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铺筑黄继光故里腾飞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3:32

齐心铺筑黄继光故里腾飞路

 

——中江县交通事业发展侧记

 

“八五”期间到“九五”以来,中江县交通建设始终坚持社会办交通的战略思路,采取多渠道筹措交通建设资金近3亿元。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与1992年相比,公路交通由低级到高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公路好路率由“七五”末的60%上升到85.5%以上;等级公路由40%上升到99.5%;柏油路由4.7%上升到71.3%;水泥路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4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公里;新修油路510公里(仅96年新修225公里,就相当于该县前20年油路建设的总里程);新修飞天桥等大中型桥梁12座1030延米,新修断头路36公里;完成标美路150公里;加宽改造公路260公里;整形路190公里以及新城北、黄鹿、兴隆等二、三级汽车站和中江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使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罗桂、德中、成南公路为主骨架,连接县、乡(镇)、村支线交通网络,成为全省丘陵大县中第一个提前三年实现乡乡(镇镇)通水泥、柏油公路的县,为中江县城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江县县城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交通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1992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经济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的战略思路。

在1997年度中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双评”工作会议和今年9月24日召开的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主任、委员和代表们一致认为:“八五”期间到“九五”以来,在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江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建国以来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建设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变化最显著的一个时期。

为了使中江交通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该县又在交通系统内部按“三个有利于”原则组织实施,并获全省四个“第一”的“四大改革”即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实现“一县一段”,管养企业化;改革运政管理体制,实现“统一稽查,联合征费”;改革路政管理体制,向乡镇派路政员;改革运输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一县一公司”的集团式经营,这些新举措均首开全省交通体制改革先河,获得了省、市交通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促进了中江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并产生了社会轰动效应,省内外近50个市、地、县领导带领交通部门及乡镇领导到中江取经。1991年到1995年该县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市公路建设先进县或优胜县称号;该县交通局长丁世荣先后被省评为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县交通局也还获得省、市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丁世荣局长还多次被特邀参加省交通厅体制改革座谈会,并把中江交通体制改革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时,又把中江作为交通体制改革的试点县。

 

(本文原载于《四川经济日报》1998年月日)