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6:23

一、引言

国际贸易可以定义为国与国或地区之间物品、劳务及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有机交换,之所以叫它有机交换,是因为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和规律,而并非进行着随机性或者以交易双方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交换行为。最先提出这个理论的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他的绝对优势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但是随后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具有全面系统实用的特点,为发展中国家,即落后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行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能性,这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作用是具有巨大意义的,随后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体系,使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统治了世界经济200多年,期间无数经济学家提出新的理论,但大多数已比较优势为基础,为前提,为依据,发展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唯一提出质疑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就是为大家熟知的里昂惕夫之谜,她针对美国自身的贸易状况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存在矛盾的现象第一次向比较优势发起了冲击,对此很多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解释,最终虽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从某种角度已经证明,比较优势理论不是万能理论,也不是永久法则。

二十一世纪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受到冲击,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以前有优势的产品优势也渐渐在消失,原因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很多国家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引下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主要不是以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用投入要素的来区分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时,已经不存在竞争优势,甚至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亚当斯密首次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系统地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形成了系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的差异,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各自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本较低的产品获得利益。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产生国际贸易。

两优取重,两劣择轻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和精髓,各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形成自己的对外贸易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同样道理,发展中国家应该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高本国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认清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及其自身地位盲目大力发展自认为具有优势的产业,产品生产出来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从而形成对本国经济贸易的一种打击,最终出现了贫困化增长和优势变的陷阱结果。

比较优势陷阱的出现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发达国家首先打破陈规,在继续巩固和发展资本技术产业的同时,开始加大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挥步伐,这也是现实国际贸易格局的显著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更适用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因此曾经完美的理论变成了可怕的陷阱。由于发达国家本身具有巨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其发展自己不具优势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时候,仍然具有很多潜在优势,比如发达国家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技术对生产率的推动,资本对劳动力数量的支持和质量的维护,尤其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力急速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产生巨大冲击。其次,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认识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威胁,自以为本国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自己贸易结构,从而强化了自己低水平产业结构,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达国家的这种贸易模式的的转变体现了一种战略上的升级,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已经形成一种多元化,没有一个国家的优势能够永远存在,针对发达国家的战略转变,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及时作出调整,规划自己的产业发展,积极维护自身的产品竞争力,这是走出比较优势陷阱,找到新的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

三、中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新时期传统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近几十年,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体现在制成品的所占比率越来越大,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的比率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效率都在降低,并且在资源消耗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新时期,诸多比较优势的前提假设已经不存在,加上发达国家贸易战略的转变,所谓的比较优势已经不能赋予产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向竞争优势转化成为了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比较优势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下难以发挥作用

中国的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到2007年进出口总额预计达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贸易大国的第3位。然而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易达到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就是典型事例。另外中国进口能力也迅速扩大由于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使得我国进口价格上涨。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三)外商投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偏差

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在利用外资方面就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偏差。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该国产业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产品竞争优势不取决于产品本身,而取决于投入要素的差异。外商投资没能达到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预期效果,反而形成了对本国同类产品的冲击和威胁,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竞争优势战略的实行

(一)保持传统比较优势,引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当然,面对比较优势陷阱我们也不能就完全的另辟蹊径,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如服装,针织和农产品等仍主导我国贸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暂时不可动摇。不放弃这些产业是因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如果放弃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自己完全无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同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并非明智之举。然而,要继续扩大这类产品的出口,势必面临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问题。所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积极保护我们的一些幼稚工业,实行一定程度的进口限制,立足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能力,来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贸易格局的逐步优化,促使其最终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使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达到“不再幼稚”的水平,这也是促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如今我们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就应该充分利用其规则。WTO第18条规定,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发展新的工业或为了保护刚刚建立、尚不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即幼稚产业可实行进口限制。

(二)以技术创新,应对技术壁垒

高技术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对于传统产业,应该利用现代适用技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试金石的,它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也是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欲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是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目前,中国的初级制成品出口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科技含量低,完全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我国的工业制成品,虽然出口增速加快但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所以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景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对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壁垒(主要是技术含量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中国。

(三)重视制度创新的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早在20世纪80年代,波特相继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从而提出、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一国的比较优势,更关键的是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他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它更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是对现实贸易形式的迫近,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由制度创新推动。首先,制度创新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及市场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彻底落实“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便产生有理性的企业行为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无效。其次,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了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的问题。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制定一定的产业进入范围和技术门槛,引导外来资金、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还可起到扶持和保护作用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科研投入等方面,并且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实行“保护”必须是暂时的、积极的,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政府在推行竞争优势战略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表现在:首先是推进体制创新。我们应尽快建立起市场化、法律化的外经贸管理体制,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效益的原则不断改进进出口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外经贸自营进出口权依法登记制;建立公平规范、统一合理的进口税收体制,依靠动态关税调节进口数量和结构。其次是引导作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了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的问题。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制定一定的产业进入范围和技术门槛,引导外来资金、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就是扶持和保护作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形成竞争优势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是必要的。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综上所述,比较优势理论确实在国际贸易环境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例如比较优势陷阱的种种慢性症状,对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坚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求新求变,通过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的飞速发展,提高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方是能使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合理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06).
[2]徐晓玲.比较优势理论和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2004,(12).
[3]周燕,沉默.论比较优势陷阱的判定和排除[J].JournalofYunnanFinance&EconomicUniversity,18卷,(05).
[4]李义平.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N].人民日报,2006-04-19.
[5]李滋值,姜文学.国际贸易[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