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风波的不同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11:17
● 华府论坛

  北京所坚决反对的对台军售和接见达赖问题,并未得到美方承诺。如果说最近的风波发端于上述两个问题,那么即使两国关系重新回到原点,这两个问题仍然挂在中美关系的账上,成为悬案。中美双方的各自得失,似乎不能不以此来计算。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宣布对台军售和会见达赖之举,使中美关系一度趋于紧张陷入低谷。经过两个多月的外交折冲和努力后,奥巴马日前会见中国新任驻美大使重申中美友好合作的愿望,胡锦涛主席也已到了华盛顿出席核武器问题峰会。这无疑表明,最近风波迭起的中美关系终于克服困难,重返正常轨道。

  尽管如此,这场风波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究竟如何,双方的立场对策以及最后缓解原因,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在这个时候,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负责研究工作的副会长道格拉斯. 珀尔抛出一篇文章,透露了中美双方进行交涉的内幕情况。

  他在上世界80年代老布什执政时期担任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在天安门事件中亲手处理过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

美国版本:“北京改变了口气”

  珀尔近日在美国智库尼逊中心出版的《国家利益》季刊上抛出一篇文章,对近期中美双方的表现作了与中方有别的解读。他首先指出,当这场风波开始时,无论北京或华盛顿官方,在他们相互关系中的基本对策“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急剧变化”。

  按照珀尔的看法,中国对奥巴马的强烈反弹,本来不过是中美关系中“习以为常的波动”。然而中国官方的激烈抗议与宣传机器的高调反应,却把关系推向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文章说,为时不久,当事态发展超乎中国国家利益时,北京感到“需要设法加以补救”,就考虑邀请美国高级官员去北京访问。在中美双方的“互动”中,北京“暗示”需要“照顾中方面子”,由美方主动来“打破僵局”。具体的办法是重申奥巴马总统去年访问中国时,与胡锦涛主席发表共同声明中的有关部分。

  珀尔说,美国方面为此显示了“善意和宁人息事的态度”。斯坦波格在记者会上强调美国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既定方针,奥巴马则巧妙地利用中国新任大使呈递国书的机会,重申美国对华政策基本原则,寄望于中美两大国的合作。

  尽管北京声称美国回心转意是中美关系恢复正常的动因,但珀尔认为实际上是“北京改变了口气”才使中美紧张气氛“冷静下来”。中国似乎陶醉于“核心利益”的说法,忽视了中美双方需要在其他各方面进行合作的“广泛利益”。“当胡锦涛与奥巴马会见时,中国官员应该问问他们自己,如何才能有助于修复中美关系”。

北京说法:美方先表现善意

  当然,珀尔的说法和北京的版本不同。因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解读是美方向中方提出希望,两位美国高官才在3月初作北京之行,“就中美关系问题与中方交换意见”。

  《环球时报》对斯坦波格的访谈尽管内容秘而不宣,却声称斯的谈话“凸现美方急切希望扭转两国关系”的善意,才使陷入纷争的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究竟是谁首先主动表示谋求和解的愿望,中美双方显然具有不同解读。如果珀尔对此有不实之词,想必北京一定会出面加以澄清。

  中美之间因为台湾与西藏问题而引起的风波,不过是两国关系中的一段插曲。现在平息下来,并不等于今后就不再重演。尽管美方此番一再保证要遵守中美三个公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和西藏分裂。但是北京所坚决反对的对台军售和接见达赖问题,并未得到美方承诺。如果说最近的风波发端于上述两个问题,那么即使两国关系重新回到原点,这两个问题仍然挂在中美关系的账上,成为悬案。中美双方的各自得失,似乎不能不以此来计算。 

事后的疑问 

  对于这场忽来忽去的风波,人们难免会引起反思产生疑问。为什么北京一开始作出强烈反击时未能相应地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北京为了实现外交目标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中国的决策不外乎出于两个目的:一是迫使美方取消对台军售和阻止达赖会见美国总统,一是出于国内因素而向公众展现对美强硬态度。如果属于前者,就必须准备对美不断施加压力,直到使之就范,而不能在目的尚未达到之前半途而废,更不便把自己要鸣锣收兵说成是对方挂了免战牌。如果是后者,那就应该考虑到万一外交行动受挫又该如何向公众交代。既然北京早已确定胡锦涛主席前往美国参加核峰会了,难道他们就不想一想中美关系生变会对此行的严重影响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美风波越闹越大的这两个月来,中国发生了高层外交人士异动的现象。近年来窜升得最快,继任驻美大使呼声最高的一位官员忽然被解除副部长的职位,调往日内瓦那个小天地去坐冷板凳。如果考虑到他原本是中国对美外交的主要执行官,那么这种非同寻常的人事异动,就不能不从侧面反映出北京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的得失。

作者是华盛顿中国论坛社社长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