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3:07:38
中国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变动分析论文发表时间:2010-05-28 09:46学术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论文发表者:CSSCI免费论文 点击:166次中国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张乃丽/崔小秀 【专题名称】产业经济 【专 题 号】F3 【复印期号】2009年11期 【原文出处】《产业经济评论》(京)2009年第2辑期第74~91页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Conspicuous Comparativeness of China's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作者简介】张乃丽,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中国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张乃丽/崔小秀
【论文分类】产业经济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F3
【期刊期数】2009年11期
【论文期刊来源】《产业经济评论》(京)2009年第2辑期第74~91页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Conspicuous Comparativeness of China's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作者简介】张乃丽,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电话:0531-88369992;E-mail:naili@sdu.edu.cn。
崔小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07硕士 信箱,250100;电话:0531-88365262;E-mail:cuixiaoxiu@163.com。
【内容提要】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该行业已经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诸多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这一进步并未带来该行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如中日机电产品贸易受传统劳动力优势驱动的因素仍很大。因此,如何真正提升中国机电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解,可以对比较优势变动因素做定量分析。研究中日贸易中我国机电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来源,并与两国要素禀赋和产业政策结合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机电行业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After entering WTO,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China's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did not keep pace with its rapid rise of export. And moreover, Sino-Japanese electromechanical trade is still based on China's traditional advantage on labor. Hence how to improve its competitive power b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both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By decompounding RCA, we can ge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cause its change. To find ont the source of change i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judge with the two countries' factor endowments and industrial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means a lot to improving China's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strueture.
【关 键 词】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FDI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FDI
JEL Classification: F14 L61 L62 L64
随着中国产业发展已进入面向全球按国际分工结构实施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也已经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为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在这一转型时期,机电产品作为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征于一体的工业制成品,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作为国际贸易及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导产业,它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分工和对外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视角来看,机电行业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研究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猛,平均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机电产品已经连续1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据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三位,出口额为5494.2亿美元,增长28.7%,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6.1个百分点。2007年略有下降,但进出口总值仍实现了22.8%的增长速度,达到1.2万亿美元,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说明该行业快速获得了比较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实际上,以出口额为计算依据,用来衡量一国某行业竞争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即已表现出该态势。李利(2005)、陆春平(2005)等通过该指数计算得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电产品仍处于劣势地位,但其比较优势已有显著的提高。汪斌、邓艳梅(2003)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林浩等(2005)则分别对我国机电行业的整体、区域、分类、分类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除得出与上述相同的结论之外,还发现同一类别的机电产品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优劣势,并进一步指出这是由于要素禀赋、各国对不同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各不相同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然而,显性比较优势的提高只能说明行业出口相对比例的升高,并不能全面证明国家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张幼文(2005)明确指,出在分析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时,有必要把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区别,把三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区别。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方式与出口主体的多样化,一个国家的出口规模及其增长率并非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标志。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亦表明,在比较优势提高的同时,中国机电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得幅度不大。王耀中、尹国君(2002)研究证明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不但难以与美、日、德相比,而且与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唐骁鹏、林琳(2006)则从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价格、贸易模式等多个方面考察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吴汉洪、张志奇(2007)将其出口大幅增长因素归结为三方面,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与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等。可见,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方式的确在中国机电出口中起到一定作用。
从FDI来看,就机电产品来说,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406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7%,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5638.35亿美元)的72.15%,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5494.35亿美元)的74.05%。①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关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本出口之间的关系,冯正强、李丽萍(2008)研究得出二者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潘飞霞(2006)专门就FDI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机电行业前一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总量的增长,而且统计数据亦显示,机电行业协议利用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的态势和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到日本占全国的比重的态势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从贸易方式来看,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方式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479.39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5.52%;外商投资企业一般贸易方式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84.17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1.90%,②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正是由于以上两种特殊情况的存在,机电产品的大量生产与出口并未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刘晓将、赖明勇(2004)肯定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但同时也指出机电产品对中国经济促进作用有限,1990~2002年间其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③为18.01%,年拉动度④为1.26%,大大低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分析一个行业的出口增长,如果不考虑该行业在一国国内的发展现状,得出的结论无疑是不够准确的,而且一国行业的发展与该国产业政策和资源禀赋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将研究设定在双边贸易,并细化到微观行业层次,从而实现与分行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对接所得到的结果将更加可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在东亚地区以产品构造和要素禀赋为基础形成的二元分工模式,既充分利用了东亚地区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又发挥了日本企业在整体型构造的组装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成为日本得以在后工业化时代继续保持制造业强国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部分地决定了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机电生产和出口的结构与模式。(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eco/gongyejingji/9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