体化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牵头协调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管用,更加权威,有利于规划实施。
措施
京津冀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事实上,京津冀一体化,环保方面已经先行。今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环境生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目前,京津冀三地的环境质量标准都执行国家标准,有差别的是三地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常纪文表示,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区域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均衡。“在规划制定中,会将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三地应统一限行,统一限排,统一油品质量,统一环保标准。”
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北京市是最受关注的,河北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常纪文建议,应当建立适当的生态补偿和经济帮扶机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应适当帮助或补偿污染较大的地区。
常纪文表示,应该在区域内推行污染物排污权交易,鼓励节水,通过“水价递增机制”,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制度。
此外,还应该制定一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政策,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比如,在京津冀地区,节假日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应采取统一烟花燃放限制措施。
监测
环保部应该统一监测京津冀
常纪文表示,京津冀环境规划,应该任务明确,规划不能太宏观,要具有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和具体措施。
京津冀环保作为一个区域化的问题那就必须通过区域化、集中化、专业化治理。大力推进水污染集中处理,推进大气和水污染的专业化治理,推进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
“京津冀区域环境监测应该由环保部统一监测。”而对于追究责任,常纪文表示,京津冀环境追究责任不应该按照传统只追究行政责任,应增加公众知情权和环境信息公开。常纪文建议,为防止数据作假,可以交叉检查,成立联合检查小组,由一体化委员会牵头,让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公众和NGO组织都参与进来。
同时,常纪文也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也不能成为地方盲目扩展工业园区的一个借口,也就是说必须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进行优化,各地应该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拆旧建新,拆低建高,不能再扩张。
北京七环有望2015年全线建成:九成路段在河北
2014年07月01日 04:1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有话说(92人参与)评论中大奖(92人参与)收藏本文     

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示意图
北京有望2015年通“七环”(聚焦京城)
总长近1000公里 连接京津冀三地
本报记者 赵鹏飞
日前,河北省交通厅厅长高金浩在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上做在线访谈时透露,北京将建七环,也就是北京大外环高速,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
按照规划,被称为“北京七环”的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将于2015年全线建成,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约90公里。
【九成路段在河北】
“我们以北京提出的'一环、六射、二航、五港’规划和国家发改委调研意见为基础,谋划了以'2环、8通、4联、8港、8枢纽’为主骨架的'28488’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方案。”高金浩介绍说,2环是指首都环线和京津冀区域环线两个分别由铁路和高速公路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一是首都环线通道,指北京大外环高速,亦称北京七环,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二是京津冀区域环线通道,长约1250公里,经过天津、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
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又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含张涿高速、张承高速、承平高速、密涿高速、廊涿高速等,规划总里程约940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约850公里。目前部分路段还存在“断头路”。
据了解,北京七环路正在加紧建设,西南半环已经建成437公里。它能够串起京张、京沈、京沪、京台、大广、京珠等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既可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也让环北京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缓解过境货运压力】
近年来,以首都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成为PM2.5的重灾区。据介绍,数量庞大的过境车辆对北京造成了一定的空气污染和巨大的交通压力,而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修通后,目前的货运过境车辆将逐渐在北京外围地区得以分流消化。
“大外环”中主要在北京境内的密涿高速已经启动了前期建设,路线主线全长约50.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术通说:“大外环高速公路建成以后,不仅仅是解决交通的问题,还可解决人流、物流等问题,并能带动沿线产业带的形成和产业布局调整。”
高金浩表示,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使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紧密合作,建立顺畅高效的协作机制。三地协调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有助于解决综合布设省市界治超点和运政执法站等问题,有助于建立更为顺畅的客运、物流体系,有助于加快形成京津冀交通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建设“一小时交通圈”】
在交通方面,河北和京津两地之间的差距很明显。高金浩表示,河北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在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上还有较大差距。二级以上公路里程比例分别低8个和19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分别低44和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1/2、天津的1/3;河北还存在不少断头路、瓶颈路,京昆、京台、首都地区环线、京秦等高速公路均未全部打通。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交通先行,河北必须补齐“短板”。
高金浩表示,要重点加快北京大外环和京津冀区域大环线建设,打通京昆、京台等省际断头路,畅通大通道,推进沿太行山地区的北京门头沟至涉县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快与京津对接,缩小差距。同时,推动农村路网由“树状”形向“网状”形转变。
高金浩介绍,以“28488”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后,将实现快速铁路“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均有3条高速公路相连,环京津县(市、区)至少有1条一级公路对接,形成京、津、石之间以及相邻城市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
曹妃甸昔日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去考察过
2014年07月22日 00:33  中国经济周刊 
【推荐阅读】
曹妃甸发展480亿债务压顶 政府补贴贡献6成利润
曹妃甸几近沦为空城:商务区人荒尽是烂尾楼
【推荐专栏】
郑新立:曹妃甸“大跃进”后的困境


【特别报道】被“唱衰的”曹妃甸迎来“第二春”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凤桃 |唐山、北京报道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经过10年发展、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第二春”。
6月26日,环保部网站信息显示,拟批准总投资283.36亿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评。
6月底,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迎来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豪华的北京官方代表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带队,由7名领导班子成员、16名区委书记或区长以及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省主要领导陪同考察。这是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考察,共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的其中一站。
其间举行的座谈会上,周本顺建议,把曹妃甸区等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增长点来打造;郭金龙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要认真抓好产业对接工作,发挥好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曹妃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工作。
曹妃甸早已暗自发力。从去年10月开始,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队伍“搜索”了整个北京城,走访了北京有可能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此外,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负责人李如中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今年4月15日,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又将7人派往北京,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面向北京招商。
多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曹妃甸带来又一次复兴的机遇。“曹妃甸有港口,地处沿海,又不征用耕地,搞大规模的工业化是很好的,所以,曹妃甸应该是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承载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说。
曾经的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
2005年2月,中国首钢集团(下称“首钢”)的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正式宣布将落户曹妃甸。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察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之后的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继来到曹妃甸考察。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李克强考察曹妃甸,强调危机应对之策,推动产业升级。2010年,习近平考察曹妃甸,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研。
“常委密集地到曹妃甸来,为什么?”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薛渤珣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肯定认为,这个地方不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曹妃甸在国家这盘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曹妃甸本是唐山市南部沿海的一座2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岛前500米就是25米深的天然深水港,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小岛距离陆地较远,通岛工程浩大,一直未能开发。直到2004年,伴随首钢搬迁的机遇,曹妃甸的矿石、原油码头被列入《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的大港之梦正式起航。
因为曹妃甸面朝天然深港,背靠广阔腹地,适合工业发展,而且属中国南北大宗物资的水陆交汇地,地处三北地区乃至蒙古国的战略出海位置,薛渤珣表示,按照当时的设想,曹妃甸要依托开放的贸易港,打造一个北方的自由经济区。
据媒体报道,2004年至今,曹妃甸共计投资3000多亿,被称为“中国投资最大的单体工地”。目前,曹妃甸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占比约为1:3,由政府主导的约为1000亿元,剩下的约3000亿都来自于企业的自主投资。其中,仅首钢一次投入的炼钢厂项目就有677亿。
建设最火热的时候,“几百辆卡车向曹妃甸昼夜运送物资,曹妃甸的劳动大军昼夜劳动,一天要吃掉5万公斤的土豆,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与曹妃甸相比拟。”薛渤珣说,2009年,曹妃甸累计填海造地280平方公里,投资高峰时,每天有4亿元砸向这个小岛。
曹妃甸当时的口号是,成为渤海经济圈的一极,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风头甚至超过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
几近停摆的曲折——“我们和滨海新区比不了,出身不同”
“曹妃甸开发建设这10年,是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入大规模产业聚集的重要时期,既创造了开发建设的奇迹,也经历了热火朝天到几近停摆的曲折和困境。”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的一份2013年9月的《曹妃甸区工作情况汇报》中,这样写道。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曹妃甸的投资开始萎缩。2009年,曹妃甸新增投资为1023亿元;2010年为1000亿元;2011年下降至600.9亿元;2012年,下降到600亿元以下;2013年,650亿元。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闲置、工程烂尾等问题开始出现。
今年4月,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要警惕“曹妃甸悲剧”,要避免过度举债投资,透支未来发展。
5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到曹妃甸采访时,发现曹妃甸楼盘、商业最为聚集的临港商务区行人稀少,交通不便。虽然这里有四条公交路线,但公交车或者空座无人,或者久候不到,出行主要还是依靠私家车和黑的士。一些停工的项目楼盘开始复工,但有些项目仍然一片寂静,据说建筑队和工程设备早已撤离。中日生态工业园的工程建设方——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的留守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有7家企业入驻园区,但由于曹妃甸方面没有结付工程款,园区至今尚未交工,公司遂留下3名员工催要欠款。
2013年,曹妃甸地区生产总值为612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318亿元,分别是滨海新区的5%和17%。此时,滨海新区已经是渤海地区名副其实的增长极,然而,曹妃甸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及唐山的10%,甚至称不上唐山经济增长的一极。
今年6月,一位曾参与过曹妃甸建设的当地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过去,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听过曹妃甸的蓝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就成了瞎说八道了。曹妃甸太遗憾了。”
中石化炼油项目曾经是一块曹妃甸“啃不动的骨头”。
据薛渤珣介绍,2004年,首钢决定落户曹妃甸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与河北省政府签订协议,在曹妃甸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和原油炼化一体化基地。但10年过去了,这一项目仍在上报核准。
“同样是中石化炼化项目,滨海新区晚于我们申请,但项目早就落地,如今,他们又在申请4000万吨的二期工程。”一位曾参与曹妃甸建设的官员说,“我们也在反思,曹妃甸曾经与滨海新区并驾齐驱,甚至走在它的前面,可为什么曹妃甸的经济没能上去?”
在一些人看来,过去10年,在环渤海地区,曹妃甸与滨海新区成了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曹妃甸跟滨海新区完全是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依托港口建设一些适合大进大出的中大型项目,所以,无论在产业发展、港口腹地,还是经济条件上,两个地区都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分析说。
“滨海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有着百年老港,而曹妃甸只是一个新区,”曾参与首钢搬迁项目论证的原中国国际咨询公司总经理、钢铁专家石启荣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一个工业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上百年的历史,而曹妃甸才走了多少年?”
但在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看来,“曹妃甸的症结核心就在于,政府的行政级别决定着区域资源配置,要不然,它早就开发了!”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天津市是直辖市,因而滨海新区实际享受副省级待遇,而唐山只是一个地级市。”
一位曹妃甸当地官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曹妃甸开发初期,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的人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跑了两年多,终于拿到国开行110亿元贷款,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时期,原中国人民银行[微博]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副市长,后任市长,“据说,带去资金上千亿元。人家的资金是带过去的,水到渠成;我们是生跑来的,两码事儿。在资源分配上,在国家战略指导上,我们要想和滨海新区比,比不了,'出身’不同。”
区域竞争力——最大的优势是不用拆迁?
5月22日,当李如中到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推介曹妃甸时,保定的招商团队也来到了中关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即便在河北省内,也不会只吹到曹妃甸。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曹妃甸能否重现往日的荣华?
“依靠京津扩散出的项目来发展曹妃甸,我并不是很乐观。”一位当地官员表示,“现在,河北和天津都在等着北京扩散出产业,北京有哪些产业可以扩散到曹妃甸?北京的服装批发市场外迁,可这跟曹妃甸没什么关系。在北京,类似首钢这样的外移项目已经没有了。”
原本,北汽集团的汽车制造厂,被许多人认为是适合曹妃甸的一块“肥肉”,但近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媒体表示,北汽集团将把旗下汽车制造厂整体转移到河北沧州黄骅。
上述曹妃甸当地官员遗憾地说,像北汽这样的项目外移,选址可近可远,而且曹妃甸又有现成的装备制造园,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原来是首钢的常务副总经理,“我原本认为,我们的领导无论如何也能把这个项目弄到曹妃甸来!”
魏后凯认为,未来北京的产业转移将分为多个层级,制造业主要是往唐山曹妃甸、沧州黄骅港、邯郸等地转移,而行政机构的辅助功能和教育、科研等服务机构主要往廊坊、保定地区转移。
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但魏后凯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曹妃甸不能仅仅依靠这个大环境,而需要自身做出调整。未来,天津肯定是一个经济中心,因而,曹妃甸需要跟天津分工合作。“要让企业在市场中进行选择,不是说都搞化工就是搞重复建设,在它里面也可以有分工、有差异,这个肯定要继续研究”。
陈耀认为,曹妃甸应该在功能定位、产业方向上进一步明确,在此轮承接产业转移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
2014年5月曾去曹妃甸考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曹妃甸应该更加积极一些,主动寻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协作,细致研究产业分工,看发展哪些产业可以为天津滨海新区提供配套或协作。
据媒体报道,6月底北京市代表团考察河北时,周本顺在座谈时说,北京最发愁的问题就是拆迁,而唐山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拆迁。一位参与考察活动的工作人员透露说,周本顺对曹妃甸的优势定位为土地。
相关新闻
曹妃甸卖地收入81亿元涨六成 气血渐活曹妃甸自贸区方案已批转至商务部 进入实质操作曹妃甸被指最大单体工地 官员称三五年后大赢家曹妃甸将建年产300万吨环保型煤厂 供应京津冀首钢搬迁难题:曹妃甸重建新首钢预计将耗资500亿
京津冀一体化三大规划将出台
2014年07月23日02:39  新京报
京津冀一体化调试完毕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一体化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当年公布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此后历时多年,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到“京津冀都市圈”终于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京津冀一体化”,这一过程走了30多年。媒体报道称,7月份京津冀一体化有关议题将提交高层。
新京报讯 记者昨日从参与京津冀一体化规划进程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分成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其由发改委制定,此外还有交通和环保领域的两个专业规划,三个规划将同步出台。
记者获悉,原本计划于上月底出台的这三个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的最后阶段,即将上报国务院,获得批复后公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新京报记者,京津冀一体化的重点是交通问题,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交通一体化来促进城镇化发展,并带动GDP增长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京津冀怎么一体化,首先就要交通一体化。”他说,“比如发展高铁、轻轨,打造一体化区域,为京津冀一体化创造便利交通条件。”
对于环保规划而言,他表示,应该具有可实施性、可监督性的措施要求,如可以参照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和即将出台的“水十条”,出台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实施细则,此外,也要注意部分治污措施协同化,如在机动车污染问题上,京津冀地区在统一油品质量的基础上,可统一限排、统一限行。
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思远亦表示,当务之急就是交通对接,“交通问题如果不解决,大城市病没办法解决。”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此次京津冀三大规划上报国务院,在常纪文看来,京津冀一体化不单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问题,还意味着将在国家发展中间成为新的增长极,如此大规模的规划出台,势必需要中央的统一协调,听取各方面意见,常纪文说,“这是一大盘棋,不是各打各的小算盘。”
■ 分析
京津冀为何30年未能一体化
从“首都圈”、“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到“京津冀都市圈”,终于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京津冀一体化”,这一过程走了30多年。这一漫长历程后面,是机制、利益的纠结。
对此,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思远也认为,当务之急是从顶层设计上考虑,建立一个能够协调三方的平台,这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亩三分地”思维待破除
“当地要发展,除了中央财政拨付,主要靠当地财税,但没有企业,就没有财税。”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一体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告诉新京报记者,现行的财税体制、官员考核等促使官员都为各自的地方政府考虑,长期以来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
“一些重点工业园、项目是地方税收大户,在GDP核算中占比很大。”一名参与编制的专家表示,对于地方官员来说,除了绩效考核,最牵挂的就是地方税收,在目前以地方为单元的财税体制下,很难进行资源共享,“企业转出去,地方就没利益了。”
这一看法比较普遍。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导致京津冀三地无法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行政阻隔,由于地方官员只考虑地方发展,GDP政绩观作祟,三地各自为政。其在当时采访中举例,天津碱厂由于所需的盐由外地输入,又面临运输成本高与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在天津已无优势,肖金成曾建议天津碱厂搬迁至河北或者山东等地,或从天津塘沽区搬到大港区,但塘沽区和天津都不愿意其搬迁。
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陈智国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一体化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体制问题,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站在大区域角度去落实一体化的定位和方向。
在改革财税机制之外,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指出,也应在生态环保问题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杨思远表示,河北省每年给北京提供大量的水等资源,上游不允许建工厂,投资是地方上自己来搞,河北的财力又达不到,所以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比如生态补偿机制。
“一窝蜂”式发展缺少差异化
一名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表示,一直以来,三省市差异化并不明显,“一下子撒胡椒面,一窝蜂式无序竞争,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本来应该错位发展,但是没有错位发展,形成的是互相制约而不是互相促进。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营表示,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要发展某一产业,关键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比如保定可以发展光伏产业,北京可以在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区。
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相对落后,地位也比较尴尬。比如河北省各城市在定位上也较为雷同,没有突出重点,应在一体化过程中重点选择,根据区域自身突出重点。对此,常纪文表示,一体化既不能成为地方盲目发展非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地方扩展房地产市场的借口,更不能成为地方盲目扩展工业园区的借口。
“如果把河北看成是个后花园,是精心打理呢?还是让它破败不堪呢?”王金营打比方说。他说,很多人包括河北自己,都认为河北要服务京津发展,这没有问题,但在服务京津的同时,也要有自身的创新能力,要吸引京津的人才、资源,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不能仅仅依靠服装等低端行业。
【大事记】
●1982年 《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首都圈”概念。
●2004年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达成旨在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廊坊共识”。
●2004年 商务部和京、津、冀等7省区市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2006年 国家发改委开始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
●2011年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
●2013年 习近平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 习近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一系列指示。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哪扇门的开启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切口”?昨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有专家指出,京津冀一体化“破局”的契机是重大战略机遇;也有观点提出,靠财政主导的环保、交通将为京津冀一体化率先铺路;北京的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也被认为是破局之关键。
猜想1
靠“重大战略”破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认为,从近期看,京津冀发展可能会在一些存在重大战略机遇的地方率先实现突破。比如利用北京新机场建设,京津冀就可以共同申报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建成一个类似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以临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级新区。在新区内,还可以共建以航空小镇为重点的宜居航空都市体系。
她表示,成为京津冀一体化推进“契机”的,有的是基于中央的战略布局;也有些是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形成的,比如京津冀目前共同遇到的环保问题。“这些'水到渠成’的契机,比较容易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切入点”。
祝尔娟还认为,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北京内在动力可能来自于它是一座特大都市,已面临空间有限、生态环境受到制约、功能需要疏解等问题,需要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布局调整。而河北作为北京功能疏解的承载地,内在动力可能来源于提升自己的地区吸纳能力;天津目前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工业化后期,其内在动力可能是进一步实现产业的升级。“令京津冀三方都能够从中获益的项目或方案设计,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内在发展动力。”
猜想2
靠环保和交通破局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破局,最可能在交通路网建设和环境治理两项工作上先行先试。因为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工作。只要政府层面想做,财政肯投入,马上就能运转起来。比如路网建设,目前三地已是“进行时”,而环保方面,三地也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
另外市场经济方面,最容易进行三地交流转移的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受政府主导,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安排,所以会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带动。
而民营资本,则会根据自己的市场意愿自由调配,现在北京一些大的网上交易平台,已经在河北、天津组建仓储基地,三地的物流网络也更加紧密。不过,其中最容易操作的可能还是旅游业,三地的风景文化特色地区,一辆旅游大巴就送去了,经济上见效最快。
他表示,其中最不容易转移的,可能是医疗、教育这类的公共服务产业。“这样的机构,本来就是服务固定区域的人群,核心的生产力是机构中的人才,如果转移,那些医生、教师们愿意离开吗?他们的家属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他说,现在能够想到的,是让优势资源在各地建分支机构的办法,比如一个大学,派出几个人去选址就可以,然后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重新吸纳人才,这种方式可能最现实。
猜想3
靠北京功能重新定位破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破局关键,是北京城市功能重新定位。
刘维新说,京津冀一体化的想法其实已经提了20年,但落不到实处,这与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有一定关系,“在河北省这么小的区域中,有北京、天津两个相隔不到200公里的超大型城市,功能定位没有错位,就只能是竞争关系。”
他说,如果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回归到单纯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上,剥离经济中心的帽子,就只能越来越“臃肿”。
刘维新认为,如果北京的经济中心功能由天津和河北承接,对天津和河北来说,会有极大的动力。至于北京,则需要中央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弥补北京因为经济中心转移而带来的财政缺口,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入不能降下来,才不会产生阻力。
一体化已在六方面先行先试
动批外迁
经此前多次考察后,北京方面均认为天津电商城在规模、业态、区位、配套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后期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6月28日,100多户来自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批发市场、百荣世贸城等北京老市场的商户,与位于西青区精武镇的天津卓尔电商城签约。
目前西青区推出了落户、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此外,大红门的京温服装批发市场、大红门纺织品批发市场等8家市场,与廊坊永清国际服装城签约落户。
海关一体化
5月,海关总署出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将通过建设一个中心(区域通关中心),搭建四个平台(统一申报平台、统一风险防控平台、统一专业审单、统一现场作业),实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的一体化作业;同时,京津冀海关将在保税监管、打击走私等业务领域,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7月1日,相关改革首先在北京海关和天津海关启动实施,10月份前扩大至石家庄海关,实现京津冀海关的全面推开。
警务航空合作
京津冀三地警方4月23日签订警务航空合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全国首个警航区域合作平台,三方将在重大安保、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等方面展开合作。
协议主要建立了京津冀地区警航合作日常指挥机制和重大安保期间联勤指挥机制、北京警航协助津冀公安机关在津冀地区执行警务飞行任务和开展社会救援工作机制等五大合作机制。
卫生协作
6月17日,北京市卫计委、天津市卫生局、河北省卫计委在京共同签署了“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三方将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设立联络员,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信息通报对方。
在涉及跨区域重特大突发事件、所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需要请求合作方支援、发生跨区传播或扩散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时启动,立即开展协调处置。
交通建设
7月5日,天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交通主管部门已于7月2日就三地交通协调发展规划进行了磋商,将出交通一体化方案,并分几段实施,其中包括路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等。
路网是按照近远期规划加紧建设三地公路网络;服务方面则包括一卡通互通等;客运线路优化,则是三地交通部门进行协作,可能考虑对重复的线路进行调整。
污染防治
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等具体细则。在污染物方面,今年将优先共同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区域机动车油品质量升级。同时,研究控制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经济政策,这意味着交通拥堵费和排污费等政策可能在区域内研究实施。
相关新闻
京津冀今日推行区域通关一体化 打破原有界限 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方案终稿敲定 京津冀一体化首推环保 排污标准将统一 京津冀一体化方案预计月底出台 环保交通先行 京津冀一体化效应退潮 保定楼市降温不降价
京津冀交通纳入北京总体规划 京郊拟建城际铁路
2014年07月26日14:42  法制晚报
京郊铁路拟奔东南连河北
本市怀柔、平谷、密云、延庆4个远距离新城河北省燕郊、廊坊、涿州等周边城市将设轨道路网
北京市正在与铁路部门编制市郊铁路线网规划,利用既有的铁路资源开行市郊列车。根据前期规划,包括怀柔、平谷等4个远距离新城以及燕郊、廊坊、涿州等东部和南部周边城市,研究通过市郊铁路连接北京中心区,可1小时通达。
近日,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发展市郊铁路,破解北京交通拥堵难题”的建议。市规划部门回应称,北京市多部委共同组织了与河北省、天津市进行交通特征及数据的对接,并将其纳入今年重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交通体系中。
距京65至80公里城市拟建市郊铁路
结合国家铁路网的发展规划,自2008年6月起,市规划委已开始会同原铁道部计划司组织市交通委、市规划院、铁三院等单位开展了《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资源整合规划研究》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等课题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将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按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划分为三个圈层。其中,第二圈层,距首都约65到8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新城和城市,推荐采用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市郊铁路网是国家铁路网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的重要衔接,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随着城市建设重点要从中心城向远郊区转移,中心城外围地区规划的一批新城和新城镇已初具规模。
市郊铁路线网作为中心城与城市郊区之间的快速客运交通系统,可为中心城外围新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铁路建设可用既有轨道资源
目前,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发展模式和新建铁路发展模式。
市郊铁路就并非完全新建,部分可以利用已有的铁路资源。
结合北京铁路枢纽规划,选择新的走廊或沿既有及规划铁路走廊新建市郊铁路线路,主要通道包括在既有及规划铁路尚未覆盖的主要通道和潜在需求较大、利用铁路资源难以满足需求的通道,如规划的北京平谷线就是利用新建线路开行市郊铁路。
京津冀交通将纳入本市总体规划
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郊铁路规划是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是京津冀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郊铁路网规划既服从又服务于区域空间格局,同时也是国家铁路网与城市轨道网的补充与完善,承上启下作用明显。
日前,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领导已共同组织双方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市郊铁路规划研究工作,积极利用铁路资源,同时市规划委与市交通委共同组织与河北省、天津市进行交通特征及数据的对接,并将其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综合交通体系中。
据透露,对于目前正在研究的几条市郊铁路,京沈客专规划了从星火站至顺义、怀柔、密云的市郊铁路。
而京张城际目前正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这条线路则规划开行从延庆至北京北站的市郊铁路。
这两条线路会与城际铁路套跑,就是除了城际铁路外,还会运行短途的市郊铁路线路。频次为12分钟一趟。
北京市郊铁路规划出炉 将形成1小时轨道交通圈
2014年07月27日16:28  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马喆)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对于生活在京津冀地区的朋友来说,最近常说的京津冀一体化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儿。当初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构想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未来我们有可能到燕郊去买房——毕竟房价肯定要比市区便宜,然后在市区上班。企业也可以把办公地或者制造地从北京这个成本更高的地方,向周边纾解。用更低的成本,过更好的生活,想法很好,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交通便利。
在所有的交通规划里面,轨道交通是首先被提上日程的,目前北京市正在与铁路部门编制市郊铁路线网规划。根据前期规划,北京市郊铁路不仅将连接北京怀柔、平谷等远郊区县,还会和河北燕郊、廊坊、涿州等连通,形成1小时的轨道交通圈。要知道现在很多住在北京市区的朋友,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时间都不止一个小时。1小时交通,会给北京周边带来哪些变化?会给城市候鸟一族的生活带来哪些改观?
家住涿州的小韩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一个月后她即将进入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与不少以前去北京闯荡的年轻人不同,她并未发愁房子的事情,而是对近几个月来频频见诸报端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倍加关注。这两天新提出的“北京市郊铁路网”也引起她的注意:
小韩:我们关注的可能有几个焦点,第一个就是到北京的时间会不会缩短,因为我们现在如果做公交去北京的,时间就有点长,每天去北京就有点浪费时间。另外我们从涿州过去的话倒是也有火车,大概40分钟,但是就得提前买票,如果说这个所谓的就好像城铁一样的铁路便宜,又方便的话,那我肯定就可以不在北京买(房)了。
按照目前北京规划部门给出的方案,小韩的期望确实有可能成真。有消息说,北京目前正在组织与河北、天津进行交通特征及数据的对接,将研究利用既有的铁路资源开行市郊列车,范围可能覆盖到燕郊、涿州等近京城市。而这也从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此前的表态中得到了证实。
周本顺:讲京津冀一体化,基础就是交通一体化,三地现在都已经把交通作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现在要加快这些铁路、城际等快速路的建设。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介绍,市郊铁路主要用于连接距离中心城在65到8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城市和区域,按照这一标准,北京的怀柔、平谷、密云、延庆四个远郊区县,以及河北省的燕郊、廊坊、涿州都将被纳入涵盖范围。不同于普通轨道列车,它将发挥轨道交通公交化的优势:
张贵:公交化指的是它的一站式、便捷式,客运专线,而不是现在北京到石家庄、保定的铁路。我们要实现一小时的通勤,三小时的商务区,就是我往返一天把事情解决了,它就是轨道公交。
事实上,国外大城市通勤客流以及城区和郊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大部分都由市郊通勤系统承担。以日本东京为例,市郊铁路占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65.5%,年运量高达140亿人次。相比之下,北京轨道交通仅占全部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24%,目前全部为地铁,缺乏市郊通勤系统。而运量大,成本低的市郊铁路无疑是解决方法之一。据测算,如果市郊铁路采用国家铁路建设标准,单方向小时运量就可以达到十万人,是地铁的2至3倍。同时,利用既有国家铁路线网建设市郊铁路,还可以与现有铁路线网互联互通。张贵认为,这将为京的外围新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张贵:我们是轨道上的城市群。轨道城市群就是轨道交通公共化,公共交通轨道化,统领城市的布局、产业的布局,包括人口的迁徙。
而现在一些企业已经依据交通线路建设谋划未来发展,不少物流企业就将原有设立在北京的仓储基地规划外迁。此外,这些区域的商品房价格也可能随着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升,再次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黄瑜分析,北京在其中起到的龙头作用不可小觑。
黄瑜:对于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像燕郊,交通通达性越来越好,它这个地块的价值就会逐步上升,房价也会提升。
如何不让京津冀一体化变成楼市的狂欢?周本顺认为,这其中,河北在北京周边的中小城市建设中必须有所取舍,要打造出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中小城镇,而不是只有房地产发展的“睡城”。
周本顺:所以我们讲现在河北推行产城融合,我们这个城市的建设,必须要产业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不能盲目的发展房地产,防止形成睡城。要打造自己有特色的中小城市,比如说燕郊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住,在这里有业可就,他也不会天天跑去北京了。
张高丽任京津冀领导小组长 将动利益啃硬骨头
2014年08月12日03:26  新京报
京津冀一体化领导小组
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住在燕郊的房产中介刘刚,特别关注京津冀一体化的风吹草动,他希望诸多利好能一一实现,尤其燕郊的交通状况能尽快改善,“这直接影响到房价和自己的业绩。”
京津冀一体化的利好中,关于“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办公室”的消息,无疑是个影响较大的事件。近日,国土部官员透露,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组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称得上是规格最高的区域经济发展小组之一。专家称,这体现了中央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决心,将会啃硬骨头、动利益,甚至会涉及三地“割肉之疼”的利益调整。
缘由
缺顶层设计“断头路”2300公里
8月2日,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披露了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的消息,组长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沈迟当时也在会上,并现场展示了京津冀三地规划图。他说,京津冀三地的规划图有些地方根本不衔接。
作为《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组长,沈迟深感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必要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6年,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倡议召开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议。2004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但是多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京津冀总规划仍未出台。
对百姓而言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断头路”。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介绍,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断头路”多达2300公里。如河北燕郊与北京通州虽然只有一河之隔,却无法顺畅联通。一位河北省官员曾经对媒体表示:“八通线地铁到燕郊也就是十分钟车程,但谁也不愿意去修。'断头路’在河北和北京交界比比皆是!”
住在燕郊的房产中介刘刚每天看到大批在京上班的“燕郊人”,排着长队挤公交,“人被挤得跟变形金刚似的”。但是,他说自己现在还不敢拿八通线延长至燕郊来作为房子的“卖点”,因为“只要沟没有挖上,谁也不知道有没有”。
在总规划师沈迟看来,目前最缺的是一个跨越三地的顶层设计。他表示:“各个地方做规划,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说事。一个地方的规划图,另两个地方都是空白,这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一个跨越三地的顶层设计。”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热度不断升温,三地均召开很多相关会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也参加了不少。他的体会是,如果让京津冀其中一方协调另两方,说不动;三方出人组成一个协调机构,就成了一个“俱乐部”,但最后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有这样一个超越地区的“国家级组织”来进行协调和规划,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才能落地。
他认为,协调小组的建立,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中央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决心很大。”
现状
京津冀一体化提至国家战略层面
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京津冀一体化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
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工作。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这意味着京津冀一体化驶入快车道。
据公开报道,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签署了至少十几项合作协议。7月31日,河北党政代表团到北京考察,双方签署7项合作文件。8月6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来京考察,双方签署了6项区域合作协议及备忘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明显信号之一是:北京张家口搭档申办2022年冬奥会。如获成功,张家口崇礼县将承办大部分雪上项目的比赛。
8月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2014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称,目前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并有常设的办公室,张高丽担任组长。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曾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现在还是中央深改组副组长。3月31日至4月1日,张高丽赴河北调研经济运行情况,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媒体评价称,张高丽已经进入了“京津冀”领导小组组长的角色。
此前,我国成立的各类领导小组很多。以“国家”或“国务院”打头的领导小组,大多属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部门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
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曾设有两个高级别小组,分别是成立于2000年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和成立于2003年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
根据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人员调整名单,目前这两个小组的组长均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组长是副总理张高丽。小组成员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30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西部开发”小组和“振兴东北”小组曾设办公室,在发改委(或此前的“国家计委”)单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时任发改委主任(或此前的“国家计委”主任)或副主任兼任。目前,两个小组的办公室已撤销,具体工作由发改委承担。发改委设立了西部开发司和东北振兴司。
专家分析称按照此前的规格,此次“京津冀”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可能为部级或者副部级,有可能设在发改委。
展望
领导小组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介绍,张高丽在主持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上决定,当前要做好五件事情: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产业转移对接;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分析,领导小组的职能,预计应该主要集中在顶层设计上,或有一些高层次的协调职能。常设的办公室可能会侧重于制定操作层面的规划,以及落实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
沈迟认为,相关的国家部委要参与这个小组,京津冀至少由分管领导参与进来。工作方式有可能是定期开会,互相调研。他说:“小组还可能会借助第三方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工程院、中科院等了解情况。”
由于京津冀一体化还涉及首都的发展和建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估计,“京津冀”领导小组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不会完全照搬原来小组的模式。但无论办公室设在哪里,小组应该体现的是其协调性和综合性。
张孝德说以前的“振兴东北”和“西部开发”领导小组,主要是做加法,送政策,在他看来这次的小组不那么简单,是要打破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使区域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比如,区域共同面临的污染问题,要做减法;比如,北京瘦身问题等,都是有“割肉之疼”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协调,很难达到京津冀一体化的预期目标。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 京津冀合作措施
●科技合作
4月,京津冀签署《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共同推动京津冀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污染防治
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今年在污染排放和研究控制机动车使用强度政策等方面工作重点和具体细则。
●卫生协作
6月17日,北京市卫计委、天津市卫生局、河北省卫计委在京共同签署了“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三方将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第一时间将突发信息通报对方,开展协调处置。
●海关一体化
7月1日,相关改革首先在北京海关和天津海关启动实施,10月份前扩大至石家庄海关,实现京津冀海关的全面推开。
●交通建设
8月6日,京津双方签署了六项区域合作协议及备忘录,涉及科技、环保、市场一体化、交通等领域。其中,交通一体化成为京津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
京畿新区或成首都副行政中心 部分机关可迁至此
2014年09月24日 02: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民众浏览北京新机场规划图
【推荐阅读】专家给争夺首都副中心泼凉水:是种观念误区
北京热议京畿新区定位 多份建议聚焦首都副行政中心
本报记者 定 军
实习记者 张淼淼
特约记者 曹舒 北京报道
将于2017年首次通航的新机场将有新的定位。
多名区域行业专家认为,以首都新机场为核心的京津冀临空经济区,简称京畿新区,的确存在做首都副中心的可能。
此前9月17日的中国社科院的2014城市蓝皮书,以及9月22日发布的2014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均称北京的部分行政机关需要从中心疏解,甚至要优先争取外交、商务、科技、交通等与国际外交相对密切的部门或对交通需求比较敏感的部门整体外迁。
不过,上述建议可能需要中央来决定。而部分机关搬迁到此地,的确存在可能。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北京核心功能包括全国政治中心,但是有高层人士认为,部分业务主要是在外地中央部门,也可以从北京往外迁。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指出,以北京新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的确可以承担部分行政功能,这也可以上升为国家新区。目前北京适合承载一部分新增人口和功能的,唯有这个区域了。
但是一些中央核心部门难以迁到这,此外北京一些窗口部门搬迁难度大。“但是非窗口的部门,比如后台管理等部门,都是可以迁到新机场的临空经济区的。”他说。
他认为,到2030年北京人口规划可以设定为2800万-3000万人,相比现在,北京还需要净增800万人。其中北京与河北交接的新机场附近可以容纳200万,东部的平谷等地可以容纳200万。
此前,北京周边多个城市均传出要做北京副中心的消息。
首都改革试验区?
目前多份报告提出了北京部分行政机关外迁的可能。
2014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曾指出,适应北京功能疏解的需要,先迁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疏解传统制造业,中期迁移学校、医院、大学,后期促使部分行政机关等向外扩散。
2014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则认为,北京新机场的京津冀临空经济合作区,即京畿新区,可以作为首都行政副中心,着力培育有别于东城、西城的国家行政中心区及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特色。从而形成既服务于临空经济区,又能支撑北京政务功能特色的临空型首都城市副中心。
该中心要优先争取外交、商务、科技、交通等与国际外交相对密切的部门或对交通需求比较敏感的部门整体外迁。
对此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认为,新机场本身可以形成新的功能区,该地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存在打造新区的契机。
北京应该保留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特别是文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疏散到新机场,包括高端服务业、学校、部分机关。
“本身行政机关需要辐射,需要交通便利,这个新机场都可以解决。”他说。
他认为,目前直辖市只有北京没有国家新区,该临空经济区完全可以建成改革试验区,上升为一个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等的国家战略。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借助三方力量合作,可以成为破解京津冀一体化难题的试验区。
此前北京也规划过通州作为北京城区的副中心角色,不过目前通州作为睡城,功能比较单一,再做行政副中心已经没有太多的土地供应。北京也规划过亦庄、顺义等新城,但是像亦庄,仍只有产业,医院、学校、行政等功能往此集聚得不够。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面对人口拥挤等城市问题,过去伦敦、巴黎、东京都在周边建立过副中心。此后伦敦、巴黎、东京都有沿轨道交通向外衍生的副中心,以分担中心城市的某些核心功能。
尚待中央认可
不过,以首都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如果主要做副行政中心,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原因是,中央部门要大部分迁移过来,难度很大。而部委搬迁,需要中央来确定。
一位参与研究“十三五”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专家指出,现在各个报告以建议为多,但是最后拍板权仍在中央。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指出,部委各个部门主要是围绕中央开展工作,如果重要部门搬迁走,则工作更不方便。
但是一些部委能剥离的下属部门是可以搬迁的。同时北京市一些非窗口部门也可以搬迁到新机场附近。但是北京市政府是不能搬迁的,因为北京市政府搬迁到新机场附近,那么从北京昌平、平谷部门人士来北京市政府办事则太不方便了。
“临空经济区还是以经济为主,同时增加一些医疗、教育、行政功能,但是行政功能不能太多。”他说。
2014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还建议,除了要优先争取外交、商务、科技、交通等与国际外交相对密切的部门或对交通需求比较敏感的部门整体外迁外,还要争取发改、建设、规划、国土、卫生等部门的部分机构外迁。
这些机构的某些部门,以对外交流、督察、检查为主,大部分时间需要到国内进行调研,可以入驻新机场周边,减少客流压力。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强认为,在大型国际机场附近建设行政中心的国际案例不是很多,像法兰克福机场和纽约机场,都是偏经济中心,还有东京机场,虽然就是在首都,但实际地理位置离行政中心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吴敬琏谈京津冀一体化:关键问题是政府太强
2014年10月31日 08:40  北京商报    
京津冀发展失衡:北京吃不下   天津不够吃   河北没饭吃
“'要突破要改革,前提是得把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打破条块分割最关键。’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日前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京津冀的关键问题是政府这条线太强,条和块就把市场切割开了,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京津冀才能够良性发展。”
关键在于打破条块
事实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提出得很早,曾经提出过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直到现在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前提到首都经济圈,天津不乐意,因为突出了北京;提到环渤海经济圈,北京不乐意,核心问题就是行政体制分割。此外,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地区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程度上都较为落后,也是导致一体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吴敬琏强调,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难点是形成统一的市场,政府要靠改革、靠创新机制来解决,而统一市场中不允许条块分割,但政府发挥的协调权利也不能过大,不能人为以行政权力去干涉经济事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要统一市场,根据市场导向,资源就会向有效的地方流动了。京津冀一体化,各地方招商引资解决不了问题,最主要的是打破行政条块阻隔,妨碍市场自由贸易的东西一定要消除,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加强自身制度、法制建设上做文章。
统一市场开始破冰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搭建好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平台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就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说,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划、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吴敬琏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京津冀在统一市场方面已经开始破冰。近日,北京、天津、河北商务主管部门,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共同制定了《关于落实京津冀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商务行动方案》,依据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共赢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三省市商务部门在推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方面的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三省市将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加快发展。
物流先行成为共识
根据三省市商务部门在推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方面的内容,在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市场方面,鼓励京津冀零售业相互延伸、融合发展,为三地“老字号”企业、优势企业和特色品牌发展创造条件。并发挥京津市场窗口优势,支持三地商贸企业在两市进行展示、交易,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各自在科技、信息、港口和物流资源方面的优势,支持建设区域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物流标准化区域合作试点,共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搭建电子商务交流平台,推进三地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物流先行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业内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流通产业的一体化,所有都是空的,包括工业、农业,还有服务业,也就是说流通一体化是京津冀良性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京津冀一体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流通市场时,其他一体化也会失败。
在吴敬琏看来,交通物流是在实时变化的,变化其实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运营情况,包括每个人、每辆车跟环境都是实时的,还有是多维的,而且是高度相关的。这个相关不是交通行业本身相关,是跨领域、跨区域的相关。下一个焦点是交通的开放,不能北京是北京,河北是河北,天津是天津的,交通是跨区域的,没有界限,是跨行业、开放、共赢的环境。
相关专题
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相关新闻
京津冀将统一税收政策执行标准 顶层设计临近京津冀顶层设计临近落地 交通等三领域率先突破雾霾“新常态”:环保部六个督察组分赴京津冀工信部或取消京津冀长途漫游费 专家:利于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将推一卡通 三地可选最优机票
习近平给京津冀注入动力:七方面推进协同发展
2014年12月02日08:58中国经济周刊
京津冀一体化必将引来各方竞争,如何协调
京津冀一体化必将引来各方竞争,如何协调将是难题。
——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三省市一直在等的“东风”。
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在行政壁垒下各自为政,经济联系松散,在区域合作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京畿重地、北方腹地,京津冀被寄望能够带动北方经济、连接南北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发展极不平衡,河北省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北京、天津的1/5左右,单位面积年产出不足北京的1/10,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断崖”;此外,京津冀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
京津冀的长远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需要用“一盘棋”的思路来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今年8月,官方消息披露,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副总理张高丽任组长。作为顶层设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中。
京津冀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三省市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各就各位”,找到差异化的定位,融入协同发展,寻求合作共赢。目前,三省市就生态环境合作、教育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等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协同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已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更深层次的改革,诸如跨区域GDP分计方式、税收分成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也在探索之中。
习近平给京津冀注入“国家动力”
9个月前的2月26日,京津冀两市一省的发展新路,响起了一声发令枪。习近平总书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地缘相亲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三兄弟”,开始了更为频繁的“串门”,商量彼此之间的合作共赢。
眼皮子底下的京津冀,如何行稳致远,探寻全新动力,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虑的重点。去年以来,他分赴三地考察,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天津是习近平三地考察的第一站。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从北京乘坐城际列车前往天津考察调研。两天时间里,他先后到武清区的农田、滨海新区生物医药研究院、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处考察,就发展都市型农业、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调研。
就是在这次调研期间,习近平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由春入夏,八月铄金。去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度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调研。他强调,北京要强化首都功能,成为“四大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与此同时,北京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建设质量,遏制“摊大饼”式发展。
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何巍对习近平在北京视察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总书记对北京市管理工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唯一提到的企业就是首钢,总书记指出'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就是具体行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三地调研后,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座谈会上,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首先汇报,他表示,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使北京的同志豁然开朗,北京要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谈道,京津冀协同发展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天津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多赢之举,河北要把握好战略定位和历史机遇,在区域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地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随后,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新一届政府首份工作报告,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写入其中。
今年8月,官方消息披露,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总理张高丽担任。
作为“顶层设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
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透露,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目前,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交通运输部正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中央搭台,三地唱戏。作为“演员”的京津冀颇为卖力,实质性的合作加速推进。截至今年8月底,京冀、京津、津冀分别签署了7项、6项、5项合作协议,涉及北京新机场建设、生态环境合作、教育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等多方面内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寄望京津冀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协作区。与以往的经济协作区由于行政分割而难以落地相比,“京津冀协作区不一样,因为它得益于总书记的重视,得益于国务院的重视,得益于各部委的支持。” 陈昌智在上述论坛讲话中说。
习近平:七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二: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三: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四: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五: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六: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七: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习近平要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附具体清单)
2015年02月11日 02:39  新京报
【推荐阅读】
习近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梦想蓝图:北京不再是中国的北京
【观点】北京=(天津+河北)×1.5
习近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昨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确定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重大事项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检查前8次会议落地成效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两年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8次会议,确定了不少要办的大事,有必要检查一下这些事是不是落地见效了。总的看来,各部门对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确定的事项态度是坚决的、思路是清楚的、进度也是符合要求的。
城镇化不是搞成城乡一律化
习近平强调,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涉及面很广,要积极稳妥推进,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推进城镇化不是搞成城乡一律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巨大,要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推进能源价格、油气体制改革
习近平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保障能源安全,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抓出成效,密切跟踪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趋利避害,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推进能源价格、石油天然气体制等改革,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
丝路基金尽快开展项目投资
习近平强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亚洲基础设施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是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补充,要抓紧筹建。丝路基金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搭建好公司治理构架,尽快开展实质性项目投资。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习近平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明确,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方法要明确,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据新华社电
■ 焦点
1 哪些功能要疏解出北京?
北京需要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在刚结束的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说明。
该负责人介绍,“疏解”清单将按照“几个一批”对核心区和中心城区进行疏解,包括“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一批行政事业单位”,其中,“一批教育功能”指疏解一些院校,“一批医疗卫生功能”,则指中心城区不再新增综合性医院。
去年,北京市政协围绕首都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开展联合调研,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以动物园、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批有形市场有1386个,经营人员超过41万人,其中外地来京人员占八成。
截至2013年底,以“小百货、小洗浴、再生资源回收”等为主的17类待提升业态总数为23.47万户,这些业态中许多是流动人口的自我循环、自我服务,造成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城市运行压力和社会管理压力,应予坚决清理。
数据显示,北京二环内有数百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中,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与首都关联不大。相关建议称,尽早争取中央层面的支持,制定长远计划,开展部分事业单位的整体搬迁工作试点;引导更多企事业单位由核心区向远郊区县转移布局。
2 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展如何?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照京津冀三地达成的协议,京津冀将打造“4+N”产业格局。所谓的“4+N”,指的是三地将打造4个战略功能区和若干个合作共享平台。4个战略功能区分别是,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与河北签订协议的张承生态功能区、与天津签订协议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
关于动批的搬迁,近日,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表示,今年西城区将积极引导北展地区动批、天意等批发市场调整疏解,依法规范和撤销20个市场。
针对社会关注的行政事业单位外迁,目前这一清单还在规划研究中,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年内北京将完成一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迁。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优先疏解一些二环内的国家机关的辅助性服务机构,比如培训中心等。疏解要以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集中疏解和分散疏解结合;教育方面,相关人士建议,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中,高校、中职院校是重点。据了解,目前北京已经拉出清单,要在2017年取得实质进展。 新京报记者 邓琦
【一体化思路】
京津冀将出环保、交通专项规划
一名曾经参与规划咨询的专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内容就是对三地功能的重新配置,其中包括如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该专家表示,三地功能的重新分配涉及利益的分配,很多将跨行政区域的体制性的问题提到改革日程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核心的思路,是首要解决环保、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重点措施就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交通,对各地资源和优势互补等。
也正因为此,他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规划之外,还会出台环保和交通两个专项规划。 新京报记者 金煜
京津冀一体化大事记
2013年5月
习近平在天津调研。他在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
2013年8月
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3年
习近平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
2014年2月
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2014年7月31日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率领河北省部分市长赴京,就京津冀框架下承接相关产业与北京方面进行探讨,并签署相关协议和备忘录。
2014年8月6日
天津市相关负责人带队在北京围绕交通、生态治理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
2014年12月30日
京津冀三地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传京津冀定位较大调整 三地错位发展仅北京1个中心
2015年03月30日 03:12  长江商报
推荐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月底发布 强调北京中心
三地错位发展仅北京一个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出炉,传定位有较大调整
□本报记者 施磊 发自北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宏观上已成为国内发展的顶级战略之一。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一年有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将其列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并列的三大经济带战略。但由于京津冀三地定位及利益协调牵涉面极广,顶层设计的困难比预期的要大,据称相关规划纲要改了十几稿,仍有争议。据报道,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将于近期发布。
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早在今年2月10日由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就定下了基调。
新华社当天报道说:“习近平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明确,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方法要明确,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从目前媒体报出的《纲要》内容看,据知情人士称,从来没有哪一个规划纲要如此细致,力度如此之大,细致到哪些企业搬到哪个区域、每一条路修到哪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有每年的进度表,有问责举措。如产业转移方面,《纲要》明确列出北京二环内、三环内企业要转移多少。交通一体化的清单会具体到现在北京、天津、河北有多少断头路,怎么解决;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厅委、民航总局分别承担什么责任。此外,《纲要》还确定了2015年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有很多行政壁垒和重大项目,在高层协调下,将会“出人意料地加大推进和落地”。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称,《纲要》对地区发展的约束比“十二五”规划还厉害,针对性更强。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信息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这些信息显示,对于存在颇多争议和难点的京津冀一体化,中央干脆大包大揽,从战略到实施细则再到具体工作做了通盘设计。下一步,就是三地政府如何操作和执行的问题了。从目前的观察看,各个地方对此《纲要》的态度很复杂,热切、急迫同时又很纠结。
中央顶层设计具体到细节规划
据报道,即将出台的《纲要》对与原来京津冀三地上报的“北京四中心、天津四中心、河北五中心”定位进行了较大调整。除了北京保持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四个中心地位不变外,天津的定位调整为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定位调整为四个基地,主要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环保和生态涵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据参与《纲要》编制的人士说,“调整后强调只有北京这个中心,多中心就等于没中心”,顶层设计更加重视三地的错位发展。
北京四中心定位确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方向开始明晰起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要进一步调整提高,不符合的则要依法疏解。“2015年北京下决心疏解一批教育、医疗项目,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外辐射。”2015年北京将出台一份“疏解”清单,内容包括疏解一批制造业、一批中心城区批发市场、一批院校、一批医院,以及若干个行政事业单位。
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北京的思路已明确: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节能环保朝阳产业。
突出北京 津冀不再提中心
解决三地错位发展是难点
陈功在内部讨论中表示,京津冀一体化要对巨大的差异做战略整合,京津冀发展的不均衡,根本原因是三地的发展战略存在根本的冲突和不协调。北京的发展战略在很长的时间是强化第三产业,这种做法已经见成效了,2014年北京服务业的经济占比达78%;天津的发展则是搞大产业、重产业,而且空间方向与北京完全不一致,与北京并不容易接轨;河北则是搞资源型产业、重工业(如矿山、钢铁),三地发展出现这样的冲突和不均衡是长期形成的,而且与巨额投资有关。现在搞京津冀一体化,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疑问很大。这就像三辆汽车在不同的路上往不同的方向跑,而且已经跑了几十年,现在忽然间说,往南的要往北,往北的要往南,往东的要往西,大家要聚在一起,难度肯定极大,而且投入资源也会极多。
京津冀一体化中要素和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低估。根据目前京津冀一体化的基本态势,北京定位于向外输出者,“承接合作”是河北的重要任务。北京要疏解非核心功能,具体表现在人口外迁和产业外迁。在产业调整上,北京将会限制工业发展,迁出部分工业。实际上,北京的工业发展近年一直受到限制。2014年北京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4545.5亿元,几乎比同期上海少了一半(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164.79亿元)。这证明了北京的城市定位是正确的,反映了首都功能和首都经济的特点。对北京来说,本来就没有多少工业,如果再在政策要求下大量迁走,不仅对缓解北京的城市病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可能对北京形成釜底抽薪。
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打响第一枪
不论《纲要》最终如何部署,“北京中心”地位和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是没有悬念的。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被称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和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已经着手搬迁。但因为这两个市场规模太大,往哪儿疏解、谁来承接,都不是一时一地能确定和落实的。可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承担商贸物流基地功能的河北省多个地区,已经开始进行抢夺。今年1月1日,河北廊坊新动批红门服装城已经开业,超过8成商家来自北京。有“动批”经营方被拉到河北白沟、永清等考察,还有大红门商户到怀来、廊坊、石家庄等地接洽。
就在《纲要》被传即将发布的3月27日,“协同发展、共赢未来——2015年非首都功能疏解京石对接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回,是石家庄出手了。
在此次会议上,两市就京石两地商贸产业疏解深入对接,达成了高度统一。北京西城区和丰台区政府认为石家庄承接北京商贸、物流产业具备天然优势,乐城国际贸易城规模庞大、规划理念先进,北京西城区、丰台区将积极引导所辖地区商户入驻项目,促进商户在石家庄生意做大做强。
石家庄市副市长刘文鹏在对接会现场表示,石家庄会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迁提供全力支持。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石家庄正借非首都功能外迁之势,抢占先机,并高调承接动批、大红门的外迁。
承接北京外迁商贸河北领先天津
从北京区位特征看,河北、天津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天然最佳选择。而在这一年中,河北、天津两地对外迁优势资源的争夺就从未停止。
有消息人士透露,《规划》将明确三地区域定位:其中,北京被定位为“研发中心”,天津将致力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河北则朝着“全国物流基地”的方向发展。
基于河北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近日,石家庄在冲刺“商贸物流中心”的角逐战中动作不断,而此次非首都功能疏解京石对接会上,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被视为巨大的政策利好。
京石对接符合双方的需求和利益,中国市场学会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理事会副秘书长许鹏飞认为,北京非首都功能外迁很迫切,而石家庄正在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会是石家庄未来发展的重头产业,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大有可为。站在从业者角度来看,批发行业从业者不希望“散”,而是希望整体的转移,未来石家庄在承接北京批发业态转移过程中需要做相应的部署。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布局中,对外疏解一部分产业既是给这个大都市的减负,又是给河北区域经济的一个增量,这是各方多赢的一个政策。对于河北商贸行业来说,更是一个历史机遇。”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董事长林乐平在会上表示,石家庄是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京九大动脉上最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拥有非常良好的商贸基础。石家庄承接北京商贸批发行业的疏解,能最快地形成商贸大市,从而带动冀中南地区城市发展,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北京商贸疏解政策和广大商户希望外迁后能做大做强的多方利益。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国际航运核心区
金融创新示范区
改革开放先行区

产业转型升级
商贸物流
环保
生态涵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 财政部未来6年投42万亿
本文来源于华尔街见闻 2015-04-30 16:09:08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据了解,《规划》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包括总纲、实施细则和具体名录。既有顶层设计纲要,也有实施方案细则和路线图。细则包括交通一体化细则、环保一体化细则和产业一体化细则。
《京华时报》援引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相对落后的河北、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规划即将出台的预期下,京津冀板块依旧值得关注。
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多家机构一致认为,这将给房地产、建材、环保等板块带来确定性投资机会。业内人士强调,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中,交通一体化将率先发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间的立体化规划都在执行中,基建板块等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