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俄国与法德英的关系来解读俄与印中美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9:41
 最近一段俄罗斯挺忙,先是总统访问中国,后来放话说要登陆北方四岛;先是和中国进行和平使命2010军演,再到印度举行军演,后来又说要重返金兰湾。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这俄罗斯怎么回事,到底和中国好还是不好?历史一再证明俄国人的背信弃义,今天将利用俄罗斯和法德英的关系,进行详细解读。

    人们往往记住了彼得大帝,但事实上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并不是欧洲强国,甚至连瑞典不如。俄国只有在北方战争打败了瑞典,在以后的战争中打败了土耳其才成为强国的。尽管彼得大帝对俄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就彼得大帝所取得的领土成就来说确实微不足道的,在南方对土耳其的战争先是获得了胜利,最后却失败了,而且丢了本来占领的领土,在欧洲方面,仅仅是获得了圣彼得堡,然而这个地方尽管面积不大,却意义深远——它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俄国,而且打通了波罗的海的海上通道。

    因此俄国作为欧洲大国出现,是在彼得大帝去世之后。这样一来俄罗斯经历的重要的联盟战争,主要有七年战争(1756-1763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时期)、拿破仑战争(1799-1815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尼古拉二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斯大林时期)

    一、俄法关系——历史上很少敌对

    在论述这一段落之前,我思考过这一个问题:为什么两百多年来,仅有一次重大的战争俄国和法国是站在对立面?七年战争、一战和二战都是作为盟国出现的。即便那仅有的一次战争,也是拿破仑疯了,和整个欧洲强国作战才出现的情况。如果能够很好的理解上述问题,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戴高乐可以不顾美国反对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俄国会购买法国的西北风两栖战舰。

    写到这,就联系到了中国古代的外交战略“远交近攻”。的确,法国和俄国中间要不是夹着奥地利,就是夹着普鲁士,后来就是统一德国。这使得俄法两国从来没有做成邻国。法俄友好的基础真的是基于这种地缘关系吗?

    我所论述的法俄关系的起点是从七年战争开始的,即1756年。在此之前,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原来许配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但是后来路易十五却娶了波兰被废黜国王的女儿。叶卡捷琳娜感到极大的羞辱,这决定了她与法国为敌的外交政策。俄国转而与奥地利结成反法同盟。同样的事情,后来有个翻版,亚历山大拒绝了拿破仑对他妹妹的求婚,使得两国站在了对立面。在这里之所以要插入这个话题,是想说明有时候婚姻也是缔结同盟的主要原因。

    七年战争,按照丘吉尔的说法,可以称作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双方是英普联盟和俄奥普联盟,英法是当时国际矛盾的主线,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势不两立的对立双方。当时汉诺威还是英国的领地,因此普英联手。为了对抗普鲁士,一直与法国敌对的奥地利转而与其结盟。俄国与普鲁士领土接壤却不与奥地利接壤,因此俄普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站在了对立的双方。由此可以看出,有时候地理位置能够决定联盟关系。七年战争,是俄国第一次作为欧洲大国参与战争,从此以后,俄国更积极的参与欧洲事务。

    拿破仑战争时期,由于拿破仑过分迷信自己在军事上的天才,目无一切以至于整个欧洲大国群起反对。其实,即便在拿破仑狂妄之极时,俄法之间也不是全部对立的。例如保罗一世采取与法国接近政策,亚历山大一世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尤其是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德法交恶,德奥和解。德国和奥地利与俄国在巴尔干上争夺日益白热化,迫使法俄走在一起。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俄法处于联盟状态。但是由于一战期间,俄国背信弃义,单独和德国缔结合约退出战争,损害了俄法关系,当然意识形态差异,也是德法俄关系疏远的另一个原因。所以在二战前的20年,苏法处于不太友好的敌对状态。这是地缘因素让位于意识形态。然而由于二战期间需要面对相同的敌人——德国,两国又站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那个时候的法国已经不存在了,战争期间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俄法关系。

    所以,总体说来,俄法关系较好,没有特别大的利益冲突。当然除了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走向对立面,这在于拿破仑野心太大。还有在1853年俄土战争期间,英法联手对付俄国,这在于俄国的胃口太大,超过了欧洲大国的正常的忍受能力。但通常情况下,俄法关系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戴高乐为什么不愿意和苏联对抗,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伊拉克战争期间俄法会联手反对美国,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法国会卖西北风给俄国。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法俄现在属于两个不同阵营,美法关系可能出现变动,甚至会走向变动。俄法关系会一直友好下去,当然不能完全排除突发事件所引起的两国对抗,但这种几率毕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